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2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5/895

  “自然堂矿泉水也属于东方红集团,和东方红酒业一样。”杨文灿很平静的道:“而这个东方红集团发展起来也就两年,之前只是一家快要倒闭的乡镇酒厂,现在据说东方红集团上半年销售收入突破1.8亿,上缴利税三千五百万。”
  办公室里所有人都有些困惑不解,这和开始说的话题,也就是新来的副主任沙正阳有啥关系?
  “新来沙主任一个月之前还是东方红集团的总经理,这个企业据说就是他一手一脚的做起来的,明白他为什么会破格提拔了么?明白林书记为什么会专门把他从汉都点将到咱们宛州么?”杨文灿环顾四周,平静问道。
  办公室里所有人都是目瞪口呆,一脸不敢置信,包括那敦实汉子,嘴上的烟蒂烟灰都快有半寸长,都不知道去抖落一下,目光呆滞。
第014章
首当其冲
  “东方红集团?半年销售收入1.8亿,上缴利税3500万?”这个数字一下子就把一干人给震住了。
  都在市委办里工作,对宛州的情况大家还是知晓一些的,整个宛州貌似都没有一家全年销售收入破亿元的企业吧?
  这个沙正阳竟然在两年内就打造出这样一个企业,半年销售收入破1.8亿元,那岂不是意味着全年销售收入轻松破3亿,甚至可能达到4亿?
  去年整个宛州全市GDP也不过120亿都还差一点儿,今年预计能突破150亿,这个东方红集团一家企业一年销售收入就能实现4亿?
  虽说这销售收入和GDP数据不同,但是像白酒和矿泉水这一类的生产企业,其增加值可想而知,这种企业对GDP拉动是相当明显,尤其是在上缴利税上更是惊人。
  “杨主任,你说这位沙主任之前一直担任东方红集团总经理?这么年轻就担任这样大一家国企老总,这怎么感觉也觉得有些古怪吧?”
  敦实汉子不敢再直呼名字,也不好用“这人”这一类带有贬义味道的称谓来称呼对方了,很显然杨文灿的介绍颠覆了他们的认知,也然他们第一次对这位即将到来的市委办副主任充满了好奇的同时,也多了几分敬畏感。
  销售收入破三亿甚至四亿的企业在宛州几乎就是不可想象的存在,这样庞大一个企业却掌握在这样一个年轻人手上,当然让他们无法理解,自然也就觉得里边肯定有什么特殊原因。
  “东方红集团不是国企,是一家股份制的乡镇企业,而且两年前濒于破产!”杨文灿不得不再强调一遍,“我刚才就说了,是这位沙主任一手把这家企业救活,并带到现在年销售收入几个亿的境地,而自然堂水业更是他一手缔造,明白么?他那个时候是企业所在乡镇的一个干部,是主动请缨去搞这个企业的。”
  “啊?!”无数人的嘴巴都张大无法合拢,无论如何他们也不敢相信这种事情,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杨主任,您的意思是正是因为沙主任在搞企业上做出的成绩,所以他就被提拔了,呃,应该是破格提拔了?”那名四十来岁的高瘦男子忍不住问道。
  只有这样才符合逻辑,国有企业中领导干部转任政府机关里的领导也不鲜见,只是这位沙主任却是从政府干部去乡镇企业干,然后又杀回来,当然等待他的是提拔。
  “大概是这样吧,两年时间搞出一家销售收入几个亿的企业,你们谁要有这个本事,我估计市委别说副处级,就是正处级位置给你们一个,也未尝不可。”杨文灿回答道。
  汉都距离宛州太远了,像宛州市委这些干部自然对汉都那边的情况不太了解,但是毫无疑问新来这位沙主任绝对是一个不简单的人物,市委书记钦点过来也正常。
  只是担任市委办副主任这个职位有些奇怪,照理说也应该安排到市开发区任职更合适吧?正好可以发挥在搞企业上的特长。
  ……
  沙正阳自然不清楚自己的名声已经悄无声息的在宛州市委里边传开了,甚至还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市委秘书长授意传开的。
  他现在还忙着处理自己在汉都在银台这边的事务,真要到了宛州这边,恐怕一个月能回来两趟都算是不错了。
  考虑到宛州那边在工业经济这一块上的薄弱,以及短时间内恐怕难以返回条件更好的汉都,沙正阳不得不认真考虑未来在宛州重新打造一块工业产业的规划。
  但宛州对他来说太陌生了,除了知道人口众多,农业条件比较好外,其他就真的是一片空白了,如果要想在宛州发展工业这一块,还得要实地考察了解之后才行,只是时间上却是有些紧了。
  除了在工业这一块考虑外,沙正阳也要考虑林春鸣交给他的其他任务,比如产业培育和招商引资上应该走什么新路子。
  宛州也有经开区,但情况不佳,比起汉都还更不如,只是刚把规划做出来,一两条主干道铺设出来,也有几家企业进入了,但总的来说都属于非常原始初级的开发阶段。
  沙正阳花了半天时间再度去拜会了桑前卫和郭业山,不过这个时候决定已经做出,也就是相当于一个通报,同时也要倾听他们对自己的告诫和提醒了。
  “坐吧,知道我为什么找你?”沙正阳上下打量了一下卢雅,笑着道:“放心,我没有想让你回宛州的意思,你家都安在这里了,而且汉都再怎么说也比宛州强得多吧?”
  “沙主任,您言重了,我这有个小小的副科级干部,也没啥特殊的能力,怎么能入您眼,你可是林市长钦点的头号大将呢。”
  卢雅笑得很开心,沙正阳能在这个时候找自己,这让她既感到骄傲,也让她心里踏实。
  “开发区这边工作怎么样?还顺手吧?”沙正阳其实也就走了一个多月,但感觉就像是已经走了很久了。
  “还行吧,朱县长过来,也很重视,黄德新走了,您那位同学,汪剑鸣汪主任还是挺能干的,我觉得我和他配合也还是比较默契。”卢雅大方的道:“你应该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啊。”
  卢雅的评价很客观,朱伟忠也好,汪剑鸣也好,应该都还是有能力的角色。
  朱伟忠除了心胸狭隘有点儿喜欢站队外,能力肯定有,否则贺仲业和贾国英也不会一力推他上位,甚至把姚渊都给挤了下去。
  汪剑鸣就不用说了,前世中也能在和自己的竞争中不落下风,岂是庸庸碌碌的角色?只是这一次造化不一样,自然无法对比了。
  “别,别说什么楷模,听起来有些瘆人。”沙正阳赶紧摇手制止卢雅的话头,“好了,我也不绕圈子了,没别的意思,就是坐一坐,道个别,顺带想了解一下宛州那边的情况,你知道我以前甚至连宛州都没去过。”
  卢雅也笑了起来,“沙主任,你连宛州都没去过?好歹也是汉东第一大市啊。”
  沙正阳前世中自然也是去过宛州的,但也是泛泛而过,今世除了路过外,甚至连车都没下过。
  现在骤然要去宛州工作,卢雅好歹是宛州人,能够给他提供一些最基本的情况。
  “真没去过,要不怎么会找你来了解情况,我记得你和你丈夫都是宛州人吧?”沙正阳记忆力很好。
  在完成了华祥电子和华瑞玩具两家企业的招商引资之后,管委会组织大家一起去紫柏山玩了两天,可以带家属,卢雅和她丈夫一起来的,他有印象。
  “嗯,我是香城人,他是东峡人。”卢雅点点头,“他在这边当兵,所以我们才认识。”
  卢雅的丈夫是银台县武警中队的指导员。
  “哦,那说说宛州那边情况吧。”沙正阳其实也没有抱太多希望,毕竟人家两口子都早就在这边定居了,还能了解一个啥情况,也就是觉得卢雅头脑清晰,思路细致,所以顺带的了解一下。
  “说什么呢?”卢雅摊摊手,“宛州的情况是肯定无法和汉都比的,我们那边主要都是农业为主,你也知道桐柏盆地,嗯,也叫汉东盆地,农业条件还是很好的,而且周围山地丘陵气候也不错,河流众多,森林植被保持得很好,……”
  “卢雅,你知道我不是来听你夸你家乡的,我就是想了解一下宛州那边的情况,另外想听一听,你觉得如果在宛州要想发展经济,可以走哪些路径?”沙正阳慢悠悠的道。
  卢雅眼睛一亮,“沙主任,你不是又要复制在我们这边开发区的路子吧?这可不厚道。”
  “有什么不可以?这是你的专利么?我觉得要说专利,我也该有份儿吧?”沙正阳笑着道:“再说了,银台和宛州相距千里,沿海那么多企业,有本事各显神通,难道还能成竞争对手不成?”
  “沙主任,其他我可不敢多说,宛州那边民风淳朴,人踏实善良,勤劳忍让,但除了农业外,没有啥工业基础,市区两个区其实就是两个县,原来的龙陵县和宛县,后来宛州成立地区,宛县改名宛州市,87年撤地区建市宛州市又改成宛阳区,龙陵县变成龙陵区,两个区主要以苍河为界,……”
  在之前沙正阳也已经拿着宛州地图好好琢磨了一下,十县二区,面积广大,人口众多,怎么看都是一个好地方,可唯独城市化进程缓慢,缺乏工业基础,这一下子就让前面的优点变成了缺点,因为这就意味着,你要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化和增收问题,而且任务艰巨。
  解决五百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可比解决两百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和增收的压力要大得多,这道题立马就要摆在林春鸣身上,也是给沙正阳的第一道考题。
  虽然林春鸣还没有正式给沙正阳出题,但是沙正阳已经预料到了,这道题首当其冲,跑不了。
第015章
千里之行
  其实这道题和培育产业,甚至发展工业是一体两面,要解决如此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收问题,只有依靠发展以工业为主的二三产业。
  就目前的宛州来说,发展第三产业只能依附于第二产业的发展。
  只有在第二产业的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时,第三产业才能真正发展起来,当然这其中也会有相互促进的效应,但关键还是第二产业的发展。
  宛州市户籍总人口达到了一千万出头,就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从去年开始,全省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规模日渐扩大,而且是快速上升的势头,宛州市也不例外。
  这些外流务工的农民工除了汉都和嘉州这两座省内主要城市之外,更多的还是前往京津沪深等大城市以及沿海发达地区。
  按照现在的预计,估计到1995年,全省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会超过八百万,其中跨省区域流动的农民工会超过二百五十万,这其中几乎占到了全省总人口六分之一的宛州市就会超过五十万。
  这是沙正阳从省里获得的一些数据做出的推断,预计差距不会很大。
  五十万劳动力外流到省外,这还没有包括到汉都、嘉州以及省内其他城市打工的人口,相当骇人了。
  如此大量的人口外流,其主要原因就是宛州的城市化进程缓慢,工业经济支撑不了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
  同时本省乡镇企业在经历了八十年代的一个发展高潮期之后开始出现衰退迹象,尤其是一些县乡中的小乡镇企业在面对日益白热化的市场竞争时,越来越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大量破产关闭,其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大大下降。
  与此同时,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高速发展,外资、乡镇、私营经济迅猛发展,加上城市化进程远快于中西部地区,自然对这些剩余劳动力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沙正阳知道自己没有能耐一下子就把这些外流劳动力吸引回来,但是他希望自己能够在宛州做一些事情,为宛州工业经济的发展出一把力,尽可能的减缓劳动力外流,也算是为宛州城市化进程助推一把。
  对于卢雅的介绍,沙正阳也是一边听一边问,同时也征求了卢雅的一些看法,应该说还是有所获的。
  同时,沙正阳也越发意识到这一次到宛州工作的挑战有多么大,这样大一座城市,人口如此之多,不是单靠一两个项目或者拉来一两家大企业就能解决问题。
  这需要从整个体系机制上来寻找合适的路子解决问题,而且还要尽可能的想办法走到前列。
  否则一旦省内乃至中西部地区的这些城市都慢慢醒悟过来,都开始加大力度招商引资时,你会发现难度会越来越大。
  和卢雅道别分手,沙正阳开着簇新的丰田佳美往回走。
  一看就知道这是美规的丰田佳美,2.2排量,深灰色的漆面看上去很具有层次感,开了还不到四千公里,正是最舒适合用的时候。
  这是一辆高配的XLE版本,进口进来多少钱沙正阳也懒得多问,免税,再加上黑牌照,但无论如何也不及雷霆那辆凌志GS300。
  不得不承认日本人在发动机调校上做到了极致,声音很小,开起来也很舒适,国内汽车产业要赶上日本人,还得要鼓大劲儿。
  回到家里,该收拾的东西也收拾得差不多了,父亲母亲都还等着沙正阳。
  明早沙正阳打算七点半从家里出发,估计如果路上顺利的话,八个小时能到宛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5/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