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3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8/895

  零部件中关键又在于机芯和MPEG解码芯片,当然成套解决方案如果要实现一个较为满意的方案,还需要进行一番研究和实验,但是如果完全按照万燕VCD的模式来,也没多大问题。
  而其他零部件凭借着无线电厂原来的供应渠道,以及现有的在宛州的七厂二所的网络,根本不是问题,无论是产量和种类上,都完全足以满足。
  现在还是94年中,万燕公司还在不遗余力耗费巨资的四处打广告,但是它却没有发现已经有很多竞争者开始跃跃欲试了,而万燕甚至还在为解决影碟机的碟片大费周章的去购买音像公司的版权,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万燕一家在为整个未来的VCD产业开路。
  宛州无线电厂拖不起了,而同样VCD产业也不能再拖了,再把联想集团内部的纷争联系起来,沙正阳觉得这也许是一个契机。
  如果能把无线电厂内部技术力量进行整合,再辅之以从已经开始筹备起来但最终会归于湮灭的联海微电子中心这个群体集合在一起发力研究MPEG2解码芯片,也就是未来亿世公司拿出来的与斯高柏竞争的解码芯片和解决方案,未尝不能为今世中的VCD产业大战带来一丝变数。
  事实上MPEG解码芯片的技术含量并不算太高,像斯高柏也就是抢在了时间前列,实际上它和亿世一样在美国都算不上多么有名的技术型企业,只不过它们都能够恰好到处的抢在了关键时间节点,拿出了关键技术成果,所以一下子就声誉鹊起。
  相比之下,像机芯反而在技术含量上要高得多,国内尚未能力绕开国外的专利技术来生产。
  好在沙正阳也没有指望可以在机芯这一块上也要“打破封锁”,但沙正阳有印象,前世中索尼、三洋、先锋这些企业都一样具备了生产制造机芯的能力,只不过在九十年代中期这个最暴利的时代他们没能赶上罢了。
  如果说当VCD产业真的形成了气候,或者说让三洋、松下这类日资企业看到了这一块产业的巨大前景,沙正阳不相信三洋能够忍得住不涉足这一块。
  为了利润,没什么是不可以放下的。
  纷乱复杂的思绪就一直伴随着沙正阳前往南粤的旅途中,火车哐当哐当的行进声成了沙正阳思考VCD产业过程中灵感不断迸发的助推器。
  哪怕是躺在床上,沙正阳都难以入睡,如何来打开这个局面,甚至决定着整个宛州在未来电子电器产业上的命运。
  抵达中山,沙正阳便丢开了一切纷乱的思绪。
  此次来的目的就是一个,说服段庸铭。
  难度很高,问题很多,沙正阳相信自己上次留给对方的那些资料,对方应该都看过了,这样大一家企业,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挑战。
  如果换了是一个小富即安者,肯定不会愿意去接受这样的挑战,但是段庸铭,沙正阳觉得没准儿这还能激发起对方的好胜心。
  但这还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的猜测,毕竟对方现在已经执掌着这样巨大的一个企业了,唯一不太清楚就是霸王电子是否像前时空中那样屡屡拒绝段庸铭和他的团队所提出的改制方案了。
  不过沙正阳相信应该没有变化,换了是自己,拥有这样一个红得发紫的企业,滚滚利润流入腰包,也不可能同意对方要从打工者雇佣者一跃变成企业的股东。
  哪怕明知道这儿企业有赖于这些人,但宁肯在工资奖金上多给点儿,也不能让他们从奴隶到将军。
  这完全是两个概念,哪怕是在观念开放的南粤,这种巨大的变化,还是很难让人一下子接受。
  这是心态使然,不会有变化,除非能预先知道这个企业会因为拒绝对方导致对方离开,而企业会因此江河日下,但谁又会相信这个呢?
  或许大家都觉得,这个世界离了谁都一样,离了你段庸铭,霸王电子一样红红火火。
  “段总,请坐,谢谢你能来,我还担心你会婉言谢绝呢。”沙正阳主动为对方斟茶。
  “沙主任,你太客气了。”段庸铭的脸上带着一抹好奇的神色,“说实话,接到你的电话,我很惊讶,我以为你应该早就忘记了这码事儿了呢,我了解过你和宛州的情况。”
  “哦?那太好了,能说说么?”沙正阳心中暗喜,这说明对方并非表面上看起来那样春风得意一帆风顺,没有能解决股份问题,这对于任何一个权属不明的企业的管理层来说都是一个遗憾。
  “嗯,你虽然年轻,但是在宛州也算是一个风云人物,据说你主导了宛州两家国有企业的改制,很成功,两家企业一家有港资企业成为大股东,迅速扭亏为盈,而另外一家企业则适合日资企业合资了,现在据说也走上了正轨,嗯,听说你是市委l书记从汉川省会带到宛州的,很受重用。”
  段庸铭没有掩饰什么,直截了当的把自己获得的消息和盘托出,“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希望我去接手现在宛州市最大也是最棘手的国营企业——宛州无线电厂。”
  “没错,这就是我此次来的目的。”沙正阳也来得更直接,“也没有太多的说辞,算是代表我个人,以及宛州市委市政府邀请段总以及你整个团队到我们宛州,为宛州无线电厂的复兴把脉用药,我们也衷心希望段总和您的团队能接受我们新的这份邀请。”
  “说实话,我很好奇,我承认我在中山小有名气,但是我既非宛州人,也不是汉川人,在这珠三角,比我名气大的企业家也多了去,怎么沙主任就会看中了我呢?难道就因为我从事的霸王电子和宛州无线电厂在领域上有些近似?”
  这是段庸铭最好奇的一点,他需要搞明白这一点,才能考虑下一步打算。
第040章
游说,怦然心动
  “选择段总当然是有多方面因素,第一,段总在消费电子这一块白手起家,短短几年来干出的成绩有目共睹;第二,段总不是南粤本地人,请段总到我们汉川,也不算让段总背井离乡。”
  等闲言语是打动不了对方的,沙正阳没有说什么客套话,他要直入其中,以示坦率,更何况人家也已经了解自己,这说明对方并非毫无意动。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认为霸王电子现在已经走到了一个巅峰,对于段总来说有更好的挑战,同时霸王电子仍然只把段总和您的团队成员当成了管理者,或者说高级雇佣者,但我们宛州可以让段总和您的团队获得更大的自主权,让你们成为企业的股东,让你们获得自主权,对于我们宛州市委市政府来说,只要能让企业数千职工的生计能得以维系,我们市委市政府可以在任何方面做出让步和予以支持。”
  段庸铭没想到沙正阳把问题看的这么准。
  没错,他的确对现在霸王电子的情形不是太满意,产销两旺,利润翻番,但那是霸王电子仍然受到上面的控制,很多事情不是自己想做就能做。
  母公司益华集团不断从企业抽走利润用于其他项目,这削弱了企业发展的后劲,也使得霸王电子在发展上始终难以像段庸铭所期望的那样能够追赶上那些现在正在国内电子电器市场上如日中天的日企。
  能够做出一家可以匹敌松下、索尼这样的顶尖企业一直是段庸铭的梦想,这个目标难以实现则是段庸铭最大的挫折,他很清楚虽然霸王电子现在的势头大火,但是却如同烈火烹油鲜花着锦,没有真正的研发实力跟进,最终都要面临残酷的现实。
  所以段庸铭去年年底就向益华公司提出了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但是却被断然拒绝。
  上个月,段庸铭再度像母公司益华集团提出对霸王公司进行改制,同时也明确提出了希望自己和整个管理团队能够获得足够的权益尤其是在利润的分配权上拥有自主权力,但仍然被拒。
  这让段庸铭很失望。
  他开始反思自己,是否真的需要换一个环境。
  如果是自己一人也就罢了,但是自己偌大一个团队,都是辛辛苦苦南下来淘拼搏,眼见得这样一个企业做起来,却难以获得让他们更满意的回报,或者说为别人打工怎么也不及自己当老板来得利索。
  实话实说,段庸铭不缺钱,但是却理念上的认同和默契。
  在霸王电子工作几年时间里,公司在经济上对段庸铭和其团队不薄,每年的利润分红相当可观,几年下来,段庸铭和其团队在为企业创造出数以亿计的利润同时,都拿到数百上千万的奖金分红。
  这一点连段庸铭自己也承认,所以这也是他纠结之处,他很想离开,但是却又觉得益华集团的老总对自己不薄,这是这种纠结心态一直困扰着他。
  “沙主任,……”段庸铭斟酌着言辞,他不可能因为眼前这个年轻人一席话就轻易下结论,但不得不说对方的话打动了他。
  “段总,我知道这边的人都叫你阿段,这是南粤这边的习惯称呼,很亲切,我也叫你阿段,你比我大几岁,直接叫我正阳就可以了。”沙正阳含笑道。
  “嗯,好,正阳,你们调查得很仔细。没错,我是遇到一些困扰,也的确有重新创业的想法,但是不瞒你说,还没有考虑好,我也承认你说的有一些吸引力,但是我要说,我在南粤这边工作惯了,如果我要选择重新创业,更愿意选择就在这珠三角区域,具体原因你应该清楚,我要做肯定是同类的行业,在产业链上,宛州那边根本无法和珠三角相比,我可以轻而易举地的获得本地供货商的全力支持,我有这个自信。”
  段庸铭直视沙正阳,字正腔圆。
  “而且实话实说,这样一个庞大的国有企业,数千职工,论工资成本,我估计哪怕是这边的工人工资要比宛州那边高一些,但是如果和这些国企职工比,我估计相差无几,甚至还低一些都有可能,所以在人工成本上,没有优势。这还没有说这种国企里边根深蒂固的僵化保守思维观念带来的效率低下以及羁绊等诸多问题。”
  既然来中山邀请段庸铭,沙正阳自然也是做了充分准备的。
  段庸铭所说的都是事实。
  珠三角是目前做电子电器这一类产业最适合的地区,其良好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条已经成型,无论是你需要哪一类零部件元器件,都能够在不超过一百五十公里之内的范围内找到。
  也就是说,依托珠三角良好的交通体系,两个小时之内的供货渠道就可以完全实现全数满足。
  这一点哪怕是在长三角地区也难以做到,更不用说是宛州这种汉陕鄂豫的交接地带了。
  而且段庸铭最后所提到的工薪差距问题和效率羁绊等更是作为企业管理者一针见血的真知灼见。
  “阿段,你说的都是事实,这些问题都存在,不过我既然敢来,肯定也是有我自己的倚仗的。”沙正阳微笑着道。
  “嗯,那正阳,你说。”段庸铭也笑了起来,她喜欢这样直来直去,大家当面锣对面鼓的把问题说清楚,成固然好,不成,也好说好散,大家也能当朋友。
  “珠三角的产业链优势是无可比拟的,这一点整个全中国都难以匹敌,但是我要说的是可能段总对宛州不太了解,对宛州无线电厂的过往历史也不太了解。”沙正阳有条不紊的开始摆出自己的阵势。
  “愿闻其详。”段庸铭眉峰一掀。
  “宛州是汉东地区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其中电子电器产业相对较为发达,刚才阿段你也提到了,宛州电风扇厂已经改制为宛州华峰电器,目前其生产的饮水机市场占有率大概在百分之二十五左右,如果加上汉都华峰,预计华峰饮水机市场占比大概在百分之四十五左右,……”
  “若斯电器由宛州电器厂改制而来,现在由东方红集团控股,三洋电机为第二大股东,并提供技术、管理和皮牌支持,……”
  “宛州无线电厂始建于六十年代,虽然它不属于军工企业,但是之前建厂二十年仍然和军工产业有较为密切的业务往来,从八十年代开始它作为以生产收音机、收录机、音响设备等为主的企业,一度也辉煌过,现在它还有六千多职工,其中负责产品研究的技术人员多达五百余人,其中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四百余人,和它有业务往来的配套企业多达三十余家,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产业链,虽然无法和珠三角相比,但是也算是内陆地区不错的了。”
  “另外,宛州三线建设时候的重要基地之一,在宛州几个县的山沟中集中了七家涉及到光电、电子元器件等相关产业的军工企业,以及两个以航空电子为主的两家科研院所,共计有职工两万余人,目前它们正在进行紧锣密鼓的搬迁,预计三年内将全数搬迁到宛州市区。”
  “我之所以先介绍这些,是想让阿段你了解,宛州市可以说是国内中西部地区一个难得的拥有相当电子产业基础和相关产业链的地区,尤其是在汇聚了多家军工电子企业之后,在科研研发资源和能力上足以和汉都、南京、武汉这些大城市相比而不逊色多少了。”
  沙正阳目光里透露出足够的自信,迎着段庸铭的目光。
  “阿段你要创业,肯定是不会再造一个简单的霸王电子那么简单,我相信你是想要打造一家像索尼、松下、东芝这样的优秀品牌企业,你应该清楚,一家企业的长盛不衰,不能仅仅依赖于管理和营销,更要依靠在技术研发上持续不断的研究投入,而这中间最重要的科研人员资源和技术储备。”
  沙正阳语速加快,“阿段你所长的是经营管理和产品营销包括渠道建设,但是我也要说,霸王电子的短板在于技术研发,如果说一般性的产品或许没问题,但是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势必要在新品和技术研发上投入,这就要考验一家企业的技术底蕴和研发实力了,而这一点上宛州无线电厂不缺,它缺的是一个能够带他们找到正确方向的团队,……”
  段庸铭点头之后陷入沉思。
  说实话,他没想到沙正阳能从这个角度来说服自己,但是他也得承认对方所言击中了自己内心的一些思考。
  霸王电子看起来红火非常,但是段庸铭清楚其产品的技术含量并不高,更多的是靠自己带着一帮人在渠道建设、营销管理上的精益求精才能使得产品迅速热销全国,但如沙正阳所说,这样的势头一旦遭遇竞争对手,那么就会被遏制。
  实际上他原来也考虑过如果要创业,恐怕也要有针对性的研发同类产品,便可以轻易的击倒霸王电子现在正红火的游戏机。
第041章
英雄所见略同
  要复制一个霸王电子不难,但是再往后呢?
  段庸铭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8/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