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皇(校对)第4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3/518

  “九郎,若是我们能迅速解决平卢问题,你觉得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江烽不得不考虑更长远一些的问题了。
  大晋对大梁的军事优势已经开始显现,他不清楚大梁还能坚持多久。
  如果淮右足够强,或者大梁还有药可救,他甚至愿意向大梁提供帮助,但是淮右在这一两年时间里不断蚕食鲸吞,从庐濠滁三州再到徐泗二州,然后再是兖郓沂三州,紧接着又是马不停蹄的兵发平卢,可以说现在的淮右已经有些消化不良了。
  淮右已经没有能力再向外扩张了,也没有足够的军资了,起码一段时间内都是如此。
  淮右需要停下脚步,好好来消化这些新纳入的州郡。
  这不是一年半载能做到的,按照江烽的构想,起码需要两到三年,这已经是最短时间了。
  可以说除了淮南诸州外,整个淮水以北诸州,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尤其是兖郓沂和平卢诸州,情况都不佳。
  平卢诸州也许要比兖郓沂三州略好,但是好得也有限,除了淄青二州情况较好,像齐州和登莱密三州,都一样在旱灾面前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只能说王守忠在平卢的威信尚好,所以还能弹压得住,否则,登莱密三州也一样如兖郓沂一样,遍地盗匪流民了。
  江烽在考虑,一旦南阳和蔡州加入对大梁的一战,大梁还能撑得住么?
  蔡州肯定首先就要对陈州出手,进而是宋州。
  这两地对蔡州来说志在必得,淮右敢提前截胡,估摸着蔡州就敢不惜一切代价和淮右一战了,就不会像先前那样入侵徐州那么如同儿戏了。
  事实上现在淮右也没有心思去贪吃了,这也是为什么江烽能大大方方的将齐州交给朱茂的原因,他甚至还可以将淄州也交给朱茂,只要朱茂能承担起替淮右守卫西面的职责。
  但朱茂不是治理地方的那块料。
  他的手底下诸将,打仗是一把好手,但论到治理经营地方,就束手无策了,这也是许多藩阀的通病。
  王守忠其实也好不了多少,否则平卢诸州也不至于如此。
  王邈明白江烽的心思,现在的淮右的确不适合牵扯到中原之战中去,但就算淮右不想牵扯进去,可问题是中原的局面还能拖上几年么?不可能。
  既然如此,那淮右就不得不面对这个现实。
  “郡公,恐怕我们不得不有最坏的打算。”王邈苦笑,“沙陀人没那么好糊弄,还有,我也以为北面的契丹人怕是沉不住气了,我们没有多少时间了。”
  “那你的意思是……”江烽叹息。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尽可能和平解尽可能快的决平卢军的原因,王守信和刘延司那几万大军,可以为我们所用,有这支军队,沙陀人也好,契丹人也好,要想恣意妄为,就不得不考虑我们的态度。”王邈想得更远。
  “我可以在把条件降一降,让王守忠好好考虑,如果愿意和王氏族人离开,我保证其州城中的资产都可以带走,连土地和房屋都可以折价出让!当然,他愿意保留在青州淄州的土地,我也可以答应,但之后需要按照我们还有的规矩来纳租交赋。”江烽沉声道:“他需要保证海州和密州会迅速开门投降。”
  这也是江烽在庐州对杨溥在徐州对时酆态度带来的一个负面作用,那就是王守忠知道江烽是一个守信之人,不会轻易坏自己口碑信誉,所以在关于王氏一族的去向,在王氏一族家产的处理变现上,王守忠都是狮子大开口。
第一百六十六章
彷徨
  王守信不断的搓揉着自己的脸颊,甚至把有些发黑的面皮都搓得发红发热起来。
  这是他遇到难题时的习惯性表现。
  但活了这么几十年,他还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难事。
  在得知青州城失陷,兄长被俘的消息之后,他就立即将已经过了安丘逼近北海的军队招了回来。
  青州既然失陷,那再去援救就毫无意义了,只能白白被淮右军挟大胜之势横扫,智者不为。
  纷纷扬扬的雪已经下了下来,这已经是今冬的第二场雪了。
  城头上一片雪白,只有几面旗帜有些寥落的垂在旗杆上,显得有些无精打采。
  别说旗帜无精打采,整个密州城内都是一片惶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青州失陷,估摸着齐州和淄州也好不了,在接到淮右大军突出穆陵关直下青州的消息时,王守信第一反应是这是淮右诡计,想要吸引自己援军青州,来一个围点打援,所以他根本不予理睬,岿然不动。
  他很清楚自己兄长对青州的防范,哪怕是朱茂攻打齐州,但是以齐淄青三州的兵力,应对绰绰有余,根本无虞。
  平卢镇共辖六州,齐淄青登莱密,加上新近纳入海州,基本上是划成了三片。
  齐淄青为一片,以青州为中心,登莱密为一片,密州为中心,海州因为是新近纳入,还不稳固,刘延司独领。
  密州驻军的作用一是要支援策应海州,防止淮右兵发海州,同时也要防止淮右直接进军密州,彻底把密海二州截断下来。
  应该说这三片中,齐淄青三州当然是最重要的。
  青州是节度使府驻地,齐州位于大河与济水之间,这三州都有济水流过,土质肥沃,地势平缓,乃是平卢镇的粮仓所在,虽然无法和淮南粮仓相比,但是在北地也算是相当不错的了。
  失去了齐淄青,光是登莱密三州是无法独立生存下去的,历史上也从未有过这三州独立坚持的情形,更何况登莱防御薄弱,淮右军如果要拿下登莱二州,并不是难事。
  所以王守信很清楚,自己是无法抗衡淮右的,哪怕是拉上南面海州的刘延司也不行。
  但就此束手就擒,似乎又有些让人难以接受。
  起码自己手中还有一两万大军,刘延司那边还有两万多淄青军,两州加起来并不比淮右北侵青州的大军少多少,论战斗力,王守信相信也一样不逊色对方。
  不过帐好像不是这么算,也不可能这么算。
  兄长还是平卢节度使,却落入了淮右军手中,这就是一道难题。
  现在大郎来了,带来了兄长的信,内容也很简单,平卢已败,不可能在坚持下去,坚持下去也没有胜利的可能,没有意义,要求王守信接受淮右的招抚整编。
  嗯,按照信中所说,淮右会取得朝廷的旨意和诏书,正式接管平卢诸州。
  轻飘飘的一封信,就要自己放下兵权,接受淮右的命令,甚至把自己身家性命交到对方手中,这种事情听起来都有些让人不敢相信,可就这么发生了。
  江烽这厮倒是大胆,直接大马金刀的就把大郎派了过来。
  要知道大郎可是兄长的嫡长子,一点也不惧怕自己就此竖起大郎这块招牌,就此反叛对抗。
  不过看大郎的意思,好像也根本没有这份心,或者说根本不看好。
  吐出一口浊气,王守信也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办。
  这样拖是拖不了多久的。
  他不得不盘算一下自己该如何来决断。
  归附?归附之后,交出兵权,平卢军就此易名改姓,那自己该何去何从?
  真如兄长所说,王氏一族都去长安?
  笑话,他王守信从来就不是当一个安稳富家翁的命,他要死也该在死在战场上,而不是床榻上。
  大郎也说淮右军愿意接受平卢军诸将,但这是真心话么?
  去当一个被架空了的军将,又有何意义?
  可想让淮右军真把军权交给自己,江烽敢么?放心么?
  大郎说已有先例,像感化军和泰宁军以及淮南军都有类似的例子,原来在杨溥和时酆乃至朱茂麾下的大将,一样在淮右军中担任独当一方的统兵大将,问题是情况一样么?
  泰宁诸将不去说,他们在朱茂麾下,顶多也就是各自统领一军,归入淮右军中,也不可能有多大的影响力。
  感化军的俞明真和卢启明倒是有些看不懂,也不明白江烽对这二人为何如此放心。
  难道是之前这二人就对淮右投效输诚赢得了江烽的信任?
  或者就是虽然将大军交给他们,但是却在下边已经把军将和中下级军官换血了?
  这种情况倒不是不可能,可问题是这样的军队其战斗力必定受到极大影响,江烽又何以敢让俞明真和卢启明率军北犯青州?
  也许该再等一等,等到所谓的朝廷旨意下来再说?
  王守信下意识的想到,但随即摇了摇头。
  这种首鼠两端的态度反而是两边不讨好,江烽既然敢这么说,肯定有把握拿到朝廷的旨意,届时反而把自己推到了一个骑虎难下的局面。
  想到大郎和自己的谈话,王守信也有些意动,或许这也是一个契机,一个可以重新开始的契机。
  在平卢军中,兄长是唯一,他的话没有人敢违逆,或许刘延司这个外人还可以置喙,但像自己这个弟弟,还有大郎二郎这些嫡子,都连外人都不如,提出不同意见只会招来责骂甚至军棍伺候。
  这不是平卢军中的秘密。
  这种压抑的氛围在平卢军中都成了惯例,所以他也习惯了兄长的安排,虽然他也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他很想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但却不能。
  也许自己该和大郎好好谈一谈,王守信觉得自己好像和大郎很有共同语言,嗯,以前怎么没有意识到?
  ……
  “小郎君之前可曾来过海州?”
  王朴和王国禧赶赴海州并没有走密州这边,而是直接从穆陵关南下,经沂水、沂州东入海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3/5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