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皇(校对)第4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0/518

  王守忠黯然长叹,他当然明白对方的意图,这定脉针是术法之物,刺入经脉便能让武道强者的元力玄气运行受阻,只能像寻常人一般,端的是十分诡异。
  放下万象青莲刀,任凭顾涛连扎几针,王守忠游目四顾,“江烽,你欲何为?”
  “守忠大人,我看这一战似乎不必再战下去了,相信此时淮右军也已经攻入东南二门,还请王大人下令就此罢战,你看如何?”江烽好整以暇的摊摊手,“某无意多造杀孽,但若是平卢军一意孤行,负隅顽抗,某也无法。”
  看见虽然还在拼杀,但是显然已经丧失了斗志的古蓬、王国禧等人,还有周遭那惊慌混乱的士卒,王守忠也知道江烽所言是事实。
  平卢军能赖以顽抗的就是坚城之利,现在看看淮右军已经占领了北门,很快城门外的淮右军便能夺门而入,再继续下去也难以改变结果了,尤其是在北门守军显然是被自己的被擒彻底打垮军心战意。
  想到这里王守忠也是懊悔莫及,早知道自己哪怕是坐镇指挥,只怕结果都要比现在好得多,一旦事急,便悄然远遁,以密州和登莱二州为根据地,那淮右又如何能得逞?
  而现在自己被擒,军心大乱,想一想那密州和海州的平卢军该如何是好?
  懊恼、沮丧、绝望、痛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让王守忠竟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面对江烽的提议,他也不知道该是接受还是不接受。
  堂堂平卢数州之地,竟然就这样如此荒唐滑稽的结束了自己的统治,自己竟然沦为了阶下囚,想想几日前自己还意气风发信心十足的觉得可以轻易击退来犯之敌,没想到现在竟然成为这个结果,这如何能让他接受?
  不接受又能如何?殊死一搏的结果就是当场丧命,这有意义么?
  王守忠不是那种刚烈决绝的性格,在有一线希望之下,他当然愿意一搏,但是在毫无可能的情形下,他就不得不考虑自己的未来了。
  听说杨溥和时酆都是折在了这厮的手下,现在二人都还在长安当富家翁,从长安传来的消息说,这两个家伙居然有时候还能在一起喝酒,居然对江烽这厮没有多少恨意。
  当然这也可能有些夸大,被夺了基业江山,岂会没有怨气?
  只不过事成定局,他们也无可奈何,也只能求得一个最好的结果罢了。
  问题是平卢不比淮南和徐州,杨溥在庐州束手就擒,那是因为庐州就是唯一的依靠,一旦失守,那就一无所有;时酆情况也差不多,手下四大将早已经半独立状态,他并没有多少影响力,所以他很明智的选择了合作,但自己呢?
  纷乱的思绪让王守忠脸色变幻不定,他还不确定对方会如何对待自己,另外,纵然自己被俘,那王守信和刘延司又会如何应对?
  加入王守信和刘延司不肯罢兵,那自己的结果会是如何?
  江烽也能从王守忠变化莫测的面部表情上揣摩出一些端倪来,他也没想到自己当初对杨溥和时酆的无奈之举,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王守忠的心态变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无心之得。
  在这个时代,信誉形象是非常重要的,江烽在拿下庐州和徐州之后算是相当善待了杨溥和时酆,这为他在天下诸藩中赢得了相当美誉和信义,起码诸藩都能觉得,哪怕有一日自己落得这样的结果,也能安然的当一个富家翁,不至于被抄家灭族,任谁都欢迎这样的结果。
  “守忠将军,我想我们可以好好谈一谈,但这需要在罢战之后,我想这是我们都愿意且可以接受的结果。”江烽语气很温和而沉稳,他不愿意触怒对方,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呃,局势如此,我觉得我们应当理性面对。”
  王守忠的表情慢慢沉寂了下来,他意识到自己已经败了,而且也很难逆转这个局面了,起码今日是如此,尤其是在看到城墙下北门大门已经被打开,淮右军正在蜂拥而入,而战事仍然在继续,却在向着一片杀戮的迹象转化时,他冷静了下来。
  “古蓬,三郎,命令他们停战,平卢军放下武器!”
  ……
  接下来的一切似乎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事实上在王守忠下令北门守军放下武器时,东门和南门也进入了战争的最高潮,连续不断的冲锋最终还是打垮了平卢军的抵抗。
  尤其是在东门,王守忠的离岗迟迟未归让东门军心受到了一定影响,虽然有王氏二子竭力鼓气,但是王守忠的存在却不是王氏二子能够代替的,所以东门首先沦陷。
  好在来自王守忠的命令相当及时,南门和东门都是刚一沦陷,王国禧和古蓬就带着王守忠的命令赶到了,而这边淮右军也接到了命令,只是牢牢的控制了城门极其周边的地域,并未进一步深入追击。
  伴随着淮右大军入城,整个被缴械了的平卢军闲的惶惶不安,整个局势会演变成什么状况也很难说。
  “守忠大人,我觉得我们可以好好谈一谈。”
  房间里只剩下江烽和王守忠二人,对这样一个重要目标,当然是不敢有任何疏忽大意,整个院落几乎都被封锁得飞鸟难入,城内局面由杨堪和卢启明负责,而柴永、秦汉、洪葵、郎坤等人都亲自坐镇在这里,防止有任何意外发生。
  事实上这种可能性极小,当整个青州城都被淮右四万多大军塞满,城内都处于戒严状态下,禁止任何无关人外出走动时,稍微有风吹草动都会立即引起关注,这种情形下有数位小天位高手以及术法强者坐镇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出现意外。
  这间软禁王守忠的院落和房间外都被邓龟年他们在最短时间内布置了几道术法禁制,有临时设置的,也有从徐州带过来的,还有埋伏的术法禁制武器,哪怕是来一两名小天位高手,短时间内也无法彻底击破。
  “谈什么?想让我的平卢军全部放下武器,换我到长安去当个富家翁?”王守忠忍不住冷笑,“江大人,你是不是玩这一手太顺溜了一些?某岂是杨溥和时酆可比,我平卢也非淮南和徐州!”
  “呵呵,守忠大人,那你觉得你平卢又有何与淮南和徐州不同呢?”江烽也不动气,只是淡淡的笑了笑,“是因为你麾下州郡更多,还是因为你在海州和密州有数万大军?你觉得我将你推出斩首之后,是王守信能举起大旗,还是刘延司能负隅顽抗?或者是你的三郎要和你前妻留下的两个嫡子来一场内战?”
第一百六十二章
心态变化
  被江烽的话噎得一时间说不出话来,王守忠喘息了一口粗气,但情绪却并没有失控变得愤怒。
  作为多年的藩阀,他经历的事情不算少了,虽说像今日这种情形还是第一次,沦为阶下囚,以前从未想过,但真正落到自己身上,愤怒和惶惑之后,他很清楚自己必须要理性面对。
  眼前这个不到三十岁的男人不是等闲之辈,短短两年之内,能够撵走杨溥,夺下徐兖,一干桀骜不驯的兵头都能在他面前俯首帖耳,这不是靠运气能解释得通的。
  自己一样执掌平卢诸州多年,很清楚要把这样一块地盘经营好有多么难。
  遇上水旱天灾,光是流民就能把你折腾得欲生欲死。
  而士绅的胃口一样奇大,你得和他们周旋,既要适当满足他们的胃口,否则他们就会阳奉阴违,又不能让他们过火,否则失去了土地的百姓越来越多,蚁贼之乱就在眼前了。
  论土地的肥沃程度,平卢诸州只能说差强人意,略好于兖郓沂,但不如徐泗海,与河北三镇在伯仲之间,能维系到现在这种状态,已属不易了。
  这年头,周围都是敌人,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就难以护卫领地,但是一支强大的军队同样是吞食钱粮的无底洞。
  王守忠觉得自己已经算是很努力了,他不像时酆,没积攒多少私财,几乎所有积蓄都丢进了平卢军这个窟窿里去了,好不容易维系住这样一支军队,但是却以这样一种方式收场,让王守忠觉得自己的梦想也幻灭了。
  他甚至也有一些放松,没有了这份担子,好像也不错,如果可以像杨溥和时酆那样当个安乐翁,养尊处优,无需劳心伤神,自己为什么要断然下海州,不也就是因为实在撑不起这支军队了么?
  江烽如何能养活这样庞大一支军队他不清楚,但是他相信江烽肯定一样非常艰难。
  他甚至也很肯定,凑齐这四五万大军北侵青州,估摸着徐兖之地都空得能跑马了,就是不知道南阳和蔡州为什么就不趁机东侵,又或者时间上没来得及?
  不过这一切似乎都和自己没太大关系了,在没有获得海州和密州的控制权之前,王守忠知道自己是无法获得自由的,这还算是最好的结果。
  江烽很有耐心。
  他相信自己可以说服对方。
  平卢看似强大,但是一旦把王守忠拿下,那这个表面风光的藩阀就会立马四分五裂。
  王守忠三个嫡子,可王国荣和王国华是王守忠原配所生,可他原配早就去世多年,他把自己的一个平妻青州郭氏女扶正,而三子王国禧就是郭氏所出,这就产生了一个很微妙的错位,王国禧也是嫡子。
  王氏老大老二没有母系家族的扶持,而王国禧却有郭氏的支持,而且他本人也号称武道奇才,虽然王守忠对子女历来苛刻,但明眼人也能看出王国禧是有些不一样的。
  但那又如何?在没有明确谁是继承人之前,嫡长子永远是最受正统尊崇的。
  平卢军内部的问题不仅于此。
  现在王守信和刘延司在外,密州是平卢军仅次于青州的重镇,却是在王守信掌握中。
  王守忠最心腹的大将刘延司却远在海州,而海州却是原属于淮北辖地,可以说平卢军在海州毫无根基,一旦局势恶化,平卢军根本无力在海州站稳。
  可以说无论是囚禁王守忠,还是斩首王守忠,平卢军都不可能统一在一面旗帜下了,没有哪个人有这样的威信来这些军队整合。
  王守忠的生与死对淮右军来说,也就是一举平定收复还是经过一场持续的战争来赢得胜利两个殊途同归的结果而已,当然后者会有一些变数,但对平卢军来说,却没有什么两样。
  江烽相信王守忠应该明白这一点,也知晓自己该怎么来争取属于他自己的利益,或者说利益最大化。
  “江大人,你想要什么?”
  “守忠大人,现在的情况不是我想要什么,而是你想要什么。”江烽冷静的道:“你应该很明白,没有了你,平卢军不会存在了,王守信和刘延司没有这个掌控力,而你的嫡子们更是不具备这个实力和手腕,且不说他们还在我手中。如果要强求,也许就只能是一场残酷的混战。”
  “我想要什么?呵呵,你的意思是要施舍给我么?”王守忠冷笑。
  “不,守忠大人,我觉得我们没有必要绕圈子,我的为人,我的信誉,我相信还是有保证的,否则守忠大人不会用这个语气和我谈话。”江烽微微扬起头,“成王败寇,我们都要接受这个结果,今天也许是我赢了一局,也许明日我就会败在别人手中,历史本来也就是这么书写过来的,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我想守忠大人也应该早就有这个觉悟才是。”
  王守忠睃了对方一眼,没想到此子竟然把事情看得如此透彻淡然,只是现在刀在对方手中,自己却是鱼肉了。
  “你想要什么?我能得到什么?”王守忠声音里多了几分冷淡。
  “守忠大人,你很清楚,平卢军会不复存在了,你现在能保证的就是你自己,当然还有你的族人。”
  江烽知道其实自己并不适合来作谈判对话者,换了侯晨、王邈这些家伙来,都要比自己强得多,但自己却必须要来一趟,这是起码的尊重和信誉的保证。
  “哼,我的族人?王氏一族数百人,都可以跟我走?”王守忠反问。
  “当然,庐州杨氏一族亦有先例。”江烽立即接上,但随即又道:“若是王氏一族中愿意留在青州,甚至愿意加入淮右,某一样欢迎。”
  “呵呵,他们留下来,你敢用么?”王守忠略感诧异,他不认为对方这是在虚言示好,那没有意义。
  “看来守忠大人对某的怨气和误解很大啊,没错,淮右和平卢之间是敌人,现在淮右是胜利者,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之间,或者说我们个体之间就是不共戴天的敌人了,当平卢军这个群体不再存在的时候,作为个体,我不觉得我们还有什么仇怨,两国交兵,各为其主罢了,当这个前提不存在的时候,那一切都应该放下了。”
  “巧舌如簧!”王守忠压抑住自己内心的怨气和不忿,当然,他知道对方所言才是符合客观现实的。
  本身就是如此,难道说平卢军不存在了,整个平卢军数万人也就灰飞烟灭了?这不可能。
  看看感化军不存在了,但俞明真和卢启明依然是淮右军中得力大将,杨吴成为历史,但秦汉和柴永依然是江烽麾下悍将,历史就是这么残酷,不留一点情面的将失败者淘汰掉。
  自己该何去何从?
  ……
  “我们该怎么办?”王国华看着兄长,有些惶急的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0/5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