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皇(校对)第4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6/518

  这本来就是一个冒险,赌的就是沙陀人还没有做好与徐州翻脸的准备,或者说赌的就是沙陀人的主攻方向不会是徐州。
  只有表现得更加强硬,才能压制住沙陀人的野心,否则一旦他们认为你软弱可欺,那么今天入境十五里,明天就会是入境侵扰一百五十里了。
  所以杨堪坚持要以强力回击来击退入侵的敌人,这场冒险必须要冒。
  现在看起来效果还不错,敌人几近被全歼,但是到目前还没有做出任何反应来。
  杨堪也知道对面雍丘城的晋军统帅是谁,石敬瑭,李存厚麾下的两大骑兵统帅之一,其势力更在康义诚、安重荣、张敬达之上,只有刘知远能与其匹敌。
  石敬瑭性格隐忍但却阴狠,这种人一旦认定的事情就很难改变,这也是杨堪为什么要迫不及待的在沙陀人一入境就要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迎面一棒。
  要抢在石敬瑭的观点形成之前让其明白,徐州军已经做好了各种战争准备,并且毫不惧怕这一战,期待这一战。
  “报!”急促的脚步声传了进来。
  “说。”杨堪没有回头,朱茂倒是有些兴奋。
  “雍丘城中驻军有一些变化,警戒更严,但是没有大的军队调整变动,晋军各军仍然在各地驻扎没有太大变化,而且还有些收缩。”斥候单腿跪地,报告消息。
  “哦?没有大的军队调整变动?还有些收缩?”杨堪慢慢转过身来,“石敬瑭就打算把这口气给忍下去了?有点儿不可思议啊。”
  的确有些不可思议,出于军心考虑,晋军都应当要有个回击的姿态,否则晋军的士气肯定会受到打击,这不利于日后晋军与徐州方面的接触。
  “石敬瑭这是怎么回事?”朱茂对石敬瑭还是比较熟悉的,也有些疑惑,据他所知虽然石敬瑭善于隐忍,但是这件事情却不是隐忍那么简单了,会对其军心士气造成损害,而石敬瑭是极其重视起军队战斗力的,不可能就此罢休才对。
  “杨枢密,都督,某觉得晋军大破大梁,看起来势如破竹,不可一世,但是他们的粮草辎重还是应当有些紧张了。”不太喜欢说话的高金忠这一次却插言了,“李存厚在洛阳和汴梁都下达了封刀令,其意肯定是要立足中原,让大晋的统治延伸到中原,甚至要建立起一个以汴洛为中心的新大晋帝国,这也是李存厚争夺民心之举,但也会带来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他麾下这些骄兵悍将出了步军是以河东汉人为主外,骑军都是以沙陀人和塞外杂胡为主的,这些人来打仗的目的都是要吃肉的,就算是河东汉人为主的步军也已经习惯了这种来打仗就必须要有收获的方式。”
  杨堪和朱茂都同时点头,认同高金忠所言。
  “这样突兀的就要改变习惯,李存厚不是李克用,也不是李存勖,他压制不住这些人的,石敬瑭和刘知远这些角色应该明白李存厚的心思,他们现在是在选择哪一块肉来满足这些沙陀贵酋和塞外杂胡们的胃口,尚未作出最后决定,或许先前这一部就是一个试探,又或者就是下边的自作主张之举。”高金忠进一步道。
  “怕是试探的可能性居大。”朱茂摸着下颌,“这岂不是意味着我们徐州、蔡州,还有南阳都可能成为沙陀人的目标?呵呵,要和三家同时为敌,我估计李存厚和那些沙陀贵酋再蠢,也不至于这么不智,如果是我,那就会选南阳。”
  “哦?德谋兄为何不认为沙陀人会选我们或者蔡州?”杨堪笑了起来。
  “选我们意义何在?平卢淄青加上天平镇,这三镇诸州,论情况大概也只比河朔好点儿吧,沙陀人不会以为他们可以一举拿下徐泗吧?”朱茂嗤笑,“既然如此,煞费苦心耗费巨大的来打下州郡无二难以达到他们的目的,当然智者不为。至于蔡州,倒也是一个选择项,但蔡州袁氏这么些年来一直在打仗,军队战斗力一直在得到锻炼,而且蔡州才和我们就宋州分配达成了一致,沙陀人还需要担心我们和蔡州方面会不会结成同盟,守望相助,相比于南阳,他们没有必要冒这个险。”
  “都督说得是,南阳踏足河南府,这本来就是沙陀人的禁脔,先前不过是隐忍不发,忙于灭亡大梁,现在大梁既亡,大敌已去,就该是腾出手来收拾这些在背后抢食儿的角色了,只不过不知道沙陀人在筹集军资粮草上需要多少时间罢了。”高金忠补充道。
  “南阳不会想不到这些吧?”杨堪沉吟着:“如果南阳此时愿意将光州交还于我们,要求和我们结盟,你说郡王和枢密院该不该答应?”
  “哼,只是交还光州这么简单?吃进去现在吐出来,难道就不该付利息?”朱茂再度嗤笑,“天下哪有这么轻巧的事情?光州当然要交还,否则我们就自己去取回来,另外,申州和安州就作为利息赔给我们吧。”
  朱茂的狮子大开口让杨堪和高金忠都哑然失笑,别说南阳会不会答应,光是刘玄那一关都过不了,把申州和安州交给徐州,那意味着二刘中刘玄这一支的力量就被削弱到只剩下一个隋州了,而北上占据河南府和汝州、许州这些地盘,应该是刘同在主导,这岂不是为了刘同的利益而牺牲了刘玄的利益,刘玄不会答应,而刘同也不敢冒着激怒刘玄的风险同意这个苛刻条件,顶多也就是交还光州可谈一谈而已。
  “这事儿谈不拢。”高金忠摇头,“一个光州,本来就是我们徐州的,还是郡王的老家所在,南阳这样做本来就是蠢不可及,三县之地有多大价值,白白激怒了郡王,增添一个强敌,也不知道二刘是怎么想的。”
  “呵呵,那时候情况不一样嘛,二刘是觉得我们徐州北上步伐迈得太大,恐怕有撑死的嫌疑吧,所以才打着白捡的主意,捞到一个算一个,他们也觉得我们徐州也不可能四面树敌,为一个小小的光州来专门和南阳打一仗吧。”杨堪倒是很清楚当时南阳方面的想法,“不过郡王如何想,还不清楚,如果郡王真的认为沙陀人可能对我们徐州是一个巨大威胁,甚至可能危及我们徐州的生存,那么与南阳结盟也不是不可能,如果郡王认为沙陀人力有未逮,那么我们徐州趁火打劫也许就是上策了。”
  朱茂和高金忠都在细细琢磨杨堪的话语,这岂不是意味着如果沙陀人在河南和汝州对南阳动手,徐州也可以在淮南对光申二州以及安州动手?
  “那我们徐州岂不是也可以和沙陀人达成默契?”朱茂和高金忠都吸了一口冷气,这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连他们这种在沙场上扑腾了多年的宿将都觉得惊心,这也太骇人了。
  “那蔡州呢?”高金忠忍不住问了一句。
  “你们觉得把隋州和泌州交给袁氏,他们会不会和我们徐州的关系更紧密,也能让他们更充当我们对抗沙陀人的急先锋?”杨堪也笑了起来,“一家之言,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郡王未必有这么阴暗的心理。”
  三人相视而笑,是啊,郡王乃堂堂正正之人,怎么能这么黑暗卑鄙呢?
  ……
  “有点儿意思,不过现在似乎还不是时候吧?”江烽搁下从曹州来的急件,微微摇了摇头,笑了起来,“七郎看来和德谋相处甚好,吾心甚慰。”
  “七郎素有大将之风,茂公也非拘泥之人,想必二人携手,定能稳定北方。”崔尚并不担心,在他看来,天平军的实力不俗,只要沙陀人不是倾力谋夺曹濮二州,当无大碍。
  “嗯,吾也不担心这个,那白陵你觉得七郎和德谋所言如何?”江烽抚摸了一下自己的后脑,皱着眉头道:“吾总觉得,我们似乎有些过于托大了,胃口也太大,总想要四面开花,一口吃成大胖子的感觉,这让吾有些睡不安枕,总担心那一处要出纰漏。”
第二百三十四章
不歇停
  崔尚也笑了起来。
  的确,现在徐州的野望和胃口都越发大了,北望河朔,南窥楚扬,这西面还要想收复光州,甚至进一步吞并安申二州,野望和胃口不可谓不大,但这也能体现出一个新兴藩阀的进取心和活力激情。
  一个安贫守旧安于现状的藩阀政权是没有希望的,天下争霸的时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不想办法壮大自己,那么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旁边的强邻把魔爪伸向你,这是一个非常辩证而现实的客观存在。
  崔尚觉得自己有幸居于这个政权当中,可以为更高的目标而奋斗,哪怕辛苦一些,操劳一些,值得。
  “郡王,属下还是觉得恐怕要有一个轻重缓急。”崔尚斟酌了一下,“楚扬二州的问题对于巩固我们徐州大总管府的统治和实力至关重要,可以说有了楚扬二州作为补充,徐、扬、寿、楚、庐五州就可以成为我们徐州大总管府的核心区域,可以说除开这五州之地,任何一地,我们哪怕有闪失,都不会伤及我们元气,我们都有实力和信心扳回来,无论敌人是谁,徐州将会是我们的政治中心和战略枢纽,同时也是冶铁中心,寿州、庐州是我们的粮仓,同时也陶瓷业中心,扬楚二州是丝织业和制盐业中心,也是我们粮食基地,这就形成了一个非常稳定平衡的发展格局,所以,我们面对任何敌人都不会惧怕。”
  江烽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崔尚力推先解决楚扬二州的问题,这意味着战略重心会暂时转到南方。
  虽然从幽州那边传来的消息,契丹人与刘守光在檀蓟二州的问题上交恶,但是估计刘守光会屈从于契丹人的压力被迫退出檀蓟二州,这可能会为刘守光赢得一些时间,不过江烽判断这个时间会很短,最多一年时间。
  契丹人就是喂不饱的狼,指望他们就此止步就是痴心妄想,所以必须要有充分准备。
  一年时间对于不但要解决楚扬二州,同时还要前出控制棣、沧、德三州建立前哨堡垒,的确太紧了一些,这对于连续不断的徐州来说,就像一根一直绷紧的弦,江烽还是有些担心会不会崩断。
  好在收编进来的平卢军、泰宁军还是很大程度的缓解了这方面的压力,像北方局面就可以很大程度依靠天平军和淄青军来支撑,平卢军作为进军河朔的主力,同时尚云溪部以及从大梁收编过来的残部,则要作为未来新组建的河朔军与平卢军为日后与契丹人的对抗做好充分准备。
  “白陵,我知道你的想法,河朔战略和楚扬战略可以并行?”江烽抚摸着下颌。
  “可以考虑稍许在时间上错位,事实上我们在兵力的安排布置上并不冲突,打楚扬用淮右军,武宁军可以作为预备队,只是在钱银粮草和军资上需要把控好,但属下以为只要拿下楚扬二州,我们就可以获得我们想要的一切,足以支撑起对河朔一战绰绰有余,甚至就算是对南阳一战也足够了。”崔尚也明白江烽在这方面的担心,“郡王,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江烽也明白,这个机会的确太难得了,越国和蚁贼已经有了勾连,如果自己不加入进去,那么一旦李昪在江南遭遇挫败,退回江北,日后再想要拿下楚扬二州,付出的代价将会大几倍,现在就是要趁着李昪的主力被越国和蚁贼拖住,以狂风扫落叶之势强攻硬打,一举拿下楚扬二州,楚州都在其次,毕竟紧邻淮水。
  尤其是扬州,中间还间隔着楚州,东距徐州最近的滁州也还有些距离,要想拿下也还要费一番周折,当李昪在得知徐州军南下时,能不能壮士断腕,彻底丢下江南的润常二州脱身北返,徐州军能不能一举攻克扬州这个淮南首屈一指的名城,这里边都还存在许多变数。
  所以这件事情不得不慎重,就算是江烽明白这个机会太过难得,他也一样需要仔细考虑周全。
  “唔,的确机不可失,水军那边准备得如何了?”江烽心中已经有了定见,“已经准备停当了,梅枢密亲自坐镇,文礼他们这段时间都在积极准备。”
  “那子清那边呢?”江烽双手握在一起,轻轻地搓揉着。
  “淮右军这边还在调整,因为涉及到下蔡的交接,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大概也就是几天吧。”崔尚解释道。
  “不等了,既然越国和蚁贼之间的勾连已经确定,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再多犹豫,而且看起来李昪也有动作,没准儿两边就要凑到一块儿,无闻堂那边说楚州和扬州近期都有动静,楚州夜间南下行船骤然增多,细作和斥候都怀疑是有运兵的可能,而扬州南边也在大规模的抽调守备兵充实防务,这种种都可能是李昪要孤注一掷的先兆。”江烽摇摇头,“让武宁军抽调四个步军出来,尽快南下到淮阴、涟水一线,配合子清的淮右军准备作战。”
  “武宁军那边……”崔尚迟疑了一下。
  “不必担心,我估计这段时间蔡州那边也要安分一段时间了,沙陀人正在调整歇息,袁长河只要不蠢,就应该想得到,沙陀人下一步的刀锋不是指向他们,就是指向南阳,无论指向哪一方,他都得要小心了,真的让沙陀人打起了性子,许州那边,沙陀人可不管你和南阳有没有协议默契,蔡州说不定沙陀人也想啃一口呢。”江烽冷笑着道。
  伴随着从曹州过来的消息,袁军在宋城的表现就软了一点,对于沙陀骑军入侵襄邑,蔡州骑军只是简单的驱逐和对峙,双方只发生了轻微的箭矢“交流”,并未演变成激烈的对抗。
  在江烽看来,这中看似“有理有节”的动作其实暴露了袁家内心的担心,或者说这是一种变相的示弱,在这些沙陀人眼里,弱者就是最好的进攻对象。
  袁家想要避免与沙陀人正面冲突,或者想祸水东引,也可能想要让沙陀人去进攻南阳,所以他们想要以这样一种既适度展示态度,又避免过于刺激的手段来应对,这种方式有些时候有效,但是在刚吞下大梁志得意满趾高气扬的沙陀人面前,就显得有些软了。
  ……
  梅况跳上船头,踩了踩,游目四顾,桅杆如林,白帆如云。
  这里是濡须口,拿下了庐州之后,淮右水军的主要建设方向就开始从淮水那边向江水这边转移了,相当一部分军官和老卒都开始转移到了巢湖、濡须水和江水这一线来了。
  现在南部水军主要分成了两部分,一是淮水水军,主要还是以寿州水军为主,另一部分就是巢湖水军,就是以寇文礼原来的巢湖水匪整编而来。
  随着徐州大总管府的设立,水军建设也开始进入了新阶段,梅况亲自坐镇巢县,督促巢湖水军的训练和建设。
  淮水中下游事实上已经变成了徐州大总管府的内河,所以淮水水军的重要性开始下降,而巢湖水军的重要性开始凸显,所以一些淮水水军的军官老卒都调到了巢湖水军,组建了巢湖水军第二军,原来的淮右水军第二军改为巢湖水军第一军。
  虽然兵力调整过来,但是舰船却需要新建,而徐州控制的沿江各州在造船上却不太行,这也迫使巢湖水军不得不向上游的诸州买船定船。
  好在还有鄂黄这个盟友,鄂州方面倒是予以了大力支持,在这方面还算是及时到位。
  “文礼,这船如何?”梅况又仔细察看了一下帆索以及滑轮,转头问旁边的寇文礼。
  “鄂州是江水中游最重要造船重镇,大小船都能造,江州都不能与其相比,船的质量标准都没有问题,关键在于我们拿到船之后还需要改造,枢密院又不允许我们将我们的一些设计透露给鄂州的船场,所以拿回来之后改造就有些费时费力了。”
  寇文礼比起当初显得沉稳老练了许多,这两年在庐州这一线,他的水军没少充当一些黑手角色,但是随着庐州和滁州局面稳定下来,这些活儿逐渐消失,或者转移给了夜鹰麾下的一些专门人手了,他的主要精力开始转到了水军的本行上来。
  “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这些玩意儿都是术法材官院花费了大价钱研究出来的,为了保密,术法材官院至今都只同意了寿州一家船场采用其技术,而且都签署了保密协定,夜鹰还专门有人驻扎在船场。”梅况摇摇头,“这些工匠都是从寿州过来的,各人干各人的活儿,既不允许相互交流,也不允许互相代替,就是为了保密。”
  “哎,不过装配的火龙炮威力是在太强悍了,我们的训练都是专门到无人处,就是怕泄密。”寇文礼舔了舔嘴唇,“我都很期盼看一看当我们的船队抵达扬州时,吴军船队会怎么来应对这些大杀器。”
第二百三十五章
准备动手
  “不要小看吴国水军,他们或许没有我们这边的大杀器,但是他们在术法一道上的运用并不比我们这边差多少,我觉得他们在水军船队上也会有一些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新东西。”梅况却没有寇文礼那么乐观,“对了,文礼,你和江寇那边联系上没有?他们和吴国水军也有过交锋,有没有情报?”
  “情报很少,那边和吴国水军正面交手的机会不多,也就是一些小接触,看不出来其他。”寇文礼摇头,“现在他们那边也有些混乱,可能是因为蚁贼那边的战略出现了一些分歧,而且两部蚁贼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分裂的迹象,所以他们也有些无所适从。”
  “哦?”梅况来了兴趣,“文礼,那有无可能把这帮人招揽到我们这边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6/5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