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2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7/895

  沙正阳原来是打算和郭向阳一间的,但没想到却被分到和袁成功一间,而袁成功也毫不讳言是他提的要求。
  原本他以为袁成功是不是由一些其他想法,比如因为自己是跟随林春鸣来的,袁成功也的确是市级领导班子的一个有力竞争者,是不是要先走曲线救国的路子,但在接触了之后,才发现不完全是。
  袁成功很健谈,从第一天开始就和自己探讨着真阳县在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考虑,这也让沙正阳很是吃惊。
  来了宛州三个月时间,沙正阳发现自己有一方面做得很不够,那就是和区县一级的领导干部接触太少,或者说基本上没有太多的交道。
  主要原因当然是因为被林春鸣和钟广标牢牢的给压在了几项专项工作上,以至于他根本没有太多精力来过问其他工作。
  接触面窄了,自然也就没有更多机会来和区县这一级的领导有什么交道联系。
  不过这一次考察学习却是给了沙正阳这样一个机会。
  袁成功的主动靠近并没有引起沙正阳多少反感,相反,在这十天的“同居”生活中,袁成功和沙正阳谈得很融洽。
  至少沙正阳觉得袁成功成功的在自己面前展示出了他的理念和想法,或许对方有想要接自己的观感来向林春鸣传递的意愿,但是沙正阳还是觉得对方做得不错。
  当然做和说是两方面,沙正阳不会因为袁成功会说就在林春鸣面前如何如何,领导看待人和问题自有其角度和判断力,无需自己插言。
  但真阳的确是在十县二区中经济发展表现不错的几个县之一,仅次于东峡和宛阳。
  “正阳,真阳的开发区建设还是落后了。”袁成功坐在靠窗处,点燃一支烟,“我也知道慢了,可我不敢快啊,市里开发区迟迟不确定方案,我能怎么办?”
  “哦,市里开发区和你们真阳开发区有那么大关联么?”沙正阳其实是明白袁成功话里话外的意思的,笑着问道。
  “关联大了!说句不客气的话,到现在市里的开发区还是那样,我们的开发区本来就是想要靠着市开发区一起,这样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可以统筹规划,也能沾点儿光,县里财政紧张,不精打细算不行啊。”袁成功苦笑着抖了抖烟灰,“市里方案不定,我们这边想要挨着对接就没法确定,自然也就影响了县里开发区的建设。”
  “那你不向林书记、冯市长和钟书记反映?”沙正阳好奇的问道。
  “嘿嘿,反映?那不是得罪人么?我相信林书记和冯市长他们也是看得到的,市里也有市里的难处,再说可能意见也还不统一吧。”袁成功轻描淡写的道。
  沙正阳的确对市经开区这一块没怎么关注,实在是手里事情太多,他也没有精力去过问,但现在想起来好像这市经开区还真的就这么一直摆在那里,没怎么动弹。
  袁成功说得很随意,但是以沙正阳前世几十年的经验,岂能听不出弦外之音,“是冯市长还是阴市长不太认同?”
  袁成功看了沙正阳一眼,笑了笑,“阴市长吧,冯市长没表态。”
  “理由呢?”沙正阳皱起眉头。
  此次出去考察学习,除了开眼界更新观念外,另外一大重要目的就是要让大家有招商引资的意识,为下一步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打好基础。
  但招商引资来的承载体就是开发区,区县如此,市里更是如此,可如果开发区不动起来,如何招商引资?
  “好像是阴市长觉得规划的开发区规模太大,认为市财政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会太大,承担不起,所以把规划进行了调整,但林书记来了之后,认为原来的规划都太保守太落后,更不用说现在经过调整之后就更不能适应下一步的工作,所以要求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市建委和国土部门还在研究调整,……”
  “还在研究?那得要研究到什么时候去了?”沙正阳淡淡的笑了笑,嘴角微微一动。
  林春鸣也来了三个月了,这要求这么久了,还没研究调整出来?
  一个常务副市长恐怕没有这么大的魄力和影响力,多半还是另外有人态度暧昧了。
  “估计这次考察学习结束,也该有一个定论了。”袁成功不动声色的道:“都等不起了。”
  “是啊,都等不起了。”沙正阳也若有所思的道:“有些人可以等,但是其他城市不会等,想要谋发展的干部群众不能等啊。”
  袁成功若有深意的看了一眼沙正阳,沙正阳也泰然回视,袁成功最终摇了摇头:“如果有一个明确的规划,未必要一下子铺开,但是可以分阶段来推进,咱们宛州这么大,总会有机会的,早一步准备总是好的。”
  “其实真阳也是可以先动起来的。”沙正阳突然说了一句,看着对方。
  袁成功讶然,看了一眼沙正阳,收回目光,低垂下眼睑,半晌没有说话,好一阵后才道:“不好办啊。”
  “规划先出来,宣传先起来,声势造起来,我想这样对全市的经开区建设也是一个鼓舞士气,成功书记,您说是不是?”沙正阳反问道:“至于说真阳的担心,其实不必要,我相信一些基本规划应该早就敲定,只是和市经开区对接的这一线才没有定下来吧?”
  袁成功点点头,“大致框架的确定了下来,但是对接一线的也……”
  “成功书记,我的意思是可以先动起来,未必要马上铺开,……”沙正阳微笑道:“您说是不是?我相信市里也希望看到区县能在一些工作上走到前面,不要什么事情都非要上边领导指示才办?应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啊。”
  袁成功有些郁闷,怎么不经意间就被这小子抓住杆子顺着爬了呢?
  这家伙老练得简直就是如同在市县机关里打滚了多年的老油子,而且有些事情一般人还未必能把握得到火候,可这家伙却是游刃有余,恰到好处。
  市里的局面袁成功当然是洞若观火,作为在真阳当了四年的县委书记,从内心深处来说,他是希望宛州的局面能够有一个大的变化的。
  顾红普时代实在是太憋屈人了,哪怕他是在顾红普任上升任县高官的,但是袁成功仍然不以为然。
  他这个县高官是自己靠工作实打实的拼出来的,真阳有现在这副局面,他颇为自傲。
  他觉得真阳的发展并不比东峡和宛阳差,东峡也是原来底子好,而宛阳如果不是区域位置太好,还真不如真阳。
  林春鸣来了之后,整个宛州市都有些躁动的迹象,因为这是一个信号,省委对宛州市班子不满意的一个信号,紧接着钟广标又空降而来,这更是强化了这种征兆。
  据说市里几个领导到省里开会都不同程度的挨了批评,甚至包括林春鸣和钟广标,认为宛州的步伐还不够大,动作不够快,一些领域仍然存在坐等看的情形。
  袁成功也有他自己的消息渠道,据他所知,省委可能还在酝酿要对宛州市委市政府班子进行新一轮调整,虽然这个消息尚未得到确证,但是以袁成功的观察和判断,这种可能性极大。
  对于他来说,班子调整意味着什么,大家都清楚,相信东峡县委书记魏东平和宛阳区委书记陈秀清,还有市财政局局长吴乔生都一样获得了这方面的消息。
  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得不认真思考和掂量这位新晋市委办副主任,也是此次考察学习的背后推手的这个建议。
第125章
暗波隐流(2)
  “真阳这两年的发展势头很不错,乡镇企业的发展比其他区县更具有活力,但是这还不够。”
  沙正阳目光犀利,注视着对方,袁成功微微蹙眉。
  似无觉察,沙正阳进一步道:“袁书记,宛州两个主城区在经济发展上不尽人意,尤其是龙陵区,我个人认为真阳应当利用其地理区位优势弥补这一缺憾,大胆的推进经开区建设是结合我们加快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步骤,刻不容缓,这一点上,我觉得真阳县当有所作为。”
  好一个有所作为!袁成功内心也在苦笑,这家伙步步紧逼,这是不把自己逼上路是不肯罢休啊。
  当然袁成功也知道这也是自己自找的,他也并不后悔。
  从让郭向阳把自己和沙正阳安排在一间房间时,他就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只不过没想到这位沙主任也比想象的更为骁悍好斗。
  “沙主任,你说的我都懂,但真阳也有自己的难处,……”袁成功缓缓的道。
  “我明白,可干哪样工作没有困难呢?成功书记你当县委书记四年了,我相信能把真阳局面做到现在这一步,只怕也一样克服了很多困难吧?”沙正阳把不软不硬的话顶了回去。
  袁成功笑了起来,“正阳,你这高帽子可算是给我带得好啊,让我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你了,这件事情我回去之后会认真研究,真阳绝不会在任何工作上给市里拖后腿,这一点请放心。”
  “那就静候真阳的佳音了。”沙正阳顿了一顿,“可能成功书记也意识到了,那几家军工企业要搬迁到市区,而其中有几家都是和电子产业相关联的企业,这对于我们宛州未来电子产业的发展也大有裨益,真阳完全可以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做大做强电子产业,使其成为真阳的优势产业。”
  “沙主任这么看好那几家军工企业?”袁成功有些犹豫,“我个人不太看好,它们甚至不比市里那几家企业的情况好多少,如果说兵器总公司那边能够保证订货,也许这些企业还能维持,但据我所知,从今年开始兵总那边的国防订货大幅度下降,而且也要求企业积极推进军转民,纳入市场经济体系,可军转民哪有那么简单?”
  “成功书记,这些企业如今刚刚纳入市场经济体系,肯定会有一个适应期,但是这几家企业的技术力量仍在,原来的产品更多的是由于受众面太狭窄造成,如果能够及时转变观念,他们在电子基础元器件,比如电容电阻这一类需求量很大的电子元器件的制造技术和生产能力上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对这一点,沙正阳内心还是有些担心的。
  倒不是担心这些企业的技术水准和生产能力,而是担心这些企业在融入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适应速度。
  哪怕有兵总的订货支持,但那是短暂的,如果不利用这短暂的窗口期调整好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产品渠道,恐怕袁成功所担心的就会变成现实。
  袁成功摇了摇头,他不认为那么容易,当然他也不愿意在这个问题和沙正阳争论什么,那和真阳无关,搬迁到市里,也是省里市里操心的事情。
  话题岔开,气氛也就轻松下来,无论是袁成功还是沙正阳,都谈锋甚健,寻找话题的本事都不是一般化的强,很容易就能找到两人都喜欢的话题,这一路行来,也是大为和谐。
  ……
  在相距几个隔断的餐车里,阴朝凤与叶和泰很悠闲的喝着啤酒。
  这个年代的餐车价高质次,但是你还不得不捏着鼻子接受。
  当然对于阴朝凤和叶和泰他们来说,餐车用餐不是问题,关键能够提供一个更清静的环境。
  “收获很多,感触很深啊。”叶和泰呷了一口啤酒,微微扬起头来,看了一眼飞速向后逝去的小站灯光,很随意的道:“这一趟出来得值,大家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了,外面的世界太精彩,以至于我都在想回到宛州之后,能不能以平常心来看待工作了。”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千好万好,还是自己家乡好。”阴朝凤平静的回应道:“南粤有南粤的条件,如果一味要把我们宛州和南粤这边拉平来比,甚至要强拉硬扯去追赶,恐怕只会适得其反。”
  叶和泰皱起眉头,“老阴,照你这么说,南粤也没有什么可以学习借鉴之处啰?”
  “那倒也不是,改革开放,南粤走到了前列,这是事实,但我们要看到人家走在前列的先决条件是什么?三来一补打好了基础,加上这边和港台言语和风土人情接近,资金流动方便,加上国家给与优惠政策,这才是南粤发展起来的关键,一味的要把我们宛州和南粤这边比,不切实际。”阴朝凤毫不隐晦自己的观点。
  “老阴,我觉得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是却也忽略了一些东西。”叶和泰觉得对方有些过于以偏概全了。
  没错,南粤发展起来肯定有其特殊的一面,但是作为宛州要学习的不是南粤的自然条件,而应当看到南粤这边干部职工的思想风气和服务理念,这才是关键,但阴朝凤好像却把注意力放在了其他上边。
  “南粤的干部在风气上敢为天下先,还有那么在招商引资工作上所表现出来的服务理念,远不是我们这边机关干部所能比的,我觉得林书记说得对,这应该才是我们宛州落后的关键原因。”
  “不,应该是原因之一,但是不是关键原因。”阴朝凤摇摇头,“就算是我们理念改变了,作风改善了,就能吸引到像顺德、东莞那么多企业项目来投资建厂,我觉得或许有一些改变,但是不太可能达到你们期望中的那么好,我们需要更客观的看待这一切,我们的基础设施和资本环境都远不及南粤,这是人家资本家来投资所无法忽视的致命缺陷。”
  看见叶和泰连连摇头,不认同自己的观点,阴朝凤冷淡的道:“林书记过于乐观了,他也把有些东西看的太简单了,当然我也承认,这一次来让我们看清楚了我们和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回去之后我们更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推进改革开放的举措,但绝不能好高骛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叶和泰目光变得有些冷峻,他注视着阴朝凤,而阴朝凤似乎也并不在意对方的凝视,“怎么了,老叶?”
  “老阴,我觉得你这种心态不太好。”叶和泰努力平抑了一下自己有些烦躁的心绪,冷冷的道:“你处于一种不太冷静的躁动心态下,这很危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7/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