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志(校对)第4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8/510

  卡曼人一场凶猛的冲锋在第一时间的确把桑生和帝国军打得有些懵了,他们虽然也意识到卡曼人会对凡林城发起猛烈攻击,但是却都没有想到卡曼人在四城城门都投入了一个兵团七万人的攻击,七万精锐陆军几乎是不停息的连续发动攻势,让没有防备的帝国军几乎在第一时间就被打垮下去了,如果不是帝国十五军团那一个由原唐河帝国北方降军拼死增援,也许在第一天凡林城就会被卡曼人夺了回去。
  帝国十五军团第一师团用他们的热血和勇气捍卫了北方勇士的荣誉,也为这支新成立的军团打响了第一炮,他们的表现让第五军团第一、第二师团以及作为主人的捷洛克第三兵团都感到有些惭愧,反复不断的填上被撕裂的缺口,十五军团第一师团几乎是豁出性命甚至要将整个师团填在这里的气势连续不断的发起反击攻势,只有这样才能让卡曼人意识到要想短时间内就拿下凡林无疑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十五军团的表现终于让如大梦初醒般的第五军团两个师团清醒过来,第五军团的原始优良素质终于得到展现,防守历来就是第五军团的强项,而这凡林城更是第五军团的防御重点,从城墙厚度到垛口雉堞的改良,从城墙手的弩车、投石器的配备密度和角度到灰瓶、滚木、雷石的配备基数,从轰天雷的秘密列装到投掷式火雷的批量试验品,这里都是首先受到眷顾的地方,甚至连枢密院也要求将科技开发部的最新实验品首先投放到凡林城作为实验基地,以便让利伯亚人中最强悍的卡曼人来作为试验品,以保证日后的新式武器能够得到最苛刻的验证。
  当第五军团的军官们缓过气有条不紊的组织起反击阵势之后,凡林城头的攻防战才进入了一个相对平衡的节奏中,最开始的几乎是压着帝国军打的架势也终于被扭转了过来,尤其是轰天雷的连续发射和投掷式火雷被运用于实战中后,一直气势高昂的卡曼人终于尝到了久违了的迎头痛击。
  当一个个西瓜大小的黑糊糊圆形物体冲天而起时,克劳迪亚脸色都有些变了,虽然知道唐军在这方面取得了不少突破,但是由于大唐在这方面的严格保密,许多情报人员为了获得更准确的情报资料,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希望能够获得这方面的消息。但是大唐在这种近乎于雷神惩罚般的研究方面采取了极其严格的措施,虽然卡曼在这方面也花了不少心血,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要和大唐这种新式武器相比,克劳迪亚也不得不承认卡曼人采取各种手段窃取和自行研究相结合取得的成果比起大唐来说仍然差了不知道几个层次。
  黑糊糊的圆形物体在落地时便炸裂开来,四处乱窜的火蛇顺着油液的延伸而倾吐着它强大威力,飞溅而起的铁片四散旋转着切入周围的士兵群中,无论是铁甲还是皮甲都无法抵挡住这种无孔不入的凶残武器,每一次这种被卡曼人恐惧的称作“天雷旦”的轰天雷一飞起,卡曼士兵便忍不住想要卧倒或者四散散开,这本来是一种最好的躲避方式,但是在战场上频繁的出现这种现象,尤其是还是攻击方,你可以想象这种攻势究竟还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带给卡曼人以无限恐惧的还不仅仅是这种如同西瓜大小的“天雷旦”,当他们冒着种种危险终于冲锋到城墙下,高擎着滑动云梯想要实现他们的登城梦想时,他们又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一些唐军士兵并没有向平常那样高举着雷石向下抛掷,或者两人一个的扛起滚木向下推下,也没有用刀枪毁坏死死卡在垛口上的云梯搭钩,他们小心翼翼的从旁边的密闭箱子中取出一个个馒头大小的圆球,不慌不忙的将它们举出城墙外,以一种自由落体的形式让其自由坠落,卡曼人眼睁睁的看着这种向地瓜大小的圆球坠落在地,随着一声巨响和黑烟炸裂开来,铁片、碎金属渣再度爆裂开来。
  这种被后来的卡曼人称作地瓜弹的投掷式轰天雷将整个凡林城墙下变成了一片血腥无比的血肉磨坊,尤其是一些头脑灵活者,他们索性直接将这种投掷式轰天雷扔在城墙半中央,这种爆炸力并不算惊人的地瓜弹对城墙损伤并不大,但是在半空中炸裂开来,其飞旋而出的金属碎片覆盖范围就成几何倍数的扩大,给卡曼人带来损失更是难以弥补。
第一百节
王者战争(4)
  第三次凡林攻防战在战役展开的第一天下午就开始进入了白热化状态,卡曼人在心满意足的赢得上午的绝对上风之后迎来了一个血腥的下午,进入状态的帝国军队开始将凡林城良好的防御体系一一启动,从城防设施到军队配备,从特种部队的狙杀手段到新式武器的大显神威,帝国军开始将帝国雄厚经济实力的优势一步一步体现在了战争的每一个角落。
  卡曼人的优势在于他们充足的兵力和高昂的斗志,连续不断的发动着如滚滚波涛的般的攻势让兵力上处于绝对劣势的帝国军不得不一次一次将预备役兵力投入战场,城墙防线几乎随时都可能被突破,这种情况下预备队的使用比起桑生估计的时间提前太多了,这种情况持续下去那凡林城只怕连三天都支撑不下去。好在第五军团终于缓过气来,就像被打懵的巨人这个时候才被泼了一盆冷水清醒过来,多管齐下之余,第五军团凭借着良好的传统和顽强的意志以及占据着优势的武器装备,一步一步将劣势扳转过来,让卡曼人也好生体味了一遍他们上午尝过的挨打滋味。
  新式武器的使用一下子打乱了卡曼军的攻城节奏,双手按在宽大长刀柄部的克劳迪亚咬着嘴唇一动不动的注视着战况空前激烈的东城门激战,无数具滑动云梯搭上城墙头,搭钩随着机关的活动便牢牢扣死在城墙垛口上,冲城车面临着来自各方的轰击和弓弩手的袭击,不断冒出浓烟和火苗,但是还是顽强的一步步靠近城墙,舔舐着嘴唇的卡曼步兵已经等待着最后一刻,只当冲城车与城墙合拢,那就是该他们展现身手的时候了。
  笨重的移动箭塔在士兵们的呐喊声下不断向前推进,进入射程后居高临下的箭塔就可以发挥其打击优势了,弓弩手一波接一波的对城墙上的大唐士兵展开袭击,尤其是配备的神箭狙击手更是凶狠,几乎每一箭都能收买一条人命,压制得城墙上的大唐士兵一时间简直就不敢抬头。但是大唐的狙击手很快就展开了反狙击,以狙击对付狙击,在活动范围上占据着绝对优势的大唐狙击手很快就在这场较量中占据了上风,每一次卡曼狙击手的露面总会换来一两只阴毒隐秘的狙击箭,在损失了多名狙击手之后卡曼人不得不放弃了这场不对称的战争,但是这并不影响整个场面的激烈化。
  每一次轰天雷的凌空飞舞都让克劳迪亚心如刀绞,无数英勇的卡曼儿郎就这样扑到在这毫无预兆的打击下,每一枚轰天雷都会在卡曼步兵方阵中引发一阵阵骚动,这种阴毒的武器几乎无法克制,除了躲避似乎就再无其他办法,那还需要你反应够快。而大唐守城步兵手持的那种地瓜式的轰天雷更是让克劳迪亚恨得牙痒痒,即便是你冲到他们面前,只要有这种东西在你都不得不三思后行。
  “把我们的雷火车推出来,该它们表演了。”克劳迪亚并没有幻想能够在一天之内就能攻克凡林城,大唐也是在这边境几座城市要塞花费了大心血来布置,像凡林甲马这些城市的防御体系更是经过了多次加固完善,纵然是自己一方在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但是那也只有在攻防战后期大唐兵力损耗过大之后才能逐渐显现出来,而现在正是大唐防御力量最为充分的时候,要想一鼓而下没有那么容易。不过现在有必要打击一下大唐一方的嚣张气焰,这样任凭大唐发威,卡曼军人虽然不惧怕牺牲,但是也会挫伤士气,自己一方也需要调整一下攻击节奏了。
  当卡曼人小心翼翼的将数十辆类似于投石车模样的攻击车推出来的时候,桑生立即意识到卡曼人可能会有什么新的东西出炉了,但是情报部门却没有反映出卡曼人有什么新的武器装备,这种情况下桑生除了下令要城墙守卫士兵主意隐蔽和躲避之外,也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以不变应万变,看看对方究竟有什么花样。
  数十枚黑黝黝的圆球在第一轮投射中飞上了城墙,土陶制的陶罐在城头上落下碎裂开来,浓烈的油腥气息扑面而来,而看到陶罐破裂后四处流淌的黑色液体,桑生心中顿时一惊,这是西域和北方一些一带的特产——火油,其燃烧烈度比起桐油更加凶猛厉害,遇水不灭,沾之如附骨之蛆,一旦燃烧起来,不完不灭,相当厉害,该死的卡曼人竟然用上了这种货色。好在防范火攻也是防御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城头上以及城墙周围的木结构建筑物遭遇被拆卸一空,防止因为起火影响战局,大量的沙土每隔几十米便堆放有一堆,一旦早于火攻便可及时扑救,但是桑生却知道敌人的这种火油攻击扑灭没有那么容易。
  “注意隔绝我们的轰天雷,敌人要用火攻,分段隔绝,一旦起火,立即就地扑灭!”第五军团的军官们也都是些久经战阵的老兵们,看见四处蔓延的油液,便开始指挥士兵们向城墙地面铺洒泥土和沙土,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油液四处流淌蔓延,禁绝火势蔓延。
  当卡曼人的火焰呼啸袭到时,猛然竖立起的轻便防火盾牌一时间将整个墙面遮掩得严严实实,这也是为了夺取灭火时间而专门想出的办法,城墙上的预备队早已扑上来抬起一筐筐沙土沿着地面铺洒沙土,少量的火箭箭矢还是穿过了盾牌间隙落在了墙头上,顿时燃起熊熊大火,但是一当起火,大量沙土的便会掩上,在最短时间内扑灭,而厚实松散的沙土也给城墙上铺筑了一道有效的防火带,至少有效的防止了油液的四处蔓延。
  而呼啸而至的投石车几乎在第一时间的反击让刚刚来得及发射了两轮的雷火车立即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虽然也设置了有效的保护网,但是巨大的石块从天而降,甚至连保护网也无法承受这种借助着惯性让力量发挥到了极至的打击,网破车毁,油液横流,而一连串的轰天雷甚至专门寻找着雷火车位置,让克劳迪亚不得不命令雷火车暂时退出战场,一两辆雷火车甚至被轰天雷击中,当时就炸裂开来,引起遍地大火,让卡曼人反而吃了一个大亏。
  克劳迪亚在不得不承认唐军在防御体系建设方面完备程度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各种防御武器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当严密相互配合的体系,虽然克劳迪亚还是坚持认为己方能够撕破这张防御网,但是在他心目中损失程度将会大大增加,这也让他内心深处生出担忧的阴影。不过他也发现了唐军的一个弱点,那就是似乎在轰天雷的配备数量上并不十分充足,如果唐军这种致命武器数量充分的话,完全可以给己方造成更大的伤害,甚至改变整个战局都有可能,但是从现在对方发射轰天雷的密度上来看,唐军似乎也在有意识的控制使用这种武器,这也说明唐军手中这张王牌并不多了。
  对敌人火攻的有效遏制让桑生松了一口大气,但是正如克劳迪亚估料的那样,凡林城内配备的轰天雷数量并不充足,由于无法料知敌军究竟会从何方突破,卡马波夫虽然估计到凡林城可能会是卡曼人突破重点,但是还是不得不在甲马和榆林也配备了相当数量的轰天雷,尤其是在榆林,由于城市建设的落后,让卡马波夫在榆林投入的心血更多,这种均匀分配的方法固然确保了安全系数,但是也造成了这种本来就不充裕的武器数量上更为有限,如果不是为了打击一下卡曼人的气焰,桑生也不愿意这么早就将这种杀手锏使出来。
  截至到目前为止,唐军已经扭转回了上午的劣势,并一步一步将优势扩大化,克劳迪亚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不过他并不认为这就是战争的最终结局,这才是第一天,后面的战争将会更残酷更激烈,利伯亚人已经破釜沉舟,抱定了不成功则成仁的意念,就让唐人来感受一下利伯亚人的英勇吧。
  上午己方军队的攻击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对唐军的杀伤也相当可观,唐军在凡林城中十万人不到,除了他们第五军团的两个师团是主力外,另外几万人的战斗力都值得怀疑。自己手中四十多万大军几乎全是精锐只要夺下了这座城市,便是牺牲一半也算达到了目的,突破了凡林,南方可供选择攻击点就太多了,唐人单薄的内线兵力根本无法阻挡自己的大军,铁甲骑兵更是可以长驱直入,大唐广阔的北方平原正是他们展现自己的最佳舞台,到那时候就该唐人哀嚎哭泣的时候了。
第一百零一节
王者战争(5)
  凡林城下的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让离开凡林前往榆林视察防务的卡马波夫倒抽了一口凉气,卡曼人前期的伪装工作做得相当到家,一直在边境地区不动声色的给卡马波夫负责的中线三个边境城市施加了相当大的压力,毕竟卡曼人也算得上是利伯亚人军队中的翘楚,其强悍的铁甲骑兵号称东大陆第一铁骑,而步兵更是以善于攻坚克难著称,自己手中可供支配的兵力虽然算起来也不少,但是在素质上除了自己的第五军团可以完全放心外,像十五军团和捷洛克兵团都难以让卡马波夫高枕无忧。
  在获知东线多顿人和普尔人联军动向可能会是向东靠近后,这又加重了卡马波夫对榆林的担心,如果东线利伯亚联军与卡中线卡曼军唱的是一出分进合击的戏,那榆林和云中这两个在整个北方边境线上城防条件最差的城市就最有可能成为两路军合二为一实施突然袭击的对象,而榆林城这一线应该是礼拜亚军南下直抵帝都最便捷的一条道路,加上南面的清河乃至河朔地区城市在防御体系上都远不如西北地区,所以卡马波夫就更为担心这一点,一旦真的在自己防御范围内被突破,那自己这个号称磐石军的统帅无颜见皇帝陛下和民众事小,破坏了帝国北方战役的统一安排那才严重了。
  刚刚来得及抵达榆林城下就传来了卡曼人轻骑兵全面入侵凡林的消息,卡马波夫的第一反应也是自己的行踪被凡林城中的敌人间谍发现了,虽然自己行踪十分秘密,但是毕竟自己中线统帅,要离开凡林城肯定会有一些人知晓,看来卡曼人在凡林城中的潜势力仍然有着不小的影响力。不过这些事情都是帝国保安局去处理的问题了,现在卡马波夫最担心的还是刚刚担任第五军团副军团长的桑生能否承担得起这副重任,一旦进入状态太晚,凡林被攻破,那整个中线就相当被动了。
  呆在榆林城内的卡马波夫只来得及逗留了一晚,在匆匆视察了榆林城的防御部署之后便马不停蹄的悄悄向凡林城进发,但是卡曼人铺天盖地而来的大军将整个凡林城周围几十里都围得水泄不通,卡曼人的轻骑兵甚至活跃在凡林城外百里范围之内,摆出了一副要一口吞下凡林的架势。
  在获知了凡林城已经顶住了卡曼人第一天攻势的消息后,卡马波夫心中一块大石头放下了心,只要能够安全渡过第一天,那就说明桑生已经完全适应了他现在总指挥的角色,以第五军团两个主力师团,以及帝国十五军团一个师团和一个捷洛克兵团做为辅助,卡曼人哪怕有翻天的本事也不可能三五日之内就拿下凡林城,而现在也就该自己好生斟酌一下如何打击和削弱卡曼人以减轻凡林城内的压力了。
  两个游骑兵团在第一时间就开始闯入凡林地界对卡曼人展开了疯狂的袭扰攻势,卡曼人对这一点也早已有所准备,五万轻骑兵在背后步兵主力的依托下与大唐游骑兵展开了一场残酷的拼杀战。虽然大唐游骑兵在战斗力上略胜于卡曼轻骑兵,但是毕竟卡曼人四十多万大军集结在凡林城周围,大唐游骑兵更多的时候只能通过间隙性的突然袭击对卡曼步兵实施突破来取得战果,而多了卡曼轻骑兵的掣肘,这种效果也被很大的限制了,更多的情况下大唐游骑兵不得不与卡曼轻骑兵展开血腥的对攻战,而这正是卡曼人希望达到的目的。
  卡马波夫同样意识到了这一点,卡曼人现在就是打定主意要采取拔钉子战术,集中优势重兵拔除凡林城,将帝国北方防线撕开一个大口子,这样一来,卡曼大军的攻击和威胁范围将会呈几何倍数的扩大,向东南甚至可以直接杀到中州境内。而现在卡马波夫却没有更多的应对办法,如果冲榆林、甲马或者狼山抽调兵力合击,那正合卡曼人之意,这种平原地区的打回会战正是兵力占据优势的卡曼人所期望的,卡曼人七万铁甲骑兵更是可以获得一个用武之地,在凡林周围的平原地带上,七万卡曼铁甲精锐对于步兵来说简直就是噩梦,如果没有完善充分的阵地准备,以步兵挑战重装铁甲骑兵那就是自寻死路。
  此时卡马波夫虽然察觉到卡曼人可能会放弃榆林和甲马了,但是也已经来不及了,手中只有两个游骑兵团,即便是全力让他们牵制也难以改变大局,凡林城必须要独自面对数倍于他们的卡曼大军,唯一让卡马波夫心中稍微踏实一些的就是凡林城的城防体系经过自己的刻意经营已经相当完善,而后期配备的轰天雷和毒烟弹都可以有效的发挥阻敌效力。
  凡林城内的巨大压力在第三天之后就开始体现出来了,卡曼人不间歇的车轮战让一直担纲防御主力的第五军团也感到有些疲惫不堪了,尤其是卡曼人也学会了原来唐军的手段,在夜间通宵达旦的用突击队进行偷袭,一被发现便是金鼓齐鸣,改为明攻,这种手段对于在兵力上本来就处于劣势的唐军来说就更为艰难,三天三夜的折腾让第五军团两个师团纵然是铁打金刚也有些支撑不住。帝国十五军团第一师团的卓越表现赢得了桑生的信任和尊重,总预备队的任务也就正式交给了帝国十五军团第一师团,在第五军团开始有些吃不住劲儿的时候,捷洛克第三兵团(原捷洛克禁卫兵团)终于被桑生下令接替防御。
  应该说捷洛克第三兵团的战斗力在捷洛克三个兵团中战斗力也是佼佼者了,但是在卡曼人的疯狂进攻下接替的第一天就险些除了岔子,卡曼人很快就察觉到了唐军部队的调换,集中重兵和大量攻城器械在西门展开攻势,利用捷洛克第三兵团尚未进入状态的间隙一下子就在西门上撕开了一个大口子,最危险的时候涌上西城墙上的卡曼士兵多达上千人,如果不是帝国十五军团第一师团师团长姬飞侠果断命令整个师团压上,鏖战一个多小时才将这批卡曼突击队消灭,只怕当天凡林城就可能被攻破。
  桑生在给予姬飞侠以高度赞扬之后也是痛斥捷洛克第三兵团,并亲自带领督战队就地格杀了几名惊慌失措的捷洛克第三兵团士兵,勒令捷洛克第三兵团自兵团长以下中高级军官必须亲临一线坐镇指挥,若然再有失误,便是一律以军法处置。
  卡曼人连续三天的狂攻让捷洛克第三兵团大幅度战斗减员,在第三天下午时分捷洛克第三兵团兵团长雷德差一点跪在桑生面前恳求桑生立即给予增援以便为捷洛克第三兵团留下一些种子,在卡曼人高强度的冲击下,捷洛克第三兵团在四面城墙上都饱受了沉重的打击,巨大的伤亡让雷德几次都不忍目睹,在这样下去,捷洛克第三兵团只怕就真的会在卡曼人的屠刀下彻底消失了。
  桑生当然知晓这其中的利害,但是捷洛克部队久未经历残酷的战斗,虽然士气还算高昂,但是在卡曼人的凶猛攻击下还是显得有些不太适应,他也是有意要用捷洛克部队来消耗卡曼人锐气,一方面既可锻炼捷洛克人,另一方面也可以为第五军团赢得更多的休整时间。
  当捷洛克第三兵团被同意撤下来时,三万人马只剩下不足一万二千人,而且大半都带了不同程度的伤,惨痛的损失让雷德对这位刚刚上任临时指挥官充满了怨气,虽然在这种关键时候他还不至于做出一些丧失理智的事情,但内心深处的那股子恨意可是牢牢的记在心中。
  桑生却根本没有多余心情关注雷德的不满,当捷洛克第三兵团撤退下来时,他便命令立即将凡林城内的预备役士兵补充入捷洛克第三兵团,这些本地士兵面临家破人亡的境地比起其他士兵更能激起战意,尤其是晓得这种情形之下,只怕城破之日,便是整个凡林城面临奸淫屠戮的之时。而捷洛克第三兵团经过这场苦斗,能够幸存下来的都算得上是血海尸山中走出来的悍勇之辈,有了这场经历,同时捷洛克人,老兵带新兵,稍加整训,这支部队并不比最初的捷洛克第三兵团差多少。
  重新投入战场的第五军团很快就稳住了摇摇欲坠的防线,但是作为预备队的第十五军团第一师团却在协助捷洛克第三兵团防守这三天中折损不小,缺乏足够的预备队兵力让桑生再度感到有些头疼,好在凡林城中现在已经是雪山派、崆峒派以及天山派的一个重要据点,桑生也顾不得许多,将这三大门派在凡林城中的弟子不分男女尽数招来加入十五军团第一师团中,也有个三四百人,聊解兵力不足之急。
第一百零二节
王者战争(6)
  天山派、雪山派和崆峒派都是在近几年之内才进入捷洛克地区发展的,但是捷洛克地区与大唐北部几郡联系素来紧密,婚姻往来也相当频繁,捷洛克地区的民族成分也主要是以从西大陆迁来的捷洛克族移民和唐族融合后产生新捷洛克族为主,他们既有着白种人的血统,也有唐族的黄种人血统,在宗教和文化氛围上北方更多的受利伯亚人为根据地的西大陆风俗习惯为主,而中南部则受唐族文化的影响更大。
  所以在李无锋掌握捷洛克地区的实际控制权之后,这些江湖门派也随着道教佛教的传播开始向这些原本不属于唐族文化圈的地区渗透,而唐族的传统武术文化精髓也开始在这些地区受到追捧,天山派的影响力从西域、西北蔓延到了腾格里和北吕宋,而雪山派也重新在西北站稳脚跟积极向北原和捷洛克拓展,崆峒派虽然是在捷洛克地区最后进入的,但是其是大唐西部地区有数的武林大派,影响力非天山、雪山两派可比,所以很快就凭借其优势在捷洛克扎根,并迅速成为大唐在捷洛克地区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团体,拥有的弟子更是超过五百人,仅在凡林城弟子就超过了百人。
  而桑生这一次的抗击行动也得到了这些门派分舵的大力支持,几乎所有的弟子全部都补充到了捷洛克第三兵团的部队中,新老搭配再加上这些具有相当武技根底的弟子,捷洛克第三兵团的战斗力也可以迅速得到补充和恢复。
  事实上不仅仅是在捷洛克,在其他地区,武林江湖门派在这一场东大陆战争中都毫无例外的竭尽全力的投入到了抵御外敌的战事中,在银川府、太玄府、甲马城、榆林、云中、燕山等一线地区,这些江湖门派都主动与当地驻军或者地方政府联系,自行组建突击队或者应急队,以帮助驻军守御城市。
  相较于中西两线战况空前激烈,东线的利伯亚联军就显得要轻松顺利许多了,当普尔王国与多顿王国多达五十多万的大军气势汹汹的向云中府压过来时,唐军在云中府进行的抵御就显得要脆弱许多。
  由于云中府城的天然缺陷,除了三个游骑兵团在北部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袭扰活动外,对于云中府的防守实际上帝国军是放弃了,不但放弃了,帝国还将整个云中府城的城墙拆毁一空,使得利伯亚联军即使在占领了云中府之后也无法利用云中府作为南侵据点。
  而在此之前,帝国也早就将云中府城内的居民提前转移到周围府县中,坚壁清野的政策在云中这个本来就十分贫穷的府县里更是展现得更是淋漓尽致,能带走的都带走,不能带走的就尽量毁坏,决不能让利伯亚人在云中府境内获得一点可资利用的补给物资,这个政策在帝国承诺将在战后给予因此遭受损失的民众以补偿之后得到了坚决的贯彻,也让普尔人和多顿人吃足了苦头,在入侵云中府的一个星期中几乎没有获得一颗粮食,就连饮水都出现了麻烦,沿线许多水井被填塞或者破坏,使得联军在行军过程中不得不花费更多的精力来完成这些宿营基本要求。
  普尔和多顿联军虽然南下速度相当快,但是却没有取得值得一提的战果,除了大唐的游骑兵不断在南下攻击集群周围骚扰偷袭之外,大唐似乎已经做好了要在沧州到北平一线决一死战的架势,不断强化这两地之间的防御体系,摆出一副要长期抗战到底的模样。
  崔文秀已经连续几日保持着这种亢奋状态了,看见普尔人和多顿人按照自己设定的意图一步一步的南下深入,崔文秀几乎从未有过起伏跌宕的心情也是越来越紧张,毕竟这一仗与以前自己经历的任何一仗都不同,可谓一战将决定整个帝国日后的命运。只要将这五十多万人包一个饺子彻底歼灭,这一场东大陆之战就相当于胜利了一半,另外一半也就要看中西两线的大军能够抵挡得住西斯罗人和卡曼人的疯狂进攻了。
  军用地图上的那个黑色箭头向一支钢针一样扎在崔文秀心头,五十多万大军,这也算得上是两国精锐尽出了,只要能打赢这一仗,普尔和多顿溃灭也就为时不远了,但是普尔人和多顿人也相当小心,五十多万大军虽然分成了两个拳头,但是两个攻击群间距相当近,仅仅只有三十里不到,几乎是一个冲锋就可以到达,看得出来普尔人和多顿人对如此顺利的控制了整个云中府也觉得太过顺利,担心会有圈套,所以刻意的保持着这种近间距,以便在一方受到攻击时可以在最短时间作出反应相互策应相互支持。
  崔文秀也正是为利伯亚人的这种架势感到心烦,自己手中现在已经调集了第二军团、第三军团、第九军团、第十三军团,加上三个游骑兵团和三个重装骑兵师团,还有一个装甲兽部队,应该说也具备了歼敌的实力,但是对手毕竟有五十多万人,要想一口吃下并不容易,如何巧妙的在确保对手无法逃脱的情况下分作两步分食一直是崔文秀在考虑的问题。
  在确认了普尔与多顿人的主力攻击群从云中突破之后,崔文秀也作出了一个相当大胆的决定,将燕山防务交给了预备役部队,将所有兵力都集中到了北平和沧州一线,而有鉴于倭人可能会从燕山或者莱州登陆,崔文秀将临时接管的两个海军陆战师团部署在了燕山和莱州沿岸,以便一旦遭到倭人登陆袭击可以牵制倭人的攻击进度,当然海军应该承担起海上防务的主要责任,他的这方面设想只是一种最坏的打算。
  现在利伯亚人的整个东线集群事实上是由两个部分构成,就像一个哑铃的两头,而两者之间的联系则是通过轻骑兵作为纽带,如果能够斩断这条纽带,将两部分隔开来,集中力量快速聚歼一部是崔文秀最希望做到的,但这有相当难度,这个集群的两个部分之间距离太近,一旦得到友军被围,另外一部分肯定会不顾一切的来援,那己方一方面需要牢牢顶住援军增援,另外一方面需要抓紧时间聚歼另一部,而且还得防止另外一部见势不妙逃窜,所以在一点上相当考校指挥官的作战艺术。
  眼见得利伯亚人东线集群两部齐头并进,一步一步逼近自己防线中心位置,崔文秀心中反而沉静下来,这一战始终要打,如何打好,也就看眼前的布置了。
  “赫连,你觉得咱们这一战有把握么?”在这种情况下,崔文秀纵然已经下定决心,但是还是想要征求一下自己的同僚们意见,看看有无遗漏和不同看法,集思广益,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失误。
  “文秀,我们军团没有问题,多顿人的重装骑兵算不上什么,我保证我们能够抗住来自两方的冲击,倒是你得琢磨琢磨巴音卓他们的游骑兵能不能一击成功果断斩断两部联系,为我们赢得时间?你要知道就算是我们行军速度再快,但是我们布防仍然需要一些时间,普尔人察觉到问题严重肯定会拼命,我们要想把这个口袋扎结实,再怎么也需要一些时间来布置阵地的,光靠人来顶,你也知道那不可能。”赫连勃对自己的部队自信满满,倒是对游骑兵能不能一下子得手持怀疑态度,毕竟在两部之间的普尔和多顿轻骑兵数量也不少。
  “嗯,这一点我会考虑用小部游骑兵尽量制造假象吸引普尔和多顿的轻骑兵注意力,尽可能削弱活动在中间的轻骑兵,巴音卓,我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这第一炮就看你的了,你哪怕是把你们三个游骑兵团全部撂下也得给我把他们之间的联系通道斩断,确保步兵能够迅速构成包围圈。”崔文秀点点头把目光投向三名身材雄伟的黄脸汉子,一看那剽悍的气息和站姿就知道是长期在马背上长大的骑手。
  “崔帅放心,巴音卓若是完成不了任务,愿意提头来见。”巴音卓有些不满的狠狠盯了赫连勃一眼,忿忿的道:“倒是有些人口气够大,不知道是不是手底下也一样够硬。”
  “嘿嘿,巴音卓,那咱们就不妨来看一看吧,看这一仗打下来,谁是英雄,谁是狗熊。”赫连勃有意要激发起这帮游牧汉子的血性。
  “好,咱们就一言为定,崔帅,你作证,若是我们游骑兵怂了,我巴音卓任你处置,若是你们第二军团浪得虚名,那赫连勃你自己看着办。”巴音卓挥手制止了自己身后两名同僚的暴怒,沉声道:“到那时候,看看谁才是真正的男人!”
第一百零三节
包饺子(1)
  崔文秀没有理睬赫连勃和巴音卓的嘴皮子斗,他的目光仍然都留在眼前的地图上,三个游骑兵团对付活跃在多顿人和普尔人之间的六万轻骑兵,而且采取一些手段调动之后,敌人轻骑兵数量可能还会下降,崔文秀相信巴音卓能够完成这个任务,倒是赫连勃的第二军团承担的压力的确大了一些,一旦被发现两部被分割,无论是普尔人还是多顿人都清楚后果是什么,重新抱成一团是他们唯一的出路,而在这个时候,主要重担都要由步兵来承担,游骑兵只能起到偕同配合作用了,所以作为赫连勃的第二军团虽然是以高岳人为主的重装步兵军团,但是要面对来自两个方向的铁甲骑兵冲击,这份重担稍不小心就有可能压死人。
  究竟先解决那一部分呢?多顿人的实力无疑要弱一些,集中兵力解决多顿人崔文秀有绝对把握,但是一旦集结重兵对多顿人展开围剿,如果普尔人见势不妙就有可能甩开多顿人向西逃窜去与卡曼人会合,出现这种现象同样是崔文秀不愿意见到的,就算歼灭了多顿人,让普尔人这条大鱼与卡曼人联手,那下一步的战事仍然可能拖向长期化。
  那先解决普尔人呢?普尔人现在拥有兵力达三十多万,要想一口吃下,难度相当大,但是如果能够解决调普尔人,多顿人也无处可去,就算是和倭人会合对于战局的影响也不大,这一点也是最关键的。在这个问题上,崔文秀和赫连勃、宋天雄、金正扬以及应建明都商量过多次,最终还是决定先解决普尔人再腾出手来收拾多顿人,实在不行对多顿人可以采取击溃的手段让其丧失战斗力退出战争,为尽快进入中线战局腾出时间。
  大陆公历702年1月28日,在距离唐族祭春大节只有不足一周时间的时候,在云中南部平原上爆发了一场历史上最惨烈的骑兵大战,大唐九万游骑兵突然插入普尔人与多顿人之间不足六十里的狭窄地带,与集结在这里的三万普尔轻骑兵和两万多顿轻骑兵进行了一场空前的骑兵会战,而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战斗力上都占据绝对优势的大唐游骑兵又是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介入,普尔轻骑兵和多顿轻骑兵遭遇了灭顶之灾,分成三个突击群的大唐游骑兵以两个突击群作为袭击主力,另外一个突击群作为侧翼围击清剿部队,五万轻骑兵经历了残酷的六个小时血战,仅仅只有不足八千人的得以逃脱厄运,而大唐游骑兵也付出了两万多人的损失。
  大唐游骑兵的这场突袭战拉开了东线战役的序幕,紧跟而进第二军团如奔雷扑地汹涌而来,迅速斩断了普尔人和多顿人之间的联系,而第三军团、第九军团以及第十三军团也迅速散开,立即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长弧形包围圈将猝不及防的普尔集群牢牢锁定。
  席勒目注着眼前的地图一动不动,作为普尔大军的统帅他一直相当关注着联军进展进度,在中线大军在凡林城下激战受挫之后他就意识到自己率领的东线军走得有些太快了一些,很显然唐人有阴谋在其中。
  一座凡林城都让卡曼大军鏖战一个星期居然没有取得任何值得一提的战果,在鄙视卡曼人外强中干的同时席勒也对唐军顽强的战斗意志感到惊讶。卡曼人可是放弃了甲马和榆林倾尽全力在攻击凡林啊,四十多万大军,就是拿尸体填也能把凡林城给填平了吧?但是卡曼人竟然碰得头破血流难以越雷池半步。
  而西线军似乎也不大顺利,甘兰要塞像一个楔子牢牢的顶在西斯罗人挥军南下的咽喉上,让一心要想展现西斯罗人雄风的计划受阻,而绕过甘兰要塞进击银川城却又经常遭遇从甘兰要塞突出的游骑兵的袭扰,让西斯罗人总是不能顺畅的展开攻势,而拔掉甘兰要塞就成为西斯罗人唯一的选择。但是谁也未曾想到一个小小的甘兰要塞竟然被唐军打造成了一个活生生的铁钉子,为了拔除这枚钉子,西斯罗人投入了三十万大军作战,整整一周时间,西斯罗人在甘兰要塞丢下的尸体不下八万具,这样惨痛的损失让西斯罗人心痛不已,而最终的结局竟然还是让数千游骑兵从要塞中得以逃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8/5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