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志(校对)第4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3/510

  “觉天,利伯亚人那边情形如何?”毕希利也是第一次表现出如此难看的神色,罗尼西亚仅仅只坚持了不到两周时间就丢失了,这大大出乎意料,原本希望利用罗尼西亚的山地地形死死拖住唐军主力,未曾想到唐军竟然来了一个曲线迂回,绕开了罗尼西亚的天堑优势,一口吃掉了贡明,迫使汗国大军主动撤出了罗尼西亚,毕希利也知道牙宁也是别无他法,一旦唐军沿着罗尼西亚东部边沿向北推进,只怕六个兵团都会被唐军堵在罗尼西亚山地中,纵然能够挣脱囚笼,只怕也是损失惨重,而现在至少保留了有生力量,利用越京平原和唐军还有一搏之力。
  “恐怕还得要些时间,利伯亚人称他们还没有完全准备好,他们还需要一段时间。”雷觉天低垂眼睑,平淡的道。
  “还需要一些时间?难道要等到唐军攻入我们本土?”普天成恨恨的道:“这些利伯亚人一点也不可靠,如果他们放任不管,我们该如何应对?”
  “天成,利伯亚人一样明白,我们真的完蛋,他们也长不了多久,这一点倒是毋庸担心,利伯亚四国的掌权者都不是蠢人,在这个问题上,他们的看法和我们是一致的,只是唐军发动速度太快,竟然选择了最炎热的时机发兵,原本大汗和我都判断唐军会在十月以后才发动进攻,但是看来李无锋看察觉到了利伯亚人和我们之间的联手之势,所以才会迫不及待的抢先发动。现在我们需要做的便是要稳住局势,让唐军短时间内无法得手,为利伯亚人创造机会,等利伯亚人在北方发动之时,便是唐军陷入困局之时。”雷觉天脸色虽然阴沉,但是眉宇间的坚毅仍然让人感觉到他并没有丧失信心。“现在的问题就是我们必须要守住越京和安杰,死死的拖住唐军,纵然付出一些代价,我以为也是值得的。”
  “觉天,你认为我们能够坚持到利伯亚人获胜之时么?”毕希利也第一次对前途感到担心。
  “陛下,我想我们应该做得到,现在唐军已经是强弩之末,虽然他们夺取了贡明城,但是安杰这边我们已经作出了应对,至于越京中部,我们有坚城可倚,有机动骑兵优势,相信唐军不会蠢得挑衅,拖下去应该没有太大问题,我在考虑的是我们是否有必要在此之前重新夺回贡明城,还是放在入冬利伯亚人动手之后再来动手。”雷觉天十分冷静,话语中也是充满了自信。
  毕希利和普天成都没有料到这位国务大臣这个时候想到的不仅仅是将战事坚持下去,甚至还在考虑要重新夺回贡明城,这让二人都对对方的执着和顽强感到一丝由衷的佩服,不过佩服归佩服,毕希利和普天成对于战局并不看好,安杰行省军队布置刚刚到位,那个地区的防务一直较为薄弱,现在首要问题是加强对这个地区的控制,夺回贡明城对于两人来说都觉得还不是时候。
  “觉天,你觉得现在夺回贡明城时机合适么?”毕希利虽然不太赞同这个时候对贡明发动反攻,但是他对自己这位国务大臣一直相当敬重,对方既然提出这个想法,就必然有其道理。
  “我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这贡明城没有城墙,看起来易攻难守,但是那里却是水道纵横,地势复杂零乱,我们的骑兵无从发挥力量,要想攻克这里将会消耗我们相当大的力量,麦奇力这个笨蛋竟然想用这种办法来对付唐人,反而将越京人推向了唐人,这是我们最大的失策,我们失去了越京人的帮助,而越京人现在却成了唐人最好的帮手,再要想夺下贡明城就不太容易了,幸好唐军没有借势攻入安杰,否则我们还会更麻烦。但是如果我们放任唐军在贡明城站稳脚跟,只怕唐军就会通过南洋联盟北部源源不断的向贡明增派兵力,那样一来我们在越京和安杰的态势还会恶化。”
  雷觉天也在掂量其中利害关系,马其汗人现在需要的是保存实力留待利伯亚人与唐军交手后在行发动反攻,现在就损耗实力攻占一个贡明城究竟有无太大意义他也在斟酌。
  “觉天,我觉得我们还是暂时保持守势更稳妥一些,如果你能确定利伯亚人会在这一两个月之内就对大唐发动战争,我觉得我们可以保守一些,这边死守住越京,那边卡住安杰,北面保持防务,虽然现在看不出正北面唐军有动作,但是也不能不小心一些,至于毛淡棉和大寮国那边,南洋联盟那些老爷们还在争论,看来唐人在南洋联盟那些议员中收买了不少,这样的行径居然还不能让南洋联盟立即向大唐宣战,我们在这方面有些迟钝了,我打算亲自出访南洋联盟,促使南洋联盟向大唐宣战,另外在出访三国同盟,这个时候能够为们这个联盟多拉上一分力量也是相当有用的。”
  此时毕希利也渐渐恢复了往日的自信和坚毅,语气也渐渐变得明晰和肯定起来,“觉天,你不是说倭人也在积极与利伯亚人联系么?我觉得他们也可以利用起来,如果在利伯亚人和我们都在和大唐陷入胶着之时,他们能够突然出兵从大唐的江南和东海腹地登陆作战,乘此机会直逼大唐京畿腹地,那你想一想这会带来什么样的反响?”
  雷觉天心中微微一动,这是一个相当毒辣的计策,倭人现在也是惶恐不安,大唐的强盛无疑成为了倭人的丧钟,大唐一直对倭人采取封锁和贸易禁运,并扬言只要倭人还占据了本该属于大唐的一寸土地,大唐就永远和倭人处于战争状态。随着大唐海军力量的不断增强,倭人在大东洋上的优势逐渐丧失,他们也越发感到不安,大唐内部对于收复被占领领土的呼声也日益高涨,甚至已经被纳入大唐军方的议事日程,这更是让倭人坐卧不宁。
  能够最大程度的削弱大唐甚至肢解大唐自然是他们梦寐以求的莫大好事,但是由于他们和多顿人依然因为占领着对方的新月半岛和库克群岛而有着领土纠纷,所以似乎和利伯亚人之间的谈判并不顺利,如果能够说服利伯亚人暂时搁置纷争,促使倭人的陆军也在关键时刻登陆参战,那就是凭空增添一支生力军,即便不说从军事角度上能够取得多大成功,但也必将给大唐在心理上和士气上造成莫大的打击,甚至影响到整个全局。
  “嗯,陛下,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倭人的陆军膨胀得也相当快,已经超过了二十五万,而且能够打败多顿陆军,证明他们的战斗力也殊为不弱,虽然他们现在大多以防御为主驻扎在他们占领的土地上,但是立原山川也是一个贪心不足的人,只要一有机会就不会放弃冒险和扩张,给他足够的好处和对大唐的恐惧,必定可以让他破釜沉舟参加这一战,只是他们肯定要在最关键的时刻才会参战。陛下若是要访问三国同盟,不妨让我们的情报部门给倭人带信,让他们来够份量的人到马哈德或者安达科秘密商谈一番,我以为这也许是这一场决定东大陆日后百年走势的一个关键呢。”雷觉天稍一思索便察觉到毕希利的这个想法相当可行,倭人陆军如果能够突袭帝国腹地,还能够对三国同盟产生微妙影响,弄不好还能左右三国同盟的倾向,这实在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妙计。
第八十二节
风满楼(1)
  梁崇信感觉很不好,虽然奇袭贡明一举得手,但是对手反应太灵敏了,夺取贡明固然达到了目的,但是他更希望能够截断盘踞在罗尼西亚几个马其汗兵团的归途,没想到牙宁反应之快,如此短时间内就果断作出了放弃罗尼西亚的决定,让自己的第二步计划落空,这也怪不得舍内,第六军团已经够迅捷了,怪也只能怪对手太狡猾了,不愧是马其汗头号将领。
  但是现在自己一方的攻势就陷入了僵局,马其汗人依托越京城和河防城在越京中北部地区建立了稳固的防御线,两城驻军都在三个兵团以上,辅之以轻重骑兵,自己要想在越京中北部取得突破很不容易,而东面的安杰行省虽然地势上稍稍起伏一些,但是对于马其汗的斑马骑兵影响也不是很大,加上马其汗人的羽林兵团已经跟进牢牢的控制了安坤城,想要突破那也需要几场硬仗要打,梁崇信并不惧怕打硬战,从军几十年也并没有少打硬战,但是现在却不是时机,这种硬仗打下来,消耗大不说而且时间也被拖下去了,与当初制定策略就有些出入,失去了速战速决的优势。
  相比于崔文秀在中大陆取得的辉煌战绩,自己在西南战事中的胜利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梁崇信不是气量狭窄的人,但是这样看着竞争对手频频得分,自己却无所作为,只要男人心中都有些不是滋味。本想在这一战中好生表现一番,没想到对手如此刁滑,居然不肯接战就退出了,现在又来一个乌龟缩头,不肯一战,倒让自己有些无处下手的感觉。
  原本以为自己占领了贡明城马其汗人肯定会不甘心发起反击,也好利用贡明的地势来一两场会战,但是现在看来这个想法也落空了,到现在为止马其汗军都只是一味强化防御,根本没有反攻贡明的意图,这让梁崇信又是一阵失望。
  罗尼西亚得手也算是一个小小的成功,这样一来越京的屏障尽去,对于越京的战略优势已经确立,拿下越京只是时间和愿不愿意付出代价的问题而已,即便是马其汗人有骑兵优势,但是梁崇信自信只要自己愿意,一样可以凭借重步兵和弩车压制住对方的骑兵,强行攻取越京城和河防城,只是这不是一两天就能得手的事情,而己方的损失肯定也会不小。
  梁崇信并不是为了显示自己战绩就不惜用士兵们的生命去作铺垫的人,在思衬再三之后,他决定还是向皇帝陛下阐述的自己的看法,马其汗战事走到这一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事实上却陷入了僵局,他建议要么就直接对南洋联盟发动攻势彻底征服南洋联盟,将这个马其汗国的经济后盾解决掉,要么就暂时停止在南方的军事行动,以观北方局势可能的变化。
  当梁崇信的上书送到无锋的案头上时,无锋也意识到了当初设定马其汗战役有些太一厢情愿了,马其汗不比梅利也不比印德安人,无论是军队的素质上还是将领的能力上都与帝国征服的其他国家不再一个层次上,而自己恰恰在这一点上有些忽视了。马其汗人的快速反应让帝国的策略出现了纰漏,虽然夺取了罗尼西亚,但是却把马其汗人逼得缩了回去,让马其汗人的防御更加坚实,这个时候要强行进攻越京或者安杰都是不太明智的做法,但是要让四五个军团就这样眼巴巴的坐观时机变化,这似乎也有些说不过去,那对南洋联盟的战争是否可以提上议事日程呢?
  “天放,说说你的想法。”将两位枢密使招来,无锋就是想要听听他二人的意见,以便自己做出决断,这件事情不宜拖下去,须得立即决断。
  “崇信的看法很有可行性,臣以为可以发起对南洋联盟一战,一来南洋联盟在前期并没有做好战争准备,即便是现在他们内部在我们的影响下也没有做出立即要动员出兵的决定,这是一个绝好机会;二来南洋联盟一直在为马其汗提供财政和贸易支持,这为马其汗提升军事实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果斩断这条资金链条,可以很大程度削弱马其汗人战争潜力。臣以为不妨用南洋联盟东部地区领土作诱饵拉拢三国同盟,让他们也一起出兵肢解南洋联盟,这样也许可以让战事推进更快一些。”凌天放明确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唔,近尘你的意见呢?”无锋点点头。
  “臣的意见也大致与凌大人相同,现在罗尼西亚和贡明只需要两个军团守御足矣,臣以为以两个军团横扫南洋联盟绰绰有余,我们的情报部门在南洋联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可以很大程度的延缓南洋联盟做出各种应急决定,而且还能够在战事后期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战争,拿下南洋联盟将不会需要多少时间,应该说时机已经成熟。”薄近尘也赞同梁崇信的观点。
  无锋正欲答话,却见书房外侍卫早已候着,显然是有紧急情报传来,方才会在这个时候来打扰自己,连忙招手示意侍卫入内。
  传阅了情报部门送来的情报之后,无锋和两名枢密使的脸色都由晴转阴,这几份情报显然是有着密切联系,情报部门也拿出了分析推断,看来局势并不会以自己几人的意志为转移。
  “二位爱卿恐怕也看完了吧,方才之议作废,朕想这个时候不是商量对付南洋联盟的时候了,倭人终于也搅了进来了,看来利伯亚人也是不择手段了,多顿人连新月半岛和库克群岛之辱都能忍受,真算得上是韩信忍胯下之辱了。”无锋将身体往后一仰,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也罢,该来的迟早要来,朕也一直在等着这一战,咱们这大唐帝国是昙花一现还是辉煌百年就看这一战了,好了,你二人马上回去考虑一番,拿出初步设想,明天就召开重臣会议,商量这件事情,咱们务必马上着手布置。”
  情报部门送来情报分析一下子打消了无锋和凌薄二人的南征兴致,究竟是什么情报让无锋如此呢?
  大陆公历701年10月6日,多顿王国与倭人秘密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双方约定将在十年之内采取和平谈判手段解决新月半岛和库克群岛问题。10月8日,倭人与利伯亚四国军事同盟秘密签署了军事合作协定,协定明确规定一旦四国同盟或者倭人与假想敌(大唐帝国)进入战争状态,另一方将无条件向假想敌宣战,并动用国内所有各种资源对战争对手给予打击,这标志着倭人终于得以加入利伯亚军事同盟。
  与此同时马其汗汗王毕希利闪电般出访南洋联盟,并于10月10日在南洋联盟议会发表题为《大陆帝国霸权主义横行,联合抗衡才是唯一出路》的演讲,要求南洋联盟与马其汗结成最紧密的军事同盟,充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联合起来回击大唐的侵略行径。这番演讲被发布在了南洋联盟几大媒体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争议。
  10月13日,南洋联盟议会通过了要求大唐立即从毛淡棉和大寮国撤军的最后通牒,要求一周内大唐军必须从毛淡棉和大寮撤军,否则南洋联盟将与帝国自动进入战争状态,但是这个最后通牒在南洋联盟议会也引发了分裂,南洋联盟东部三个国家和城市表示坚决反对,另外还有一个城市投了弃权票,虽然决议得以通过,但是投反对票的三个主权单位却明确表示将不会为这场战争提供任何资金和军队,这也在南洋联盟诸国中引发了极大的风波。
  10月16日,米兰王国国王路易十世在与首次来访的马其汗大汗毕希利会谈之后对媒体发表讲话时呼吁大唐和马其汗保持克制,通过谈判来解决双方争端,当有记者问及如果大唐与马其汗以及南洋联盟的战争扩大化米兰将采取什么态度时,路易十世称米兰将保持绝对中立,并明确之处三国同盟都将以最大热情促成双方和解,但是绝不会参与到任何一方的阵营中。
  无锋获得的情报正是倭人秘密加入利伯亚军事同盟的消息,而马其汗人与南洋联盟秘密沟通也被情报部门侦测到,同时有大量情报显示普尔王国和多顿王国已经开始进行局部动员,卡曼帝国和西斯罗帝国虽然还没有消息传来,但是两国的动员机制远胜于普尔和多顿,动员速度也远强于东部两国,所以估计近期也会开始进行战争动员。
  这一系列情报足以证明一个巨大的反大唐联盟正在形成当中,一当时机成熟,这场狂野的风暴便会向大唐袭来,而且规模将会超过之前任何一次。
第八十三节
风满楼(2)
  斜躺在安乐躺椅中无锋在琴声中终于入眠,连续几天的朝会,夜夜与朝臣们商议讨论到半夜甚至通宵,即便是铁打的罗汉也经不住这般折磨,好容易得到一丝休息时间无锋来到夏洛蒂园中,只来得及说上一会儿话,便在姚莲的琴声催眠下沉沉入睡了。
  夏洛蒂爱怜的看着眼前这个憔悴不少的男子,往日的英俊奋发似乎少了许多,取而代之的却是现在心事重重,来自己这里的机会也少了许多,并非因为临幸其他姐妹,而是经常商议朝务到深夜,只好留宿书房,来自己这里也是如蜻蜓点水一沾即走,想多说几句掏心话儿也是没有机会,像今日这种坐在这里沉沉入睡,也算是一个异数。
  “姐姐,陛下他睡着了?”停住抚琴的姚莲有些黯然的站起身走过来道。
  “嗯,他太疲倦了,我听说他这几日里几乎就没有沾枕,每日与军政大员们商议讨论,安排布置,听说北边的利伯亚人要攻打大唐,陛下有些担心,所以就在全力准备迎战。”夏洛蒂并不太关心政治,但是像这种大事情她也有所耳闻。
  “嗯,这几天的报纸上也是议论纷纷,都说帝国如果能够打赢这一仗,便可保得帝国数百年的安宁,都在鼓励民众踊跃捐款和投军呢。”姚莲对这方面要敏感许多,毕竟一段时间的暗谍生活让她下意识的对这方面消息比较关注,倭人和利伯亚联盟联手的消息也被媒体捅了出来,激起了帝国上下的一致愤怒,新一轮的排倭风潮又在燕云、东海和江南生起,这三地对倭人行动的限制越发严格,甚至有部分郡府已经开始执行禁足令,禁止倭人外出,只能呆在家中,直到这场战事结束,这让她颇为感慨。
  “唉,整日都是战争,难道就不能过一天清静日子么?不知道这些男人究竟是怎么想的,难道战争就是他们生命中的一切,征服和杀伐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生命中最崇高的意义么?”夏洛蒂也有些无奈,漂亮的凤目泛起一丝落寞,“为了这些战事陛下都憔悴了许多,来我们姐妹这里也稀疏了许多,偶尔来两次也是心不在焉,姐妹们都有些怨言。”
  无锋发出的细微鼾声让夏洛蒂和姚莲谈话也没有多少顾忌,作为一生依靠的男人却又是帝国皇帝,这既是无比的尊荣,却也给她们带来了许多遗憾,独守空闺的日子是最难熬的,尤其是膝边又无可以排解寂寞的孩子,这种日子就更是难过了。女人的青春并不长久,更需要男人的爱怜和滋润,而原本并不高的要求对于她们来说却是难上加难。
  “男人们的心理我们女人很难把握,也许对于他们来说,事业才是他们最值得奋斗一生的东西吧。能得陛下这样古今少有的男人垂青,也应该知足了。”姚莲有些微微羞意,婉言劝慰着有些黯然的夏洛蒂,无锋已经几次听琴之余挑逗于她,这让她又喜又羞,颇为识趣的夏洛蒂也是推波助澜,只是这段时间无锋以为公务繁忙来这里的时间少了许多,让姚莲颇为失望,今日好不容易候得君来,却又是这般情形。
  夏洛蒂噗哧一笑,有意的打量了一下姚莲上下,看得姚莲心慌意乱,连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才好,这才诡秘的一笑道:“姐姐,咱们把陛下扶进去休息吧,今晚你就好生陪他,也让他轻松一下,排解排解这几日的烦闷。”
  “那怎么行?”姚莲大窘,脸一下子涨得绯红,呼地站起身来作势就要离开,却被夏洛蒂一把拉住,“好了,好了,算我多嘴,不过让我们先把陛下扶进房中歇息吧,这外边有些凉了,陛下困倦之下更容易着凉。”
  在夏洛蒂死拉活缠下姚莲才勉强与夏洛蒂将混混沌沌的无锋扶进房中些歇息,未曾想到一进了房中,夏洛蒂便不准姚莲再离开,待得无锋沉沉睡去,夏洛蒂便非要姚莲一同侍寝,这让姚莲羞喜交加,一番纠缠,姚莲也就半推半就依了对方,宽衣解带一同上床。
  无锋醒来之时已然是夜半,得到大半夜的休息让他精神一下子好了许多,连续几日安排部署的确让他疲惫不堪,心中操劳,直到今日才算将事情大致安排妥帖,他也可以好生休整一番了。
  政府军方意见已经统一,军队各部也都开始向北方集结,罗卑的两个游骑兵团已经在进入东腾格里郡,准备其余六个游骑兵团也纷纷进入了卡曼、普尔边境线一带,准备先发制人发起扫荡攻势。这是枢密院经过一番商讨后得出的意见,与其被动的等待利伯亚诸国南侵,不如利用帝国手中游骑优势,先行横扫利伯亚诸国的南部经济发达地带,打乱利伯亚人部署,迫使他们无法按照计划对帝国发动进攻。
  同时两个新建军团也迅速组建起来,沙浪和曲波一接到命令便投入了紧张的组建进程当中,充裕的兵员和物资保障让两人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图实施组建计划,而帝国军事学院和西北军事学院也向两个新组建的军团优先提供了一大批毕业学员充实到基层,尤其是一批从在职军官中选拔进入军事学院短期培训的军官更是充当了主力,这让他们原属部队的长官们叫苦不迭的同时也让沙浪和曲波喜出望外。
  北方的柏因人也已经正式获得了帝国授勋,帝国已经明确承诺,在帝国荡平利伯亚诸国后,将在利伯亚平原上划出一定的保留地建立隶属于帝国中央的柏因自治领,实行在帝国中央统治下的高度自治,其自治的权力远高于在南方建立的那些自治领,除了外交和国防权力之外,其它一切权力皆归属于有柏因各族自行组建的自治政府。
  这个方案一出台立即为帝国赢得了所有柏因人的狂热拥戴,一度时期,柏因人开始怀疑帝国对于他们的利用手段,但是现在看来,帝国仍然只能是他们的最佳选择。尤其是在无锋以帝国玉玺御印加盖以确认其正式性和合法性后,更是让柏因一族死心塌地。能够获得一片能够供柏因一族滋生繁衍的平原土地一直是柏因一族梦寐以求的奢望,而现在希望就在眼前,他们怎么能够不为之心动?
  他们当然也清楚帝国现在需要他们的支持,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他们都无法拒绝这个诱惑,利伯亚人与他们的宿仇,唐人表现出来的强势和亲善,何况利伯亚平原对于大唐来说根本就算不上什么,他们只需要其中一部分就足够了,而对于利伯亚人来说利伯亚平原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这一仗该怎么打也就不言而喻了。
  柏因诸部在获得了帝国加盖了御印的正式承诺之后,便开始进行全族动员,整个利伯亚诸国的北部边沿地区成为柏因一族的军营,各部相约在配合大唐打败利伯亚诸国之后再行根据作战中的功绩来确定自治政府的构架,开始统一在朵尔部落的领导之下,大唐的各种军事物资也开始源源不断从东腾格里草原上输入,各部落的青壮男子都背上武器穿上铠甲,进行紧张的集训。
  事实上在控制了马扎格勒要塞之后,柏因各部都开始效仿唐式标准进行改革军制,像塞克斯部落组建了三个步兵师团,其中一个为常备师团,而另外两个则为预备役师团,朵尔部落也组建了两个步兵师团的常备军和六个师团的预备役部队,并且按照唐军的标准进行常规训练和紧急操练,这也极大提升了柏因一族的战斗力。
  眼下面临大战,柏因族各部落全面动员,加之大唐军用物资蜂拥进入柏因各部领地,超过三十万的柏因军也开始集结在利伯亚平原北方,这给利伯亚人带来了极大压力和困扰。
  除了在军事上进行充分准备外,帝国政务院在元老院和公民院的倡议下也宣布发行帝国和平债券,所筹资金用于提升帝国军队力量,应对可能危及帝国和平的外来侵略。虽然利息较低,但是却赢得了帝国朝野民众的全力追捧,十亿金币的战争债券不到十天时间便被销售一空,尤其是在帝国本土之外的销售更是异乎寻常的好,这也更增添了帝国的信心。
  庞大的帝国机构一旦运行起来立即产生出了巨大的效能,新闻媒体也连篇累牍的发表文章指出利伯亚军事同盟直指帝国,目的就是要瓜分帝国北方领土,激起民众的危机感,倭人加入利伯亚军事同盟更是野心勃勃,在占领了帝国的宝岛、勘察加岛以及琉球群岛之后,他们又野心勃勃的妄图参与到利伯亚人的军事侵略计划中来,这种明目张胆的寻衅更加激起了帝国民众的愤怒。
第八十四节
风满楼(3)
  在大唐的一系列动作看在利伯亚诸国眼中忧在心中,无论是波卡宁斯基还是华西里抑或是塞泽里夫九世,或者是安德烈一世,他们之所以联合起来就是忧惧大唐在巩固了中大陆的统治之后必定会对这邻近的国家开刀,利伯亚人和马其汗人都是唐人的宿仇,连中大陆那些与大唐并无瓜葛的国家都一个个臣服在大唐脚下,如利伯亚和马其汗这一类的宿仇,大唐岂能放任熟视无睹?
  所以他们不得不在谋求隐忍的同时不断扩充自己的实力,还好这两年老天爷争气,在赐给大唐灾害不断的同时利伯亚诸国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丰收年景,但是大唐现在的实力实在太强大了,即便是遭遇了自然灾害,即便是利伯亚人这两年连续丰收国库殷实,联合起来仍然不是大唐的对手,所以他们不得不找寻时机。
  而现在大唐却已经不想再给利伯亚人时间,连续扩军两个陆军军团,而几十万游骑兵更是源源不断的挺进利伯亚与大唐的边境地区,其目的不问可知,更为让利伯亚人头疼的是北面的柏因人不知道又受了大唐多少油水和煽动,竟然进行前所未有的全族动员,依然编列入他们军队的数量达到了空前绝后的三十万人,虽然这些军队的战斗力值得怀疑,但是那是三十万人啊,即便是三十万武装农夫也能够带来一场灾难了。
  这些该死的柏因人一度与大唐的关系已经有些疏远,但是这一次又被唐人成功了的煽动起来,而且连柏因人另外一个大部落罗巴克部落和多顿北部的蒙莱部落都已经被裹了进来,这可是在以往从未有过的事情,要知道自打多尔部落一跃成为柏因一族第一大部落之后,罗巴克部落便再也没有与处于西面的朵尔部落联过手,两个部落从来都是各行其道,井水不犯河水,而现在这几个部落一联手,几乎一下子就让利伯亚诸国都同时感到了压力。
  对于大唐这一连串反击手段顿时让利伯亚人感觉到了大唐手中的牌并不仅仅只是完全依靠军事力量,现在大唐不但在边境地区部署了大量游骑兵虎视眈眈,而且其北方主要要塞的驻军也在急剧增长,虽然说由于边境线太过漫长,这种增兵并不能弥补他们防御的被动局面,但是无论是利伯亚诸国选取何处作为主攻点都会遭到更强烈的反击和阻力,即便是能够突破拔除这些城市和据点,但是付出的代价也会成几何倍数的增加。
  现在利伯亚诸国唯一的优势就是四国集中起来的经过正规训练的陆军在相对数量上仍然对大唐保持有优势,尤其是北方平原地带更有利于利伯亚诸国占据绝对优势的铁甲骑兵发挥,但是现在唐军势力不断扩增,尤其是情报显示唐军的铁甲骑兵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已经编练出三个铁甲骑兵师团,数量更是超过了六万,如果这样放任下去,只怕要不了多久大唐就要凭借其雄厚的国力赶上利伯亚联军了。
  “波卡宁斯基大人,我看我们不能再等下去了,再等下去只怕大唐的后势会越来越强,李无锋肯定是察觉到了我们四国联盟的指向,才会如此大规模的扩增兵力,你看看边境地区的游牧骑兵,我想在你们西面的腾格里草原上只怕情况也一样吧,再不动手,只怕我们就真的要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了。”
  庄严肃穆的议事厅中第一次汇聚了来自利伯亚四国的军政首脑们,为了这一次秘密聚会,利伯亚诸国都想尽了一切办法来掩饰这么多重要人物的突然消失,有的是出访,有的是出巡边陲,有的是卧病不起,有的是休假,总之能够想的办法都想到了,但是利伯亚人也清楚,这样大规模的一次会议很难瞒过无孔不入的唐人间谍。
  发言的是普尔王国的首席大将科里克将军,他在昆博战败之后就取代了对方成为普尔军方第一次,他也是一个积极主张尽早发动战争解决大唐威胁的急先锋。
  “科里克将军,可是你也清楚,秋粮还要一个月才能完全入库,我们许多准备都还在进行当中,现在仓促发动,只怕欲速则不达,未必能够取得我们想要的结果啊。”
  出言力主慎重的是多顿王国首相马林斯基公爵,多顿被拖上这辆战车也是迫不得已,嘉芙琳公主嫁入普尔王国成为塞泽里夫九世的王后,而现在大唐又割占了鄂霍次克,这些都极大的刺激了多顿王国国内的保守派,加上西斯罗和卡曼两国从中撮合,多顿王国终于还是一步一步的走入这个军事同盟,但是马林斯基却深知这个同盟要想和大唐相抗衡仍然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他力主等条件更为成熟时才发动。
  “马林斯基公爵,我们固然需要时间准备才更充分,但是唐人呢?你看看唐人的动员速度来得多块,现在他们还只是在他们军队内部进行了动员,并未进行战时的全国动员,如果我们现在还不趁机先下手为强,只怕唐人一旦进入战时状态,其庞大的战争资源就是活生生拖也得把我们拖死,这一点我们也需要考虑到才是啊。”现在的克劳迪亚已经远不是几年前的克劳迪亚了,冷峻的目光混合着沉稳的气势,已经无愧于他作为卡曼头号主将的名称,昔日的希望之星已经成长为卡曼军人心目中的新偶像。
  “但是克劳迪亚将军,你不要忘了,唐人的游骑兵已经部署到了北方边境,即便是我们现在就发动进攻,这些游骑兵只怕同样会给我们带来麻烦。”作为多顿王国军事统帅谢里夫是在击败了列迈的竞争之后才获得这个位置的,他是一个较为保守的军人,和马林斯基的态度接近一致,对于尽早发动进攻也持有疑虑,虽然现在各国主力军队都已经动员完毕,随时可以分进合击,但是这一战究竟该如何打才能取得胜利,他心中并没有多少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3/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