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1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3/895

  “正阳,如果有机会到市委办,或者到开发区,你怎么选择?”曹清泰突然问道。
  “啊?”沙正阳吃了一惊,打量曹清泰,“曹主任,你要下去?到经开区,还是高新区?”
  伴随着南巡之风劲吹,原本还有些名不见经传的开发区和高新区都开始进入人们的眼帘中了。
  像汉都的高新区和经开区都是成立于90年,但是成立这两年里并没有太多的动作,显得按部就班,而且在产业吸聚和发展上也乏善可陈,经开区情况略好,而高新区就简直是虚晃一枪的感觉了。
第020章
火候,机遇
  “现在还没影儿,我本来说想让你到市委办,但是我感觉你似乎对在下边干具体工作更感兴趣,所以才这么一想。”曹清泰摆摆手,似乎还有些犹豫。
  “银台的情况比较复杂,贺仲业的态度比较模糊,我感觉他虽然意识到了当前的政治风向,但是骨子里的抵触情绪可能会让他在表面上做出一些支持的姿态,但是要想指望从他那里得到实质性的支持,很难。”
  “贾县长其实很支持我们,……”沙正阳其实也明白这一点,叹了一口气。
  “贾国英倒是看得准形势,问题是他是县长,贺仲业如果态度暧昧,他很多事情就要受到掣肘,除非贾国英敢豁出去,问题是贾国英有这个魄力么?”曹清泰反问。
  沙正阳想了一想,“主任,我觉得就算是现在局面僵持也对我们没有太大影响,我们公司的扩建工程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进,兼并了东泉酒厂之后,我们的产能获得了很大提高,起码到今年年底可以无虞,也就是明年,尤其是明年下半年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但这也是建立在我们的市场开辟很顺利的前提下,我估计到下半年十四大召开时局面就会更加明朗,到那时候恐怕没有谁还会看不清形势吧。”
  沙正阳不动声色的把“曹”字省略了,只称呼主任,这样听起来更亲近更自然。
  曹清泰似乎没注意到这一点,或者是注意到了,但是却很满意这个省略。
  “呵呵,正阳,你就对这一点这么有把握?”曹清泰笑了起来。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沙正阳引用了一举孙中山的名言。
  “中央已经对前期的治理整顿工作作了小结了,现在就是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时候了,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始终是从中央到地方党委政府最迫切最核心的工作,怎么来解决?只有发展经济!这也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谁不愿意干,谁态度不积极,谁干不好,就说明他头脑不清醒,分不清轻重缓急,那他就该下课!”
  听得沙正阳说“撸起袖子加油干”,曹清泰也觉得颇为有趣,这话说得通俗直白,活灵活现,当沙正阳言辞铿锵的说“谁就该下课”时,曹清泰也更是为之一震。
  若有深意的看了情绪有些激动的沙正阳,曹清泰点点头:“正阳,你这么确定?”
  他得到的各方面的消息也差不多,中央态度越来越明朗,一些传言正在变成现实,甚至在不断向下渗透。
  这也是一种隐性的传递方式,显得更加润物无声,先让大家在心理上有一个接受度,到最后大张旗鼓的推进时不至于引发太大的反弹。
  “主任,恐怕你内心比我更确定吧。”沙正阳眨了眨眼睛,微微一笑。
  “嗯,好了,我不绕圈子了,既然东方红酒业公司的事情你能处理好,我就不问了。”曹清泰站起身来,“本来我是想在下半年想办法把你调到市委办来,据我所知,黄书记的秘书可能要下去任职,但我自己的事情也有一些变化,加上黄书记这段时间没提他秘书出去任职的事情,所以现在看来只能搁一搁了。”
  沙正阳大吃一惊,黄绍棠秘书?!曹清泰竟然在考虑让自己去接任黄绍棠的秘书?
  看见沙正阳一脸不敢置信的表情,曹清泰也摊摊手,似笑非笑:“虽然我知道黄书记秘书这个位置很多人都在梦寐以求,谁都知道走上这个位置,就意味着踏入一条仕途快车道,但我却觉得好像你未必会有多么稀罕这个机会呢?我的猜测有没有错?”
  没错,沙正阳深呼吸了一口气,苦笑:“曹主任,要说谁对这个机会不动心,绝对是假话,只是我这个人呢,有点儿说不出的怪癖,就是不喜欢重复的工作,给您当了半年秘书,受益良多,我现在觉得挺好,……”
  “那我问你一句,现在给你这个机会,调到市委办来,有机会成为黄书记秘书,你愿意来么?”曹清泰神色严肃,打断对方的话头,径直问道。
  “这个……”沙正阳苦恼的挠了挠头,一时间不好回答,好半天之后才道:“曹主任,您面前不敢说假话,真的很难拒绝,但是您说了只是有机会成为黄书记秘书,是么?”
  “当然,除了黄书记自己外,谁还能决定?我只是说你到市委办,凭借之前你在黄书记心目中留下的一些印象,如果能在市委办再拿出一点儿成绩来,或许有一搏的机会。”曹清泰沉吟着道。
  “那太渺茫了,而且您考虑过没有我曾经给您当过秘书,这种情况……”沙正阳看着对方。
  “这我当然考虑过,但你给我秘书时间很短,可以忽略不计,而且以黄书记的胸襟和风格,不会在意这些,……”曹清泰道。
  “未必。”沙正阳却摇头,“秘书这个身份太敏感了,领导心中哪怕有一点儿嫌隙都会有很大影响,我不想去冒这个险。”沙正阳一字一句的道:“而且如您所说,本身也还有许多不确定性,加上东方红酒业这边还暂时离不开,……”
  曹清泰又好气又好笑:“正阳,莫非你真打算把搞这个企业当成你一辈子的事业不成?”
  曹清泰很有点儿不以为然。
  不错,现在看起来这东方红酒业的确很红火,但是这毕竟是企业,而且是一家乡镇企业,在企业上干得再好,也不过是为你自己增添点儿光环。
  但是对你要在仕途上一步一步往上走的人来说,乡镇企业就限制了你,你怎么也只能在县乡一级里折腾,总不可能因为你在乡镇企业干得好,市委组织部都能专门来考察提拔你吧?
  除非是市属国企或者省属国企还差不多,至于银台那些县属国企,根本考都不用考虑。
  “呵呵,主任,有时候还真的觉得这样干下去也不错,不过起码我也得把东方红干出点儿名堂来,局面稳固下来吧?”
  沙正阳不无感慨,现在很多人心目中仍然有着固化的观念和看法,认为搞企业不如从政,甚至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甚至像思想开通如曹清泰依然如此。
  如果说十年后福布斯榜上的许荣茂、郭广昌、刘永好这些人还欠缺一些足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但是二十年后的宗庆后、王健林、梁稳根、李彦宏、马化腾已经足以展示其对地方上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力。
  而到了二十五年后,无论是二马雷任,还是王孙贾这些起起落落的辉煌人物,更有如华为、碧桂园、鸿海这样的企业,落足到哪里,都足以让一方党政主要领导热情相迎了。
  “那你觉得什么时候才能离开?”曹清泰皱起眉头。
  “或许明年年底吧?”沙正阳当然不好拂逆曹清泰的好意,“也不一定,如果公司内部找到合适的接替者,也许可以提前。”
  “正阳,你可真上心啊。”曹清泰无奈的摇摇头,“你自己好好考虑一下,有些机会一旦错过就不会再来。”
  “主任,瞧您说的,不是现在您也还不确定么?等一等看看吧。”沙正阳陪着笑脸,“把县酒厂的问题解决了,公司局面就会明朗许多了。”
  不出沙正阳的预料,县酒厂和东方红酒业的事情就这么搁了下来。
  沙正阳也不在意。
  说实话如果现在县酒厂就算是同意被东方红酒业兼并,公司这边也没有那么多精力来推进。
  五六月份涉及到三个省的市场开辟,正是东方红酒业挟在湘、甘、晋三省取得辉煌战果之势继续猛攻华东和滇省市场的最佳时机,而华东之战更是关乎胜败兴衰。
  这段时间整个管理团队,除了高柏山和董国阳他们几人留守外,沙正阳、宁月婵、焦虹和毛国荣、何维等人都几乎要倾巢出动。
  而1992年也将是东方红酒业确立市场地位的关键一年。
  现在公司所有人都像上足了发条一般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没有太多精力来考虑其他,起码也要等到年底才能真正腾出手来处理其他事务。
  沙正阳也答应了老崔,会在南京和合肥的演唱会上再次出任嘉宾,除了《花房姑娘》和《沧海一声笑》外,沙正阳再加了一首《凡人歌》和《苦行僧》的GAI说唱版。
  当然,删减了其中太多的英语和不太符合时宜的唱词,就纯粹的中文说唱。
  《凡人歌》也是他最喜欢的一首歌,不亚于《沧海一声笑》,《苦行僧》放在这时候,也算是向老崔致敬,但要简短得多。
  只不过两首歌火候没有《沧海一声笑》那么高,所以又花了一些时间好好练练。
  这也是无奈之举。
  沙正阳自己的音乐水准他自己很清楚,虽然在学校里号称文体兼修的高手,但是都是半罐水,要想在老崔的演唱会上当嘉宾,那就只能另辟蹊径才能避免被轰下台了。
第021章
别样生活
  回到家里时,正赶上饭点儿。
  沙正阳从来都不喜欢在外边吃饭,只要能回家吃饭,都尽可能的回家。
  当然父亲一般难得在家,银台楼那边的只要有重要接待或者宴席,都少不了他。
  倒是母亲晚饭基本上都会在家里,相较于父亲的大厨手艺,沙正阳更喜欢母亲的家常菜点,尤其是来一碗稀饭,一个馒头,两样小菜,吃起来格外舒坦。
  沙母有些心疼的看着自己大儿子埋着头唏哩呼噜一口气吃完了两大碗稀饭,两碟小菜也见了底,手上馒头也只剩下了一口。
  这半年里大儿子似乎沉默了不少,回来的时候话也少了许多,沙母无法责怪白菱,正如儿子自己说的那样,感情这个东西本身就是不讲道理的,无法勉强。
  “正阳,吃饱了么?锅里还蒸得有馒头。”
  “够了,妈,我这都第二个了。”沙正阳把最后一口馒头塞进嘴里,拍拍肚子,“还是在家里吃饭最踏实,妈做的馒头最香。”
  “所以回来吃最好,外边那些小馆子卫生让你看了就别想下口了。”沙母端起饭碗菜碟,“你弟弟现在周末回来也不呆在家里,打一头就走,听说他在学驾驶?”
  沙正阳心中暗笑,沙正刚的驾驶执照也早就拿下来了,B照,东风解放随便开,不过沙正阳也不允许他去摸车,一是还在读书,二是他手艺还欠点儿火候。
  “妈,正刚那么大人了,学驾照也很正常,说不定以后汽车普及了,正刚买辆汽车带你和爸出去旅游,看祖国大好河山呢。”沙正阳笑着回答。
  “对了,正阳,上个星期正刚回来说他可能很快就要面临分配了,他不想回县里。”沙母放下碗筷,脸上露出一抹忧色,“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分到市里?”
  “妈,你就别操那么多心了,正刚自己心里有数,而且我看他心思好像也不在教书上,没准儿他自己心里早就有了主意了呢。”
  沙正阳不得不先帮自己弟弟提前给家里人打预防针。
  沙正刚的心思已经有些野了,尤其是和蓝海、朱一彪三人合伙儿组建了这家运输公司之后,几乎没有多少心思再读书了。
  好在这也是大四了,本身就没多少课,加上沙正刚这脑袋瓜子够用,早就和系里的领导和老师先疏通好了,大部分时间其实都是回了银台,只不过没有回家住,就住在了运输社租的房子里罢了。
  通过这几个月的运行,应该说运输公司基本上走入正轨了,尤其是有东方红酒业和汉化总厂这两块较为稳定的运输业务,相互弥补,几辆车基本上就没有挂空的时候。
  哪怕是返空回来也会想方设法接点儿零活,雄心勃勃的蓝海和沙正刚已经在酝酿进一步扩大规模了。
  沙正阳让他们辆稍微缓一缓,等到下半年间气候进一步好转,大下海时代的来临,金融机构也开始配合放松银根的时候,再来考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3/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