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元(校对)第4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2/956

  《天道真经》的理论学说涵盖了诏书规范的内容,还规范了道家的祭祀仪式,禁忌,组织。同时为了宣扬推广,还夹杂了大量的寓言和故事,从而具有了强烈的趣味性。
  李洛看了《天道真经》后非常满意。他要求郑思肖把《天道真经》和《道德经》、《南华真经》、《易经》、《文始真经》一起,合称“五经”,作为道教的五大经书。当然,《道德经》为首。
  但是,由于《天道真经》总结性和趣味性,规范性最强,又最简易通俗,李洛要求将《天道真经》作为普及推广道教的第一经。
  道教为何难以普及?原因就是没有仪式感,形式表现不足,缺乏严密体系的约束。第二,就是经书太多,经文往往精微深玄,不易为普罗大众理解。
  李洛还利用从日国找回的华夏古籍,让郑思肖编写《道教神史》,将华夏上古传说以及《山海经》全部容纳入《道教神史》。诸如盘古,伏羲,女娲,炎黄二帝,蚩尤,夸父,后羿等等,全部融会贯通,构建完整的道家神话体系。
  然后,将道家神话和华夏神话等同起来。
  最后,还要求将《道教神史》与华夏信史做一个衔接。
  这个工程很大,又不能太明显的生搬硬造,所以郑思肖还没有动笔。好在,从日国找回的古籍,包含了很多上古神话传说,可以作为神史的素材。
  第三道国诏:以蓝底龙凤呈祥旗为唐国之旗;以龙凤呈祥图为公室之徽;以黑底浴火凤凰旗为军旗,以武穆王《满江红》为军歌;以日月星辰图为洛宁社之徽。
  第四道国诏:以腊梅为国花,以梅花图案为武士徽章,喻示高洁无畏;以耕牛牛为国兽,以牛耕图为文士徽章,喻示忠谨勤恳;以鹤为国鸟,以飞鹤翔日图为匠士、格物士、炼丹士(科学家)徽章,喻示智慧灵知。
  这四道诏书,除了第一道是实事外,其他三道全部为“虚”。看似多此一举,但李洛和崔秀宁都很清楚形式美学的重要性。
  这其实是强化共同性,凝聚力,自我认知。
  他们当然不知道,李洛这一手是和基督以及某某教学的。为何后世基督和某某教那么强势?除了它们的体系严密,仪式感强烈,就是因为它们具有侵略性极强的传教制度。
  一手经书,一手刀剑。李洛当然要学习一下。
  这几道诏书,很多官员不是很理解。但李洛不管这些,他们…不懂。
  元旦大朝结束后,李洛第二天又去检阅已经成军五个月的陌刀队:虎牙禁军。
  几个月下来,陌刀和手斧全部打造好了。两千四百多陌刀士,每天都在苦练。
  今天才正月初二,可陌刀士们仍然在训练。
  李洛看到一个个身材高大魁梧的陌刀士,披着两层玄甲,练习劈斩动作。
  简单的一个劈斩,他们却反复锤炼。重达十六七斤的陌刀,在他们遒劲有力的臂膀挥舞下,虎虎生风,一片白光斩下,犹如一道闪电,千百人挥刀之下,声势很是惊人。
  整个训练场,都没有喊叫呼喝声,除了刀刃劈斩空气的声音,和铁甲铿锵的声音之外,竟然显得很安静。
  因为,陌刀士不许喊杀,只能闭嘴沉默训练。按照虎牙禁军的军规,就算到了战场杀敌,也尽量不要呐喊。
  沉默的力量比起呐喊,更强大,更让敌人发憷。
  李洛没有打扰陌刀士训练,只是在不远不近的地方观摩。
  足足过了半刻钟的功夫,陌刀士们又开始训练手斧。
  唐军陌刀士的手斧,并不是真正的斧头。守斧的设计很巧妙,一旦投掷出去,一定有一个刃尖朝前。手斧重达三斤,在两三丈的范围之内,由陌刀士这样的力士投掷出去,必破铁甲。
  所以,他们训练手斧的关键只有两点。一是取下手斧投掷的动作要整齐,二是准头。
  尤其是准头,更是训练的难点。只有一把手斧,当然要尽量做到一击伤敌或一击伤马。
  “呼呼呼…”
  令旗挥动之下,陌刀士们动作并不太整齐取下腰间的手斧,高举过顶,然后不太整齐的投掷出去。
  “噗嗤!噗嗤!”
  前方三丈开外的人形靶子,都被手斧击中,三寸长的刃锋,斩入其中。这威力看上去很有些骇人。
  距离这么近,又训练了一段时日,当然不会虚发。
  可以想象,当蒙古骑兵冲上来时,光这一招,就能让敌军狠狠吃个亏。
  但是,敌军骑兵高速冲击时,三丈的距离一闪即逝,能否及时的投掷出手斧,就显得很关键了。
  所以,把握骑兵的冲击和自己的反应速度,计算投掷的时机,就显得很重要了。按照训练要求,后期还要用没有杀伤力的工具替代手斧,让骑兵配合训练。
  李洛看了一会儿,感觉还算满意,这才下令每个陌刀士赏赐一斤鲸鱼,然后离开。
  下午,李洛又和崔秀宁,文天祥等人去观摩火器旅的训练。
  如今,四个火器旅的装备基本齐全了。一斤炮,三斤炮,六斤炮,十斤炮都在量产了。而重型的十八斤大炮,也实验成功,即将开始量产。
  火器旅的战术和其他兵种不同,完全就是崔秀宁制定的。
  和其他部队不同的是,火器兵的队列水平更高,要求更苛刻。崔秀宁把队列的行进,停止,以及装药装弹,击发,团队协同,火铳和火炮的火力配合,战场纪律等等都做了严格的规定,制定出很多规范动作。
  包括火器部队的指挥操作实务,也都有严格规范。
  唐军火器兵还要训练匍匐前进的战术动作。所以等李洛来到一个火器旅的训练场地时,看到的是数以千计的人在练习匍匐前进。
  而且是带着火枪,背着弹药匍匐前进。由于火铳兵可以卧倒在地上射击敌人,而卧倒在地可以减少敌军弓箭的射击,所以火铳兵才有这个战术动作。
  唐军火铳兵的射击战术,以三段击为基础,然后加以多种改变。所以,火铳兵的队、联、团这三个单位,都是列为三队长阵。方便更加快捷的列成战斗队形。
  火器军主要列空心阵和横阵两种。空心阵是防守阵型,而横阵属于进攻阵型。
  此时,忽然校场上响起尖锐的哨声,正在匍匐前进的火铳兵,全部侧身取出背上背的枪刺,套在火铳管上,整个训练场传来一阵摩擦声。
  火铳兵都是从长枪兵中抽调的,本来就精通刺杀,一旦端起刺刀,就能成为枪矛手,他们的火铳,绝对不会因为没有弹药成为烧火棍。
  很快,火铳兵们就再次排成长枪兵的阵型。
  接着,就列出攻击性的三列横队,火铳兵在前,第一列卧倒,第二列半跪,第三列战力。三列长队的后面,则是火炮。小炮在前,中大型炮在后。
  火铳兵和火炮手都在令旗下模仿装弹动作。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非常规范,一看就是训练有素。李洛还在里面看到了自己曾经的亲卫颜隼。
  此时的颜隼已经是团总,他正挥舞令旗,指挥他麾下的一千火器兵变幻队形。
  颜隼早就发现李洛在不远处观摩,但是他现在正在指挥战术动作,按照规定不能中途停止,除非有命令。
  然而,却始终不见真枪实弹击发。
  “为何不发?舍不得弹药?”李洛问道。
  崔秀宁点点头,“我规定三田才实弹训练一次。不然,弹药的消耗太大。一个火铳兵一天的中等强度实弹训练,起码也要消耗三斤火药。火炮更不用说,一门三斤弹炮,一炮就是一斤火药。”
  文天祥道:“的确如此。就是三天实弹训练一次,臣也觉得心疼啊。四个火器旅实弹训练一天,少则耗费五万斤药,多则七八万斤。这还不算弹子。要是加上弹子,就更不得了。”
  李洛有点无语。实弹和非实弹完全就是两码事,火器兵要是非实弹训练,那一旦上了战场能有多大战力?
  可天天实弹训练,那不是舍不舍得的问题,而是…没有。
  唐国人口只有一百二三十万,光军队就是十八万,导致人力资源缺乏。可即便如此,唐国军器制作衙门匠造处,仍然有近万人的编制,比宋朝南北作坊加起来的人都多了。
  然而,匠造处的压力太大,要生产制造的东西太多。火药一项,已经是重点照顾了,可仍然产量不足。尤其是对硝的处理,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三个月后,能有多少斤火药?”李洛问道。这些问题,他以前并没有太细致了解。
  崔秀宁答道:“两百万斤最多。算起来,够四个火器旅连续作战一个月。”
  李洛送了口气。火器旅不可能天天打,够连续作战一个月,其实就是能用好几个月了。
  文天祥笑道:“君上勿虑。临安就有一个很大的火药作坊,虽然现在归了元廷,但应该不会停产。临安火药作坊产的火药火器虽然不如我唐,但里面的匠师,都是不错的。只要拿下临安,咱们的火药就不愁了。”
  崔秀宁点头,“文先生说的是。那个作坊改名叫浙东火器杂造局了,光老匠师就有几百人。元军的火器火药,一半都是这个浙东火器杂造局产的。去年,他们造了三百多万斤火药。还有火铳火炮火箭数千。”
第473、474章
红巾起义…大幕开启!
  晚上,李洛和崔秀宁都躺下了,却还是一如既往的聊个没完。
  “逃犯,不能再等一年两年么?等到咱们实力更强,等到乃颜造反?”崔秀宁一边用发梢在李洛胸口画字,一边微蹙蛾眉说道。
  她觉得,准备还不足。赢面…不够高。
  就说盔甲,仍然没能百分百装备,只有八成披甲率。八成披甲率说实话已经很高了,但她还是认为不够。
  李洛将胳膊枕在头下,望着雕梁画栋的天花板,毫不犹豫的说:“我知道准备不足。但是我真的等不及了。我讨厌再做元廷的官,讨厌和那些人虚与委蛇逢场作戏。我的耐心已经到极限了,我累了…只想轰轰烈烈干一场。”
  “再说,我也没法子继续混下去。继续混,就必须要镇压白莲教起义,镇压这个,镇压那个,刽子手的活儿,我虽然推给了忽都帖木儿,但又能推多久呢?到时名声就真的臭了。多当一天元廷大官儿,就多当一天伥鬼……”
  李洛一边说一边抬手往外一指,“几个大营十几万唐军,年复一年的苦训,很多人眼巴巴的等着这一天,希望早点打回去。你现在告诉他们,那个,咱还没准备好,再等两年吧。你说他们会怎么想?”
  “好啦好啦,我只是一说而已,看把你委屈的。”崔秀宁想不到她只是说了一嘴,这男人就委委屈屈的说了这么多。“不过我要提醒你,我们一旦攻打江南,能用的机动兵马最多七八万,却要对付几十万元军,你要有思想准备。”
  “还有,江南的大地主,几乎都是土皇帝,对元廷很拥护,地主豪绅是不会支持我们的。光对付地主团练武装,就要分摊很多兵力。”
  唐军有十八万多万人。其中水师三万多,陆师十五万。可总要留一万陆师镇守海东根据地吧?水师不能上岸作战,那就只有十四万陆师攻略东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2/9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