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皇(校对)第4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0/518

  那为什么庞博不肯答应?
  张继有些疑惑。
  他努力的揣摩着庞博的语气、表情和态度。
  庞博当时显得有些心不在焉,或者说敷衍,所以提的条件都是很寻常的,甚至可以说不算是条件,哪怕是汴梁城里正常商人要到徐州和寿州定居,也一样会受到保护,所以这就根本谈不上什么条件了。
  有这样好的条件,却不提,那庞家想要干什么?
  若是他们和蔡州那边达成了条件,起码也应当虚与委蛇一番才对,可庞博的态度不像是虚与委蛇,更像是无心详谈,让自己再等一等。
  这还有什么好等的?等下去,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倒是韦姓管家很是热心,或者说很认真,和自己询问了如果要到寿州那边落足需要如何操作的事情。
  这说明庞家还是要走的,既是如此,那庞博为何这般态度?
  张继似乎捕捉到一点儿什么,但是又始终没有抓到那点儿突破点。
  对了,那韦姓管家最后叹气的时候说了一句什么?他说这军中子弟甚多,都是乡人,思乡心切,等等,思乡心切?
  莫不是天兴左军这帮士卒思乡心切,庞元也控制不住了?
  张继只觉得自己脸陡然有些发烫。
  对,应该是如此,所以庞博得到了庞元的消息就不敢乱开条件,也有些心不在焉,因为他根本就无法应允,庞元要带天兴左军回师汴梁了!
  想到这里,张继心中砰砰猛跳起来。
  先前就是一直吃不准庞元会不会回师汴梁,所以无论是徐州还是蔡州那边都不敢轻举妄动,就是怕刺激庞元,反为不美,而且从庞元身旁的细作消息也难以判断庞元最终会作何选择。
  但是现在从庞家这边的态度来看,庞元多半是要回师汴梁了,而且主要原因应该是天兴左军的军官和士卒家眷都在汴梁。
  他们思乡心切,而且担心沙陀人击穿了管城防线攻入汴梁,会让他们的家眷变成胡人们的猎物。
  既然这样,那为何庞博不愿意把话挑明?
  张继随即又有些疑惑了。
  有可能是庞元不愿意回师,但是下边将士却要求回师,双方还在扯皮,或者在具体回师时间上没有说到一条路上,所以庞博才会如此,他想要让自己等到一个确切的时间再来提条件!
  ……
  江烽收到消息时已经是三日后了。
  获得消息之后,江烽就不敢耽搁了。
  同时传来的情报显示蔡州军正在进行急速调整部署,尤其是永城、酂县一线,蔡州军正在集结;宛丘的军队正在开往太康,谯县已经戒严,这很明显,蔡州军也准备动手了。
  可自己这边还没有准备好,牙军刚刚到滕县,还要几日才能到徐州,而武宁军刚到故牌湖附近,距离符离都还有几十里地。
  只有淄青军那边倒是动作很快,已经不动声色的出了萧县,毕竟了徐州和宋州州境处的磨山一带驻扎,距离下邑和砀山都只有不到百里地。
  刘延司和柴永二人倒是配合得很默契,居然敢出萧县城,驻扎在州境处,这是只等命令就出击的姿态啊。
  “来不及了,如果预料没错,庞元的天兴左军应该就在这两日里就要回师汴梁,蔡州军肯定马上就要发起攻击了。”江烽站在沙盘前,目光凝视在正中的宋州上,“命令淄青军立即越过虞城,抢占宋州,无闻堂的人配合。”
  “虞城呢?”崔尚迟疑了一下,虞城是宋州的退路,若是被蔡州军截断,这一战就不好打了。
  “哼,暂时不管虞城,我料袁军现在也和我们一样手忙脚乱,他们从南向北更麻烦,下邑、谷熟,他们都只有丢掉,就看谁先进宋州,而且还得要卡在天兴左军北返之后,否则让天兴左军觉得危险而留下来了,那就都没戏。”江烽一直手在颌下抚摸,一边思考着。
  “若是天兴左军没有离开宋城,那我们必须要抢占虞城。”崔尚接上话道:“武宁军需要立即东进,属下意见是直接进攻永城,不给蔡州军留后路。”
  江烽赞许的点点头,“就是要拿下永城,让蔡州感觉到压力,可以一直向东打到酂县,威胁谯县。另外飞鸽传书,让许子清立即渡淮,发起攻势,水军配合,十日之内给我拿下颍上和下蔡!”
  “郡王,这一战打起来,恐怕未必如我们所愿能控制好尺度,所以属下以为要想控制好尺度,就必须要由我们来掌握主动,属下建议调平卢军南下。”崔尚思考了一阵之后才道。
  江烽目光在崔尚脸上一掠而过,“白陵,你觉得蔡州要和我们拼命?”
  “不太好说。”崔尚求稳,“所以属下觉得主动权必须要掌握在我们手中。”
  江烽满意地点点头,“只有手握大棒,说话才有人听。”
  ……
  刘延司和柴永接到军令时,相顾一笑。
  “下令吧,都督。”
  柴永还是有些佩服刘延司的大胆,之前自己虽然那么说了,但是却并没有指望刘延司会接受,毕竟对方才是都督,超越命令的决定责任都要主将来承担,不过刘延司却很果断的做出了决定。
  “嗯,命令骑军先行,斥候撒出去,尤其是下邑这一线进行搜索侦察,无闻堂的消息称蔡州军也已经和我们应该是同时启动的,现在就看谁的动作更快。”刘延司点点头。
  “如果是从永城过来,蔡州军肯定跑不到我们前面,但是如果从酂县出发,嘿嘿,还真不好说,弄不好我们就得要在下邑和他们来一战。”
  柴永舔了一下嘴唇,蔡州军一直是淮右军的苦主,现在有机会报复回来,谁都不愿意放弃。
  “不,我们没那份闲心,郡王有令,务必抢先入宋州。”刘延司摇头,“以最快速度,过虞城,入宋城!”
  伴随着命令下达,原本驻扎在磨山下的淄青军就像被捅了的马蜂窝一般开始躁动起来了,军令迅速下达,收起营帐,按照命令骑兵先行,步军随后,浩浩荡荡的向着西北挺进。
  按照后勤部的要求,各军在野外行军只携带半月的粮草,而后续粮草都会由后勤部迅速补充上来,所以随着军令的下达,从萧县过来的粮草队,也已经出发,沿着官道而来。
  从一开始,淄青军就是抱着要打仗的目的而来,既然打定主意归附,那么刘延司自然希望要通过战事来为自己麾下儿郎们赢得荣誉和奖励,老淮右军的奖励规制也沿袭到了五镇各军,这种直接到人奖励细则让所有人都心潮澎湃,如果真的兑现,那么真正战死在战场上,那都值得了。
  淮右对战死战残的奖励尤为丰厚,而且作为功曹的最重要职责就是要统计好阵亡和伤残者的功勋,这比其他都重要。
  应该说淄青军还未曾完全沿袭老淮右军的许多制度,比如像这种急行军,对于老淮右军的军士们来说就是家常便饭了,长途急行军也不算什么,除开骑军外,其他从平卢过来的步军在两个时辰后就开始感觉到了异样。
  同样是步军,老淮右军过来的在节奏上远好过平卢军过来的,而且体能的消耗上也比平卢军控制得好许多。
  刘延司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淮右军能打赢平卢军并非偶然,也不是全靠运气,在攻城战上如此,在急行军上也能略窥一斑。
第一百九十二章
赛跑
  让刘延司最为震惊的还是马蹄铁的使用。
  据说这是郡王的奇思妙想。
  用一个半环形带倒刺的铁圈钉入马蹄中,使得战马在长时间的奔行行军过程中马蹄得到极大保护,使得战马马蹄的受伤率得到极大下降。
  要知道在战马受损而不得不废弃的原因中,有七成都是因为马蹄受损,这个马蹄铁的发明几乎就是完美无缺的,使得战马利用率得到极大的提升。
  虽然马蹄铁相当耗费铁料和工时,但是刘延司很清楚这非常值得。
  尤其是他感觉到在徐州军中,对铁料的使用还是相当奢侈的,盖因有徐州这个冶铁大监吧。
  无论是箭镞、长头马槊、环刀甚至铁盾的使用上,都对用铁相当舍得,但他也听闻,这种大规模大范围的换装,尤其是对铁的使用也是近期才开始的,这也意味着徐州要么就是有着雄厚的财力,要么就是有丰足的铁料供应,但是无论哪一点,都让刘延司叹为观止。
  无论是箭镞用铁,还是马槊改长头,那耗费的铁料都不是一星半点,而环刀、铁盾的大规模使用,也让刘延司甚至感到不可思议。
  要知道这不是一两军的问题,而是整个徐州大总管府五镇军队都要全面换装,只不过淄青军走到了前列罢了。
  光是那环刀的百炼钢,铁盾上的铁叶片蒙皮,一军所耗的铁就是比原来平卢镇五军所耗的铁都要多。
  想想淮右凭什么敢直接来打青州,恐怕也就是有这份底气做依托吧。
  对于武人来说,有什么比无所顾忌的打仗更痛快的事情呢?不需要担心箭矢不够,不需要操心武器不足,不用忧虑粮草辎重跟不上,这样由着性子的打仗,又有哪个藩阀能做到?
  马蹄铁的使用还是一个秘密,目前还只有淄青军的骑军开始全面钉了马蹄铁,武宁军、天平军则刚刚开始,像淮右军和平卢军甚至牙军都还没有来得及开始。
  当然这种秘密也瞒不了多久,不过对于北方大规模使用骑军的胡人们来说,这样巨大的铁料消耗恐怕又是一道难题。
  本身连武器的铁料都不足,现在更增添了这样一笔大开销,而且这马蹄铁的打制还相当考究,尤其是要确保钉入马掌中不轻易脱落,不是一般铁匠能做到的,这同样对胡人们是一个难题。
  可以说从进入徐州军体系中开始,各种新奇、古怪、出人意料的东西就层出不穷。
  作为一军都督,他自然有资格了解步军攻城器械的状况。
  虽然未经历青州城那一战,但是他也从青州守城军残部中听到了让这些军士们不愿回忆的种种,超乎寻常射程的投石车,威力强劲的重型弩车,还有那如同火魔附身般的火龙炮,不算是纯正的术法武器,但是却都和术法脱不了干系,这也让刘延司意识到昔日的平卢军和淮右军之间的差距有若天差地别。
  只有当真正了解到徐州军慢慢展现出来的这一切时,刘延司内心的震惊才会慢慢演变为自信。
  如此大军,遇谁,不能一战?一战,何能不胜?
  相比之下,柴永的震动自然没有刘延司那么大,但是伴随着越来越强大的道藏材官院,对整个战争越来越大的影响,柴永也意识到随着这种局面的继续,徐州军的实力还在不断的增长。
  每一仗打下来,哪怕折损不小,但是徐州军都会以更快的速度恢复过来,无论是蔡州还是南阳,亦或是未来的沙陀人或者契丹人,他们的恢复速度绝对没有徐州军那么快。
  看看安丰、霍丘的粮田,盛唐、霍山的茶山,寿春的瓷窑,再看看芍陂周围的粮田,海州的盐田,徐州的冶铁场和匠作工坊,又有哪个藩阀拥有如此雄厚的财力来支撑?
  打仗就是打后勤,就是打钱,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个道理谁都知道,没有钱银的支持,谁又能支撑得了多久?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0/5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