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志(校对)第4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8/510

  尼亚西斯的果断应该说为白鹳兵团两个万人(骑)队的部分逃脱起到了很大作用,作为白鹳兵团机动能力和战斗力都是最强的一个万骑队,亚瑟很快就率领了所属万骑队在蓝堡城中开展了坚决的狙击战。由于为了防备引起汉森同盟军的警惕,崔文秀也没有敢直接让游骑兵进入蓝堡城,那样就太明显了,游骑兵从来就不是用来防守的,这个时候没有任何通报就出现在蓝堡城附近,就算是白鹳军在迟钝也会意识到情况的不对,更不用说汉森同盟在南面与奥格斯堡大军正在进行激战的时候,这种情形就更加敏感了。
  亚瑟的轻骑兵在蓝堡城内并没有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主动发起进攻的帝国第七军团第一师团很快就包围了白鹳兵团第二万人队,但是第一万骑队的及时增援还是为第二万人队挣开了一个口子,白鹳兵团第一万骑队的疯狂冲击撕裂了第七军团第一师团的包围圈,让第二万人队能够得以挣脱,但是挣脱囚笼并不代表就可以逃脱,第七军团第二师团的随后跟进很快就将挣脱樊笼的第二万人队重新包围,仅仅有小部分士兵得以逃脱,但是当他们逃出蓝堡城之后,他们也就算是逃出生天了,尼亚西斯几乎立即判断出唐军的胃口绝不仅仅只是蓝堡城和麦纳行省,德信甚至德斯坦行省恐怕都是唐军的目标所在。
  在撤往德斯坦的路途上尼亚西斯就得到了一个不幸的战报,德信行省失守!败退是白鹳兵团两个万人队,很显然他们的警惕性比驻扎在蓝堡城中的两万军队要高许多,在印德安军团一展开动作时,他们便十分审时度势的快速从德信行省全面撤退,面对五倍于自己的兵力,傻瓜也知道该采取何种策略,这让应建明企图包抄对方的意图落空,让崔文秀很是不满与印德安军团行动的迟缓。事实上印德安军团的速度并不慢,但是只能说他们运气太差,一支悄悄进行走私勾当的白鹳军侦察队在边境地区进行走私交易商碰巧被抓获,而其中一名逃脱的侦察兵因为担心回去之后无法交差,不得不危言耸听的假称在边境地区发现了唐军的大规模集结,结果其他战友皆被唐军俘获,唯有他侥幸逃脱。
  这个原本是虚构的消息却一下子引起了驻扎在德信行省的白鹳军的关注,结果连续派出的斥候队发现唐军果真在帕梅行省境内进行秘密军事集结,虽然距离边境地区尚远,但是帕梅行省周围并无其他目标,除了内地便是北面罗卑人领地,而且现在也划归了东腾格里郡,其目标不问可知。
  专心关注很快就可以找出端倪,当印德安军团刚刚来得及踏进德信行省时,白鹳军的指挥官便已经从唐军出动规模就可以知晓这一仗没有任何战斗意义,五倍于己方的实力打下去结果没有什么悬念,而德信行省也非什么坚城固塞,能够保存实力退回基础更牢固的德斯坦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白鹳军在麦纳行省和德信行省的快速退却让崔文秀大感光火,他没有料到白鹳军在这两个行省的军队竟然如此刁滑,居然敢在发现情况不对时不经请示不作任何停滞便一路狂奔逃回德斯坦行省,其速度之快简直让人怀疑他们是不是早就有心撤离这个他们并不熟悉的地区回到属于自己的领土上。
  没有能够消灭麦纳行省和德信行省的白鹳军很快就让帝国军尝到了苦果,德斯坦较为复杂的地形让两个游骑兵团在前期进展十分顺利之后很快就遇到了阻击。德斯坦中部的山区成为了白鹳军骑兵和步兵相结合组成的绞杀阵,唐军游骑兵在这个地区遭遇了最顽强的挑战,素质优秀的白鹳轻骑兵利用当地民众支持的优势,不断在山区和丘陵区中的谷地内出入袭击,而白鹳军的步兵则依托山区建立的多层次要塞和哨所对跟进的唐军第七军团发动了一次的反扑,虽然唐军在数量上占据了绝对优势,但是面对白鹳军坚强的态度和灵活的战略,唐军仍然是举步维艰,往前推进一步都会遭遇相当大的阻力。
  而在占领了德信行省的印德安军团甚至还没有来得及休整一下就被崔文秀严令即刻向西推进进入德斯坦行省,德斯坦行省东面相对于南面和中部来说地势要稍许平坦一些,军队推进速度也要更快一些,白鹳军在这里充分运用了他们轻骑兵的袭扰战术,印德安军团在强行推进的同时也付出了相当代价,直到另外一个游骑兵团——罗卑的第八游骑兵团赶到之后,这种局势才得以扭转,而此时白鹳军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成功的龟缩回了处在德斯坦行省西北部的府城比尔贾。
  尼亚西斯直到将一万多兵力带入比尔贾城之后他的心才算稳定下来,虽然丧失了六千多步兵,但是这也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两万人马至少一万骑兵队还完好无损,而从德信行省退入的两个万人队也是完整无缺,这让白鹳兵团兵团长史蒂文颇感欣慰,白鹳兵团的主力仍然没有受到多少损伤,三个骑兵队,还有三万多步兵战士,背后就是汉诺威公国的东方省,据说汉诺威公国甚至有意将的德斯坦行省改名为新东方省,不知道是处于对同盟内的其他几国情绪的考虑还是顾及当地民众心理承受原因,这个改名一直只是停留于口头上,并没有付诸实施。
  双手按在城堡的墙垛上,史蒂文目光注视着东南方远处,现在他并不担心什么,六万多兵力驻扎在这坚固的比尔贾城之内,没有人能够轻易从自己手中将这座城市拿走,即便是面对数倍于自己的唐军史蒂文一样可以夸这种口,比尔贾受来自西面的邻居影响显然很大,整座城市完全是依照西面邻居城池要塞方式建造,回环的城堡式建筑物构成了比尔贾城的主流,虽然整个比尔贾城并没有向东大陆人那些完整的四方城墙,但是在比尔贾城中,数座巨大的城堡相互用城墙连接,事实上却形成了一个不规则形的城墙防御系统,比尔贾城内许多重要的建筑物都处在了几座大型城堡之间的城墙走廊内,而在城墙走廊之外的建筑物则大多是一些临时性的建筑或者露天集市。
  “史蒂文,你在担心什么吗?”尼亚西斯环抱双臂和史蒂文并立,两人作为搭档也已经有几年了,虽然同是来自德斐恩公国,但是一个是来自公国南部的小城,一个是来自公国北方的首都,不过这并不影响二人的交情,尼亚西斯对于这个出身首都贵族豪门的主将并没有什么偏见,虽然他也认为自己同样可以胜任军团长这个职务,这并不影响他对主将的尊敬。
  “不,尼亚西斯,现在没有什么值得担心的,我们已经做得更好了,要求我们白鹳军守住三个行省无疑是不理智的,面前的唐军数量太过巨大,现在需要做出决定的不是我们而是同盟,如果他们决定要和唐人正面摊牌,那比尔贾无疑是一个最好的屠宰场,唐军要想拿下比尔贾,我会让他们后悔为什么会选择士兵这个职业。当然,如果同盟不打算在这个时候与唐军正面对决,而又无法做到采取其他方式让唐人安静下来,那我倒是觉得我们退出比尔贾更合适,因为这种仗打下去毫无意义,没有援军,这座城市始终会落入唐军手中,五倍于我们的兵力,我没有那么狂妄,何况唐军并非印德安军队。”
  史蒂文耸耸肩,优雅的掏出烟斗叼在嘴上,这是他的习惯,考虑问题时总喜欢烟草的香味。
  “史蒂文,我不这样认为,即便是同盟暂时无暇顾及,但是汉诺威人恐怕也不会答应放任比尔贾落入唐人手中,这就像将他们的东方省置于唐人的虎口之下了,他们将食不甘味,睡不安枕,他们需要比尔贾这个屏障。”尼亚西斯皱起了眉头,汉诺威人已经派人来到了比尔贾城,虽然没有明确表达意愿,但是言语间流露出来的意思却是不言而喻。
  “哼,我们是同盟常备军,可不是汉诺威人的炮灰,如果他们认为比尔贾对于他们来说十分重要,他们的第一军团以及他们的公国骑士团都完全可以推上一线嘛,假如他们真的有这份勇气,我倒是可以考虑帮他们一把,如果光是口惠而实不至,那就要恕我不奉陪了,没有同盟军队的支持,白鹳兵团不可能受得住这座城市。”史蒂文并不介意汉诺威人的想法,白鹳军是同盟常备军,却是来自德斐恩公国,与汉诺威人并无多大交情。
第六十四节
坚城
  “现在同盟常备军主力要想关注这里只怕有些困难,科隆人已经成功的把同盟常备军主力拖进了泥潭,短时间内要想和奥格斯堡人分出胜负不大现实,说实话,现在同盟的情况不大妙,法米尼帝国那边虽然已经和同盟勉强搁置了纷争,但那是因为利兹人和法米尼人起了冲突,一旦法米尼人察觉到奥格斯堡和同盟陷入了僵持,只怕法米尼人就会把他们狼一样的目光投向东方,到那时只怕我们会更麻烦。”
  尼亚西斯轻轻叹了一口气,这本不是该自己的关注的问题,但是现在面对比尔贾恶劣的形势,同盟显然没有多余兵力来增援这边,唯一的希望大概就是汉诺威人,但是汉诺威人力量就能够抗衡唐军的进击么?尼亚西斯心中没有一点把握。
  史蒂文何尝不是如此?比尔贾对于汉诺威人来说固然重要,但是要在这个时候让他们派出主力增援,只怕他们就未必肯干了。常备军几乎都已经调往了南方,汉诺威人手中大概该也就是十万人左右兵力可供动用,除了必须留足守御首都卑尔根的兵力之外,一个兵团大概也就是极限了,问题在于汉诺威人敢于将这一个兵团毫无保留的投入么?这一战失利那就可能影响到整个汉诺威公国的生存。
  “看吧,我们也只有尽人事,听天命了。同盟军若是无法来援,那就看汉诺威人态度如何了,他们若是能够拿出一个兵团来援,我就敢让这比尔贾必成唐军的坟场,若是一两万人的象征性支援,那我也只有说声抱歉了。”史蒂文满面不甘,唐军势大,光是一个白鹳兵团是无法抗衡的,但是如果多一个汉诺威兵团,凭借比尔贾的坚城和白鹳兵团轻骑兵的实力,史蒂文倒是很想掂量一下唐军的战斗力究竟有多高。
  崔文秀没有想到这一支白鹳兵团竟然如此难缠,呼延虬的第七军团加上两个游骑兵团竟然在德斯坦行省中部被白鹳兵团牢牢拖住,进展缓慢,足足花了两个星期才算扫清障碍通过这一段山区,而他们抵达比尔贾的时间甚至比应建明的印德安军团更晚,这让呼延虬脸上颇感无光。
  比尔贾的城防构设崔文秀早就在图纸上见过了,但是真正抵达比尔贾之后崔文秀才意识到自己当初的设想有些太过理想了,眼前高耸的城堡和连环交错的堡墙将一个个城堡联系起来,而且堡墙也不像东大陆那些城市大多是以土坯砖垒砌而成,这里的堡墙几乎全部都是用清一色的岩石垒筑而成,坚硬无比不说且相当平整光滑,投石车要想击垮这种城墙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连环交错的堡墙亦是与东大陆城市那些四方平面的城墙不一样,形成了多个攻击点,可以给向城墙发起进攻的一方造成极大的威胁,要想拿下这一战还远不像自己当初考虑的那么简单,这个时候崔文秀才明白为什么白鹳兵团一遭受攻击之后便立即远遁撤回这里,这里的确是狙击的好地方。
  第七军团和印德安军团都已经抵达了比尔贾城下,加上三个游骑兵团,唐军的兵力已经四倍于对手,但是在这个地方游骑兵已经基本上失去了用处,比尔贾南面险峻巴克拉山脉阻断了去路,而往北则是汉诺威公国东方省境内的斯塔纳山脉,比尔贾正好处于汉诺威公国通往西印德安地区的咽喉要道上,而受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比尔贾也就成为了西方城堡式建筑在印德安土地上的一个实验田。
  仔细察看过地理地形的崔文秀脸色阴沉的回到营帐内,这一战前期进展就不太顺利,白鹳兵团采取的手段相当得力,成功的延阻了唐军进展速度,自己的损失却并不大,除了蓝堡城内取得了一些收获外,在德斯坦中部和德信行省,唐军几乎一无所获,甚至还付出了一定代价,这样的战争进程无疑是崔文秀不愿意见到的,虽然呼延虬也算是老朋友了,但是崔文秀还是声色俱厉的给予了第七军团的进展速度以训诫,两个游骑兵团的兵团长也被崔文秀骂得狗血喷头,从一开始似乎就显示出这一战的不佳预兆。
  帐篷里的气氛有些压抑,崔文秀端坐在上方,默默的注视着悬挂在帐篷内的地形图,德斯坦地区的确是西印德安地区地势最复杂的地区,而且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这里的民众在宗教信仰上都信奉圣灵教,以至于感情上都更倾向于西边的邻居,帝国大军的每一个行动都能很快的反应到白鹳军手中,也难怪帝国军从进入德斯坦地区就像踏进了一块四周都充满了敌视情绪的黑暗中,连斥候和情报系统传回来的情报都变得含糊不清,迫使军队的行动每一步都不得不谨慎行事。
  “怎么了,都说说吧,这比尔贾城摆在咱们面前,怎们拿下它,诸位都说说自己的看法。比尔贾城的重要性我就不多说了,拿下它我们就可以确保整个西印德安地区的稳固,甚至威胁到汉诺威人的东方省,拿不下它,不但是德斯坦,就是麦纳和德信甚至法罕,都随时可能被汉森同盟袭扰,所以这座城我们志在必得!”崔文秀目光如炬在坐在自己下手的一干将领面前扫视,“不过这座城可不像我们东大陆那些城池,不但城墙形状和质料不一样,而且不是我们平常所见的平面形式,而是纵横交错形的,我们原来的攻城方式恐怕不太适合,所以这一仗我们的仔细策划一番。”
  “大帅,比尔贾城是由多座城堡连接形成的一个多面体,攻守兼备,事实上更像是一个长满尖刺的刺猬,虽然看起来不太像一座城市,但是对于防守来说却相当合用,加上它的城墙表面大多用石条垒筑而成,投石车很难将其打坏,而无论从那一个方面进攻都容易遭到其他方向的攻击,如果能够避免从正面攻城,属下以为这是最好。”应建明首先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观察了比尔贾城的城防系统之后,他就暗自抽凉气,这种城池可不像往常所见城市,纯粹就是一个大型堡垒,如果硬要拔掉这个钉子,不知道要付出多大代价。
  “那你的意思如何呢?”崔文秀冷冷的问道。
  “这,属下还未想好,但是比尔贾不是产粮区,据情报显示,因为靠西南的汉诺威重要港口城市格但斯克不远,他们的粮食补给大多由格但斯克海运而来,如果我们能够截断这条航线,然后采取围困的办法,……”格但斯克距离法罕行省北端并不远,正好处于巴克拉山脉尾端的滨海地区,也是汉诺威东南重镇和第二大港口。
  “同盟军也许短时间内抽不出增援比尔贾的军队,但是汉诺威呢?汉诺威人如果反应过来,我们的围困就毫无意义了,他们东方省的粮食可以源源不断的通过陆路运来,即便是我们从法罕行省包围了格但斯克,也没有多大意义。”呼延虬反问道。
  崔文秀已经听出了应建明的言外之意,这个家伙胃口比自己还大,居然想出了这样一个法子,从法罕北上围攻格但斯克无疑是笨办法,既不合用,也没有大的价值,汉诺威人在格但斯克驻扎有三万人,那里同样是坚城要塞,要想攻克只怕不会比比尔贾轻松。
  “呼延大人,我们军团长的意思是我们从北面进军。”赵剑锋忍不住插言,在来这里路上,他就和上司商谈过如何打破眼前这道难关,比尔贾如果要用强攻手段拿下来,一个军团只怕都留不下一半人马,能够避免那是最好,但是按照他们的法子,那战争就会无限度的扩大化了。
  “北面?!”呼延虬吃了一惊,目光往上在地图上搜寻,要想绕过斯塔纳山脉,那就只有从德信行省以北的腾格里草原地区向西,可那里就是汉诺威人的东方省了,难道是要从汉诺威人东方省南下?那这场战争就有可能演变成和汉森同盟的全面大战了。
  “哼,仗已经打到这个地步了,我们总不能让兄弟们的生命去填比尔贾这个无底洞,天知道要强攻下来会付出多大代价?要想解决它,也只有另寻他途了,从腾格里草原绕道是最好的办法,游骑兵可以先行斩断汉诺威人的增援路,步兵在陆续跟进,趁着汉诺威人还没有反应过来,这是一个最好的机会,汉诺威人不是一直想要吞掉德斯坦么?那我们索性就让他们的东方省也变成帝国的领土,最不济也可以迫使汉森同盟撤出比尔贾,否则东方省就会变成帝国的西方郡!不,说西方郡太夸大了,顶多也就是一个西方府罢了!”应建明咬着牙关道。
第六十五节
新军
  这是一个有些疯狂的计划,应建明也知道皇帝陛下虽然同意了中大陆战区可以有选择性的作战,但这只是与汉森同盟争夺殖民地罢了,若是要向汉森同盟本土发动进攻,这就完全是两码事了。
  呼延虬微微色变,这条计策好倒是好,但是所需时间却有些赶不及,而一旦从北方入侵汉诺威公国的东方省,那也就意味着向汉森同盟全面宣战,汉诺威公国是汉森同盟三大支柱之一,遭此攻击,只怕同盟就会立即与奥格斯堡人暂时停火,而将矛头转向帝国,这倒是有些费人思量,想到这儿呼延虬的目光已经瞟向一直沉默不语的崔文秀。
  崔文秀脸上亦是阴晴不定,应建明这种跳跃幅度极大的思维许多人接受不了,但是对于崔文秀来说却正和口味,若是寻常时候,崔文秀定当立即采纳这个意见,立即就会安排部队进行部署,但是这一次他也不能不好生掂量一下,这汉森同盟现在虽然和奥格斯堡人激战正酣,但是一旦汉诺威公国遭到入侵,那究竟会做出何种反应还很难说,一旦和奥格斯堡人停战军队全面东移,那这一仗就不知道该打成什么规模了。
  自己也曾经答应过皇帝陛下将战争限定在一定范围,避免打一场全面战争,而入侵汉诺威公国很可能就会导致一场全面大战,而这也许会拖住整个中大陆战场的脚步,崔文秀并没有绝对把握在不长的时间内解决这次战役,尤其是他无法估计汉森同盟人的战斗意志究竟有多强,一旦帝国本土也开始进入战争状态,需要从中大陆抽调兵力时,那恐怕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麻烦,在这个问题上崔文秀不能不深思。
  但是现在就这样功亏一篑的灰溜溜退回去么?这无疑也是不能接受的,比尔贾拿不下,那也就意味着攻打德斯坦毫无意义,包括麦纳和德信两个行省的控制权仍然很不稳固,汉森同盟随时可以卷土重来,而且还将主动权掌握在了他们自己手中,这对于崔文秀来说那这场战争就是失败了。
  大帐内陷入了沉寂,军团一级的将领都知道皇帝陛下在701年的意图,尽量保持局势稳定,避免大规模战争,为来年的南征北伐奠定一个较为丰足的物资基础,包括中大陆战区在内,虽然给予了一定的灵活处置权,但是绝对没有包括向汉森同盟本土发动进攻这一条。
  决定只能由统帅来做出,但是统帅仍然需要服从帝国大局,这一点谁都清楚,做出这个决定就有可能是在挑衅帝国的权威,尤其是在身处帝国本土之外又掌握着几十万大军的中大陆战区来说,这一决定就更加需要慎重了。
  “看来我们还是得冒一次险了,嘿嘿,大家都知道我的性格,不干就不干,要干就干大的,既然汉诺威人胃口太大,那我们就把它的胃戳一个洞,让它也敞敞风,东方省对于汉诺威人来说很重要,所以他们才会这般看重比尔贾,但是比尔贾对于我们同样重要,所以,对不起,就只能让汉诺威人吃点亏了,就这么定了,三个游骑兵团立即从德信向北返回腾格里草原,从腾格里草原绕回,现在不是游牧民族南下游猎的时候,加上我们这边的攻势和奥格斯堡人的牵制,汉诺威人在北边的兵力不会多,正好可以来一场千里偷袭,嗯,让十一军团跟进,老木接手了这帮兵痞子,现在也该让他们发挥发挥作用了,磨练就从千里急行军开始吧。”
  当崔文秀微笑着抬起头来,大家就意识到主帅肯定已经有了决定,当崔文秀的布置拿出来时,包括应建明在内的所有官员都忍不住倒抽一口凉气,刚刚进入德斯坦行省的帝国十一军团也参加进来,这动用兵力就已经超过了四十万,这难道还不是大规模战争么?帝国那边如何交待?
  “呼延虬将军,第七军团三个师团立即转进法罕行省,向北挺进,进入和汉诺威交界地区,摆出要攻打格但斯克架势,要逼真,让汉诺威人的注意力放在这边,应建明,这边比尔贾方面,你来负责,佯攻也好,硬拼也好,总之要牢牢吸引住白鹳兵团,该走的时候不走,我就要让他想走走不了啦。”崔文秀此时心情已经完全平静下来,既然下定了决心,那就该考虑如何把这一仗解决得更完美了。
  木力格算是摊上一个苦差事,从德斯坦行省沿着巴拉克山脉东麓快速向北挺进,巴拉克山脉并不绵长,但是却相当巍峨险峻,骑兵自然不需要说,就是步兵要通过也不大可能,唯有绕行,好在巴拉克山脉在腾格里草原南端就平缓下来,从这里就可以勉强翻越。
  翻越之后再沿着山脉西麓向南推进,就可以进入汉诺威王国的东方省和韦泽尔省,其中韦泽尔省也是汉诺威北方屏障,不但公国骑士团主要兵力驻扎于此,而且汉诺威第一兵团也有一部驻扎在东方省和韦泽尔省交界处阿尔塔米要塞,主要是防范北方游牧骑兵从这里突入,但事实上由于韦泽尔省和东方省之间区域宽阔平坦,整个韦泽尔省和东方省的中部和北部都曾经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最好猎食场,直到罗卑人被大唐收复之后这种游猎行动才渐渐减缓下来,阿尔塔米要塞虽然是汉诺威北部最重要的一个要塞,但是要想抗衡大规模的游牧骑兵入侵,显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顶多也就是起一个支撑点的作用罢了。
  三个游骑兵团并没有和木力格的帝国十一军团走同一路线,巴拉克山脉东麓这条线路虽然要近一些,但是道路却不太适合大规模的骑兵行动,他们选择了从德斯坦和德信行省之间的平坦谷地北上插入腾格里草原,虽然路程上远一些,但是却地势平坦,又有溪流河谷间杂,沿路水草丰盛,骑兵队行动要快捷许多。
  而帝国十一军团军团则选择的沿着巴拉克山脉东麓最近便的道路前进,这里大多是一些缓坡和丘陵,间或夹杂着一些谷地,对于骑兵队来说这无疑是坎坷不平的,但是对于步兵来说却并无太大阻碍,甚至还可以起到很好的隐蔽作用。
  木力格板着脸冷冷的注视着眼前这支自己接手已经有一段时间的部队,这支军队的组成来自四面八方,拿好的话来说,集中了原来唐河帝国各大主力军团的精华,唐河帝国原来的第一第二军团残部,唐河帝国城卫军团的残部,以及其他几个军团筛选出来精华部分,看起来是集各方之精良所在。
  但是拿木力格话来说,这纯粹就是一帮垃圾,一帮已经完全丧失了战斗欲望和意志的散兵游勇,失去了作为一支军队最重要的军魂,每一支部队都知道自己部队存在的目的,都愿意为之献身,而这支军队呢?当木力格接手这个军团时他就知道这次皇帝陛下是真给自己找了一个烫手山芋来考校自己的手艺,看着一群群漠然麻木的士兵,吊儿郎当的低级军官和满腹牢骚的中高级军官,木力格宁肯选择一群农夫来从头开始,但是这群人怎么办?释放回去,无疑会为地方治安带来巨大隐患,甚至引来想象不到的大祸,而将这群人约束在军中,能够打造成为一支合格军队固然好,不能,将这群人押上帝国本土之外的战场,那也当消除一个隐患,这大概才是皇帝陛下的藏在心中没有说出口来的心思。
  不过木力格很快就从这种担忧跳出来,这是一群真正的军人,只不过他们迷失了方向,多年的训练已经让他们具备了作为一名真正战士的合格素质,而现在自己需要的就是让他们重新振作起来,让他们认识到司徒王朝的崩溃非战之过,更没有他们的责任,这是唐族人自己内部的事情,不过是一个新兴王朝替代另外一个腐朽没落的政权,作为军人,他只需要服从新的政权,完成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去开疆拓土名垂千古,去展示唐族人的文治武功让唐族人的文明光泽被及大陆,这才是一个军人的真正归宿。
  几个月的训练下来,木力格很快就融入了这支军队,而树立这支军队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也是木力格最为自豪的一幕。他明确告诉众人无论是唐河帝国第一军团和第二军团还是原来的城卫军团,以及一切具有光荣历史的军队都是唐族人的骄傲,他们能够在对外御侮的战争中百折不挠,能够在与西疆军的战斗中英勇奋战,这些都足以证明他们的力量,但是现在历史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一个王朝已经结束,一个崭新的时代到来,那作为男子汉就应该勇敢的面对这一幕,去实践作为真正军人的荣耀。
第六十六节
声东击西(1)
  能够担当起唐河帝国最精锐几个军团士兵自然也都不是一些软蛋孬种,从抗衡北方利伯亚人的进攻到镇压奴隶和贫民起义,这几支军队都算得上身经百战的精锐之师,只是他们在面对以李无锋为首崛起的西疆势力之后就开始走了下坡路,但这并非是由于军队本身缘故,而是长期以来唐河帝国形成的官僚化机制严重的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在后期更是因为王朝的崩溃而直接导致了军心的溃散,但是他们在无论是在训练上还是战斗经验上仍然保持着最基本的原始素质。
  木力格的强悍风格很快就将一帮失去了目标显得十分颓废消极的境地拯救出来,木力格作为仅次于梁崇信和崔文秀二人的军中第三号人物,不仅仅是其战功赫赫,更重要的是他是皇帝陛下的绝对心腹,还是皇帝陛下当初在唐河帝国军事学院的校友,关系莫逆,而木力格个更是在一上任伊始便放言要将这支军队打造成为帝国名列前三帝的军队,其口气之大让全军侧目,同时也让一干依然被闲置了很久的唐河帝国残兵们精神大振,尤其是在木力格接手之后,各种物质和大批先进的武器装备都在最短时间内补充到位,也让这些残兵们看到自己命运似乎迎来了一丝曙光。
  而木力格也否决了当初自己准备从帝国的两所军事学院毕业学员中抽调军官的想法,而是直接让现有残兵各部中选拔,鼓励自荐和推荐,这也赢得了这只残兵各部的一致拥护,军官们一直就最担心这个问题,如果被一些来自军事学院的年轻军官们接管,无论是士兵还是基层军官要想接受他们在短时间内都不太可能,这必然会大大影响军队成军速度,也会在军队中留下一些隔阂和阴影,所以当木力格的最新选拔方式一出台之后,几乎就立即在整个十一军团中引发了轩然大波,打乱论资排辈的规矩,鼓励越级自荐和参加考核,所有各级军官都从现有士兵和军官中产生,这既保持了公平性,也极大的鼓舞了基层士兵们的积极性。
  被充分调动起来积极性的帝国十一军团很快就变成了一支嗷嗷叫唤的虎狼之师,除了原先具备的原始素质之外,木力格随后开展的进一步练兵也进一步凝聚了他们军心,一支崭新的帝国十一军团就成现在眼前。
  而当木力格率领这支重新焕发了剽悍之气的虎狼之师出现在印德安大地上时,整个军团上下都是抱着一副要在帝国本土之外建功立业,重新建立自己的武勋的心思,一心一意要用为帝国开拓疆土来证明自己价值的热血男儿。
  巴克拉山脉东麓的气候要比印德安内地凉爽不少,巴克拉山脉虽然绵延距离不长,但是异常险恶陡峻,雪线以上的山峰随处可见,而整个气候也呈现出一种高山地区垂直分布的情形,木力格选择的是在海拔两千多米的草甸和灌木林带地区穿行,这个地区地势相对缓和,正好处于巴克拉山脉的山腰地带,如同一条腰带正好勒在巴克拉山脉中部,虽然仍然是草木茂盛,但是却相对平缓了许多。
  虽然士气旺盛,但是这些来地帝国内地北方的士兵很显然还对这种高山地形不太适应,这也是木力格有些担心的地方,穿越巴克拉山脉并不十分困难,问题在于要保持相对的速度,三个游骑兵团已经从德信行省和德斯坦行省之间的谷地挺进,估计很快就会进入南腾格里草原,而一进入南腾格里草原那他们就如虎添翼,一两天之内就可以抵达汉诺威边境,也即是说帝国十一军团要想跟上就不得不在一周之内穿过这巴克拉山脉。
  好在情报部门早已为十一军团配备了对地形十分熟悉的向导,他们能够因地制宜的想出许多办法来帮助来自帝国内地士兵的不适应,倒也算勉强保持了较为快捷的行动速度。
  抹了一把汗水的史蒂文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攻势如潮的唐军终于结束了一天的进攻退了回去,难道这就是号称战无不胜的唐军?史蒂文摇摇头,苏沃洛夫的话看来也有些不实之处,大概是在为他的失败找遮羞布吧,唐军的攻势虽然连绵不绝,但是战斗意志并不坚决,也缺乏那种悍不畏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和气概,比尔贾城固然坚固,但是唐军连续多次的进攻却显得太过软弱无力,直到后面这几波攻势还像些样子,不过在比尔贾这种防御体系严整完备和白鹳兵团的镇守下,唐军这种攻击手段是根本不足以撼动比尔贾的稳固的。
  史蒂文也知道唐军肯定还有一些更为先进和强大的攻击装备还没有推上前台,不过他已经做了详细的分析,就算是唐军攻击力量再增加两倍,他也有把握将这种局势维持下去,可以说现在唐军的攻势根本就还没有动到比尔贾的筋骨。
  站在一旁的尼亚西斯却并没有史蒂文那么乐观,他总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唐军摆出的架势虽然凶猛,但是战斗力的确乏善可陈,也难怪主帅有些得意,攻击方式陈旧,攻城设备单一,情报中早已列明的一些新式攻城武器都没有见到,似乎唐军在有意隐藏实力,但是他们既然要准备攻打比尔贾又怎么会藏私?难道不知道这样的攻击,根本就不可能对比尔贾造成多大的伤害么?
  难道他们真是打算从南面斯塔纳山脉尾端突破进攻格但斯克?那里可是汉诺威公国的本土,最为汉诺威公国的东南要隘和重要港口,格但斯克的防御体系并不比比尔贾差,依山傍海,地势更加险峻,除了守军比比尔贾略少外,尼亚西斯想不出唐军会舍近求远的道理。
  看见自己的副手一脸心神不属的模样,史蒂文似乎知道尼亚西斯的担心:“尼亚西斯,你是在担心唐军可能会转道从格但斯克突破么?不用太担心,格但斯克的防御体系我见识过,并不比比尔贾差多少,汉诺威人在自己领土上作战防御,其战斗欲望和意志会更顽强,虽然兵力少了一些,但是一旦遭遇外拉入侵,他们肯定会马上进行战争动员,我相信像格但斯克这样的大城市,临时动员招募几万人应该不在话下,那可是在捍卫他们自己的国土,可不比咱们这儿。”
  “嗯,史蒂文大人,这种情形我们想得到,唐人也应该想得到,那您说唐军为什么还会出此下策呢?”尼亚西斯反问道。
  “嗯,这一点也是我有些疑惑的地方,格但斯克还驻有同盟海军一支舰队,而唐人在波罗的海甚至爱琴海上都还没有建立起一支像样的海军,他们从海上进攻的也不大可能,那你说唐军如何突破格但斯克,难道他们是在这里摆出一副虚张声势的模样,而将所有精锐都集中到了格但斯克那边?”史蒂文沉吟着道,城墙下唐军的营寨连绵十里,旌旗遮天蔽日,步兵阵型正在收拢,看不出唐军军队的调动,而出城的斥候至今没有得到一份准确的情报,只是说有迹象显示唐军的军队在向斯塔纳山脉南端移动,但是数量却不详。
  尼亚西斯原本还在琢磨唐军是否还会有其他后招的思路也被史蒂文的假设误导了过来,“这种可能性也有,但是唐军的作战计划就有些太散乱了。”
  “嗯,我已经知会了汉诺威军方,一面要求他们马上向我们提供增援,一方面也提醒他们小心格但斯克,唐军可能会将攻击重点摆在格但斯克,但愿他们能够及时作出反应。”史蒂文自作聪明的道。
  “也只有如此了,但愿汉诺威人能够及时作出反应,格但斯克一旦丢失,那我们就不得不马上从比尔贾撤军,比尔贾在坚固,若是被唐军抄了后路,那我们也只有束手就擒的命了,我们还得随时关注格但斯克那边局势的变化才行。”尼亚西斯应道。
  其实也不能责怪史蒂文和尼亚西斯,他们谁也不曾想到唐军的作战计划和意志是如此庞大如此强烈,竟然从巴拉克山脉穿越插到腾格里草原上去绕行千里偷袭汉诺威北部,这已经不是单纯的要统一印德安地区了,这样做无疑就是直接向整个汉森同盟发起全面挑战了。在他们看来,唐军的战略目的就是要收复整个印德安地区,让他们的西印德安郡实现完整,而比尔贾才是他们的重心所在,其他地方都应该是一些掩护和牵制手段罢了。即便是格但斯克也多半是想要调动汉诺威军队的可能性居多,真正要攻占格但斯克,就必将演变成一场和大唐帝国和汉森同盟之间的全面战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8/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