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3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6/895

  即便是这样,这其中也有很多问题,土地划拨越多,供应量越大,土地价值也就越不值钱,宛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能不能在一定时限内把招商引资的力度强度实现到能够跟上建设进度上来,这是关键。
  说白了,这也就是需要掌握好一个平衡点,既要让规划建设先行一步,但是又不能过于超前,因为财力不允许。
  但如果建设未能跟进的话,势必影响到下一步发展,这里边涉及到的资金都是海量的,每一处都需要精打细算,但是该出手时又不能拖泥带水。
  这一点上其实也就是一个观念问题,要超前发展,就必须要用超前的模式来进行,否则难以做到。
  唐华那里去沟通汇报需要机会,毕竟还有钱正在前面,但可以找合适机会适当的解释一下,沙正阳相信只要开局启动,以唐华的见识,应该看得到这背后的前景。
  干工作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如果都能一帆风顺,这也就不叫工作了。
  沙正阳从未指望一项工作就能毫无波澜的顺风顺水,像一个新生事物出现不可避免的会遭遇很多质疑和反对,或许是出于私心杂念,或许是观念不同,或许是不看好这个团队,种种可能都有,也都很正常。
  ……
  “看来问题的节点还是在于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力度能否跟上如此大规模的开发建设问题了。”林春鸣始终持握着一支铅笔,若有所思的道:“香城和北溪的招商引资很有成效,正阳在其中功不可没,现在他自己的主业没理由反而不如香城和北溪吧?”
  “正阳和我也说过,香城和北溪主要还是利用了当地既有资源,像香城木材资源以及交易市场的优越条件,加上本身香城也有一定的家具制造业基础,只是较为低端,而北溪的石材资源非常丰富,但那是却囿于基础设施的落后,他们现在也在极力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争打造出一个比较好的环境来。”
  钟广标这一番言语还是很客观,并没有因为沙正阳的缘故就偏向。
  唐华听得也点头,他到真不是因为其他原因,却是因为担心林春鸣提的标准太高,宛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在两年内发展成为仅次于汉都和嘉州两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全省第三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这是林春鸣给经开区提出来的目标。
  问题是现在涪岗和昭阳的开发区已经走上正轨,现在宛州这边因为前期落后太多,要追上去难度很大,再加之财力薄弱,难以投入太多。
  如果这种心态下,很难说会不会为了目标不顾一切的蛮干,结果就成了欲速则不达,甚至把摊子给搞成一个大窟窿。
  在这一点上,唐华和孟子辉都有些担心。
  “子辉,你的担心大概也是基于此吧?”林春鸣点点头,转过头。
  “嗯,唐书记刚才说的也是我担心的,不过昨天正阳来汇报经开区干部公开竞聘的资格审查和部分条件的问题时,我也询问了他这方面的情形,他很有信心,也提到了产业的吸聚效应,认为如果在我市电子电器产业能够打造出两三个龙头企业的前提下,进而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来带动招商引资,能够在经开区真阳县经开区那边形成一个电子电器产业集群带。”
  孟子辉说话的语气有些古怪,引来了包括林春鸣和冯士章在内几个人的瞩目。
  冯士章忍不住问道:“老孟,感觉你这个话语里咋有股味道呢?怎么,是觉得正阳在吹牛吹大了,还是觉得他在忽悠你蒙你?”
  孟子辉忍不住搓了搓脸,思考了一下,这才缓缓道:“都不是,我开始也觉得正阳这小子又在吹牛了,但是当他把咱们宛州的产业优势介绍了之后,又谈到了下一步经开区沿复兴大道的一些规划考虑,以及提前和七厂二所产业的结合,我觉得么,还真有点儿靠谱,当然,能不能实现,他自己也说了,还得要看形势发展,但是他觉得很有希望。”
  冯士章眉头一掀,“正阳口里所说的龙头企业就是华峰电器和若斯电器吧?”
  “不,他说还包括未来的无线电厂,看样子这家伙对无线电厂也有了打算。”孟子辉坦然道:“他说无线电厂如此规模的企业,用寻常的改制手段难以起到预想效果,必须要有大动作和新路径来配合。”
第008章
不争论,先干起来!
  孟子辉的话让林春鸣和冯市长都是为之侧目,冯士章忍不住问道:“无线电厂他有眉目了?”
  无线电厂是现在市政府最大的伤痛,六千多工人,每个月光是生活费就高达一百三十万左右,加上其他零敲碎打的开支,每个月市财政要为这个黑洞里扔进去一百五十万,想一想都让人不寒而栗。
  每年光是这一家企业就要填进去接近两千万,而宛州市去年财政收入不过六亿出头,光是一家企业就用去了百分之三,这如何能让人接受得了?
  尤其是在眼见得宛州华峰生产进入了高速增长期,而若斯电器也渐入正轨,但最大的这一家企业却还是这样,无论是冯士章还是阴朝凤内心都是难以接受的。
  按照今年华峰电器的高速增长势头,光是华峰一家今年就能交税突破一千五百万,这一下子就超过了去年上缴税收第一的大户——宛州制药厂,一跃成为纳税冠军,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冯士章越看沙正阳越顺眼。
  若斯电器现在还不好说,毕竟规模要大得多,而且是中外合资,两免三减半的企业所得税,加上开初的承诺财政补贴,冯士章也不指望若斯电器上缴税收有多大突破。
  但只要能把无线电厂这块最大的包袱给卸掉,冯士章觉得就是让沙正阳当个书记县长也当得起。
  “他没有明说,但是感觉这小子是有些想法了,他说得动大手术,另外寻找的产业充实进来,光靠现有的这一摊子,已经无法支撑起了。”
  孟子辉也专门问了几句,但是沙正阳说得很含糊,到最后问得紧了,沙正阳就直接说现在他心里也没数,还要等几个月才能见分晓,人家那个团队现在干得风生水起,都是收入几十上百万的,未必愿意来。
  在这个问题上林春鸣和冯士章以及钟广标的观点基本一致,既然中央都对电风扇厂和电器厂改制持肯定态度,而且还给予了鼓励,那么在无线电厂的改制问题上不妨就可以再把步子迈大一点,只要能解决问题。
  “袁成功前段时间也来找过我谈过,他说真阳县的经济开发区也打算主动向市里靠拢,准备将电子产业打造成为真阳的主导产业,目前他们正在准备经济培育支持一批电子元器件企业,为若斯电器和华峰电器配套。”
  钟广标也插话道,在这一点上袁成功是最急切的,而真阳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势头也不错。
  “正阳和我谈过,电子产业这个产业体系庞杂,分类众多,规模宏大,光是元器件产业就相当骇人,目前宛州有三大电子电器企业,虽然无线电厂现在没落了,但是也不是没有机会,加上七厂马上要搬出来,这又会带来很多机会。”
  林春鸣顿了一顿,似乎在掂量什么。
  “电子产业尤其注重集群效应,集群规模越大,马太效应越明显,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在这个产业走到前面,那么未来我们做大这个产业的希望就很大,而其他城市想要和我们竞争就越难,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宛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走到前面是很有必要的,哪怕前期我们会投入比较大,甚至负债前行,但也是值得的。”
  林春鸣目光抬起来,“我来了宛州半年多时间了,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宛州千万人口,比汉都人口还多,但是GDP总量却连汉都一半都不到,而且看今年的发展架势,汉都GDP据说可能要奔450亿去了,我们宛州呢?有没有把握破180亿?按照这样的速度下去,要不了两年我们就只有汉都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了!”
  “那么汉都强究竟强在哪里?”林春鸣淡淡的道:“我分析了一下,我认为强在了三个方面,第一强在了工业,第二强在了县域经济,第三强在了优势主导产业,第一点和第三点其实是一体两面,工业强了,培育出了较大规模的优势产业集群了,像汉都的汽车、机械制造、航空航天、化工、生物医药、纺织服装鞋帽几大产业,都已经极具规模,目前还在全力发展电子产业,人家早就找准了目标,甩开膀子干,我们呢?”
  “我们还在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碰壁乱窜,本身在各方面就逊色不少,基础也差,成天还在为各种鸡毛蒜皮的事情争执不下,今天研究,明天商量,后天讨论,一个事情拖上几个月都决定不下来,这还怎么去追赶去超越?”
  林春鸣毫不客气的表明了态度,对标汉都,根本就没有把现在GDP还高出宛州一头的涪岗和昭阳放在眼里,这让冯士章、唐华、钟广标以及孟子辉都是心中一震。
  这也是林春鸣第一次挑明了未来宛州的发展追赶方向,就是要追赶汉都,现在虽然只有宛州一半不到,但是就是要把汉都列为追赶目标,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经济发展来。
  “我的意见,不再争议,先干起来!至于说我们的担心和顾虑,在过程中再来研究和加以解决,我相信在座诸位都能看到的,也指出来了的问题,开发区没有理由还要犯错,真要犯错,那板子该打到谁身上就打到谁身上,因噎废食的事情我们不能做!”
  林春鸣的一锤定音也表现在了市委常委会上,虽然阴朝凤很委婉的表明了自己保留意见的态度,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市政府的这边执行。
  一个星期后,2000万启动资金就拨付到位,与此同时宛州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就正式成立了,由管委会副主任陆健兼任公司总经理。
  与此同时,轰轰烈烈的公开竞聘也拉开了序幕。
  首轮笔试竞争十分激烈。
  考题则是在刚过完年时管委会、组织部以及纪委三家共同到汉川大学邀请经济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出的题。
  这些考题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经济形势前瞻、城市建设、招商引资、产业培育、服务企业、企业法规这几个领域来出的题,而且出题采取保密,并会在开考前从十套题中临时抽出,这样在相互监督却又保密的状态下临时抽出,最大限度确保公正性。
  按照一比四的比例,正科级的前二十四名和副科级的前二十八名共计五十二人进入面试。
  “不错嘛,卢雅,考了第三名。”沙正阳看着神清气爽一脸笑容的卢雅,耐人寻味的笑着道:“是不是已经在考虑下一步工作了?”
  “沙主任,你可千万别这么说,这才是笔试,我读书出来也就几年,原来也经常写着东西,加上原来又在招商引资这一块工作上干过,占个先手也很正常。”
  卢雅赶紧摆手,示意沙正阳别为自己拉仇恨,开发区里光是竞聘正科级职务的就有好几个,在笔试上被刷下来一大片,只剩下一个人进入下一轮的面试。
  当然这几位原宛州开发区的副科级干部还是有一些“特权”的,那就是不管他们在笔试中成绩如何,但起码他们可以直接进入副科级面试,这也算是多一次机会。
  但如果在副科级竞聘中仍然被淘汰的话,那么恐怕就要面临着回到最早的原单位去坐冷板凳的结果。
  “连这点儿自信都没有?看样子我都比你自己更有信心啊。”沙正阳笑了起来。
  按照竞聘规定,笔试成绩既是一道门槛,把大部分人淘汰,同时该成绩会在面试后记入总成绩的百分之三十,面试占百分之七十,这样来综合计分。
  见沙正阳打趣,卢雅也有些不好意思。
  说实话她毕竟在银台开发区干了一年,这一年里她的努力并非没有回报,在几道论述题中她都充分的展示出了她对这一类工作的了解和熟悉,而在面试这一关上,她相信自己还可以发挥得更好。
  “沙主任,把握还是有一些的,这两天我和不少一起来竞聘的也交流过,感觉他们大部分都还是停留在比较原始老旧的思维方式上,恐怕对开发区如何定位,如何开展工作并没有多少考虑,下一步想要实现你的目标和想法,难度不小啊。”
  卢雅的话是实话,同时也是在给沙正阳泼冷水。
  别看这公开竞聘搞得轰轰烈烈,似乎也有很多人蜂拥而来,但是真正能胜任的,或者说能马上发挥即战力可以派上用场的人,恐怕会有预想的那么好。
  沙正阳其实也清楚这一点。
  宛州之前基本上对这一块工作,尤其是要对外招商引资的工作是一片空白,很多人都停留在老一套的概念上,以为开个招商引资会,发点儿资料,吆喝几声,项目投资就自己来了,但现实中哪有这么简单?
  但无论如何,这总比那些完全不懂行的人来从事这项工作要好得多,而且通过这一轮竞聘,也能让大家明白这份竞争背后意味着什么,如果不努力工作,那么试用期之后一样可以被扫地出门。
第009章
竞聘,选人用人观
  “我有思想准备。”沙正阳摆摆手,很淡然的道:“我也从未指望过一来他们就能排上多大用场,能有个别像你一样的,我就很满足了,其他人只能通过慢慢培养来进入状态。”
  “那就好,我就怕你抱希望太高。”卢雅笑了笑,“我这点儿本事还不是跟着你学的?”
  “别,我没那本事,你是自个儿琢磨出来的,不过不会不要紧,关键在于大家要有你这种肯学肯钻的劲头才行。”沙正阳吧嗒着嘴,“就怕一个个眼高手低不说,还不肯承认,以为自己是天生就会的人才,那就没救了。”
  “那倒也不至于吧?”卢雅不认同沙正阳的担心,正色道:“我感觉这些来竞聘的还是存着一份想要干一番事业的心,或许他们在履历和经验上有欠缺,但是他们的热情和勇气还是还是很强的,只要稍加引导,就可以导入正轨。”
  “卢雅,怎么感觉你这话有点儿老气横秋的味道啊,你才三十岁不到吧?这一批来竞聘的干部百分之九十都比你年龄大吧?”沙正阳笑了起来,“好了,说你的事儿,如果你过关,我打算把你放在招商一处处长位置上,有没有异议?”
  “沙主任,你招我来,不就是要让我干这活儿么?我能有什么异议?”卢雅精神也是一振,“下一步管委会有什么打算?”
  “基础设施建设马上就要全面铺开,市里边的2000万已经到位。”沙正阳道。
  “2000万恐怕远远不够全面铺开吧?”卢雅皱起眉头,“是注入建发司来滚动开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6/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