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志(校对)第2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6/510

  《西北星报》头版是一片来自外地记者发回的报道,《从唐语的流行看唐族在中大陆地位的提高》,皱了皱眉,无锋似乎嗅到了这篇报道背后不寻常的气息。无锋的目光落在了这篇报道的作者名字上,唐突,又是这个家伙,帝国大学新闻系的高材生,毕业后四处漂泊,据说还去过西大陆和大东洋上倭人的地盘,一个狂热的民族扩张主义者,但却是一个极负煽动力的家伙,这是无锋给他下的定语。据说这个家伙曾经是花玉眉在帝国大学里的仰慕者,说不准就是冲着玉眉来西北赖着不走,才被《西北星报》总编看上成为《西北星报》的头牌记者。
  不用说,光看标题,无锋就知道这个家伙又实在鼓吹西进论。曾几何时,腰包逐渐鼓胀起来的西北商人们也逐渐开始不甘于局限在西北这个狭窄的地域内了,他们的目光已经从西北六府转移到了更远的西域、腾格里、北吕宋,而当这几个地区陆续纳入西北管理之后,带来的经济利益将西北商人们刺激得欲火中烧,他们渴求获得更多的利益,他们希望自己把更多精力关注于西方那些市场尚未得到充分开发的地区,比如说印德安王国和梅利公国。印德安王国富饶特产和梅利公国利润丰厚的香料都让他们垂涎三尺,他们希望自己无锋能把影响力更深更远的扩展到这些地区,运用影响力为他们赢得更多的商机,北吕宋已然如此,西域和腾格里正在如此,他们希望下一个目标将会是印德安王国。他们在政府和军方都有一些支持者,虽然并未结成什么利益团体,但也许浓厚的扩张情绪,使得军方不少要员们下意识的和他们在舆论上结成了同盟,而他们的代言者便是这个唐突,甚至这个唐突比他们走得更远。
  这是无锋在让安全部门经过调查后得出的结论,他们不是外来势力派来破坏自己东进大计的棋子,而是他们的利益更多与西方有关,帝国内部较为完善发达的工商业体系让他们许多商品并不具备高人一等的竞争力,而在中大陆,许多商品却可以轻而易举的取得垄断地位,这促使他们不断游说政府和军方,当然最大的目标自然是自己。
  文章从唐语在印德安逐渐取代拉尼亚语成为商界第二交易语言以及印德安地区兴起唐语热这一现象阐述开来,从北吕宋唐语取代天方语成为第一官方语言到西域诸国唐语成为和天方语一样具有同等地位的官方语言,从腾格里草原上层社会以会讲唐语为荣到马斯顿荒原上会唐语者逐渐增多这些现象展开论述,认为西北目前不应该把太多的精力放在帝国内地,而是应该把握时机将重心移到西面,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与中大陆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的融合上,运用唐族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灿烂的文化艺术去影响中大陆那些尚处于较为落后的地区,使得他们能够尽快的沐浴文明曙光,避免被来自西大陆的异教文化所影响。文章还指出,西大陆的宗教东侵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在中大陆这个宗教意识并不强烈的地区,如果不强占先机,将来必然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洋洋洒洒数千言,有理有据,即便是并不主张西进的无锋也不能不承认这个家伙这篇报道提出的一些观点相当新颖,而且也的确又足够的说服力,与以往他的一些态度鲜明的文章大不相同。尤其是在指出西大陆圣灵教势力的扩张上,用许多较为详实的举例来说明,例如圣灵教在印德安地区修建了多少座教堂,在梅利公国兴建了多少所教会学校等,指出这其中不仅仅是像表面上表现出来的宗教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推广,其中还有着很深刻的政治背景,说得直接一些,甚至就是替西大陆政治和工商势力东侵打前站。这个观点让无锋耳目一新的同时也感到一丝震动,在自己一味全力东征的同时,也需要确保自己在现有中大陆地区的主导地位,尤其是在宗教和文化艺术等许多意识形态方面更应该引起重视,而自己这两年里似乎有些疏忽了。
  这个家伙虽然观点偏激了一点,但对自己却是颇有启发,顾此失彼的例子不能发生在自己身上,这个家伙说得对抢占意识形态的制高点是一种高明之举,尤其是打着宗教的幌子,如果一旦让来自西大陆的意识形态占据了先机,自己要想重新夺回这个制高点,也许真不知要多花多少精力。未雨绸缪,自己也许真的该做一些准备了。
  《西域掀起新一轮圈地运动,葡萄园成为各农场主首选》,感叹之余,无锋目光重新落在了《西北星报》的另一篇报道上,附标题是《从西域葡萄酒产业突飞猛进看归德酿酒业面临的挑战》,文章用翔实的论据和慎密的文笔介绍了近一年多来,来自江南和西北的商业资金涌入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都相当适合种植优质葡萄的西域诸国,他们大量投资购地兴建葡萄园,并在几个葡萄园较为集中的集镇上开始新建酿酒作坊和酒庄,准备利用当地良好的光照和灌溉条件大力发展葡萄种植业,以促进西域酿酒行业的崛起,同时文章业对比了近几年来的归德酿酒业的复兴,主张归德酿酒行业应该适时审时度势,利用自己成熟先进的技术,发展高档酿酒行业,而将普通酿酒基地转移到西域,促使归德酿酒产业进一步升级,以达到确保自己龙头地位的目的。
第二十节
法务署长
  看到这里,无锋又想起萧唐和自己说的话,西北六府的经济已经进入稳步增长期,要想希望它们一直保持初期的高速增长不太现实,而西北六府之外的北吕宋、西域诸国和腾格里却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才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但由于这几地长期处于封闭和落后环境,人口素质相对较低,在地方官员的素质上也是参差不齐,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这几地的经济发展,不少在以上几地投资的商人们已经反应出来种种不法现象,尤其是在西域和腾格里更是明显。
  而当初定下的方向便是以本民族人士为主参与管理,现在看来,这个政策似乎稍稍有些失误,尤其是在自己已经完全控制了这几个地区之后,这些矛盾和缺陷就显得更为突出,民族官员的素质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短时间的培训根本不足以改变一个思想已经成形的成人,而米丰也向无锋反应了近期监察部门惩处的地方官员中民族官员占了相当一部分证明了这一点,其中甚至还包括几名高岳族官员。这也引起了无锋的警惕,也许真如米丰所说再这样下去,不但会影响到整个大局,而处置太多的民族官员,也难免会给那些少数民族内部的不满势力以挑拨的借口,但不处理的话,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分种族这句话似乎又成了儿戏。
  官员的品性素质问题似乎是困扰每个朝代统治者的第一难题,腐败二字自从有历史可载开始,似乎就一直伴随着每个王朝的兴盛和衰落以至于覆灭,只不过在兴盛时期出现的频率要稍稍少一些,而在覆灭时期就显得太频繁了。无锋也曾经对此做过一番深思,他发现自己也并没有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良策,除了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大查处惩戒力度外,似乎就只有加强官员的道德操守熏陶了,当然必要的足够的薪俸也是防止他们徇私枉法以权谋私的物资基础,但无锋并不认为这能够从根本是解决这一问题。正如哲人所说,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欲望,有欲望就会有罪恶,没有人能够完全杜绝这一点,就连自己有时候一样不能摆脱一些邪恶的欲望,如何能够要求所有人都做到这一点呢?只能说尽可能的将这些控制到最低程度罢了。
  正出神间,却见一名近卫放进脚步小跑了过来,有些不悦的看着对方,知道近卫报出在府内纠缠不走者的人名后,无锋才笑着摇摇头,同意放对方进来。
  “嗬,大人,你可是越来越有王者之气了,远远看见您躺在这儿,凉亭四周五色云气缭绕,早知道大人你在这儿汲取天地灵气,运筹帷幄,我等闲人就不该这个时候来打扰你才是。”一边说,走进凉亭的矮胖子却不客气的一屁股坐在无锋身旁,拿起放在石桌上果盘里的鳄梨,连皮也懒得剥便大嚼起来。
  大概也只有此人敢于在自己面前如此放肆,即便是像苏秦王缭这等闻名帝国的狂士,但在加入了自己麾下后都收敛了许多,而此人却是几年如一日,从来不曾在自己面前拘谨半点,除了在自己抓住他的把柄时略略有所收敛,几乎每一次自己和他谈话总会被他气得连鼻子都快歪了,不过有一点无锋很欣慰,正是这样的谈话让无锋感受到了许久难以感受的轻松和自由以及也许再也无法找寻回来的那种熟悉滋味。
  “莫伦啊莫伦,你就不能正经一点儿么?身为西北首府的一府之尊,如此吊儿郎当,客气的人说你是放荡不羁,在外人眼里只怕就是癫狂了。”无锋无可奈何的摇摇头笑骂道:“听听你说的些什么话,随便哪一句都可以定你一个忤逆之罪,诛你三族有余。”
  “嘿嘿,诛我三族?大人,只怕首先得把咱们西北军中那些个将领们斩尽杀绝才行,他们中随便哪一个说的话也胜过我的言语,大人大概比我还清楚吧。”矮胖男子无所谓的耸耸肩放肆道。
  莫伦随便一句话顶得无锋窒了一窒,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无锋自然知道自己手下那帮子将领们说起话来百无禁忌,尤其是在帝国日趋没落后,更是刺激了这帮子雄心勃勃的干将们,在无锋不曾接受帝国中央秦王的封号时,军中便有不少人颇有意见,认为自己主帅的功劳早就应该封王,而现在关西全郡已经拿下,帝国履行约定,而主帅却不肯接受,这让一干将领们深感失望,后来还是无锋专门召集一些将领分析当前时局以及接受王位的利弊后才勉强安抚了军中诸将们的心,这等时候要向封住这些家伙的大嘴,怕是难比登天。
  打了哈哈,无锋不想就这个问题深究,毕竟这种时候也不是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这次专门招莫伦来便是另有重要事情相商,这也是无锋经过苦心思考后的打算。
  “莫伦,你可知道我找你来汉中的目的?”无锋端起石台上的茶杯抿了一口,若有所思的道。
  “呵呵,大人,若是有好事,大人肯定直接就会下书给我了,若是坏事呢,大人只怕也会安排其他人来通知我,现在既然大人亲自召见我,大概也就是一些麻烦但又不好说好坏的事情吧。对了,听说大人有意在西北和关西进行政改,是不是和这件事有关系?”矮胖男子的嗅觉和推测不可谓不准,三言两语已经推断出无锋招他来的大概用意,让无锋大感佩服。
  “不错,今天我找你来就是向听听你的意见,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你。”无锋重重的点点头示意莫伦静下心来听自己慢慢道来。
  莫伦脸色显得很平静,似乎完全没有听见无锋的一番说辞。西北和关西的政改方案他已经有所耳闻,这也在意料之中,不可能再向北吕宋和西北一样并设两个机构让一个从属另一个了,关西不比北吕宋,它的地理位置幅员面积以及其经济总量和社会形势的复杂性远远超出北吕宋不知凡几,如果形成多头格局,只会极大的降低办事效率,所以调整也势在必行。但莫伦没有想到上司会把这样一个位置交给自己,他难道不知道自己坐上这个位置也许会给无锋自己自己甚至整个西疆都护府都带来许多麻烦么?
  “大人,法务署署长这个位置对我来说的确很有诱惑力,我学的就是法律专业,当然希望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为大人效劳,可是大人想过没有我担任法务署署长也许并不是一个最佳选择呢,说不定大人以后会为自己的决定后悔终生。大人为什么不再慎重考虑一下呢?米丰不是干得有声有色,为什么不选择他呢?”半晌后,莫伦才眯缝着一双肿泡泡的眼睛,慢吞吞的道。
  无锋绕有兴致的看着眼前这个肥胖男子,说实话,在选择法务署署长这个职务人选的时候,他的确有些犹豫,莫伦也许是一个法律专家,但他骨子里对强力部门所拥有的特殊权力一直有些耿耿于怀,认为应当对这些强力部门权力有所限制,尤其是自己的内务安全部门所拥有权力更是让莫伦大为不满,认为这完全成为了特务制度,并告诫自己这是前朝之所以覆灭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求自己改善。他也许有些理想化,不能客观的认识目前的局势,在现阶段没有一支强有力的特务部门是无法有效的开展工作的。
  也许莫伦提出的理念代表了一个历史发展方向,但要想推行这些决不是现在,在无锋看来也许一百年两百年后莫伦的观点才会逐渐被人接受,但这毕竟代表着一个发展方向,自己如果选择他作为法务署长,就不得不在现实状况和法务署长的观点中作出一定调和,这是一件麻烦事,但无锋愿意一试,他相信莫伦是一个能够灵活变通的人,能够在现实局势和发展潮流两者之间作出正确选择。
  另外莫伦的为人也是无锋能够放心的,虽然这个家伙平素放荡不羁,但却在内务安全部门无孔不入百般挑剔的目光下显得十分干净,顶多也就是一些在青楼楚馆过分流连这等小节上有些不注意,那莫伦自己的话来说,只要西北政府没有明文规定政府官员不能进入这些场所,他就要光明正大的去这些地方。好色而不贪色,爱财而取之有道,这是无锋给莫伦得出的结论,这也是无锋最终选择莫伦的一个重要原因。
  “呵呵,我能够作出这个选择,难道还不能接受一些不同意见?至于米丰,军法总监这个职务已经让他够烦心的了,随着腾格里草原上部队数量大量增加,我想他会更加繁忙,何况军政分开这是我们西北一早就定下的规矩,他兼任监察署长也不过是临时的,我希望能够有一个像米丰那样尽职尽责的专职监督司长来接替他的工作。”无锋笑着回答,“希望你选出来的人,不要让我失望。”
第二十一节
腐败
  “大概你也听说了近段时间监察部门的行动力度比较大吧?唉,看来咱们西北也不是清净之地,原本我还认为咱们西北短时间内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问题,没想到,这才几年,嘿嘿,各种花样玩意儿都冒了出来,防不胜防啊。”无锋仰躺回椅中,顿了一顿有些感伤的道:“那些新归顺地区的官员们出这些问题,我不奇怪,毕竟他们没有意识到我们西北与帝国的不同,可是连西北六府中除了你庆阳府尚未被监察部门查获有官员外,每一个府或多或少都出现了这一类现象,而且还有跟随我从城卫军起家的老人,没想到腐化堕落得如此之快,才到地方几年就已经变成这个样子,这简直让我感到无法接受。难道帝国的今天就是我们西北的明天,这种结果我不能接受。”
  看见上司的情绪一下子变得有些激动,莫伦沉默不语,他在默默思索上司话语中的含义。既然让自己坐上法务署署长这一和政务署长、军务署长并列的高位,而且这么急迫的将自己从庆阳招来,上司肯定是感觉到自己领地内存在的问题已经不容忽视甚至可是说危险的地步了,莫伦其实一样在关注着这方面事态的发展。
  监察署在这一段时间里展开了一系列的代号“清白”的清洗行动,一口气逮捕了多达八十多名的各级官员,上至府一级署长,下至镇一级普通办事官员,全西北府县官员无不谈监察署而色变,这些落马的官员中绝大部分来自于新纳入西北管辖的比如卢龙、天水、陇东和西康几府的官员,民族地区的官员也暴露得较为突出,但是也有少部分来自出庆阳府外的西北五府和北吕宋两府。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触目惊心,从徇私枉法到以权谋私,从买官卖官到贪污受贿,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官商勾结中饱私囊,这在新归顺区域内最为严重。
  上司说这番话大概也是想听一听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以及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来应对,这也许就算的上自己上任之前的一个施政演讲吧。莫伦苦笑着想道,只是这个腐败问题历朝历代从没有人能够根治过,莫伦虽然自负才高八斗,但一样对这个问题没有多少把握,准确的说,应该是莫伦自己对这个现象也持认同态度,即腐败永远和贪欲与权力伴生,不死不灭,永远不可能断绝,唯一的办法大概就是如何将它的程度消弭到最低罢了。
  “大人,其实你不必过分忧心。这腐败从来就不曾根绝过,也不可能根绝。为什么?腐败的根源在于人之贪欲,其土壤却是权力的存在,而有人之处便有贪欲,这是人性之恶,而有人的对方就必然存在一定的政权结构进行管理,这就存在着权力的分配和运用,这就是腐败产生的土壤,要想消除这两点显然是不可能的,除非人这一种族不存在。从人类历史发展来看,这种现象还将会长期存在。”沉思良久后的莫伦终于开口说话,但这一番话却让无锋大为沮丧。
  “那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对此就无能为力喽?”无锋当然不相信自己挑选的法务署长人选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当然不是,现在我只是和大人探讨腐败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和原因罢了。对于腐败,无论是东大陆还是西大陆,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有着不同的手段和措施来应对。在东大陆,尤其是我们唐族,主张以修身养性,提高个人品德操行素质来克制人的贪欲,从根源上来杜绝和减少腐败产生,另一方面也主张通过严刑峻法来打击这种现象,通过严刑来达到震慑作用,是后人不再犯;而西大陆诸国则主张建立一套良好的规范来约束政府官员的权力,使其相互制衡,同时提高政府官员的职业素养,从这两方面来减少腐败产生的可能性。”莫伦侃侃而谈。
  “那这两者各有什么优势和弊端呢?”无锋明显来了兴趣。
  “前者是从根源抓起,应该说治本,但从我们唐族建立的历朝历代情况来看,很明显这种效果并不佳,因为人之本性趋恶易,趋善难,而社会复杂多变,当你身处高位时,要想拒绝利益的诱惑,一般人很难做到,要从本源上达到目的不但需要花费巨大毅力和时间,而且很容易功亏一篑,至于严刑峻法那更是治标的一种特殊手段,短期或者个别地区一时间能够起到一定效果,但在人之贪欲驱使下,这种效果显得很有限。西大陆的方向看上去似乎下过要好一些,但他们一样存在弊端,所有制度和规范都存在缺陷和漏洞,在人之贪欲驱使下,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找出针对这些防范和约束性制度的手法,这会极大制约这些制度作用的发挥,而且制度越严密越规范越完善难免也会影响到政府办事效率,这一点也不能不考虑进去,至于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这和东大陆的修身养性有异曲同工的作用,应该说有一定效用,但却很有限。”莫伦慢慢分析着东西大量在惩治腐败上策略上的异同。
  “嗯,有些道理,看来这腐败问题也的确是一个官场顽症,要想治愈怕是不容易,但莫伦,你认为针对我们目前西北包括关西在内的现状应该采取那些措施来进行整治,以达到最低限度的限制这些现象的发生呢?”无锋感慨的叹了一口气,这个问题困扰他很久了,早在这次监察署发起“清白”行动之前,他也就或多或少听到一些反映,他也预料到自己领地内这种事情的发生也是迟早的事,但是他没有料到这次监察署的行动来的如此迅猛,取得的成果是如此巨大,当然也就变相的说明自己领地内的官员们存在的问题是多么严重,这是无锋始料未及的。
  这又是一个庞杂的话题,好在莫伦在阐述腐败的根源问题时变已经在酝酿对策了,所以倒也有条不紊:“如果说大人想要莫伦找出一个根治的办法,可能大人要失望了。不过莫伦也有一些想法希望将这种现象控制在较低和能够接受的限度内,可以供大人斟酌参考。首先,建立良好的官员选拔制度和培训制度,加强进入政府机关的官员尤其是重要职位上官员的考察了解,从第一关抓起,另外任后也需要定期进行品行操守的考核和学习,加强职业道德培养,是他们对自己的职业有一种崇高责任感,从根源上最大限度的防止他们蜕化堕落。”
  “第二,提高政府官员薪俸,建立一套稳定的薪俸制度,让官员们即使在没有任何外来非法收入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在整个社会群体中保持一种较高的生活水准。因为从目前情况来看政府官员应该说大多属于整个社会阶层中拥有较多学识和能力的精英,他们或多或少手中都掌握着一定权力,如果不能让他们感到物有所值,而相比之下那些有求于他们的人却个个腰缠万贯,难免会产生不平衡感,这种不平衡感如果不能用正常的心态去看待,就很容易转化为腐败的心理预备。”
  “第三,完善制约制度,强化监察功能,加大力度查处额和打击腐败行为,从预防和惩戒两方面来遏制腐败犯罪。建立一套适我们西北情况的权力制约制度,减少腐败发生的可能性,当然这有些难度,尤其是在我们西北还处于创业阶段,过分强调这一点会削弱我们统治管理效率。强化监督功能,就是要赋予监察部门更大的权力,从机构、人员编制和经费上给予充分保障,同时提倡全民监督政府官员行为,鼓励检举政府官员腐败行为,法务部门将给予检举者重奖和保密,另外还应该从法律角度加大力度对腐败行为的惩治。”
  “另外,我也想向大人建一个议,当然这个想法不一定切合现在实际,我只是想提出来,希望大人觉得在合适时候逐步推行这个制度,者也许有助于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和蔓延。”莫伦在说到最后者一点的时候显得有些犹豫,与谈及前面几点时候的鲜明态度有些不大一样,这让无锋一下子来了兴趣。
  “哦,不妨说来听听。”无锋饶有兴致的鼓励道。
  “那就是建立官员任前任后财产申报备案制度,申报备案制度可以逐步推开,从最开始只向监察部门申报,到最后向全体民众通报,这是一个过程,可以由大人来掌握进度。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官员在任期内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同时也为监察部门提供一个良好的监督环境,如果哪一个官员有意瞒报和漏报收入,而被监察部门查出,勿庸置疑这位官员就存在腐败问题。”莫伦最后这一段话可谓石破天惊,连无锋也怔在当地。
第二十二节
火起
  建立财产申报制度?这意味着什么?尤其是莫伦说完后瞧向自己那意味深长的一瞥,其中含义更是不言而喻,那不是要首先从自己开始?虽然无锋并不在乎暴露自己的财产,毕竟自己个人所有财产究竟如何计算,恐怕连监督部门也无法确定,这公私之间如何界定,恐怕连莫伦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但是像自己下属这些官员们的想法可就不一定了,财不露白这句话是唐族古训,即便再是通过合法渠道获得的财产,还是没有人愿意将它公之于众,别说现在仍然还处于战乱时期,即使是大治年代,依然无人肯这样做。
  无锋下意识的摇摇头,否决了自己内定了的法务署长的想法,正如自己所说,也许那代表了一个潮流发展方向,但并不意味着现在就适用,那需要时间的流逝和和社会的发展来适应,也许几十年或者百年甚至几百年后这会是一个好的举措,但现在看来却显得有些脱离实际了。
  看见上司摇头否定了自己的提议,莫伦并不惊讶,连他自己也觉得这个想法有些超前,更不用说看重实际的上司了,不过已经够了,至少自己成功的向上司推销了这样一个理念,也许在将来的历史长河中,这粒种子就会发芽生根,结出累累硕果。
  “啪”一声脆响,吃痛的健马猛的埋首奋蹄,箭一般钻了出去,直插碧海无垠的草原深处。崔文秀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畅快的纵马狂奔过了,虽然东大陆是旱情如火,但处于中大陆的腾格里草原似乎丝毫没有受到东大陆旱情的影响,来自南面的暖湿气流甚至比往年还来的更早一些,带来的几场雨水让经历了干冷冬季荼毒的草原顿时恢复了生机,黄羊野兔的身影在翠绿的草丛中咋隐咋现,偶尔还有披着长长鬃毛的野马群远远的从天边奔过,碧空如洗,如此锦绣江山,崔文秀甚至惬意得想引吭高歌。
  身后几骑紧紧跟在一马当先的主将身后,其中一骑更是只落下半个马头,呼呼风声从耳际掠过,扑面而来的只有碧绿的草原,看见主将丝毫没有停步的迹象,鲍林不由得暗自叫苦,自己一路起早贪黑赶了三天路才找到主将,却恰恰遇上主将骑兴大发,没等自己来得及汇报,便拖上自己外出遛马,这一遛就奔出二十里地,可把自己累得够呛。
  看见身后众人似乎都有些跟不上趟,崔文秀这才意犹未尽的慢慢放缓速度,“鲍林,你这个兔崽子是不是被旁遮女人的肚皮把你给吸干了啊?堂堂一个骑兵联队长出身的老骑兵了,这才丢下部队多久,你就变成这样了?听说你在斋浦渡可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啊,怎么没见你给你老上司送上几个美女贿赂一下我呢?我可以给付钱嘛。”
  一边笑骂道,崔文秀一边带住了马缰让紧随身后的鲍林和自己并肩而行,而身后的几名卫兵也知道主帅他们肯定有事情要谈,知趣的落下了一截,远远的尾随着。
  “呵呵,军团长,你若是真的喜欢这一口,那鲍林立即给你带上几个,那旁遮人就怕你不要,只要你开口,只怕连他们自己的女人都愿意双手奉上。”鲍林咧嘴一笑,“就怕大人不敢要啊。”
  “嘿嘿,本人没有那方面的爱好,即便是有,本人也不用这种渠道来解决。上一次海德拉巴人不是送来不少歌姬么,除了让内务安全部门挑选出来几个留在斋浦渡行宫里,其他都分给了众人,见者有份啊。”崔文秀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嗯,这我知道,斋浦渡行宫里那几个女子个个都是内媚外秀,委实惹火得很,海德拉巴人打得好主意,只是要过刁肃那只独眼,怕是难比登天。”鲍林也笑道,“旁遮人估计是不敢打这方面的歪主意,不过惹来监察署的人来,反为不美了。”
  “呵呵,那倒是,没听说米丰这段时间带着人把西北抄得鸡犬不宁,人人谈米色变,咱们得军法总监兼监察署长可是动了真格,一下子扫落了不少人呢。”崔文秀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像是想起了什么,“怎么。这次为什么会突然回来了?旁遮人那边情况怎么样?”
  “回大人,旁遮人那边倒没有什么,桑德斯和昆单与白衣派中的温和势力还算合作得顺利,清洗后留下的权力真空也逐步由亲我们的家族慢慢填补了,一切都在按照正常轨迹运行。”鲍林苦笑了一下,接着道:“只是旁遮人这边没什么问题,可是海德拉巴人和提克人那边却出了问题。”
  “噢?”马背上的崔文秀全身一震,鹰隼般的目光牢牢锁定在鲍林脸上。作为西北派驻旁遮人领地的军事代表,鲍林不仅仅肩负着指导和协调旁遮人政策走向的责任,而且还有一项重要职责就是监控整个印德安王国各部的局势,防止印德安王国国内出现不利于西北的形势,原本以为在征服旁遮人后会迎来一段平静期,但现在看来似乎又出现了超出预料的状况。
  “怎么回事?说一说情况。”
  “提克人和海德拉巴人恐怕现在已经开战了。”鲍林脸色转为沉重,一字一句的道。
  “提克人和海德拉巴人开战?怎么提克人又戳到海德拉巴人的痛处了?”崔文秀脸色沉声问道。
  “不,大人,这一次是海德拉巴人先挑衅惹起的事端。”鲍林忍不住长叹一声。
  “海德拉巴人先挑衅?!”崔文秀以为自己听错了,自从旁遮人被收服以后,失去了旁遮人这条走狗提克人就不得不赤膊上阵了,不过再西北的警告和海德拉巴人的刻意委曲求全下倒也没有出什么大乱子,秉承李无锋的意愿,现在的印德安须得尽量保持平衡,不能在西北全力东图的时候发生大的问题,影响到东进大计,截至目前为止,似乎都还算正常。
  鲍林苦笑着将事情来龙去脉做了一个简单介绍。
  每年四月初是罗门教的圣女开光节,提克人都会派出选出的圣女携带大量金银珠宝前往位于雅库安人境内几十里地的摩崖朝圣祝节。摩崖是罗门教的圣地,但却在并不信奉罗门教的雅库安人境内,但雅库安人对割地罗门教信徒朝圣一直采取不闻不问的政策,各地朝圣者均可自由进如这一地区从事宗教活动。但这一次提克人的圣女在位于海德拉巴人、提克人和雅库安人交界的三不管地带遭到了一帮一直对提克人耿耿于怀的海德拉巴人贵族子弟带领的私兵的洗劫,圣女连同所有金珠财宝被抢走,提克人视为奇耻大辱,要求海德拉巴人必须作出合理的解释并赔偿一切损失。
  海德拉巴人在第一时间就抓获了这帮惹事的贵族子弟,并表示愿意赔偿一切损失,但提克人提出了由于圣女受到了亵渎,必须将所有参与此事的当事人绞死并赔偿所有受损失的金银财宝,而提克人列出丢失财宝的清单也是大大超出了海德拉巴人找到的珠宝,至于绞死所有当事人更是海德拉巴人无法接受的条件。双方僵持不下,提克人立即下达了最后通谍,要求五天之内海德拉巴人必须不折不扣的接受自己一方提出的条件,否则就会兵戎相见。
  接到海德拉巴人通报的鲍林一方面立即向提克人一方发出了不得将事态升级的警告,另一方面也发现提克人在进行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军事调动,至少二十万人的大军迅速完成了集结,血案然是早有准备,而且还有数量不详的军队正在奉命紧急集结,鲍林由此推定,提克人即将地海德拉巴人发起全面进攻。所以他在一方面要求旁遮人军队进入紧急戒备状态的同时,也马上日夜兼程赶往正在波月集进行常规演练的腾格里战区临时指挥部来向崔文秀汇报。
  听完汇报的崔文秀脸色略略有些阴沉,他抚弄着颌下的短须半晌没有说话,良久才启口问道:“你确信提克人将会对海德拉巴人发起全面攻击?依据是什么?”
  “大人,我个人看法提克人派圣女前往摩崖朝圣祝节就是一个圈套,愚蠢的海德拉巴人偏偏就去钻了这样一个圈套。以往圣女去摩崖朝圣提克人都是重兵护送,为什么这一次却是只有不足百人的卫队,竟然让一帮海德拉巴贵族子弟带着几百私兵就打垮了,这中间分明有鬼!而据我们掌握的情报海印德安内政部门在第一时间就抓获了那些贵族子弟,提克人可以说没有遭受任何损失,但提克人提出的朝圣用财宝数量几乎是寻常朝圣用财宝数量的五倍,而且还提出要绞死所有当事人,这分明就是要海德拉巴人无法接受这个条件;更为重要的是,提克人在短短几天之内就集结了二十万以上的大军并且星夜北上,这么短时间内即便是我们西北也无法做到,难道这还不足以证明提克人的野心?!”鲍林锁着眉头字斟句酌的分析道。
第二十三节
原委
  鲍林的分析入情入理,崔文秀也不得承认这一次恐怕是提克人蓄谋已久的一场阴谋,而倒霉的海德拉巴人却恰恰成为了这个阴谋的牺牲品,只是提克人的目标是什么?是打败海德拉巴人确定自己在印德安王国中央政权的主导地位,还是彻底征服海德拉巴人和他们的盟友?那印德安王国内另一支重要力量雅库安人又将作出何种反应呢?
  “鲍林,雅库安人有什么反应?”崔文秀不相信雅库安人会眼睁睁看到海德拉巴人倍提克人歼灭而无动于衷,虽然海德拉巴人和雅库安人之间的关系也不睦,但唇亡齿寒,海德拉巴人真的在印德安政治版图上消失只怕带给雅库安人的一样是钢刀逼颈,雅库安人不会看不到这一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6/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