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无疆(校对)第14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34/1443

  茅道庵谈及昆湖干部中有对陆为民不满意情绪的原因也就是源于此,宋州把昆湖干趴下也就罢了,毕竟连昌州在它面前也是半点脾气皆无,但是丰州这是个啥玩意儿?昔日偏于东南一隅为了摆脱末尾位置而和昌西州贴身肉搏的角色,现在居然可以把昆湖挤出前三甲了,这让昆湖人情何以堪?
  只不过数据摆在那里,再不满又奈何?有本事你赢回来,那就可以扬眉吐气,现在你还被人家丰州牢牢压在身下,甚至距离越拉越大,你这不满也只能暗自生气,还不能拿上台面来说。
  当然,这有些情绪免不了就要走偏,陆为民是省长,在丰州干过,在宋州干过,所以这两地就飞黄腾达,产业发展好,这陆为民有没有利用手中资源倾斜照顾这两个他曾经的发家地?只要有了这种心思,各种因素都会牵强附会的往那边儿上靠,自动脑补,进而得出结论。
  陆为民在昆湖调研时也就感受到了这种若有若无的气息,虽然没有人会在明面上说这些,但是那种怨天尤人生不逢时的情绪总会在一些领导干部的话语中流露出来,这也让陆为民很是摇头叹息。
  昆湖这种有些脆弱的心境情绪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说直白一些,昆湖就是那种能打顺风仗的,遇到了困难和挫折,就难以从萎靡情绪中调整出来,这可能和昆湖特有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很大关系。
  昆湖历来就是昌中平原最精华膏腴的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极好,一马平川,江河沟汊纵横,水利设施齐备,交通方便,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这种优越的自然环境也养成了当地养尊处优的习气,再加上昆湖是昌江改革开放之后最先发展起来的一批城市,从八十年到九十年代甚至到本世纪前几年,昆湖经济实力都一直是排在全省前几位的,那昆湖人自我总结的,昆湖就是昌江典型的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模范城市。
  这个评价也不能算错,昆湖由于自然环境条件优越,本身农业就很发达,加上改革开放走到了前面,轻工业,诸如通讯设备制造、塑胶、电线电缆、食品、服装鞋帽、电子、机械制造加工等产业在那个年代都曾经红极一时,加上昆湖本身经商气氛也浓厚,所以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昆湖人就曾以到处走南闯北做生意著称,也涌现出不少著名的大商巨贾,商贸业十分繁盛,而且民间金融业相当发达,所以甚至有“小香港”之称。
  但昆湖这种以轻工业为主的产业导向也带来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那就是这几类产业都是更新换代相当快,稍不留意就有可能落伍于时代,然后被淘汰。
  一个产业可能十年前还兴盛一时,十年后就烟消云散,就像当初昆湖通讯电子设备制造是以代工生产传呼机为主,但是随着传呼机被淘汰,整个产业立即被雨打风吹去,后来又曾经代工生产小灵通,但随着小灵通的出局,昆湖的通讯电子产业便从此再无出头之日,唯有靠一些诸如手机和PC的配件产业来苟延残喘。
  现在的昆湖就是处于这样一种状态,门门有,但哪一样都没有做大做强成为主导产业优势产业。
  像塑胶产业,九十年代红极一时,尤其是在九十年代末期和二十一世纪初,昆湖的塑胶产业最兴盛的时候,数十家塑胶企业为国内外很多电脑、家电大厂提供塑胶零部件,在昆湖市区内经常可以看到来自沪、苏、浙、闽等地的货车来拉货,于此可见一斑,但是随着家电和电脑产业的发展,昆湖的塑胶产业却有些没有跟上,很快就被其他地方的供应商挤掉了主力供应商的地位,并日趋没落,现在塑胶产业虽然仍然算得上是昆湖工业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但无论是地位还是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所占地位都远非昔日可比了。
  再比如服装产业,在九十年代也曾经辉煌一时,当时的昆湖造衬衣、皮鞋,在整个昌江也是赫赫有名,但是其衰败速度之快也是让人扼腕,仅仅十年时间不到就从最辉煌被打入了尘埃,沦为替沿海地区一些品牌厂商生产贴牌产品的企业,甚至连这个产业现在都还受到来自各地的竞争挤压。
  一句话,昆湖优越的环境使得昆湖总能最早感受到时代的变化,在很多产业的调整上都能先走一步,但是正是这种易于调整的心态也使得昆湖始终没有真正打造出一个属于昆湖自身的主导优势产业,所以在面临行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昆湖的这些产业总是率先败下阵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个地区企业主们下定决心坚持专一的心态不足,很多时候小富即安,赚了钱不是加大投入进行技改提升竞争力,不是努力开拓市场,而是转移到消费或者其他行业上去了,像昆湖现在的房地产和娱乐业就是全省最兴盛的,而这些产业很大一部分资金也都是来自于实业转移过来的,这也就造就了昆湖的实体制造业在竞争力上始终与对手相差一步,这一点陆为民也和曾经担任过昆湖市委书记的茅道庵、姚放都谈过,这二人在这个问题上也都是深以为然。
  一句话归纳下来,也就是说昆湖的商业氛围和气息太浓,但是做实业的专注精神却不足,这个评价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却也颇为中肯。
  对于昆湖现在的情况,下一步该怎么来摆脱现在的困境,陆为民一时间也没有太好的招。
  这也的确让人有些困惑,如此好的条件,而且又地处昌宋昆黄金三角区域一极,怎么就摆脱不了现在发展乏力的状态,这也是昆湖市委市府一班人颇感郁闷的问题。
  给陆为民的感觉是这一届昆湖市委市府的干部还是想干些事情的,但是却有点儿找不到门道的感觉,各方面条件看起来都不错,似乎发展哪个产业都具备了条件,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了,反而找不到最优路径了,这大概就是现在昆湖市委市府的迷惑所在。
  “这一次调研我觉得还是有收获的。”陆为民坐在昆湖市委会议室里说出了第一句话,让在座的昆湖市委市府领导都松了一口气,据说陆为民在青溪调研很不满意,狠批了青溪市委市府主要领导,并要求青溪市在三个月内必须要拿出成效,他要亲自再次检查,现在看来陆为民在昆湖的感觉要比青溪好。
  “我所说的收获是指我在昆湖的所见所闻,还是能够感受到昆湖自身的优越环境和条件,这可能是多年以来昆湖市委市府努力工作的成果。”陆为民的话开始带着转折语气,这让昆湖市委市府的干部们心里还是发沉,“收获当然有,但是我来昆湖调研不是谈收获的,而是要谈存在的问题的,可能大家心里有些不愿意,但我想你们也多少应该有点儿思想准备才对,要不这2012年都快要过去了,昆湖的社会经济事业发展在全省中的位置如何,恐怕大家也有数,这该得表扬呢还是挨批评呢?”
  陆为民最后一句话带了一点儿调侃揶揄的味道,也让在场气氛稍微松动了一点。
  “我看了这么多,你们也像我介绍了不少,我听了感觉昆湖市委市府还是做了不少工作的,但是成效却不明显。”陆为民继续着自己的话题,“那我就来说说我自己的一些感受,嗯,看完听完之后的一些感受,未必准确正确,姑妄听之吧,我想昆湖的事情,终究还是需要你们昆湖干部群众来做决断,省委既然把你们摆在了昆湖市的岗位上,也就会给予你们足够的信任和期待。昆湖的各方面条件不错,但是从经济发展数据上来看,不尽人意,前三季度经济增速位列全省第九位,和昆湖的条件很不匹配。”
  “造成这个情况的原因可能很多,主观的,客观的,内部的,外在的,要罗列的话,一二十条都能有,但归根结底,这不是昆湖发展落后的理由,因为你所说的主观客观内部外在因素,其他地市也有,但其他地市为什么走到了昆湖的前面?”陆为民继续问:“我的理解和判断,还是我们在座的人思维理念以及精神态度出了问题。”
  这句话才是这一次调研的关键核心。
  “为什么这么说?可能有些人不太服气,我刚才说了,未必准确正确,姑妄听之,但我希望大家结合自身实际好好琢磨琢磨,未必正确准确,但起码也是一家之言,逆耳之言嘛。”陆为民双手合十,手肘撑在桌面上。
第一百七十三章
姿态
  “可能大家也知道我在青溪也批评了人,为什么批评青溪,因为他们不在状态!在你们面前我也不讳言,青溪贿选案后人事调整很大,对青溪整个市县两级班子冲击很大,直接影响了青溪的社会经济事业发展,这一点我能理解,但是不能接受。”陆为民语气拔高,“精神萎靡,左顾右盼,这样怎么来开展工作?有影响,做为市委市府就应该考虑怎么来消除影响,最大限度地进入状态,这是你市委的责任,你总是找这样那样的客观原因来做推脱,我说这都不是理由,你有责任有义务克服这些不利因素,否则省委把你这帮人安排在这个位置上干什么?”
  虽然是在批评青溪市委,但是昆湖一帮人却都知道这不过是在为批评昆湖做铺垫,青溪都批评了,人家还算是有些客观原因,那你们昆湖呢?
  不出所料,陆为民话锋一转,落到了昆湖身上:“青溪不在状态,那么昆湖呢?给我的感觉是昆湖状态不佳,文恬武嬉,悠哉游哉,嗯,好像很享受现在的状态,自我感觉非常好,既看不到宋州、昌州乃至丰州与昆湖的距离在越来越大,也感觉不到黎阳在后边的奋起直追,我都觉得奇怪,怎们我们昆湖市委市府的心态就这么乐观?或者是真的安于现状,觉得现在的情况挺不错了?好像完全忘了十多年前昆湖经济总量在全省仅次于昌州的荣光?”
  略带调侃和打趣地口吻更多的还是一种讥讽,让昆湖市委市府一班人脸都有些发烧,陆为民显然是对昆湖的工作也很不满意的,尤其是昆湖曾经有着一段相当光荣的历史,如果单论人均GDP,97年昆湖就曾经登顶名列全省第一,后来更是远远超过了昌州,但是现在,昆湖已经又被昌州甩开了,而且距离还在不断的拉大,这不能不让人感到扼腕不已。
  “我早就说了,昆湖综合条件很好,不亚于宋州和昌州,但是看看昆湖现在的经济总量以及人均GDP,你们昆湖市委市府就没有感到些压力?”陆为民语言更见犀利,“我觉得这里边原因很多,但是最关键的还是一个因素,昆湖市委市府的心态问题,还是那句话,文恬武嬉,安于现状,那么你就永远不可能再进一步,甚至你想要保持现状都不可能,再这样下去,黎阳会赶上来,甚至其他地市也一样可能赶上来,我不知道你们意识到这一点没有?”
  ……
  “我来调研,就没打算过要给他大家多少鼓励,我给大家的只有敲打,提醒,刺激,因为昆湖的表现让我不满意,因为我觉得昆湖完全可以做得更好,比现在好很多!……”
  “昆湖该怎么发展,该朝哪条路走,我想这个问题不该由我来解答,因为你们在座的应该比我解答得更好。我来,只是根据我的观察来提一些意见和建议,指出你们存在的问题……”
  “昆湖的各方面条件都很好,但是在发展上,仍然要有倾向性,不能因为自身条件好,发展哪一行哪一业都觉得有优势,均衡用力,结果就是哪个产业都不能做到最好,这是大忌!……昆湖市委市府要人真研究,依托自身绝佳的地理位置区位优势,交通便利的特点,主动对接昌宋经济带,要把这个黄金三角打造成为真正的黄金三角区……”
  如陆为民自己所说,他不可能给哪个地方提出过分具体的发展建议,他只能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这是各地市委市府的责任,不该由他这个省长来管,青溪如此,昆湖亦是如此。
  ……
  “为民倒是表现越来越老练了啊,我还以为他真要去逐一过问这几个地市的发展情况,给他们出谋划策呢。”说内心话,尹国钊还真希望陆为民能够如他最初预测的那样要给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开药方子,不过事实证明陆为民眼光水准要比想象的高,更老练,去了,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也点明了方向,但是却没有提出具体的发展方略,不开具体药方,这很聪明。
  “呵呵,陆省长虽然年轻,但也是经历了几番风雨的,宋州当书记不说了,蓝岛干了几年市委书记,而且是一个外来干部的身份去的,一样把蓝岛玩得溜溜转,还博得了上上下下的嘉誉,谁敢小瞧他肯定要吃亏的。”
  对于陆为民的感觉,闻一舟也是很复杂,他承认陆为民水平很高,而且手腕也越来越老到,但是这也意味着他在和尹国钊的博弈中羽翼渐丰,从最初的绝对下风,开始变成胜少负多,再到现在已经隐隐有互有胜负的架势了,尤其是十八大之后,尹国钊在气势上已经很难压制住陆为民了,在关于这几个地市的发展思路上给陆为民出题,在闻一舟看来,其实就是尹国钊一种不太自信的味道,面对着陆为民表现出来的自信和游刃有余,尹国钊不得不用这种方式来压一压陆为民越来越盛的气势。
  尹国钊出的题不复杂,甚至有点儿投陆为民所好,你陆为民不是擅长搞经济么?我给你这个机会,中不溜这一圈儿城市,你来把脉开方子,助一臂之力,想必陆为民也乐见其成,你擅长嘛,也算是给一个更好的展示舞台嘛。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却不该是你陆为民作为一省之长的工作,甭管你开什么方子,也甭管日后收了你方子之后这些地方如何,你都落了下乘,你还是一角一隅的格局,起码你给上边的感觉就是你还没有完全适应你现在的身份角色。
  这一着尹国钊出得很妙,但是陆为民应对却很高。
  该把脉把脉,该指方向指方向,但却不越俎代庖,该谁的活儿自个儿接着干,既确立了自身的地位威信,又不动声色的给了这些地方党委政府的台阶,我信任你们,我期待你们的表现。
  这种层次的交锋局外人,甚至有些局内人也未必能看得明白,看明白了,也未必能体味出其中后续的味道,但闻一舟不在此列。
  他和尹国钊相交多年,知道尹国钊出这一着的时候,就已经落了下风。
  作为省委书记,你无须如此,只有在你不自信,或者感觉自己难以在和对方的博弈中占据上风时才会以攻为守,但只要你存了守这个心思,你就输了。
  输一城一地,输一时一事,都不重要,就怕是心态上再也难以扭转回来,这就危险了。
  闻一舟担心的就是这个,他之所以这么说,也就是希望尹国钊能够保持一颗寻常心,不要在意这一招一式的胜负,着眼大局,决定他尹国钊未来的不是陆为民表现怎么样,而在于高层看待他尹国钊如何驾驭这个局面,如果他始终存了和陆为民较劲儿争锋的心思,那他哪怕胜了也是败了,赢了也是输了。
  尹国钊自然也明白闻一舟的意思,微微点头。
  他当然知道继续和陆为民这样掰腕子似的较劲下去,对自己是很不利的,无论陆为民结果如何,首先他毫无益处,这当然不是他想要的,但是他同样清楚,这样放任下去,同样对他不利,这会给下边造成一个印象,那就是陆为民正在潜移默化的扩大着影响力,而相对的就是自己的影响力和驾驭能力在下降。
  “一舟,你觉得我现在可以怎么做?”尹国钊坦然道。
  闻一舟迟疑,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但却不能不回答,尹国钊能问出这个问题,足见他也很重视这个情况了,不能再拖下去。
  “尹书记,也许可以和陆省长好好谈一谈?”良久,闻一舟才回答道:“我想陆省长也一样不希望见到这种局面,对您无益,对他不利。”
  对我无益,对他不利,尹国钊咀嚼着这句话,说得很经典,相信陆为民也应该明白这其中的道理,看来需要自己主动一些,不过对这一点尹国钊倒是无所谓,他是书记,任何姿态都可以看作是自己的大度,不存在什么示弱,何况要解决两人之间的心结,自己把姿态摆出来也许更能彰显气度,赢得主动,下边人都是人精,不会看不到这一点,想到这里,尹国钊缓缓点头。
第一百七十四章
农业
  陆为民的调研断断续续持续了接近一个月时间,从青溪开始,昆湖、普明、桂平、洛门、西梁,六个地市,基本上每个市控制在两天时间左右。
  一天半的调研,半天座谈汇报,座谈是谈精气神,汇报则要谈存在问题和方向。
  陆为民基本上没有给出什么具体的发展方略,而更侧重于谈各地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理清思路,寻找发展方向。
  不能说个个都有效果,但是起码陆为民觉得自己已经尽到了责任,而真的在这种情况下各地仍然还是难有起色,恐怕也就该是省委需要考虑班子建设的问题了。
  省政府常务会议。
  省委常委会那边难以获得有力的支持,但是陆为民却不打算无所作为,作为省一级政府,一样是有着严密的层次体系来推进自身的工作,尤其是在很多大政策早已经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来确定了,更多的还是具体的实施方略,所以实际上很多工作你主要领导如何签批并不重要,而关键在于具体实施人的想法,当然这个实施力度很大程度还要受到督办者的督办力度。
  比如,在农业上这一块工作的推动,推进全省地理保护农产品体系建设,实施现代农业的精品化试点工程,这项工作交给了孙慕河在负责,孙慕河也很策略的选择了像宜山、丰州、昌西州、宋州四个市州来推动。
  宜山作为第一主打是因为魏行侠本身就是农业厅长出身,而且执掌宜山之后,对把宜山打造成为现代农业和观光农业这一战略非常感兴趣,赵凌阳那边自然也很愿意和宜山合作,所以双方在这个问题上一拍即合。
  而选择了丰州和宋州以及昌西州,也是有原因,丰州地域辽阔,发展现代农业潜力大,宋州则因为二三产业发展迅猛,使得城市人口暴增,对农产品需求日益增长,选择梓城作为示范点也是有针对性的。
  至于说昌西州,那是政治需要,一个全省最落后的地区,农业脱贫这一块也需要这样一个典范,哪怕昌西州委州政府内心深处对此并不是很重视,但是表面文章必须要做到,陆为民也专门叮嘱孙慕河和赵凌阳可以选择诸如马腾等原来冯西辉和李幼君曾经工作过的县份来试点,这样可以更有效的推进工作。
  如果说陆为民和孙慕河都花不少精力来过问推动这项工作,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自然就会被提到相当的高度,推进力度和效果也自然会不一样。
  “嗯,慕河,凌阳,看起来实施现代农业综合战略还是颇见成效嘛,起码梓城的现代蔬菜果木基地建设很让人心动,宋州目前几百万城市人口,加上昌州和昆湖,近千万的城市人口,建设这样一个现代化的。果蔬基地很有必要,同时也能很好的把庭院经济和观光农业结合起来,据说梓城的这种休闲农庄产业现在也很红火啊,每天来自周邻的自驾游游客人满为患,尤其是周末,这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嘛。”陆为民兴致盎然,“现代农业和旅游业的结合应该是一条新路子,我注意到梓城在这方面走到了前面,像草莓、无花果、枣、蓝莓、枇杷、猕猴桃和油桃,这些果类基地一个接一个建起,既要考虑市场容量,也要考虑自身特色,要多条腿走路,旅游消费和特色果蔬的市场拓展可以并行不悖嘛,其他地方也可以这么做。”
  “省长,恐怕还是有些不一样,像丰州和昌西州这些地方,也在发展特色果蔬基地,但是它们就没有梓城这样良好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了,梓城无论是到宋州市区还是昌州市区,亦或是昆湖市区,现在高速路通达,都在一个半小时之内即可直抵这些果蔬基地和庭院经济区的田间地头,非常便捷,丰州和昌西州不具备这个条件,它们还是更多的只能打环保绿色产品和地理保护产品这两张牌,突出产品品质,来打响自身品牌,这一点上丰州和昌西州的优势要更突出一些,毕竟这两个地区很多地方山区林地环境优美,从未污染,发展绿色农业条件更好。”接上话的是省长助理、省政府秘书长袁炳成。
  在出任省长助理之后,袁炳成的工作积极性更是进一步高涨,也算是帮陆为民把省政府办公厅这边的摊子全部接了过去,让陆为民不至于在省政府内部的日常事务操太多心,这也极大的分担了陆为民工作上的压力,再加上有秦宝华在一旁的协助,陆为民有更多的精力来应对更重要的工作。
  “嗯,农业这一块工作需要因地制宜,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不能强求一致,一些临近大都市的郊县,可以发展以近郊消费型的庭院旅游经济,这种经济既能极大的拓展市场,带动当地就业,又能形成一个长期的消费产业链,对于丰富城市局面的生活,扩展消费市场也有很大的好处。”秦宝华也接上话:“梓城的情况,其他县市恐怕很难复制,嗯,像昌州一些郊县还行,其他地市县不能盲目去效仿,当然一些小规模的尝试还是可以的。”
  “总而言之,在农业这一块上,要多多拓展思路,不要囿于一隅,哪样可行,就试探着去尝试,多点开花,多方摸索。”陆为民点头,“慕河你在这方面要和凌阳多下去调研调研,看看各地市的实际情况,帮他们把把脉,出出主意,另外该帮他们争取的项目、资金和政策,要力争用足用够,尤其是像农业部在这些方面有很多的小型项目试点,可以想办法多争取一些点,不要嫌小,蚊子腿再小也是肉,一个项目几十万一百万,落到一个乡镇一个村上,也还是能够带动局部一地的新气象,没准儿这个示范就能带动一大片呢?”
  陆为民的话也引来会议室里一片讨论声,像国土、农业、林业、水利这一块,的确有很多可供操作的余地,在中央这些部委中,农业这一块里,大项目大资金别想了,但是一些零敲碎打的小项目却不少,只要你想要去谋,就没有说找不到路子的。
  无论是土壤改良还是土壤修复,无论是农业这一块的小巨人项目,还有像林业和水利这两个部门,多多少少都有些可供运作的项目,大小不一,只要肯花心思,没有说沾不上边儿的,当年夏力行在农业部担任副部长时,陆为民也就没少在这方面花心思,现在情况并没有太大变化,中央部委依然是财大气粗高高在上,你想要从中央部委里边儿掏出点儿东西来,那就得要有水磨工夫去运作。
  “省长,您说的这个情况,我和凌阳也商议过了,年前虽然时间有点儿紧,但是我还是打算和凌阳跑一趟燕京。”孙慕河沉静中带着几分昂扬,似乎是在压抑着自己的情绪。
  的确,他也有些兴奋,主要领导对农业工作的重视,再加上本来今年他在几个地区的试点都搞得有声有色,农业这一块工作本来就不好出成绩,因为产业性质缘故,你说能一下子就拿出耀眼的GDP拉动,本来也不现实,但实打实的做了起来,看得到的东西,也的确给当地农业这一块的发展带来了示范效应,像庭院经济这一块,只要选好几个点,一旦取得了成功,立即就能吸引周边农户效仿,效果也相当明显的。
  很多工作其实就在于主要领导是否重视,尤其是农业这一块,在孙慕河看来本身昌江发展农业的资源禀赋就非常好,光、热、水、土壤、地形资源丰富,农、林、牧、副、渔皆宜,都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和现代农业,可原来省里对这一块有点儿放任自流,把过多精力放在二三产业上去了,结果就是农业这一块毫无特色,也日益边缘化,现在才开始捡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34/14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