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皇(校对)第2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6/518

  焦向所在的焦家是汝阴大族,哪怕是梁赞在颍州担任刺史多年,势力稳固,但是对焦家仍然要礼遇三分,而且焦家这么些年来和梁赞也还算配合默契,所以梁赞也对焦向颇为倚重。
  “大人,恕我直言,若是靠我们自身恐怕是难以抵御蔡州来犯的,正如您刚才所言,我们也希望蔡州遵守盟约,但是袁氏的心性如何我们都知道,要指望它不来犯,就像指望狼别吃羊。”焦向捋着颌下的几根胡须,枯黄的面颊上也是皱纹密布,“若无外援,颍州必失!”
  外援?!在场人都听出话语隐含的意思来了。
  这个时候的外援当然不是指徐州,那叫内援。
  再看看四周,除了大梁和淮右,便无接壤的外部势力。
  可大梁若是无意让蔡州染指颍州,根本不需要出兵,只需要明确向才蔡州表明态度,恐怕蔡州就不敢犯颍州了,现在蔡州一旦动兵,那就明显是得到了大梁的首肯,甚至是支持。
  除了大梁,那就只有淮右了。
  淮右和淮北素无交道,关系也很冷淡,尤其是淮右趁着蚁贼在颍亳诸州肆虐,大肆接纳来自颍亳的流民垦荒,更是让淮北极为不满。
  只不过当时淮北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应对蚁贼进攻上去了,自然也就没有心思去过问。
  现在局面稍稍稳定,颍亳二州的恶果已经逐渐显现出来了。
  获得了数十万颍亳二州流民的浍寿二州却是得以恢复元气,加之本身浍寿二州自然条件就要优于颍亳二州,更显现出浍寿二州的生机勃勃,对比出颍亳二州的萧条破败,这更刺痛了颍亳二州主事者的心。
  “之谋,你是说淮北?”梁赞脸色有些阴郁,语气也不太好。
  “大人,我知道淮右也不是善类,可是现在如果我们想要借力抗御蔡州的话,那就只有淮右一家了。”焦向叹了一口气。
  他对淮右的观感也一样不好。
  淮右在光浍寿三州推行的检地之策,显然就是针对各地大姓望族,同时大肆将土地分封给淮右军军官士卒,这为江烽赢得了军心。
  虽说因为蚁贼之乱而导致浍寿两州大批士绅被杀,土地颇有富余,所以这种矛盾没有激化到让人难以忍受的地步。
  加上寿州本身就是淮水中游首屈一指的商埠,商业极其发达,江烽又力推工商业发展,像重建寿州窑,吸引关中胡商资本进入,收回茶盐铁酒专卖权又在放开,以工商业特权换取土地的手法也让光浍寿诸州的士绅望族勉强接受了这一现实,才使得淮右的局面稳定下来。
  但是从长远看,这个出身寒门白身依靠军头们作为后盾的家伙对士绅望族态度并不友善,这从其麾下诸将和文官基本上都是来自大梁的庶出子弟,要么就是破落士绅出身,就能看出一斑来。
  如果说蔡州袁氏真扥能承诺确保颍州大姓望族的利益不受伤害,焦向宁肯让袁氏进入,起码袁氏在南陈州就获得了当地大族何氏的支持。
  但袁氏在光州的举动又让颍州大族不敢放心。
  蔡州在去年一战中损失巨大,如果拿下颍州,会不会要从颍州大姓望族们身上刮一层来弥补他们的损失?这一点没有谁敢保证。
  而且以焦氏族人的判断,可能性很大,毕竟袁氏也需要足够的利益来向一直坚定不移支持他们的诸姓来示好,尤其是像何氏这种从南陈州得而复失的大姓,若是袁氏不能给其弥补,恐怕日后就无人再愿意投效于他了。
第七十八章
出奇,分压
  正是基于此种考虑,以焦氏为首的颍州大姓望族才不敢向蔡州袁氏输诚,而且袁氏的风评历来不佳,朝秦暮楚的作风更让人不敢相信其承诺。
  这种情况下,焦向宁肯选择淮右。
  哪怕江烽对士绅望族态度不善,但是起码没有采取那种暴力手段直接剥夺士绅望族的财产田土,就算是要拿走士绅望族的一些东西,也会从其他方面给予一些补偿。
  寿州三姓就是最明显的例证,否则不说郑氏,起码梅田二姓就不可能这么轻而易举的归附江烽,淮右也不可能就这么轻易的安定下来。
  焦向也知道袁氏不是没有派人联系过颍州的大姓们,但是最终大姓们还是没有敢相信袁氏,只要有一分希望,他们都不希望袁氏接掌颍州。
  他们最希望的还是维持现状,但在的确无法维系现状的时候,他们宁肯选择淮右。
  焦向的话让梁赞等人都禁不住微微色变。
  焦向的态度其实就代表了颍州本土大姓们的态度,他们愿意支持自己,但是在颍州无力自保的情况下,他们更倾向于让淮右入主。
  梁赞内心虽然有些愤怒,但是他也知道颍州本土大姓也是没得选择才会这样,一定程度上他也能理解,谁让徐州援兵不至呢?
  “长史大人,恐怕淮右不会趟咱们颍州这趟浑水吧?谁都知道现在淮右厉兵秣马是准备干什么,他们岂会因为咱们颍州而与蔡州交兵?”顾华浮起一抹轻蔑的讥讽笑容,“吴地才是江烽的目标,颍州,恐怕他还看不上呢。”
  “那也未必。”鲁桐不同意顾华的意见,沉声道:“淮右固然目标是吴地,但是蔡州和淮右历来是死敌,若是蔡州得了颍亳二州,虎视淮南,淮右岂能安稳?哪怕淮右不想接管我们颍州,但是江烽也绝对不愿意看到袁氏入主颍州。”
  “大人,所以我的意思是不是让淮右入主颍州,而是让其帮助我们守住颍州。”焦向接上话道。
  “帮助我们守住颍州?”没等梁赞接话,顾华冷笑:“你觉得江烽会帮我们这个忙么?若是蔡州倾力来攻,就算是淮右倾尽全力帮助我们,未必能守住,就算能守住,也会付出相当大代价,你觉得江烽有这么蠢么?我们和淮右还有淮水之隔,江烽拿下了寿州,寿州水军皆为江烽所得,纵然蔡州拿下颍州对淮右有威胁,但是蔡州并无水军,淮右完全可以依靠水军优势,让蔡州不敢轻易南犯,这种情况下,江烽更不可能为我们颍州付出如此大的代价!”
  顾华的话让焦向和鲁桐一时间都无言以对,他们也清楚淮右现在的实力与蔡州相比都还要略弱,要加上颍州恐怕才能和蔡州持平。
  当然蔡州来犯颍州也不可能倾尽全力,毕竟他们再怎么和大梁达成一致,也不敢完全相信大梁,真要不顾一切来攻颍州,被大梁打一个措手不及,那真的就是要灭族了。
  问题是淮右愿意为颍州而付出这样大的代价么?
  这值得么?
  厅堂内一时间又沉寂下来,之前他们从未联系过淮右,现在骤然去联系淮右,会不会显得有些临时抱佛脚的味道?
  别徒招一番羞辱那就真的难堪了。
  梁赞揉着脸颊,徒招羞辱他可以忍受,为了保住颍州,没什么不可以做的,关键在于这种可能性有多大?
  顾华的话很有道理,淮右可能不愿意见到袁氏吞下颍州,但如果要让淮右付出莫大代价来支持颍州自保,江烽会答应么?
  但无论如何,梁赞觉得可以一试,就让焦向前去衔接,不过就是三五日就能有个回信的事儿,没什么大不了。
  ……
  江烽也没想到要睡觉就有人送来枕头了。
  颍州居然放下脸面来还有求援了。
  这说明颍州已经意识到了危险性,蔡州的准备工作已经进入了心照不宣的阶段了。
  来不及多想,江烽立即召集了诸将和已经从汴梁返回的崔尚进行商议。
  蔡州吞并颍州的危害有多大无需多说,现在关键在于如果淮右介入,打赢这一仗的几率有多大?这是其一。
  会不会影响到淮右对吴地局势的介入,影响到淮右首要目标——对庐濠二州的进攻,实现占领的实施?这是其二。
  蔡州的实力淮右是很有体会的,一个袁无为就能让整个浍州军焦头烂额,哪怕那一战最终袁无为无功而返,甚至还丢下了赵榄这个汝阳八柱的人物,但是浍州军一样付出了郭泰、卢英峰两个高手的性命,这还是在蔡州军心有旁骛,不愿意在固始城下付出太代价的情形下。
  真正袁无为下了死决心要拿下固始,也就没有现在的淮右了。
  现在淮右不可同日而语,已经拥有了江烽和梅况两个小天位高手,还有杨堪、田春来、张挺、王邈几个从固息期到太息期的强者,另外还有南下河朔军,可以说现在的淮右军人才济济,实力强横。
  问题是蔡州也不弱,尤其是在扛住了大梁和南阳的夹击之后,或许他们在军队上的损伤颇大,但是对其中高端战力来说,经历了这场苦战之后,提升恐怕更大。
  当然,如果淮右真的要和蔡州在颍州来这么一战,蔡州因为要担心随时变卦的大梁,未必敢倾尽全力进攻颍州,所以这一战还有得打。
  除了这两个因素外,还有一个需要评估的因素就是这一仗值不值得打?
  值不值得为之付出如此大的代价来打?
  这很现实。
  作为一军之主,江烽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如果仅仅是接应河朔军南下,那当然没问题,蔡州军要来犯,淮右军可以为之战,但是当河朔军及其家眷亲属顺利渡淮南下之后呢,这一战还需要继续打下去么?恐怕蔡州军在意识到淮右军的目的之后,也未必愿意继续打下去,所以各自走人也很正常,但是如果淮右要援助感化军守颍州,那就是两个概念了。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袁氏煞费苦心的谋夺颍州,岂容你淮右来破坏,到那时候,那可能就真的要全力一战了。
  “说一说吧,这个时候了,没什么好藏着掖着的,大家伙儿各抒己见。”江烽态度很坦然,这一战打与不打都有很大麻烦。
  “对蔡州军那边的情报收集已经有了初步反馈,截至目前,蔡州军在新蔡和褒信一线已经集中了超过二万五千兵力,预计未来还会有两个军也就是五千兵力左右加入,届时参与对颍州的进攻可能超过三万人,可以肯定,如果没有外界援兵,颍州被横扫的可能性非常大,梁赞不可能守得住汝阴。”崔尚清了清嗓子,“而且驻扎在颍上的感化左军第七军一直不得梁赞的信任,极有可能其中高级军官中有人已经被蔡州收买。”
  “来自亳州和徐州的援兵难道没有?”发话的张越。
  “应该没有,亳州自顾不暇,仅仅驻扎有三个军,都在州治谯县和永城,主要是防范大梁南下,另外徐州感化军分别在符离和萧县驻扎有感化右厢军共计十二个军,这是感化军精锐三万人,其中有骑军四个军一万人,可以随时增援亳州。”
  崔尚如数家珍,对于淮北的情报收集虽然并非重点,但是淮北在防谍方面做得很差,加上去年到今年淮北大批流民涌入淮右,所以也成为淮右收集淮北情报的主要来源和渠道。
  地图展开,淮北各地驻军的分布被极其生动真实的描绘在其上,让人一目了然。
  “除了萧县和符离外,徐州州治彭城,以及泗州的下邳各驻扎有四个军,这相当于淮北的总预备队,主要是负责对付东面尚未消停的蚁贼,另外也就只有在海州还有两个军据守海州州治东海,但基本上现在淮北一直处于守势,主要还是担心来自大梁的威胁,所以对蚁贼还是采取放任的态势。”
  等到崔尚介绍完毕,堂下诸将纷纷讨论起来了。
  从总兵力来说,淮北的兵力并不算少,比起淮右来,哪怕是河朔军加入淮右,淮北总兵力也起码相当于淮右四倍以上,但是淮北的战略态势的确太差,北边的大梁给了淮北太大压力,哪怕是蚁贼再是猖獗肆虐,淮北也起码需要保持十个军以上的机动兵力来应对北方大梁的威胁,否则大梁一旦打穿萧县,就可以直接打到彭城脚下,这也是徐州所处位置的尴尬造成的。
  “主君,某有个想法。”张挺的话一下子就吸引了诸将的注意力。
  关于如何应对蔡州吞并颍州的策略事实上之前已经探讨过几次了,应该说没有太多新意,今日也不过是拿出一个最终决策来罢了,而张挺这个时候却如此说,显然是有别于之前的构想的,自然引起了大家的好奇。
  莫非这家伙还能拿出一个什么不同的方略来?
第七十九章
另辟蹊径
  “哦,过之,这等时候还有什么不能说的?说来听听,供大家参详参详。”江烽笑了起来,这家伙历来喜欢出奇招,从大家难以想象到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有时候的确能够收到奇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6/5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