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4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4/895

  “你管他什么时候说好的,这当然要算到这一次招商引资推介会上的成绩!实打实要来投资建厂的项目,早几天谈妥的和晚几天在招商引资会上谈妥的有什么区别?你以为那些招商引资推介会上都是现场谈成的不成?你难道连这点儿灵活变通都不懂?!”
  “不是,林书记,我的意思是这不是要向省长汇报么?您这里所以我先给您露个实话么?”
  沙正阳就知道肯定要挨尅,其实有前世经历的他何尝不知道很多都是提前谈好,在会上来签约,但这一次本来就是推介会而非签约会,所以才会这么做,没想到还是挨了林春鸣的一顿排头。
  “其实也还是有三四家有了一些意向,如果做一做工作,签一个意向性协议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沙正阳又赶紧补充道。
  “好了,都加进去,搞得实在一些,这才像模像样,你以为人家省长还不明白这些?”林春鸣忍不住又透露了一句天机。
第178章
觐见,印象
  接了林春鸣的电话,沙正阳立即就紧张起来了。
  既然要去觐见省长,还得要去汇报自己这一趟广州之行的成果,多少也得要拿出一些干货来。
  好在之前也就有准备,有几个托儿来帮忙助阵造势,否则还真的不好交代。
  再说领导心里有数,你也不能太过于离谱,忽悠人起码也要拿出一些花架子出来裱糊一下,不能让人家连戳都没戳你一下,你就露馅了。
  和高升电子那边已经有两家南粤这边的企业谈好,下一步要到宛州那边来投资建厂,规模不是很大,都是两三百万的厂子,但也够了。
  华泰空调则有两家较为重要的合作伙伴要到宛州落户,投资规模比较大,一家投资超过一千五百万,还有一家也有八百万的投资。
  剩下的就真的只能是意向性协议了。
  经过一番努力和协商,最终还是促成了有五家企业有意愿到真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落户,其中有两家都是生产通用电子元器件的企业,还有两家是准备为未来宛州家电企业配套的零部件企业,另外一家是一个食品企业,准备到内陆来建厂开拓市场。
  这五家企业意向性投资大概在两千万左右,算得上差强人意了,平均投资都在300万到500万之间。
  在签订这个意向性协议之前,沙正阳也很认真的和几家企业主商谈过,并不是那种纯粹来为了糊弄领导造成绩作秀的,而是的确有意愿到内陆或者说宛州投资建厂,只是因为尚未对真阳的情况有一个真实客观的了解,所以当然不敢真的签协议。
  在这边广交会结束之后,这几家企业主都会在最快时间内赶赴汉川对投资环境进行考察,如果真的如沙正阳在推介会上以及私下里谈到的那样,这几笔投资估计很大可能性会成功。
  要有实打实的成绩,现在这几笔落实了,接下来要向领导汇报的就是前期如何准备的具体情况才能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
  这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领导肯定会问及之前是如何设想考虑的,又采取了那些具体措施,尤其是有针对性的调查摸底,登门拜访等等,这些都要突出重点。
  听闻沙正阳可能要去面见省长汇报工作,楚天澜和陈肃都立即紧张并行动起来,这可是大事,天大的事!
  尤其是楚天澜,作为县府办主任,肯定需要就这一次汇报形成一个系统全面的汇报材料,让沙正阳把这些情况吃透,届时汇报的时候才能根据领导的问话随机应变的进行汇报。
  在沙正阳看来,汇报他倒是不怵,就怕领导在这个基础之上加以发挥的询问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那倒是有些麻烦。
  因为不清楚这一位省长对哪些方面更感兴趣,就目前来说,只能根据领导从哪个体系出来的这个方向来考虑准备。
  楚天澜是压力最大的,没想到这走马上任没多久,就遇上这样一次至关紧要的汇报。
  这个汇报材料县府办主任是理所当然的第一责任人,楚天澜以前也写过材料,自认为文笔不差,但是这一次不一样啊,直接要对高官汇报,出点儿差错,那就百死莫赎了。
  陈肃的压力也不轻,作为招商局长,前期的准备筹划,他都是首当其冲,现在活儿干了,你要把它展现在领导面前,而且还得要精彩纷呈,如何体现在文字上,这就很考纲。
  加上谭文森这个第一次遇上这种事情的秘书,几个人就要在几个小时内把初稿拿出来,进而进行打磨,成为第二稿。
  对于沙正阳来说,他考虑问题的角度不一样。
  联想到如林春鸣所说省长和秘书长都是亲自与会听了自己演讲的话,他感觉对方的兴趣点恐怕不会仅止于真阳这一次招商引资那么简单,可能还会问及一些其他,这就需要随机应变了。
  但沙正阳也考虑到自己随机应变也不能被对方牵着鼻子走,那样太被动,倒是可以借这个招商引资和产业培育来主动寻找话题,勾起对方兴趣,争取主动。
  王云祥是商业系统出身,那么或许可以在蔬菜产业基地的流通配套上做一做文章,这可以是一个话题。
  另外他作为省长,肯定对产业培育和结构调整以及就业增收问题更关注,在这个问题上,宛州乃至真阳以工业为主导,用劳动密集型产业来带动就业增收,也能有一些话点。
  和田朝正的联系也很顺畅,对方表现出来的善意也让沙正阳很有点儿受宠若惊的感觉。
  沙正阳估计这应该是林春鸣和对方沟通过了的缘故,否则素不相识,对方没必要对自己这么热情客气。
  约好了时间,沙正阳心里也就踏实了许多。
  是好是坏也得要走一遭才知道,从田朝正表现出来的姿态来看,王云祥对自己印象应该不错,这第一印象不错,也就意味着后续很多事情就要好处理很多。
  约好的地方是东方宾馆。
  这是老牌子的酒店,而且位置很合适。
  沙正阳抵达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四十五,他提前了十五分钟到。
  沙正阳也很清楚,作为一省之长王云祥肯定事务很多,哪怕是在广州,肯定要见的客人不少,自己能捞到这样一个几乎已经殊为不易。
  和田朝正电话联系上之后,很快就有省驻穗办的人把沙正阳带了上去。
  这是一间小会客室,踏进房,原本还有些小忐忑的心境反而平静了下来,沙正阳捏了捏手提包里的汇报材料,知道这玩意儿没啥用了,这种氛围拿出这玩意儿来,只会败兴。
  王云祥正坐在沙发里,而田朝正则刚好走出来,看见沙正阳被驻穗办的人带上来,笑着迎上前来,伸出手来:“小沙来了,快请进。”
  沙正阳疾走两步,赶紧握住对方的手:“秘书长您好,我是沙正阳。”
  “唔,年少有为啊,省长正在念叨你呢,来,进来。”田朝正笑眯眯的摇了摇手,“老林选得好人才啊。”
  大概是听到了门廊里的声音,王云祥也站起身来,走了两步,看见了沙正阳,笑了起来:“小沙,我们这算是第二次见面了哇。”
  沙正阳又赶紧走两步顺手把包放在一边,这才双手握住对方的手:“省长,您和秘书长来也没说一声,我们工作失职,没有注意到你们,……”
  王云祥哈哈大笑,“小沙,你这是在作检讨么?我和朝正不请自来才是不合规矩嘛,你道什么歉?那样也好,正好可以实地看看你们真阳你们宛州的招商引资工作做得怎么样,大开眼界啊。”
  “省长,您这么一说,我们就无地自容了,都是关公面前耍大刀,班门弄斧,哪能入您和秘书长的法眼?”沙正阳满脸不好意思。
  “好了,我听春鸣说你也是一个敢打敢冲的猛将啊,怎么感觉有点儿不一样呢?不必拘束,我是说实话的人,的确,你们的招商引资推介暨座谈会办得很不错,我和朝正都说了,省里其他地市都应该向你们学习,形式和内容结合得很好,很不简单!”
  王云祥摆手示意沙正阳不用再谦虚,“坐吧,我很喜欢和基层的干部谈工作,尤其是谈具体实际工作,这样能够最直观的了解情况,嗯,所以前天我和朝正就当了一回不速之客,嗯,感受很多。”
  沙正阳本来已经坐下来了,听对方这么一说,又赶紧站起来表示当不起。
  “嗯,坐,坐,不要这么客气,我是省长,你是县长,我和你之间也就是正常的工作关系,我们谈工作,你没有必要这么拘谨,这样我会有些失望。”王云祥正色道。
  听得王云祥这么一说,沙正阳估计王云祥应该是对自己有所了解,或者说林春鸣是和王云祥交过底的,自己太过刻意谦虚,反为不美了,于是也就沉静了下来。
  见沙正阳收发自如,王云祥这才满意的点头。
  这才当得起“锐气十足锐意进取”的说辞,真要年纪轻轻就变成和那些官场老油子一样唯唯诺诺瞻前顾后,那王云祥觉得恐怕未来成就也有限了。
  “嗯,小沙,我早就听说过你的名字,东方红集团我上半年去调研过,很不错,企业蒸蒸日上,是你在银台工作时打造起来的,现在还在继续扩张,已经成为我们省里食品饮料行业的航空母舰了啊。”
  王云祥从这边开始话题,也便于双方拉近距离。
  “省长,东方红集团的创立我的确做过一些工作,但是这两年东方红集团的迅猛发展主要还是现在新一届的集团班子和企业改制带来的巨大活力,……”
  沙正阳没想到王云祥首先谈到了东方红集团。
  这个问题比较敏感,尤其是现在东方红集团已经从一个纯粹的乡镇企业通过股权激励和职工入股方式转变为了一个成分十分复杂的混合制企业,这位领导对这种改制方式的看法他现在也不确定。
第179章
敢不敢拍胸脯?
  王云祥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微微一笑。
  “嗯,企业改制是个很敏感的问题,东方红原来是镇村合办企业吧?这类企业要想吸引人才加盟,本身就比较难,所以采取一些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方式来改制,我个人觉得是可以尝试的,实践证明东方红集团的改制还是很成功的嘛。”
  沙正阳大吃一惊,他没想到这一上来王云祥就如此鲜明的表明态度,这很显然不太符合上位者的作风。
  在这种问题上一般说来,他们这个层面的领导都会保持一种含而不露的态度,哪怕他用了一个“个人觉得”来作为掩饰。
  “是不是觉得我的态度有些激进?”王云祥也笑了起来,“有些颠覆了你的观感?”
  “的确有些意外。”沙正阳老老实实的道。
  “嗯,我对东方红集团的发展很感兴趣,到汉都,到银台调研时专门去了东方红集团,也详细了解了东方红集团发展历史,不可否认你原来在创业时很有创意也很大胆,后来在企业改制时你也应该在其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吧?”
  王云祥目光里多了几分欣赏,沙正阳感觉得到。
  看样子这一位是早就把自己盯上了,自己在推动东方红集团改制时的一些构思估计都被人给“出卖”了,这里边宁月婵和朱凤厚估计都有份儿,甚至也可能还有高柏山他们。
  “省长,看样子您对我的一些观点是赞同态度的?”沙正阳大胆的问道。
  “现在国有企业改制中央不也是在试点么?今年开始力度可能还会更大,只要是有利于发展的,能够确保我们的企业职工利益不受损,所谓的国有资产流失之忧我个人认为完全是可以通过制度规范和监督落实来实现的,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的优化和增值,那种因为担心国资流失就拒绝改制的,实际上是一种体制上的不自信,是因噎废食。”
  王云祥的态度很鲜明而坚决,不但沙正阳对这一位新来的省长观感大为改观,甚至连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田朝正也是大为震惊,他没想到这位新来省长在对企业改制上的观点是如此“激进”。
  “改革开放要永不停步,不利于发展的,阻碍了发展的,都要改革,原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是现在能够看到改革带来的对生产力的巨大提升,难道反而不敢再继续推进了?”王云祥笑了笑。
  “总而言之,我看到的是一个原来资产不过几百万的企业,在经过发展后达到了数千万,然后在改制的激励模式下,又从几千万资产迅速裂变壮大到几个亿,我觉得这就是符合发展潮流的,尤其是改制还把广大企业职工也纳入其中,这更值得赞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4/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