寒门贵子(校对)第4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4/608

  长子县驻兵只有一千人,其余都随着长孙晟和奚伏陵出征,早淹没在了野王城,闻知败兵到来,戍主不等和奚伏陵碰面,直接弃城而逃,随着他逃跑的还有大批拖家带口的百姓。
  抵达长子的奚伏陵彻底傻眼,不仅没有兵力补充,空荡荡的城池几乎找不到可以填腹的粮食,远处已经能够看到楚军招展的旗帜,他陷入了深深的绝望,望着麾下不足三千人的兵力,衣衫褴褛,疲惫不堪,实在跑不动了,想想出征时浩浩荡荡的十万大军,何等威风,一时了无生趣,正欲拔刀自刎,被石昼拼死夺下,道:“将军莫慌,节下前去退敌!”
  奚伏陵怔住,以为听错了,道:“退敌?”
  “是!”石昼道:“请将军暂时忍耐,左右偃旗息鼓,严禁任何百姓于城内走动,埋伏兵于城墙两侧,不得喧哗冒头……然后,请下令打开城门……”
  “打开城门?你确定?”
  “将军,城内无粮无兵,城门闭合与否,无关紧要,不如让节下放胆一试,必能退敌!”
  奚伏陵六神无主,全依了石昼,他随手解开甲胄,扔掉大刀,裸衣而跪,叩首三下,决然走向城门,就那么赤条条的横卧门洞里,少顷,呼噜声响彻城池内外。
  又过了一会,楚军遂至,尘烟滚滚,旌旗蔽日,声势无比浩大,奚伏陵和众部曲藏在城墙的暗影里,无不战战兢兢,大气都不敢出。
  如果石昼的计策失败,他首当其冲要死,可其他人也逃不过,大家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生死由天不由己,气氛压抑到了极致。
  王石竹的承受力终于到了极限,他来自并州普通的汉人家庭,不是魏国世袭的兵户,父母双亡后失去了土地,为了吃饭活命,成了并州的镇戍兵。这次随军出征,被神出鬼没的楚军追赶的如丧家之犬,几日几夜,无休无止,熬到这会,精神彻底崩溃,脑海里似乎有个声音在诱惑着他,唇角和眼梢剧烈的颤抖不停,忽然,他腾的站起,拔刀想要冲出城去拼杀,立刻被身旁的队友捂住嘴按倒在地。
  见他犹自挣扎不休,如同中了邪咒,唯恐坏了石昼的计谋,奚伏陵厌恶的挥了挥手,两名近卫迅立刻趋前割断王石竹的脖子。
  鲜血从手指缝里溢出,流了满地,王石竹贪恋了的看了看天空,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他很怕死,只是,这会真的死了,心里却无比的安详和满足!
  兴许被鲜血和死亡激起了骨子里残存的勇气,魏军反倒豁出去了,众人紧紧的握着手里的刀枪,只等石昼计策失败,楚军开始攻城,马上冲出去,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了!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只有两三刻钟,或许过了一两个时辰,奚伏陵几乎接受了即将到来的残酷命运,突然听到留在城头的暗哨发出声嘶力竭的呐喊:“楚军……退兵了!”
  奚伏陵愣了半响,匆匆率众赶到城门,见石昼正矗立在门洞里,身影是那么的高大雄壮,颤声道:“楚军真的退兵了”
  石昼看似镇定的回道:“仰仗将军神威,楚人不敢攻城……”其实,他的后背已是汗落如雨。
  奚伏陵快步越过石昼,探首眺望,城外空荡荡的不见人影,顿时激动的大笑起来,道:“好!好!石昼,你立此大功,回京之后,我保你升官发财!”
  石昼连连叩谢,他出生入死,裸衣退敌,不就是为了升官发财这四个字吗?
  当奚伏陵等庆幸从噩梦里解脱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出现在长子县城外面的楚军只有区区一千多人,不过是多打旗帜和故意扬尘造成了兵力雄厚的假象,叶珉根本没有准备攻打长治。
  上党作为“天下之脊”,兵家四战之地,郡治长子县城修得高大坚固,若是戍主不逃,奚伏陵死守,攻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一旦久攻不下,魏国朝廷不会坐视不理,再调援兵来救,那时就胜负难料了。
  所以,叶珉真正的主力偷偷的越过长子县,往东北黎城而去,先用被俘的魏军骗开了城门,然后唐知俭依样画葫芦,连夜攻克了壶口关。
  壶口关,著名军事重地,崖径仄险,两峰夹峙,形如壶口,故有此名。壶口关在手,太行八陉之一的滏口陉就对楚军打开了门户。
  太行八陉里,滏口陉最为平坦,也最适合大军行动,叶珉东出太行山,攻打位于鼓山的滏口关的时候,关口上的守军还以为见了鬼呢。
  交战不到半个时辰,被誉为冀州险隘的滏口关失陷,叶珉又闪电般攻占了磁县,逼近邺城西北十余里的三台庄。
  邺城,是元沐兰此次南下的大本营,粮草辎重囤积无数,如果失陷,魏军将彻底失去翻盘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澹台斗星率两万人乘船东进,经过几次鏖战,成功烧毁了白马津连接黄河两岸的河桥,然后日夜不停的围攻滑台。只是滑台守将颇为老道,依仗地利,让澹台斗星久攻不下。但是幽都军舟船巡弋,也算是切断了滑台和邺城方面的联系。
  接到邺城和滑台的紧急战报,宴荔石等人再次请命,让元沐兰立即撤兵,回援滑台和邺城,不出意外,再次被元沐兰无情的拒绝。
  “殿下刚愎自用,贻误军机,我们不能等了!”宴荔石对贺拔允道。
  贺拔允沉思再三,叹道:“好吧,我不参与你的行动,但是你能兵谏得手,我也不会反对。”
  宴荔石最担心的就是贺拔允,此老儿的资历、威望、地位太高,没有他的同意,就算困住了元沐兰,他也指挥不动军队。
  “好,老叔坐观即可。今夜子时,我就行兵谏!”
第一百五十六章
惊变洛阳
  子时将至。
  宴荔石全身甲胄,坐在案几后的椅子上,面色淡然却又刚毅。这次他秘调两千死士以换防的名义入城,准备突袭城主府,哪怕元沐兰修为再高,措手不及之时,也只能俯首认命。
  这不是谋反,只是兵谏,元沐兰不会有性命之忧,宴荔石甚至已经做好了被秋后算账的打算,然而为了国运,他不得不如此。
  “阿父,可以动身了!”
  他的心腹大将,也是他的养子宴孙游走了进来,宴荔石缓缓起身,拿起陪伴了多年的宝刀,出鞘过半,刀身清泓似水,又猛的入鞘,发出一声铮鸣。
  “走!”
  宴荔石阔步前行,宴孙游急忙追到身侧,低声道:“父亲,孩儿还有事禀告……”
  “嗯?你说!”
  宴荔石话音刚落,腰侧突的一麻,丹田被封,浑身酸软,再也动弹不得,他艰难的转过头,望着宴孙游,虎目全是不可置信的震惊。
  “孩儿……是侯官曹的白鹭!”
  宴孙游垂着头,不敢和宴荔石对视。他深受宴荔石的疼爱,父子间的情感也是真的,只是他身为白鹭,自有他的信仰和坚持。
  侯官曹不仅是皇帝的耳目和爪牙,还是维系帝国稳定的最后防线,凡是大逆不道、抗命不遵、怨尤不满、心怀叵测者,皆可诛杀。
  哪怕,是父子!
  宴荔石露出几分释然,不管结局如何,他尽力了,哪怕被诛杀,也能够安心的去见列祖列宗。
  城主府,今夜灯火通明。
  元沐兰在密室见到宴荔石,亲手解开他的禁制,叹了口气,道:“何苦如此?”
  宴荔石苦笑道:“殿下,我并无私心,也无异志,只求你怜惜国家养兵不易,为中军保存点种子,及早退兵为上……”
  元沐兰摇摇头,道:“将军错了,主上命我为帅,统御三军,自有主上的用意,我屯兵于此,坐视叶珉肆虐并、冀,任由澹台斗星围困滑台,也自有我的用意。你身为部曲,原本应当无条件的执行我的军令,今夜欲行兵谏,看似无私,却罔顾了国法和军法,想没想过,若是被你侥幸得逞,日后逢战不利,人人效仿,将置主帅于何地?再者,你自以为忠心无私,可是不杀你,国法军法安在?杀了你,史笔如铁,又该如何说主上和我?”
  宴荔石大汗淋漓,枯坐良久,起身跪地,道:“罪将知错,愿受军法!”
  元沐兰的美眸里闪过一丝不忍,可是军法无情,容不得以下犯上,温声道:“你三子之中,谁堪造就?”
  “罪将三子碌碌,皆无才干,蒙主上恩赐,家里良田百顷,牛羊数万,宅院十余座,奴仆千余人,足够他们安度余生。”宴荔石诚心道:“不过,我的养子宴孙游心细如发,颇通军务,留在侯官曹明珠蒙尘,还请殿下免了他的职司,专心在军中历练。我敢保证,不出五年,大魏势必再多一将才。”
  “如你所愿!”
  宴荔石了却心事,直起腰身,闭目等死,元沐兰却道:“先不急,我陪你到天明,洛阳会有新的战况传来,到时你死也瞑目。”
  宴荔石猛的睁眼,声音不受控制的高了些,道:“洛阳?”
  洛阳。
  叶珉率军离开之后,由周石亭全面接管洛阳的防务,他也是中军名将,方方面面安排的井井有条,一方面加固洛阳城防,一方面和荥阳、虎牢互通有无,还拿出在金陵的交际手腕,与洛阳城内的诸姓门阀打好关系,外无患,内无忧,洛阳怎么看都固若金汤。
  前两天接到各地军报,徐佑把元沐兰的主力死死的压制在浚仪,动弹不得,叶珉已按计划兵临邺城,抄了元沐兰的老窝,澹台斗星进展稍慢,但也包围了滑台,切断了黄河两岸的联络,明眼人都看得出,胜利的天平毫不保留的向楚军倾斜。这样的好消息当然值得庆贺,周石亭故意把这些军报散播出去,以安黎庶之心,又宴请洛阳城内有头有脸的人物,大家歌功颂德,好生拍了拍徐大将军的马屁,尽欢而散。
  喝了满肚子酒的周石亭正要歇息,侍卫来报,说郑氏的家主郑珲求见。这人立过大功,揭穿了外侯官祸乱洛阳的阴谋,徐佑还和他把酒言欢,周石亭这段时日刻意笼络,郑珲也特别上道,捐献了不少粮食、衣物和酒肉劳军,双方厮混的很熟了,虽然醉意上头,神志恍惚,可也不能不见,亲自迎到了门口。
  郑珲兴冲冲的道:“自衣冠南渡,谁曾听闻汉人对胡人有过这般酣畅淋漓的大胜?百年血仇,今日得雪,真是天下振奋。恰巧我从胡商手里寻得一件好玩意,特来献给将军作为贺,聊表寸心!”
  周石亭从郑珲手里收了不少好处,大多是南朝很难见到的玉石类的宝物,心里直痒痒,干咳两声,道:“原不该让郑公破费,只是大将军临行时吩咐,要我和郑公多多来往,适逢大胜,也不能寒了郑公的好意……”
  “是是是!”
  郑珲赔着笑,姿态放低,和他郑氏家主的身份很不匹配,但周石亭相当享受这种奉承,要是在江东,别说庾柳萧袁,就是顾陆朱张,谁家的家主会对他这么的小心讨好?
  入了房间,郑珲使了个眼色,周石亭心领神会,让侍卫们全都退到门外,只见郑珲从盒子里拿出一尊玉佛,只有指掌大小,可雕刻的惟妙惟肖,宝相光华流动,栩栩如生。
  周石亭的老母信佛,这样的礼物简直送到了心坎上,笑得嘴巴都要合不拢了,道:“太贵重了,太贵重了……”
  送过了大礼,郑珲又拿出一坛子酒,神神秘秘的道:“这是敝宅珍藏的九酿春,据说是曹魏时宫廷里传下来秘法酿造的,至少几十年的光景,平时不舍得,这次可是忍着心头痛邀将军共饮。”
  周石亭腹中酒虫翻涌,打开坛塞闻了闻,果真香醇之极,喉结上下动了动,笑道:“郑公,你我也不是外人,有事请直说,但凡我能办的,绝不会推辞,可丑话说前头,若是有违大将军的军法,恕我无能为力……”
  出征在外,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凭着权力捞点好处,这是中军内部的潜规则,说出去无伤大雅,就算荆州军也是如此,或许只有翠羽军赤枫军那样的怪物才能做到一点都不贪财。
  但是,贪财归贪财,绝对不能踩过线,周石亭分寸把握的很好,违背军法的事不干,危害战局的事不干,忤逆君上和大将军的事不干,郑珲如果以为送了点礼物,就能让他俯首帖耳,那可是想的太简单了。
  “我几个胆子,敢做不守军法的勾当?是这样,我从西域过来一批货物,三月份定的买卖,后来战事纷起,想退也退不得,辗转了七个多月刚到长安地界,走陆路折耗太多,走水路呢,现在从长安到洛阳的水路都由幽都军戒严着,所以想拜托将军与幽都军的军主山将军说合一二,看能不能拨给小老儿两艘船,把这批货给运回来。当然,我也不会白占幽都军的便宜,船资和一应花费,全给双倍……”
  “这……”
  周石亭想了想,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水师夹带货物,早在先帝时就是公开的秘密了,反正船只训练出航,花费巨大,顺路赚点钱贴补开支,台城和兵部都乐见其成。
  “我和山将军素无交情,不过,明日我找他聊聊,幽都军数百艘船,近半数都在修整,借调两艘用一用,应该问题不大。”
  “那先谢过将军了!”
  郑珲显得特别高兴,端着酒坛给周石亭和自己各斟满了酒,两人开怀畅饮,喝足了半个时辰。九酿春名不虚传,周石亭终于不胜酒力,软绵绵的醉卧在榻上,口里还喊着:“别走,继续喝……”
  郑珲也是醉态惺忪,跌跌撞撞的倒在周石亭的榻侧,手推了推,道:“将军,起来啊,喝到天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4/6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