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3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7/895

  “扬帆路和复兴大道两边的三通一平,乃至五通项目都要全面启动,土地划拨手续早就办下来了,现在就是分割办证,然后建发司拿下质押贷款进行开发。”这都是老一套了,对于沙正阳来说,前世中的经历太多,今世中游刃有余。
  “这可对招商引资压力很大啊。”卢雅明白沙正阳的意思了。
  这边建设一启动,必须就要有项目进来拉动市场,形成循环。
  而进来的项目越大,项目越多,对于整个土地市场的刺激也会越强,银行这些金融机构也会越认可,毕竟有人要的土地才值钱,没人要的土地质押在自己手中难道变成死货?
  只有这样滚动起来,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也才能把开发区这个馍馍越做越大。
  “两边压力都大,这就要考验各自的工作进度和协调能力了。”沙正阳没有讳言,“陆健还是有些本事的,我觉得局面可以打开,但招商引资这边,奚重山的心气很高,你在他手底下干,可别让他小觑了,得拿出点儿真本事来。”
  “哟,沙主任怕我丢你面子了?”卢雅轻笑。
  “嘿嘿,奚重山问过你,我把情况介绍了一下,他很欣赏,但是成绩代表过去,你要让他心服口服,就得要拿出新成绩来,当然他要压得住你们,一样也得亮一手出来才行。”沙正阳乐呵呵的道。
  “沙主任,莫非你就退居幕后了?这不好吧?”卢雅笑嘻嘻的道。
  “我还有一件大事情没做完,做完了,我心里也就踏实了。”沙正阳摇摇头。
  “嗯,我知道,无线电厂的事情。”卢雅也点头,不在嬉笑。
  “这事儿太重要,不解决,始终是压在市里身上的一块石头,喘不过气来。冯市长还专门把我找去说了半天,就问有多大把握,我说这种事情谁敢说有多大把握?他说只要能解决市无线电厂这六千职工的生计问题,市里可以做最大限度的让步,也愿意给予最大力度的支持,看样子这副担子也是把冯市长压得不轻。”
  沙正阳也有些感慨。
  冯士章和自己的关系比较淡,也没有什么有色眼镜,但是这一次能把自己专门找去谈这事儿,既说明自己把电风扇厂和电器厂的问题解决得干净利索让他满意了,认可了自己的成绩了,同样也说明他对无线电厂的重视和担心。
  这既是压力,也是动力。
  “六千多职工实在太骇人了,无论是从事哪个行业,无论是谁来接这副担子,恐怕都很吃力。”卢雅也很好奇沙正阳会怎么来对待无线电厂改制的问题,“无线电厂的包袱太重了。”
  “我也知道这道题不好做,但总得要有人来做吧?”沙正阳对于邀请段大佬来执掌电器厂一事并无太大把握,哪怕是段大佬真的有意离开霸王电子,但自主创业也要比接手这样一家国企要简单的多,或许在创业后实现规模扩张要稍微慢一些,但是人家不会有这么多羁绊,尤其是职工这方面的羁绊约束,自主性要强得多,所以这一点上还要想办法说服对方才行,好在冯士章已经明确表态全力支持,最大限度的让步,或许这样可以让对方来考虑一下。
  但六千职工,对于一个几乎是从头再来的企业,压力太大了,如果能够再找到一条出路就更好了。
  注意到沙正阳有点儿走神,卢雅也知道这项工作的确很费脑,不是轻而易举能办得下来的。
  ……
  面试场地设在了市委党校。
  经历了残酷的笔试淘汰,进入面试阶段的竞聘者都是蓄势待发。
  一比四进入,意味着52位进阶者,最终产生13名最终入选者,当然还有13名第二名备选者,一旦前面13人因为其他意外因素落聘,就会根据成绩补入。
  评委九人,除了开发区党工委五位委员外,市委办、市委组织部、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各派出一人进入,面试题也很简单,仍然是通过抽题,然后进行即兴的阐述,然后在接受九位评委中的三位评委提问,最后进行综合打分。
  卢雅抽到了第17位,不偏不倚,还算不错。
  从面试下来的这些竞聘者交流来看,题不算偏,但是却要让你自由发挥,也就是说评委的评分标准全靠评委自己掌握,也就是说不确定性因素很多。
  不过这个标准对谁来说都一样,只不过那些明显在市级机关里工作的干部就要占优势了,这些评委都来自市里,对县里的这些干部了解又有多少?甚至很多连面都没见过,而市里的干部好歹也会混个脸熟。
  “杨处长,感觉如何?”沙正阳歪着头,微笑着轻声道。
  第一轮十个选手过去了,大家要休息十分钟,再继续进行。
  “嗯,很有新意,不过听多了,感觉还是比较老套,回答都是中规中矩,难有新意。”杨成广这段时间和沙正阳接触比较多,也熟悉起来,说话也没有那么多顾忌。
  “难免,几十个人在这么二十道题里抽出回答,而且二十道题里很多也相关联,答案肯定多少都有近似,关键在于能不能提出有价值的东西来。”沙正阳解释道。
  “你所说的有价值如何来评判?”杨成广夹着烟,很吸了一口,反问。
  “我的判断标准,第一是是否实用,也就是说在我们开发区这个环境下能否切实可行,好高骛远谁都会,讲出来和我们开发区不搭,那有何意义?”沙正阳谈了自己的观点。
  “还有呢?”杨成广点点头,看来这位沙主任不像外界所传言的那么眼高于顶嘛,还是很讲实际的。
  “第二就是是否有新意了。”沙正阳沉吟着道:“切合实际是基础,但是如果千篇一律的老一套,和别的地方政策方略没区别,如何去扬长避短体现自己强项长处?如何来和竞争对手竞争?就得要在切合实际的基础上有拔高,有创新,这才能引领工作,走在前列。”
  “看样子你对九号的印象不错?”杨成广笑了起来。
  按照规则,不当场评分,而是各自打分之后装入袋中密封,等到面试结束,再来统一算分,这样可以避免前面的干扰。
  九号竞聘者胡志洋,山都县计经委干部,刚满三十,但沙正阳看过他的履历,只是一个高中毕业生,后来通过自考考了一个大专文凭。
  此人在温州去打过三年工,后来回来之后在村上干过一段时间会计,被乡里抽调到经发办工作,干了三年后获得了计生干部指标转正,92年调到县计经委。
  履历很丰富,而且有在沿海地区工厂工作过的经验,按照他自己所说他还在鞋厂担任过工班组长,这份经历很不简单。
  这也是沙正阳最喜欢的一类干部,而且这个人在刚才的演讲中也充分展示了这一面,同时在回答评委的发问时,也是根据的自己的特长谈到了自己对未来工作的一些想法,未必正确,但是颇有新意。
  “一个普通干部能有这般立意和看法,很不容易了。”沙正阳淡淡的道:“眼高手低者太多,我不喜欢那些夸夸其谈的,与其口若悬河,你不如和我说点儿你打算在开发区怎么干?比如招商引资你觉得该从那一步开始做起走,但我感觉好像大家都忽略了这些问题了。”
第010章
完美表现,征服所有
  卢雅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前面16号竞聘者据说表现非常优异,从那边传来的掌声就能看得出来。
  现在轮到自己了。
  卢雅不认为自己会落聘,但是她更希望以一个高分进入领导们的视野。
  光是沙正阳一个人认可不够,她还要让其他人一样认可自己,这样才不枉沙正阳煞费苦心的把自己从银台调过来。
  走进去之后,卢雅目光平静,环视了一圈评委考官们,坐下。
  钱正也饶有兴致的看着眼前这个女子。
  年龄不算大,也算不上漂亮,但是走进来自带的一份自信独立让他还是颇有好感。
  这就是沙正阳颇为看好的人?
  老家是香城的,居然愿意调回宛州,难得。
  听说是为了丈夫转业的事情,不过钱正不关心这些,他很想看看沙正阳看好的人究竟如何。
  卢雅打扮很得体,小西服套装,黑色的中跟皮鞋,颈项上甚至还搭了一条丝巾。
  这种打扮在十多二十年后烂大街,成为诸如一些大型央企或者银行职工们的标配,但现在这一身却是一下子就把卢雅的气质给衬托起来了,含而不露,雍容有度。
  不得不说卢雅的这身打扮让九个评委对卢雅的第一印象极佳。
  谁都希望自己的部下或者考评的人能有一番不一样的气度,能够在待人接物的时候展现出不一样的风姿,卢雅这一身无疑就做到了。
  考评主持人一般是沙正阳和陆健二人轮流来进行。
  这一轮轮到陆健了。
  陆健当然知道卢雅,不过今天的印象还是一下子提升了陆健的观感。
  “自我介绍了一下吧,简短一些。”
  “尊敬的钱市长,各位领导,我叫卢雅,今年29岁,来自宛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毕业于……”
  “我先后担任过银台县城关镇团高官、银台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副主任,具有较为丰富的对口工作经验,……”
  “嗯,先抽一道题吧。”陆健满意的点点头。
  言简意赅,但是却又很自信大气的把自己的优势强项展现出来让评委知晓,先入为主的印象做到了极致。
  提很快抽出来了,工作人员念了题之后,给卢雅三分钟准备时间。
  题目是如果你是一名投资商,你对宛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哪些要求?你认为宛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应该在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
  这其实是两道题,论难度也说不上太高,但关键在于从投资商角度来考虑问题有些考人,你需要调转心理来考虑。
  其实在这一次考题库里基本上都是围绕经开区的规划、建设、招商引资、服务以及未来发展这些方面来出的题,当然有些粗有些细,但难度都相差无几。
  本身你也不可能指望一道题就能发现这些人之间有多大的差距,关键在于要看出竞聘者考虑问题的细节方面,也就是所谓的细节决定成败。
  眼高不是坏事,但是手低就是问题了。
  如何把眼高和手起码也要有一定的能力结合起来,这就是区分所谓人员、人才和人物的分界线了。
  “尊敬的钱市长,各位领导,我来回答这两个问题,我的理解,这两个问题其实可以合二为一。”卢雅站起身来,亭亭玉立。
  “宛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的状态不是很好,或者说比较糟糕,如果我是投资商,如果在现有情况没有实质性的改观情况下,恐怕很难下决心到宛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
  一句话就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这家伙!
  也太刺激人了吧,就算是宛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在情况不佳,你也不能这么来刺刀见红,当面打脸吧?
  当然,现有这帮管委会领导都是新来的,现在的局面糟糕和他们没关系,虽说钱市长兼任这个书记主任有一段时间了,但正是因为钱市长的不满意才导致开发区管委会大换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7/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