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志(校对)第4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5/510

  “呵呵,这种玩笑能开么?不过这南海总督的位置也不是好坐的,钟文静在南海干得不错,并不代表元重你也能安安稳稳的作好,尤其是现在局势和当初钟文静担任总督的时候已经有了很大变化。”苏秦语气也严肃了许多,隐隐有了一种任前谈话的味道。
  “请苏相教诲。”柏元重此时也是按捺住内心的狂喜,恭敬的问道。
  “具体事宜,到时候陛下和萧相还会和你谈,不过有三点元重需要记住,一是发展经济,这自然不需要我赘言,而是民族关系,元重若是去京,不妨多请教一下钟文静,三是和军方的关系,现在南海不仅仅是南洋海军的基地,更重要的是西南战局失利之后,帝国必将在这里重新部署,对西面的结合部陛下是势在必得,西南战事不利和后勤和情报不力有很大关系,元重若是担任南海总督一职,这方面要尽量支持军方,避免重蹈覆辙才是。”苏秦微微一笑道,“当然,元重也不必畏首畏尾,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相信你能够给陛下一个满意的答卷。”
第六十六节
偃旗息鼓
  龙舟上的御膳并没有那么好吃,梁崇信知道目下皇帝陛下的心思,西南战事的不利已经影响到了陛下的声誉,影响到了朝中文臣们对帝国既定策略的信任度,不少人开始质疑帝国是不是在创建之初就要大动干戈掀起这样大规模的战事,尤其是在印德安战事烽火正熊的时候又挑起西南战事,这样明显有些像是要以一国之力对抗整个中大陆的意图,帝国这样做是否明智呢?
  如果说帝国在西南战事取得胜利,要想劝说皇帝陛下暂时停步也许要容易得多,但是现在要想让陛下暂时放弃这个意图,那可就有些难度了,这无疑就是在打皇帝陛下的耳光。但是梁崇信也清楚现在实在不是在启动西南战事的最佳时机,如果能够登上四个月到五个月时间,等雨季过后,等敌方锐气已过,等己方准备更充足,那梁崇信有把握能够一击而胜,暗夜玫瑰也好,白日海棠也好,都会让她毫无悬念的凋谢在自己的雄师脚下。
  无锋的心情的确不太好,没有想到梁崇信也不赞同发动西南战事,看来自己得好生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太急于事功急功近利了?梁崇信说得的确有些道理,眼下第四军团和第八军团损失不小,尤其是折了锐气之后,要想从新发动一次反攻,效果可能也不会太好,即便是有第一军团上阵,但是面对士气正旺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同盟军,这一仗同样不好打,正如梁崇信所说,如果说帝国第一仗失利情有可原,毕竟帝国实在有些仓促之下发动两场战争,而且理由也没有那么充足,而如果第二场有所准备的战事再度失利,只怕就真的会动摇帝国军心了,也就是说这第二仗只能胜,而且必须是缺的一场绝对漂亮的胜利,不能有半点拖泥带水,只有这样才能将帝国的霸气重新赢回来,所以这一仗务必要准备充分,一击中的。
  舱内气氛有些郁闷,连用膳的情绪似乎都受到了影响,无锋没盐没味的吧嗒着嘴巴,往日吃起来无比爽口的软兜长鱼和红玉列兵也显得有些失色,倒是对面赐膳的梁崇信吃得有滋有味,丝毫没有因为无锋的心情不爽而受到影响。
  “崇信,这一仗难道就得非要放到雨季之后么?什么时候第一军团也还是畏首畏尾了?怎么?第一军团是你一手带出来的,你就舍不得拿它去碰碰气焰嚣张不可一世的同盟军?”实在忍不住丢下手中的筷子,无锋气哼哼的重启话题。
  “呵呵,陛下,这家乡菜吃起来就是亲切,陛下怕是把余杭城里的几大名厨都招来了献艺了吧?唔,这软兜长鱼实在太香了,这厨子怕是把他的都使出来了。”梁崇信并不搭腔,只顾称赞御膳的味道鲜美,听得无锋又是一阵气闷,旁边随侍用膳的苏婕和顾明霞等人倒是听得一阵忍俊不禁。
  “梁崇信,朕在问你话,难道你听不见?”无锋有些恼羞成怒的叫道。
  “咦?方才陛下不是说好用膳时间不提君臣不谈公事么?这可有几位贵妃娘娘听着呢,可不是崇信有意不答啊。”梁崇信头也不抬的回应道。
  “你!”无锋气不打一处来,这小子这个时候还在给自己装疯卖傻,这膳用得也是没滋没味,“好了,朕取消方才说的话,现在你该回答朕的问题了吧。”
  “君无戏言,怎么能说取消就取消?”梁崇信还是埋头大嚼。
  气极反笑,无锋却又想不出办法来医治对方,看来这个家伙打定注意不会赞同自己出兵的意见了,重重的哼了一声之后无锋方才又道:“崇信,你别给我耍赖,这样也好,如果你一定认为现在出兵不合适,那朕要问你一句,你能担保雨季之后能够给朕拿下南安、西萨摩亚和锡金么?索克图不计在内。”
  “陛下,不是雨季之后就能够拿下,而是雨季之后才是发动战争的最佳时机,锡金我不敢保证,但是南安和西萨摩亚以及索克图那自然不在话下,当然我也有要求,除了第一军团外,帝国至少还需要补充给我一个军团,十一军团也好,虎卫军团也好,随便陛下看着办,至于现在西南战区的第四、第八军团还有第六军团,都归我指挥,嗯,十月份雨季就会过去,我可以保证明年三月底之前,将南安、西萨摩亚和索克图纳入帝国版图之中。”梁崇信不慌不忙的喝了一勺西湖莼菜汤,悠然自得的道。
  “拿下一个南安和西萨摩亚,也得提这么多条件,崇信,你就不怕坠了你的威名?”无锋似笑非笑的反问道,锡金如果在帝国海军没有足够实力之前,要想征服的确有些难度,不过若是能够南下南安和西萨摩亚,也就变相的斩断了锡金的双脚,它再要折腾起什么风浪就不可能了。
  “呵呵,陛下,您是在装糊涂吧?要想拿下这两地不与半岛同盟真刀真枪的较量一番,莫非就能靠口说恳求就能到手?陛下,其实这一仗我们都清楚,谁都输不起,我们输了,固然士气大跌,帝国要想再在这里打开局面就难了,而半岛同盟若是败了,也就不是南安和西萨摩亚这两地的得失问题了,估摸着半岛同盟东边的领地他们也就坐不稳了,总的拿出一点东西来表示诚意,比如塞色尔公国,陛下难道就没有兴趣?没有了半岛同盟撑腰,那锡金人还能蹦达得了几天,所以说,南安和西萨摩亚不过是咱们的一个底线,真正到了那个时候,咱们要在那里停步,还是得由陛下说了算啊。”
  露齿微微一笑的梁崇信这个时候的话语才是真正说到无锋心底,他之所以不愿意松口并不是那不了解现在开战的不利,目的就是要想逼出梁崇信的真实意图,西南战事既然要打,那就索性打个痛快,半岛同盟不是一心要搀合进来么?那就让它搅进来玩个够,看他们有没有那个力量玩得过帝国,只是输者要想轻松脱身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不付出足够的代价那是万万不行的。
  看见无锋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梁崇信也接过内侍送来绢巾擦拭了一下嘴巴又道:“不过陛下,文秀在印德安战场上进展还算顺利,只是帝国这样连续不断的进行大规模战事必然会对财政有很大影响,各种物资的消耗相当巨大,军需物资和补给方面陛下还是督促后勤部门须得提早准备,若是因为这方面原因耽搁了战事,可就不是崇信的责任了。”
  谁也不知道梁崇信是怎样在一席饭间说服了固执的皇帝陛下,总之皇帝陛下没有再责成枢密院立即制定西南战事的作战方案,但是已然下达命令增援半岛地区的虎卫军团却并没有停步,继续大踏步的通过缅郡源源不断的南下,而第八军团和第四军团重新在边境地区集结起来,只是一时半刻他们也无力发动反击,各个军团都已经接到了命令,正式组建西南战区,由刚刚被解除第一军团军团长的梁崇信担任战区司令长官,担负整个西南战区的防务,防区包括整个南海、中南、缅郡、以及三江和天南五郡,下辖第一、第四、第六、第八军团以及刚刚拨给的虎卫军团,共计五个军团将近六十万大军。
  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军方将领们都对这份姗姗来迟的邸报格外感兴趣,都想从字里行间探究出一些不寻常的气息,担负西南战区防务中的防务一词成为了所有人琢磨的焦点,防务自然是指防御事务,这份邸报中半句未提半岛同盟夺回了原本已经到手的索克图公国,也没流露出一点还会不会将西南战事继续下去的内容,这也引起了许多人的猜测。
  有的人认为是朝中反对战争的力量迫使皇帝陛下暂缓了军事行动,将重心转移到国内建设上来,毕竟帝国北方地区再一次遭受了巨大的春旱,饥荒和流民的阴影再度笼罩在帝国上空,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难免会引发整个帝国的不稳。有的人则认为是梁崇信的坚决反对让皇帝陛下找不到合适担当出征半岛同盟的军事统帅,只能作出让步同意梁崇信的休养生息意见,暂停军事行动,等到时机成熟之后再作决定,也有人认为这不过是皇帝陛下和梁崇信联手使的障眼法,看看虎卫军团加入西南战区就应该清楚,最多三个月之内,梁崇信就会对半岛同盟重新展开攻势。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梁崇信本人也是不置可否。
  也有人看到帝国将天南和三江都划入了西南战区,认为帝国现在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对马其汗人的防范上来了,五个军团如果要在防范马其汗人的前提下再对遥远的西半岛地区发动进攻,显然有些吃力。
第六十七节
战略与战术(1)
  帝国纷乱的局势也对周边的态势产生了一些影响,马其汗人再度紧张起来,大唐第一军团已经进入了半岛地区,而虎卫军团虽然算不上什么,但是它的前身毕竟也是唐河帝国的禁卫军团,虎倒威在,加上在整个西南片区已经有了的三个军团,驻扎在这片地区的兵力已经达到了五个军团,如果说大唐在短时间内无意对西发起进攻,那这五个军团的来意就有些可疑了。虽然外交部门频频和大唐一方交涉,而大唐外交部门也信誓旦旦的向马其汗人保证不会对马其汗人有所不利,但是马其汗人还是悄悄的加强了边境地区的兵力布置。
  更为紧张的却是南洋联盟,虽然和大唐帝国关于马汶群岛主权的谈判一直在继续,后期也陆续达成了一些共识,但是在两个主要岛屿的主权交割上,双方仍然有不小的分歧。双方在前期曾经同意暂时搁置分歧,将业已达成的协议履行后再来商谈两个重要岛屿主权问题,但是看到大唐军队大规模的涌入半岛地区,而帝国媒体又在纷纷炒作暂时不会再和西半岛同盟那边发生战争,南洋联盟的议员们就有些怀疑唐军的此次军事行动会不会是要借着谈判一直未能达到满意结果而要采取军事行动了。
  南洋联盟外交部门主动要求重开已经停滞了很久的谈判倒是让帝国外交部门有一种意外惊喜的感觉,谈判进行得十分顺利,双方在两座重要岛屿主权交割问题上十分顺利的弥合了分歧,大唐帝国以一百二十万帝国金币的价格作为对南洋联盟前期开发两座岛屿投入的弥补换取了两座岛屿的绝对主权,这样的好事情是帝国一方之前想都未曾想到的,要知道两座岛屿不但地理位置重要,而且面积也不小,最重要的是其中一座岛屿位于马汶群岛最南端,距离大陆已经有相当距离,正好可以作为帝国海军最南端的先遣基地,亦可作为帝国对南方海域探索的桥头堡。
  帝国在西南地区的增兵也最终导致了苏莱曼一直主张的采取攻势防御的策略破产,事实上在占领了索克图公国之后,苏莱曼个人威望虽然上升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同盟军中无人在怀疑她的指挥能力,但是对于苏莱曼主张的乘胜追击直接攻入巴厘亚和东萨摩亚境内的想法同盟军中的反对呼声却是不小,尤其是南安人和西萨摩亚人以及锡金人更是怀疑半岛同盟军是不是有意想要重新收复东半岛同盟,这在他们眼中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们更希望能够通过这一次的胜利来迫使大唐帝国言和,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像南安和西萨摩亚的一些议员甚至希望能够通过像大唐帝国支付一些赔偿金来换取长久的和平,这种幼稚的想法让苏莱曼愤怒无言。
  即便是在半岛同盟军内部也有不少人对苏莱曼的这种想法表示质疑,唐军的战略优势并未因为这一次失败而削减多少,如果同盟军贸然进入东半岛地区,也许在一定程度上会获得当地怀旧民众的支持,但是必将引发大唐对战事的升级,他们也同样希望能够将战事控制在现在这个层面上,再扩大战事规模的话,他们同样感到不能接受。
  同盟军中的这种被苏莱曼视为鸵鸟心理的思潮相当强烈,以致于苏莱曼屡屡要求乘胜追击都被同盟高层政治人物否决,而南安、西萨摩亚以及锡金也明确表示不会支持越境进攻,战机白白丧失,当唐军退回巴厘亚和东萨摩亚重新站稳脚跟时,苏莱曼就知道自己想要逆转大局的努力失败了。
  而当唐军第一军团和虎卫军团陆续进入半岛地区时,她也清楚大唐一方肯定下定决心要用军事手段来解决问题,而绝非外交谈判可以解决。苏莱曼此时还是怀着一念希望,那就是如果唐军在这个时候重开战争,自己完全可以借助天时地利人和再打一场漂亮的战争,但是当她发现唐军根本无意在这个时候重启战事,相反大唐外交部门的官员们却频繁出现在南安、锡金乃至半岛同盟领地中时,她才意识到自己的对手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鲁莽无智,这些卑陋的唐人又在利用己方阵营中的弱智政客们心中那一丝惧怕展开他们的外交攻势了。这不过是缓兵之计,等待时机成熟,这些唐军又会卷土重来,但是现在谁会相信自己的话呢?即便是有人半信半疑,他们也更愿意将和平寄托在这种虚无缥缈的谈判上。
  西南阴云浓浓,却并没有影响到印德安战场上的战事,崔文秀已经是第三次秘密视察南印德安前线了,情报部门传来的消息称吕宋人似乎在和自由自治领交涉希望得到自由自治领的军事支持,同时也派出了人与西面的梅利公国联络,这也引起了崔文秀的警觉。自由自治领的军事力量这两年虽然有所发展,但是要说是一直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他们还算不上,科米尼的不世武将屈林投效了凯瑟琳大公,但是并不意味着自由自治领的军队也就能变得和科米尼原来的精锐一样能征惯战,能够给腓特烈支持的恐怕更重要的是财政支持了。
  倒是梅利公国的动向颇为引人瞩目。梅利公国应该算是波罗的海和爱琴海东岸最重要的一个国家这句话并不为过,除了它独特的地理和气候使得它成为大陆上当之无愧的香料之国富甲大陆外,它精悍的军队和一直主张和平中立的国策也是值得关注的。
  繁荣的香料产业成就了梅利公国的富庶发达,整个大陆的香料贸易至少有一半以上来自于梅利公国,加之它地处爱琴海和波罗的海交错间的地理位置也让它的香料贸易通达四海。富庶和繁荣并未让梅利公国统治者们放下警惕,虽然他们的军队力量并不大,但是却相当精悍,他们有很多机会可以扩张自己的土地和势力范围,但是他们都放弃了,他们只是坚持恪守自己的国策,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只要不危及自身利益,只要不影响香料贸易,梅利公国的军队从来不会踏出国门一步。
  腓特烈不是不清楚梅利人的思维定式,但是这个时候联络梅利人却是为什么呢?难道说梅利人会改变他们沿袭了百年之久的国策,干涉与己无关的战争?不,这似乎不大可能。或者说腓特烈是处于财政需要才和富甲大陆的梅利人打交道?梅利的金融贵族和高利贷商人同样和他们香料一样闻名于世,建立在香料产业积累起来的财富也使得梅利人发现金融行业获得利润一样不会比香料产业差。
  不过关注虽然关注,崔文秀并不会因为任何人的介入而改变自己的策略,手中握有如此强大的军队而不能为所欲为,那自己真的可以告老还乡了,对汉森同盟的暂时让步不过是为了避免两头作战,为了从吕宋人手中获取更大的利益,印德安属于帝国,这一准则早已嵌在了崔文秀的心版上。
  帝国十一军团也已经正式启程西进了,虎卫军团去了西南并没有影响崔文秀的心情,梁崇信坐镇西南也的确需要更多的兵力,那个暗夜玫瑰看来也是一朵棘手的花,看看梁崇信如何摘下这朵花来蹂躏吧。罗卑四个游骑兵团终于整编完毕从腾格里草原上南下了,这让汉森同盟那帮家伙又紧张了起来,德信行省他们的兵力又在增加,不过崔文秀相信他们不是为了挑衅,而是一种自我保护手段而已。
  克尔曼、罗塞以及昆都士三个行省都在帝国大军控制之下,已经对西泽和卡纳塔两个吕宋人控制的行省形成了包围态势,各部军队都已经开始进入潜伏到位,等待着最后战争的到来。情报显示吕宋人已经从南印德安陆续抽调了一部分军队离开,但是数量上并不多,远远低于自己最初的设想,看来自由自治领似乎愿意为腓特烈卖命了,不知道腓特烈给唯利是图的凯瑟琳许下了什么样的好处?难道是他自己去充当小白脸?崔文秀有些龌龊的想道。
  不过这一切似乎都左右不了战争的进程,哪怕是腓特烈不抽调南印德安一兵一卒,崔文秀同样会进军南印德安,情报已经证实汉森同盟高层短时间内的确无意在进行一场战争,他们西南奥格斯堡帝国和他们的边界纠纷又在闹得纷纷扬扬,他们的目光都已经转移到了西南方向去了。没有汉森同盟的掣肘,崔文秀就打算好好和克鲁夫来玩上一场,他已经首先将目标所定在了西泽和卡纳塔两个行省上,但这仅仅是战术目标,战略目标却是克鲁夫手中在南印德安的所有吕宋军队。
第六十八节
战略与战术(2)
  崔文秀还在等待,等待时间成熟,等待最佳时机,南印德安的吕宋军虽然已经在进行调整,但是狡猾的克鲁夫也在借此机会收缩防线,他同样意识到了自己手中兵力要应对这样漫长的防线必然会遭受很大的压力,收缩固守城市和要隘应该是他唯一的选择,不过南印德安的地势并不利于防守这一点不知道克鲁夫意识到没有,他这种保守的策略如果是在科米尼地区也许能够奏效,但是都在南印德安这种平坦如底的大平原地区,只要集中优势兵力,自己完全可以一个一个的拔掉克鲁夫布下的钉子,如果对方敢于集重兵来进行会战,那更合自己的意图,能够一举围歼对方的主力军队,奠定战役胜利的基础,崔文秀求之不得。
  在此之前自己只需要好生将自己手中兵力安排妥当,后勤物资准备充分,似乎也就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但崔文秀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克鲁夫若是这般好对付,腓特烈也不会将整个南印德安的重任交给他了,他肯定也有他的想法和意图,崔文秀现在就是在琢磨对方究竟会采取什么样的特殊手段来对付自己的大兵压境,如果以为保守固守,留给他的只有死路一条,但是要想另辟蹊径,崔文秀也很期待。
  克鲁夫十分苦恼,腓特烈给自己的信他已经收到了几天了,面对来自帕沙人的军事压力,克鲁夫清楚腓特烈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相当不容易了,争取到了自由自治领的军事支持,又说服了梅利公国的高层,同意贷款两亿金格令给王国,只是军事支持好像似乎还没有获得认同,梅利人并不打算因为吕宋人而改变他们固有国策,但腓特烈似乎并没有放弃,他好像还有什么伏笔。
  手中只有六个兵团了不足二十万大军了,克鲁夫清楚自己的对手在等待,对手就像一条择人而噬的毒蛇,吐着猩红的信子,寻找自己的要害,腓特烈已经给了自己很大的宽容,但是克鲁夫很不甘,如果按照腓特烈设定的那种最坏的打算,那自己这一趟北征几乎就是白费了,虽然腓特烈话语中还残留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但是克鲁夫不敢指望,连腓特烈自己都没有多少把握,克鲁夫当然不敢寄太大希望。
  但是现在就从这三个行省撤出,无疑就是宣布吕宋在对方的武力恫吓下惧怕了,这只会助长对方的嚣张气焰,甚至可能会导致对手更疯狂的扑上来,克鲁夫此时就像一个在暴风中挣扎的溺水客,那怕有一点可能都想要把它抓住,但愿腓特烈的手腕足够精明吧,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克鲁夫宁肯在南方作出一些让步。
  库图佐夫神色深沉的注视着门外,对方的背影早已经消失在门外,不能不承认这个家伙有些胆魄,竟然敢选择这个时候这个地方和自己会面,而且这一番话的确还有些打动了自己,莫不是自己真的老了有些怜才,还是对方的话的确在理?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已经轰隆隆冲进帐来,看见库图佐夫安然无恙的坐在大帐中,达扬和一干卫士们才算松了一口气,虽然料定对方不敢在面前耍什么花招,但是万一对方图穷匕见,真的要想破罐子破摔,那却又如何是好?达扬本来就不太赞同这种英雄式的会晤,但是库图佐夫坚持己见,他也是无可奈何,唯有加强防范,以保安全而已。
  大帐中只剩下了库图佐夫和达扬二人,卫士们都已经退去,当达扬听得库图佐夫将对方来意阐明之后,达扬也沉默不语了。
  “达扬,你怎么看?”库图佐夫高瘦的颧骨此时显得更加瘦削,威棱四射的目光现在已然收拾起锋芒变得如同常人。
  “大帅,兹事体大,达扬不敢骤下断语。腓特烈行这般险着显然也是被逼到无路可走的份儿上,当然他所说的的确有些道理,如果咱们在全面发动攻势,就算凯瑟琳的七万大军站在他一方,就算他屈林有翻天之能,在我们唐军的两面夹击之下,吕宋亡国指日可待。问题在于这样的情形是否最大限度的符合我们的利益,我设想了一下,如果吕宋败亡,唐军应该是最大的获益者,估计整个萨尔温江以北的吕宋本土,南印德安,科米尼的绝大一部分,都将落入唐军手中,而我们顶多能够获得科米尼西南部以及吕宋本土中马普特拉河于萨尔温江之间的这一部分,或者再加上自由自治领。”
  达扬顿了一顿之后又道,“眼下腓特烈也已经将军队不断南调,明显是在加强对我们的防御,也就是说吕宋军在北面的防御力量已经相当薄弱了,如果唐军全面进攻,只怕我们未必能够获得方才我所说的土地,或者说我们在吕宋灭亡之后马上就会和唐军面对面的进行一场争夺战,这是不是最符合我们帕沙王国当前利益,还需要慎重考虑一番。”
  “唐军在北吕宋和印德安地区的驻军已经达到了创纪录五十多万,虽然在和汉森同盟一战中有所损耗,但是那是值得的,解决了汉森同盟,再无后顾之忧,再加上情报显示罗卑人的四个游骑兵团也已经南下,大唐帝国本土一个军团也在向西急速开拔,种种情况都显示唐人是要在中大陆来一次超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吕宋人在这种情形下肯定不会是对手,一旦垮掉,我们就不得不正面和贪婪无比的唐军进行面对面的交锋了。”
  “达扬,不要夸大唐军的力量,唐军数量上也许不少,但是从他们在中大陆尤其是和汉森同盟较量的情况来看,他们的表现并不尽人意,号称李无锋当家军团之一的捷洛克军团损失惨重,印德安军团据说也是在汉森同盟的顽强阻击下进展迟缓,种种情况证明李无锋派到中大陆的军队大多是二线军队,战斗力都值得怀疑,就算他们能够击垮吕宋人,我看也是够呛,当然,前提是我们得把绞在吕宋人脖子上的绳索放松一些,得让他们留着力气和唐人好生拼搏一番。”
  库图佐夫的话让达扬眼睛一亮,“大帅,你的意思是要同意腓特烈的求和意见?”
  “为什么不?不战而屈人之兵,此为上策,不过若是腓特烈一女二嫁,那就不要怪我们不客气了。”库图佐夫意有所指的淡淡道。“当然,我们也得看看吕宋人后期的表现,若是他们仍然不敌唐军,那我们也就只有加入瓜分吕宋的战场,而且还得快。若是腓特烈真有逆天之力,那我们倒是不妨多看看风色,让吕宋人多和唐军消耗久一些,我们日后对付唐军的阻力也会小一些。”
  达扬立即敏感的察觉到了自己主帅话语中隐藏的含义:“大帅的意思是无论怎样,吕宋都会完蛋?”
  “处在帕沙人和大唐两大巨人之间,腓特烈只能怪他晚生了十年,若是早十年,以腓特烈的本事,拿下西域,控制东印德安,应该不在话下,那种情况下他也许能够有和大唐或者我们较量的本钱,但是现在太晚了,虽然他也一心在扩充实力,但是实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垒筑起来的,光是依靠贷款来扩充军事实力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吕宋人本来经济发展就滞后,现在又依靠武力控制了科米尼和南印德安,但是这两地经济并无起色,各阶层民众都无获益,反而不得不支出更多来供吕宋军进行战争,这是明显的竭泽而渔,但是处于这样的巨大压力之下,腓特烈又不得不这样作,这样做又不得不激起民众更大的怨言,科米尼和南印德安到现在吕宋人也没能安顿下来,难道不是明证?”
  库图佐夫有心要好生栽培一下自己这个在军事上已经有所建树的弟子,苦心孤诣的教导着:“看看李无锋的手段,玩得多么高明,腾格里也好,北吕宋也好,西域也好,都在他治下风平浪静,为什么?经济欣欣向荣,百姓生活稳步提高,民众得到了实惠,民心思定,谁还能搅得起风浪?我们南部地区不也一样,黑格在这方面一样高明,恩威并施,现在谁还记得那些地方曾经是独立的国家和城邦,民众们早已认同了他们是帕沙人,这就是经济的力量!达扬,记住这一点,只懂军事,永远不过是一员出色将领而已,要想当一名合格的统帅,那就必须要懂政治,黑格固然有着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是他在经营王国方面无人能及,帕沙大军之所以能够有今日这般辉煌,他功不可没,你应该清楚这一点!”
  早已肃立一旁的达扬心中一阵激动,恭敬的垂首道:“谢大帅提点,达扬受教了。”
第六十九节
战略与战术(3)
  “你说什么?”惊得一下子站了起来,崔文秀双目紧紧盯着眼前两名的情报联络官,这是帝国情报总局和帝国军事情报局派在自己身边负责汇集来自帝国两大情报系统的政治军事情报以供自己咨询的官员,崔文秀对情报的重视程度相当高,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古话作为一方统帅他掂量得出份量。
  连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起来,崔文秀负手站起身来在大帐内来回快速踱步,难怪,难怪克鲁夫这个家伙虽然收缩防线却不肯放弃一城一地,自己一直在怀疑他怎么会有如此胆魄敢于和自己手中几十万大军抗衡,原来如此!
  “梅利人的军事动员已经到了什么程度?嗯,也就是说他们大概是在什么时候开始进行军事动员的?”斟酌了一下,崔文秀反问道。
  “时间上看,梅利这边因为不是我们情报部门侦察重点,所以效率上可能不太理想,我们获知这个情况时,梅利人是在当时五天之前取消军官休假,后勤部门也开始补充物资,应该说从那时候开始进入战争准备的,也就是说距离现在有八天左右。”一名情报官随即回答。
  “根据我们从对方军队动员番号情况来看,他们动员的部队主要是北部战略集群和西部战略集群,有大概五个兵团,十五万人左右,大约占到了梅利公国武装力量的一半左右,从行动目标来看,他们的集结趋势是向北。”另外一名情报官补充道。
  “十五万人?!哼,梅利人这一次看来是安心要搅合这趟浑水了,八天,看来梅利人的准备也快结束了,腓特烈这小子可真是卖身求荣啊。”崔文秀心情慢慢平静下来,察悉了这个消息他至少立于不败之地,如果情报部门没有获知,那自己恐怕就要吃一个大亏了,腓特烈这小子看来也真是玩政治的一块好料,居然能够用联姻这种方式将吕宋的命运和梅利人捆绑在一起,比起帝国皇帝陛下以前耍的手段丝毫不逊色啊。
  “另外,根据一个不太确切的情报,腓特烈前前三天突然前往费尔干边境地区,而帕沙人的军事统帅库图佐夫也恰好在费尔干地区,不知道这其中是否有什么联系,因为我们并没有掌握其他情报,所以不敢妄下结论,还请大帅自行斟酌。”
  谈及这个情报时对方有些迟疑,显然他们对这份情报的价值性也有所怀疑,但是他们却不敢不提出来,只是在言辞上他们又不得不小心行事。西南战局情报部门的巨大失误已经让帝国两大情报部门付出了巨大代价,古全被解职和顾登云被留职察看的处分已经用邸报飞传各地,也向一道鞭子狠狠抽在了各地情报官员的身上,两大情报机构最高首脑双双遭重惩,甚至还被解职,这可是帝国建立以来甚至是西疆建立以来,皇帝陛下第一次如此雷厉风行的处理郡部级高级官员,也让所有官员都意识到皇帝陛下对于工作方面出现的失误决不姑息,据说监察院还在调查地方情报官员在这一次西南失利战事中是否存在渎职的情况,这让所有情报官员都意识到在享受了帝国给予的巨大权利和福利的同时,自己也肩负着沉重责任,若是稍有疏忽,只怕监察院的官员们就会出现在你面前,请你去监察院喝茶。
  “哦?费尔干?都去了那儿?”崔文秀眉头又重新皱了起来,腓特烈这个家伙的连续动作已经让崔文秀丝毫不敢小瞧这个家伙了,从说服自由城自治领到自己和梅利公国大公之女秘密订婚,连番的奇招几乎都是出人意料的绝地逆转招数,仅仅是这两手就已经为吕宋人赢得了二十多万盟军,这等手段,连崔文秀也要自叹弗如,若是再让他和帕沙人达成某种协议,那自己可真的就需要好生琢磨一下了。
  空气一下子凝固起来,崔文秀似乎嗅到了某种危险的气息,腓特烈这一连串的行动似乎就像是一条链带将整个吕宋军全面窜接了起来,崔文秀不得不考虑这其中的利弊得失。
  “呃,崔帅,这个消息只是下边传输上来,并没有任何倾向性,所以……”看见崔文秀这般凝重,情报官也有些紧张,他担心一旦自己误导了主帅而导致不利,自己那可就真的是画蛇添足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5/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