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志(校对)第3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4/510

  林家事实上已经丧失了对整个三江郡中部地区除江川府城外的控制权,即将成熟的第二季粮食已经成为马其汗人的囊中物。这批粮食在整个东大陆都处于严重旱灾的情况下尤显珍贵,即便是不能为林家所有,也不能落入马其汗人手中,只是现在形势险恶至此,要想保证这批粮食不落入马其汗人手中,光凭林家现有军队实力是无法阻止的。
  而有了华阳和玉山两府作后盾的马其汗人将会严重威胁到江川府城内林家的生存,林月心和林国威对此都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光凭目前林家的力量,仅仅只占有两府之地,而且两府也都只能说是残缺不全,府城以东的广大地区实质上都将被马其汗人所控制,缺乏强大的军事力量,尤其是机动军事力量作保障,这种劣势就显得更加突出。
  如果想要捍卫这个地区的主权,那就需要有强大军事力量作后盾,可是现在林家军事力量已经下降到了林家自统治三江以来的最低点,军事实力的削弱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减少,更大的伤害来自于士气的低落,连续遭遇惨败的三江军队内部到处蔓延着失败颓丧的情绪,失去了斗志的士兵比平民还不如,这一点作为老军人的林国威深深清楚。
  要想扭转江川乃至整个林家危如累卵的局势,目前唯一能够借助的力量也只有西面的强邻李家了,虽然李无锋的大军已经开进了安顺府,但从目前的表现来看,李无锋并没干预安顺府的任何政务,除了城市防御方面的,虽然这很有可能是李无锋暂时麻痹人们的一种手段,但林家上下更希望这种局面能够一直维持下去,至少这给了他们一种渺茫但似乎还存在的希望,他们希望李无锋能够看在与林月心的关系上把安顺交还给林家。
  大陆公历698年7月16日,马其汗人南线大军终于占领了整个北罗尼西亚,林氏在北罗尼西亚的统治经历了三年后终于宣告寿终正寝。7月19日,当马其汗大军兵临玉山城下时,玉山城举城官员率领城内未来得及逃脱的士绅商贾出降,马其汗人接受了玉山城官员们的投降。7月25日,也就是一周之后,华阳府城宣布为不设防城市,马其汗人北线大军兵不血刃的接管三江第二大府——华阳府。至此原来三江郡东面的防御铁三角华阳——娄山关——玉山正式覆灭,而马其汗人在占领了这三地后,更将这个铁三角反其道而行之,倒转来的铁三角的尖锥——娄山关正好直指三江首府江川府城。
  王宗奚静静的坐在江川城守府的会客室里等待着林月心的接见。也许是想要避免刺激自己卧床不起的父亲,林月心避开了节度使府而选择了江川城守府作为接见地点,这似乎有掩耳盗铃的嫌疑,但林月心还是觉得这样做更好一些。
  王宗奚虽然与林月心并不熟悉,但也见过对方几面,而上一次见面似乎间隔时间并不太久,就在林月心到达关西不久,王宗奚就曾经在与上司会面之时,见到这个较弱不堪的尤物。
  环顾了一眼四周,趁着林月心和现在林家军方统帅林国威尚未到来之时,王宗奚绕有兴致的打量起这江川城守府的建筑来。王宗奚有些惊讶的发现这江川城守府更像是一座南方风格的私家园林,用于办公的房舍建筑并不多,寥寥几间而已,反倒是建筑物侧翼的一座小园林颇有些味道。
  进侧门一个小天井,经过曲廊进入有花木布置的空地,在经过小廊到达另一小院,苍翠的古木枝叶虬劲盘曲,连接小廊的是一座小厅屋,厅墙上开启空格窗,窗外一座人造水池,水面虽不宽阔,但形态曲折自然,一座石桥将水面横切成大小不一的两片。池中一角涓涓细流蜿蜒折入池岸边一座水榭背后,仿佛水有源而无头。岸边睡莲遍布,稀疏布置的湖石高低起伏,错落有致。而王宗奚所居的房间只需穿过一道宝瓶门便可直入曲廊,转入厅屋,一览水色,颇有些曲径通幽的韵味。
  正当王宗奚兴致盎然的欣赏着这门外秀色时,却听得侧门一响,赶紧转过身去,却见往日一副娇弱怜惜的模样的少女今日却有些变化,昔日蛾眉髻依然被高高挽成一个高髻,一枚玉簪斜插,合身的连体长袍罩在有些苗条的身躯上略显宽大,一袭暗红色的披风外罩,让少女凭空多了几分英武之气。
  “王大人别来无恙?”圆润悦耳的声音把有些发呆的王宗奚从一怔中拉了回来,王宗奚不敢怠慢,躬身一礼道:“见过林小姐,宗奚奉主公之命前来江川见小姐,若是小姐有什么需要,主公早已吩咐宗奚,请尽管吩咐。”
  王宗奚已经是第二次经历这种有些尴尬的场景了,上一次是见众人眼目中的大妇安琪儿,这一次又来正式会晤据说是与主公有着特殊感情和关系的林家玉狐,尤其是在林月心已经担负起林家重任又面临马其汗大兵压境的情况下,这份工作并不那么轻松。
  见到对方直截了当的道明来意,林月心反倒有些犹豫了,李无锋大概已经料定了林家无法单独扛起抵御马其汗人的重担了,马其汗人此时气势正盛,没有李无锋的支持,只怕林家真的难以顶过这一关,但是自己能够相信他么?正如自己父亲所说,如果安顺事变在秦都甚至江川重演又该怎么办?她无法确定在自己心目中始终有些变化不定的表情和神态究竟哪一张才是他的真正面目,知人知面不知心,画虎画皮难画骨,人心永远是最难以认清楚的。
第八十五节
两线(4)
  “王大人,不怕您见笑,我们林家现在已经面临绝境,马其汗人大军逼进,现在已经占领了华阳和玉山,江川危在旦夕,我不知道你家大人派你来此的目的,不过现在我还是代表林家正式向西北一方请求援助,请求贵方能够帮助我们打退马其汗人的进攻。”思前顾后,素来伶俐的林月心竟想不出合适的语言来道明林家的意图,毕竟像要想昔日的大敌求援,这种话委实不太好说,虽然自己和李无锋之间的感情关系面前这个人应该也有所了解,但恰恰是这层关系反而约束着林月心,让她有些话反而不好明言。
  王宗奚也知道对方的难处,和自家主子关系未明,却又是林家目前的主心骨,在涉及两家的利益和关系上,稍不注意就会引来无数流言蜚语,西北虽然是自家主公作主,但自家主公一样要顾及到辖下官员和将领们的感受,不可能为了林家的利益让西北将士去白白牺牲。对于驻守安顺西北官员将领自然没有什么异议,毕竟安顺现在已经实质上控制在西北手中,但如果要西北在没有取得三江其他两府主导权的情况下就为三江流血牺牲,这就需要充分的舆论准备和内部协调,尤其是获得下属将领和官员的支持,否则即便是出兵江川,也会引来许多人的非议,而要想赢得下属官员和将领们的赞同,除非让林家和西北之间有一个明确的从属关系或者说名分大义。
  但以目前林家内部的气氛来看,要想让林家附从或者说臣属于西北,似乎有些难度,尤其是林家现在还掌握有多达十多万的大军,要想让他们低下头屈从于自家主公,难度很大。但是没有西北的支持,林家也许能够支撑一时,但绝对不可能持久,以目前林家低落的士气和惶惶的民心,马其汗人可以很轻松寻觅到机会各个击破,三江一失,主公的领地也就失去了一道有力的屏障,这是西北目前所不愿意看到的。要想将二者有机的统一起来,也就需要双方的妥协,这也需要考验上方谈判者的谈判艺术。这也是主公之所以让自己来走这一遭的主要原因。
  斟酌了好一阵,王宗奚还是决定开宗明义道明自己的来意。这不仅仅是从公心出发,于私一方,林月心将来究竟会不会成为自己主母,以及将会在自己主公后宫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谁也无法料定。现在如果给了对方一个不好的印象,很难说会不会影响自己在主公心目中的观感。
  现在正是主公事业方兴未艾之时,已经陆续有来自帝国各地的英杰俊彦不断来到关西和西北投效,特别是现在北方异族入侵,东海江南战云密布,五湖四分五裂,自己主公礼贤下士不问出身的名气已经随着他无敌的战绩传遍帝国全境,谁不想在一代明主之下成就一番事业?谁不想在日后的史书中落下自己的大名和事迹让后代子孙瞻仰?
  来自五湖四海的众多贤才智者投效已经让王宗奚感到一丝压力,他不是心胸狭窄之人,但他也同样有着普通人一样有的欲望,只有准确把握机会,才能成功,这句话王宗奚特别欣赏,所以他必须牢牢把握每一次机会。明主只有一个,但英才豪杰却是纷涌倍出,要想在众多能人贤士中脱颖而出,除了才华外更重要的是品性,而要让主公见识认识到自己的品性,他周围亲近之人的观感尤为重要,尤其是能够和他同床共枕的枕边人。
  王宗奚不是一个拘泥不化之人,否则也不会从帝国内地来到西北求发展,他更渴望得到上司的认可和赞许,只有这样他才能够获得更多的机遇战事自己的才能。林月心和自己上司之间的暧昧关系众所周知,而自己上一次在帝都与安琪儿的见面谈话很显然受到了上司的赞许,所以上司才会将这等牵连着个人私情在内的麻烦事交给自己,这既是对自己能力的认可,也是更大的机会和考验。
  “月心小姐,我受大人之托来江川就是为了向您表达我们西北的善意。马其汗人现在凶焰正炽,整个三江都在他们大军的威胁之下,安顺一事李大人事前并不知情,是梁大人和木力格将军以及温拿将军联合作出的决定,木已成舟之后李大人才获知具体情形。但是当时局势已经相当紧张,梁大人他们三位也是从各自不同角度出发,所以采取了这种手段。不过,李大人已经明确表态,只要三江能够和即将成立的西疆都护府结成一种特殊关系,西疆都护府愿意无条件的将安顺的治权交还给月心小姐。”
  这是王宗奚经过充分酝酿和准备后的一番说辞,如何在既不刺激对方的自尊心又要说服对方接受西北的援助条件,这让王宗奚为此思量了很久。安顺事变虽然事前并未经得无锋的同意,但在梁木三人前往钦州之时已经获得了全权处理南线的权限,只是在那种情形下,处于梁木三人的角度,谁也会采取同样举动,也怪不得人。
  “王大人,安顺一事请不必多说,虽然我们林家对此表示愤慨和遗憾,但这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再来谈论这件事情在我看来有些可笑,所以我不想就这件事情来龙去脉探讨下去。我现在想了解的是西北要什么条件才会让同意出兵帮助我们抵御马其汗人?”林月心皓腕轻抬制止了王宗奚的解释,她不想听这种毫无价值的解释,何况她也能够理解对方在当事那种情形下采取的手段,怪只能怪林家用错了人,看错了形势而已。
  脸色有些尴尬,王宗奚也没有料到性格看似柔和的林月心话语竟如此犀利而不留情面,一语道破其间关键,林家既然有求于西北,排除其他因素,西北肯定要获得一定利益才会出兵,虽然林家是西北的重要屏障,但也不可能毫无任何条件就为之出兵,至少在情面上也需要对西北各界有所交待。
  “月心小姐,您恐怕也清楚,其实李大人并不想从三江获取什么,三江和天南唇齿相依,唇亡齿寒,但是西北各界有许多人并不如此作想,由于长期以来形成偏见,他们认为现在正是和马其汗人瓜分三江的最佳时机,所以李大人为了说服这些人也花费了不少心思。李大人这一次我来江川拜会小姐,就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妥善的既让三江能够接受而又能让李大人说服西北那些不同意见的方法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携手共抗马其汗人。”王宗奚小心翼翼的筹措着用辞,以避免刺激对方。
  目光灼灼的盯住对方有些闪烁的双眼,林月心脸上露出少有的严肃神色,一字一句的道:“我想听听王大人所说的妥善办法究竟是怎么样一个办法?”
  王宗奚脸上露出慎重而又诚挚之色,缓缓回答道:“若是以王某的想法,自然希望林小姐能够与李大人共接连理,三江地位问题自然迎刃而解,相信西北亦无任何人会有异议,小小一个安顺府算得什么,纵然拱手送与小姐,王某相信大人亦不会皱一皱眉头。”
  “放肆!王大人,我敬你是客,没想到你竟然说出这般不知礼数的话来!”一抹赧红娇羞从脸颊斜飞而过,林月心又羞又喜又怒,下意识的怒斥道,“你把我林月心想成什么人了?”
  “月心小姐,莫非还认为我家主公配不上您?李大人虽然年轻,却出身帝国士族,现在已经是帝国一等公爵身份,即便是王位之尊也不过是手到擒来。以我家大人的公爵身份亦可娶四名正妻,除去安琪儿小姐和玉棠公主,我认为月心小姐应该是我家主公最合适的正妻人选,况且月心小姐和我家主公情投意合,这本是一举两得皆大欢喜的好事,难道月心小姐觉得还有什么不妥么?”王宗奚并未为对方言语所影响,神态自若的自顾自往下说,“我家主公身畔红颜知己虽说也不少,但王某以为月心小姐的确是我家主母的最合适人选。”
  一番话说得林月心脸上神情变化不定。若说林月心没有过这种想法,那不是真话,只是这个方案却有些不太成熟,先不说西北一方能否接纳自己,光是来自三江内部的质疑和其他言语就足以让林月心退避三舍了。也许将来形势缓和后,这个想法的可能性要大上许多,但现在这种情形下,包括自己的父兄只怕都不能接受这种带着以一个女人的一生幸福换取三江地位和安全味道的合作方式,这一类的流言蜚语足以将自己父兄作为三江之主的男人们压得永远无法抬起头来见人。
第八十六节
密约
  良久,林月心似乎才从某种恍惚状态中情形过来,轻轻掠了掠被窗外清风拂乱的秀发,整理了一下有些迷乱的思绪沉声道:“王大人,也许您的建议是出自您的真心,您的好意林月心心领了,但我和你家大人的事情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至少在目前来还谈不上这一步,相信您也会同意我的看法,所以我想我们还是再来商讨一下更切合眼前实际的合作方法更好。”
  看到对方委婉的拒绝了自己的建议,王宗奚心中叹息,看来对方现在是还是无法解开家族荣誉这个心结,对林氏家族来说,似乎用一个女性的婚姻来挽救三江的存在显得有些过于下作,即便是双方并无这个因素,但外界的舆论也迫使林家不能采纳这个建议,林月心需要为其父兄作想,就不得不拒绝这个提议。
  “月心小姐,既然您如此说,宗奚只好遵命,但其他条件恐怕就不太令人愉快了。”王宗奚还是尽量用委婉的语言来阐述自己的意图。
  “王大人,请尽管明言,月心已经有心理准备。”神色恬静的淡淡一笑,林月心早已料到西北肯定会有苛刻的条件。
  “那好。”王宗奚也不多废话,从袖中取出一份卷轴交与对方,微微一笑道:“这是我们西疆都护府外务署提出的建议,如果月心小姐认为没有问题,那我们的军队马上就可以进驻江川和秦都,至于安顺的防卫也不需要贵方负责。”
  林月心粗略的浏览了一下对方提供的文件便点头应允道:“好,我们同意贵方的条件,不过我想说明一点,贵方军队进入江川城的军队不得超过两个师团,进驻秦都的军队不得进驻秦都府城,只能驻扎秦都府城以外的前线要塞,另外一旦前线形势稳定我方觉得没有必要在让贵军驻扎之时,我方可以随时随地要求对方撤离任何一地,贵方必须无条件服从。”
  脸色窒了一窒,王宗奚沉吟了一下道:“月心小姐,请恕我直言,您这样的补充似乎有些过分,您这是要我们西北军为你们充当挡箭牌,我想……”
  “王大人,请记住一点,利益交换中没有哪一方是不劳而获,我们已经承认三江附属于西疆都护府,西疆都护府当然有义务保障我们的安全,否则我们和西疆统一关税和市场又有何意义?我们林家连我们自身的荣誉都可以舍弃,难道西疆都护府就那么害怕牺牲?打仗就有流血牺牲,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难道久经战阵的西北军不明白这一点,那这支部队的所谓赫赫威名暗道是靠嘴皮子喊出来的?还是李无锋经历的杀伐越多心却越来越软?”林月心态度逐渐转为强硬,语气也是极尽挖苦讽刺。
  王宗奚也早就知道这一次出使没有那么轻松,像这种冷嘲热讽倒也在意料之中,面对少女的微嗔讥讽,他唯有苦笑以对。
  《李林密约》的签订,终于结束三江林家和西北李家的长期敌对关系,双方由敌人转化为盟友角色,虽然双方在短时间内都还未能进入各自的角色,关系也还未完全理顺,但在马其汗人强大的军事威胁面前,所以细枝末节都暂时放在后面,确保现有阵线安全才是当务之急。
  西北一方从三江林家获得的利益其实是微不足道的,甚至大多一些是虚名,尤其是在林月心和李无锋之间的关系没有明朗化之前,这种关系更显得虚无飘渺。三江郡(江川和秦都两府)军务接受西疆都护府指导,但西疆都护府并无直接干涉三江军务之权,三江政务独立,但向整个西疆都护府开放关税和市场(包括金融市场),相对于只余下江川和秦都两府的林家,这后面一个条件反而倒是对林家更有利,商业往来增加对财政已陷枯竭的林家也算聊有安慰。
  西北军将在最短时间内派遣最低不少于五个师团兵力帮助三江维护主权,短期目标是确保江川和秦都两府的安全,长远目标则是要收复被马其汗夺占的华阳和玉山两府,至于安顺府地位问题,西北保证不干涉其政务,只负责防御事务,最终归属问题则等到三江局势稳定后再行具体商谈归还林家。
  《李林密约》的意义并不在于西北获得了多大利益,而在于李无锋获得了一个帮助林家维持现有作为西北南部屏障地位的出兵理由。在西北内部,许多人反对出兵帮助林家维系现有地位,认为要么坐山观虎斗,要么共同瓜分三江,这才是西北的最佳策略,他们盲目的相信现在的西北已经具有了能够同时应付来自几方威胁的实力,更有知悉内情之人担心无锋被儿女私情蒙蔽了理智,所以坚决反对出兵援助三江林家。
  但李无锋却清楚的看到了西北现存的隐忧,一旦同时面临卡曼人和马其汗人这两大强敌的军事威胁,西北将没有能力再承受任何其他一方的攻击,而以西北目前所处的环境,吕宋人和罗卑人都还是不稳定因素,他们在西北遭遇困境时极有可能跳出来加入趁火打劫的队伍,甚至西斯罗人都有可能由和睦相处变为凶恶的敌人,所以他不能坐视局势演变到西北同时与两大强敌正面相对的地步,那林家也就成了理所当然需要扶持的对象。
  林家在三江扎根已久,人脉雄厚,民心也还算稳固,潜势力巨大,马其汗人虽然拿下了华阳和玉山两府,但要想消化这两地却远非吞并越京那般轻松。只要林月心主事,三江必然可以发动原有力量,策动两地里应外合,使马其汗人的同化和怀柔政策不能轻易得逞,而林家尚有十多万大军,只要给予一定扶持,必然可以成为西北抵挡马其汗人的一块坚实盾牌,为此,无锋甚至认为哪怕归还安顺与林家,也要确保三江这面盾牌的稳固。
  在密约一经签订后,无锋立即发布命令,西北军两个近卫师团立即进入江川境内,而随后西南军团的三个师团也陆续进入江川和秦都境内,安顺府的防御则交由西北军团第三师团暂时承担,而日夜兼程南下的西北军团第四师团也没有受北面战局的影响继续大步向南迈进,很快就穿过了汉中泸江,从秦都向南直抵安顺。与此同时,无锋又下达了立即在缅地征集预备役士兵,组建西南军团第五师团,负责整个缅地的防务。
  进入江川的西北军很快就与已经在华阳和玉山站稳脚跟的马其汗大军交上了锋,而当第四师团进入安顺后,第三师团也被推上了前线,和西南军团一个师团与从南来袭的马其汗先头部队在安顺和玉山边境地区展开激战。
  短短一个星期之内,西北军五个师团在江川和华阳接壤地区,在江川和玉山接壤地区,连续与步步进逼的马其汗大军展开混战,而三江军队中四个编制完备的最精锐师团也同样加入了战场,四十多万大军在几府交界地区连续进行了几场大规模会战。由于三江方面军与西北军的配合缺乏默契,以及西南军团的部队经过重新整编还未接受过严酷的战争考验,先前的两个星期中,西北军和三江方面军接连失利,西南军团有两个师团损失大半,三江方面军也有一个师团被击溃,战线一度推进到距离江川府城不足六十里地处。
  好在随后第三师团在南面成功的抵挡住了马其汗人骑兵集群的冲锋,并和三江方面军进行了一次漂亮的联合反击,将马其汗人在南面攻势遏制住。而第一近卫师团在师团长宋天雄的率领下和第二近卫师团以及三江方面军两个师团携手发起反攻,利用马其汗人求战心切的心理,诱敌深入,一举歼灭了马其汗人一个完整兵团,取得令人瞩目的“漕鱼沟战役”,极大的挫伤了马其汗人的锐气。加上进入八月初,天气越发酷热,连马其汗军中也出现了时疫,双方都被迫暂缓了下一步军事行动,各自脱离了前线接触区,战局趋于平稳。
  就在三江战局进入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时,卡曼人在平陆府城与西北军进行的攻防战变成了一场令后来双方都谈之色变的“平陆坟墓”。后世军事史书都无法更形象用语言来形容这场战斗的惨烈残酷程度,如果实在要选出一篇深刻刻画这场战役残酷程度的语言,也许只有用后世被称之为惜字如金的史学家吴汉在《开国战记》中的一段叙述算得上准确:“是役毕,帝军离,兵士十之存二,内垣断墙毁,沟平舍白,血流漂杵,外,敌军望墙心颤,不敢直视。有老兵归,十余年后犹噩梦惊醒,疯者数十人。”
第八十七节
混乱
  山柱率领的北吕宋第一师团时一支纯粹高岳战士组成步兵师团,其战斗力勿庸置疑;而龙自行率领的西北军团第五师团则是无锋当家军团西北军团的一个主力师团,其老兵底子都是曾经与归德乱匪长期作战锻炼出来的归德义军,经过多年战场磨砺,已经成为了西北陆军当之无愧的精锐部队,两人为了迎接这场痛击卡曼人的守城战,甚至提前几天就让平陆府城内的老弱妇孺迁离,并临时征集了两个联队的预备役士兵与一个联队的警备部队组成预备队,这样平陆府城内的守军就达到了五万五千人。
  平陆府城的防御设施也得到了空前加固,几乎一切可以用得上的防御武器都被抬上了城头,为了防止卡曼人的火攻,两人又将紧邻城墙百米之内的木质建筑全部拆除,防止因为火灾引发混乱,城墙上的木质碉楼也同样拆毁。
  一堆堆石弹和滚木堆砌成小山,一罐罐一桶桶密封桐油用防火胶布遮掩得严严实实,一车车石灰瓶、石灰包、石灰罐排列整齐,一箱箱弩箭和普通箭矢更是沿着城墙摆放得密密麻麻,用于灭火的沙土也每隔几十米就堆放几十袋。投石器和弩车早已擦拭得透亮,为了强化应急能力,龙自行和山柱还在卡曼人到来之前连续进行了两次卡曼人突破城防上墙后的应急实战演练,以求得实战效果。为这一仗,两人也是下定决心要好生与号称无敌铁军的卡曼人搏上一搏,让鲜血来捍卫西北军的荣誉与尊严。
  同样知道这场战斗残酷性的卡曼人一样不敢轻视,西北军的战力在唐河帝国中已经远远超出了其他藩镇的军队,甚至超越了除第一第二军团的其他任何一支军队,虽然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但对方据坚城而守,准备充足,而且还有两支冲出樊笼游荡在自己背后的骑兵部队,尤其是那三万游骑兵,来去如风,机动能力远远超出己方轻骑兵,稍不留意就会酿成大祸,也是半点轻忽不得。一方面要全力攻城,一方面还得防备着来自后方的偷袭,这一场仗委实艰险。
  但是卡曼人充分的准备还是让卡曼人笑到了最后。从兵力组成和布署上到各类包括巨型投石车、翻天桥、磷火弩、油囊火弹、攻城塔等花样繁多的攻城器械的准备,从战前动员到激励机制,从布阵排兵的分配到后勤物资的准备,从情报支持到敌后的叛乱策划,无一不是经过精心筹划和准备。这是一场被卡曼统帅尼克称之为惊天之战的人命绞杀,在他后来自传中他称这七日是“一种痛苦的地狱煎熬史”,在战争结束一个月,他仍然经常认为自己还在指挥作战,沉浸在那种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面临危机的场景中,紧张的战斗过程使得身经百战的他也为之失眠了一个月之久。
  平陆攻防战自7月31日正式拉开帷幕,为期整整七天,到8月6日正式结束,又称“七日之战”,双方投入兵力二十五万人,直到这一战役结束,双方阵亡人数竟然达到十二万人。其中攻城一方的卡曼人付出了七万多人的代价,而守城的两个西北军师团外加三个联队的预备队在突围出城时只剩下不足一万一千人。
  整个平陆城墙几乎被连续不断的投石车攻击打得支离破碎,虽然有城内居民的帮助,但卡曼人巨型投石车的强大威力造成的损坏不是单凭人力可以弥补,最后两天中,四面破损的城墙已经无法承担起防御的职责,西北军几乎是用人力强行堵住蜂拥冲城的卡曼士兵,仅仅最后两天给西北军造成的伤亡就高达二万八千人。
  在这其间,游荡于卡曼大军身后的几万西北骑兵也连续对卡曼大军实施突击和偷袭,但卡曼人良好的军事素养让西北军的偷袭没能起到太大效果,他们就地防御,并适时组织反击,所以偷袭对围城攻击的卡曼主力没有起到实质性影响。
  当山柱和龙自行已经抱定舍身成仁的心思时,从印德安返回的十万骑兵终于在关键时刻赶到,并立即投入了战斗,在突破了外围防守线后一举撕开了卡曼人在西方阵营的包围圈。经历了七天苦战的卡曼人明显也有些疲惫,士气也不如刚刚投入战斗时那般旺盛,而十万生力军的投入使得卡曼人一时间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击,西面包围圈立即被撕开,三个万人队被十万游骑兵冲散,而得到消息的城内西北军也趁势突围而出,与游牧骑兵汇合后,在游骑兵的掩护下最终得以退入安原。
  8月6日,卡曼大军终于在暮色中在浓厚的血腥气息和腐尸臭味中跨进了已经濒临倒塌的平陆东门,迎接他们是死一般的沉寂和萧索。
  从表面上看来平陆的取得使得卡曼人在北原的势力进一步增大,但由于没有取得原来预料中的平遥粮仓,而平陆城内的粮食所剩无几,而在卡曼人对平陆合围之前,大批的老弱妇孺和士绅商贾早已将城内的贵重财产以及所有生产生活物资向南面的花水峪和东面安原转移,卡曼人实质上只得到了一座空城,付出了七万多精锐士兵,只得到了一座空空如也破败不堪的城市,这是卡曼人难以接受的,但西北军从中大陆调回的十万游牧骑兵已经赶回,而根据情报,卢龙警备师团也已经进驻安原,和一直驻扎在安源城内的南捷洛克第二师团共同防御安原城,加上十多万骑兵,卡曼人已经失去了在向西挺进的时机和勇气。
  当卡曼人在与平陆西北军进行殊死搏斗之时,大陆公历698年8月2日,第五军团两个师团和一个南部军区一个独立师团突然从黄冈府溯水西上,8月4日,三个师团大军抵达锦城府脚下,经过一番协商,三个师团以帮助锦城抵御可能来自北面天水太平军威胁的名义和平进入锦城。
  第五军团进入锦城后,锦城城郊的两处关西郡直属粮仓立即被宣布临时接管,储存在粮仓内的二十万担粮食立即源源不断被运往锦城锦江码头,从锦城通往黄冈的大批运输船连夜抢运,这种近乎于抢掠的行为引起了锦城府内外官员和士绅民众的强烈愤慨,几千民众自发聚集起来,抗议晋王司徒峻抢掠本属于关西民众的救灾储备粮,局势一度失控,引发大规模骚乱,后在第五军团强力弹压下才算控制住局势,但二十万担粮食仍然几乎一粒未剩的被全部运往黄冈。
  当得到这个消息时,无锋已经在赶往天水的路上。
  《李林密约》的签订宣布了三江共管局面的形成,马其汗人控制了东部的华阳和玉山两府,并扼住了中部要害地——娄山关,林家仍然占据着中心的江川和秦都两府,而安顺虽然在名义上依然属于林家管辖,但没有李无锋的首肯,只怕林家连安顺府的一兵一卒也无法调动。两万柏因蛮族士兵也推进到了天南和三江交界地区作为预备队,防止三江战事有大的变化,无锋和梁崇信、木力格以及温拿一致认为,只要稳定了南线战局,北线战事相比战略纵深要大得多,即便是丢失一两地也无关大局。
  鉴于北面局势的不断恶化,无锋决心留下梁崇信三人负责南线战事,自己亲自赶赴汉中和陇东天水一线视察。司徒峻在黄冈的军事调动并没有瞒过情报部门的耳目,但无锋此时已经没有更多的机动兵力来应对了,唯一的希望就是司徒峻不要太过贪婪。关西地区兵力空虚,除开汉中留守的一个北吕宋第二师团和泸江的一个西北军团第二师团外,竟然再无一兵一卒正规军,司徒峻如果真要突然胃口大开,向汉中推进,还真会给自己造成很大麻烦。
  而北原战事已趋激烈,估计在平陆将会有一场恶战,而天水的太平军虽然暂时被遏制住了攻势,但如果他们继续保持现有的攻势,只怕一个西北军团第一师团纵然再强悍,也难以抵挡数倍于自己的敌人,用习惯眼光来看,游骑兵只能起到骚扰阻袭作用,能不能起到决定战局作用,无锋心中也没有多大底,这要看那支太平军的战力究竟有多强来决定。
  天气一场炎热,北方战事的不顺让无锋心中更是有些烦躁,放在马车里凉桶中的冰镇西瓜并没给无锋带来多少好心情,随风浮动的窗纱不时飘起,可以看见窗外绿油油的一片,这是天南的三季稻已经种下,只等收获了。
  身旁丽人似乎也察觉出了无锋心情的不佳,有意要调节一下气氛,一边轻摇团扇,一边从用湿巾在车中水桶中浸了一浸后替无锋擦拭一下板结的脸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4/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