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2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7/895


第092章
书记碰头会
  林春鸣的态度决定着效率。
  在获得了钟广标、叶和泰以及明永昌的支持后,事实上林春鸣在宛州市委的话语权稳步提升。
  作为一般情况下都应当与一把手保持一致态度的分管党群工作的市委副书记唐华态度虽然偏于中性,但只要不是特别不符合他的观点的,他都理所当然的会支持一把手的意见。
  所以在这种事情上书记碰头会基本上就能把很多事情定下来,更不用说冯士章在到省里开过几次会之后,也意识到了省委省政府对宛州局面的关注,也倾向于要通过改革来打开局面。
  书记碰头会在整个九十年代很大程度取代了常委会的作用,尤其是一般重大性的事务,都需要先要在书记碰头会上统一思想,然后拿到常委会上来进行明确。
  这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作为一把手的权力,你可以通过召开书记碰头会来先行协调处理好一些意见分析,但如果的确在书记碰头会上难以形成共识,可又必须要马上决定的事情,你也可以直接拿上常委会来进行表决,前提是作为一把手你要对常委会有足够的掌控力。
  很显然林春鸣对自己的意见在书记碰头会上形成共识还是有充分自信的,之前他只和冯士章、唐华、孟子辉三人简单通了一个气,谈了近期的一些亟待推进的工作。
  倒不是说林春鸣有多么托大,而是他要研究的这几项工作都是刻不容缓的,而且大部分都已经形成了共识的,只是在个别细节问题上可能还有一些分歧,但都无关大局。
  看见孟子辉和叶和泰联袂而至,正在走廊上和明永昌说着话的沙正阳赶紧站开一步,含笑招呼道:“孟书记早!叶部长早!”
  “不早喽,快九点了,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研究,早敲定,早推进。”
  孟子辉头发不多,两鬓也有些斑白,平素话也不多,但是精神状态却很好,一双眼睛很锐利,倒是很符合纪检干部的味道。
  今天孟子辉的这番话倒是颇有深意,让沙正阳刮目相看,让他也意识到恐怕林书记早已经在不动声色间做了许多工作了。
  “正阳,今天要研究招商引资局和投资促进局的班子,你这也挂了一个筹备组副组长,难道林书记和老明舍得把你也放出去?”叶和泰笑着道。
  “嗨,叶部长,这也是林书记和钟书记的意思,非得要让我挂这个头衔,说我原来在汉都那边搞过一段时间的招商引资,尤其是和港商接触过几次,所以让我来打个头阵,凑个数。”
  沙正阳也知道自己挂这个筹备组副组长又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本来就僧多粥少,现在只明确了马长伟担任常务副组长,他原来是工商局副局长,这一次从工商上出来到招商局,肯定是要解决正处级职务的。
  按照惯例招商引资局和投资促进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但最起码副职也得有两个,甚至三个,你沙正阳已经市委办副主任了,怎么还要来占一个坑,这不是膈应人么?
  “倒也是,咱们宛州这几年的招商引资工作乏善可陈,正阳,你可得好好露两手,省委省政府今年可是一直在关注咱们,拿不出点儿像样的东西出来,林书记和冯市长都不好交票啊。”叶和泰看了沙正阳一眼。
  “叶部长,您这么一说,我都紧张起来了。”沙正阳也笑了起来,“在汉都时也是赶上了,但这边宛州是白手起家,情况也不一样,只能尽力而为了。”
  孟子辉轻轻叹了一口气,脸上若有所思。
  “上个星期我到省里开会,一位省领导表扬涪岗纪检工作走到了全省前列,说涪岗纪检工作在企业改制和招商引资工作中都主动介入,既起到了保护干部的效果,同时也起到了防微杜渐的作用,为涪岗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发挥了重要作用,哼,我就在琢磨,是不是因为涪岗经济发展起来了,所以省领导也就自然而然对涪岗青眼相加了呢?这叫什么,一俊遮百丑?”
  孟子辉的话让一干人都沉默了下来。
  在座的几位都是明眼人,一地经济发展现在越来越成为省里边评判一地班子的主要依据,甚至还在向唯一依据的趋势发展。
  所以没发展就没话语权,这句话一度在省计委几位领导那里广为传颂,也让人感触莫名。
  涪岗这几年经济增速一直位居全省前三,从90年到92年,连续三年以高于全省经济增速4个百分点的速度一跃成为全省仅次于嘉州和汉都的经济第三强市,虽然在整体实力上与嘉州汉都还相差甚远,但是却把宛州甩在了身后。
  而昭阳的经济发展速度也很快,一直在和涪岗争夺经济增速的冠军,但最近三年都被涪岗压在了身后,但其仍然紧追涪岗,其经济总量也在92年正式超越了宛州。
  两个都只有宛州一半人口的城市却在经济总量上实现了对宛州的超越,把宛州挤到了全省第六位,这不能不说对宛州来说是一大耻辱。
  可以说从年初到现在省委连续出手都宛州市委班子进行调整,未尝没有昭阳的经济总量超越宛州的缘故在里边。
  正好冯士章和钟广标二人并肩走了过来,看见几人气氛似乎有些尴尬,冯士章也就问了一句,孟子辉把自己刚才的话再说了一遍,冯士章和钟广标二人都是沉默无语。
  宛州地位的跌落是显而易见的,甚至这种跌落速度还在加速。
  通河正在崛起,其发展势头似乎更猛,和昭阳、涪岗在汉西那边不同,通河就在汉东南,处于宛州到嘉州正中间,通河地区的快速发展更是把宛州衬托得格外黯淡。
  如果连通河地区的经济总量都超越了宛州,那未来宛州就真的只能和安襄、武阳、秦都这些位于全省底部的城市为伍了。
  孟子辉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提出来的这个话题很不招人喜欢,让大家心情都变得不好起来,沙正阳也觉察到了这一点,赶紧插话:“冯市长,钟书记,唐书记都先来了,人就齐了,……”
  冯士章点点头:“那就过去吧,别让林书记和老唐他们等着。”
  林春鸣并没有意识到这样一个插曲,看见人都到齐了,便开始开会。
  议程四个,一是筹建招商引资局以及推进招商引资事宜;二是,党政代表团赴长三角珠三角考察;三是研究三线企业搬迁事宜;四是研究市属国有企业的状况和商讨改制事宜。
  除了赴珠三角和长三角考察学习这件事情相对简单外,其他三个议程,哪一个都不轻松。
  所以林春鸣先把相对简单的赴长三角珠三角学习考察事宜定了下来,不过这和当初的设想略有不同,林春鸣提出考察学习规模可是适当扩大,原来确定的只有各区县的书记,但林春鸣提议将区县长也纳入进来,并且还要考虑在94年春节前,再组织一轮包括一些区县副职出去学习考察。
  这个提议让一干人都有些震动,这意味着涉及面将会相当大,而在开支问题上也会相当巨大。
  “林书记,这个规模是不是太大了一些?”孟子辉提出了担心,“省里一直在说这个公费学习考察的问题,省纪委也一直在发文,我担心我们这要去闯了高压线,不划算,……”
  林春鸣也知道孟子辉这是在替自己考虑,他点点头:“嗯,我知道这可能会引来有些攻讦和怀疑,不过没关系,我会提前向省委省政府和省纪委作报备,我们去哪里,哪些人参加,安排布置的依据和目的,都要做一个详细的汇报。”
  “这个问题上我也思考了多次,但我还是觉得这笔钱该花还得要花,我们十县二区要发展,关键还是在这批干部身上,古语云,郡县治,天下安,郡就是我们市这一级,而县就不说了,所以不让我们这批郡县干部真正感受到来自沿海地区日新月异发展的巨大压力,不让他们深刻领会到人家是如何不断创新突破谋发展,我觉得我们宛州的局面就难以有巨大的改观。”
  林春鸣的态度很坚决,孟子辉只是提出来提醒一下林春鸣,林春鸣既然态度这么坚定,他自然不会去多说什么。
  “林书记说的也是,多的都花了,也就不在乎多几个了。”冯士章也表示赞同,“学习考察,那也就要一个学习考察的样子,回来之后总得要拿话来说,怎么来改变自己地盘上的面貌,恐怕光是随便几句话就把市里边打发了,不行吧?”
  “嗯,”见冯士章主动提到这点,林春鸣也就顺水推舟,“正阳,你得要给他们出几道题,先交给他们,要让他们在去考察学习之前好好温习一下,总得要有针对性的考察学习有所获。”
  第一个议程波澜不兴的过了,完全没什么悬念。
第093章
破局,解题(1)
  接下来的议程就是研究招商引资局暨投资促进局筹建事宜。
  “广标,你谈谈招商引资局暨投资促进局筹建工作情况。”林春鸣顿了一顿之后,才又道:“这件事情须得要立即敲定,据我所知,涪岗、昭阳、通河、武阳都已经在筹建招商引资局了,汉都和嘉州也在筹备,我们最先提出来,但又落后了。”
  在座众人心中都是一沉。
  又落后了,这话听起来格外不是滋味,但却是现实,一个多月时间,就这么白白拖过去了。
  林春鸣一来就提出了要筹建招商引资局,而且马不停蹄的就和冯士章去向省里汇报了,省里也明确了予以了支持,但接下来这一个月却拖拖沓沓,一直没有多少进展。
  “设立机构我们已经慢了,但招商引资工作决不能落到后面,必须要走到前面!”林春鸣语气空前严厉。
  这恐怕是在座众人第一次听到林春鸣用如此语气说话,心中都是一凛,看来这件事情对林春鸣又是一个刺激,也使得众人感觉到林春鸣已经越来越不满意于现在宛州市里的这种工作节奏了。
  “宛州的招商引资工作,包括各县,做得很差,我调研这么多个县,无一例外,基本上都是停留在纸面上,而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对接单位,开发区发展严重滞后,甚至有些地方毫无动作,这和汉都、嘉州乃至涪岗、昭阳这些地方的招商引资相比,在起步上就已经落了一个台阶了。”
  林春鸣本来不太想就这个问题多说,但是落在这话题上,却又忍不住要多说几句。
  “我又说远了,还是回到正题上,招商引资局暨投资促进局的组建刻不容缓,先把班子和架构定下来,一个星期内要把办公地址选好并搬进去开展工作!”
  林春鸣意识到有些时候真的需要自己独断专行,否则一个事情就会被无限期的扯皮拖延下去。
  “我和士章、老唐以及和泰都通过气了,让正阳挂筹备小组副组长,没有别的意思,就是加快进度,正阳在汉都从事过招商引资工作,和外商打过交道,经验相对丰富一些,我们宛州的干部在这方面很欠缺。”
  “这是好事,正阳在这方面能力有目共睹。”冯士章率先支持。
  “另外就是招商引资局的班子建设问题,除了马长伟外,正阳只是临时筹建,一旦招商引资局暨投资促进局工作走上正轨,正阳就要回市委办,几项专项工作都还等着他。”林春鸣点点头,“大家可以议一议人选问题,和泰,你介绍一下近期组织部研究推荐的人选,另外考虑一下马长伟调离工商局之后,空缺的工商局副局长人选,也一并研究了。”
  叶和泰不紧不慢的点点头:“按照林书记的指示,部里边近期已经做了综合研究,招商引资局暨投资促进局班子设置,一正三副,另外内设机构为综合办公室,人事财务处,招商引资一处,招商引资二处,服务中心,政策研究室,编制28人,主要人员从市委办、市府办、市计委、市经委、市工商局、市税务局几个部门抽调。”
  “班子成员中,除马长伟在上一次书记办公会和市委常委会上已经明确,尚缺三人,如果沙正阳不计入其中,也需要补充三名班子成员,市委组织部结合市招商引资局暨投资促进局工作需要,考虑了五名候选人选,……,曲晓伟,女,35岁,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籍贯宛州龙陵,目前任市委办公室综合一处处长,……”
  听到叶和泰把曲晓伟列为介绍人选的第一个,冯士章忍不住皱了皱眉。
  虽然在介绍人选问题上先后并不代表什么,而应当以明确人选之后市委组织部对党组成员行文顺序为准,但是叶和泰这种介绍肯定会给大家形成先入为主的心理定势。
  冯士章倒是对曲晓伟没有太多的看法,但另外一个人选邬兆强本来就是市林业局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在冯士章看来,这理所应当的就应该是第一人选,或者说就应该是未来市招商引资局的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人选,但叶和泰这家伙却这么做,无疑有其特殊用意。
  似乎没有感受到来自冯士章的疑惑目光,叶和泰仍然按照着自己的节奏介绍着其他几个候选人。
  “金九东,男,43岁,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现任市工商局法规处处长,……”
  沙正阳并没有参加这种会议的资格,起码前两项议程都没有能参加,一直到开始第三项议程时,他才获准列席,主要是要由他来具体介绍这两项工作的具体构想和推进情况。
  “各位领导,我来先介绍一下前期三线企业搬迁的工作推进情况,以及下一步我们的工作构想。”沙正阳态度平和,对这个会他准备了很久,可以说胸有成竹。
  “按照市委要求,前期我和市委办、市委政研室也对我市境内的七家三线军工企业以及两家科研院所进行了对接和情况摸底,而后在钟书记来了之后,我们也对这就家企业单位进行了一次拉网式的调研,掌握了其基本情况,……”
  “尤其是根据省委要求,优先研究和推进企业办社会这一块的工作以及企业最关心的职工楼建设规划工作,我们组成了工作领导小组,其中编办、劳动人事、教育、卫生、国土、建委的同志也做了大量工作,到目前为止我们也有了一些基本规划,……”
  “按照既定的方案,首先移交的将是七家职工医院和七所子弟校,这中间,七家医院和医务所共涉及到医护人员、工勤人员九百六十三人,子弟校及其附属幼儿园涉及到教职员工一千二百三十三人,另外列入第二批移交的职业技工学校(含实习工厂)七所,涉及到教职员工六百九十人,……”
  听见这样庞大一批人员要移交给市里边,而且都会变成要吃财政饭的事业编制人员和工勤人员,在座的众人都是一阵头皮发麻。
  宛州市财政本身就不宽裕,虽然按照中央和省里的政策规定,会有五年内的过渡期,五年过渡期内,这些人员的经费将会由省财政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交给市财政,但是五年后,这些人就得全部由宛州市财政来承担了。
  这可是接近三千人啊,每个人按照最低标准年收入三千块钱来计,每年这些人光是工资奖金都要支付一千万左右,这还没有算他们要开展工作所需要的各种工作经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7/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