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895

  “好吧,看你这份感觉,我觉得你真还不像是被发配,可呆在县里好好的,没人愿意下乡吧?”
  冯子材也是越来越看不透自己这个老同学,总觉得他和原来有了很大的不同,尤其是那股气势,举手投足间,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气定神闲,似乎一切都在掌握中的感觉。
  这和他一两个月前见沙正阳时都截然不同,难道是失恋和发配的双重打击让正阳一夜之间就突然变得成熟起来了,好像也只有这种解释才说得过去似的。
  “下乡有下乡的收获,当然,如果只是想要图个轻松,在县里的确要轻松许多,镇上的许多事情是在县里接触不到的,我觉得接触一下很有好处,起码我们能知道在最下边,老百姓在想什么,他们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沙正阳半真半假的道。
  下乡固然非他初衷,但是这个结果他也并不太在意,现在他要做的就是要利用红旗酒厂这个机会来打响自己,这是他现在最重要也是最紧要的事情,其他一切都可以抛开,他要用一切资源和努力来做好这件事情。
第072章
再次拜会
  沙正阳已经是第三次来曹清泰这里了。
  第二次是沙正阳专门来询问了解“忆传统,做贡献,做新时期合格党员”专题活动的一些做法,曹清泰对此惊讶之余还是颇为高兴,起码自己这个前任秘书好像真的开窍了。
  或许是失恋了让沙正阳成熟了不少,又或者自己的突兀调离导致对方发配下乡让对方感受到了世态炎凉,总而言之沙正阳给他的感觉是变化太大了。
  曹清泰当然不吝指点,好歹也是给他当过秘书,现在开窍了,想要做出一点成绩来,他当然要帮他。
  这一次沙正阳来显得很郑重其事。
  当听完了沙正阳的情况介绍之后,曹清泰沉默了许久,才问道:“情况我大致了解了,我也相信你应该是深思熟虑之后才做出的这个决定,红旗酒厂我知道,一度比县酒厂都还有名嘛,只是后来不行了,看你胸有成竹的模样,我还真有点儿好奇,你真的觉得用这种方式能打开销路?没错,崔建的影响力很大,但是主要是在年轻人这个群体中,另外你也提到了他有一些限制,所以风险也是不小啊。”
  “主任,风险哪能没有?市场经济都有风险,但我们也都分析过了,背水一战嘛,现在的红旗酒厂也没有别的选择。”沙正阳点头应道。
  “我们设计了一款新的产品,或者说是新瓶装旧酒,包装设计上做了一些比较大的改动,一种是主打酒,东方红陈酿,是在原来的红旗大曲底子上重新进行勾调,度数略高一些,53度,这一种主要是针对公务消费和婚宴类的,这是以后的主流,但这一次我们用来打主力的不是这个,这是日后市场打开之后才会逐渐来主推。”
  “这一次主打的是针对年轻群体的,可以叫做青春情怀酒,精品东方红,主打半斤装和二两五装的,是在原来红旗头曲的底子上重新勾调,大概在48度左右,味道上偏柔和悠长一些,这一块我们就打算以老崔的演唱会作为冠名主打,激起这个群体的共鸣,来打开市场,当然我们还会有一些其他的广告策略,……”
  曹清泰又问了好几个问题,沙正阳都逐一进行了回答。
  曹清泰也感觉得到,自己这个前任秘书看样子花了不少心思在这件事情上,工作做得很细,也很有针对性,当然在结果没有出来之前,谁也不敢说成败,但是曹清泰觉得也许这一次这家伙能成。
  “那你需要我帮你做些什么?”曹清泰很感兴趣自己能帮他什么。
  “是这么一个情况,……”沙正阳把自己的一些设想提了出来,听得曹清泰目泛奇光,“这是你想出来的?”
  “算是吧,投机取巧而已,不过我觉得这也算是一个警民共建活动嘛。”沙正阳笑嘻嘻的道:“其实我还打算复制在其他一些领域,不过要看效果了。”
  “我觉得这事儿应该可以,省公安厅也应该支持,起码不会反对,顺水人情而已,不过请他打个招呼可以,但是具体如何去做,恐怕还是得你们自己去和地方上的公安机关联系协调。”曹清泰也笑了起来,“真是没想到啊,正阳你在这方面还有些天赋呢。”
  “碰巧而已,这只能当做一个噱头来用,上不得台面。”沙正阳连连摇头,“也是逼的没办法,只能剑走偏锋,那就拜托主任帮我们和张厅长联系一下了。”
  “嗯,我先和他联系一下,到时候我提前给你打电话,一起去他那里,也许日后你们还能有借重他们公安的时候呢。”曹清泰爽快的答应道。
  “那就太谢谢主任了,您看需不需要给张厅长带一箱……”沙正阳试探性的问道。
  “不需要,日后红旗酒厂真的红火了,你再来考虑给公安厅搞一个什么见义勇为基金吧。”曹清泰笑着开玩笑。
  这个思路很新颖,年轻人脑瓜子的确好用,居然还能从这些方面来剑走偏锋,不得不承认,自己还是小看了对方。
  “呵呵,那就借主任吉言了,只要红旗酒厂救活了,啥都好说。”沙正阳也就顺势收起了话头。
  “嗯,以后再说吧,对了,你们镇上的专题活动开展的怎么样了?”
  在曹清泰看来,沙正阳毕竟还是要走正路,搞企业能博得一时眼球,增加光环,但就算弄成一个明星企业,那又如何,毕竟不是正途。
  见曹清泰问起这项工作,沙正阳自然也不含糊。
  这段时间在集中精力调研酒厂的情况时,沙正阳也没有放下自己的本职工作。
  专题活动由上至下都很重视,沙正阳也结合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提出了新思路,也获得了郭业山的认同。
  沙正阳讲得很细,曹清泰也听得很认真。
第073章
鼓气
  曹清泰也一直在考虑做贡献这一块如何来体现。
  如果是在工人这个群体中,可以很容易找到一些诸如在工作中做出了很大贡献的共产党员,比如三八红旗手,又比如劳动模范,又或者知识分子做出了巨大科研成果的。
  可在农村里,随着包产到户,昔日的集体生产都改为了个体生产,种粮大户也好,养猪大户也好,致富能手也好,这些人自己的确致富了,但这能不能作为做贡献的典型呢?曹清泰觉得可能有点儿缺乏代表性。
  但是沙正阳却提到了不但自己带头致富,更重要的是他把技术教授给别人,或者带领大家一起组成合作社,与本村本组和周围邻村民居一起增收致富的典型,那就很有意义了。
  “嗯,正阳,你们乡的这个典型选得不错,很有现实意义,我们鼓励大家劳动致富,共产党员作为先锋队,不仅仅是自己发家致富就够了,那不过就是一个普通人,更重要的是他要帮助别的普通群众增收致富,这才能真正体现我们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与人民群众鱼水之情的关系,这一点非常重要,市委这一次对这项专题活动极为重视,黄书记既然选了你们县作为联系点,而你又在负责这项工作,我希望你在南渡镇也要把这项工作拿起来。”
  沙正阳略感诧异,但随即就听出来了一些意思,“主任,市委办这边你在负责这项工作?”
  “嗯,我负责主抓。”曹清泰点点头,“黄书记联系银台,我到时候可能也要下来,我觉得你提到的这些内容很有价值,可以总结提炼一下,市委办这边看看能不能用一用。”
  沙正阳大喜,知道这是曹清泰在帮自己,赶紧道:“主任,那我回去就准备,向郭书记汇报一下,再好好把材料准备一下。”
  “应该的,郭业山文笔也不弱,你写好之后也请他把把关,也算是你们南渡镇的一个亮点嘛。”曹清泰身体微微向后靠了一些,姿态更放松,“到了市委办这边一下子轻松不少,开始还有些不适应,不过现在觉得挺好。”
  “主任,我估计您恐怕清闲不了几天。”犹豫了一下,沙正阳本来不想多说,但是他还是说了。
  他看得出来曹清泰还是有些不甘心,不到四十岁之龄,好不容易得个机会担任一县之长,却又这么突兀的被调离,任谁都难以咽下这口气。
  若是犯了什么错误也就罢了,可因为一些场合下的讲话而受牵连,曹清泰肯定不服气,只是在这种环境下,也的确不可能马上就有什么变化。
  “哦?”曹清泰觉得有趣,笑了起来,“怎么这么说?”
  “主任,我虽然愚笨了一些,但在县府办里也能听得到一些说法,不过我个人感觉,恐怕很多人都把这些理解偏了。”沙正阳觉得自己应当给曹清泰鼓鼓气。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市场经济没有必然联系,那些强行把这两者绑在一起的人,我认为是机械教条主义,完全没有看到改革开放这十多年来我们国家发生的巨大变化,对生产力的解放,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甚至他们有意无意的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目标是什么?就是要让广大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沙正阳这番话就很有些尖锐了,如果放在外边,可能弄不好都要引起一番争议了,但对曹清泰来说,却是说到了心坎上。
  “狭隘的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彻底对立,把坚持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相对立,非此即彼,把社会经济事业发展看得过于简单,这从本质上来说,是他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理解不透彻。”
  曹清泰表情有些复杂,如果说是市委党校某位教授,或者市委政研室某个干部这么来一说,他不会感到有多惊讶,但是眼前这个自己昔日秘书能有这样的观点看法,就难能可贵了。
  大学是学不到这些东西的,纯理论的东西要应用于实践,要在现实工作中来寻找到契合点,这不容易。
  不排除对方是有意为了讨好自己而专门作了一番琢磨研究,但即便如此,也殊为不易了,起码这份心,自己得领。
  “嗯,正阳,你这番观点不是来讨好我吧?可有些不合时宜啊。”曹清泰淡淡的笑道。
  “主任,讨好说不上,就是自己的一些看法,其实您如果多关注一下国内一些主要报刊的文章,就能觉察到,其实已经有一些观点出来了,当然肯定有争论,但我觉得还是在朝着好的方向走,而且会越来越明朗。”沙正阳见曹清泰目光里有些探询的意思,也就没有遮掩啥,“像《解放日报》和《光明日报》,这两份报纸上的一些观点是很具有代表性的。”
  《解放日报》是中共沪江市委机关报,一直是宣传阵地的桥头堡,而《光明日报》更不简单,那是中共中央的机关报之一,主要是中宣部的喉舌,更是理论风向的前沿阵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两份报纸的风向都代表着中央的一些倾向,这一点曹清泰当然清楚,但沙正阳这么提醒他,还是让他颇为震惊。
  沙正阳没有提到《人民日报》,说明沙正阳的政治敏锐性和嗅觉能力异乎寻常,能够感受到高层风向的变化,在曹清泰看来,这远远超出了一个刚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人水准,如果没有别的人指点的话,那么就只能说明这个人天生就有着这方面的禀赋。
  “哦?看来我有些闭目塞聪了。”曹清泰若有所思,看了一眼沙正阳,“我会去看一看的。”
  “主任其实都应该感觉到了,当下这种混沌的局面不会持久,总会正本清源,明确是非,我觉得这种局面不会拖太久,也拖不起。”
  沙正阳也没敢说太明,还是有点儿语焉不详,否则曹清泰恐怕就真的要起疑了。
  但对于曹清泰来说,这已经够明显了,身处市委办这种中枢地带,岂有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道理?沉闷中已经有一抹清新透了出来,也许真的要不了多久就会明朗了。
  这种话题本身就不该是自己这种角色能断言的,自己的表现已经有些出格了,现在曹清泰也许还只是觉得自己政治敏锐性特别强,但再深一些,那就近乎妖孽了,适度就好。
  在临别的时候,沙正阳又拜托曹清泰看能不能给县信用联社的领导打个招呼,也就是红旗酒厂贷款的事宜。
  这件事情曹清泰倒是很爽快的答应了,一个招呼而已,至于对方能不能办,还得要看沙正阳他们自个儿去操作。
第074章
打动
  高柏山是和自己媳妇儿田静一起到宁月婵家去的。
  他是受沙正阳之托而去。
  红旗酒厂既然要搞起来,那就必须一炮而红,不能半途而废,更不能石沉大海,所以对原来红旗酒厂的职工,从技术人员到管理人员再到销售和普通工人,沙正阳都很看重。
  在沙正阳看来,红旗酒厂这么多年来从质量到生产都可以算是正常,差就差在了缺乏品牌意识和营销手段。
  缺乏品牌意识就使得红旗酒厂虽然口感质量都不差,但却没有树立起自己的特定品牌,像红旗大曲和红旗头曲与市面上的柳浪春、春沙酒、枝江酒、绵竹大曲等等诸如之类的品牌相比并无任何优势可言,自然很难脱颖而出了。
  没有品牌力,营销就越发困难,沙正阳觉得红旗酒厂能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一直存活下来这么多年也算不错了,像有些小酒厂要么只能在本地以散酒形式销售,要么就是关了开,开了关,生生死死无数次了。
  要做品牌,一要靠营销方法,二要找准契机。
  但归根结底还是要对市场熟悉的人来做,沙正阳可以凭借前世的记忆和对市场时机的捕捉来高屋建瓴,策划构思,但是真正要到具体操作,仍然需要得力的人来帮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