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895

  至于说韩轩合适,这陈鹤去争取了一个名额回来,一并解决这是皆大欢喜的事情,自己发这么大脾气,好像就有点儿无法宣之于众了,否则就太有针对性了。
  好歹沙正阳也还是前县长的秘书,而常务副县长赵嵩和曹清泰的关系也还不错,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才对。
  坐在会议桌旁的其他几个人面面相觑之后,都低下了头,手中的钢笔有意无意的在笔记本上涂画着。
  本来就是一个走个形式过场的支部会,之前陈鹤也和他们都通过气了,就是举一下手,通过沙正阳和韩轩为预备党员的程序而已,怎么却又弄得这两位有点儿针尖对麦芒了?
  陈鹤是县府办支部副书记、县府办副主任,实际上也就是常务副主任的意思。
  朱伟忠是县政府党组成员、县府办主任,朱伟忠当然是一把手,但一把手能有多大的权威也得要看你自身的威信和人格魅力,以及在处理什么事情上。
  像这件事情朱伟忠大发雷霆就让一干政府办支部的党员们都有点儿不以为然了。
  朱伟忠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自己还是大意了,这事儿如果在之前自己先和其他几个人通通气,肯定就能按照自己的意图走,沙正阳休想被吸收入党。
  但是陈鹤这个家伙居然给自己来了一招瞒天过海,之前一声不吭,事到临头自己才知道居然又要了一个名额来,一下子就把自己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相当被动了。
  这个时候不可能把这个名额退回去,自己再要纠缠这事儿,也显得自己心胸太过狭小,一个入党名额而已,哪怕是自己对沙正阳再不满意,也不至于非要在这个事情上纠缠不休了。
  但就这么忍气吞声的让陈鹤得逞,朱伟忠又咽不下这口气。
  目光盯着陈鹤,朱伟忠也知道这个副手一直对自己的态度是不冷不热,当然这家伙也有点儿本事,赵嵩据说很欣赏他,但朱伟忠并不在意。
  “吸收一个同志入党,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支部更应该认真对待,不能随随便便走个形式。”朱伟忠阴柔的目光从陈鹤脸上收回,然后回到其他人脸上逡巡了一圈,这才慢吞吞的拿捏着语言。
  “虽然机关总支给了我们两个入党名额,我们县府办也的确有两个同志是处于考察期,噢,不对,现在只有一个同志了,沙正阳下周星期三之前就要到南渡乡报到,不属于我们县府办的同志了,所以给了我们两个名额,并不意味着给了多少名额,我们就要按照这个名额来吸收,这还是要看申请入党的同志表现如何,是否符合了作为一名党员的条件,这一点要请大家认真考虑。”
  “沙正阳同志要下周三才到南渡乡报到,在此之前他仍然是我们县府办的干部,这一点我想没有什么异议。”陈鹤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淡淡的道:“朱主任说是否吸收一名同志入党,主要还是考察这名同志的条件是否符合党员标准,我觉得说得很对,但是否符合党员标准我们还是应当要从客观理性的角度来看待。”
  “年轻同志你要用一名老党员的政治觉悟和表现去要求,肯定有许多不足和缺点,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否定他们,想当年我们入党的时候,不也一样有许多不足和缺点么?我们更应当看到他们的优点和上进心,把他们吸收进党组织,严格要求,将会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这是我个人的看法。”陈鹤的话针锋相对。
  被陈鹤不软不硬的话给顶回来,朱伟忠一时间也是无言以对。
第040章
化险为夷
  看看其他办公室里其他诸人的面部表情,就能感觉到他们都对自己有些不以为然,这让朱伟忠也是忍不住咬牙切齿。
  陈鹤这厮,居然给自己来这么一手偷袭,弄得自己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了。
  在这样纠缠下去,恐怕只会让这些人对自己的看法更不好,而且太过于刻意针对沙正阳,也会让外界对自己的胸襟更有非议。
  朱伟忠不是不知道自己这方面的弱点,贾书记就曾经善意的提醒过自己,他不能不考虑这一点。
  若是自己继续不依不饶,传到贺书记和贾书记耳朵里,尤其是贾书记极有可能马上要当县长,只怕对自己的观感就没那么完美了,对自己的发展也更为不利。
  朱伟忠其实并不是不清楚自己的毛病,他只是觉得自己不过是“眼睛里揉不得沙子兼嫉恶如仇”,见不得一些人罢了。
  像沙正阳这种表现平庸的角色,呆在县府办里就是占名额,把沙正阳弄出去,下一步县府办也可以调入新人,他也早就有看好的人选。
  不过自己还想要再进一步就由不得自己的喜好,这一点朱伟忠还是很清醒的。
  年底有一名副县长会到人大去,空缺出来一名副县长职位,加上这一轮贾国英很有可能会晋位县长,那么整个县委县府里边都会有一轮动作,空缺出来的副县长可能有两个甚至更多。
  朱伟忠知道自己还面临着诸多的竞争对手,像西水镇的桑前卫、东沱镇的姚渊,甚至还有南渡的郭业山,实力都不俗,都各有优势,自己并不占优。
  除了桑前卫据说可能要直接出R县委办主任外,像姚渊和郭业山都是盯着副县长位置在,加上还有可能会从市里直接下派而来的人选,朱伟忠觉得这一仗自己还真的没有太大把握。
  这个时候自己就更不宜引来外部的非议了,小不忍则乱大谋。
  想到这里,朱伟忠知道这事儿自己只能暗自吞下这口恶气了,再纠缠下去,得不偿失,自己何须和沙正阳这种不值一提的人较劲儿?
  真以为自己是一个重点大学毕业生就不得了了,去乡镇好好打磨打磨就会让他明白这个世界多么的现实。
  皮笑肉不笑的瞄了一眼陈鹤,朱伟忠压住内心的郁闷,点点头:“陈主任说得很好,年轻同志的确有很多不足和缺点,但是优点和积极性也还是要鼓励,希望年轻同志在被吸收入党之后要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陈鹤终于松了一口气。
  他最怕朱伟忠不依不饶,毕竟对方是主任,是支部书记,如果说对方先来一招暂停会议,下来再和别的几位打招呼,还真不知道结果会如何。
  现在看起来,朱伟忠还算是明智,纠缠下去,沙正阳固然无法被吸收入党,但是朱伟忠一样要落个刻薄寡恩心胸狭窄的坏名声。
  连一个马上就要离开的干部入党都要卡一卡,足见此人心胸,这个名头要背上,他朱伟忠想要竞争副县长就要成为被人攻讦的把柄了。
  县府办支部会议终于散了,一个圆满的会议,通过了吸收沙正阳和韩轩二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支部决定,预备党员时间从即日起,并报机关党总支。
  陈鹤下来回到办公室,感觉也有些疲惫。
  虽然支部会议只有短短半小时,但之前陈鹤做的工作可不少。
  提前有针对性的向其他党员表明态度,同时也隐晦的表明多争取了一个名额是考虑到韩轩虽然考察期刚满,但考虑到韩轩表现不错,所以一并解决。
  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就让办公室里一干党员们都觉得沙正阳的确该优先考虑,而韩轩也应当争取解决,现在既然有两个名额,自然也就是皆大欢喜的事情了。
  当然这也是利用了朱伟忠不愿意在这件事情纠缠不休,更不愿意闹大有很大关系。
  也算不负Z县长的嘱托了。
  之前赵嵩的嘱托也让陈鹤有些惊讶,他印象中赵嵩和沙正阳可没啥交情,至于曹清泰和赵嵩关系不错,那也仅限于二人之间,轮不到这个并没有入曹清泰眼的秘书。
  他并不知道沙正阳在得知自己去南渡之后就把情况打电话向曹清泰做了报告,而且很委婉的表示希望在去南渡之前把入党问题解决了。
  沙正阳很清楚陈鹤对帮助自己并没有太大的动力,顺水人情可以做,但是要冒和朱伟忠对决的风险,沙正阳很怀疑陈鹤有没有这个魄力和勇气。
  可如果有赵嵩的叮嘱,相信陈鹤就可以和朱伟忠掰一掰手腕了,而且如果得手,也有助于陈鹤建立自己的威信。
  事实证明,沙正阳的谨慎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
  已经记不清南渡乡政府的模样了,前世中给沙正阳最深的印象就是乡政府大院里有一颗三人抱的皂角树,据说树龄有千年。
  但后来老乡政府划给了乡敬老院,新的乡政府搬到了距离集镇两里地的新街上去了,没隔多久,沙正阳就调离了银台,就再也没有去过南渡。
  自行车是家里的,半新旧的凤凰二六圈。
  原来沙正刚骑过一段时间,但是沙正刚嫌太矮,就丢在家里。
  沙正阳重新买了一辆二八圈的永久交给沙正刚,这辆自行车就放在了家里做替补,现在也正好就成了沙正阳的“坐骑”。
  用废机油好好擦拭了一番,二六圈的凤凰看起来完全不像是有五六年车龄的老车,铃铛声清脆,再加上新换的坐垫,怎么看都是光泽照人的一辆新车。
  沙正刚早已经起床出去跑步起来了,作为体院学生,沙正刚对自己要求比沙正阳高得多,沙正阳只是一个两千米就回家,而沙正刚则要跑够五千米,还要活动一番。
  沙正阳觉得自己这个弟弟什么好习惯没多少,但是每天坚持锻炼倒是一直支持以恒了,从初中时代开始,连带着自己都被沙正刚带着一并喜欢起锻炼来了。
  只是沙正阳却没有沙正刚那么好的体育天赋,看似样样精通,其实门门稀松,游泳耐力不如沙正刚,打篮球被沙正刚碾压,跑步无论是爆发力还是耐久力都一样不及,羽毛球更是被沙正刚屡屡打爆,所以沙正阳最不喜欢和沙正刚一起锻炼,顶多就是一块儿跑跑步。
第041章
不能太Low
  从饮食服务公司宿舍出来,沙正阳蹬上自行车,清晨的凉风掠过面颊,很舒服,连带着沙正阳的心情都好了不少。
  今天是7月1日,星期三,也是自己必须要到南渡去报到的最后一天。
  沙正阳没有矫情,但也没有那么主动,既然给了自己三天时间,他没理由不用足。
  手里的事情真不少。
  一边要帮“冯文豪”梳理一下第一本书的大纲和开头。
  这不是一个轻松的活儿,哪怕有着前世中对网文小说的深刻理解,但是毕竟提前了十多二十年,这个时代读者的口味未必就和二十年后一样,如何既要有超越时代的新颖独到,同时又要结合这个时代读者的喜好,也是让沙正阳煞费苦心。
  必须要一炮而红。
  否则不但难以打开局面不说,估摸着“冯文豪”也好丧失继续写下去的信心了。
  其实要编撰故事情节细节不难,只要对冯子材稍加指点,对方就能领悟得到,但是要把这一个故事的大纲给勾勒出来,而且要环环相扣,不至于写崩,那还得好好琢磨一番。
  除了要为“冯文豪”量身打造一本新时代的警匪黑帮流行小说外,沙正阳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汉化总厂的事儿。
  白菱的事儿和买车揽活儿的事情,两桩都和汉化总厂有关,不过这两桩事儿只是让沙正阳挂心,具体跑腿轮不到他。
  但往往是这种挂心的事儿更让人纠结烦躁。
  写书码字的事儿已经有了一些眉目,但白菱和买车揽活儿的事情还没有消息。
  沙正阳也知道没有那么简D县里和汉化总厂、汉钢这些省属国企都还有些距离,这些省属国企更像是一个封闭的社会,有自家的生活区,有自家的商店、电影院、菜市场、学校、医院,所以与县里的接触不算多。
  以读书为例,两大厂的子弟校每年分配来的师范大学毕业生不少,但是教学水平却总是上不去,真正想要在高考考个好成绩的两大厂子弟,还是的要去银台中学或者东关中学读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