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志(校对)第4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2/510

  听得无锋言语语气逐渐变得严厉起来,陀逻也是头皮发麻,现在的无锋已经不是往日的无锋,君王之怒,赤地三千,血流漂杵,不怒自威的杀气让陀逻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继续说下去。
  冷森森的顿了一顿无锋才又道:“倭人端的是打得好主意啊,竟然想用这种方法来破解帝国的贸易禁令,陀逻兄长,你可以明确转达给他们,解除禁令休想!他们有本事可以从南洋联盟去进行贸易啊,占着勘察加和宝岛,还有琉球,居然还敢和我们来谈什么解除禁令,我看他们是想疯了。这件事毋庸再提,我不会同意,帝国也不会同意!”
  话语未落,无锋便已经站起身来,“今日便说到这儿,我身体有些不适,就不陪你们了。”
  看见拂袖而去的无锋,陀逻和塔克拉都是一脸青白,这个时候他们才真正体会到了随着地位的变化,对方已经不再是和自己一方站在平等地位的盟友了,柏因人原来也就是一颗有用的棋子,而现在这颗棋子地位和作用已经大大下降,似乎在变得可有可无,如果还抱着原来的那种心态,只怕还会碰更多的壁。
  “怎么办?”陀逻有些无助的望着一言未发的塔克拉。
  “陀逻兄长,这件事情的确有些难办,帝国看来对倭人是恶感甚深,要想破解这层坚冰有些难度,好在咱们还要在帝都呆上一段时间,不妨从各方面都做一些工作,你去让陀姬也想想办法,我们还可以去找一找政务院和枢密院的几位大人,看看能不能有限度的解禁。”
  “看来也只好如此了。”陀逻也有些沮丧。
  塔克拉和陀逻都知道这件事情的难办程度,帝国和倭人之间处于事实上的战争状态,帝国国家安全总署和帝国保安局连续在东海和江南掀起清白运动,打击非法走私者,使得倭人的贸易渠道受到很大的影响,外交部一直对三国同盟施加压力要求马哈德和安达科两国断绝与倭人的贸易往来,而且还要禁止倭人民船进出三国同盟的港口,两国迫于压力也在逐渐削减与倭人的贸易往来,倭人要想进行贸易不得不到更南方的南洋联盟,而帝国海军又已经通过在鹭岛建立海军基地,南洋海军开始在这一带游弋巡逻,拦截民船,更是让倭人叫苦不迭,所以才不得不出此下策,现在这般也是迫不得已之举。
第四十节
出路
  哈丽琴娜耐心的听着身边的好友倾诉着她的苦衷,她知道是什么原因对方会找上自己,随着自己身份发生了微妙变化,簇拥在身畔的人也开始多了起来,哈丽琴娜无奈之余也有那么一丝丝骄傲。虽说婕妤这个身份让她感到一丝委屈,但是她能够从来自己这里留宿的无锋心中感受到对方的歉意,这就足够了,她不是一个得寸进尺的人,自己能在无锋心目中留有一席之地就让她满足了,身份地位并不能改变无锋对人的观感,哈丽琴娜仍然希望保持自己原来的本色。
  陀姬和哈丽琴娜一直在宫中就是关系最好的姐妹,也许是有些相当的境遇让两女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虽然哈丽琴娜已经成为婕妤,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二人之间的感情。她当然愿意帮助陀姬和她的部族,但是她也清楚无锋最是忌讳后宫中人插言这种政务,尤其是自己刚刚正式成为他的女人,这方面就更需要注意了。
  “陀姬,你为什么不去亲自找一下陛下呢?”哈丽琴娜有些犹豫,一抹歉意在眼中一闪而过,如果是其他事情哈丽琴娜肯定会当仁不让的帮助对方,但是这种事情哈丽琴娜却不能不慎重。
  “去,我当然要去找他,但是现在姐姐也知道他整日忙碌,尤其是马上就是祭春大节,要找到他也不容易,他不是经常晚上来姐姐这儿么?姐姐就先帮我说说吧。”
  陀姬脸上露出一丝焦虑,她也知道这件事情有些强人所难,哈丽琴娜不是安琪儿也不是林月心和司徒玉棠,也许这三人可以在某些政事方面向无锋进言,但她还不行,她刚刚才晋升为婕妤,地位并不稳固,要让她参与在这种政务中向皇帝陛下进言,很容易给她造成被动,但是她也是没有办法,族中境况空前困窘,如果这种情形持续下去,可能就会导致整个朵尔部落的崩溃。她现在也只能找一个算一个,宫中也只有哈丽琴娜现在可能会帮自己,至于安琪儿、林月心和司徒玉棠之流,她是想也不愿去想的。
  哈丽琴娜脸上飞过一丝红霞,无锋这一段时间经常留宿在自己这里瞒不过人,但被自己好友当面说了出来,哈丽琴娜还是有些不好意思。
  “陀姬妹子,你说错了,陛下前一段时间是经常在姐姐这里,但是这几天好像一直在忙什么事情已经有些日子没有来姐姐这里了,如果她来姐姐也可以旁敲侧击的帮你敲敲边鼓,只是你也知道这种事情姐姐也不太好说话,只能说尽力而为罢了。若是妹子能够亲自和陛下说一说,姐姐想可能效果要好得多。”哈丽琴娜含蓄的点出这件事情的为难之处,但是也算是应承下来替陀姬说项一番。
  “唉,如此就多谢姐姐了,这宫中也只有姐姐能帮我说上话了,如今他是难得一见,其他人又是独善其身,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啊。”陀姬有些感慨的道。
  “妹子也不须如此感伤,姐姐想陛下恐怕也是为难之处,这倭人素来和帝国就是宿敌,现在又占着帝国的几处地方,帝国军方中好像不少人都曾经提出要收复失地,只是因为条件尚未成熟才未定论,现在要让陛下同意解除禁令,这不是自己助长敌人实力么?所以这中间难题甚多,妹子也要好生斟酌才是。”哈丽琴娜安慰对方之后也在解释这其中的难处。
  “姐姐说的我何尝不知,但是现在部落已经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卡曼人和其他利伯亚人对我们部族步步紧逼,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其他渠道的物资补充根本不足以让我们朵尔部落渡过今年,你说我们又能怎么办?我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我们部落就这样被卡曼人屠杀和消灭吧?我虽然已经被兄长他们送了出来,名义上已经和朵尔部落没有了关系,但是这份亲情和血缘又怎们可能斩断?如果姐姐你是我,又该怎么办?”
  陀姬也是一脸痛苦和无奈,自己兄长这一年来似乎都苍老了不少,听他说大哥也是心力憔悴,自打占领了马扎要塞之后朵尔部落就再也没有安宁过,卡曼人几乎是倾尽全力来封锁和打压朵尔部落,帝国的扩张方向转向了西面,使得利伯亚诸国的压力大减,卡曼人可以专心专意来对付柏因人,接连不断的小规模战事几乎要把朵尔部落彻底拖垮,严密的封锁更是让朵尔部落举步维艰,这种情形下除了帝国发动战争能够彻底解决柏因人的困境,其他手段不过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拖延办法罢了。
  就在陀姬四处想方设法企图从内宫获得助力的时候,陀逻和塔克拉也频繁在帝国政务院和枢密院活动,只是他们无一例外的都碰到了软钉子,帝国政务院的两位首相几乎都明确无误的告诉二人,要让帝国解除贸易禁令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帝国不断不会接触对倭人的贸易禁令,而且还会继续强化对倭人贸易对象的封锁和打压,甚至动用海军力量也在所不惜,比如南洋联盟,除非倭人退出宝岛、勘察加和琉球。
  在枢密院的活动同样是令人失望,枢密院两位枢密使虽然对柏因人的境况深表同情,但是他们的意见也基本一样,那就是解除禁令不可能,对倭人的贸易禁运还会进一步加强,帝国干涉的范围还会进一步扩大,整个大东洋和大南洋都将是帝国海军封锁的区域,要把倭人扼死在海上。但是他们也透露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帝国绝不会眼睁睁的看到柏因人这个帝国的盟友活生生被利伯亚人消灭,虽然不能用解除禁令来帮助柏因人,但是帝国将会采取其他手段来确保柏因人尤其是地处利伯亚平原北部腹地包括朵尔部落在内的柏因诸部的生存。
  这也让陀逻内心生出的一丝希望,他不知道帝国怎么能够做到不采取军事手段之外的方式来做到这一点,但是当他问及这个问题时,两位枢密使却又语焉不详,只是说这件事情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商榷,需要上奏皇帝陛下之后才能最终定案,这让陀逻又有些担心两位枢密使是不是虚言敷衍自己。
  其实凌天放和薄近尘并没有敷衍陀逻,早在陀逻和塔克拉与无锋一晤之后无锋就已经在考虑这个问题了,柏因人不能垮掉,这是一条底线,但是帝国也不可能与利伯亚人现在就进入战争状态,这也是个原则问题,而解除禁令更不可能,如何在这其间寻找到平衡就有些考校人了。
  从理论上说被利伯亚人挡住了南方的柏因人要补给有三条通道,但是事实上北面海路通道几乎就是理论存在而无法运用于实际,他们的北面是浩瀚无际的白令海,那里一年有半年都处于封冻季节,浮冰、风暴肆虐,从深秋到第二年的初夏,这个季节里整个白令海上就是一片雪雾迷茫,能够穿透任何御寒衣物的阴风可以在几秒钟时间里将活人变成一具僵尸,即便是在那短暂得只有一个月不到的盛夏时节,在白令海上仍然需要穿着厚实的皮衣才能出海,而柏因人一部渔猎时光也只有短短的三个月,平素都只能呆在岸上从事其他劳作。
  无锋曾经设想在东腾格里草原北面的玄冰洋上寻找一个合适的港口,通过海运将物资运抵朵尔部落和其他柏因诸部的背后登陆,但是很显然现在时间上已经有些来不及了,现在已经是一月,而玄冰洋和白令海要进入七月下旬到八月中旬之间的盛夏时节才能勉强进行航运,而柏因人却无法坚持到那个时候了,或者说即便是坚持到那个时候,只怕柏因人实力也已经被极大的削弱了,无锋不得不放弃这个想法。
  利伯亚平原东面的通道不用提,那是倭人控制着,而西面虽然与帝国控制下的东腾格里草原接壤,但是现在卡曼人和西斯罗人塞克斯部落和朵尔部落边境地区驻扎了重兵进行围剿封锁,很显然他们也意识到只要砍掉了朵尔部落这个大树,柏因人也就再也无法掀起多大的风浪,其他部落可以在日后慢慢来收拾剔除,也就是所谓砍掉主干,枝叶自落。
  无锋在和凌天放与薄近尘商议这个问题的时候,两位枢密使也是觉得为难,既不能开禁让倭人得利,又要保障柏因人的补给供应,唯一办法还是只有在塞克斯部落控制地区想办法,塞克斯部落在遭受了西斯罗人的围剿之后已经实力大减,想要对抗西斯罗人那是力不从心,唯一的办法就是帝国军要进入这个地区担负起打通这条通道的任务,但如何既做到让物资能够源源不断输入朵尔部落以及更东面的柏因部落而又不至于和西斯罗人开战,这就是个矛盾问题。
第四十一节
威慑政策
  “陛下,如果真的要让柏因人在保持足够实力的情况下坚持下去,恐怕帝国就不得不冒和西斯罗人关系全面恶化的风险,卡曼人那边倒是不必太过担心,我们已经控制了嘉峪关,捷洛克一线我们防御体系已经完善,完全可以承担起守御重任,臣最担心的事情是在这件事情上,西斯罗人如果获得了利伯亚其他三国的支持,我们在北面承受的压力就太过巨大了,尤其是帝国下一步军事行动可能会首先在南方进行的情况下。”凌天放斟酌着言词,这是一个很小范围内的讨论,参加者除了皇帝陛下外就只有自己的副手右枢密使薄近尘了。
  无锋能够听得出来凌天放话语中的含义,他倾向于支持塞克斯部落维持并壮大力量,认为一直有些不那么听话的朵尔部落可以适当得到教训,只要能够让朵尔部落拖过这半年帝国也就算尽到心了,至于朵尔部落的力量可能会受到很大削弱则不是帝国考虑的范畴。
  凌天放认为在帝国解决了南方问题之后利伯亚人即便是联合起来也不可能再抗衡帝国,帝国的综合国力将远远凌驾于联合起来的利伯亚四国之上,哪怕柏因人无法发挥一点力量,帝国只要采取合适的战术比如各个击破,就可以解决利伯亚人,而现在帝国还没有做好和利伯亚人翻脸的准备,帝国不能在积极准备对南方用兵的时候再坠上利伯亚人这个尾巴,近期内和利伯亚人保持良好至少是过得去的关系是最为合适的。
  “天放,我们得把目光看得更长远一些,西斯罗人现在实力恢复得很快,卡曼人现在主政的华西里和诺克斯二人也受到了西斯罗人的影响变得比较务实,事实上除了在军事上的政策进行了调整之外,他们的经济发展策略和戈麦斯主政时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而一旦卡曼人在军事上的收缩就意味着他们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来发展经济,如果西斯罗人和卡曼人这利伯亚人的两驾马车一旦发展起来,日后帝国在进行北征战役时将不得不面对更大的困难,朕觉得不能这样放任西斯罗人和卡曼人发展下去,还得让柏因人拖住他们发展的脚步才行。”
  无锋言语间不太认同凌天放的看法,他宁肯现在采取多种方法让柏因人拖住利伯亚人,也不愿意日后面临一个实力强大的利伯亚群体,哪怕是现在付出与西斯罗人交恶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凌天放很怀疑是不是那个陀姬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但是他不能质疑陛下的意见,他已经陈述了自己的看法,但是皇帝陛下若是坚持己见,那他也只有接受,而枢密院的军事战略部署也不得不随之改变,这让他有些不太甘心。
  “陛下,那我们在东腾格里郡和西北郡乃至北原郡的军事部署都需要重新调整,现有的军事力量不足以应对因为与西斯罗人和卡曼人交恶之后可能带来的冲突甚至战争。”凌天放有些勉强的提出了自己担心,“如果这种亚战争状态持续时间太长,那将会影响到我们规划中的南方战事计划。”
  “嗯,朕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崔文秀希望在今年中继续推进帝国的西进计划,他要求将南梅利和西北印德安全部收回来,朕一直在担心这个问题,如果崔文秀一旦实施这个计划,那和西奥兰和日德兰两国和帝国会不会因此爆发全面战争?汉森同盟那边同样需要考虑这个问题,朕本来希望抽调两到三个军团加强北线防御,但如果崔文秀要想推进他的计划,那中大陆的军队就不能抽调,这北面的防御就是一个问题。”无锋也有些苦恼。
  “陛下既然下定了决心打乱西斯罗人和卡曼人的发展计划,扶持柏因人,那我们首先就需要加强北线防御,从中大陆抽调兵力是在所难免,必要时也可以从西南地区抽调一个军团兵力,但是要在一年中连续对汉森同盟和日德兰以及西奥兰发动战事,这会影响到帝国整体规划布局。所以臣以为如果崔文秀将军认为的确有必要在今年发动战事,那他只能按照动用兵力最大限度在四个军团和四个骑兵团之内的规模来设计,不能超过这个限度,否则就会影响到帝国其他方面的部署,在北线增加部署两个军团,主要布置在榆林和银川一线,应该能够满足需要,嘉峪关内我们可以驻扎以骑兵为主的机动力量,如果西斯罗人和卡曼人真的要柏因人问题和我们摊牌,我们也可以利用机动力量进行先期打击,打乱他们的战争计划,这样也可以为我们赢得一些重新调整的时间。”
  一直没有说话的薄近尘终于插言,他主张减少被动性的防御力量,而采取扩大机动力量的突击性威慑西斯罗人和卡曼人,让其不敢轻易和帝国摊牌,这样既可以避免对中大陆地区有太大影响,也可以积极为南方战事做好准备,只要柏因人能够拖到七月份,在玄冰洋和白令海之间的海运通道便可打通,通过船运完全可以为柏因人提供充足的补给,也可以让柏因人熬过这一年直到明年夏季,相信到那时候帝国和利伯亚人之间的关系又需要重新定位了。
  薄近尘的意见让无锋和凌天放都觉得眼前一亮,如果将足够数量的机动骑兵部署在嘉峪关一带,一旦西斯罗人和卡曼人意图对帝国采取手段援助柏因人进行反击时,机动骑兵便可从嘉峪关突出,袭击西斯罗人和卡曼人南部地区,这虽然未必能够对西斯罗人和卡曼人造成致命威胁,但是至少可以让西斯罗人和卡曼人斟酌一下对帝国采取军事手段时的后果。
  “嗯,陛下,近尘这个意见很值得一试,现在嘉峪关控制在我们手中,只要我们在这里部署有十万左右的游骑兵,相信无论是西斯罗人和卡曼人都会考虑他们要对帝国动武的代价,这样也可以最大限度的减轻我们在北方防线上的压力,而且我们也可以在东腾格里草原上部署必要的骑兵力量,从两面对西斯罗人进行压制,防止他们狗急跳墙。”
  凌天放点头赞同,自己这位副手在战术上的观点一直是强项,许多时候甚至比自己更敏锐独到,凌天放并不掩饰自己对这位副手的敬佩。
  无锋同样也察觉到了这个观点的新颖,与其花费重兵在北方防线驻防,还不如准备充足的机动兵力进行威慑,迫使西斯罗人和卡曼人不敢妄动,至于在塞克斯部落领地上帝国军可能会与西斯罗人发生冲突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只要战事不演变成全面战争,帝国都可以接受,否则帝国恐怕不得不重新考虑先南后北的策略。
  当陀逻和塔克拉得知帝国的决定时无疑是喜出望外的,他们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无锋突然变得如此通情达理,虽然拒绝了解除禁令这个要求,但是却给了他们一条原来从未奢望过的出路。
  从东面通道获得补给完全是一种不得已情况下的选择,从东面输入物资不但运输困难,而且损耗巨大,还会受到种种可能发生的变数影响,朵尔部落不是走投无路也不会出此下策,如果帝国能够动用武力来确保塞克斯部落境内的通道,那无论是对塞克斯部落还是朵尔部落都是再好不过的,那意味着塞克斯部落和朵尔部落都将受到帝国武装力量的保护,至少西斯罗人和卡曼人如果要对柏因人一族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前都不得不考虑可能会面临来自大唐一方武力威胁。
  祭春大典终于在柏因人怀中满足而感激的心情下拉开了序幕,无锋对于这种有些繁琐冗长的仪式并不喜欢,他也相信无论是哪一个皇帝只怕都会对这种纯粹属于一种表演性质的仪式感到厌烦,但是作为大唐帝国的开国皇帝,这又是帝国建立以来的第一个祭春大节,无论从哪个角度,他都不得不硬着头皮全程坚持到底。
  从祭拜到观礼,从举行盛典晚宴到观看各地民俗表演,从登上皇宫城楼接受民众朝拜到走下城楼与近距离接触,这一系列作秀般的形式让无锋累得精疲力竭,跟随在无锋身后除了皇后安琪儿因为身体缘故无法承受外,司徒玉棠、林月心、安妮、朱紫玫、苏婕等一干妃嫔们也都是簇拥在身后从一处到另一处,带着公式化的僵直笑容,接见着来自大陆各地的代表和祝贺者,从早层一大早起床一直到深夜返宫,随着无数烟花爆竹在帝都四城绽放,宣示着大唐帝国终于走过了它历史上的重要一刻,迈入了帝国建立的第二个年头。
第四十二节
战略规划
  祭春大节在隆重而又盛大的仪式中结束了,随之而来便是唐族习俗中的春酒时间,亲戚好友来往走动,相互拜访,宣示着一年中朝气蓬勃的一季到来。不过当民间还沉浸在一派欢乐祥和之中时,帝都的媒体都开始关注祭春十五之后帝国中央开始频繁进行的朝议,谁都清楚这个时候的朝议将决定今后一年中帝国的步伐将会迈向何处,究竟是继续保持对外扩张势头,强化军事行动和军事力量呢,还是大力发展经济,平衡帝国国内极不平衡的经济体系?这个问题一直是媒体和朝野各界关注的问题。
  来自帝国各郡的元老院和公民院的代表们都并没有离开,很显然他们也将参加帝国中央对今后一年中帝国各方面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规划,除了涉及机密的外交、军事方面的讨论他们不能够参加外,其他他们都有权列席并发言,甚至还可以连署向行政部门提出的设想和建议。
  在祭春之后的连续几个朝会中,政务院和枢密院都在商议着701年这一年里帝国的规划,很明显这一年将是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主的年头,从政务院商讨政务所占用的时间占到了连续一周朝会中的三分之二以上时间就可以看得出来。各个部门都拿出了自己的设想和规划,他们必须要在这次军政联席会议上阐述自己这一年工作计划,只有在获得了军政联席会议尤其是皇帝陛下首肯之后,他们才能将调子确定下来制定成规范完整的计划,由政务院统一确定与财政部门协调完善后报请皇帝陛下批准。
  几个重要的项目在此之前基本上就已经确定下来了,只不过是在朝会上加以具体化和落实下来,经济发展部和建设部提出了利用帝国发行的第一批国债募集的资金进行一系列重大建设工程,以促进帝国各个地区的平衡发展,在滨海郡的西泽府和西印德安的法罕府建设深水商港,修建并完善缅郡和中南郡各府到南海郡沿海港口的战略交通道路,修建从双堆经斋普渡、塞尔姆斯、拉合尔、果阿到西泽的纵贯整个印德安南部地区的道路,这三项建设工程主要都集中在交通航运方面,也是帝国为了强化对西部新纳入帝国控制地区的统治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措施。
  农政水利部也提出了自己三大工程,一是五湖地区总体防洪灌溉工程,以确保五湖地区在今后二十年中保持帝国第一粮仓的地位不动摇;第二是覆盖整个燕云郡、捷洛克郡、北原郡西部的三水工程,对湟水、渭水、大清水这三条河系进行全方位的整修,完善堤坝和储水库工程,让燕云郡、北原郡西部以及捷洛克郡在五年之内逐步建立完善的防洪灌溉体系,力争使这三个地区的农业和水利发展水平赶上或者接近现在河朔地区的水平;第三则是准备将索利安郡建设成为帝国仅次于五湖地区的第二大粮仓,为此帝国将斥巨资进行对索利安地区严重老化的水利设施进行重新修缮,要力争索利安郡在未来五年内粮食产量超过江南郡。
  行政事务部和建设部还规划继续和新建几座府城,捷洛克郡的狼山府、北吕宋郡的奎羊府、帕米尔府、北原郡的鄂霍次克府(由鄂霍次克特别行政区变更而来),这几座府城要么是地处边疆地区,要么就是对促进一地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军政双方都对这个规划建设工程十分重视,尤其是鄂霍次克和奎羊,更是对帝国日后的战略布局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财政部和帝国中央银行经过慎密的分析和论证,决定在701年中效仿西大陆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城市发行国债,701年国债的预计发行额度为三亿帝国金币,为期十五年,利息较商业利率存款略高,但远低于商业贷款利益,这种国债在一宣布发行之后便受到了热烈追捧,帝国各郡的商会都要求包销这种国债,这让帝国中央银行和财政部都有些始料未及。
  三亿国债甚至连江南郡商会一家的要求都未能满足,后来帝国中央银行又不得不和帝国财政部紧急磋商之后,增加发行了七亿帝国金币的国债,但这仍然是杯水车薪无法满足需求,尤其是在印德安各地区,拥有海量资金的印德安富绅们希望用购买国债来获得稳定无风险的收益,而紧紧分配给印德安地区每个郡一亿的额度几乎就是一抢而空,甚至引发了骚乱,而帝国内地各郡也对帝国财政部和中央银行优先考虑印德安地区表示了不满,甚至引发了监察院的介入和审理院的诉讼官司,要求帝国监察院和审理院纠正这种明显带有地区歧视的分配方案。
  最终帝国财政部和中央银行在考虑了帝国财政偿还能力之后再度增加了五亿帝国金币的国债,并表示将在701年的下半年在增加五亿帝国金币的国债发现才算勉强让这场风波平息下来。
  帝国国债发行大获成功使得帝国手中也有了较为充裕的资金支持,也才使得帝国经济发展部、建设部以及农政水利部有了底气,大模大样的提出了各自的计划。
  枢密院也提出了自己的设想,鉴于帝国军政双方都已经确定701年度的国策方针以经济发展为主,枢密院两位枢密使都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稳定陆军大力发展海军的策略,在保存目前十四个陆军军团和十个骑兵团前提下,解散和整编其他一些非正规编制的陆军部队,就近整编补充到所属战区的其他军团中,进行以提高陆军机动作战能力和持久作战能力的大规模演练,确保帝国在任何情况下两个月之内向帝国境内任何一个地方完成一个军团兵力的投送,三个月内可以完成三个到四个军团的兵力投送。
  在建设海军规划方面,枢密院也对海军军制进行了正规化的调整,海军不再设海军统领一职,只设海(水)军总司令,海军总司令兼任帝国枢密院枢密使助理,帝国海军下设三支大洋舰队、一个内水舰队、九个海军陆战师团以及专门的海军情报局、海军参谋训练局、海军后勤局。
  枢密院虽然在陆军方面放弃了大规模扩增,但是在海军方面的狮子大开口还是让政务院颇有怨言,尤其是海军陆战师团编制的飞速扩增让许多政府要员认为这是枢密院在变相的进行扩军,多达九个师团编制的海军陆战师团已经相当于两个陆军军团,还成立了专门的海军情报局这个游离于帝国两个情报机构之外的机构,这相当于把在陆军方面削减下来的经费全部丢给了海军,事实上帝国军费在701年年度并没有减少,甚至还有增加的趋势。
  但是枢密院的官员们也据理力争,尤其是力陈由于西南地区的锡金岛纳入和波罗的海和爱琴海上的斯波拉泽斯群岛纳入,使得帝国已经成为三面临海拥有漫长海岸线的海洋大国,要想更好的捍卫帝国的海洋权益,就必须打造一支强大的帝国海军,而现阶段,帝国海军甚至连基本的构架都尚未搭建好,要想和西大陆那些海军强国一较高下仍然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所以帝国在初期建设方面不得不投入更大,花费更多,只有这样才能逐渐缩小帝国海军和其他强国海军的距离。
  事关帝国701年乃至今后几年的发展方向的讨论持续了整整两周才算勉强定下了调子,其间帝国元老院和公民院的代表们也提出了一些代表着各自地区和各自阶层的要求和想法,而事关军事机密的帝国军事计划则在很小范围内进行了论证,关于是否同意崔文秀提出了要在701年中夺取南梅利和西北印德安这个议题上也引起了很多争论,最终确定了原则上不支持在701年中进行大规模军事行动,但是作为中大陆战区军事统帅,他也有权在特殊情况下采取必要行动。如果在紧急情况下采取军事行动,必须要有足够充分的理由说明采取行动的原因,这中有些暧昧和模糊的语言拿帝国枢密院右枢密使薄近尘的话来说完全就是为了崔文秀进行军事行动寻找借口,当然他承担的责任将会更大。
  而帝国枢密院也确认在701年秋季结束之后,帝国军方将完成对马其汗国军事行动的准备,第一阶段计划准备在702年完成对马其汗人的越京、安杰和罗尼西亚三个行省的军事行动,701年的军方的工作更多的是为年末的行动作准备,而外交部门将配合军方做好对以米兰为首的三国同盟的劝诱工作,巩固与三国同盟之间的合作关系,防止其倒向或者加入与马其汗人和南洋联盟的同盟中。
第四十三节
夜不能寐
  温软的南风带着阵阵暖意沿着东南方向吹来,衣衫拂动,让人感受到盎然的春意,虽然祭春刚刚过去,但是南方已经开始进入了春耕大忙季节,河道两侧的沃野良田中已然是一派忙碌景象。
  “觉天,你注意到没有,大唐那边他们的副相苏秦率领外交部长、商务部长等大批重要阁员访问米兰,还要访问安达科和马哈德,嘿嘿,他们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啊。”毕希利对于自己最后一句唐语成语的运用到恰到好处颇感自豪。
  “嗯,看来大唐那边对于我们和米兰人的接触也十分敏感啊,不然不会派出这样一个高规格的代表团访问米兰三国。不过他们要想化解三国的疑虑不太容易,米兰人也已经倍感压力了,大唐又在不遗余力的发展海军,大唐的海军也许还没有米兰那么成熟精练,但是在规模上已经完全具备了超越米兰人的实力,一旦海军力量超越三国同盟,米兰人唯一一点心理优势都会荡然无存,你说路易十世和贝多里奇会没有想法?”雷觉天站在河岸上遥望远方,运河工程已经全面开工,越京段由于地势原因进展十分顺利,现在虽然因为春耕大忙而有所减缓,但是现在的进度已经相当令人满意了,他似乎已经看到了越京和马其汗腹地连为一体的美好前景。
  “觉天,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米兰人也好,三国同盟也好,他们只怕也不会也不敢轻易和大唐撕破脸吧?何况他们与大唐在对付倭人的问题上已然有共同利益,大唐现在不也就是想要修复因为大肆扩军给他们关系上蒙上的阴影么?”毕希利没有雷觉天那么乐观。
  “哼,陛下,对付倭人问题上双方的态度早就是貌合神离了。倭人很聪明,他们在发现因为倭匪袭击大东洋沿岸地区使得大唐和三国同盟结成了统一阵线之后已经改变了策略,那些海匪现在只袭击大唐沿岸地区,而完全停止了米兰以及安达科和马哈德领地的袭击,改为官方和民间贸易来突破他们和三国同盟之间的关系,据说倭人还愿意就原来给三国同盟造成的损失进行谈判,虽然现在三国同盟迫于大唐压力还不敢公开支持官方贸易,但是民间贸易并没有受到多少限制,米兰还在表面上做些文章,遮遮掩掩,但是安达科和马哈德那边,根本没有多少影响,那是异常繁荣,大唐对倭人采取了贸易禁运,便宜了三国同盟,三国同盟的商人们更是想利用现在有利时机垄断对倭人的贸易呢。现在倭人不仅仅控制着倭地,而且还控制着宝岛、勘察加以及琉球,外加原来多顿人的新月半岛,生产和贸易都相当活跃,三国同盟的商人们都想从中分一勺羹,利益驱动,大唐想要压三国同盟官方采取行动也不那么容易,那样只会激起三国同盟的反感。”雷觉天淡淡的道。
  “嗯,我看这一次苏秦率领外交部长和商务部长大概就是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听说大唐现在也在鹭岛那边疯狂扩充海军力量,估计是要在三国同盟仍然不遵守他们原来达成协定时诉诸武力了。”毕希利一边漫步,一边若有所思的道:“只是不知道苏秦这一次的成果究竟如何。”
  “陛下这一次可能料错了,大唐在这个时候是不会和三国同盟撕破脸皮的,他们的主要目的是要对付我们,现在正需要和三国同盟修补日渐疏远冷淡的关系,防止三国同盟倒向我们,现在之所以组成这么庞大的代表团出访,一方面要显示对三国同盟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是想要就经贸关系进行谈判,但是绝对不会因为三国同盟和倭人在贸易往来方面的勾勾搭搭而大动干戈,那不是把三国同盟往我们这边推么?这一点上大唐那帮政治家们可是清醒得很,不会出此下策的。”雷觉天摇头并不赞同自己大汗的看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2/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