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志(校对)第4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0/510

  司徒明达的一番话再一次冲击着司徒明照的并不牢固的防线,这也是他最犹豫的地方,李无锋当然需要司徒家族这些内部分子的支持,这样可以让他从这一战的道义上获得很高的分数,但这种名誉上自己这些人付出的代价未免太大了一些,让司徒明照有些不甘,只是方才司徒明达也说的很清楚,李无锋凭什么放过自己一干人,没有一点实实在在有价值的东西,李无锋这种势利小人不可能看得上。
  “另外,六哥,李无锋的势力无孔不入,尤其是他现在更是如日中天的时候,只怕想要投效他逢迎他的人更是不可胜数,李无锋并不一定非要依靠咱们才能达到目的,咱们只是其中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而已,错过这个机会,真要等他进了帝都,也许他就根本不需要我们了。”司徒明达进一步阐明自己的看法。
  半晌没有答腔,但司徒明照却知道自己这个兄弟只怕早就被西疆那边人说服了,这一次司徒明相叫他来商议,却成了他来劝说自己的演讲表演。
  “明相,明达,也许我们真的没有太多选择,但我们需要再花上两天观察一下,李无锋需要我们,我们的作用不是其他人能够替代的。”司徒明照其实内心早已打定主意,不过在司徒明达面前他不想表现得太过急切,他对自己这位兄弟已经不太信任。
  司徒彪下野的消息并没有在帝都引起太大的波澜,因为当时云中之战已经迫在眉睫,当西疆第一军团出现在岳阳时,许多人就意识到了五湖恐怕会如同风卷残云一般落入李无锋手中,失去了巫山这道屏障的掩护,西疆军强悍的战斗力不是南方军这些二流军队能够抵挡的,尤其是他们背后还有成大猷这个太平余孽插在腰腹上,两面夹击,结果不用想也能够猜测得到。
  但是许多人都没有想到西疆军会突然向江南发动进攻却把盘踞龟缩在安庆、温宁和金华三府的司徒彪搁置在一旁,毫无防范的江南几乎是在十天之内就纷纷宣告输诚,司徒泰在江南的统治就这样灰飞烟灭,除了留下千万骂名外,他几乎什么也没有得到。
  江南一下,许多人还在猜测司徒彪的反抗能够坚持多久时,司徒彪主动宣布下野的举动让所有人大跌眼镜,曾经辉煌一时的湘王系就这样黯然退场,甚至连一场像样的反击作战都未曾有过,这如何不让人扼腕叹息。
  司徒彪的下野让整个帝国南方一下子连成了一片,东起大东洋,西到横断山麓,加上向南延伸到大南洋的半岛地区,西疆控制的地区一下子成一个巨大的夹角将整个马其汗、南洋联盟以及三国同盟全部包了进去,从余杭到东萨摩亚,既可以通过陆路抵达,又可以通过海路联系,西疆控制区在这个时候真正融为了一体。
  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南海自治领的商人们就宣布开通从摩洛、东萨摩亚以及三宝到余杭、泉州一线的定期客船,南海自治领的各种货物可以直接从大南洋诸港直达江南而不需要缴纳任何关税,他们甚至可以在中间停靠鹭岛,现在对于鹭岛的开发已经不仅仅停留于军事方面的需要了,在钟文静和雷苍圃进行了多次协商和谈判之后,雷苍圃在报请军务署批准之后终于同意在鹭岛军港旁边建设一座民用港口,这里良好的位置正好可以供西疆民用船队在这里进行补给而无需进入他国港口,这样可以大大节省停靠他国港口码头所需交纳的税费,而且也对开发鹭岛有着莫大的好处。而现在从泉州到余杭一线都已经纳入了西疆控制,从南海自治领启航的商船队可以高枕无忧的经停鹭岛然后在直驶泉州或者余杭,这期间除了西疆统一的商税外无需交纳任何其他额外税费厘金,这种从未有过的好事刺激得两地商人们欣喜若狂,谁都知道这其中蕴藏着巨大商机,这样一来可以使得江南商品更加畅通的输入南海自治领,亦可借助南海自治领诸港中转更加便捷的向中大陆出口输出商品。
  就在南海商人先行一步开通从大南洋三港到泉州余杭两地定期航班后,江南的商人们也从司徒泰的暴政阴影中走出来,毅然决定投入巨资在鹭岛兴建大型港口码头,以改善从江南到南海这条海运航线的交通运输条件,同时普林塞萨岛和弗涅岛同样引起了江南商人们的关注,普林塞萨岛和弗涅岛以及鹭岛因为属于上一次战争中从南洋联盟中割占而来,行政统属究竟归于何处也一直没有一个明确范围,只好由南海自治领直接管辖。
  鹭岛由于面积较小,除了能够建立两座港口外,其自身并不出产什么东西,所有物质都需要从外地输入,但它良好的位置一直插入了马汶群岛中部,可以辐射到整个南洋联盟沿海诸城邦和国家,而弗涅岛和普林塞萨岛面积都较大,尤其是普林塞萨岛更是马汶群岛中面积第四大群岛,物产丰富,这两座岛屿都是最适合开发的热带岛屿,敏感的江南商人们立即就看中了这两处岛屿的特殊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不但可以建设港口码头,而且还可以开发热带经济作物,而把这两座岛屿建设成为帝国内地富人们休闲度假圣地一样是一个相当看好的投资项目。
第一百三十四节
发展机遇(2)
  江南商人们对南洋诸岛的大规模投资很快就引起了敏感的南海商人们的关注,在自己家门口遭遇江南商人们的挑战,这如何工商发达的南海商人们吞得下这口气,不甘示弱的南海商人们在几大工商家族的牵头下,也纷纷开始涉足对南洋诸岛的投资,尤其是对普林塞萨岛和弗涅岛的新建港口投资更是激起了南海商人们的莫大兴趣。
  钟文静代表南海总督府出台了关于对普林塞萨岛和弗涅岛开发的意向性政策,为了鼓励对这两座镶嵌在大南洋上两颗明珠的开发,新建港口和码头将采取股份制公司进行经营,南海总督府代表政府将控股百分之五十,以两座岛屿建设港口码头所需土地为股本,而剩余百分之五十股份将由出自兴建的港口和码头的商家和个人出资购买,政府将不参与港口和码头建设和今后的经营管理,而建设和经营管理都将由剩余百分之五十的股份持有者选出的董事会进行监督管理。
  这个利好消息也直接刺激了江南和南海的商人们,在普林塞萨岛和弗涅岛新建港口码头控股权的争夺战中,江南商人和南海商人们展开了激烈的角逐,最终江南商人赢得了普林塞萨岛港口码头的控股权,而南海商人也如愿以偿的获得了弗涅岛的控股权。
  江南商人们势力的复苏并不仅仅表现在对南洋诸岛的兴趣上,原本在遭遇战乱和经济政策双重打击之后松江纺织业重新开始恢复生机,以花家为代表的丝织业开始大规模新建机房迈出了江南经济复兴的第一步,花家的率先投资立即引起了江南商家们的关注,大家都知道花家长女花玉眉位列秦王后宫,而花家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也就代表着秦王殿下对江南商人们的态度,很快就有消息传出,西疆将进一步鼓励像丝绸、瓷器、陶器、茶叶、珠宝、工艺品等这一类物资的出口,并有可能对于出口到西疆控制区范围之外的这类物资大幅度降低甚至取消自帝国立国以来就开始征收的奢侈税,这很快就赢得了江南商人们的追捧,金华的陶瓷业、泉州的制茶业、余杭和姑苏工艺品制造业、维扬的珠宝业都迅速掀起了新一轮投资热潮,以江南七大家为首的工商豪门纷纷表示将斥巨资加大投资力度,力争让江南各行业在同行业竞争上占据更大的优势,扩大对外出口,确保江南工商行业在帝国的龙头老大地位。
  而以文家为首三家望族宣布将斥巨资在余杭兴建号称帝国第一大的船厂——江南船厂,新建的江南船厂将拥有十二座船坞,并拥有自己的专用码头,届时西疆政务署署长、军务署署长和新任的江南总督都将出席船厂的落成典礼,这是三家在原余杭船厂基础上准备投入巨资进行扩建,当然军务署和西疆海军也承诺将在近几年内每年以十艘以上大中型军船订单给予江南船厂,当前前提是江南船厂必须要在消化原帝国已有造船技术上进一步提升造船能力,要在技术上压倒倭人和米兰人,确保西疆舰船在性能上的先进性。
  当江南和五湖迎来西疆的第一抹曙光时,几乎从东洋之滨到洞庭湖畔是一片欢呼雀跃,当安庆、温宁和金华三府之地的民众在获知司徒彪宣布下野之后更是一片欢腾,并自发的向宣布下野的司徒彪表达了敬意和谢意,内战的阴云终于在这三府头上消去,连司徒彪在下野后得知民众的这一反应之后也是半晌无语,他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一举动竟然赢得了自己从未在五湖之地赢得的尊敬,只不过用这种方式来赢得民众的支持显得多么苍白无奈。
  虽然萧唐早在西疆尚未出兵五湖之时就开始为接手江南和五湖的管理作准备,储备干部是一个最为重要的工作,遭遇了司徒家族的荼毒之后江南和五湖恐怕都是一片奄奄一息的景象,要想尽快使江南和五湖发展起来,必须就要有大批能力出众精力充沛的干吏充实到中基层地方政府中去。萧唐也早就估计到了这项工作的难度,加上江南和五湖对于将来新王朝的重要性,他早早就开始在整个西疆地区行政官员中选拔能吏干员。
  但缺少得力官员的现象一直就困扰着西疆,虽然说西北大学每年都可以培养出大批学员,但这些学员大多没有实践经验,短时间内根本无法适应行政管理工作,而且也需要一段时间来考察和锻炼他们,并不是每一个西北大学毕业的学生就是人才,在这一点上萧唐和李无锋意见都惊人的一致,两人都更欣赏那种在中基层政府中经过磨砺然后被选拔出来进入西北大学培养的官员,这种官员既有实际管理经验,再经过学院的培养提高,足以胜任更重要的位置。半岛地区的归附吞噬了萧唐储备的大量官员,南海自治领和中南郡的主要官员虽然有相当部分在本地产生,但是依然有相当一部分是从西疆派遣,尤其是中南郡,鉴于这一片地区民风刁悍且经济落后,民族成分复杂,除了任命曾经担任情报署长的金宁担任总督外,辖下五府中更是有三府均由西疆派员担任城守,府下各署官员更是大多来自西疆。
  北原和河朔地区的归附时间并不长,饱经战乱的两郡在官员需求上也是严重不足,在官员任用上,萧唐和莫伦都倾向于宁缺勿滥,莫伦并没有因为官员的紧缺就放松了官员的监察,法务署下的监察司人员已经扩充了几倍,一个个像嗅觉灵敏的狼犬一般四处窥探着官员们的隐私秘密,这也使得萧唐在任用官员上更加谨慎小心。北原和河朔两郡仍然没有单独成立郡,其各府的事务分别由西北和关西两郡总督代管,这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两郡经济发展都不可避免的受到很大影响,只是在前期战事日趋紧张的情况下,无论是无锋还是萧唐都没有太多精力来过问这件事情,现在随着战局的明朗化以及时局的缓和,这些事情也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江南和五湖的归附速度大大出乎萧唐的预料,连无锋都没有想到江南和五湖纳入自己统治会变得如此轻松快捷,但这同样也带来许多问题,由于江南和五湖各府在被司徒泰和司徒彪控制期间,各府的行政官员几乎都被司徒两子的嫡系控制,随着司徒家族在这两个地区的统治崩溃,真个江南五湖十三府都需要进行大规模的调整,这也是稳固统治必须采取的手段,这也让有些措手不及的萧唐感到更加棘手。
  而江南和五湖地区的特殊情况也让萧唐不敢轻易派遣官员,这些地区相对于西疆原来统治区经济都更为发达,要让江南和五湖迅速恢复元气并发展起来,这就需要考较主持一方大局的行政官员的能力,尤其是作为江南和五湖两郡的郡守就显得更加重要。原本无锋有意让廖其长和常贵二人继续担任两郡郡守,但廖常二人都婉拒了无锋的要求,他们愿意以顾问的角色帮助新任郡守开展工作,但不愿意再担任郡守这一职位,这让无锋感到有些失望的同时也增加了对二人敬重之意,毕竟纳入新的政权统治之后也的确需要新的气象,完全忠心于自己的人才能够更加放开手脚的推行自己的政策,两个在政坛上沉浮几十年的老手对这一点十分清楚,婉拒这一职务但要充分表达自己愿意支持和配合新任郡守工作应该是最得当的了。
  鉴于江南和五湖地位的重要性,在于已经联袂抵达汉中的廖其长和常贵进行了一番长谈之后,萧唐正式向李无锋提名由王宗奚担任江南郡总督,苏民舜担任五湖郡总督,经军务署同意,河朔郡全郡正式解除军管,何京担任河朔总督,而在河间府表现上佳的河间城守柏元重则被提名担任江南首府的余杭府城守,安顺城守林得智则被提名担任五湖郡首府岳阳府城守,庆阳城守吴耀汉担任泉州府城守,双堆府城守邹至广担任松江府城守,金州府行政署长鹿仲麟担任金华府城守,陇东府内政署长燕青担任安原府城守。
  一连串的任命看得人眼花缭乱,但即便是进行一大批的人事调整任命,依然有多达十几个府没有城守,一些重要府县诸如姑苏、维扬、湖州、松江、九江、黄冈、巴陵、安庆、温宁、河间、双堆、清河、龙泉等都还处于空缺状态,但是在无锋的指令下,宁肯暂时空缺由当地驻军代管,也不能随意任命行政官员,以确保官员的德才。
第二篇
气吞万里
第七章
定鼎
第一节
错综(1)
  两道清瘦的身影漫步在汉中府城外的汉江河堤上,青衫飘飘,浊水滔滔。现在正是汉江的丰水期,一路上行下去的船只来往如梭,帆影点点,颇有些碧波长空的苍凉意境,看得一路慢行的二人兴致高昂。汉江两岸的堤坝垒筑得异常结实,在堤坝后沿线还栽植了一大片深达数百米稳固水土的防护林,远远望去就像一道黑森森的长廊,蔚为壮观。看得出修筑这道河堤的人是花费了一番心思的,这样的设计和规划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汉中现在已经是整个西疆的中枢,名义上虽然庆阳还是西疆大都护府的治所,但事实上由于秦王殿下长期驻节于汉中,秦王府又建所于此,汉中的核心地位已经没有哪一处能够替代,作为地方官自然要确保已经隐隐有首都气势的汉中城池安全,这也是地方官的第一要务。
  大江作为沟通整个帝国东西的一条重要河流,其重要性并不亚于贯穿帝都的扇江,尤其是在眼下五湖江南已经归附西疆的情况下,这条河流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带来方便快捷的水运条件时,作为一条桀骜不驯的河流,要想确保它能够安安稳稳发挥它的运输效用而又要避免它的恶性发作淹没两岸田地城镇,那就需要考验作为各地父母官的一方行政官员们的治水本事了。好在汉江在汉中盆地内都还算平静,尤其是地方官员们花费了大力气治理这条河流,而飞沙堰和宝瓶口水利工程耗费了巨大人力物力终于修建成功也使得汉中盆地可以坐享灌溉航运之利而无遭遇洪水之忧。正是这个宏大的水利工程造就了汉中盆地的富庶,使得汉中府的农业一直号称西部之冠,也成为帝国西部当之无愧的第一府。
  “宗奚,这一去只怕咱们就要到帝都才能见面了,江南郡可是咱们西疆第一大郡,秦王殿下对你寄予厚望啊,眼下帝国局势已经没有多少悬念可言,就算司徒泰还有倭人和多顿人支持,只怕也不可能在坚持得了多久了。秦王殿下问鼎帝国已经是迟早的事情,而秦王殿下一旦问鼎,这歇下来的可就要看你们的表现了,你可别坠了在天南创出的名头。”轻轻嗅着河水带来的微腥气息,背负双手的文士一脸轻松中却隐隐有一丝说不出的担忧,话语中的语意也有些未尽之意,落在一旁远观水景的同行伙伴耳中却是悚然一惊。
  “子秦,你好像话中有话啊,这帝国局势明朗化也是好事啊,江南素来富庶,基础更好,莫非你还信不过咱的本事,难道这江南还比这天南更难治理么?何况咱和江南商人们打交道时间也不算短,他们的底细咱们也大略知晓一些,不是小弟自吹,这江南只要给咱三年时间,咱就有把握让来一个大变样,保管它比起司徒泰接手江南之前还要强上许多!”对于治理江南这等富庶之地王宗奚还是自信满满,连天南这等中庸之地在自己手上一样熠熠发光,莫不曾这江南富奢之地还怕落后不成?除非有其他因素的介入,想到这儿,王宗奚却是心中隐隐一沉。
  “若然只是治理本事,为兄还是信得过你的,不过这许多事情往往并非你想象那么简单。江南富庶,这天下人皆知,一郡之地承担了帝国半壁财政有多,在帝国手中都是如此,那现在落在秦王殿下手中又该如何呢?想一想吧,秦王殿下的心性你应该清楚,他胸中所想只怕更是一般人不能预测,这边帝国大势尚未确定,就已经在安排布置腾格里草原事务了,你仔细掂量一下吧。三年,哼哼,怕是有一年时间给你你都该笑得合不拢嘴了,到时候,你治下的江南若是不能给秦王殿下一个满意交待,我看你才是哭都哭不出来呢。”
  苏秦瞥了一眼自己这位好友,他从不避讳与这位好友的关系,举贤不避亲,何况这位好友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把一个平淡无奇的天南郡搞得风生水起,无论是秦王殿下还是政务署对他都是称赞有加,不过这并不代表他在江南能够获得同样的成果。
  天南一郡那是在郎永泉一系离去之后出现了巨大真空,王宗奚的入主轻而易举赢得了一直遭到打压各方的支持,加上成功进行了吏治改革,又引来了大批江南资金,所有才会让天南郡政绩一下子跃居各郡前茅。但这江南郡,势力盘根错节,倭人、米兰人甚至南洋联盟和马其汗人在江南一地中利益代理人不少,尤其是在工商界,许多人都与外来势力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要想在促进经济迅速平稳发展的同时又要扼制甚至逐步剪除这些外来势力的影响,这盘棋并不好走。更何况这中间还掺杂着其他一些更复杂更深刻的矛盾,要当好这个江南总督,考验的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治理内政和发展经济那么简单。
  “哦?子秦,听你这话好像中间似乎还有什么未尽之意,难道你我之间你还有什么忌讳不成?”王宗奚当然知道这位名义上的外务署长决不仅仅只是秦王殿下外交上的一驾马车,在许多涉及政务方面的事务,秦王殿下一样对他甚是倚重,他也知道自己出任江南总督与这位好友的力荐分不开,毕竟江南和天南无论是在将来新王朝中的地位还是其天生的地理意义上来说都有着相当大的差别。自己作为外放官员,许多情况远不如身处汉中的苏秦了解得多,而有些时候这些东西往往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唉,有些事情按理说我都不该多言,不过既然你担任了江南总督一职,我就不得不提醒你,萧唐是个闷嘴葫芦,没有秦王殿下的授意任何事情他都不会明言,但我觉得有些事情你知道也无妨。”苏秦清癯的脸上露出少有的犹豫表情,似乎在琢磨自己的话会不会给对方带来不必要的顾虑,不过转念一想王宗奚在秦王殿下心中也是颇为看重之人,就算有些矛盾,只要秦王殿下不以为意,对自己老友来说也就无关紧要了。
  王宗奚目光紧紧落在自己老友脸上,看来这一次自己被对方邀约出来并不是观赏汉中秋景那么简单,对方肯定是有什么样的话语要交待自己,只是看上去苏秦似乎又不像是得到了秦王殿下的授意,难道自己就任江南总督一职还有什么曲折不成?
  “宗奚,那柏元重你可熟悉?”苏秦沉吟了半晌方才启口问道。
  柏元重?苏秦怎么会突然问及这个人,莫非自己就任江南总督和这个人还有什么瓜葛不成?
  “熟悉谈不上,不过前两天已经见过一面,看上去此人还是有些魄力,一脸精悍之色,听说在河间府也颇有人望,我还在琢磨秦王殿下给我配了一个好部下呢,从河间城守调任余杭城守,虽说江南首府比河朔首府重要意义上略高一筹,但似乎并没有什么太大意义啊。他好像是方成松的挚友,据说和方成松关系相当密切。”王宗奚在自己老友面前倒并没有什么避讳,“怎么,他也想谋这江南总督么?”
  “那倒不是,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从河间城守要一下子到江南总督,这中间似乎还差了一点。不过此人心计倒是比起他那位挚友强上许多,方成松虽然是个治理民政的好手,但心思却相当单纯,但这位柏元重大人却很不简单,他原本是呼声最高的河朔总督人选,连萧唐推荐的河朔总督人选也是他,但是却被殿下否决了。”苏秦脸色变得有些阴沉,“你可知道这其中原因么?”
  “可是与管家有关?”说到这番地步上,王宗奚话音也低了许多,变得有点小心翼翼。
  缓缓点点头,苏秦脸色却变得更阴沉,“不仅仅是管家,管莹莹在秦王殿下面前能有多大的影响力?这一郡总督不是她在枕头边吹吹风就能起到作用的,顶多也就是起一些推波助澜的作用罢了,倒是安琪儿小姐在萧唐面前提及柏元重,委实让萧唐踌躇了很久。”苏秦在说出最后两句话时声音同样压低了八度。
  “安琪儿小姐?!”王宗奚只觉得自己脸上一下子有了汗意,背后也有些凉飕飕的感觉,“那河朔总督为何却让何京担任?柏元重在河间颇有政绩,既有方成松在前说项,又有萧唐推荐,为何却……?”
  话语尚未说完,王宗奚已经猛然醒悟过来,方才苏秦已经提及这是被秦王殿下否决了的,这等事情只怕只有苏秦和凌天放才知晓,一郡总督人选定夺之事也只有这几人能够参与,这意味着什么?
第二节
错综(2)
  “聪明反被聪明误,你当真以为刁肃的安全部门是吃素的么?”睃了一眼自己老友,看见对方已经有所悟,老友是个聪明人,他也就不再点破对方,“秦王殿下最忌讳这些东西,哪怕是安琪儿小姐,他一样不会允许,如果不是这个原因,柏元重其实有很大可能担任河朔或者北原总督的,但恰恰是这个原因,哼哼,不过殿下还是给了他一个机会,余杭城守也算升了半格,秦王殿下把他放在你麾下,就是要让你好生夹磨一下他,这个家伙有才能也有野心,但恃才傲物,且心机深沉,就看你如何调教了。”
  看见自己老友心有戚戚的模样,苏秦也不再多言,为官之道原本就很难掌握,各人有各人的风格,这柏元重和安琪儿小姐牵上了关系究竟是好是坏还很难说,目前秦王殿下虽然否决了对他河朔总督的提名,但却让他就任余杭城守,这中间的微妙之处不足为外人道。
  默默点点头,王宗奚已经意识到了这其中的奥妙,也理会到了自己老友提醒的深意,眼下秦王殿下后妃之争已经进入了关键阶段,秦王殿下一直未曾向外明确表示谁将成为自己第一王妃,但许多嫌恶安琪儿外族血统的保守人士已经纷纷表明反对安琪儿成为第一王妃的态度,自己曾经代表秦王殿下去帝都拜望安琪儿小姐,对安琪儿小姐颇有好感,在日常言语间难免会有对这些言论加以驳斥,苏秦也就是在提醒自己不要卷入这些派系之争中,自己虽然人正不怕影子斜,但谨慎些总没有坏处。
  “吴耀汉就任泉州城守你也知道了吧?”苏秦有意岔开话题,他不想让自己这个老友在这方面太过操心,许多事情顺其自然也许更好,不过有一点思想准备更好。
  “嗯,泉州府经历了安全部门的清洗,需要休养一下,吴耀汉是秦王殿下就任庆阳城守时的老部下了,深得秦王殿下信赖,而且在治理内政方面颇有一套,我看殿下大概也是看重他在这方面的长处,殿下在谈话时也和我提及了这一点。”王宗奚心中又是一动,难道这中间也有什么内幕不成?
  “别想那么复杂。”苏秦一眼就看出了自己老友心中所想,“不过我要提醒你,泉州因为紧邻米兰,现在我们和三国同盟之间的关系还是盟友加伙伴,但是这些关系不是一成不变了,米兰人一心想要收回北珍珠群岛,但对于我们可以说是不能接受的,葫芦岛军港只会得到加强,其他方面我们不妨稍稍让步以维持我们现在和米兰人之间的关系,这一点你要好生把握。泉州府虽然精力了一番整顿,但隐藏在暗中的亲米兰势力仍然很强大,你要注意把握一个度,吴耀汉可能在某些方面会有一些强硬手段,也许会伤害我们和米兰人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你来调和与弥补,我们暂时还不能和米兰人交恶,这就要考较你的平衡功夫。”
  松了一口气,王宗奚真的又怕牵扯着什么内幕关系,当这个江南总督如果整日考虑这些,那还不如就呆在天南不挪窝得了,精力有限,他更喜欢花在如何发展经济壮大国力上,对于这些官场纷争,他不想过多过问。但是往往为官一任是很难避开这些纠葛纷争的,尤其是现在自己已经官居江南总督,这可是目前西疆封疆大吏中的第一人,江南七府几乎每一府都足以当得寻常一郡,自己原来掌管的天南郡与极盛时期的江南郡相比,只怕一郡之财税收入未必当得了对方一府,即便是现在遭遇了司徒泰的暴政荼毒之后,随便拿一郡来也随便当得上西疆其他地方两三个府县,这江南郡每一个府的城守位置只怕背后都隐藏着太多的故事,这不能不让自己感到担心。
  随着秦王殿下麾下将领官员们日渐增多,这品流也日趋复杂,若是论才干,这各郡各府的郡守城守们,几大署下的各司司长们,那一个都不是等闲之辈,但人与人不同,花有几样红,有才能并不代表大家都能够和睦相处,虽然都是在为秦王殿下办事,但对于一件事情的看法和处理方法上都各不相同,那么也就不可避免会产生相互亲近或疏远的现象,而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中,亲戚、朋友、同乡、师生、知交、战友、同学、校友各种不同的社会关系必然也会带来不同的感情色彩,这亲疏好恶也会使得官员们有意无意成为或明或暗的小团体,这在哪朝哪代哪国哪邦都从未能够避免,这也成为人上者的最大心病,同时又无法杜绝。
  就像自己一样,和苏秦的关系众人皆知,理所当然的别人就会把自己和苏秦划为一系,但事实上仅仅是在立谁为秦王殿下的第一王妃问题上两人就有着不同看法,虽然秦王殿下严禁官员们参与到他的这件私人事情中来,但私下里两人也都交换过看法,王宗奚自己主张立安琪儿为妃,而苏秦则倾向于选择一个背景单纯的唐族女子为妃,以便于今后秦王殿下后宫的平衡和稳定,两人在这个问题上也曾经争论过多次,但始终谁也未能说服谁。这仅仅是两人在某件事情看法不一致而已,并不影响两人的交情,就像方成松和柏元重的关系一样,也是无法回避,但秦王殿下似乎并不在意,但一旦牵扯到安琪儿小姐,这一下子就变得有些微妙,秦王殿下似乎对这其中的关节看得十分清楚。
  看见自己的老友似乎有些走神,苏秦微微皱了皱眉,他既不希望自己这位精明的老友在这方面顾虑太多,又不愿意见到对方在这方面犯一些不值得的错误,所以他更希望对方能够意识到问题的复杂性后妥当的处理这些关系。
  “宗奚,好了,不要再想那些恼人的事情了,等你到江南上任,有的是时间慢慢来打点这些事务,管理下属官员们也是作为总督的一大职责啊。何况有秦王殿下替你作后盾,你也不必顾虑太多,很多时候秦王殿下也是迫不得已,平衡是为人上者最基本的手段。”苏秦微笑着安慰对方,“看看其他郡,情况也都差不多,并不仅仅只是你江南一郡如此。”
  “是么?我倒看不出其他有什么不同?”王宗奚没好气的应道。
  “嘿嘿,有些情况你是不大清楚罢了,鹿仲麟乃是鹿云山侄子,也是鹿纤纤的叔父,这一次被任命为金华府城守,燕青就不必多说了,巴山顾家的嫡系,这两人都有些本事,鹿仲麟出身药材商人世家,精明强干,在金州行政署署长位置上也是呆了多年,本想升任金州城守,但秦王殿下也是有意要将鹿家人从原籍调开,防止地方势力坐大,所以才会把他调任金华城守,金华可是江南商人们的老巢,这么一来,也就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燕青应该说在内政上是一把好手,把一个陇东治安治理得风平浪静,原来甚嚣尘上的太平余孽在这里销声匿迹,所以才会让他就任太平教的老巢安原城守,据说那里又发现有太平余孽的踪迹,安全部门怀疑尤道方又潜回了那一带活动。”
  苏秦信口拈来,对这些新任城守们的情况如数家珍,也是在自己老友面前他才会如此放开,这些情况也并不是见不得人的东西,只是用来证明秦王殿下的安排也是别有用心而已。
  “哦?那林得智倒是拣了一个便宜,一下子从安顺到了岳阳,背叛了林家,现在月心小姐在秦王殿下面前颇为得宠,不知道这个家伙怎么会交得如此好运?”想了一想,王宗奚顺口问道。
  “哼,别小看这个林得智,安顺府能够成为三江郡第一粮仓离不开他的苦心经营,连江川这几年粮食产量都被安顺甩在了后面,何况林得智虽然背叛了林家,却与林月心关系甚好,如果不是林月心在林家被闲置,那林得智未必会投效咱们西疆呢。”苏秦用半带教训的语气告诫对方:“宗奚,不要再问那么多了,我只是想提醒你,江南总督位置太过重要,将来秦王殿下对江南倚重甚多,你不要让秦王殿下失望,尤其是财税方面,更是要迅速恢复起来,就算帝国统一之战结束,恐怕要不了多久战争又会重开,到那时候,江南必然要承担起军费的主要开支来源重任。”
  默默点点头,脸色沉肃的王宗奚自然清楚这一点,帝国久经战乱,而西疆原来控制区大多属于帝国经济不发达地区,而江南作为帝国首富之地,虽然遭遇了一些波折,但基础犹在,理所当然的要承担起应尽的责任,这只怕也是秦王殿下之所以将自己安置在总督位置上的主要原因吧,自己既然坐上了这个位置,总要尽一切努力来报效殿下的器重才是。
第三节
浔阳楼上(1)
  梁崇信站在浔阳楼上,一轮红日从江面喷薄而出,红得发亮的金轮这一刻并不十分耀眼,而是一种说不出的剔透润心感觉,滚滚江水一路西下,腥湿的气息在这一刻闻起来也颇有些润肺透心的舒服味道,梁崇信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喜欢上浔阳楼晨景的,文人雅士们更喜欢在傍晚登临浔阳楼,小酌几杯,看看江流浩荡千帆竞发的磅礴壮景,品位一下渔舟唱晚蓑翁独钓的凄美意境,为九江赢得了不少声名。
  但是梁崇信却不大喜欢这种带着落寞萧索的景致,在他看来也许是人生不同境遇造就了各自不同的审美角度,他更喜欢浔阳楼晨景,在浔阳楼上一壶清茶,观赏那红日初放那一瞬间,那一刻梁崇信觉得自己整个身体都充满了亢奋奔腾的冲动和快感。
  三楼上只有梁崇信一人独自倚立,脱下戎装的身体依然那么魁梧伟岸,淡淡的阳光洒在楼面上,平添了几分宁静。一阵笃笃笃的脚步声从二楼传了上来,能够在这个时候打扰自己的除了成大猷外也没有其他人了,梁崇信知道这位新同僚从来就是不甘寂寞的,眼见得就要出征东海,他怕是也早就迫不及待想要早一些完成整备出发吧。
  “崇信兄果然在这里啊,早就听说崇信兄爱上了这浔阳楼晨景,大猷这才寻路而来,终于被大猷碰上了。”人尚未上楼,清朗的声音已经先到了,正是西疆第八军团军团长成大猷。
  成大猷即便是一大早也是一身轻甲,外罩一件青灰色的披风,看上去英姿勃勃,颇有一副杀伐的气息,腰间佩刀亦是随身而动,随着橐橐的脚步声微微摇晃,刀鞘中寒意微露,一股压抑不住的逼人气势扑面而来。
  “大猷怕不是来欣赏浔阳楼晨景吧,这么早就起来,莫非真是急不可耐了?不急,不急,该咱们的始终是咱们的,还怕它飞了不成?”梁崇信转过头来笑着打趣对方,一边延手示意对方入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0/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