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志(校对)第2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9/510

  “既是如此,谢大人,你为何又满脸忧虑?”温拿冷哼了一声,显然是看出对方言不由衷。
  “温拿兄,我们的担忧都是一样,怕只怕李无锋这个人食言而肥,就在我们攻打汉中这段关键时间里,他突然发兵进攻巴山啊!”谢长洋摇摇头长叹道:“虽然从泗水岭和剑门关上传来的消息还没有增兵的迹象,昆仑关上的驻军也只有一个联队,但这能说明什么呢?我已经命令在泸江的第一军团两个师团返回巴山了,虽然他们在泸江战场上受创不小,但毕竟是来部队,我也命令预备役部队迅速到巴山补充这两个师团,希望不是亡羊补牢吧。”
  温拿和谢长洋的担忧并非毫无缘由,就在无锋接到古基从帝都发回王宗奚和司徒峻会谈成功司徒峻同意自己意见后,无锋立即给已经集结到鹧鸪关一线的各路大军下达了准备作战的命令,命令梁崇信担任关西战区总指挥,负责指挥关西地区的全面指挥工作,同时下令调北吕宋军团第一第二师团入关西加入关西战区,加强关西力量。
  大陆公历697年9月22日,负责帝国西部和南部军务的三皇子司徒峻在《帝国新闻》上发表谈话,表示近阶段发生在关西地区的两藩争斗是违背民族大义的,在外敌入侵的情况下,两藩不思为国尽力,反而为了各自利益相互争斗不休,给当地民众士绅带来了极大的伤害,而且给外敌带来了可乘之机,他要求即日起,帝国三江军政节度使下属军队和天南军政节度使军队必须停止战争,并在三日内撤离汉中等非法控制的帝国中央领地,否则他将动用军事力量来解决这一问题,他还号召所有帝国民众投入到反对这一场战争的运动中来。
  9月23日,《每日快讯》刊载了帝国行政副大臣宁远望的讲话,宁远望代表帝国中央对连续不断发生在关西地区的战事表示谴责,尤其是对林郎两家视外敌而不顾,为了私利相互攻击,使得内战进一步升级,这种行径对帝国造成了巨大伤害,无疑是一种背叛,要求当地士绅官员联合起来反对这一场战争,并命令周围府县官员进一切能力阻止这一场战争。
  在得到这一消息的第一时间,在庆阳的李无锋立即选择战争时间的大权全权授予了坐镇西康的梁崇信,授权他从即日起,可以在任何时间选择任何地点动用关西战区一切军队对林郎两家任何一支部队发动攻击而无须汇报。同日即9月23日,已经获知帝国中央态度的李无锋也在接受《西北星报》和《北吕宋快报》联合采访的时候表示,他没有接到任何关于两藩的停战的消息,他希望两藩接受帝国中央的调停意见云云,并宣布他将以西域联盟主席的身份于两天后到西域诸国视察,考察西域联盟诸国经济发展状况并就进一步发挥联盟政务署的核心作用于西域联盟诸国首脑作友好商谈。
第四十一节
胃口
  其实梁崇信在接到无锋战争准备命令的时候,梁崇信已经就抢先做好了战争准备。在获悉了主帅有攻占巴山的想法后,梁崇信想得更远,既然在关西已然集结了如此庞大的军力,主帅又完全授权给了自己,自己完全没有必要将目光局限于巴山和汉中,泸江一样可以纳入自己的攻击范围,尤其是在得知汉中将回移交给司徒峻后,梁崇信的求战欲望更加强烈。
  两套情报系统已经充分的运转起来,尤其是在顾家人脉充分发动起来后,巴山一战其实已经没有多大悬念,郎家在巴山的驻军仅仅只有天南第二军团一个师团以及一个才组建不久的警备师团还有一些才从天南过来的预备役部队,早在这之前,警备师团便已经被顾家渗透买通,只要西北大军越过昆仑关南侵,梁崇信有绝对把握在两天之内解决巴山问题,而问题在于泸江,根据情报泸江不但有多达七到八万的驻军,虽然抽调了一个师团加入汉中,但仍然有五到六万驻军,而翠屏关这道关卡已经有天南军驻防,要想轻易攻克只怕不易,但一旦形成对峙强攻的话,又会给予泸江的敌人以准备时间,短时间内攻克泸江的可能就会化为泡影。而且西北水军根本没有形成战力,也无船队可用,要想借用水路上水优势攻打泸江,还不现实,看来这一仗还得好好核计核计,花些心思。
  潜心研究了半天情报,梁崇信仍然未能下定决心究竟是立即攻克巴山,还是兵分两路分别进击泸江和巴山,多达十多万人的大军已经从西康府城启程南下,已经没有时间在再拖下去了,不过最后一份情报让他颇感兴趣,天南军第一军团第一第二两个师团从泸江启程西进,动向不明,这两个师团不是在攻击翠屏关时遭受了重创么?怎么会突然西进?难道是返回天南,这也未免太仓促了一些吧?
  “大人,您说这从天南的预备役怎么会到巴山呢?”曲波也发现了这其中的端倪,若有所悟的问道。
  “曲波,你的意思是敌人也察觉到异常,准备加强巴山的防务,所以从泸江抽调这两个师团加强巴山防御,甚至还从天南调来预备役直接在巴山补充这两个师团?”梁崇信皱起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只有这个理由才能解释得走,这倒是一个机会,若是让这两个残缺师团得到那些预备役士兵的补充,只怕战斗力立即又可以大半,这可是天南第一军团的两个精锐主力师团。
  “看来李大人做人真失败啊,这边和约刚签,墨迹未干,天南人就在加强巴山的防御了,这不是明显不信任人么?太失败了,真的太失败了。”坐在一旁大放厥词的自然是第二师团师团长沙浪,一直还未等到命令的他已经是毛焦火辣如坐针毡,索性扭着曲波来到总指挥的办公室里赖着不走,非要得到一个准信。
  梁崇信没有搭理对方,从秘书手中接过那封发自泸江的情报,时间显示是二十四小时之前发自泸江的紧急军情,那么现在这两个师团应该还未来得及踏进巴山境内,而且这一天里如果有什么变化,这两个师团也难以及时得到,不正是一个极佳的机会么?
  眼前一亮,一个异常胆大的计划倏地跃入梁崇信的脑海,脑子急速的运转起来,一边吩咐漂亮的女秘书迅速拿来巴山府的详细地图仔细琢磨,一边让曲波和沙浪二人上前,其余人则尽皆离开。
  从泸江到巴山是连绵不断的低矮丘陵区,并不算高峻的龙门山脉呈东西走向沿着巴山府东部向动延伸,断断续续一直拖到泸江府的中部,翠屏关便是这龙门山尾部最重要的一道关卡。簇拥在龙门山脉周围的便是一些低矮许多的山包,由于没有什么名气,馒头山、鸡公山、清泉山等一系列土名也就随便命名在这些山丘上了。山丘与山丘之间依然间隔着宽阔的谷地,成为这一带地区较为重要的粮食产区,而坡地上则是茶树和生漆树的生长地。从泸江到巴山的大道则沿着龙门山麓蜿蜒向西,一直进入巴山境内百里地方才进入所谓的坝子区,这里其实是庐江河的沿河冲积区,平地并不宽广,但相比与两府交界地区的谷地,那又不知道平坦到哪里去了。
  泸江和巴山之间因为有水路相通,但由于正值秋水暴涨季节,许多河段水流变得异常湍急,从巴山东下泸江自然顺水快捷,但要从泸江逆流而上却是困难重重,许多地方连纤夫也难以拉纤,所以往往在秋季,从泸江通往巴山的陆路交通也要比其他几季繁忙许多。
  一条赭褐色的长龙沿着龙门山麓缓慢的向前移动着,这条大路蜿蜒盘缠,并不宽敞畅顺,平时更是因为有水路担纲主要运输,而秋季雨多路烂,更是难行。这支队伍已经沿着龙门山麓行走了三天,眼见得马上就要走出山区,进入路宽天开的坝子地区,这也让一直在山区行军的军士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蔺兄,前面就出山口了,兄弟们已经相当疲惫了,要不出了山口,就在坝子里休整一会儿?”从二人的服饰上就可以知晓这两人绝非普通的军官,问话的人一脸剽悍之气,浓眉黑脸,厚实的嘴唇一咧嘴便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高大魁伟的身材在骏马上背上更显得威风凛凛,不过他的话语间却是相当客气,显然与他并行之人也不是简单之辈。
  犹豫了一下,另一骑上的军官是一名中年男子,一身轻甲裹身,外罩青灰色披风,干瘦的脸颊十分枯黄,但一双眼睛却是炯炯有神,男子游目四顾,看仍然保持了行军队形,但速度却渐渐慢了下来,毕竟连续在山区行军,加之原本就是激战之后没有获得多少时间休息,上峰一声令下,却又马不停蹄的从泸江赶往巴山,手下儿郎们虽然没有怨言,但自己这个当头的却须考虑到下边人的感受。
  “唔,前面就出山了,出山后选一处平坦之地休息一个小时,另外派哨骑通知巴山,我们再有一天就可以到了。”中年男子勉强同意了对方的建议,照他看来继续行军,到达镇甸上休息打尖才是正理,但对方也和自己平级,而手下儿郎们也确实疲惫不堪,再加上这里还是控制区的中心区域,相信也没有什么不长眼的山贼土匪敢来捋虎须。
  “蔺兄太谨慎了些吧,这里距离巴山府城还有一百多里地,我们从泸江出发时一切都还正常,我谅他李无锋也不敢毁诺犯我,即便是有变,那巴山府难道就没有一兵一卒来报?”剽悍军官仰天大笑,洪声道:“我就不信那西北军是铁打金刚,还不和我们都一样,若是有机会,我倒是想和他们好好会一会,看看究竟是他们的刀锋快还是我们的戟枪长!”
  中年军官心中有些不屑,这么多年了这个家伙依然是这么狂妄,虽说手上有些资本,但敢于如此说话的,整个天南怕也没有几个,他并不欣赏此人,但此人却深得节度使大人胃口,李无锋若是这般轻与,只怕早就被北方强国和游牧民族撕成碎片了,就凭他,也佩叫板李无锋?只怕一辈子也论不上这个份儿。
  不过此人刚才的话也算有些道理,巴山府纵是防御能力不佳,李无锋大军真的南下只怕也能抵挡个一两天吧?纵然不能抵挡,总能逃出个一人半马报信吧?到这会儿也没接到警报,相信至少到现在西北还没有入侵巴山,想到这儿,中年男子心中放下了一些,只要能赶到巴山,将兵员好生补充一番,提拔一些老兵起来担任低级军官,自己的第一师团实力又可以恢复大半,这次泸江一战自己的第一师团和旁边这个家伙的第二师团损失虽然不小,但功劳却也最大,拿下翠屏关相当于夺下了半个泸江,这可是自己和师团和第二师团拼着血本啃下来的硬骨头,连节度使大人也亲自发来嘉奖信,看来自己这一次回去有望升任军团的幕僚长的消息并不是空穴来风,一连串的胡思乱想在中年男子脑海中不断翻腾,以至于胯下健马速度慢了下来都未曾发觉。
  长龙很快就游出了山区,展现在士兵面前的是异常宽阔的天空,终于走出了可恶的山区,那里太多的蚂蟥和毒蚊子让士兵们吃足了苦头,虽然早有准备,但还是游很多人没有想到这山区中这些小玩意儿回事如此猖獗。
  接到命令的军官们很快依次下达了休整命令,各个联队的士兵按照大队、中队的分布就地休息,过于疲劳的他们很快就进入了放松状态,许多士兵甚至倒在地上就进入了梦乡。
第四十二节
伏杀
  距离两个师团一两里地的观察哨等的就是这一刻,当两个师团的天南军进入休息状态时,一抹青烟不为人注意的在山头处悄悄升起。一直保持着急行军速度的八万铁骑顿时分为两股,一股是一个图布万人队,在向导的带领下迅速向东辗转,直奔东面龙门山山口处;而另一股七万铁骑主力则甩开已经跟不上速度的第二机动师团,猛然提速直向着十里地外天南军休息之处猛扑过去。
  两名天南军军官推断其实没错,截至到他们谈话之时,巴山府城尚未遭到攻击,五万西北铁骑也才刚刚逼近巴山府城,而另外八万铁骑却挟带着雷霆万钧的气势向着西南方向猛扑了过来,紧跟着的便是全副运输车机动的第二师团。这便是梁崇信的时间差战术。
  早在得知泸江两个师团正在前往巴山的路途上的时候,梁崇信便已经打起了主意,若是先行强攻巴山,一来运输车队怕跟不上速度,步兵不能与骑兵同步,而来一旦巴山遭到攻击肯定会派出警哨通知正在向巴山推进的天南军的两个师团,一旦两个师团反应够快,要么可以就地据险而守,要么可以掉转身逃回翠屏关,那这样一来要想快速拿下泸江的意图就会化为泡影,梁崇信不想看见这样的结果。
  于是梁崇信便利用顾家在巴山强大的人脉关系和情报网络严密监控进入龙门山区的天南军两个师团行进速度,知道确定了按照天南军两个师团行军速度肯定会在当日走出龙门山后,梁崇信才抢在天南军出山之前的几个小时下达了攻击巴山的命令,两千辆运输车全部给予了东下的第二师团,用于加强第二师团的机动能力,以便于达到快速突击的作用。而第一师团和第二近卫师团则马不停蹄的跟在五万莫特铁骑身后,快速南下,虽然他们速度无法跟上四条腿的莫特骑兵,但只要莫特骑兵抢先控制巴山城四周逃遁通道,跟上的两个师团将会来完成攻城的使命。
  虽然两个师团的天南军依然保持了一定警惕,但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会在自己的腹心地区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突然袭击。
  首先察觉到不对的还是负责警戒的天南军第一军团第一师团的警戒部队,作为久经战阵的老牌部队,长久以来形成的纪律性和责任感让他们即使在最放松的时候依然保持着相当警惕性,即便是明知道在这里不可能遭遇袭击,但谨慎的师团长依然按照常例派出了游动哨和警戒哨。
  只是西北骑兵来的速度实在太快了,当隐隐阴雷般的铁蹄声在前方沿河平原的开阔地带响起的时候,游动哨一时间竟然没有反应过来,他无法相信这里竟然会有如此多的野牛群,在他的想象中这里只有野牛群才会导致如此大的声响,毕竟缺少马匹的天南军从未见识过如此多骑兵突击,即便是整个天南军中也只有节度使大人的直属师团中配备了两个成建制的骑兵联队。
  直到铁蹄轰响越来越大,甚至连大地也开始颤抖,已经在地平线上变成一道粗黑无比如同潮头一般的长线时,游动哨这才意识到情况的不对,当凄厉的警哨声响起时,西北骑兵已经逼近到不足三里地。
  凄厉的警哨声一下子将正处于半梦半醒之间的天南军惊醒了过来,包括那两名师团长在内的所有人一时间都没有回过味来究竟是那里出了问题,但良好的军纪让两个师团长都在第一时间下达了警戒命令,不过由于缺乏明确的针对目标,加之过度疲劳后放松,一时间两个师团都无法按照日常训练速度进入状态。
  整队集合的脚步声与轰然而至的马蹄声几乎交织在一起,密密麻麻的突击骑兵分成无数个攻击箭头,狠狠的插入尚未完全成形的防御方阵中,立时搅起阵阵恶浪。先行奔到的是莫特第一第二万人骑兵队,这也是崔文秀训练最为成功的两万轻装突骑,不但充分保留了莫特人狂野剽悍以及弓马娴熟的特点,而且更在队形纪律上下足了工夫,一改往昔游牧骑兵纪律松散的劣根性。
  而清一色的斩马刀也是崔文秀看到游牧民族骑兵近战时武器驳杂,集体冲锋时(主要是针对轻甲步兵)不易产生摧枯拉朽的冲击力,所以特地进行了统一改良,换装成又银川铁厂统一生产的百炼斩马刀。斩马刀也是游牧民族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武器,只是由于普通斩马刀质量不稳定,在战斗中易卷刃和折断,而且价格昂贵,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不可能大量推广运用。但是当西北军接管莫特军后,崔文秀也就不惜血本的对莫特精骑进行改造,保留其优点的同时从各方面进行正规化训练,这武器上的优化也就在情理之中,反正所耗费资金的问题并不由他操心,这也极大的提高了莫特骑兵的近战搏杀力。
  在奔行到距离正在整队的天南军三百米处时,马技精熟的莫特骑兵便挽弓搭箭,在连续射出三支箭矢后,方才熟练的收弓回鞘,换上游牧民族战士最为擅长的斩马刀。这是游牧民族与生俱来弓马优势,能够在短短三百米之内连开三弓,这是农耕民族中最优秀的轻骑兵才能做到的绝技,但在游牧民族骑手中这却是很普通的技能。
  连续袭到的箭雨让本来就还未来得及完全进入状态的天南军阵形更是混乱,呼啸而至箭雨洗礼让尚未正式接战的天南军就蒙受了惨重损失,也破坏了首先发现敌情的部分天南军企图结成防御阵线阻遏敌军攻势的企图,而当无数支攻击箭头扎进防御方队后,血战才开始正式展开。
  游牧骑兵的剽悍特性在这一仗中展现无遗,巨大的冲击力使得这些游牧骑兵在面对阵形不整的轻甲步兵时甚至具备了重装骑兵的一定威力,的每一波斩马刀的挥舞总能见到血雨纷飞和残肢败体的坠落,喊杀声和兵刃撞击声交织一团,一浪接一浪冲击波几乎没有间隔般的猛击而来,面对面的较量,剑与盾的交错,血肉、肢体、头颅在这里已经成了最不值钱的东西,生命在这里显得如此脆弱,而当天南军竭尽全力全力组织起防线苦苦抵挡时,来自背后的偷袭再次让他们承受了巨大的创痛。
  两个精锐的天南师团在此时也充分显示了这位天南军中的王牌部队所应具有的战斗力,虽然敌人骑兵的突袭使得处于被动状态的他们一时间无法组织起有效防御线,但前部用血肉之躯依然顽强的抵御着分割切杀的莫特骑兵。只是敌人来势的确太快,分成无数道突击分队的莫特骑兵利用天南军阵形未成之机,很快就将天南军一方如同一个巨大的蛋糕一般的切割成了几大块。
  尤其是天南军团第二师团,由于受师团主官态度影响,官兵普遍认为这一线不会遭遇敌袭,在休息时也处于一种毫无警惕的松懈状态,当敌袭来临之时,他们甚至没有搞清楚攻击究竟来自何方,匆忙开始结阵显得杂乱无序,甚至连防御莫特骑兵第一波冲锋的时间都没有,所以导致了莫特骑兵从第二师团一翼直接轻松突入,一将无能累死前军成了第二师团遭遇的最佳体现。饶是第二师团士兵奋勇拼杀,但未形成有机整体的单兵防御如何能够抵挡得住成队冲击的骑兵,这种壮烈得行径显得十分无奈和英雄,但却并无太大意义。
  而当莫特骑兵已然将两个天南军师团分割包围后,缓过气来的天南军这个时候才发现要想组织起防御线时多么的困难。缺乏重装步兵的两个军团无论怎么组织起有效防御,总会被拼死猛冲的游牧骑兵奋勇突破,各个突击箭头斩马刀借助健马带来的冲击力犹如无数把巨大的镰刀将本来就疲惫不堪的天南军切割成无数块,围绕着这些各自为政的天南军游牧骑兵才用游动冲击的方式轮番从各个角度突破绞杀。
  纵然是在遭遇突然袭击的情况下,天南军也并非毫无还手之力,依然有少数警惕性高以及军官得力的部属在前部抵挡敌军骑兵冲击那一段短暂时间里组织起了防御阵形,只是这些防御圈和防御点都是零散的,无法形成整体性的防御线,尤其是在莫特骑兵分割包围后,这些孤零零的小团体就显得更加势单力薄,实力相差悬殊并不是热血和勇气能够改变,尤其是在悍勇和血气丝毫不亚于自己一方的敌人面前,这种劣势就显得更加明显,就像一把削水果皮的锋利小刀,一圈接一圈的转动着,不断将无数鲜血和生命组成的躯体化为尘土。
第四十三节
翠屏关
  震天的喊杀声充斥于整个河滩平原,原来一片安静的旷野变成了修罗场。借助机动优势的骑兵催行着胯下的战马不断向被分割包围成无数个小块的天南军团体发起猛攻,而最让天南军最为痛苦的却是已经集中列阵的游牧弓骑兵,在占据了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后,他们有条不紊的组成一个又一个弓箭攻击群躲在围攻的战友背后用一波波箭雨摧残着苦苦抵当突击骑兵扑杀的天南军士兵,而莫特骑兵中的强弓手更是按照接受训练时的要求,集中力量射杀那些带有标记的天南军官,这更给天南军本来就处于溃灭边缘阵线狠狠的捅上了一刀。一个个集结起来的防御圈在失去了军官指挥后,很快就被莫特骑兵突破斩杀,沦为刀下亡魂,在这种情况下,投降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多余,而天南军一方似乎也毫无这种觉悟。
  随着战局的推移,无数天南军士兵被有意识的像河岸压迫,一面是汹涌浑浊的河水,一面是敌人高举的刀枪,很快这一场战事就渐渐转化为一场屠杀,失去了统一指挥的天南军已经无法靠自身力量形成完整的防御圈,而游牧骑兵似乎也充分领会到了这一点,每当天南一方企图结成防御圈时,总会遭到来自几倍的游牧骑兵的疯狂冲锋,一直到击破对方的企图为止。
  战局一点一点朝着有利于西北一方转变,已经放弃了突破重围希望的天南军士兵也充分展示他们顽强的一面,即便是面对占尽优势的西北军,他们一样没有退缩,充分利用步兵结阵灵活的特性组合成各种小型攻击阵形,但敌人数量实在太多,当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消失在敌人的武器和马蹄下时,两名师团长也意识到这一仗已经没有太大的悬念,自己一方的败亡也只是迟早问题,顽强抵抗也不过是徒增伤亡而已。
  当天南军终于下定决心放弃那些已经彻底陷入敌人包围深处的主力,组织起部分军队突破东方防线准备向龙门山口退缩时,他们才发现来自东方山口之处的黑压压的骑兵队早已整装待发,没等挣出包围圈的天南军来得及作出任何反应,早已等得不耐烦得一万图布铁骑已经以排山倒海之势向西狂卷而来,面如死灰的两名指挥官相互交换了一下眼色,知道敌人这般布置明显是不会给自己一方任何希望,几乎在同一时间抽出腰间佩刀,率先迎了上去,迎上那汹涌而来的急波涌潮,顿时被击打成片片血花,唯有一名举刀狂舞的图布骑兵感受到自己刀下多了一名战利品而已。
  这一场被称作“响水滩之战”的战役第一次让帝国内地的军队感受到了李无锋麾下经过改造后游牧铁骑的威力,虽然敌手只是两个并不完整的师团,但任何人都知道这两个并不完整的师团却是天南郎家第一军团中的第一师团和第二师团,可谓是郎家军队中精锐中的王牌,即便是在最后关头,这两个师团表现出来的战斗力依然无愧于他们的番号,纵然是在绝对劣势的情况下,面对在数量、士气和机动力占据绝对上风的游牧骑兵面前,他们依然死战不退,直到最后一息,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天南军人的荣誉。
  而在这一仗中,率先突破敌人防线的莫特第一、第二万骑队的优秀表现也获得了关西战区总指挥梁崇信的高度肯定,并在第一时间上报西北军政节度使府请求给予嘉奖表彰,而这一战也捍卫了梁崇信在西北陆军中的地位。
  让梁崇信和李无锋最为满意的却并非实夺得巴山和翠屏关,能够完整的歼灭天南第一军团中第一第二两个郎家的王牌军团才是两人最为在意的,毫无保留的消灭了郎永泉的两张王牌与击溃击败完全不同,原本不甚完整的第一第二师团只要大体框架存在,又有着大批经验丰富的军官和老兵,只需将预备役士兵一补充,一个完整的师团便又可以再现,而现在将其消灭干净,不但彻底断绝了这两个师团的复起,而且也让天南军方的士气大受打击,这其中的后续影响力却无法限量。
  响水滩一战宣告了西北势力正式介入中原征战的开始,后世的史学家高度评价了这一战,这也是西北第一次将来自腾格里草原上的游牧骑兵运用于腾格里草原以外其他战场,游牧骑兵疾如风火的特性在这一仗中得到完美展现,从昆仑关到响水滩二百余里,五个小时马不停蹄奔行而至,没有给敌人以任何作出反应的机会,而梁崇信也充分运用了巴山顾家的情报传递,将时间计算精确到了顶点,巧妙的抓住了天南军出山休息那一刻发起了突袭,一举成功,全歼天南精锐三万人。
  战后,西北军事学院的战术教官们都一致认为,响水滩一役中主帅对时间的把握对战机的捕捉,极大限度的发挥了情报系统的作用,在战术上对经过改良的游牧轻装骑兵特点的充分运用以及这一仗取得的辉煌战果和战略意义,这一系列独到之处都足以让这一仗作为经典战役编入战史,而梁崇信本人在这一仗中所展现出来的冷静的头脑和具有前瞻性的眼光,不但成功的全歼两个师团,同时也为后续一系列战役的顺利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也标志着郎家势力在关西崩溃的开始。
  “咦,老三,你看看那边,怎么朝这边来到人乱哄哄的啊?”站在翠屏关头上的一名军官挥手遮在额前,注目远往,疑惑的望着从西面跑过来的一大帮子商队。
  几乎所有人都顺着队长的目光望向西边,果然,一大帮马队乱七八糟的蜂拥着向关门口涌来,像是遇上了土匪打劫一般。
  “命令关下的人上前检查,看看是怎么回事?先把大门关上,不准他们靠近大门!待检查清楚后再说。”虽然东西两边都在自家军队的控制下,但小心的军官还是谨慎的命令关上关门并让在城楼下执勤的一个小队士兵上前检查,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大人,小的已经问清楚了,这些商人说他们在龙门山区里碰上我们天南军遭遇了攻击,听人说我们打败了,他们觉得情况不对,就先行跑回来了。”检查了解完情况士兵在城楼下喊道。
  心中一惊,城楼上的军官赶紧下楼打开城门将一几名商人带到自己处仔细询问,一干商人都是面无人色,显然是受惊不小,将自己在龙门山区中遭遇的事情叙述一番,听得军官又惊又惧,没想到西北人已经侵入到巴山,连才从这里过去的第一第二师团也遭遇了挫败,这可如何是好?当听及第一第二师团残军已经向自己所镇守的翠屏关退却时,军官也不甚在意,只是思索该如何向泸江的主帅报告详情,请泸江赶快增派兵力,自己这里仅有一个联队驻扎,如何抵挡得住?
  唤来平素在关中承担日常检查职责的原泸江警察局驻翠屏关的巡警们弄清楚了这几人确系经常来往泸江与巴山之间的巴山籍客商,军官倒也没有留难几人,吩咐人让他们带领货物离开,正交涉间,只见一路人马已经沿着那山道蜂拥而来,看那一身行头正是那些商人们口中吃了败仗的第一第二师团,虽然各个面带疲色,但看行进队形步伐倒也还算整齐,只是言语间火气颇大,骂骂咧咧,直嚷着后面三十里地就有追兵,要关上军士赶快开门,让他们进关。
  虽说有些疑惑为何这些败兵为何来得如此之快,但看见对方骄横的气势倒也像是第一军团的伟大,尤其是有几人看上去倒也是熟脸,军官也就没有多想其他,吩咐军士开门,只是这一干人等心情以太过急切,竟然脸招呼也不曾打,便鱼贯涌入而那几名熟悉的脸孔似乎脸上都还流露着挣扎和抗拒的神色,看得站在关楼上的军官心中忽然一动,只是他的觉悟来得太晚,依然涌入的败兵突然间变成了收买人命的魔王,乱刀纷飞,血雨四溅,尚未来得及反应过来的士兵们甚至连脸上的惊讶神色都还没有消失,便倒在了血泊之中。
  涔涔冷汗一下子涌上背脊,军官脑子里轰然一声巨响,上当了,这分明是敌人的骗关之计,只是悔之晚矣,连这些巡警也竟敢伙同这些西北人来欺骗自己,愤怒如狂的军官不由巡警解释便将几人剁翻在地,这才招呼着关楼上的部队赶紧下关堵住城门,只是这已经是亡羊补牢,呼啸而进的西北军士兵已经牢牢的卡死了大门而已经反应过来的守备军也知道存亡在此一举,亡命的猛扑上来,企图将刚刚进关的西北军士兵挤压出关,双方在关门前展开激战。
第四十四节
人心
  抢先冲关的是沙浪从第二师团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勇士,不但身手敏捷武技高超,而且个个都是西北军中的老人,战斗经验丰富,虽然他们还没有来得及突破就被敌人发觉,但牢牢控制住关门的西北军已经占据了相当主动性。仓促之间集结起来的天南守备军无法抵挡住西北军精锐舍生忘死的冲杀,当勇气相当时,实力上的优势便充分体现了出来,就这样一分分的将天南军的防线挤退,最终当整个关门处完全敞露出来时,背后的西北大军也就一涌而进,守卫一方再也无法控制住汹涌而来的兵潮,很快就在淹没在黑压压的浪潮之中。
  大陆公历697年9月27日,西北军在继响水滩之战后智夺翠屏关,控制了打开通往泸江的钥匙。而在这之前,9月26日,西北军攻打巴山府的战役已经打响,西北军集中了两个步兵师团进攻巴山,并且由五万骑兵助阵,配备了大量先进攻城器械的西北军团第一师团以及第二近卫师团连续对巴山府发起了猛攻,9月28日,正当攻防战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巴山警备师团部分官兵举兵叛乱,叛乱士兵在控制了西门后打开了城门,早已等候在外三万莫特骑兵纵兵入关,当日巴山府城陷落。
  9月29日,西北七万铁骑以及西北军团第二师团抵达泸江府城脚下。10月5日,日夜兼程的北吕宋第一第二师团以及西北军团第四第五师团在运输车的强大运力的帮助下抵达泸江平原,10月6日,西北军五个主力师团在泸江形成合围之势,并截断了汉中与天南本郡之间的所有通道。
  就在这一系列巨变之间,9月28日,司徒峻命令邱子诚的独立第四师团配合南部军区独立第一军团沿江乘船而上,并于五日后在汉中盆地的东部重要码头合江镇弃船登陆,与此同时,为了配合司徒峻的行动,在西北军团第三师团接手天水防务后,腾格里军团第三重装骑兵师团越过泗水岭进入汉中,驻扎于汉中北部。10月5日,南部军区第五军团第一、第四师团抵达汉中府城外围。
  仅仅几天之内,一连串的剧变让帝国内外所有人都目瞪口呆,西北军的狂野进击横扫整个关西大地,占巴山,夺翠屏,围泸江,进汉中,这一系列举动既让许多人欢欣鼓舞,也让许多人陷入了狂怒和痛苦之中。
  仅仅只有几天,无论是谢长洋还是温拿,两个人都几乎瘦了一圈,谢长洋更是有些脱形,两双布满血丝的眼睛你望着我,我望着你,一时间竟然无言以对。这一连串的打击来得实在是太突然了,巴山陷落,翠屏关失守,泸江被困,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李无锋纵是天神下凡也不可能在毫无任何预兆的情况下一举夺下两府大半,连泸江也只剩下一座孤零零的府城,这等巨大的反差让谢长洋和温拿都陷入了痛苦的彷徨之中。
  这几天中集中了六个师团轮番攻击汉中府城,眼见得已是胜利在望,连那城内的太平降军甚至都已经用箭射出书信商谈投降事宜,这一切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变了天,尚未从巴山泸江噩耗的打击中清醒过来,趁火打劫的司徒峻俨然是以一副接收胜利果实的主人面孔出现,而从泗水岭入盆地的西北重装骑兵虽然未曾直接开到汉中府城脚下,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目的是什么,不问可知。
  多日来夜不能寐的策划操劳,几万儿郎的鲜血和生命,竟然换来如此结果,这如何能让二人心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9/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