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3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5/895

  卢雅毫不客气的提出自己的观点。
  “嗯,说得好!”沙正阳点赞,“事物本身就是发展变化的,举个简单例子,你裕城,或者香城,又或者大野,在这期间能够一马当先,经济发展独占鳌头,市委市政府没有理由来打压你,相反也会对全市发展战略上做出适度的修改,使之来匹配来实现更为契合的发展方略,这也很正常。”
  “所以,作为区县,归根结底,还是得靠自己,你不能寄希望于省里或者市里来对你如何扶持支持,人欲被救,必先自救,大概也就是这个道理,你自己都发展乏力,总要指望省里市里政策倾斜给你,那就不现实。”卢雅总结。
  和卢雅的交谈氛围总是这样赏心悦目,总能寻找到大家都很惬意的话题,这也是沙正阳很喜欢和卢雅谈话的原因。
  工作之余能够有一个比较合拍的对话者,能够找到一种放松自我,砥砺前行的办法,沙正阳很享受这种时光。
  “卢雅,如果,我是说如果有机会,你愿意去区县锻炼一番么?”沙正阳再度提起这个话题。
  他觉得卢雅的成长速度很快,虽然担任招商引资一处处长时间不长,但是很快就适应并游刃有余的胜任了当前工作。
  给沙正阳的感觉,她在这个位置上呆太久也是一种浪费,特别是在宛州这种擅长搞经济工作的干部很缺乏的情况下,尤为可惜。
  如果能早一步放在一些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区县上去,也算是一个相得益彰之举。
  卢雅扬了扬眉毛,沙正阳话语中这么明显的意思她都还听不出来,那也就太装了,她点点头:“当然愿意。”
  “嗯,这个话题说到这里,哪里说哪里丢,现在当然不行,但以后有机会,你不妨去试一试。”沙正阳也不多说,他从不去许这些现在还无法落实的诺言。
  一席谈话让沙正阳心情很好,这是一种相知相得的合拍,无关其他。
  卢雅不符合他的审美观,甚至可以说不漂亮,但却能给他一种在工作中十分舒服的默契感,他也很珍惜这种缘分,所以他也很愿意为对方提供一些更为合适的机会去让对方一展所长。
  沙正阳很希望自己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有更多的类似于卢雅的同志涌现出来,让自己工作中能更为顺手,他知道这既要靠机遇,更要靠自己去发掘。
  你不能指望每个人都能像卢雅那样和自己如此默契,但是寻找到更多的契合点,激发出更多的投契,让更多的默契在工作中建立起来,这同样是一种工作能力和工作艺术的体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你能在每一个岗位上都能做到这一点,这也就说明你的工作能力、领导艺术和人格魅力在日臻完美。
第051章
争执,僵持
  “不行,这个方案无法让人接受,太苛刻了,对市里太不利了,而且也不符合我们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的精神!”
  阴朝凤抬起目光,断然拒绝,哪怕是面对已经形成了一致意见的林春鸣和冯市长,他仍然毫不犹豫的表明自己的态度。
  “老阴,我理解你的想法,但是无线电厂的现状你应该比我们更清楚,你是常务副市长,管着财政这一块,按照这样的状况持续下去,一年下来市财政要投入多少,这是算得到的。”林春鸣耐心的解释道。
  事实上在这个方案提出来的时候,林春鸣和冯士章都被吓了一大跳。
  要让市财政承担六千多万债务中的百分之七十,也就是说,市无线电厂要剥离出来四千多万债务交给市里来承担,这样下来无线电厂的净资产一下子就变成了五千多万,从纸面上来看,这几乎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企业了。
  当然,按照现状下去,要不了两年,这个企业又会变成净资产仅剩几百万,负债率高达百分之九十濒临破产的企业。
  不在于负债率有多高,关键在于这个企业能不能找到一条出路。
  很显然这样一个剥离债务的构想是市政府无法接受的,和段庸铭方面的谈判陷入了拉锯战。
  剥离债务从四千五百多万迅速下降到了三千万,但是市里仍然不愿意接受,觉得太高,终于下降到了两千五百万。
  实际上段庸铭团队在这方面并不是很坚持,相比之下,他们愿意在这方面做出让步,但是在剥离职工问题上他们态度更强硬,六千多职工,他们希望只保留三千职工左右,这又是市政府无法接受的。
  按照市里的意见,六千多职工出来部分即将退休或者身体不适宜以及一部分主动愿意拿着补偿走人的职工,剩下的五千左右职工新企业都应该接受下来,但这又是段庸铭他们绝对无法接受的。
  从剥离债务数量到削减职工数量,成为了段庸铭团队与宛州市委市政府谈判的焦点。
  但对于双方来说,拉锯战消耗战又都是难以忍受的,所以在经历了一个星期的艰苦谈判后,双方基本上达成了一致意见。
  即职工保留四千二百人左右,最多不超过四千五百人,债务剥离二千五百万。
  段庸铭团队出资两千万在新企业中占股百分之三十五,并引入外部战略投资两千万占股百分之三十,市政府占股百分之二十,而远无线电厂工会代表原有企业职工持股百分之十五。
  外部战略投资来自宛州华峰的母公司香港华泰,实际上也就是雷霆出资2000万。
  根据协议,香港华泰实业将出资占股百分之三十,但是实际上行使股东权利委托给段庸铭本人,初步确定期限为五年,这也意味着段庸铭团队在实质上控股新企业,这也是能够说服段庸铭团队的关键。
  现在双方协议草签,只等协议过了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并送交市高官会审议备案,即可正式生效。
  而段庸铭方面也已经在前日正式向中山益华方面提交了辞职报告,预计跟随他而来的团队将达到三十余人。
  “林书记,冯市长,我理解你们的心情,但是让市财政接受两千多万债务剥离,这未免太苛刻了,而且也绝不合适。既然是改制,段庸铭团队和香港华泰也看好这一次改制,为什么还要我们承担如此大的债务?他们完全可以把这笔债务全部接受下来嘛,要改制就改制得彻底一点儿,不要留尾巴!市里全部退出,干干净净,利利索索,彻底了结!”
  阴朝凤语气很坚定,态度也很明确,而且也言之凿凿。
  他的观点也不无道理,甚至也代表着相当一部分常委们的心声。
  好不容易有外来户来接盘,还不趁机出清,彻底甩掉这个包袱,却还要留着百分之二十的股权干啥?而且这还要付出2500万债务承接的巨大代价,这简直不可接受!
  难道又要等到企业经营不善的时候被迫卷入进去来接盘?
  到时候这些外来户说不定一拍屁股走人,破产就破产了,而你地方党委政府却还是大股东之一,能跑得掉躲得过?
  林春鸣和冯士章交换了一下眼色,也觉得有些为难,因为他们看出了几个常委们态度的倾向。
  阴朝凤的话打动了他们。
  是啊,既然都在喊要进一步改革开放,那改革就应该更彻底一些。
  本身就是一个净资产只有几百万的企业了,为什么还要剥离部分债务让其变成一个净资产三千多万的企业再来让那些愿意接盘的人来接盘?
  这不明摆着说明接盘者心里也没数,还想把地方党委政府拉在一块儿嘛。
  连他们自己心都没底,这场改制风险会有多大?
  会不会成功?
  会不会又变成一个国有资产变相流失的局?
  一句话,付出2500万换来所谓20%的新企业股权根本不值得,政府应当态度坚决的全面退出。
  阴朝凤用他这种鲜明的态度回击了林春鸣,让林春鸣也有些尴尬。
  之前他一直担心阴朝凤会反对改制,甚至在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务常务会议上制造麻烦,没想到这一次阴朝凤却一反常态,态度如此鲜明,要求将改革进行到底,彻底退出无线电厂,甩掉包袱,当然关键点就是市财政绝不承担那2500债务来换取20%股权。
  这个巨大的态度反差让他和冯士章都有点儿措手不及。
  “老阴,且不说我们全部退出对方是否会同意,我们这样一下子全部撤离,会让对方感觉我们在甩包袱走人,会让对方质疑我们之前的谈判诚意,你考虑过这一点没有?”冯士章不得不插话了。
  这本来就是他的观点,保留部分股权,但不必太多,20%股权是比较合适的。
  “不,冯市长,如果对方真的对这家新企业的未来有信心,就不应该纠结于这两千多万股权,他们不是信心百倍么?我记得在谈判过程中他们都是斗志昂扬,认为明年就能扭转局面,难道说都是在说大话?”
  阴朝凤没有给冯士章面子。
  这是他争取自己独立态度的好机会,同时也能让大家看到他阴朝凤不是反对改革开放,甚至是坚定不移的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态度,而不是那种动辄拿改革开放说事,但实际上还是畏首畏尾,瞻前顾后的骑墙派。
  “另外,咱们市委市府在国企改制上也可以通过彻底退出来展现我们的姿态,另外,实事求是地说,今年用钱的地方很多,经开区那边连连告急,财政困难很大,节省出来的资金可以投入到建发司那边,加快经开区的建设嘛。”
  阴朝凤在分管财政这一块,对财政情况很清楚,可以找出无数个理由来说明财政的困难,因为本身财政的确就很困难,这不是找理由托词。
  冯士章有些犹豫了,下意识的看了一眼皱眉沉思的林春鸣,又看了一眼唐华和钟广标。
  唐华迟疑着,想了一想才道:“老阴,我们也要考虑合作伙伴的态度,我们这样做会不会有些像过桥抽板?人家未必会同意啊。”
  唐华的话语暴露出了其内心的想法,他其实也还是希望全数退出的,说明其对段庸铭他们能否扭转乾坤也还是有些担心,觉得能够把这2500万节省出来更划算,只是担心对方不愿意而导致谈判破裂罢了。
  钟广标倒是很直率:“阴市长,两千多万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我觉得我们其实可以保留一部分股份,也算是对企业的支持,如果企业发展好,我们日后再退出,也更能体现我们市委市府的风格。”
  “钟书记,现在可不是谈风格的时候,这是商业谈判!”阴朝凤冷冷的道:“说句不客气的话,有这2500万,假如日后企业不行了,我们也能用这2500万来收拾烂摊子,解决企业职工问题,可如果全数丢到里边,以后再要来接烂摊子,那就得挖生肉了。我说的话可能不太中听,但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吧。”
  钟广标内心冷笑。
  说来说去,还是不太看好这一次无线电厂的改制。
  大家都还是抱着想要卸包袱找接盘侠的想法,觉得有外来户砸四五千万进来,总能解决点儿问题,到时候实在不行,市里再来接盘也算是尽了心。
  这样对上对下都有了一个交代,不是我们没改制,而是改了制一样没救活企业,所以我们尽力尽责了,谁也不能责怪我们了。
  这种心态钟广标觉得冯士章、唐华等人都不同程度存在,至于说阴朝凤和其他常委们估计更是如此。
  也难怪在书记碰头会上已经形成了一致意见的,拿上常委会之后,这一争论,尤其是阴朝凤态度坚决的反对,冯士章和唐华又有些后缩了。
  问题是现在挑明了,其他常委们虽然还没有明确表态,只有阴朝凤一个人跳得起,但如果征求他们意见,肯定会倾向于阴朝凤的,而且理由都很充分,改制就应该要改彻底一些。
第052章
决然
  林春鸣有些犹豫。
  这本来不是他的风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5/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