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皇(校对)第3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3/518

  “小郎,沂州之前的情况怎么样,之前各县几乎处于糜烂瘫痪状态,你们应当清楚,地方官府初建,各方事务的梳理岂能一蹴而就?有些县份甚至连架子都还没有搭起来,也没有那么多吏员来充实,想要的人不足,想来的人不敢要,宁缺毋滥,但也带来了许多麻烦,所以日后我们在计划中就要把这些地方因素都考虑进去,预留一些余地,否则绷得太紧,一环脱落,就会造成整个计划的崩盘。”
  听见张挺的语气里并无责怨的味道,反倒是有一些开脱,杨恒心中也是复杂,毕竟自己一行人还是太年轻了一些,虽然在军队中历练了些时日,但时间太短,而地方上的事务就更是欠缺,张挺这种世家子弟,在大梁时就颇多接触各类官员,对地方事务并不陌生,加上家学渊源,的确不是自己这等初学几年的角色能马上赶上的,但是杨恒却又信心,只要假以时日,多经历几次,自己定能迎头赶上。
  他甚至也已经有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在参谋部历练几次以后,还要下到各军中去锻炼,如果有机会,他甚至会请求给他一些机会去地方上去打磨一段时间,以便更好的了解地方官府的运作模式,这样也便于日后参谋部在策划时能更好的取得地方上的配合。
  “属下明白了。”
  “嗯,小郎,你们已经做得很不错了,拿郡公的话来说,参谋部是个新事物,嗯,大家都还得要摸着石头过河,试着来,有些什么不懂或者存疑的,要大胆提出来,某也一样是个新手,不过比你们年龄痴长几岁,见识略略比你们多一些罢了。”张挺顿了顿,“对了,高参谋他们的分析和推演情况怎么样了?”
  淮右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进攻瞒不了人,无论是对海密二州还是青州,这样大规模的动作,诸藩都会有大批细作斥候来刺探情报,然后就会根据各藩自家情况做出应对。
  淮右攻伐平卢,几乎抽空了所有能动用的力量,虽然预计可以在一个月内结束第一阶段战事,但是后续变化还不好预判,那么战事一旦全面开打,各藩阀的态度如何,就要进行预判,然后还需要根据敌人的态度做出应对准备。
  “高参谋他们的第一阶段分析报告已经出来了,还在和无闻堂那边对接近期的情报,第二阶段的应对方略还在做推演,但主要还是应该集中在南阳和蔡州方向,尤其是蔡州。”
  杨恒虽然只是见习从事,但是张挺对其很重视,他也知道连郡公都很欣赏此子,所以自然也要刻意培养。
  “蔡州?为什么是蔡州,而不是南阳?他们有预判依据么?”
  张挺略感惊讶,在他看来,南阳的可能性反倒应该大一些才对,尤其是前期南阳占领了光州,虽然暂时停步,但只要有机会,肯定还会扑上来啃一口。
第一百二十一章
视野,角度
  “有一些,不过还在等无闻堂一些近期更详细的情报。”杨恒颇有底气的回答道:“主要还是源于南阳自身,嗯,以及目前大梁的一些异常情况,所以南阳内部的态度有些分歧,可能会对其下一步走向产生影响。”
  “那蔡州呢?”张挺来了兴趣。
  无闻堂的规模现在越发大了,虽然目前的情报收集仍然以军事类为主,但是也开始像其他方面扩展,尤其是对一些来自各藩阀内部纷争的情报也开始重点收集,因为这可能会对淮右的军事行动带来影响。
  像南阳刘氏兄弟之间扑朔迷离的关系就是一大重点,盖因刘同和刘玄两人在很多时候看法不尽一致甚至相反,而两人又都掌握着足够的实力,在一些时候双方可以各行其是,但是一些特定时段,却又需要双方联手,所以这是淮右收集情报的重点。
  现在看来似乎南阳刘氏兄弟在对淮右的态度上又有分歧和变化了。
  “我们对蔡州的情况也进行了分析,认为蔡州几位主事者对我们淮右的敌意或者忌惮心很重,以我们进军徐州为例,本来从道理上说这不是蔡州干涉徐州的好时机,但是蔡州仍然出兵了,这说明他们对我们淮右的成长壮大极为不安,想方设法要打断打乱我们的发展,所以在这一点上,虽然我们也认为目前对蔡州来说是消化整合颍亳二州的最佳时机,不适合对外征战,但蔡州袁氏却不能以寻常心来判断。”
  杨恒简单的提了提自己几个人的想法,“高大人他们也比较认同,但是他们觉得还要一些其他情报来佐证,所以暂时也还没有拿出相应的应对方略来。”
  张挺思考了一下,“你们的意思是蔡州参战的可能性很大?”
  “嗯,现在还缺一些情报佐证,不过从我们对蔡州以前的动向来看,蔡州要牵制干涉的可能性非常大,而南阳相对要小得多,如果我们再能有一些其他辅助措施,也许可以将南阳的危险降到更低。”杨恒点头。
  “辅助措施?小郎,你是想游说鄂黄杜家?”张挺摩挲着下颌,沉吟着道。
  “目前鄂黄杜家的不安全感很大,尤其是南阳在拿下光州之后,事实上已经对鄂黄构成了一个弧形包围,这个时候我们淮右如果主动抛出橄榄枝,我想鄂黄杜家是应该愿意予以配合支持的。”杨恒建议道。
  “还有么?鄂黄杜家很难对南阳造成太大的威胁,哪怕杜家作势也很容易被南阳看穿虚实。”张挺摇头,不以为然,“这不够,而且一旦蔡州真的对我们淮右动手,比如徐州,那么极有可能会刺激到南阳也动手,比如浍州,而浍州却又是我们必守之地,现在我们在淮南的兵力严重不足。”
  杨恒目光在沙盘上游动,不得不承认张挺的观点很犀利。
  或许南阳内部有分歧,无意对淮右动手,但是当蔡州对淮右动手拖淮右后腿时,很难说南阳会不会趁火打劫,趁势拿下浍州甚至进军寿州都并非不可能,南阳有这个实力。
  “思路放开一些,我们淮右现在也是江淮首屈一指的藩阀了,目光不要只盯着与我们相邻的藩阀,现在我们有实力对任何一家藩阀施加影响力,同时也没有哪一家可以忽视我们的存在。”张挺有意提醒道。
  杨恒被张挺的话一引,心中豁然开朗,“大人的意思是襄州萧家?”
  “嗯,襄州萧家是南阳的死敌,南阳在吞下安、申二州实力大涨,近期仍然动作不断,吞下了我们的光州,更将手伸进了沔州,让鄂黄杜家焦虑更甚,尤其是在目前南阳拉拢江陵高家的情况下,双方已经有接近于结盟的态势,对萧家已经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的包围圈,萧家现在也是睡不安枕。”
  张挺的目光也落在了沙盘上。
  既然调入参谋部,张挺也就有意识的在调整着自己的眼界和思维角度,无论自己日后能不能再回淮右右军,但短时间张挺估计自己怕是走不了,那么考虑问题的视野就能局限于淮右左近,要看得更远才行。
  襄州萧家这么些年来与南阳争雄,但是随着南阳势力猛增,萧家已经无力与南阳争雄,甚至已经在南阳与江陵高家联盟之后局面变得相当危险,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估计萧家被南阳和江陵联手并灭是大概率事件,而这一点相信萧家也看得到。
  “那大人认为我们可以游说萧家,或者和萧家结盟?”杨恒脸上有些迟疑之色,“只是我们淮右与萧家相距甚远,这个时候要去游说萧家,怕是难以取得多少效果,萧家也不太可能为我们牵制南阳啊。”
  “靠我们的确难以做到,相隔数百里,萧家有事,我们也难以帮上忙,但是杜家却可以。”张挺若有深意的道。
  杨恒眼睛一亮,“啊,大人之意是促成杜家和萧家结盟?不,我们也可以加入,我们三家结盟!”
  旁边的李方也是兴奋起来,“对,我们三家结盟,江陵一家是不可能对襄阳动兵的,如果南阳和江陵对襄阳动手,那么我们可以联合杜家对南阳发起攻击减轻对方压力,如果南阳对鄂黄动手,我们和襄阳也可对都南阳进行进攻牵制……”
  “我们三家结盟的对象就是南阳,现在我们需要的赢得时间,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是需要襄阳和鄂黄帮助我们分担和牵制南阳,但是只要我们打下青州,未来就是我们给襄阳和鄂黄助力了,这一点就要看杜家和萧家能不能看明白了,或者说愿不愿意接受这个条件了。”张挺淡淡的道。
  没错,现在淮右无力给予襄阳和鄂黄多大的助力,尤其是襄阳,本身相距甚远,真正有事,淮右也难以做出及时反应,所以要让襄阳有所动作牵制南阳,的确有些难度,毕竟现实的风险和未来的帮助,还是有些距离,这就要看萧家的主事者如何来看了。
  “总要试一试才知道,而且我觉得萧家应该还是看得明白的,现在他们没有其他选择,周围的谁能帮助他们?鄂黄杜家?实力不济,就算是有唇亡齿寒的威胁,但毕竟没有那么急切现实;潭岳?吾闻郡公言,马家家主马希范善于掩饰,其实不然,马殷在时尚能克制,其父一死便会原形毕露,马氏一族除马希振颇有贤德,其他诸子不足道,恐怕马希范不会介入南阳与襄阳之间的纠葛。”杨恒率然道。
  “呵呵,小郎,看来你也是花了一番心思啊,嗯,当然要试一试,失败了也不影响什么,为什么不试?”张挺点点头,“这件事情需要和无闻堂那边再沟通一下,同时政事厅那边也要衔接一下,看看谁去。”
  ……
  背负双手站在堤坝上,面若淡金的老者转过身来,“北方大旱,连南阳府和邓州、泌州都未能幸免,但是这安州却是一处溪流湖沼众多之地,尔等要勤于政事,吾看了,这水渠修建还要加快,这两年天旱,粮食产量依然不足,但一旦遇到洪涝,只怕这堤坝却难以支撑,所以你等要加紧在今年把这一段堤坝完成!”
  “是,玄公。”一干站在后面的官员们纷纷拱手称是。
  刘玄目光又转向东面,若是能拿下黄蕲二州那就再好不过了,只可惜这等大好江山却被杜家这一帮蠢子所占,白白浪费了这等沃土。
  “墉儿,你这段时间须得要驻留安州,督促各方加紧落实,有时间还得要去隋州看一看,为父就不去隋州了。”刘玄看了一眼随侍在一旁的嫡长子,淡淡的道。
  “父亲,你要去……”
  “我要去光州一行。”刘玄沉吟了一下,漫步前行。
  刘墉挥手示意其他官员可以先行离去,自己却跟随父亲脚步:“父亲,莫非担心光州不成?九叔和二弟都在光州那边,淮右那边怕是不敢轻举妄动吧?”
  “淮右不会在这个时候对光州有什么异动的,江烽的心思都放在海州身上去了。”刘玄叹了一口气,“职方房的细作查明淮右在沂州和泗州一线有大规模的军事调动,还有大梁辎重粮草从寿州和濠州运往泗州,我倒是琢磨江烽胃口太大,不止于收回海州呢。”
  “哦?不可能吧,江烽不是还在郓州和湖匪斗法么?”刘墉吃了一惊,“他的胃口就这么大,也不怕撑死?他哪来那么多兵力?淮南这边就不留一兵一卒不成?”
  “哼,江烽此子惯于行险一搏,得利甚大,也养大了他的胃口,不过王守忠可不是易与之辈,平卢积累多年,兵精粮足,也非泰宁和淮北那般散乱,这家伙弄不好就得要崩掉牙齿,我们南阳也需要看一看是否为其添一把火。”刘玄思索着,低垂的长眉也是微微耸动,“断不能让此獠恣意妄为。”
第一百二十二章
二袁
  满身风尘的袁无为回到府衙时,已经是掌灯时分了。
  蜡烛亮了起来,让整个房间顿时多了几分温润,仆妇送上了热水,饭菜也已经备好,还有一壶酒。
  袁无为对饮食没有太多的讲究,但劳累过后一壶小酒倒是解乏的好东西,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习惯。
  一碟酱羊肉,一碟素笋,加上几块蒸饼,就是袁无为晚饭。
  门外传来亲卫的声音:“大人,七郎君来了。”
  “哦?七郎来了?”袁无为略感惊讶,站起身来,“请他进来。”
  须臾,袁无畏步入房中,“三兄还未用饭?”
  “刚从临涣回来,你也还没有用饭吧?一起。”
  袁无为随即安排仆妇通知厨房里再加几个菜。
  慢慢的抿了一大口酒,袁无为感觉到身上的乏劲儿渐渐消了下去,觉得今日这酒大不一般,忍不住提高声音问道:“这酒是哪里来沽来的?怎么与往日的大不一样?”
  亲卫在门外应道:“回大人,是新来的寿芽春,乃是寿州那边商贩售来的,据说乃是用特殊的蒸酿方法酿出,味道激烈,各地都是赞不绝口,因为产量有限,一到各地,便抢购一空,便是出再高的价钱也买不到,比起寻常烧酒价值五倍有多。”
  “寿芽春?”袁无为讶然,“寿州没听说有什么好酒啊?”
  “三兄你有所不知,眼下这各地都缺粮,咱们蔡州早就禁止私酿了,像大梁也一样,南阳据说也不允许私酿,整个北方有哪家敢放开酿酒?”袁无畏叹了一口气,“也就只有寿州了,才敢这么阔绰,听说是用一种特殊的蒸酿技术酿制出来的酒,劲烈如火,这寿芽春都算是调制过的,淡了不少,据说那最烈的寿州火醪,入喉如火烧,进腹人便倒,尤其是受到北方苦寒之地的喜爱,胡人更是爱不释手,甚至有些地方一坛酒换一匹马。”
  “这般稀奇?!”袁无为都觉得无法想象,一匹马的价值多少,哪怕是一匹驽马那也价格不菲,而一坛酒价值几何?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现在淮右居然搞出了这个寿州火醪。
  “这寿州火醪是谁家酿出?”袁无为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沉声问道。
  “细作只知道是一家叫做寿阳春的酒坊出的货,东家是谁却是打听不出来,但应该是和江烽有些瓜葛,好在这酒坊出货的量还不算大,否则光是这酒坊就能大赚特赚。”袁无畏叹了一口气。
  袁无为也是默然无语。
  这寿州落入江烽手中之后也是越发繁盛了,当年蚁贼未能攻破寿春城,但是却把这寿春城外肆虐不轻,但随着淮北流民的大量涌入,一下子就让寿州恢复了元气,其中许多流民就是来自颍亳,一直到现在颍亳二州都无法恢复,自己这几个月也是一直招募流民,但粮食却又不足,也是让人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寿州现在隐隐成了淮右在淮南的中心,不但是最大的粮食产地和贸易口岸,而且寿州黄更是成为胡商们的最爱,而现在又冒出来一个大受欢迎的寿州火醪酒,光是这几样都能为江烽提供多少助力。
  还不仅止于此,从各方面反馈回来的消息称,寿州城现在又在扩建,北方逃亡下来的大批工匠和手艺人都涌入寿州,一个月内起码新开张了二十家以上的作坊店铺,这让听闻到这些情况的袁无为也是咂舌不已。
  按照这样下去,寿州要不了多久也许就要成为和扬州、徐州这样的大城邑比肩的大都市了。
  而这都将对江烽这厮的野心膨胀起到极大的支持作用。
  不仅仅是寿州,在庐州也有相似的情况,庐州从秋收之后就开始进入了大规模的水利设施建设,按照当地的提法,是要把庐州也成为与寿州比肩的产粮基地,这也显现出江烽在淮南不遗余力的积蓄力量。
  “七郎,淮右日后必成我们袁家大患!”袁无为一字一句的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3/5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