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志(校对)第3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8/510

  “呵呵,粱某就知道殿下会在这一点上犹豫不决,所以才会让胡先生陪同粱某一道来。胡先生本来就是殿下第一谋士,眼下粱某单身在此,无法向胡先生施加任何压力,如果殿下和胡先生觉得粱某皆是虚言,殿下还能够一搏,不妨将粱某推出去砍了便是,粱某并无任何异议。”粱崇信淡淡的道。
  司徒彪目光落在一直没有插言的胡庭芝脸上,胡庭芝脸上复杂的神色转动,最终还是长叹一口气,摇摇头一眼未发,显然是放弃了建议权利。
  司徒彪目光变得有些茫然,也许自己的拼搏之路真的走到了尽头,连胡庭芝在这种情况下都不愿意在荐言,自己该何去何从?
  “殿下,您在巴陵的行径秦王殿下也很感到遗憾,我想您的下属们同样也会感到无法理解,我还要提醒殿下一句,即便是殿下有心要为司徒家族殉葬,但其他人未必愿意,殿下即便是不为自己考虑一下也应该为曾经支持过您为您付出许多的人们想一想。”看见司徒彪全身抖动了一下,脸色发灰,粱崇信知道自己的话语击中了对方要害,这是一个好机会,“其实您完全不必要太过执着,就像您方才也说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您已经努力过了,奈何上苍没有站到您这一边,您也问心无愧,许多事情您如果强求,反而会让人陷入痛苦和困境。秦王殿下不愿意看到那种情形的出现,司徒峻殿下和朗永泉大人还有林国雄不是都一样曾经辉煌过么?他们都能够平静的接受现实而没有选择毁灭,难道殿下心胸反而不如他们?”
  默默垂下头去,司徒彪像是在作最后的忏悔一般良久无语,直到胡庭芝和粱崇信都觉得有些惊讶时,司徒彪才抬起头来用近乎虚脱的声音道:“粱将军,我想我可以选择一条合适的道路留给我自己,但在这之前,我想先听听你们的建议。”
  缓缓点点头,粱崇信此时的脸色欣慰中带着理解:“没有问题,殿下,我粱某既然敢来安庆,自然敢担当一切,只要殿下提出的条件不违背原则,粱某皆可先行带秦王殿下应允,我想秦王殿下一定很乐意见到这一幕。”
  五湖战局的落幕甚至来得比江南来得更快,这既在人们意料之中,似乎又有一些意外,几乎是一夜之间,安庆、温宁、金华三府的帝国军队就全部放下了武器,以第六军团为首的帝国军队对于司徒彪宣布下野首先表示了欢迎,同时,他们也宣布停止内战,接受西疆军务署的整编,而粱崇信更是单枪匹马直接去了第六军团的驻地,在与金志扬作了一夕长谈之后,粱崇信随即宣布将以帝国第六军团为基础,混合其他南方军各部残部进行整编,组建西疆暂编第九军团(正式命令需要由秦王签署命令并由军务署发出),同时担负起守御从温宁至金华之间边境线,防止马其汗人趁机作乱。
  短短两月之间,西起巫山东麓,东至大东洋海边,方圆数千里大好江上尽数归顺,其滚汤沃雪之势,足以让任何人为之侧目,就算无锋也未曾想到以粱崇信和成大猷二人竟能在短短两月间抚平整个南方,尤其是粱崇信单枪匹马独闯安庆,一己之力说服司徒彪自动下野,又及时稳定帝国第六军团和南方军残部,借对方之力稳住南方阵线,活生生为自己赢得帝国最为繁华富庶的十三府之地,这等功绩可谓无人能及,而成大猷在这南方之战中表现出来的大智大勇亦是可圈可点,尤其是他的第八军团在坚守九江时表现出来的坚韧顽强丝毫不亚于西疆精锐,第八军团傲立与西疆诸军团之列当之无愧。
  帝都。行政大臣陆文夫府第内,议事厅中灯火通明,四周环绕的鱼烛将整个书房映得透亮,但这丝毫无法掩盖众人心中的灰暗和阴霾。
  脸色雪白的女郎此时的目光更显得冷漠,陆文夫脸色阴沉中略带一丝忧郁,军务大臣吉林却只是叹息不已,财政大臣田易已经称病请辞,但至今尚未获得批准,今日同样被邀请到了陆文夫府上,众人中似乎唯有他神色稍稍平静一些,内政大臣西顿索性闭上眼睛一言不发,显然是对于得到的消息不想置评。
  “没想到粱崇信和成大猷二人竟然放弃安庆改向东进击,这一下倒是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不知道燕王殿下在维扬姑苏那边可布署有足够应对兵力?”有些躲躲闪闪的问起这个问题,作为军务大臣的吉林似乎早已忘记了自己军务大臣的位置这个问题应该是其他人问他才对。
  “哼,吉林大人,这个问题还用问么?燕王殿下的力量,几乎全部都倾尽在了燕云一线,别说江南,就连东海和燕云内地,也没有几个能够一战的部队了,粱崇信和成大猷两个家伙还不是看穿了江南的虚弱才会行险东进,现在该是让湘王殿下拼死一击的时候了。”几乎是咬牙切齿的吐出这几句话,猛然睁开双眼的西顿原本对于这些军务不感兴趣,但西疆的蓬勃推进已经让他预见到了真的那一天让李无锋大模大样进入帝都时自己和自己代表的所有人的下场,生死在此一举,谁又能随便放得下呢?
  “让湘王殿下拼死一搏?拿什么搏?是元气大伤的第六军团还是那些上不得台盘的杂木果子?”不屑的从嘴里轻哼了一句,一直保持这谦恭态度的吉林似乎也对眼前的时局失去了信心,甚至连态度也就没有那么注意了,面对昔日格格不入的同僚,此时的他似乎也不想再刻意掩饰什么。
  “你!说得好,杂木果子是上不得台盘,那就让你的第八第九军团去吧,看看这些所谓帝国中央控制的军团表现又能怎么样?消耗那么多钱粮,难道就是在那里作摆设不成?”西顿怒极反笑,阴恻恻的反击道。
  吉林一时为之语塞,第八第九军团在众人眼中纯粹就是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摆在哪儿都不可能让人放心,然而要就此解散,似乎又觉得有些可惜,毕竟总还是经过初步训练的军队,只是没有经历过战阵而已。群臣们对于这两个军团的表现都是不屑,但吉林也是无法,缺乏资金,缺乏装备,缺乏有经验的军官,什么都缺乏,你还能指望它变成一支百战雄狮?
  “够了,今天请诸位来不是来听诸位比试口才的,大家难道没有看出来么?眼下局势微妙,决定帝国命运的天平现在已经摆在了正中间,谁能够给哪边加一把力,胜利的天平就能倾向哪边,现在就看大家在这关键时刻尽最后一把力了!”居于上位的冷漠女郎终于发话了,立即将厅内的气温下降了几度。
第八十七节
困兽
  客厅内再一次沉寂下来,只有女郎清冷的声音在厅中回荡:“现在是什么时候了,如果我们再不能齐心协力,那等待着我们只有屠刀和坟墓。不要妄想李无锋能够礼遇诸位,我告诉你们,这中间所有人,也许除了我可以凭借我这个姓氏勉强苟活,我本来就不需要什么。可是诸位呢,哼哼,扫地出门的味道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承受得了的,郎永泉可以安然离去,那是李无锋想给帝国各方留下一道门缝,但当走到最后一步的时候,诸位对李无锋来说还有用处么?商人们可以奉上他们资金和流通渠道,而你们呢?你们什么都没有,也许只有用你们的头颅和鲜血才能为他的新王朝作祭品!”
  寒森森话语到最后几乎变成了歇斯底里,也许是因为用力过度,原本清越的声音到最后变得有些尖厉刺耳。
  “诸位,方才殿下的话大家也应该明白吧,李无锋什么人都需要,就是不需要我们这些人以及我们代表的阶层,现在想要调头换轿已经来不及了,我们只有一条路走到底,否则我们就只有成为帝国的殉葬品。”此时能够接上话的大概也只有陆文夫了,阴沉的表情并不代表他没有决心:“诸位也无需太过悲观,恐怕诸位也应该想得到,江南是燕王殿下有意弃守的,燕王殿下准备以扇江为界强化东海的防守,只要能够在北原和河朔取得胜利,江南迟早也会回来的。”
  “弃守江南?为什么?难道燕王殿下看不到江南一丢湘王殿下也就无法支撑太久么?这纯粹就是鼠目寸光!”西顿气哼哼的怒吼道:“我敢断言,湘王殿下那边连半个月都无法支撑下去,除非在半个月之内北原和河朔战局能够有根本性的变化,否则,哼哼,南方沃野被李无锋这个逆贼拿走,我看我们那什么去和李无锋相斗?他坐在那里都能把我们拖死!”
  “是啊,还有一点,江南一失,这梁崇信和成大猷两逆的大军就在也没有什么顾忌,湘王殿下的力量根本就无法对他们构成威胁,他们甚至可以肆无忌惮的向北进击,东海、帝都都可能在他们的攻击范围之内,这实在是得不偿失啊。”鲜有一见的吉林也和自己的政敌意见一致,梁崇信和成大猷两人的大军如果轻松攻破江南,那对整个中州的威胁顿时大增,湘王殿下那点力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一旦梁成二人率军北上,那拿什么来抵挡?难道真还要寄希望于第八和第九军团不成?
  “你二人住嘴!”司徒玉霜实在忍耐不住,怒叱道:“在好的局势被你二人一说也会变得一塌糊涂,这种时候不思报效帝国,只会翻嘴皮子,你二人看看你们这么就来究竟干了些什么?”
  也许是第一见到轻易不愿发怒的司徒玉霜如此爆发,饶是西顿和吉林二人脸上闪过一丝怒火,但还是知趣的不在开腔,这种时候再去触怒对方就有些不明智了,且冷眼旁观看对方究竟有何本事能够力挽狂澜吧。
  平静了一下情绪,司徒玉霜也觉得自己有些失态,但现在她也顾不得许多了,帝国和司徒家族生死悬于一线,西疆的攻势如同海潮一般拍击在摇摇晃晃的帝国大堤上,也许下一个浪头打来,帝国这座大堤就会湮没在海潮当中,她必须拿出最后的力量来拯救帝国,拯救司徒家族。
  “诸位,不要看李无锋在南方折腾得厉害,自古以来,未有得南方者得天下一说,我们唐河民族哪一朝哪一代不是夺得中原方能奠定不败江山?李无锋他愿意去南方,我求之不得,那正好可以消耗拖住他的兵力,只要我们能够在北原和河朔取得胜利,一切都将逆转!”
  目光转向门外卫兵,司徒玉霜神色肃穆:“去请马大人来此!”
  坐在轿中的马远往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并非由于很少坐轿而如此,而是这几天来的变化对于本来已经有些心灰意懒的自己来说刺激实在太大了,先是经年不见的宠妾爱儿突然回到自己身边,随即又是十三公主专程登门拜访。事实上马远往已经猜到了自己宠妾爱儿的失踪应该是司徒彪的手脚,但处于对宠妾爱儿的珍视,他宁肯舍弃一切,而自己宠妾爱儿能够回到自己身畔大概也是托这位十三公主殿下的福了。
  但十三公主殿下所托之事实在太重大了,自己已经老了,难道还要搅进这趟浑水么?但想起十三公主那份几乎是苦苦哀求的表情,再想想自己这一身受先皇之托,马远往又觉得自己似乎无法摆脱这份羁绊。罢了,罢了,就将这一身卖与司徒家吧。
  宠妾爱儿早已经送走,带走足以他们几辈子生活的钱财,到南洋那边去寻个安宁所在,自己若是能够得留一头颅,自然会去寻他们,若是遭遇不测,那也死得其所。想到这儿,马远往心中平静了许多。皇甫天成的不稳自己早有察觉,但禁卫军团与其他军队不大一样,亲属妻儿皆在这中州境内,尤以帝都城内居多,谁要想让他们造反,几乎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他也知道皇甫天成在他所在的师团中人望颇高,深得官兵们的爱戴和支持,但是要想造反那却不一样,那可是要那自己家人性命来作赌博,马远往相信没有人会附从,而皇甫天成头脑也不会如此简单。
  但皇甫天成似乎也早有准备,好像他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整个师团中五个联队,一二三联队几乎都是帝都城外子弟,而四五两个联队才是帝都城内子弟,看来这个家伙也不简单,早已再作最坏打算了。
  但是现在的局势已经逼得自己不能不动皇甫天成了,这个家伙在李无锋的虎翼军撤出帝都时就把他的家属全部撤离了帝都,而且他的师团还接管了虎翼军留出的西门防务,要想动他却要需要一个稳妥的法子。不过就算皇甫天成得以逃脱也无关大局,只要自己手中还有四个师团,禁卫军团的威名就不会在自己手中坠落。
  马远往的思绪又渐渐回到北方堪称惊心动魄的局势上来了,南方如果不出意外李无锋大获全胜一统江南也是意料中的事情,马其汗人在半岛地区的表现委实让人失望,连普天成和明重两个马其汗国的头等大将居然也陷入了西疆人的拉据战泥潭中不能自拔,虽说拖住了李无锋的三个军团大军,但一旦五湖战局结束,这腾出手来的梁崇信和成大猷将给北方战局带来空前的压力,除非在此之前解决北方战事,彻底把李无锋的在北方的西疆军打垮,这也是司徒玉霜之所以为什么这么急迫的要求自己尽快解决掉皇甫天成之后出兵晋中的原因。
  想起西疆军在北方的统帅崔文秀马远往心中就忍不住往下一沉,马远往并不是惧怕对方,但对方在腾格里草原以及西域的威名的确不是靠吹嘘能够捧出来的,强悍若斯的罗卑人、桀骜不驯的西域人都被他驯化得如同听话的小猫,这不能不说明一个为将者的手段高明,要和这样一个对手为敌,马远往在感到兴奋的同时也有些担心,好在尤素夫这个老东西已经先上阵了,几十年的老伙伴老对手今天终于能够站在一条战线上,难道这不是一个缘分么?也许自己和他一样天生就该为司徒家拼搏到底吧。
  “你确定?”顾登云死死的盯住对方看上去有些轻佻的脸,他当然知道对方话语中的份量,同时也清楚对方的身份,但像这样重要而又紧急的情报如果不能核实清楚,带来的后果也是极其严重的。
  “不,不能确定,但我的直觉告诉我,这应该是真的。也许我们该去核实一下马远往那个小妾和儿子回过他府第没有,但似乎现在时间有些来不及了,他能连续两次出现在他不该出现的场合,这本身就有些问题,联想到现在帝都这些人狗急跳墙,很难说他们会作出些什么。”小威利一身华丽的套装甚至都来不及换下,外面匆匆套了一条长袍便赶到上司面前回报这个消息。
  “嗯,一直沉寂无声,现在突然活动起来,打的什么主意我们虽然不能确定,但却需要防患未然,只是现在要再报回汉中那边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冒险直接通知对方了。”顾登云点点头,对方说得也是,很多事情你要想确保绝对准确可靠本来就不可能,无论从情报的效率和采集手段来说都限制了这一条,如何从这些真真假假的情报中区分出有价值而且又符合事实的这就需要考究为首者的本事了,但他自信自己这一点上不逊于任何人。
第八十八节
禁卫军
  “大人,这帝国局势已经是黎明前的黑暗,帝都这帮子家伙不是看不清楚,而是他们知道唯有拼死一搏才是他们的机会,现在已经到了最后阶段,只怕什么手段什么招数都会使将出来,前些日子殿下不是还在西康遇刺么?连这等手段也用上了,只怕就什么也顾不上了。皇甫天成那边得慎重提醒他,这等时候更是需要小心,水惊鱼跳,保不准啥手段都可能使出来。”小威利的脸色此时也十分严肃,“我这几天观察发现不但司徒泰的代理人们上窜下跳,就连和司徒玉霜有牵连的人也都格外热心,看来真的要孤注一掷了,帝都城里的几家大金融贵族又在秘密聚会,估计各方又给他们施加了压力要他们再拿钱出来,他们现在也是欲罢不能,前期已经投入太多,现在又被拖上了贼船,船到江心补漏迟,悔之晚矣。”
  “嗯,皇甫天成那边我会马上安排人提醒他,建议他这段时间不能离开西城门,一有风吹草动,该撤离就得撤离,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该我们的,始终都是我们的,这帝都咱们能来,就能走,敢走,就能回来!”顾登云脸上更是一脸自信,他是眼见着西疆一步一步从一郡之地变成今天这般模样,秦王殿下的每一步初时看不出高妙所在,但越到后期越能察觉当初布子时的高瞻远瞩,这已经不是盲目的崇拜,而是经过了无数例证验证得出的结论。
  皇甫天成同样察觉到了情况的异样,他甚至比顾登云和小威利他们俩更早感觉到情况的变化,当马远往第一次出现时,他就意识到帝都局势可能会有大变化。马远往已经很久未曾到暑办公,但他这一露面皇甫天成就看出了这其中的异常。他手下两个死党自然呼前拥后,而其他两个师团长的态度也一下子来了一个大逆转,变得异常热心,这种变化不言而喻,看来马远往已经摆脱了对他羁绊彻底倒进了司徒家族的怀抱,而自己的处境则一下子有些危险起来。
  好在虎翼军临行前把西门交给了自己,而且虎翼军就在晋中,从晋中到帝都这一线一马平川,倒也不惧,但为了保险起见,皇甫天成还是先行把第一第二两个联队悄悄摆放到了西门外,并在西门外两侧二十里地范围内都加布了斥候和岗哨,以加强对这条通道的监视,西疆早就给了他指令,在帝都能站住脚固然好,不能,则保存实力退出帝都城在中州境内游击。
  当情报部门的紧急情报直接传递过来时,皇甫天成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马远往的频频露面,只能说明马上对方可能马上就要动手,皇甫天成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将第四第五两个联队一下子扩大巡防范围摆在了西城内最外延,这两个联队从军官到士兵家属都在帝都城内,要让他他们跟自己走实在太为难了他们,他也开诚布公的与两个联队中队长以上的军官们把态度表明,表示自己可能要离开帝都,希望在此期间不要因为双方立场各异而伤了多年同僚的感情,这让两个联队的军官们都异常感动,纷纷表示绝对不会因为这件事情而与本师团内部战友发生冲突。
  与此同时,皇甫天成也将第三联队悄悄布置在了西门口,自己也将指挥所转移到了城门外,一旦情形有变,便可随时撤离帝都,只要踏出帝都,马远往要想拦住自己就不易了。
  “师团长,军团长派人传令让您和副师团长、幕僚长、后勤司长到军团部开会,商量帝都防御体系的调整事务。”轻轻点点头,皇甫天成暗道来了,“我知道了,你去统治第四联队联队长,让他待我和其他人参加会议,就说我们在西门进行防御演习,暂时抽不开身,待演习结束,便马上赶去。”
  都能够传令士兵刚刚离去,情报部门关于发现禁卫军团第一师团、第三师团都、第四师团都发现大规模调动的迹象,并且有部分军队已经分别从南北二门出城,当皇甫天成紧急下令第三联队撤出帝都城与第一第二联队会合时,斥候们也有了最新发现,南北两翼都发现了军队调动,而且都是禁卫军的番号。只不过这个时候皇甫天成早已经将三个联队集结完毕迅速向西撤离,只丢下空空如也的西城门,当第一、第三师团分别从两翼赶到而第四师团从城中央猛扑而来时,除了表现平静的第四第五两个联队外,事实上禁卫军团第二师团其余三个联队甚至连一支箭矢都未留下,整个营房干干净净,让前来执行缴械任务的三个师团的禁卫军官兵们郁闷无比。
  皇甫天成率领三个主力联队西逃让马远往和司徒玉霜一干人等相当失望,皇甫天成的第二师团一直是整个禁卫军团中最强悍的一支军队,这连马远往都不得不承认这一点,皇甫天成身上所具有的正直、清廉、坚韧以及果决带动了他手下一大批军官都形成了十分良好的风气,加上他本人一直支持他手下军官群积极进入帝国军事学院进行学习培训,所以每年军务总署分配给禁卫军团的培训名额第二军团军官总是高居榜首,而皇甫天成也对帝国军事学院的毕业生十分青睐,这也使得第二师团的军官素质相比之下比起其他师团来说高上一大截。
  而皇甫天成逃往晋中事实上也极大的加强了晋中的防御力量,而在皇甫天成的禁卫军一进入晋中城几乎就得到了大批预备役士兵的补充,迅速扩充为一个整编的师团,皇甫天成师团中高比例的军事学院学员以及高素质的军官团使得禁卫军第二师团抽调部分军官出来扩充两个联队并不是什么难事,尤其是北方战局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只要能够有效壮大己方力量,对于西疆来说都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但是皇甫天成的出逃并不能阻挡马远往出征的决心和脚步,仅仅是一个第二师团而已,这不能决定整个局面。原本马远往很想利用第二师团剩下的两个联队组建一个新的禁卫军团第二师团,但在了解到剩下两个联队对于自己原来的师团一直抱有相当怀念的态度,这对于军队来说很显然是一个不能接受的,而此时就将这两个联队解散,心怀不满的这些人回到各自家中,不知道又会给帝都带来多少麻烦,所以这两个联队反而成为了马远往手中烫手的山芋,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处置才最好。
  司徒彪的意外归顺无疑是对在帝都城中的一干保守势力们是一个沉重打击,司徒彪势力在帝国政治版图上的消失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整个帝国南方都变成了西疆的囊中物,看看米兰人的表现,甚至连泉州主动送上门来都不敢接受,由此可见西疆在帝国南方的势力是如何庞大。
  很多势力都已经在考虑究竟是不是该介入唐河帝国的这一壁垒分明的大内战,究竟怎么才符合自身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如果能够让两者统一那自然再好不过,但如果不能统一,或者说两者甚至矛盾对立,那该如何应对就需要考验统治者的政治敏锐性了。
  西斯罗帝国首都棱斯克城迎来了初秋的第一场绵雨,整个都城都笼罩在雨雾中,这种天气也是最让人烦闷的了,地面变得泥泞不堪,一眼望去四周都是湿漉漉的,看上去总是给人一种不太清爽的感觉。即便是在都城内也不可能避免泥巴路的存在,石板路只能存在于几条主要大街以及一些富贵人家居住的街区,真正的贫民区,仍然会是烂路和臭水沟搅和在一起的曲折小道,有钱人却只顾昂着头,从来不曾把眼睛向这些地方瞅一眼。
  负手站在柱廊上遥望雨雾朦朦的窗外,菲力五世的心神似乎却没有放在廊外花园的水雾美景上,烦恼的事情似乎从来就与君主有缘,这是菲力五世深深体会到的痛苦,当臣子的都可以只提出建议,提出看法,但最后的决定却需要你来作出,而一旦真正出了问题,一切责任却落到了你的头上,这就是君主的权利和责任。
  菲力五世不是一个喜欢推卸责任的君主,更不是一个把所有责任都推卸到下属面前的君主,在他心目中,作君主的有君主的权利和义务,而当臣子的也应该有当臣子的义务和责任,两者应该相互相承,而不能混淆。好在他的首相波卡宁斯基同样是一个勇于担待的人,他不会因为君主是自己儿时好友便把一切推到自己头上,需要他作出决定或者建议时,他依然态度鲜明。
第八十九节
智者(1)
  “陛下,唐河人的特使已经在宫外等候多时了。”侍从悄悄的从背后靠近,小声提醒着似乎还沉醉于栏杆外雨中雾景的皇帝陛下。选在这个时候欣赏棱斯克的雨景似乎有些不大合时宜,花园的秋景应该是秋高气爽时更美丽,现在这种雨雾蒙蒙的模样,怎么看也看不出有什么值得陛下这般出神的。
  “朕知道了,首相到了没有?”没有回头,菲力五世淡淡问道。
  “回陛下,首相大人已经到了,现在正和唐河人的特使谈话。”侍从缩缩头,小心翼翼的回答道。
  “唔,这样,你去通知首相,待他的谈话结束之后,请他到这里来,唐河人的特使请他先回驿馆,就说朕今天身体不适,暂不见客。”菲力五世琢磨着言辞,“请他明日早晨进宫,明日朕再正式接见他。”
  “是,陛下。”侍从悄声退下,只留下菲力五世一人独自逗留在柱廊里。
  一步走错,可能就会酿成弥天大错,菲力五世不得不慎重,这已经是司徒泰的第二波使者了,催促出兵外加无数美好许诺,这就是这些使者们带来的东西,没有一点新意,菲力五世嘴角泛起一丝苦笑。
  踱回柱廊后的石几旁,精致漂亮的小灌木环绕在周围,郁郁葱葱,丝毫没有因为秋日的逼近而感受到肃杀,石鼓上已经有了一丝凉意,菲力五世却觉得自己心间颇有些闷热之意。
  好不容易获得些许休整的机会,眼看帝国经济整顿已经明显起到了一些效果,翻过今年,明年帝国的经济发展势头肯定会更好,和西疆的商贸往来明显猛增,腾格里草原上的畜牧产品也在源源不断的涌入,国内采矿、冶铁等行业都开始大规模增速,腾格里草原上那些草原民族对铁制品的需求远远超出了想象,现在有西疆这个竞争对手在,按照波卡宁斯基的看法,完全没有必要再限制对腾格里草原铁制品的出口,反过来这也可以极大促进帝国这些基础工业的发展。
  粮食难关终于熬过了,这一季的粮食生产虽然还未恢复到正常年景,但比起年初那一季已经强得太多,比起去年的艰难那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只要按照目前这种状况发展下去,农、工、商齐头并进,帝国恢复昔日荣光已经并不遥远。
  可是,然而,但是,这一切美好设想都被李无锋在唐河帝国掀起的疯狂攻势给搅乱了,论理说李无锋在唐河帝国的表现似乎与帝国没有什么干系,何况西疆人还和帝国签订了和平协议,并向帝国提供了大量平价粮食帮助帝国稳定粮价,与情于理帝国甚至还应该支持西疆一方的任何行动,只要他们没有伤及帝国利益。而现在西疆人的行动似乎也与帝国与利伯亚诸国毫无干联,普尔人和多顿人掺和到唐河帝国内战中去那是他们自寻麻烦,西疆并没有直接危及到他们的利益,但是这件事情就真的那么简单么?
  司徒泰特使的话不能说没有道理,一个具有勃勃野心和疯狂扩张目的的唐河帝国对于唐河民族对于整个东大陆各民族和国家都是一个灾难,而李无锋的穷兵黩武似乎就正朝着这一目标挺进,一个比起往日的唐河帝国幅员更辽阔人口更多的大帝国正在悄然形成。名义上李无锋虽然只是一个唐河帝国的亲王身份,辖下也不过是一个地方藩属名义的西疆大都护府,但事实上李无锋的控制区已经蔓延到了大半个唐河帝国,而且还包括大片原来唐河帝国势力从未涉足的地区,比如中大陆和南部的半岛地区。
  但是帝国的介入能该表目前的这一态势么?对这一点菲力五世持怀疑态度。何况李无锋真正一统唐河帝国的话,他必然要用更长的时间来消化他短期内获取的战果,三年,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建立一个新王朝容易,但要想稳固这个庞大帝国的统治却并非那么简单,真正到了十年二十年之后,李无锋还有那个雄心壮志么?何况南边的马其汗人还在不断挑战他的威权,这一切似乎可以为帝国赢得更充裕的时间来发展准备,菲力五世认为目前利伯亚人要做的不应该是挑战李无锋的威权,而应该积极交好李无锋,赢得更多时间发展壮大自己,真正到了李无锋要想和全体利伯亚人为敌的时候,那才再来较量一番也不为迟。
  “陛下。”身后传来自己首相兼好友谦和的声音。
  “坐罢,打发走唐河人的特使了?”菲力五世摆摆手示意自己这位密友坐下。
  “嗯,司徒泰是在孤注一掷了,卡曼人拒绝了他们的出兵邀请,他现在的唯一希望大概就放在我们身上了。”波卡宁斯基对于军务素来不大感兴趣,这也让西斯罗帝国朝政中形成一个奇怪的格局,那就是军务方面的事情大多是皇帝陛下亲自过问,而政务方面则是首相大人全面统辖,两人配合异常默契。
  “那你觉得我们该出兵么?”菲力五世反问一句。
  “呵呵,陛下早有定议,又何必来问臣?何况臣不是和陛下早已约定臣不过问军务么?”波卡宁斯基淡淡一笑道。
  “哼,老滑头,这军政之事还能分得那么清?没有财政支持,就是朕想打仗也不成啊。”菲力五世也笑了起来,“卡曼人拒绝出兵那是意料中的事情,他们连自己国内的事情都还摆弄平,哪里还有心情去折腾其他,现在他们国内南方贵族和北方贵族在朝中争夺得很厉害,要想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根本不可能。唉,可惜戈麦斯时代结束了,卡曼人的辉煌年代也就将成为历史。”
  “陛下若是下定决心打仗,臣便是想方设法也得替陛下筹措军费,这是为臣子之本分。只是打一场没有太大意义甚至可能对帝国带来伤害的仗,真的有必要么?”口中虽说不过问军务,但波卡宁斯基的话语中反对出兵的态度却暴露无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8/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