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皇(校对)第2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3/518

  郑家已经和管家联系上了,在江烽明确提出了构想之后,郑家就毫不犹豫的立即派人南下岳州去游说管家北返了,相信管家没有什么好犹豫的。
  淮北时家现在自顾不暇,根本不可能因为这种已经过去了十多年的小事来为难寿州,再加上有江烽的一力承担,这不是什么问题,管家也早就不习惯岳州那边炎热潮湿的气候,更愿意回到家乡。
  专营权的问题,江烽也打算要把光浍寿三州的专营权的盐、酒专营权来进行发卖,当然会优先考虑寿州几姓,但是他们也需要付出必要的代价。
  即便是这样,淮右的财政仍然难以支撑,短期内,江烽都只能依靠卡里姆和纳辛这帮长安胡商的财力支持。
  好在寿州拿下应该可以给这帮胡商们吃一颗定心丸了,而等到管家的回归,相信这帮胡商就会愿意拿出更多的真金白银来下注到自己身上了。
  ……
  浍州道藏所位于固始城城东一角。
  随着浍州的设立,固始城也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建,东面城墙直抵决水畔,也就是后世的史河河畔。
  道藏所就建在了东北一角,占地达到了两百余亩,可谓幅员辽阔,只不过规模现在还不算大,高大的围墙内只有三个院落,也没有汴梁道藏斋那样气势巍峨的高大建筑物。
  不过这里比起其他地方还是有些不一样的,从一开始,这里就单独划了出来,围墙高耸,而且警卫森严,环绕着这一圈高墙甚至专门划出了一片白地。
  江烽在大门上就停住了脚步,“龟年,这墙上的藤萝应该是千鬼之藤吧?”
  邓龟年笑了起来,“不,大人,这是千鬼之藤寿命太短,尤其是在冬季更是无法生存,所以这是刺麻蛇藤。”
  江烽仔细的察看着这种麻褐色的藤蔓植物,叶片很小,茎秆上还有细若发丝的触须,可以攀附在城墙上向上攀爬。
  “刺麻蛇藤是用刺麻类的藤蔓与蛇藤混交形成的,也就是将刺麻藤的茎秆插入蛇藤的茎秆内加以培植,通过一些特殊的方式来催发两种藤蔓自身的特长,部分就可以长成这种刺麻蛇藤。”
  感觉到江烽对这种东西很感兴趣,邓龟年也不意外。
  这位防御守捉使大人对术法一道的重视远胜于他见过的任何一个藩阀和高级武将。
  像在对抗蔡州军来犯时,江烽就明确提出了要想办法在城墙上培育防御性的术法器具或者器械,最好能出奇制胜的,当时就问及了这种树木和藤蔓类的木性活物术法有否可能,这才启发了邓龟年他们利用千鬼之藤来设计陷阱。
  “这种刺麻蛇藤和千鬼之藤有什么区别?嗯,我是指功效上的,比如敏感度,杀伤能力等等。”江烽索性就在道藏所的门口询问起来,投入这么大,他也希望邓龟年他们能够给他拿出更多的惊喜来。
  “和千鬼之藤比,这种刺麻蛇藤的适应性更强,一年四季都可以栽培,而且寿命更长,最长可达三年,它的敏感度也更高,嗯,基本上是六尺之内就会触发它的感应,如果再进行一些筛选培育,最厉害的可以在一丈之内就触发感应。”邓龟年不无自豪的道,这是木性术法的强项。
第一百三十一章
道藏所
  江烽一听也是吃了一惊,一丈之内触发感应,这就有些了不得了,如果这种东西便于栽培,几乎每个城池、营寨都可以多了一道预防性的警戒线了。
  “这种刺麻蛇藤的栽种时间有无限制,其有无防御性攻击的能力?”江烽问及的也是两个关键因素,栽种能不能移植,另外其有无攻击能力,这关系到除了城墙院落可用外,能不能在野外营寨也可以以使用。
  “很遗憾,大人,刺麻蛇藤需要栽种三个月之后才能成活发挥功效,一旦离地便会死亡,很难被移植。”邓龟年脸上也露出了遗憾的神色,“另外它的攻击能力要比千鬼之藤差很多,虽然它的茎秆上也有须刺,但其麻痹毒性太弱,发作慢,毒性差,很难对敌人造成足够的伤害。”
  江烽大失所望。
  难以移植,那也就意味着在野外行军营地难以使用,这恰恰是最需要的地方,野外防止敌人劫营任务很重,如果这玩意儿可以移植,每到一处便在映在周边栽培种植,可以发挥很好的效用,不能移植就只能在城墙院落这些固定场所使用了。
  而攻击能力薄弱就更让人遗憾了,无法攻击,这玩意儿也就只能起到一个警戒和最基本的防范作用,与千鬼之藤相差太大。
  “对这个刺麻蛇藤还有无改进的可能呢?”江烽也不知道木性术法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培育制造出这种术法植物的,只能揣摩着询问。
  “现在还有难度,刺麻蛇藤也是我们花了很多心血培育出来的,现在每一样东西都要交经过很多次的培养,测试它的功效,然后找出其有针对性的特效一面,再来进行挖掘……”邓龟年摇摇头,“大人看来有些失望啊,不过我倒是觉得这玩意儿挺有用啊,如果和其他设施搭配起来使用,效果可以大增,比如和警铃以及一些术法器械搭起来,一旦触发,就可引发其他术法器械的攻击。”
  江烽吁了一口气,邓龟年的思路还是很清晰的,这只是一种术法植物,发挥其特点和其他术法器械结合起来,也许就能成为一道凌厉的防御线。
  “龟年,这正是我所希望见到的啊,术法一道,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术法五行,金木水火土,衍生万物,彼此相同,便可演化出无限可能,只可惜不为世人知,研修者甚少,若是能有更多的人投入其中,我想术法一道必能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江烽这一番话不仅让邓龟年心潮澎湃,也让跟随在邓龟年身后的十余人都是热血上涌。
  尤其是那些来自河朔地区的术法师们,他们在河朔不受重视,甚至被人视为离经叛道的闲人,备受白眼,好不容易来到了浍州,这里的条件待遇比起河朔简直有如天壤之别,更为难得的上这位防御守捉使大人对术法一道的理解如此之深,更是深合他们的心意。
  这些人对物质条件的粗陋可以忍受,唯独对外人的不理解不尊重无法释怀,现在遇上这样一个明主,岂能不感到激动?
  “大人厚爱,我等岂敢不尽心努力?定要让术法一道在我们浍州繁盛若斯!”邓龟年也平息了一下心中激荡的情绪,延手道:“大人这边请。”
  道藏所的设计原本是按照阴阳五行的格局来建造的,但是选址规模很大,而现在道藏所的人数也太少,所以目前只把金木水火土中的厚土院,青木苑,锐金堂建了起来,离火房正在建设中,而弱水楼则还没有正式建设。
  不过随着寿州一脉的术法同行加入,其中有不少就属于水性术法师,弱水楼的建设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除了五行居所外,另外还有阴阳斋,也还在筹建过程中,阴阳斋主要是供术法师们修行玄神,提升自我能力的养息所在,同时也是专门用来储藏与术法相关的书籍资料所在,一楼是修行玄神的养堂,而二楼三楼都将是藏书阁。
  虽然道藏所的格局是搭建了起来,但是江烽也明白日后要往这里边的投入是海量的,要把术法一道打造成为日后淮右制霸一方的杀手锏,持续的投入是必须的。
  “大人这边走,请看,这里既是我们的青木苑了,我们的术法师们就在这里进行研修和交流,这后边方圆几十亩地,都是专供术法师们研究培育的园地,像刺麻蛇藤就是在这里培育出来的,千鬼之藤虽然不是我们浍州培育出来的,但是在这里也进行了改良……”
  穿过厅堂后门,江烽在邓龟年的指点下放眼望去,这数十亩地被划分成了多个不规则的区域,郁郁苍苍的栽培着各种乔木、灌木、藤蔓等各种植物,甚至也还有一些小的动物和昆虫也在培育中,这让江烽也是大为惊讶。
  “龟年,这青木苑还要对动物和昆虫进行研究?”
  “大人有所不知,像这些草木要衍生都需要气息相互交融,我们发现像许多动物和昆虫都够促成这些草木的特性互换,如果加以引导和选择,就能培育出一些各具特色的草木出来……”
  见江烽十分感兴趣,邓龟年也不意外,这术法一道内的分支众多,各人研究的流派也不尽一致,光是一个木性术法就能衍生出无数种研究方向,所以哪怕是一个流派内也未必对其他人研究的了解有多深。
  “咦,今天怎么没见博山呢?”江烽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
  “博山去了芍陂,听他说今年芍陂苇荻出产丰富,他要去寻找一些特殊的资材。”
  邓龟年也知道江烽和罗真感情很深,不过罗真这个家伙是个闲不住的家伙,对这些官面上的往来从来不注重,只按照自己的喜好行事,好在这位防御守捉使大人好像也对这些从不在意,一如既往的对这位同学好友十分支持。
  “哎,这家伙还是这样,不过他就是这个性子,若是违逆了他的本性,他也就不是博山了。”江烽感叹了一声,“这术法一道气象万千,人人可入门,但若是要有成就,却非一朝一夕之功,博山也是沉得住心方能专研进去,像我这等浮华性子,便是成不了器的。”
  “大人言过其实了,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擅长所在,据我所知大人在这一年多时间里,武道修行突飞猛进,已经连破数关,逼近小天位,乃是武道修行一行中前所未有的绝才惊艳之举,大人怎么反而感叹起来了?而且现在大人治下,连夺两州,寿州之得,对于我们道藏所意义重大,芍陂乃是最重要的水生草木之地,日后青木苑要去芍陂采收资材的时候还很多呢。”
  邓龟年不仅仅是在术法一道上极有造诣,而且在人情世故上也很有天分,所以也才能成为道藏所的实际领导者。
  这一点连江烽和罗真以及许静都要承认,没有邓龟年这一年多的殚精竭虑,浍州道藏所的实力只怕连现在的一半都难以达到。
  “呵呵,龟年,你这一番话倒是让我心里踏实许多啊,寿州既得,我也正式被朝廷任命会光浍寿防御守捉使,这光浍寿其实也就是淮右之地,日后这浍州道藏所便也可以称之为淮右道藏所,我也希望淮右道藏所能筑巢引凤,吸引更多的术法一道同行来我们淮右研修,我们淮右也会提供最好的条件支持术法一道的发展。”江烽慨然道。
  邓龟年捋须微笑,“大人这番言辞足以让其他人汗颜了,我们当然不会辜负大人的期望,淮右定会成为术法一道繁盛之基石!”
  在邓龟年的陪同下,江烽又参观了锐金堂和厚土院,这两大院堂一个是道藏所全力发展的,一个是道藏所目前实力最强的。
  像厚土院就是目前道藏所实力最强的,土系阵法和土石器械的研究进度也最快,已经有了一些成果。
  而锐金堂则是目前道藏所重点发展的,尤其是甘泉来道藏所之后,很快就用他的道法水准折服了道藏所的同僚,邓龟年也就顺势邀请其担任锐金堂的堂首,负责研修金性术法和金性术法道具、器械和武器的开发。
  离火房还在建设中。
  不过火性术法和金性术法有颇多交织之处,而金性术法又与土性术法有密切联系,同样木性术法也与土性和火性术法有很多牵连。
  所有五性术法中几乎都有联系,之前是因为术法师们数量太少,所以没有必要一下全面建成,但是现在就很有必要了。
  “龟年,我注意到了你们道藏所有一点缺陷,不知道你意识到没有?”江烽一边参观,一边思考。
  “哦?大人请讲。”
  “我发现你们道藏所研修人员基本上都是有一定基础的同行,但是少年人几乎没有,我个人觉得道藏所是否可以设立一个道藏学堂,凡有志于术法一道,又有一定天赋者皆可招募进入学习,这样也能形成我们术法一道的梯次培养,避免青黄不接的情形……”
第一百三十二章
王道之基
  江烽的话说到了邓龟年心中。
  术法一脉虽然越来越在军事上显示出重要性,但是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藩阀们对术法一道的态度更多的还是存着一份利用的心思。
  哪怕一时间对术法一道的道法师和道法宗师倍加礼遇,但是那也只是针对个人而言。
  这些藩主阀主们内心深处并未真正把术法一道打上眼,这从这些世家望族子弟绝无人去参学术法一道就能看得出来。
  世家望族子弟现在首选的还是武道和文才,这和早唐和中唐时节已经有些变化。
  最初大家都是以读书文人为荣,但是自安史之乱后,武将的地位日益凸显,武道一脉迅速崛起,而在黄巢之乱后,武道的地位便踏入了巅峰,所以穷文富武便成了惯例。
  世家望族子弟首选的便是武道,只有武道天赋太差,或者是家族中的旁支甚至寒门庶族才更愿意去学文,最不济的才会因为谋生而去经营工商,而世家望族子弟是绝对无人会主动选择术法一道的。
  真正选择术法一道只有两种人。
  一类就是真正对术法的热爱者,他们兴趣所在,不因出身而限制,另一类就是迫于生计,比如寒门庶族中学武无路,学文无才,经营工商没钱,所以只能走偏门学术法。
  术法一道人才渠道的狭窄限制了术法的发展,这是邓龟年最大的遗憾,在汴梁如此,在浍州亦是如此。
  大家都还是对术法一道存着歧视偏见,所以哪怕是道藏所规模建得如此宏大,江烽本人也一样十分推崇术法,但是仍然很难吸引到浍州的少年子弟们来学习。
  现在江烽既然提出来了,邓龟年自然希望江烽能有一些好的办法来解决术法一道的传承问题。
  “大人,您这可是说到了我们这些术法道者们心坎上了啊,我们这些人大多都是术法爱好者,基本上都是偶然机会接触到术法一道才开始产生兴趣,最终才步入此行,可这种接触的机会实在太少,而民众对术法一道知之甚少,就更谈不上了解和兴趣了,这也极大地限制了我们术法一道的发展壮大。”
  邓龟年扼腕叹息不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3/5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