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志(校对)第3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6/510

第九十二节
风高浪急(1)
  司徒玉棠被对方的言论惊呆了,对方也从来没有这么直白坦诚的把他自己的一切看法讲出来,对方的观点像潮水一样纷乱繁杂的涌入她脑中,一时间让她无法消化吸收。
  难道司徒王朝真的会就这样土崩瓦解?还是只是司徒泰取代自己九哥成为新的帝国皇帝?可是司徒泰就能真的将帝国这艘大船带向安全的彼岸吗?卡曼人、马其汗人、米兰人、普尔人,还有自己这位未婚夫又会在其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这一刻司徒玉棠觉得自己有些心力憔悴,天下大势不是自己所能掌握的,甚至要想看清楚似乎也有些困难,自己的力量在这其中显得多么的渺小而又微不足道,甚至要靠男人的施舍来尽作为司徒家族子弟的一份心,司徒家族的子弟何曾落到如此地步了?也许对方说得对,真的不能在沉浸在往日的荣光中了,世道已经变了。
  虽然同宿一床,但两人似乎都完全没有了其他心情,尤其是司徒玉棠更是心情复杂而又迷乱,除了紧紧依偎着身畔男人,她一声不吭,双眼直盯着罗帐上方,久久不能入睡,傍晚无锋的话语仍然在她脑际回响,司徒家族和整个唐族人的利益难道已经无法统一到一起了么?或者说为了维护司徒家族的利益就不得不伤害整个唐族人的利益?
  司徒玉棠从来没有将想到过这二者之间的差异,在以往的潜意识中司徒家族就是唐河帝国的唯一代表,而唐河帝国自然就代表了整个唐族人的利益,这几者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但现在看来,自己是有些一厢情愿了,包括自己这位未婚夫在内的许多人已经不这么认为了。在他们眼中,唐族人的利益似乎必须要由更强大的霸者来代表,只有拥有更强大实力的人才能够偶充分维护唐族人的利益,而事实上由司徒家族代表的唐河帝国已经陷入分裂或者说分治状态,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说,它已经从强者霸者这个位置上跌落了下来,无法再承担起这个重任了。
  看到身旁的丽人辗转反侧不能入眠,无锋同样有些感触。帝国局势走到今天这一步,不能说与自己没有关系,但如果自己一开始就全心全意为自己谋划出力呢?唐河帝国就真的能起死回生重现辉煌么?这个问题也曾经盘绕再无锋脑海中很久,但通过对内外各种因素和条件的分析,结果仍然是否定的,老迈的唐河帝国走到今天,积重难返,已经不是哪一个人能够扭转乾坤的了,唯有从一个彻底崩溃的帝国之上站起来才可能获得一个新生的巨人,这是无锋的看法,谁能担当起这个巨人的角色,就要看谁能够把握住机遇了,无锋自己自然想要充当这一角色,但面临的困难依然很多。
  “无锋,你如果站在我这一个位置,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做?”铜灯已然熄灭很久,唯有驱虫香头一点暗红在墙角闪烁,青罗纱帐中司徒玉棠幽幽的问出一句,她也知道对方并没有入睡。
  “玉棠,如果我是你,我之前一样会是像你所作的那样去做,站在你的立场无可厚非,但当我能够看清形势之后,我会艰难的作出选择,家族利益固然重要,但当一个民族都将沦为异族的奴隶时,家族利益由怎么会可能最后得以保全?这是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相信玉棠也一样会明白。”无锋的话语十分朴实平淡,但却相当犀利刺人。
  当无锋这番话一出口,司徒玉棠再也没有话语,有些微妙的沉默一直在两人中维持,最终还是无锋以一句明天二人都各有各的事情为由各自沉沉睡去。
  卡曼人在平陆的胜利曾经又激起了于永志的一缕战意,但从河间府传回来的消息却像一瓢冷水将于永志从头淋到脚,心中升腾起那股战意彻底被浇灭。蓝百林果然动手了!不但将三个万人队一直持中立态度的武装强行编入他自己麾下,而且还借故将自己留守的两个万人队从河间调到了黑山,这分明是有意想要削弱自己在河间的势力和影响力,没有圣王的支持,蓝百林只怕永远也不敢作出这种事情来。
  在天水城下的于永志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后撤自然可以保存实力,但这样损兵折将灰溜溜的回去无疑是大涨蓝百林的威风,灭自己的志气,但是在这样继续消耗下去,即便是自己能够拿下天水城,如果自己的嫡系所剩无几,那夺下天水城也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最好的办法是能够又有一个光明正大的借口能够让自己体面的退出这场战争,只有这样自己也许能够避免内外夹击的局面。
  卡曼人全面入侵黑山龙泉正好给了于永志这样一个借口,虽然这份情报只是一个十分简略而且模糊的消息,但没有等到情报核实,于永志便迫不及待的拔营而去,一夜之间十多万大军便撤离了天水,丢下几万具生命就这样匆匆而去,不管情报是否属实,只要有了这样一份情报,这就完全足以给自己一份足够的几口和理由了。
  太平军的突然东撤让原本还做好了苦战的城内第一师团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说实话,连续几日的血战让不足三万人的城内西北军几乎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尤其是天水城内太平教依然有着相当雄厚的潜势力,虽然经历了几次清洗,但对方十多年来的发展不可能在短时间就能够彻底肃清,尤其是那些隐蔽极好且又十分狂热的信徒,当几倍于城内守军的太平大军来袭时,这些人都认为光复天水已经胜券在握,纷纷迫不及待的跳出来策应支持,这在当时也严重的影响了城内军民抗击入侵的士气,好在曲波及时进行了军管和戒严,才没有酿成更大的祸患,但即便是这样依然造成了不少麻烦。
  当然这些行径举止这也给了后来的内政部门和安全部门一次绝佳的清洗机会,当战役结束时,也就是城内的大清洗行动正式开始的时候。
  当于永志率领大军匆匆回赶的时候,他内心其实更希望卡曼人入侵黑山和龙泉最好是一个不切实的情报,但现实往往让人失望,消息很快的就得到了证实,卡曼人在花费巨大代价夺取了平陆后,清河的后顾之忧已经完全消除,而东面的帝国军队毫无斗志,那防备空虚的黑山和龙泉两府就成为了卡曼人眼中的两块肥肉。
  拿下平陆虽然从战略态势上改善了自己一方所处的环境,但另一战略目标——夺取平遥镇的粮食却未能实现,平陆城中根本没有多余粮食,而军队已经面临着后勤上的巨大压力,尤其是宰相大人要求自己尽量设法就地解决后勤补给问题更是让尼克烦恼不已。
  西北囤积的粮食固然充足,但无论是东面的安原还是西南面的花水峪要塞,都有西北重兵把守,作为一名军事将领,尼克虽然并不惧怕和西北军再来一次硬碰硬的大仗,但作为一名统帅,许多问题他更需要从战略层次来考虑。
  很明显,国内的粮食储备也出现了问题,尼克有些疑惑,自己国内的粮食储备一直相当充足,支持军队两年的度支应该没有任何问题,可是现在宰相大人居然要求自己想办法解决,这可是与宰相大人打了几十年交道的尼克无法理解的。不过军令如山,既然戈麦斯宰相既然这样提出来,自然有他的道理,尼克只能服从并解决这个问题。
  环顾四周,似乎只有黑山和龙泉还算沾得上一些边,虽然根据情报反应黑山和龙泉两地粮食也相当紧张,甚至还为粮食问题出现了小规模的械斗和骚乱。不过尼克并不打算与任何协商解决粮食问题,军队既然需要粮食,那任何人都必须要无条件服从,黑山龙泉虽穷困,但哪怕是石头也得将它熬出二两油来,自己不是慈善家,自己首要问题就是要保证自己的士兵能够顺顺利利的填饱肚子,在他看来,这个条件不算高。
  盟友和敌人之间转换速度是在太快了,尼克同样有些遗憾。卡曼人刚刚才和太平军谈妥各自分别但在同一时间向西北发起进攻,短短几天后,角色再次发生变化,卡曼大军立即就会扑向黑山和龙泉。除了说声抱歉外,尼克动作一场敏捷,除了留下六万人防守平陆城外,连清河府也只保留了八万大军驻守,其余十五万大军以皇家近卫军团为先导狂风扫落叶之势横扫黑山龙泉两府,猝不及防的太平军再次全线崩溃,面对卡曼人的铁骑,他们既无准备也没有任何抵御之力,唯一的办法就是后撤后撤再后撤。
第九十三节
风高浪急(2)
  698年的8月是在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月份,无论是军事史学家还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普通民众都不会忘记那一个战火纷飞的八月,从平陆坟墓之战到天水撤兵,从南线三江的持续会战到随着而来的卡曼入侵河朔,战争对于唐河帝国来说似乎已经太多了,帝都的报纸媒体们似乎对这个频频出现的词语都已经麻木了,而帝国的民众们同样对战争的态度在悄悄发生变化,从关注到关心再到担心,最后到漠然视之,总之这些战事似乎都发生在帝都之外,帝都内外还有几十万帝国大军镇守着,依靠帝都不可攻克的防御工事,帝都的士绅民众们似乎也就安于这种偏居一隅的现状了。
  不过当大皇子司徒泰的水陆两路大军同时向江南余杭进发时,所有帝都人的目光才又被吸引到了一直承平的江南,帝国内外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江南大战不可避免。
  大陆公历698年8月19日,就在司徒泰的第二军团在水军舰队大批舰船的配合下越过扇江大举进入余杭境内的第二天,米兰王国对外宣布应唐河帝国楚王司徒元殿下的邀请,米兰王国将派出王国第二军团(紫百合军团)进入唐河帝国江南郡,帮助楚王殿下镇守江南,同时还将视情况的变化,增派更多的军队进驻。
  大陆公历698年8月21日,唐河帝国湘王司徒彪突然向五湖地区新闻媒体宣布不能容忍外来势力进入帝国境内,米兰人进入江南是不可接受的,同时派遣三个师团从温宁进入金华,而司徒元此时正在全面应对自己大哥第二军团的入侵,根本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位六哥会突然在自己腰肋上插了一刀,除了表示自己的愤怒外,他也无暇顾及。
  8月22日,帝国南部军区副总指挥兼九江府城守成大猷对外表示九江湖州同气连枝,一脉相承,自己不愿意见到湖州面临战火蔓延的局面,湖州属于帝国中央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派出自己掌控的十三军团三个主力师团进驻湖州,并赢得了在司徒泰大军攻势下节节败退的楚王司徒元的支持,同意湖州暂时由成大猷接掌一切军政事务。
  8月25日,成大猷麾下十三军团第一第三第五师团进驻湖州府城,同时接管并立即改组了湖州警备师团,大批亲信和九江预备役士兵直接充实到了湖州警备师团,同日帝国中央也同意由成大猷暂时代理湖州城守。有了帝国中央的支持,成大猷圆滑的手段立即拉拢了湖州府内的士绅和商贾,而湖州府的士绅商贾素来对这位西面邻居在九江府的执政表现颇有好感,双方一拍即合,湖州商会甚至还主动表示愿意为这位新东家提供两百万金币的紧急贷款。
  北河朔战役似乎没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即使尼克很想在黑山和龙泉两府展现一下卡曼人的军威但仍然没有得到满足,除了在攻克龙泉府城时太平军稍微表现了一下他们还能勉强称之为军队的力量外,黑山和龙泉两府各战略要地包括黑山府城在内的太平军都毫无例外的溃退了,不但溃退,而且是一泻千里,从西到东几百里战线上,毫无准备的太平军已经完全蜕化为只知道洗劫敲诈乡绅商贾的土匪,面对杀气腾腾一心想要把在平陆之战中受够了窝囊气发泄一番的卡曼雄兵,他们完全丧失了斗志。一触即溃,溃不成军,这就是对整个北河朔战役太平军最简单最直接的描写。
  站在巍峨的龙泉府城头,尼克双手环抱面无表情的注视着东面,整个龙泉府已经匍匐在自己脚下,黑山府已经在两天前就彻底被占领,但尼克心中却总是沉甸甸的,无法高兴起来,一抹愁思悄悄爬上额际。
  站在尼克侧后方一身金色甲胄的青年将军也察觉到了主帅心情的不豫,整个北河朔两府只用了不到一周时间便纳入囊中,如此辉煌的战果,虽然敌手是战斗力孱弱的太平军,但能如此干净利落的解决掉,应该说也是值得荣耀一番的,但看主帅的表情似乎仍然不大高兴。
  “尼帅,您好像有什么心事?是西面的李无锋还是东面的唐河人让你这么烦心?恕我直言,我先在看不出他们任何一方能够威胁到我们。”在整个卡曼军中,也只有一人敢于不用大帅或者说大人这一类官名来称呼尼克和麦利二人,他用了一种奇怪的称呼,将二人名字第一个字母再附上官衔,得到一个古怪的名称。
  “克劳迪亚,不要轻视李无锋,虽然我们夺取了平陆城,取得了一个战略支撑点,但李无锋手下军队的战斗力已经在这一仗中暴露无遗,这也让我尼克真的开了一次眼,原来麦利一直让我不要轻视李无锋,我还有些不大相信,但这一次我是真的见识了。七万多折损,这是我尼克打了一辈子仗从未遭遇过的。以前我们都有些小看唐河人了,原来我们都认为唐河人除了第一第二军团可堪一战外,我们卡曼军队在东大陆再无敌手。”
  顿了一下,尼克瘦癯的脸上浮起一抹沉思之色,“没想到这个李无锋短短几年竟然能够建立起一支不输与司徒泰的第一第二军团的军队,委实不简单啊,实在想不通这个家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要知道军队战斗力不是单纯的人数叠加和武器装备好坏能够决定的,决定军队战斗力的是经验和训练外加一批优良的军官和一个优秀的指挥官,要做到这一点,说起来容易,但中间不知道要花费多少心血,这一点你我都清楚。”
  能够作到皇家近卫兵团的兵团长,可谓除开尼克和麦利两大元帅后的卡曼军中第一人,克劳迪亚的见识自然也不会差,稍稍思索了一下,接口道:“尼帅,李无锋的军队也不是天生就如此强悍,就像我们的军队也是在不断与北方柏因蛮族中打拼锻炼出来的,没有柏因蛮族为我们提供练兵的机会,我想我们卡曼人的军威一样不可能达到如此高峰。李无锋的军队也同样如此,这个家伙选择了庆阳作为起家之地,这固然限制了他经济基础,但却也为他提供了一个磨砺自己军队的绝佳场所。”
  “庆阳乃至整个西北郡都是四战之地,来自腾格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轻骑兵狂野剽悍,疾如风火,西斯罗帝国就被一个莫特人折腾得焦头烂额,原来的西北郡同样被蹂躏得贫瘠荒凉,李无锋要在庆阳立足,首先就必须要面对游牧民族的袭扰,而当时的西北匪患丛生,李无锋除了要面对游牧蛮族外还要应对内部的匪帮山贼,尤其是归德匪军在当时的太玄府菲尔丁指使下,在整个西北相当猖獗,与此同时,西斯罗人也一直对北面的银川府虎视眈眈,在这样的情势下,李无锋能够撑下来,全靠他手中那支经过血战锻炼出来的军队,加上这个家伙巧妙的征服了高岳人,利用那些家伙天生的蛮力组建了一支强大无匹的重装步兵,就这样,李无锋才能够真正成为这片土地上的一个角色。”
  “在李无锋立足西北这几年中,罗卑人、莫特人、吕宋人、西斯罗人、太平教人、包括我们都给他制造了许多麻烦,但同时也为他提供了无数次练兵机会,李无锋的军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相比之下,我们的军队虽然有着几百年历史,但主要面对的是唐河人和柏因蛮族,却少有与游牧蛮族接触,对游牧蛮族来去如风的轻骑兵缺乏应对经验,所以才会在与游牧轻骑兵的接战中吃亏。”
  “许多人认为柏因蛮族一直是我们的心腹大患,如果没有柏因蛮族该有多好,可是我觉得从某一方面来说,柏因蛮族至少对我们还是有一定贡献和帮助的,我们的军队大多经过了和柏因蛮族的战争,这其实是一个最佳的练兵场,没有柏因蛮族这个陪练,我们就不得不把军队直接推上和唐河人面对面的战场,每一次都会是大规模的会战,这样我们的损失也许就远不止目前这种状况了。尼帅,你觉得呢?”
  尼克脸上露出欣赏的神色,眼前这个家伙虽然不是自己提拔起来的,论关系,这个家伙应该是和麦利走得更近一些,但尼克还是认为此人的确是除了自己和麦利两人外国内最具潜力的青年将军,能够走到皇家近卫军首领这个位置,不能不说还是有些本事。至少这个家伙会用脑观察形势和指挥军队,不想有些将军,打了一辈子仗,仍然只凭直觉和经验,永无寸进。从这个家伙的一番话可以听得出来,他不仅仅只是从战术层面来看待军队,而且已经初步具备了从战略层面辨证的看待问题。能够把柏因蛮族的存在一分为二的看待,这不是一般人能够想得到的,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柏因蛮族是一个极大祸患,却从没有认识到柏因蛮族给自己国家带来的好处。这就是差别。
第九十四节
风高浪急(3)
  “呵呵,克劳迪亚,几日不见,当刮目相看啊,你能有这样的看法,我很高兴。任何问题都不是绝对的,需要一分为二的来看待,柏因蛮族固然如此,李无锋也一样。李无锋现在军队在唐河帝国可谓强横一时,虽然司徒泰拥有第一第二军团,但据我观察,李无锋除了他当家的西北军团外,他的北吕宋军团和南捷洛克军团战斗力一样不弱,还有一直还未补充齐备的腾格里军团估计战斗力一样不差,从那个第三重装骑兵师团就可见一斑。四个军团已经超过了四十万人马,加上他的两个近卫师团,以及新组建的驻印德安军团,以及仆从军——游牧骑兵约二十万人,他的正规军人数已经超过了七十五万,当然这是从编制上来说的,具体数额应该是在七十万上下。”
  “从数量和质量上来看,李无锋的军事力量已经远远超越了唐河帝国的任何一方,即便是相较于我们,我估计也应该在伯仲之间。但是李无锋不是铁打金刚,一样有着自己的弱点。首先,他要想整合整个唐河帝国力量缺乏一个名正言顺的大义,司徒家族代表的唐河帝国在东大陆立足数百年,他们的正统地位在唐族人心目中根深蒂固,要想解开这个结,不是一件容易事,而唐族人最为讲究正统,名不正则言不顺,做任何事情都会事倍功半;第二,正如你所说,李无锋选择西北立足固然得到了锻炼军队的机会,但薄弱的经济和四周众多的敌人让他一样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要想支撑七十多万军队,光凭他目前的经济实力根本不可能,所以他只能选择向外扩张,但扩张就会引来更多的敌人,这些敌人都或明或暗的在一旁虎视,只待一有机会就猛扑上来,这样就会成为一种恶性循环,李无锋只能不断加强自己的军事实力来防范,每一次行动亦要前瞻后顾,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多米诺骨牌反应,这也是他扩张过度的一种正常反应。倒是假以时日,以他的手段倒也很有可能将着这两方面的不利因素逐一消减和化解,但在目前来说,他还不得不夹着尾巴一段时间。”尼克知道对方很想知道自己对李无锋这个目前已经逐渐成为卡曼人最大敌人的对手的看法,他也就不吝指点。
  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克劳迪亚一脸受教模样,姜是老的辣,尼克在承认对手军事力量强大的同时,一样点明了对方的弱点,这让皇家近卫军的首领大感佩服,虽然他也隐隐约约看出了一些,但却不及对方剖析得如此透彻。
  “那既然短期内李无锋无法与我们抗衡,尼帅为何闷闷不乐呢?难道尼帅认为唐河帝国中央的军队会给我们制造麻烦?”克劳迪亚随即皱了皱眉问道。
  “不,我并不是为这个问题烦恼,我是在想我们的后勤问题。有很多时候敌人往往无法打倒我们,我们自己却会被我们自己打倒。”尼克淡淡的回答道,“今年的旱灾似乎来得太过猛烈,整个东大陆似乎没有哪一处不被波及,我很担心我们国内的储备是不是出了问题,宰相大人已经来信要求我们自行想法筹集粮草,这可是破天荒的第一次。要我们自行筹集粮草,那岂不是变相让我们去到占领区内征集,这样不可避免的会使占领区形势恶化,我们和占领区内民众的关系也会紧张甚至引发暴乱,宰相大人不会想不到这个问题,那我们以后还如何能统治这个地区?关系一旦被破坏,再想要弥补就相当困难了,尤其是作为新的征服者,而且还是异族。”
  后勤问题的重要性只要是稍微懂些军事的人都清楚,克劳迪亚自然更明白,尤其是在大军远征的情况下,这种问题就更显得严重,主帅话语中已经暗示了国内后勤保障出了问题,现在需要通过占领军自己想办法来解决,这是一件对于卡曼军队十分罕见的事情,作为宰相的戈麦斯素来希望通过恩威并施的手段来逐步征服唐河人和他们的土地,但现在用自行征集的方式来解决,这无疑有悖于宰相大人原来的初衷,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后勤保障除了大问题,而且是相当严重的问题。
  没有追问国内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克劳迪亚径直问及问题核心:“尼帅打算在龙泉和黑山征集粮草?”
  “唔,有此打算,黑山和龙泉被太平教人折腾得够呛,不过我们并不打算收刮什么,只要粮草,因此我们只需要在这里呆在九月粮食收割后,征集到足够的粮食就离开。这里虽然同样遭遇旱灾,但总会有些收成,另外我们再想办法收集一些民间余粮,然后就拍屁股走人,这个烂摊子就交给唐河人自己去解决吧。我不是宰相大人,暂时还没有兴趣来统治这片土地。”
  尼克话语的语气显得那么平淡,但克劳迪亚却知道这短短几句话背后其实已经决定了黑山和龙泉两府近两百万普通民众的命运,已经连续遭遇两季旱灾,纵然有些收成只怕练自己糊口都不够,如果再被强行征集走大部分粮草,这从秋收到明年夏收几个月时间这些人将怎么过活?
  看到克劳迪亚脸上闪过一丝不忍的犹疑之色,尼克脸色一冷肃然道:“克劳迪亚,有时候对外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据我所知黑山龙泉两府的唐河人无论我们去不去征集粮草,只怕也难以熬过这个冬天,这些粮食对我们大军来说也许是救命稻草,但对近两百万人来说却是杯水车薪,天无绝人之路,他们完全可以向东向南甚至向西去迁徙流亡,去逃荒,东面不是有唐河人的帝都么,嗯,或者再北一点的沧州,南面也还有相对富裕得多的河间晋中以及再南面的五湖啊,西边李无锋不是粮草充足么?康庄大道就在前面,就看他们自己会不会选择了。”
  克劳迪亚再次震惊了,这一招绝户计真可谓歹毒啊。将龙泉黑山两府粮食收刮一空,只需要牢牢把住向北的关隘,这些无法生存的百姓只能成为流民,这百万流民无论走向何方都将为当地带来巨大的生存和治安压力,何况唐河帝国内地无处不处于灾荒之中,只怕兵变战乱暴动立即会笼罩在唐河人的中原大地。无论是哪一处出现这种局面,都是自己一方乐于看到的,只是这逃亡路上不知又要平添多少冤魂苦鬼。
  舔了舔嘴唇,克劳迪亚目光闪烁,声音也一下子沙哑:“尼帅,故土难离,唐河人素来有这个传统,要想逼使他们离家流亡,只怕不太容易,说不定还会激起民变……”
  “克劳迪亚,我告诉你,你是卡曼帝国皇家近卫兵团的兵团长,不是唐河人的民意代表!这些人的命运用不着你来担忧,你怎么变得如此优柔寡断?!纯粹是妇人之仁,如果你再有如此想法,我只能建议宰相大人调换近卫军的指挥官了!”清癯的脸上闪过一丝怒色和失望,似乎连白发都有些竖立的模样,“如果不是宰相大人不同意,我的意见是在平陆和清河都同样实施这种办法,将唐河人向南向东驱赶,让他们去狗咬狗吧,唐河人乱得越厉害,对我们越有利,能够引起唐河人各方势力相互攻击更是我们求之不得的事情。难道你真以为我们这个时候还能够和平同化这些占领区的唐河人?连我们自己的粮食都不够,我们还有心思来管他们?!”
  “可是尼帅,宰相大人的原意就是要收复唐河占领区的民心,我们这样做我认为太过短视,这样一来,我们将永远无法在黑山和龙泉获得民心,而这两地恰恰是我们进入中原的跳板,这对我们的下一步计划很不利。我觉得马其汗人在南方的手段更适合,比如说在巴陵。”克劳迪亚虽然恭敬的笔挺站立,但却并未被对方语言所压倒,抗声辩道。
  不怒反笑,尼克真还有些喜欢上这个桀骜不逊的家伙了,能够把马其汗人在南方的攻略用作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也算是一个进步吧,至少说明这个家伙并没有把目光局限于自己国内。
  “克劳迪亚,你说得不无道理,但你要记住,巴陵在南方,唐河帝国南方民风相对孱弱,而且盛产粮食,粮食危机远补给北方严重,更重要的一点是马其汗人在巴陵经略时,灾荒尚未发生。而现在我们身所处的环境和时机与马其汗人当时大不相同,所以我们所采取对策也必须改变。至于民心,嘿嘿,黑山龙泉连民都不会有了,何来民心?”尼克脸上露出一丝狰狞残忍的笑容,阴阴的笑道。
第九十五节
风高浪急(4)
  克劳迪亚抬起头来若有所悟的望向清癯老人,期待着对方的进一步解释。
  “黑山龙泉不会也不需要留下太多人,即使留下的也只能是那些愿意亲附于我们的人,至于其他人都必须从这片土地上离开,他们愿意上哪儿去就上哪儿去,将来补充到这里的将会是另一批唐河人,比如说榆林的唐河人。国内那些短视的贵族们都渴望见到短期的利益,宰相大人承受的压力也很大,我想这也许是一个办法,待灾荒过后,让北方的唐族人迁入黑山和龙泉,人们都是健忘的,当他们来到黑山和龙泉,他们就会忘记在榆林的一切,腾出来的土地也可以让我们军方可以对国内那些贵族们有一个交待。”尼克泰然自若的道,“至于那些流亡出去的唐河人要想回来,就会与那些已经在黑山和龙泉站稳脚跟的唐族人矛盾,我们正好可以以唐制唐,黑山和龙泉的唐族人将会成为手中最好的棋子,到时候这些棋子怎么走全凭我们的心意。”
  “可是要想迫使这么多唐族人离开自己家乡从这片土地流亡出去,恐怕难度很大啊。”克劳迪亚已经明白了对方的意图,审慎的点头表示赞同,但随即又提出质疑。
  “克劳迪亚,手段可以是多方面的,我看你是受宰相大人那套怀柔同化政策影响太深。宰相大人的策略从宏观上来说是正确的,但在具体运用方面却需要根据时间地点和外界环境变化而调整。黑山和龙泉两地的居民必须要让他们离开,不愿意走的可以用各种手段来解决,也许不那么人道,皇家近卫军作为帝国的招牌,不太适合执行这项任务。”沉吟了一下,尼克抬起头来目光一凝,“我说的你可明白?”
  嘴巴发苦,克劳迪亚自然明白对方的言外之意,各种手段,这自然是脱不了烧杀奸淫掳掠一类的暴力手段外带谣言煽动了,只有用这些手段才能迫使不愿离开的人离开,只是这又会为一直秉承西大陆骑士作风的帝国军队带来许多不光彩的名声。
  看见对方僵硬着颈子点点头,尼克脸色平静的继续往下说:“克劳迪亚,战争本来就是一种暴力解决矛盾的表现形式,所以不要太过拘泥于具体方式,我们几十万大军远征已久,士兵们都是人他们也需要一些发泄和排解,帝国贵族们也需要一些战利品,我想这两地的女人和财富也许能够稍稍缓解一下这两方面的需求和压力。”
  脸色发青的克劳迪亚终于认识到自己和主帅之间的差距,一名将领和统帅的区别就在于他能否把目光从军事方面扩展到军事以外的层面上,包括政治需要,这一点尤为重要,看来自己还需要磨练,一名优秀将领和合格统帅之间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眼前这个老人就是明证。
  只是心中一直引以为傲的骑士风度让克劳迪亚下意识的不想接受这种解释,素来崇拜的统帅突然说出这样一番有些近乎于丑陋但却现实的话语让他有些郁闷和烦躁,但他也不能不承认对方看待事物的角度更高远更细致。先不说军队内已经有久征在外情绪失控的苗头,光想一想将这一两百万百姓变成流民驱赶到周边唐河人领地中将会带来何等巨大的冲击和混乱就可以意识到一招的毒辣,原本就缺乏粮食的唐河内地将会因为这一两百万人的涌入变成什么模样,克劳迪亚甚至可以想象得到那种混乱景象。
  “好了,克劳迪亚,你下去好好想一想吧,等你把这其中的关键想通,下一次能够泰然自若的应对这一切时,我想你离一个合格统帅也就不远了。时间也不多了,这个任务就交给第二兵团和第八兵团去执行,皇家近卫兵团负责监督。”尼克挥手制止了还欲再言的近卫军统领,有些疲倦的道,“不必多言了,宰相大人若是责怪下来,一切责任有我来承担。”
  无锋是在抵达天水前线时才获知卡曼人全面入侵北河朔这一消息的,当他第一时间得知这个消息时,唯一想法就是卡曼人疯了,在全境灾荒不断的时候,卡曼人居然有心思去占领黑山和龙泉这两个并不富庶的两府,难道卡曼人储存的粮食真的多得吃不完了,还是认为灾荒年间更容易收买人心?抑或是卡曼人没有遭遇干旱的影响?
  可是根据从卡曼人国内获得的情报显示,卡曼人国内虽然水利和灌溉系统相当发达,但同样不可避免的遭受干旱的影响,粮食收成至少减产五成以上,即便是加上他们原有的部分储备,估计顶多也就是堪堪能够熬过今冬明春,如果再加上需要帮扶一下左邻右舍,只怕能支撑到今年底就算不错了。
  可是他们现在突然占领了龙泉和黑山,这两府近两百万人都已经被太平教人折腾得一穷二白,要想在这两府维持统治,没有充足的粮食根本不可能,可是卡曼人从何处弄到这一批粮食呢?难道戈麦斯这个家伙真的还秘密储存有粮食,连自己的情报部门也没有事先侦悉?
  这让无锋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到了天水后与先期抵达天水的凌天放、王缭、古全以及战备署长拉奥等人几番讨论后依然没有得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好在龙泉黑山并不是自己的领地,也非什么富甲一方寸土寸金的宝地,无锋除了要求各方加强防范外,也只有坐观其变,看看卡曼人究竟打的是什么主意了。
  处理天水城内外的尸体就足足花费了半个月时间,这半个月里城里城外都笼罩在一股焚烧尸体的恶臭当中,为了防止瘟疫的发生,文教卫生署从各地抽调了大批医卫人员,并购买大量药材就地熬成药液在城内城外进行大面积消毒,这起到了极好效果,除了一两处发现疫情被及时控制扑灭外,整个天水府没有出现瘟疫蔓延的现象,这让无锋对文教卫生署的工作极为满意,而文教卫生署署长何京的表现也得到了无锋的高度赞扬。
  相较于在平陆府发生的瘟疫,卡曼人不得不采取隔离甚至杀死染上瘟疫者的办法来解决,但这依然无法避免瘟疫的蔓延,甚至连卡曼人军中亦有大量士兵染上,这也造成了卡满士兵的大量减员。这也是无锋之所以亲临天水视察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太平军从天水城下撤退以及平陆坟墓战结束的那一天起,无锋就知道北线战局已经没有什么太多看点了,在双方各自丧失了几万精锐后,无论是自己还是卡曼人都不大可能在短时间内掀起多大风浪了。
  卡曼人现在牢牢的扼住了平陆,而且根据情报反映,他们还在进一步加强平陆府城的防御系统,看来是打算把平陆当成防御自己东进威胁他们在北方占领区的主要屏障了,而自己在北方的步兵数量远不够与卡曼人拼一场,即便是将整个南捷洛克军团抽调过来也没有绝对把握,光凭十来万游牧骑兵是不足以拔掉平陆府城这颗钉子的。不过无锋并不着急,卡曼人的后勤保障就会他们的一根绞索,自己拥有强大的轻骑兵,时间越往后走,自己的轻骑兵就可以将卡曼人脖子上这根绞索绞得越紧,也许到那时候,才是真正该和卡曼人玩一场大的游戏的时候,平陆之战不过是一个序曲罢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6/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