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志(校对)第1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510

  这条消息在帝国上流社会引起的轰动和争议远远超过了前面几条,众多贵族王公们立即行动起来,打听这条消息的确切性,甚至有人还提出,即使皇帝陛下先前并无此意也要想办法让皇帝陛下考虑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就在整个帝都上流社会闹哄哄的乱作一团的时候,时间的当事人却毫无察觉依然悠哉游哉的享受着幸福生活。已经是年关了,街上小贩们还在吆喝着,争取在一年的最后时间里将货物卖出去,大街上的许多商铺都已经早早关门歇业,准备守岁。爆竹声此起彼伏,小孩子都拿到了长辈们的压岁钱,开始奢侈的挥霍着一年一度的大方。
  各家各户都纷纷挂起了各式各样风格不同的灯笼,整个帝都此时此刻笼罩在一派欢乐祥和的气氛当中。
  无锋的府中也是热闹非凡,虽说是搬进来不久,在下人们的努力下,整个府邸早已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夏洛蒂和顾明霞的主持下,除了正常值勤的卫士外,其他近卫们也都被拉了夫,充当免费劳动力,欢欢喜喜的布置起来。夏洛蒂更是亲自下厨,精心准备菜肴,准备为年关之夜献上一顿丰盛无比的年夜饭。只是秦霜影那晚身体受创过甚,至今仍未恢复,连行走都有些困难,只好坐在大堂中指挥着众人忙碌,准备欢度这唐族人最重要的节日。
  此时此刻的无锋却难得半天悠闲,静静的坐在书房中掩卷长思。
  又是一年过去了,形势却没有半点轻松,自己被困在帝都的事已如板上定钉,虽然外人还看不出什么,但自己却再明白不过,这其中若没有什么大的变故,恐怕皇帝陛下是不会同意自己踏出帝都半步了。
  嘴角流露出一丝冷笑,无锋慢慢捧起茶盅,呷了一小口茶水,又慢慢的把茶盅放回桌案上。哼,先不说有没有变故,即使风平浪静,自己就不会制造变故么?帝国眼下危机四伏,居然还想用这种粗笨的方法来控制我,也太瞧不起人我李某人了。
  公主下嫁联姻?美人计?这个方法也并不高明,难道我李无锋会为区区一个女子所困而放弃自己的追求?无锋眼前闪过许多动人的娇靥和缠绵的情景,李无锋虽然好色,但温柔乡是英雄冢这句话究竟正不正确看来还有待于检验。无锋咧嘴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
第五十二节
汹涌
  看着眼前几桌弟兄,无锋有些感慨,没想到自己会在帝都度过这样一个方式独特的年夜,除了按照正常值班的卫兵外,其他跟随无锋来帝都的近卫几乎聚集到了这里,虽然这大厅算是够大的了,但一下子挤进了几十人依然显得有些拥挤。
  见无锋已坐上了主位,宋天雄靠了过来:“大人,弟兄们按您的意见除了值勤的,其他都来了。”
  点了点头,无锋站了起来,端起面前一杯唐族人传统的米酒,站起身来,眼望着座下充满崇敬之色的卫士们,无锋的心情也有些激动:“来,弟兄们,今天是咱们唐族人传统大节——守岁,明天也就是一年一度的祭春,在座的各位兄弟大多都是跟随我从卫军系统出身的老部下了,嗯,也有我李无锋在西北招纳的好汉子,李某人能有今天都全靠包括各位在内的弟兄们,旧的一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我相信凭着李某手下这一帮热血男儿,无论我们走到哪儿,我们都会昂首挺胸,任意而行,没有谁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多余的话我今天不说了,来我们干了这一杯,让明年我们更辉煌!”
  无锋豪情满怀的话语让在座的卫士们热血沸腾,原本他们就被无锋超人一等的个人魅力所征服,即使是为无锋献出十次生命也绝不在乎,身为无锋的近身卫士是一个何等崇高的身份,在西北,即使是市井小民也会对他们肃然起敬,因为他们肩负着西北人民的保护神——李无锋大人的安全。
  被无锋这煽情的一番话所打动,在座的所有人都站起身来仰头一干而尽,没有多余的话语,有的只是一腔忠诚和满怀热血。
  宋天雄站在无锋身后默默的注视着自己主子雄健的背影,心怀起伏,为什么眼前这个人举手投足一言一行总能获得下属们的无比崇拜呢?连自认为冷静过人的自己在听完他那番话之后也忍不住有仰天长啸的感觉,这不能不让他感觉到没有追随错人。跟随这样的主子,即使战死沙场,也远胜于老死床头,自己也无怨无悔,毕竟自己也曾有了一段属于自己的辉煌。
  即使是大年三十,陆文夫也没落得个消停,陆陆续续送来的情报让他连续几天都熬到深夜,几次家中妻妾都来劝他多休息一下,然而严峻的形势让他根本无法安心入眠。几乎所有的情报都反映出来在帝国北原、燕云两郡那个所谓的太平教已经有了相当根基,而当地官府却和他们保持着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甚至他们还协助官府做好本地百姓的教化工作。
  看到这里,陆文夫忍不住烦躁的站起身来,一把将呈送上来的情报扔在了地上,推开窗,外面的天空依然明朗,可他心中却是阴霾连绵。
  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自己心目中的怀疑的重点对象居然还去帮官府教化百姓,这固然说明当地官府的无能,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个所谓的太平教隐藏之深,掩盖之好。想到这里,陆文夫背上没来由的一阵恶寒。难道这帮家伙真有什么大的阴谋?若是有,又会是什么呢?会不会与北边的那几个国家有关系呢?
  弯腰又拾起那份情报,陆文夫那还算厚实的背影这一瞬间看上去似乎也有些佝偻了。越是隐藏得深,所谋越是可虑啊!反复咀嚼着情报上的每句话,似是要从字里行间找寻出更多的有用信息,陆文夫慢慢坐回座椅上。
  良久,直到实在是找寻不出什么值得分析的东西,陆文夫这才放下这份绝密情报。看眼下形势,地方官府中或多或少有人参与在其中,无论是何种图谋,都已经对帝国构成了相当大的危害,只是一时半刻间怎么能将这些家伙挖出来呢?不说一个不漏,至少必须把主要的人头筛出来,地方内政部门是不能相信了,至少在这件事情上,事关各地官府内部官员,很难说这中间有没有什么牵扯。
  陆文夫感觉一阵头疼,总署人员虽然不少,但内政部门管辖面太宽,涉及到帝国方方面面各个角落,事无巨细,最终都要汇聚到总署,而总署内部也是人心不齐,自己两个副手身后都有着复杂的背景,对工作是得过且过,玩弄权术倒是不甘人后。
  长叹一口气,将目光重新回到案上,随手拿起一份情报,略一扫过,立即又引起了他的注意。情报内容十分简单,反应帝国三江郡和天南郡两方驻帝都的人员近期活动异常活跃,频繁拜访各大臣王公,而且还与宫中一些内侍人员接触。这条情报立即引起了陆文夫的高度警惕,内侍人员或多或少都和皇帝陛下的后宫嫔妃有着关联,林家和郎家此时此刻究竟打的是什么主意?
  又仔细的阅读了一遍,依然没有发现什么漏洞,难道真的是自己多疑了?也许是过年林、郎两家为了缓和与帝国中央的关系搞的例行拜年呢?陆文夫宽慰自己,难多年来的职业经验还是告诉他这中间总有些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为什么会派有如此多与外交事务有关的人员来帝都而不是习惯性的礼务部门的人员呢?陆文夫敏锐的从这当中嗅出了异常的味道。
  林、朗两家同时作出如此举动,究竟预示着什么呢?陆文夫苦苦思索,这已经是年关了,难道还会有什么异动不成?难道说这两家要起战火?陆文夫忽的一下子站了起来,然而缺少有关军事方面的情报让他无法作出任何判断,可没听说两家近段时间有交恶的情况反映啊。
  陆文夫无奈的摇摇头,也许真是自己太敏感了,年龄大了,对什么疑心也都大起来,从眼下来看的确看不出两家是要起干戈的样子,一股沉重的疲惫感深深的缠绕着他,使他仿佛觉得自己苍老了几岁。
  “大人,外边蔡大人紧急求见。”卫兵急促的通报打断了热闹的家庭欢宴,高朋满座的大厅顿时静了下来。
  皱了皱眉,何知秋平静的站起身来,示意自己的夫人接替自己主持今天的全家盛宴,没有流露出丝毫不豫的神色,转身便随那卫士出了大厅,“去请蔡大人到书房里来。”
  “是,大人。”卫士转身小跑着出去。
  “大人,打扰您了,情况有些紧急,所以我接到情报后马上就来了。”站在何知秋面前作汇报的瘦小中年男子便是新任的军务总署下设的情报机构——军事情报局局长蔡恒。
  “唔,坐下说吧。”何知秋一听便知道是棘手的事,这会儿工夫赶着来报告,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可千万别是南线出了问题啊。
  “前一段时间,情报人员就反映,三江郡和天南郡的军队在作重新部署,由于当时有消息说三江郡在平定少数民族叛乱,所以并未引起我们的重视,但近期,天南郡和三江郡的主力部队都在作秘密调整,动作幅度很大,看起来好象是要采取军事行动,所以今天下午接到最后的情报后,我想还是先向大人您汇报一下。”瘦小男子语气还是有些犹疑,显然获得的情报也不是很准确。
  “哦?有这么严重?”何知秋在听说林郎两家有军事行动的迹象时,心里忍不住抖了一下,难道林郎两家会在这个骨节眼发生叛乱?不可能,绝不可能,他随即马上否定了自己脑中涌起的这个荒谬的想法,任何人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敢于向帝国发起攻击,这将激起所有唐族人的滔天愤怒,只会得不偿失,林郎两家更不会。
  “是的,大人,他们军队的调动已经不象是正常换防,而更象是在作军事行动前的准备。”瘦小汉子赶紧回答。
  “两方都是这种情况吗?”何知秋大感奇怪,难道这林郎两家准备在祭春期间来一长春季大会战?不可能啊,这两家怎么会在这个时候莫名其妙的打起来,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他摇了摇头。
  “是的,大人,双方都在作秘密调动,不过好象调整方位好象都是向南。”瘦小汉子接着补充。
  “哦?向南?”何知秋脑海中立即浮现出南边的地图,“向南?!”他立即反应过来,这两个家伙果真耐不住寂寞了。
  帝国天南郡首府南丰府,军政节度使府中灯火通明,来来往往的人影预示着将有不平常的事情发生。一身戎装的郎永泉正聚精会神的查看着墙上的地图,旁边几个参谋模样的人员正恭敬的等候着节度使大人发布命令,在郎永泉身边还有一个身着戎装的中年汉子和一个文士打扮的男子,自然就是天南第二军团军团长谢长洋和他的首席幕僚杨慕白。
  “长洋,准备得怎么样?”郎永泉抬起头来,亲切的问道,火红的烛光下,身着戎装一脸刚毅的朗永泉更显得卓尔不凡。
  “报告大人,一切早已就绪,若无意外,攻击应该在两个小时后顺利展开。”黑脸的谢长洋原是一名仆役的子弟,从小陪郎永泉一块儿长大,郎永泉从未那他当下人看待,还让他与自己一起读书学习,二人关系犹如亲兄弟一般,当朗永泉接替父亲执掌天南一郡大权时,谢长洋也自然成了朗永泉的绝对心腹,先是接任了天南第一军团的副军团长,在第二军团组建后,郎永泉立即让他担任第二军团的军团长,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天南军方的第二号人物。
第五十三节
澎湃
  点了点头,郎永泉又将目光转向身旁自己的首席幕僚杨慕白:“慕白,你怎么看?”
  缓缓点了点头,杨慕白脸上的皱纹都显得那样深刻,声音不带丝毫感情:“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缅国地域面积虽不小,但人口都十分分散,他们的所谓国防军根本不值一提,比起我们的警备部队也还有一定差距,再加之他们的几道重要关卡都已经被我们的先遣部队严密监控,这一点我并不担心。如果没有外界干扰,一个星期拿下应该没有多大问题。”
  “那林家那边你怎么看?”朗永泉若有所思的问道。
  “林家的第二军团与我们一样暗中都运动到了南线边境,集中了四个师团兵力,大概也是想一举拿下罗尼西亚联盟诸国,胃口比我们还大,不过罗尼西亚联盟各国的军队可比缅国要强上许多,林国雄想一口吃掉恐怕得花点心思。”杨慕白嘴角浮起一丝诡密的笑容。
  “慕白兄,虽说那罗尼西亚联盟诸国军队不弱,但他们分布散乱,若是林家军队集中兵力进行突破,我担心只要击溃那其中两三个实力最强的城邦,其他小城邦都会俯首称臣的。”谢长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长洋兄,你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你也要看到,这罗尼西亚诸国兵力分布虽然散,却大多驻扎在各关卡要塞,而且这片地区地势崎岖,各国之间的交通并不方便,往往只有那么一两条主要道路相通,若是各国军队的战斗力再强一些,我看那林国雄能否顺利事实他的计划都还真成问题呢。”杨慕白不慌不忙的解释。
  “还有那罗尼西亚联盟南部几跟小城邦实力虽弱,但却向来与南洋联盟关系良好,若是风色不对,大可投向南洋联盟的怀抱,而现在的南洋联盟和马其汗人打得火热,若真是出手相助,这林国雄究竟怎样应对呢?何况马其汗人也不会就这样坐视林国雄的肆意妄为吧!”杨慕白显然是对此次林家出兵之事早有预见,而且还做了仔细的分析考虑,一番话说的旁边的几个参谋人员连连点头。
  “可马其汗人现在已经被帝国几十万大军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即使有心制止林国雄的行动,恐怕也力不从心吧。至于南洋联盟要出兵,我担心他们那个效率低下的联盟议会要作出这个出兵决定,怕不知道林国雄的军队已经把罗尼西亚联盟诸国早就翻了个几遍了。”谢长洋并未被说服,虽然与自己的军事行动无关,他他还是想就这个问题好好探讨探讨。
  谢长洋所说的并非无的放矢,眼下马其汗人面对北边帝国几十万大军的压力早已无力他顾,甚至多次派人前望帝都希望能够和平谈判解决问题,而南洋联盟在大事上向来是由联盟议会来决定,而联盟内各国和城邦也并非铁板一块,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往往可以为一件小事争论上几天,象出兵帮助罗尼西亚联盟这类事情,也许与罗尼西亚联盟接壤的几个国家城邦会支持,而地处东部的那些国家和城邦就未必会同意。
  “马其汗人已经与米兰人达成了停战协议,东边防线只留下了不多的部队,而几个御林兵团都已经西返,这支有生力量随时可以投入战斗,至于北边战线,现在已经是祭春大节,谁都知道咱们唐族人最重视这个节日,帝国更是这样,我想那雷觉天也清楚帝国在祭春节后这一段时间是不会轻易发动攻势的。至于南洋联盟么,他们也并非傻子,一旦林国雄的军队占领了整个罗尼西亚联盟诸国,那他们将直接面对林家军队的刀枪,我想这也是他们不乐意见到的吧,当然这中间的确也还有些变数,就如长洋所说的联盟议会效率极其低下,很难在短时间内作出出兵决定,不过我认为即使只有马其汗人的介入就足以让林国雄三思而行了。”
  杨慕白的这番话不仅让方才已被谢长洋的话动摇了的几个参谋人员重新点头,连一直没有作声的郎永泉也微微点了点头。谢长洋虽还有一些不同意见,但也不得不承认自己这个同僚的话更有说服力,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
  “慕白,整个缅地我就全权交给你了。长洋,你要尽快结束战斗,恢复到原来的和平状态,我们那边的人会提供帮助的,估计不会有大的问题。”朗永泉信心十足的安排道:“缅地地理位置虽不算十分重要,但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很利于发展农业,我们天南的粮食生产基本上已经达到了极限,即使是丰收年辰也只能堪堪够用,如果能控制住整个缅国,那我们无疑于增添了一座巨大的粮仓,这对我们以后的发展极为有利,而且此次我们利用了林家和马其汗人都有麻烦缠身,可以一举平定,只要我们能巩固在缅地的统治,我相信我们的实力将有一个飞跃式的发展。”
  “大人说得极为正确,缅地地广人稀,许多肥沃的地区都还未开发,许多开发了的地区也并未有效的使用,只要我们控制此地,再适当移民,经济可以得到极大发展,可以大大改善我们的粮食供应和贮备状况,我想以后无论与林家还是马其汗人对垒,也不会差多少。”杨慕白也附和道。
  “不知道林国雄这个家伙现在究竟在干什么呢?”郎永泉把目光慢慢移向了东边。
  此时此刻林国雄究竟在干什么呢?
  帝国三江郡南部的华阳府与秦都府交界地带,和是一个三交界地带,再往南二十里地就进入缅国地界,八十里外就是罗尼西亚联盟北部一个重要关卡——万松关,它属于联盟中的卡基公国,一个面积不大的小公国。在这座关卡与三江郡之间都是一些浅丘地形,不过中间也有几条小道和一条大路相通。再往东一百里地也有一座地形险要的关卡——大嵛口,在这座关口驻有约五千人的尼尔王国的精锐驻军,说是精锐军队只是相对于整个罗尼西亚联盟其他国家和城邦的军队,其整体实力也的确不敢让人恭维。
  在离这两座关卡的以北的一百多里地外的三江郡境内,四个师团的军队早已整装待发,在这四个师团后面还分别紧跟着秦都府警备师团和华阳府警备师团两个师团的地方警备部队,准备在前方的正规陆军打开通道后迅速跟进。
  林云飞心情激动的在帅帐中走来走去,脸色也有些泛红,毕竟是第一次由自己亲自指挥如此规模的战役,虽说对方并无准备,而且战斗力也相差太远,但战场变化万千,任谁也没有绝对把握就说此场战役就能一帆风顺,初次出战就指挥这么大规模的战役不能不让他在欣喜之余又感到一丝紧张。
  “大公子,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只等时间一到即可发动攻击。”站在他身旁查看地图的是第二军团的副军团长,也是林云飞之父的老部下原第一军团第二师团的师团长金少宾,一个久经战阵的老军人。
  “哦,金叔,侦察部队回来没有?”林云飞兴奋的搓了搓手,然后问道。
  “最后一批侦察部队刚回来,一切都象预计的那样,没有什么变化。”金少宾知道自己的任务很重,主公将大公子交到自己手中,希望自己辅佐好大公子,自己自然有一定压力,好在这场战争应该没有什么悬念,顶多是时间问题,当然自己也要争取以最快的方式解决战斗,为后期的占领做好准备。
  “好,金叔,可以命令部队进入状态,半个一个小时,不,半个小时后按预定计划发起攻击。”林云飞努力平静了一下情绪,想起临行前父亲告诫自己的话,终于发出了作战指令。
  随着命令的下达,沉睡着各个营帐顿时沸腾起来,此时此刻已经没有必要再作任何掩饰了,即使掩饰也毫无作用,天一亮,所有一切都将公之与天下,林家以维护唐族人在罗尼西亚联盟各国的合法利益为由正式进军南部的罗尼西亚联盟。
  然而就在三江第二军团的第一第二师团向位于尼尔王国的大嵛口秘密突进的时候,尼尔王国当局接到一条奇怪的情报,情报来源却是一个过路者被一个不知名的蒙面人以十枚金币的代价送到尼尔王国的首相府,虽然接到情报的尼尔王国首相半信半疑,但出于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想法,他立即下令驻扎在大嵛口的部队进入战争状态,同时命令驻防首都的部队也进入戒备状态,并立即把这个消息以最快速度通报给联盟其他国家。
  然而似乎一切都显得太晚了一些,除了驻扎大嵛口的尼尔王国驻军得到情报后立即加强了对关卡的戒备,并派出探哨侦察外,通知其他地区的快马还在路上,三江第二军团的四个师团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轰隆隆的分成两个个箭头分别向卡基公国和尼尔王国压了过来。
  此时此刻,时间定格于大陆695年2月8日凌晨0时,正是唐河帝国传统旧年的年关和新的一年开始的时候,2月8日也正是全大陆上的唐族人的祭春节,习惯上这一天,唐族人都要在家里祭拜祖先。
  在这之前的两个小时,也就是大陆历695年2月7日晚22时,帝国天南第二军团三个师团已经在副军团长殷俊的率领下从天南郡最南的钦州府越过边境线,直插缅国腹地,而稍后,第二军团剩余两个师团及军团直属部队在军团长谢长洋率领下出贵宁府南境,沿大横断山余麓下的低地快速推进,两个矛头都是直指缅国首都珀斯城。
第五十四节
虎与狼
  接到蔡恒的报告后,何知秋陷入了苦恼之中,很明显林郎两家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居然会在同一时间准备向南边的邻邦挺进,而且选择的时间竟然是唐族的传统佳节,看来这两家已经被马其汗人的行动刺激得够厉害,已经再也不能忍受了。也许这两家还达成了默契,互不相扰,各行其道。
  按照蔡恒汇报的情况,这两家的军队肯定会在这两天就会展开行动,帝国这时获得情报已无助于大局,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没有什么能阻挡两家的行动了,何况帝国大量的军队仍然在南线与马其汗人对峙,这两家把机会可选得真好啊。
  又把目光回到案上的地图中,何知秋愁眉深锁,郎家的目标自然是缅国,缅国地域辽阔,但国力薄弱,加之境内又有相当数量的唐族人,与天南境内的居民来往密切,郎永泉肯定早就在打缅国的主意,这先期已不知做了多少工作,看来是难逃一劫。
  可林家的对象罗尼西亚联盟可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首先地理环境条件就限制了大规模军队的展开,即使有优势兵力也未必能充分发挥,而且罗尼西亚背靠马其汗和南洋联盟,很难说这两家会对此行为作出何种反应。马其汗人在帝国大军的压力下,恐怕一时是抽不出多少力量的,他们的那两个御林兵团呢?敢不敢用于干涉着件事呢?南洋联盟又会怎样应对呢?
  思索良久,饶是何知秋久经沙场,一时也难以作出准确的判断,只能说马其汗人和南洋联盟绝不会坐视不管,但具体他们的行动能够达到哪一步,这的确有些难以预测。想了一下,何知秋决定还是连夜进宫,向皇帝陛下汇报这件大事。
  刚用完膳的司徒明月显得十分精神,但当何知秋说明来意后,皇帝陛下的额头立即皱了起来,他耐心的听完军务大臣的情况介绍,脸上已隐隐浮现出怒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