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895

  宁月婵胸前那对人间凶器急剧起伏,这个家伙嘴皮子还真是利索,纸上谈兵的本事还真不小,一时间她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了。
  “看样子你是成竹在胸,对解决这些问题也是不在话下了?”宁月婵冷笑着问道。
  “的确有些想法,但是还只是一个粗略的构想,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还不好说。”沙正阳回答道。
  “你都搞出来这么大阵仗了,一下子要砸进去几十万,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宁月婵目光如刺,“敢情你是来把酒厂当练手的不成?”
  “看来宁主任对我的成见很深啊。”沙正阳内心吐糟,还能不能好好玩了?
  他本来是极喜欢宁月婵的形象的,四大女王,这是他前世最喜欢的风格。
  早几年的熟女女神利智、关之琳、巩俐、宁静,年轻一辈的张雨绮、张馨予、杨幂,而宁月婵就和宁静很相像,单论容貌绝对谈不上有多么出色,但极具特色,波大臀大就不说了,G奶差不离,尤其是那双眼睛更是特别大,嘴巴也是典型的丰唇似火,让人怦然心动。
  高进忠老大高铎的小姨子也就是这样一个祸国殃民的形象,前世中自己明知道和对方肯定无法走到一起,但是还是忍不住同居了一段时间,对自己的仕途影响不小,但沙正阳从未后悔,后来还是那女子主动离开了沙正阳,也一度让沙正阳黯然不已。
  “成见?哼,还真说不上!而是实事求是的分析。”宁月婵瞪大那双极具魅力的大眼,毫不客气的怼回去:“我看不出你一个大学刚毕业一年的大学生,有什么本事就能把这样一个处于绝境中的企业搞起来,或许你的嘴皮子功夫不差,但是搞一个企业单靠嘴巴不行,在我看来,有更大的可能性是让这个企业彻底搞死。”
  “宁主任,我曾经在全興酒坊……”
  “哼,就凭自己在全興酒坊混过一段时间,你就觉得自己可以把红旗酒厂起死回生?”宁月婵毫不客气的打断沙正阳话头:“你也未免自视太高了吧?”
  连续被对方打断和讥讽,沙正阳就是泥石人也有几分火气了,嘴角浮起一抹冷笑:“宁主任,我有没有自视太高,既不是你说了算,也不是我说了算,还是得看结果不是?你刚才都说了红旗酒厂是陷入了绝境,一家陷入了绝境的酒厂,有还有什么破坛烂罐不敢博一把的?你还没有听到我的具体设想,就这么武断的下结论,是不是不够客观,或者是你我先前的碰撞让你难堪了?”
  一抹潮红从宁月婵脸颊浮起,想起刚才那羞人的一幕,似乎还有些痒酥酥的感觉在胸脯上,让她忍不住有点儿想要去挠一挠那敏感处。
  虽然也知道对方是慌乱中无意间伸手乱抓造成那种情形,但是这还是让她感到羞恼不已,对沙正阳的印象也不可避免的糟糕了许多。
第070章
难怪
  “具体设想?那好,我就听听你的具体设想,说吧,你有什么高明招数?”宁月婵强忍住内心的羞愤和躁动,涩声道。
  “对不起,我不认为你在这种情绪支配下能听得进我的介绍。”沙正阳也毫不客气的怼回去:“被个人情绪支配的女人,无法以常理计,你最好先冷静下来,摒弃那些无谓的偏见和怒气,再来谈这个问题。”
  被沙正阳的话给激怒了,宁月婵抿起嘴唇:“我被个人情绪支配?笑话,我在酒厂销售科四处奔波时,你在干什么?恐怕还在学校里背单词吧?你对行业和市场的了解都是一些主观臆测和个人猜想,你连真正的销售都没有接触过,也敢在这里大言不惭?”
  “宁主任,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我想我们都很难说服对方,但酒厂重启的事情已经不能耽搁下去了,本来我也听高书记和杨书记说你对酒厂销售很熟悉,我也很想和你就如何来打开销售的困境进行一番沟通,但我觉得你现在被某种情绪所困扰。”沙正阳是真心觉得这个女人有点儿不可理喻了,很显然带着浓烈的个人情绪,甚至是偏见在里边,如果是这样,那就真的很难有合作机会了。
  旁边的高长松和高柏山等人都是皱眉不语,但是却又不好插言,很显然他们是知晓一些其中原委的,只是这会儿却不好说出来。
  “但我要表明一点,酒厂必须要争分夺秒的启动起来,我们没太多时间,如果你真心希望酒厂好起来,那么我很欢迎你加入,如果你还是固执己见的坚持自己的态度,我只有说抱歉了。”最后沙正阳只能带着遗憾的摊摊手,“我想高书记和杨书记他们都是这个意见。”
  被沙正阳这一番不卑不亢不软不硬的话给堵得胸都疼起来了,看见高长松和杨文元的表情,宁月婵也不知道沙正阳怎么就这么得了高杨二人的信任,自己只是村上一个支委,根本无力反对两个书记支持的意见,更不用说沙正阳还得到了镇上的支持。
  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宁月婵气愤之下,也只能恨恨的一跺脚:“反正我把话撂到这里了,日后出了问题,你们也别后悔!”
  “橐橐橐橐”的脚步声一溜烟儿的从楼梯消失,沙正阳这才有些郁闷的吐出一口浊气:“高书记,这宁主任平素也是这般脾气么?我好像没得罪她啊,怎么她对我成见这么深?现在更是连静下心来听我说一说的心情都没有呢?”
  高长松也不知道自己这个堂侄媳妇怎么对沙正阳这么不待见,就因为刚才两个人撞在一起?这也太可笑了。
  倒是高柏山摇着头笑道:“正阳,不一定,我这个堂嫂是对酒厂有很深感情的,她高中毕业之后没考上大学,回来就在厂里上班,最先在车间里,后来到了销售上,也为厂里销售跑了许多地方,吃了不少苦,和我堂兄离婚或许也有一些这方面的原因,本来骤然听到酒厂能重启,月婵姐也是大喜过望,结果再一听说这个情况,大概是期望太高,结果……”
  “结果看到是我这个不懂行的外来户来指手画脚,落差感太强,以至于无法接受?就把火气都转移到了我身上来了?”沙正阳站起身来,叹了一口气,“还别说,换了是我,可能也会有这种落差感。”
  “不过月婵姐的确在工作上很努力,可以说包括涪岗、锦阳、安襄在内的几个地区销售渠道都是她辛辛苦苦去跑的,只是那些糖酒公司回扣要得高不说,关键在于出货慢,而且老结不了款,……”高柏山摇头,不无感慨,“月婵姐都偷偷哭过几回,厂里一些人还埋怨她,……”
  高长松和杨文元也是叹气不语。
  这搞企业和搞村里工作不一样,在村里,你是干部,自然一说话人家都得要听几分,但在外边,你货交给人家,就得要看人家脸色。
  卖不掉自然收不到钱,卖掉了,也得要看人家脸色心情,拖上你一年半载,难道你还敢去打上法院打官司不成?
  像各市县的糖酒公司,一个个鼻孔朝天,像红旗酒厂这等小企业根本就不放在他们眼里,尤其是前几年,如果没有一些特殊的渠道和关系,把你的款压上一段时间,那简直就再顺理成章不过的事情。
  但这几年情况略有不同。
  随着白酒市场放开,私人批发商渠道商开始慢慢多了起来,这些人多是本地区的一些头脑活泛略有资本或背景的商贩,他们对市场信息更敏感,什么货好销,什么货利润更大,他们都了如指掌,对于红旗大曲这类市场上有太多同档次竞争对手的产品,如果不开出更好的条件,自然就没那么大的积极性。
  对这一点沙正阳倒是有一定的认知。
  他在全興酒坊干的时候,也和这些渠道商都打过交道,糖酒公司也好,私人批发商也好,关键还是要看产品的受欢迎程度,当然后者的更灵活,积极性也更容易调动起来。
  “对了,高书记,柏山,我总觉得宁主任和你们之前与我介绍的情况有些不一样啊。”沙正阳挠了挠脑袋,有些不解的道:“你们都说宁主任精明干练,性格直爽,就是性格泼辣了一点儿,可今天一见面,泼辣这一面我倒是领教了,但是精明干练却没看出来啊,一个搞销售的怎么会这么情绪化,你们都看到了,她根本就没有多少心思来听我的介绍,纯粹就是来找茬儿,就是针对我,这里边有什么原因么?”
  高长松叹了一口气没有说话,高柏山却是欲言又止。
  最后在沙正阳的目光注视下,还是高柏山有些尴尬的介绍了宁月婵的情况。
  宁月婵离了婚的丈夫是高柏山的隔房堂兄高海洋。
  高海洋和宁月婵是初中和高中的同学,初中二人都在镇初中,高中都在东关中学,后来高海洋考上了汉川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市政府办公厅。
  而宁月婵却没有能考上大学,哪怕她又复读了一年,仍然以几分之差未能上线,所以最后不得不回到镇上。
  再后来的故事也就很狗血而老套了,宁月婵主动和高海洋提出分手,但是高海洋却还是坚持和宁月婵结了婚。
  结婚不到半年,高海洋被一位市领导看中,担任了市领导的秘书,后来那位市领导的女儿看上了高海洋,纠缠了一年多时间之后,高海洋最终还是和宁月婵离了婚,最后与那位市领导的女儿结了婚。
  当然高海洋自此在仕途上青云直上,现在已经是市政府办公厅下边一个副处长了,他那位老岳父现在仍然在市政协担任副主席,尚未正式退下来。
  难怪对自己那么不待。
  前夫也是汉川大学的,算是自己学长,好在对方是学哲学的,比自己高五级,东关中学高八一级的,估计现在年龄也不过就是二十七八岁,市政府办公厅下边的副处长,约莫应该是一个正科级干部了,三十岁不到的正科,这年头,很牛了。
第071章
我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沙正阳回到家中时又是快十点了。
  看看还有点儿时间,沙正阳干脆就去了冯子材那里。
  冯子材家住在青云巷,他家里是老城关镇的人,家中有私房,不过他父亲是县税务局的,一家住在税务局宿舍,就把老宅给了这个唯一的儿子。
  走进冯子材的书房,电风扇正吹得呜呜作响,赤裸着上身的冯子材只穿了一条运动短裤正在伏案疾书,听得脚步响,才转过头来,见是沙正阳,顿时来了劲:“你小子,还真是废寝忘食的下乡干工作了不成?交给我的事儿也不闻不问了?”
  “既然交给你了,当然就是信任你,何况这后续的事情本来就是你的任务,咱们可是说好了来着,我只是写框架和开头,其他都是你来完成。”沙正阳也没有给他客气,顺手递给他一支在门外买的雪糕,“如何?”
  “你先看看吧。”冯子材似乎又比之前见到时瘦了一些,也有可能是熬夜的缘故,不过现在是暑期,冯子材也有充裕的时间来写东西,“刚开始接上你的时候有点儿恼火,总觉得和你的味道不太一样,后面就好多了,写得快了许多。”
  “现在写了多少万字了?”沙正阳接过厚厚一叠稿子,冯子材的字不比自己的字差,只不过这家伙喜欢楷书,也是跟着庞中华钢笔字帖练出来的。
  “差不多快十二万字了。”冯子材颇为自豪的道:“最开始三天才写了不到一万字,后来进入状态了,一天就能写一万字,后来又一边写一边修改,否则起码能写到十五万字了。”
  沙正阳一屁股坐在旁边的老式沙发上,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
  得承认,冯子材的文笔真心不错,除了在和自己前边写的那几千字衔接时有点儿痕迹外,到后面基本上都是按照他自己的风格在写了。
  不过大框架还是按照自己的设定在进行,细节上却完全是冯子材自己的创意了,这看了那么多年雪米莉、大薮春彦和西村寿行的小说也不是白看的,偶尔也还能看得出一些借鉴的影子,不过经过冯子材的加工,也多了几分他自己的特色。
  故事其实也并不复杂,就是围绕日国东芝公司出口瑞典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关键核心图纸和说明书,苏联间谍和日国恐怖组织赤军搭上了线,准备在香港交货,而日国警视厅与美国中央情报局以及驻外的三角洲特种部队在香港展开了亡命追踪,而一名正好前往香港与香港警察接洽事务的大陆公安恰逢其会被卷入其中,然后就是各种各项的斗智斗勇。
  沙正阳粗略的看了一遍,感觉到情节设计上冯子材也是很花了一番心思,尤其是在香港警察和大陆公安被卷入进去脱身不得,夹杂在其中的种种巧合,也是十分出彩,沙正阳自认为这些细节设计自己也无法做得更好。
  “才子,不愧是才子,看得我都心潮澎湃了,我琢磨着这玩意儿没准儿还能在香港出版呢,也许还有人能看上改编成电影呢。”终于看完了一遍,沙正阳咂咂嘴,把稿子递回给冯子材,“看你这样子,大概三十万字就差不多了吧,现在都写了一半左右了。”
  “嗯,差不多,我打算在暑期里就要把它写完,然后花十天时间来修改,不过就像你说的,这种消遣类的小说,主要讲求一气呵成,要让读者看得心情爽快,所以修改其实花不了几天时间,剩下的就是找人了。”冯子材把雪糕棍扔出窗外,“我和我二叔都提了提,可他不信。”
  “没关系,你把它弄出来,再和你二叔说说,咱们也不让他以权谋私,就让他帮忙指点一下路子,剩下的咱们自己去谈,成不成,那都是咱们自个儿的事情。”
  沙正阳在看完这十来万字的内容后心里就踏实了不少。
  在他看来,这绝对比什么雪米莉的小说不逊色,他觉得马上付诸印刷拿出来,挂上雪米莉的名字,铁定大卖,连自己这个构思者,现在再来看一遍都觉得挺有味道,就凭这一点,他就有信心卖出个好成绩来。
  自己刚才说的拿到香港也说不定能出版甚至改编为电影剧本也并非胡乱吹嘘,自己在构思这本书框架时,也就借鉴了成龙和杨紫琼主演的那部《超级警察》,同样也是大陆公安和香港警察的合作,当然自己这本书的内容要复杂许多,但如果改编成电影剧本,自然可以删减许多。
  现在的关键就是冯子材没名气,但万事开头难,这第一部想要打响,肯定有些难度,但是只要一炮打响之后,后续的小说出版就简单许多了,甚至可以说还没有等到你开始写,说不定就有出版商来主动上门订购了。
  沙正阳很清楚,在这个娱乐消遣还相当匮乏的时代,这类小说应该很符合许多喜欢猎奇的年轻读者胃口,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会是从大都市到小县城里的大街小巷中遍地皆是的租书店中最受欢迎的小说。
  新派武侠小说的热潮已经慢慢过去,毕竟具备金庸作品水准的作品实在太少,而黄易的新玄幻小说也还要几年后才开始进入大陆。
  所以像自己构思的这一类类似于快消品的小说现在应该很有人气,就像十多年后突然崛起的网文一般。
  “是啊,我现在是越写越快,但是内心还是有些没底,我自个儿看得挺带劲儿,但是人家感觉怎样,还不好说。”
  冯子材患得患失的心理表现在脸上就是纠结,看得沙正阳好笑,当初自己让他写,他还欲迎还拒,一副忸忸怩怩的德行,现在可好,自我感觉良好了,又怕不受别人喜欢了。
  “行了,要不我先把这十来万字带回去,让正刚他们品鉴品鉴,估摸着你这本书日后的读者也就是他们这个年龄的大学生和社会青年了,反正我觉得挺好看。”
  听了沙正阳的打气,冯子材的信心又增添了不少,望向沙正阳的目光也复杂了许多:“正阳,你是怎么想到要弄这个的?我都一直在想,咋你就想到要弄这个了呢?真的是因为被发配下乡,不想干了?可你这个头开这么好,为啥不自己写?”
  “原因我早就和你说了,我有我的事儿,谁说我下乡就是发配了?没准儿这还是我的一个机会呢。”沙正阳也懒得和他多废话,“你也不用乱猜,是金子哪里都会闪光,你就等着看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