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皇(校对)第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518

  “这么快?”常昆和崔尚都吃了一惊。
  “嗯,我估计大梁这边也不会拖太久了,蚁贼在颍亳寿三州肆虐,蔡州也还在恢复元气,若是等他们缓过气来,时机就不在了。”
  江烽断然摇头,目光落在常昆和崔尚脸上。
  “袁家不蠢,他们不会觉察不到大梁这边的动作,如果我预测不错,袁家也会很快有所动作,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快,常昆兄,白陵兄,我正式邀请二位去固始军一展身手,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常昆笑了起来,没有直接回答江烽的问题,反而把话题转到杨堪身上,“七郎,你打定主意要去固始了?”
  杨堪没有犹豫,点点头,“既然已经确定大梁要对蔡州开战,我也想去固始试一试蔡州军的战力,郭泰、丁满以及邓龟年他们也都准备去固始一试,总比在这汴梁城里混吃等死好。”
  常昆点点头,语气也变得郑重起来,“二郎,我知道你的好意,安锦在你那里也算得你重用,他这个性格坚韧,相信不会负你,我呢,这几年有些懒散了,怕是一时间难以适应这军队生涯了,白陵会跟随你去,我呢,打算再在汴梁城里呆两年,我相信大梁需要你固始军这个盟友,固始军日后也一样需要大梁的支持,而今日的情况恐怕你也看到了,汴梁城里的情况很复杂,所以我想我也许可以作为你在汴梁城里的一个代言人吧,帮你更好的和汴梁这边合作。”
  要说常昆的话也没错,今后这几年里估计固始和汴梁之间的瓜葛都不会少,这汴梁城里的确需要一个支应之人,只是以常昆的情形,这汴梁城里需要这样一个支应的人也不该是他才对,哪怕是崔尚都比常昆合适。
  现在固始军底气不足,尤其是可能面临袁氏大军的强攻,更需要像常昆这样的强者高手来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而他若是留在汴梁城里未免有些大材小用了。
  似乎是感受到了江烽和杨堪的不解和怀疑,常昆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二郎,你觉得以固始目前的状态,就算是这一次能够利用大梁对蔡州用兵熬过这一关,那日后呢?固始军能一直坚持下去么?大梁这一次能一举灭掉蔡州么?不能。淮北如果能够从蚁贼肆虐缓过劲儿来,它会容忍固始军就在它眼皮子底下一直这样?”
  江烽眼睛中精芒一闪,“常兄何以教我?”
  “二郎,我不信你没有考虑,否则你就不会这么直截了当的就奔汴梁来了,现在也只有汴梁能帮你,能提供给你需要的东西,七郎和小郭他们去固始能够帮你进一步充实固始军,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固始军何去何从我想你有考虑,但无论怎么走,你需要更多的人来帮你,我想我留在大梁,也许能在这方面帮你更多。”常昆淡淡的道:“只有固始军越强,大梁的态势才会越好。”
  江烽从常昆眼中看到了一些说不出来的东西,一时间他还有些不太明白,但是他却感觉到常昆要留下来,恐怕是有特别的用意的。
  既然常昆打定主意,而且固始也的确需要一个在汴梁城里人缘广地头熟且有一定背景的角色,常昆在这一点上当仁不让,日后所起的作用不会小,江烽也就不再勉强,崔尚倒是很爽快的应承了下来,愿意与江烽一道去固始。
  鉴于汴梁城里的复杂局势,杨堪觉得也有必要提前做一些准备,比如要跟随去固始的那三十多号人中,就得要马上做准备起来了,像他自己也打算明日一早就和丁满过来,与江烽一道暂住在旅舍中,以免再发生类似于今夜的情形。
  也是这帮刺客杀手不太专业,再加上又遇上了鞠蕖这种梨山一脉本来就是吃刺杀饭的高手,才会遭此大挫,下一次如果再有恐怕就没那么简单了。
  “白陵兄,在去固始之前,恐怕你还得帮我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和崇政院、政事堂那边的人交涉,大梁给固始的援助。”
  送走了杨堪,但是常昆和崔尚却没有走,有常昆在,倒是不虞会遭遇什么不测,而且周遭禁军也已经加强了防范。
  “嗯,这是我的职责,不知道二郎觉得该如何交涉,需要哪些条件?”崔尚进入状态很快,几乎没有什么障碍就开始从固始军的策士身份来考虑问题了。
  “我的底线是三万贯的金银或者物资,嗯,我也和崇政院那边交涉了,固始城防体系需要一大批术法资材,这可以折价在这笔支援里扣除,我希望白陵你能在三万贯这个底线上和崇政院以及政事堂那边交涉,看能不能拿到四万贯甚至五万贯的支援,你可以从五万贯开始谈。”
  崔尚听得双目放光。
  他没想到自己这才刚刚“走马上任”,就给他这样重大一项任务。
  这都是要和崇政院和政事堂以及尚书省那边交涉的,而在此之前他便是想和这些大梁要害部门的官员接触也是不得门而入,现在却可以和他们平起平坐的讨价还价了。
  江烽实质上还没有合适的职位给他,只能算是江烽的私人幕僚,但恰恰是这种私人幕僚所代表的影响力更大。
  常昆也被江烽这突如其来的狮子大开口震得不轻,这也让他对江烽所辖的固始军前景更看好。
  该伸手的时候决不能畏缩,现在大梁和固始军两边虽然在势力上完全不对等,但正是这种不对等,使得大梁对固始军更为放心,同时现在的局面也需要固始军迅速强大起来,起到掣肘蔡州,甚至日后还要掣肘淮北的作用,那么大梁也不会吝于给固始军以必要的支持。
  很小心的压抑住内心的兴奋情绪,崔尚也仔细的思考了一下这个任务,开始策划该如何来准备。
  他知道这算是江烽交给自己的第一个考验,底线是三万贯钱,但是能从大梁手中拿到多少,也就要看自己这个私人代表的谈判功底了,而这恰恰是自己最擅长的一面。
  “二郎,如果大梁不愿意给这么多钱,或者他们更愿意以其他一些物资来支持,你觉得如何?”崔尚考虑了一下,“除了术法资材外,比如粮食、牛马、武器这一类的东西呢?”
  “当然可以,不过白陵,你还是需要仔细评估一下,我会把我们固始军现有情况和下一步的规划以及我们固始军预设目标打算和你交一个底,你需要按照这些来进行组合,但大梁和我们固始之间相隔都是不友好的藩阀,如果是你说的这些物资,怎么运过来,也要考虑,嗯,我再提一点,如果有战马,且能以合适的方式运到固始,那最好不过,固始骑军战力亟待提升……”
第六十九章
远观,布局
  常昆和崔尚的离开是等到了郭泰和丁满二人来了之后。
  江烽在汴河畔遭遇刺杀袭击,无疑也为很多人敲响了警钟,从一卷入汴梁城里的是是非非,就注定江烽这一趟汴梁之行不会寂寞。
  尤其是在听闻江烽更是狮子大开口般的索要三万贯物资和钱银援助,可以想象这个消息明日在崇政院和政事堂传开,又会引发多么大的波澜,江烽将会在两日里就要蹿升成为汴梁城里炙手可热的新闻人物。
  三万贯啊,整个大梁一年的税赋收入也不过六百万贯左右,这还得算是好年景才行,而稍微差一些的年景不过五百万贯,而江烽居然开出了要五万贯的支援,这简直太夸张了。
  大梁的财政一直很拮据,其中绝大部分收入都被庞大的军事开支所吞噬了,而且几乎每隔几年就不得不开征一些新的捐税,这也是地方上流民无法断绝,盗匪猖獗不断的主要根源。
  士绅地主们总能找到办法把这些捐税转嫁到农民身上,而一旦遭遇不好的年成,农民卖儿卖女都难以维系生计时,那么变成流民甚至盗匪也就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可大梁要不维系这么庞大的军队同样不行,来自河东、泰宁和淮北的军事压力迫使大梁不得不如此,现在更增加了一个凶残更胜泰宁和淮北的蔡州,就更给本来就捉襟见肘的财政增添了几分压力。
  陈州一战的丢城失地已经对大梁原来军事优势造成了极大冲击,不仅仅是三县之地那么简单,而是大梁从未丢城失地的这个不破金身被打破了,这也极大的影响到了大梁政权的稳定性。
  这也是为什么崇政院这三年来厉兵秣马,甚至刻意放任蚁贼肆虐的主因,崇政院宁肯付出巨大代价也要发动对蔡州一战,因为这关系到大梁政权的稳固,必须要展示出对蔡州的军事优势,才能够挽回人心军心。
  而江烽所在的固始军就恰到好处的出现在了这个契机节点上,对于能够为大梁对蔡州一战增添几分保险胜算的固始军,大梁愿意为此付出一些必要的代价。
  “三郎,你是怎么想的?”从旅舍出来,崔尚的思路已经慢慢清晰起来。
  从长远来看,固始军势必成为大梁在淮北、淮南以及江南之间的一根钉子,这个钉子的作用现在是牵制蔡州,日后更要掣肘淮北,成为大梁对付蔡州和淮北的一个重要支柱。
  有时候背后一根钉子要比正面的一把刀子起的作用更大,哪怕他就是什么动作都没有,你都不得不保留相当兵力来防范万一,这就是钉子的作用。
  当然,大梁对固始军的期盼大概也不仅止于一根钉子,如果钉子能发展成为刀子,那么对蔡州,对淮北的威胁会更大,甚至可能会让这两家日后无法投入更多的力量来和大梁争雄。
  只有那个时候,大梁才能真正腾出全副身心来和河东沙陀人决一胜负。
  不过这只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蔡州和淮北以及泰宁军、河东当然也不会看不到这一点,他们也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反制,崔尚甚至觉得以大梁内部目前复杂的利益群体博弈,恐怕很难做到那一步,但是无论怎么说,固始军的存在都是对大梁有利的。
  对于蔡州和淮北来说,要解决这个威胁,拔除固始这个钉子是最有效的,这就要看各方的斗智斗力了,这甚至还会牵扯到南边的淮南杨家和鄂黄杜家。
  可以想象得到这片土地上未来几年将会是风云变幻,上演一出出龙争虎斗的好戏,而自己能够参与其中,无疑是最让人兴奋激动的。
  所以现在大梁不会吝于大力支持固始军,否则像杨堪、郭泰、丁满这种虽然在汴梁城里得不到重用和发挥的将门子弟也不会如此积极的投向固始。
  这些人背后都有家族影响力,哪怕他们年轻看不清楚形势,但是背后家族中多的是老谋深算之辈,他们当然清楚现在大梁内部复杂诡谲的形势,也清楚固始对大梁的意义。
  或许一些嫡出子弟还不合适加入固始,但是一些庶出的、旁支的子弟亲友进入固始军无疑就是一个非常合适的机会了。
  对于一个豪门大族来说,把注押在一些新兴崛起的势力身上是必须的,甚至更有一些老牌大族悄悄投机敌对势力也一样屡见不鲜。
  “我?”常昆知道回避不了这个问题,崔尚是他关系最密切的朋友,而崔尚也将去固始追随江烽这个认识刚刚三天的家伙,虽然常昆也很看好的江烽,但是他还是需要在观察一下,“我的想法就是再看一看,另外你也知道我的年龄和身体也不适合马上就去固始,而且我以为我在汴梁可以帮你们更多。”
  “三郎,我觉得好像不仅止于此吧?”崔尚目光里多了几分澄澈清明,“你不看好固始?也不像啊,或者说你有担心?”
  “不看好我就不会极力支持你去了,但我的确有些担心。”常昆沉吟了一下,“白陵,江烽在固始军中的地位还并不稳固,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杨堪、郭泰以及丁满他们去,可能会使得这个情况更严重,你可能也觉察到了,固始军现在还处于一个重建阶段,基础当然还是他们原来的固始军,但是还有一支申州军要加入进来,现在杨堪他们去,江烽出于尽快强大固始军的压力,肯定会让杨堪他们也牵头组建一支军队,我估计起码会是两到三个营,固始军要想不被蔡州军轻易打垮,起码要有五千左右形成战斗力的部队,现在固始军还远远不够。”
  “你担心江烽控制不住这支组成太过复杂的军队?”崔尚也皱起了眉头,那也将是他到固始之后将要面对的,一支四分五裂各自为政的军队相当危险,更不可能抵挡得住蔡州军的进攻。
  “江烽不简单,但是控制和发挥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可能会是一个考验他的难题。”
  常昆当然也知道江烽不简单,否则也不会能带着一支微不足道的县军敢于对抗袁氏的逼迫,还打退了十倍于他们的蚁贼,现在更是单枪匹马进汴梁,大模大样的向大梁索要援助,这些种种都说明江烽的头脑智慧和他的年龄绝不相称。
  但是军事能力上的杰出,并不代表他在政治智慧和手腕上就能完全驾驭住这样一支关系复杂且正在成型中的军队,而如果不能从一支军队的组建开始就掌控住,那么日后就会给这支力量带来巨大的变数。
  不过常昆也隐约觉得江烽敢于这么做也还是足够自信和把握,只是这的确和他的年龄和履历太不相称了。
  一个庶族子弟,进过几年书院,干过几年斥候,就能脱胎换骨?
  如果说武道修行上可以称之为天赋奇才,但是在政治智慧和手腕上,就绝无可能有什么捷径可走,哪怕是世家望族出身,一样需要在血雨腥风中打磨成长。
  可江烽的情形完全颠覆了所有人的想象,常昆就更是难以接受,他已经打算找机会和自己那位师弟好好聊一聊,了解一下这个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的江二郎,怎么就有这般本事。
  常昆对江烽并没有恶意,甚至他对江烽还有某些特别的期待。
  大梁现在的确很强大,无论是军事还是整体实力,但是大梁却更像一个耄耋老人,旧有的格局已经定型,难以容纳新鲜血液进入,这从他五年前广胜军被裁撤而他被挤出来时他就意识到了。
  现在的大梁已经容不下外来者了,就因为自己是出身白马寺?大相国寺一脉大受青睐,白马寺出身就难以出头?
  除了跟着老梁王打天下时候的那些将门阀族,现在又有几个新来者能够在大梁军队中占据一席之地?甚至连那些将门阀族的旁支庶出都很难获得多少机会,更不用说像自己这样的外来者了。
  种种纷乱的思绪困扰着常昆,但是嘴里却没有落下:“或许蔡州对固始这一战对二郎他们和固始军也是一个考验,熬过了这一关,也许这支固始军才能被锤炼成材吧。”
  “可是三郎,你还没有说你是怎么打算的呢?”崔尚仍然不依不饶,他的确有些搞不明白常昆是怎么想的,“你不是一直想要离开汴梁谋个出身么?固始这样好一个机会,固然这其中有很大风险,但是我们一起去拼搏一把,总好过在这汴梁城里厮混吧?”
  “白陵,我说了,我想看看江烽带着你们能走多远,虽然我对你们也很有信心,但是你应该明白,固始现在的局面仍然很危险,哪怕熬过这一关,江烽也会面临很多麻烦和挑战,所以也许我留在汴梁城,可以帮你们更多。”想了一想,常昆才又道:“现在也许还见不出来,但是江烽可能也意识到了,日后你们就会知道。”
第七十章
饿狼,恶犬
  从常昆和崔尚离开到郭泰、丁满等人进驻旅舍,江烽就没有闭过眼。
  胡床很结实,但他没法入睡。
  去鞠蕖那边看了看,鞠蕖的伤口已经包扎好了,并无大碍,而楚齐也清醒过来,只不过失血过多,还有些虚弱,但起码可以起身了,倒是陈实尚未醒过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5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