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志(校对)第4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8/510

  地图上的那一带颜色逐渐变深的地区现在看在希利亚德眼中就让希利亚德没来由的一阵头疼,原来一直认为那里是最平静最安稳最不需要关注的地方,现在却成了一个随时可能成为要自己政治生命结束的是非之地,到如今希利亚德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该怎么办。
  五天前斥候已经已经发现了在曼隆城东北方向一百三十里地的边境地区有唐军大规模活动的迹象,当时希利亚德就引起了高度重视,但是考虑到敌人是不是有意想要调动自己的兵力出动,希利亚德并没有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只是加大了对东北地区的侦察力度,但那个时候希利亚德心中就已经有了一种不良预感,唐军大规模在这一带活动和西面印德安局势有无干联希利亚德不清楚,但是唐军这样的举动已经足以引起自己的高度警惕了。
  不幸而言中,希利亚德的最坏预测终于变成了现实,唐军在三天前大举入侵曼隆东部丘陵区,一天之内竟然突入四十里,而在今天,情报显示入侵唐军规模已经达到了两个师团,并且继续南下已经深入国境六十里地并在现在驻扎处摆出一副修建要塞据点要长期驻扎下去的架势,这让希利亚德坐卧不安。
  希利亚德清楚东部山区事实上是吕宋中央政府控制最薄弱的地区,从曼隆向东八十里外就进入了丘陵区,而丘陵区和再往东的横断山区原来一直是高岳人的活动区,由于中央政府一直没有承认高岳人的合法居民权,也就将高岳人完全推向了承认高岳人的西疆,而在第一次吕宋战争中,李无锋就是借口吕宋大公国政府采取种族歧视和种族清洗政策发动战争,从王国手中夺取了北吕宋,而高岳人全面倒向西疆也成为一大原因。
  由于北吕宋落入西疆手中,原本在吕宋东部地区的高岳人也大批迁入西疆境内,目下吕宋王国境内的高岳人数量也并不多了,但是现在唐军却出人意料的出击东部丘陵区,这的确有些出人意料。
  “塔布拉基将军,你觉得这一次唐人大举南侵究竟有何目的?”目光在地图上注视良久,希利亚德觉得自己有必要征询一下这个和自己并不那么融洽的副手。他知道这位副手一直对自己占据了曼隆地区主帅的位置感到不满,对此希利亚德并不在意,腓特烈将军给自己的任务很简单,那就是牢牢守住曼隆城,只要扼住这里,任凭唐人怎样折腾,他们始终无法对中吕宋构成威胁。希利亚德当然清楚这位副手对自己有些保守的策略十分不满,但他知道自己之所以被腓特烈将军安排在这里,就是因为自己稳健的风格,只要能够完成任务,别人怎么看,他没有那么多精神顾及。
  “希利亚德将军,很明显,唐军是针对咱们来的,对手知道咱们现在承担的责任和压力,想要利用在东面的入侵,迫使咱们出动军队制止他们的蚕食行动。”满脸横肉的塔布拉基并不像他表面的那般鲁莽蛮横,仅仅是这两句话就让希利亚德对这个家伙的智慧提升了两个等级。
  “唔,塔布拉基将军,你的看法我很认同,敌人是想要引虎出洞,但是敌人也不会想不到这一点,他们这样做只怕也是有为而来啊。”希利亚德还想看看这位副手的进一步想法。
  “当然,东吕宋一直就没有完全纳入我们吕宋王国的管辖,我们对那片土地的管理一直流于形式,那片土地上也我们安第斯族人很少,顶多也就是一些高岳人,现在唐军如此大规模的入侵,我很担心随后而来的就是唐人大举渗透,一旦我们东面落入了唐人手中,只怕我们要想扭转不利态势只怕就相当难了。”
  塔布拉基的话语让希利亚德一阵皱眉,这个家伙似乎还是没有放弃主动进攻的设想,虽然希利亚德也认为目前态势十分严峻,但现在就要出兵迎战,似乎风险更大,曼隆的防御必然会被削弱,希利亚德更担心的是一旦出兵被唐军分割包围,损兵折将事小,一旦丢失了曼隆,那整个中吕宋都将面临巨大危机,希利亚德不认为现在局势已经达到了那一步。
  “塔布拉基将军,你认为我们现在应当如何应对?”
  “将军,我以为现在趁唐军立足未稳,先行出击,眼下唐军已经有两个师团深入东面山区,如果放任不管的话,一旦唐军在东面建立起稳固的补给线,只怕唐人就真的要在东吕宋站住脚跟了,但现在从维托到东吕宋之间并没有像样的道路,他们的补给肯定相当困难,唐人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才会开始采取修建补给点逐步深入的策略,将军也应该清楚,现在西面局势尚未完全稳固,腓特烈将军即使接到我们的通报,只怕短时间内也无法派出兵力增援我们,如果我们不及时作出应对,敌人包围圈一旦稳固下来,我们就难以打破了。”
  塔布拉基心中对主将不思如何应对却忙不迭的向阿斯兰求援的做法很是不屑,因为这不但无济于事,而且只会暴露自己的无能,但是对方是主将,他无法阻止对方这样行事,在他看来,现在没有谁能帮助自己一方,罗宾城中驻军已经降低到了最低数,不可能出兵增援,大松林城同样如此,唯有吉亚西一线驻有重兵,但那是防御帕沙人的生命线驻军,根本无法抽调,短时间内,这边还只能依靠自己,如果按照希利亚德这种保守的策略应对,塔布拉基敢肯定,唐军就会用这种步步进逼的蚕食手段将整个东吕宋化为他们的势力范围。
  “你的意思是要现在就要出兵迎击?”希利亚德反问道。
  “这要看将军您的意思了,但我个人的意见现在应该要作出反应,否则这样放任不管,唐人很快就可以建成一道简易补给线,我们不能这样让他们轻易得逞。”塔布拉基点点头,他也知道现在就要大规模出兵恐怕不现实,但这种小规模的袭扰还是相当可行的。
  吉列没有想到自己刚刚一进入这片土地就会遇上吕宋军的袭击,敌人进袭的规模并不大,但是目标却十分明确,两个补给点遭到了敌人小股军队的攻击,看见熊熊燃烧的简易木棚和数十具尸体,吉列心中一阵抽搐,这是自进入中大陆来遭遇的第一次牺牲,看来敌人并不像当初设想的那么保守呆板,敌人作出的反应应该说相当快,而且十分有效,这已经是第二个遭到袭击的补给点,在这两天中就是一百多名士兵在敌人的袭击下丧生,战事尚未展开,就有一百多兄弟牺牲,这对于担任先头军队主将的吉列来说有些难以忍受。
  看来情报部门反映出来的情报并不准确或者说完整,按照希利亚德的谨慎保守,他似乎不大可能采取这种手段,除了希利亚德外,吕宋军应该还有一个性格果断手段凶狠的首领,也许就是那个叫做塔布拉基的副将,看来吕宋人中也非全是无能之辈,至少对方的应对手段就相当老到,这种小股部队逆袭反击相当有效,毕竟吕宋人还是这片土地上的主人,对环境的熟悉上还是占有优势的。
  要想破除对方的这种攻击手段还不那么容易,漫长的补给线由于没有良好的道路使得补给运输更加困难,不得不建立更多的补给点进行分步输送,而这样一来,留给敌人的攻击空当就更多,吉列有些头疼,如果曼隆的吕宋军队一直采取这种手段,只怕崔大人和军团长设计的计划将会遭遇很大的挑战,尤其是很快就将会有大批来自帝国内地和维托的劳工进入,这会招来吕宋军队更疯狂的袭击,而无法做到这些,帝国将无法牢牢控制东吕宋,也就无法对曼隆和中吕宋形成一个完美的包围圈。
  吉列目光凝聚在源源不断而来的辎重队,那位北吕宋总督大概是很希望能够尽早获得一个新府,对于军队的支持也算是尽了力,维托府的驮马几乎都被征用了,大批的驮队几乎要从维托府城排到边境线上,只不过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诱惑,不知道那位吝啬的总督大人还会不会如此热心?
  吉列忍不住摇头,自己这个时候还有心思来想这些,还是该考虑一下该如何破解这个难题才是正理,一队队的驮队缓慢但不懈的向前延伸,手最终在下颌用力的搓揉着,吉列琢磨着眼前这一切,敌人出动的军队规模并不大,数量也不多,也就是说曼隆方向应该还是希利亚德的策略占据主导,如果能够给予这批来袭的军队以一次沉重打击,也许可以打击这位副将的威信,那……,想到这儿,吉列似乎琢磨出了一点什么。
第四节
风起曼隆(4)
  当一切归于平静,士兵们迅速集结撤离战场,最后望了一眼仍然在熊熊燃烧的棚房,塔布拉基满意的擎了一下手中缰绳,调转马头离去。自己的布置再一次取得了成功,唐军的后勤补给线果然脆弱,糟糕的道路交通状况限制了唐军兵力的机动能力,而越是向南深入,他们后勤补给更加困难,他们采取这种沿途修建简易补给转运站的办法固然相当实用,但是也给他们自己带来了祸患,没有足够的兵力保障,这些转运站就成为了自己突击队的最佳猎物。
  吉列狠狠的将手中马鞭抽在旁边草丛中,翠绿的笆茅草变成几截纷纷扬扬散落在地上,一双眼睛看着眼前的情形几欲冒出火花,残余的木架一片漆黑,还在冒着缕缕青烟,又来晚了!看来这个对手还真是有些棘手,自己布设的几个诱饵居然都没有能够打动对方,却选择了这个最靠近边境线的补给点作为目标,这个家伙胆子之大动作之灵敏还不是一般化,自己看来还需要好生琢磨一番。
  “副军团长大人,战场已经清理完毕,我军留守一百八十余人全部牺牲,敌人剩下有十二具尸体没有来得及带走,初步推测敌人已经西南方向撤退,事件大概在两个半小时以前。”
  情况报告让吉列更是烦躁,但他知道现在急躁不得,越是急躁就越容易落入对方彀中,现在自己和对方就像是猎人和狐狸之间的关系,就是猎人手段更高明,还是狐狸更狡猾,除了比智慧外,还得比耐心了。
  这个对手大概也察觉到了自己兵力的收缩目的何在了,自己在南面布下的两个诱饵居然一个都没有吞,却突然猛扑到北边边境线上狠狠咬了自己一口,这已经是自己第五次遭到对手的反噬了,这个对手也不是易与之辈,自己须得更加耐心才行。
  尽量让自己心情冷静下来,吉列分析着敌人的动向,情报证实除了在曼隆城东北和西北各驻有一个万人队和曼隆城互成犄角之势相互策应外,只有一个万人队不知去向,其余七万兵力都驻扎在曼隆城中,看来曼隆兵权依然掌握在希利亚德手中,而突击部队应该就是这一个万人队。
  从敌人这个万人队展开袭击手段来看,应该不大可能是一个整万人队出动,更像是分成了两个突击部,也就是五千人一个,从这五次被袭的规律来看也无法看出对手有什么选择取向,从中部转到北部,看来敌人有可能转到南部发动袭击了。
  地图被铺开来,吉列的目光就像要将地图灼穿。从现在第一师团驻留的奎羊坝往北,枯草畦,射星洞,鬼旗岭,摩云山,再到面前的赤火寮,一直延伸到维托府境内的流山台子,这就是整个南下集群的补给线路,由于道路状况的糟糕,在这几个大补给转运站之间不得不还设置了一些小的转运点,而敌人从先期的对小补给点发动袭击发展到现在公然对大型转运站攻击,敌人胃口也是越来越大,枯草畦一把火烧掉了至少四千担粮食,现在赤火寮又烧掉了至少三千担粮食,虽然还不至于影响到前线士兵们吃饭,但是这种现象持续下去,只怕就不太妙了。
  那敌人究竟会选择哪里作为下一个目标呢?吉列的目光在这几个补给转运站间游动,养大了胃口的转运点已经无法激起敌人的兴趣了,他们肯定会在这几个转运战中选择目标,奎羊坝有第一师团驻守可以排除,流山台子在维托府境内似乎也可以排除,那就只剩下枯草畦、射星洞、鬼旗岭、摩云山以及自己现在所处的赤火寮了。
  赤火寮现在根本就没有值得敌人一来的对象了,粮食已经被烧光,也可以排除,枯草畦也所剩无几,似乎就只有射星洞和鬼旗岭以及摩云山了,射星洞和摩云山现在存粮较多,距离适中,应该是敌人最好的袭击对象,但是敌人也应该会考虑到自己会针对这种可能而作必要准备,鬼旗岭地理位置太过靠东,周围地势复杂,易守难攻,最适合埋伏,敌人袭击就算得手要撤退也不易,敌人虽然心狠手辣,但是未必敢如此胆大妄为,应该说这三地都有可能,但又恰恰最不可能。
  吉列手指在颌下轻轻的捻着,柔软的胡须此时成了调节思维的最好代用品,自己手中只有三个山地快速联队,也就是说,必须确定目标,一击中的,否则一旦判断失误,只怕又会酿成巨大损失。
  目光在三处中一处一处的斟酌,吉列尽量让自己投入到敌人带兵将领的心理中来进行判断,三地应该说都有可能成为帝国军队的伏击地点,尤其是在几处遭遇了重创之后,帝国军队理所当然的要加强防范,甚至可能故意设下圈套来引吕宋军上钩,就像捉迷藏,既要让对方猜不到自己的意图,又要达到目的,这就要考验带兵者的手段了。
  如果自己是对方,会选择哪里呢?射星洞?还是摩云山?条件最合适,但也是可能是帝国军设伏地点。那鬼旗岭呢?就算帝国军没有在这里设伏,但如果帝国军反应够快,且距离不远的话,那也很有可能抢在己方尚未完全撤离这片地区被对方咬住。
  目光不经意间掠过地图上端的流山台子,吉列心中微微一动,流山台子似乎也就是在维托府境内不足十里地,这里距离维托府还有五十里地,而距离几里地就是属于曼隆管辖的地区,这里现在是帝国军最重要的一个物资和粮食的囤积点,因为再往南就要进入吕宋人控制区,这里成了最为繁忙的交接处。如果选择这里作为目标呢?
  吉列心中微微一凛,在这里只驻有一个大队的兵力,而且边境地区情况也较为复杂,要想潜入似乎也很容易获得掩护,唯一的难点就是袭击之后的撤退,但是吕宋军队完全可以在完成袭击之后先行向西再折向南,就可以避开己方的围堵。吉列越想这种可能性越大,前两次敌人来袭之后自己赶到后再出动斥候追踪查看行动路线,但吕宋人都相当注意隐匿痕迹,纵然发现时间上也比较晚了,但这一次斥候却能清楚了解到敌人撤退方向,这似乎有一点欲盖弥彰的味道,故意引导自己思路向中部和南部延伸,而北方,尤其是在维托府境内,这种可能性几乎就可以排除,那一旦突袭,取得的成效也就相当可观了。
  “现在流山台子屯粮和物资有多少?”沉吟良久,吉列觉得这个情况恐怕不敢轻易放过,从目前的局势来看,这种可能性相当大,尤其是这个带兵者表现出来的精悍果断,足以证明这个家伙不是等闲之辈,一定会利用这个机会兴风作浪一番。
  “禀副军团长,流山台子现在刚从维托府运入六千担粮食,加上原来存有的粮食,估计有接近万担,另外还从火山府运来一批春夏间用的疫药和防虫药,数量也不小。”
  后勤司长的回答让吉列更感到这种可能性在增加,吕宋人毕竟在这片土地上通知了百年,而且安第斯族仍然是这片地区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吕宋人要想获得这方面的情报并不难,他们可以很轻松的获取到这些情报。
  虽然其他地点也有可能是吕宋军的袭击目标,但是吉列内心中已经可以肯定敌人会选择这里,越是危险的地方越安全,流山台子已经在维托府境内,恰恰是在己方控制区的内地中,袭击才有可能达到一举见功的效果。那如果能够有针对性作出一些应对手段呢?
  流山台子是维托府城南端五十里地的一处坝子,也是维托府南端一个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从维托府通往流山台子的道路早已经竣工,道路状况虽然不敢于那些跨府越郡的主要商道相比,但是也是相当不错的了。
  而今流山台子似乎变得更热闹了,自从帝国大军进驻维托之后,这里似乎一下子就成了帝国南下的第一道关口,源源不断的粮食和各类物资云集与此,没有人清楚秦王殿下在这里干什么,直到大军调整完毕突然启程南下,一口气跨入东吕宋地区六七十里地,所有人才明白,原来帝国是利用这流山台子作为后勤补给站,作为为前线将士提供各种服务和需要。
  而虽然东吕宋几乎在几天之内就落入了帝国军手中,但是在这个时候帝国军队才充分体会到道路交通状况的糟糕对于后勤补给来说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从流山台子到奎羊坝,这条运输线糟糕的路况和巨大的运输量几乎让后勤部门的人员快要发疯了。
第五节
流山台子
  一座座临时粮囤密密麻麻的分布在流山台子周围的坡地上,和临时粮囤建在一起的还有一些物资仓库,来自维托府和帝国内地的物资将这个运转站塞得满满实实,来往的车队和驮队在这里等待着交接,车队大多是来自北面维托府的,而驮队这是在这里准备进行分装后向南转运。
  驻守在这里的部队隶属于帝国第九军团直属联队第二大队,大队长洪建青和第九军团其他大部分军官一样来自太平军,看着窗外忙忙碌碌的人们,洪建青内心里格外不是滋味,军团直属部队居然沦为后勤警备队,原本以为能够轮到自己上阵去和吕宋军较量一番,就算是吕宋军不敢出战,那也可以体会一下征服异域的快感,哪怕是荒野无人的东吕宋山区,也好过在这里打发时间啊。
  不过作为军人,洪建青也明白服从命令是天职,尤其是在前方几个后勤转运站都已经遭到了吕宋军突袭之后,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也许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轻松,尤其是在最近的赤火寮被袭之后,他第一次感受到了面临战事的危机。
  不过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敌袭会来得如此之快,当他还在优哉游哉的检查着粮库和物资仓库的守御情况时,巨大的危机已经悄悄来临。
  塔布拉基狰狞的面容上露出一丝会意的微笑,看来自己选择的目标有一次证明了自己判断的准确,这帮唐军不蠢,但是要和自己相比,他们还差了些火候,情报证实射星洞和摩云山都加强了防御,而鬼旗岭则多了埋伏军队的身影,这些家伙居然想迫使自己去钻套,也不想想吕宋大公国在这里统治了百年,安第斯人在这里仍然是最大的部族之一,任何军事调动都很难瞒过自己的耳目。
  “各部都已经到齐了么?”扭头回问正在统计各部抵达时间的副手,塔布拉基需要最后确认一下,毕竟目标是在维托境内,已经超出了希利亚德授权的攻击范围,一旦出了意外,只怕希利亚德这个家伙就会将责任全部推卸给自己,哪怕是一丁点的麻烦,希利亚德都会将视为不可宽恕的过错。但是不冒风险何来收获?如果不是自己这几次连续袭击成功,唐军的脚步会就在奎阳山止步?只怕早就继续向南推进了。
  “大人,都已经到齐了,应到九千六百人,实到九千六百人,一切准备已经停当,只等您下达命令了。”副手恭敬的回答,连续几次的突袭成功让塔布拉基的威信已经上升到了一个相当高度,而军队中对主帅希利亚德的保守战略批评声也是越来越高,唐军面临这样的打击已经开始在收缩军队,主要精力更是放在了加强对他们补给线的防御上,根本无心在发动攻势,但是漫长的防御线让他们首尾难顾,顾此失彼,几乎可以肯定,如果这一仗打下来,即便是曼隆军队一兵不发,只怕唐军也会考虑该不该先行撤军了,没有粮食和物资的保障,困守在奎阳山上的唐军还能干什么?难道真还能靠吃野菜啃树皮为生?
  “流山台子的情报回来没有?”塔布拉基心中虽然笃定,但是他还是希望能够从各方面都证实自己的推断,流山台子是唐军目前在前线最大的物资中转基地,虽然只有一个大队驻军,但是这里是唐人控制区了,仅仅是这一个心理定位就会让人感到不同,而距离维托府也不远,那里还驻扎有正准备南下的唐军第九军团另外一个师团。
  “已经回来了,三方面的情报证实流山台子的驻军数量依然没有变化,只是驻军加强了戒备等级,我们的人也还和驻军中的军官们接触过,据说从维托府有两个大队驻军会在近两天之内进驻加强对这里的防御,但是目前他们根本没有这方面的预见,也就是说,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过我们会有这方面的计划敢于进入维托境内实施袭击。”副手言语中充满了对塔布拉基的敬佩,这样一个计划的确需要承担一些风险,但是这一战也将让还在东吕宋境内的唐军彻底陷入困境,甚至可能会导致他们撤军。
  “哼,如果他们没有加强戒备没有任何动作那才真的可疑,赤火寮距离这里不过二十里地,咱们上一战难道还不能让他们警惕?那他么也就太托大太嚣张了。”塔布拉基从鼻腔中哼了一声,“不过他们的援军来得太迟了,一切都该结束了,让这些该死的唐军去见鬼吧!传我的命令,急行军,按照计划对流山台子发起攻击!”
  就在塔布拉基下达进攻命令时,距离他西北十六里之外谷地中帝国第九军团副军团长吉列也还一动不动的坐在营帐中等待着最后一刻的到来。赤火寮遇袭已经过了五天了,按照常理,现在也就该是吕宋军发起下一轮攻击的时候了,如果自己判断失误,疑兵之计失败,那鬼旗岭一旦遇袭,自己所要承担的责任恐怕就十分严重了,也许自己的政治生命就会到此为此。
  要说对这一点不在乎,那是假话,回想自己从西北从军再到奉命加入太平军卧底,策反现在的上司倒戈,最终整编为现在的帝国军第九军团,一步一步走过来,可谓殚精竭虑,好容易才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即便是这样,军方仍然有不少同僚羡慕甚至是嫉妒自己的运气够好,许多一直在陛下麾下冲锋陷阵戍边守疆的悍将猛将都还只在师团长一级军官徘徊,甚至还有的尚未编入帝国正规陆军中,而自己却是一跃成为帝国正规陆军中的副军团长,这种反差难免会让很多人心态失衡。
  吉列也知道自己根基不稳,不但是自己,就是自己的上司邱子诚和整个第九军团在帝国军中的地位也并不稳固,像捷洛克军团这种资格如此之老的军团,数量更是达到六个师团,现在还没有编入帝国正规陆军,还有皇甫天成统帅的原唐河禁卫军,正在整编的原唐河北方军,现在正在戍守印德安的印德安军团,这些军队都还眼巴巴的等待着帝国枢密院授予番号的命令。
  现在要想证明自己,证明第九军团不是窝囊废,这一次南征之战就是最好机会,原本看上去并不复杂的战事却一下子弄成了目前的僵局,这的确是吉列和上司都未曾考虑到的,但是上司和吉列自己都希望凭借第九军团自身的力量来打破这个僵局,物资损失一些并不影响,只要能够达到战略目的,那一切都可以忽略不计。
  为了确保这次伏击战的成功,吉列甚至连驻守军队都未曾通知,这一点当时也曾经引起了争议,如果不通知驻军,那也就意味着驻军将不得不在一种毫无防范的情形下遭遇袭击,一个大队的军队将面临数倍甚至十倍于自己的敌军袭击,他们的命运可想而知。但是吉列坚决的否定了预先通知驻军的建议,吕宋人在整个北吕宋的情报系统相当完善,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有着天然优势,历史传统和民族构成都让他们可以轻而易举获得来自各方面渠道的情报,而驻军一旦有所准备就必然会被敌人的间谍发现,自己苦心设计的计划就有可能落空,要确保这次战役胜利,那就不得不付出一些牺牲,吉列如此认为。
  最终吉列的看法获得了包括邱子诚在内的支持,一切都在暗中进行,而驻军也只是按照寻常等级提高警惕,一切都显得无比正常。
  当一星火箭冲天而起时,整个埋伏在流山台子的第九军团伏击集群就像上满发条的机器一般疯狂运转起来,为了避免被吕宋人的探子发现目标,整个伏击集群是悄悄从维托以西八十里地处潜行而来,在距离流山台子八里地处便悄悄扎了下来,整个三天守候时间,就藏在这个谷地中,不准开火,不准外出,一切对外联络中断,只等派驻在流山台子周围的探马用焰火报信。这相当于是孤注一掷,认定了敌人将会偷袭这里,而判断一旦失误,那后果可想而知,不过这一次吉列的判断成功了。
  当奋勇抗击奇袭的帝国军最后一个据点被攻克之后,整个流山台子沉浸在一片巨大的恐慌之中,面对着打开的物资仓库中一副副崭新的铠甲和盔帽,一堆堆叠码得整整齐齐的武器,一套套还带着新鲜气息的服装,粮囤中塞得满满实实的粮食,明知道自己不可能将这些东西带走的塔布拉基也忍不住吞了一口唾沫,若是能有时间将这些物资搬卸运走该多么好啊,只可惜,时间不允许这样做,塔布拉基深知时间对于自己一方的重要性,一旦贻误了时间,带给己方的就只有死亡。
第六节
破杀
  “命令各部,立即按照计划焚毁一切物资,立即撤离,不得延误,违令者立斩不赦!”塔布拉基宏亮的声音在粮囤间的小校场内回荡,四周噼啪燃烧发出的闷响声也无法压过,烧糊的焦臭味在空气中荡漾,火势带来的热力让整个这一带的气温都上升了好几度。
  塔布拉基满意的看着眼前这一切,整个粮囤区已经变成了一片火海,物资仓库被打开,大桶大桶的桐油被浇注在表面,火信一引立即腾升起冲天的火焰,执法队斩杀了几名想要偷偷带走物资的士兵后,军队的纪律得到了严格保证,一切都在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流山台子的居民们都惊恐的逃亡四周野地中,这些不知道忠诚为何的家伙,按照塔布拉基的想法都该他们成为祭品,只是时间所限,只有等待下一次机会了。
  任务完成得十分顺利,一切都在预定时间内便已经结束,粮囤和物资仓库储藏的数量超过了当初的预计,塔布拉基甚至已经在幻想,南面的唐军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不知道会如何作想,而失去了这笔物资的唐军将不得不重新从维托甚至东方组织物资运输,而这一来一去的时间甚至有可能迫使唐军从东吕宋撤出。立下了这样巨大功劳的自己会得到腓特烈大帅的怎样奖励呢?会不会让自己取代希利亚德成为整个曼隆地区的主帅呢?
  不过凄厉的警哨声打破了他的幻想,当一名士兵一边疯狂的吹响口哨,满脸惊惶的一边连滚带爬的冲向自己时,塔布拉基的心咯噔一声,从天际坠落到地下。
  当几句话问明情况之后,塔布拉基便知道自己这一次真正遇上了对手,这是一个圈套,一个不折不扣的圈套,这个时候他已经无暇猜测对方如何估料到自己会选择流山台子为袭击目标了,也无暇过问情报部门为什么会对这样一支伏兵埋伏在这里一无所知,现在首要任务是逃生逃命,带领整个军队冲出去。
  敌人来自西北方向,难道是火山府来的援军?塔布拉基很快否认了这个想法,如此恰到好处的伏击,不可能是临时起意,绝对是一个布设已久的埋伏。想到这儿,塔布拉基脊背上就是一阵发寒,对手看来是早就在琢磨自己了,而自己却有些大意了。现在只能咬着牙向西突破,向南可能会遭来更多的堵截,那自己这支军队只怕真的就只有全部埋骨北吕宋了。
  但是他的觉悟来得太迟了一些,吉列亲自率领的三个山地联队迅速在西面形成一个半弧形的包围圈,双方军队几乎是在来不及喘一口气的情况下就撞在了一起。一个是有备而来,誓要全歼这支给己方造成无穷困扰的敌军,一个是仓皇出逃,挣脱囚笼便是广阔天地,毫无花巧,也绝无妥协余地,唯有一战以定胜负。
  这片起伏的坡地就成为了双方决战的主战场,帝国军在兵力上并没有太多的优势,而欲拼个鱼死网破的吕宋军的士气也丝毫不比帝国军低,有些过宽的包围圈限制了帝国军队想要一举聚歼的战术发挥,此时此刻一切战术似乎都显得没有多少价值,唯有面对面真刀真枪的拼杀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
  塔布拉基已经记不清自己手中环刀倒下了第几个唐军士兵了,百炼环刀刃口已经有些钝感,而双臂也变得微微发酸,但是眼前汹涌而来的唐军仍然不知疲倦的扑上来,如林的长枪不断让自己周围的吕宋士兵倒下去,厚实的突击群不断变薄,身边的士兵也越来越少,塔布拉基已经有些绝望了,粘液般的血浆溅得自己全身上下都是,此时得塔布拉基心中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冲出去,疯狂舞动的环刀卷起阵阵刀波,不断的在唐军阻击方阵中撕开一道道裂口。
  准备充分的唐军的合击同样凶猛,借助地势的帮助,唐军利用纵深构建了多个绞杀方阵,唐军几个纵队形成了一个夹角式的合围绞杀阵,先放急欲逃命的吕宋军各部突入防御阵线,然后再利用盾形防御支撑死死挡住吕宋军的冲击波,最后集中兵力从夹角两翼向中间进行挤压绞杀。
  除了第一线的攻击步兵外,这种联合绞杀充分发挥了弓箭手的作用,居于第二线的弓箭手利用宽阔的辐射面,布设梯级射杀阵,次第展开,给忙于突破逃脱的吕宋军两翼造成巨大伤害,缺乏充分准备的吕宋军在这种袭击下伤亡惨重,甚至远远超过了在第一线拼杀的损失,而多个带兵军官在狙击手的弓弩下有目标的狙击下丧生也给吕宋军的突破带来了巨大的被动,丧失了带兵军官的吕宋军士气也受到极大影响,这些点滴积累起来,最终导致了吕宋军整体夺路突破策略的失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8/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