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4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5/895

  沙正阳怎么也没想到这一轮汇报还没有开始,对方先就和自己在企业改制上进行起探讨来了,这也让他有些振奋。
  “省长,在企业改制上,我们都还是秉承了要依法依规进行的,我们在宛州这边的企业改制,也都是通过了较为完善的改制方案,同时要求市人大进行审议通过之后才进行,如您所说,企业改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壮大,也使得国有资产实现了保值增值,同时也维护了企业职工的利益,这样才是多赢。”
  沙正阳也大胆的表明了自己的意见,他感觉到王云祥似乎有意要在企业改制上听一听自己的看法,看样子他应该也知晓在宛州的国企改制上,自己所发挥的作用。
  沙正阳猜得没错,王云祥最初只知道东方红集团的发展和改制的情况,后来他又通过省政府这边上一轮的调查组了解到了宛州国企改制的情况,才知悉原来沙正阳在担任宛州市委办副主任期间还承担起了为宛州国企改制设计改制方案的重任,而且宛州国企改制能如此顺利且发展势头良好,应该说此人功不可没。
  所以他也才有意想要听一听这一位应该算得上是林春鸣智囊的新锐角色,在国企改制上的观点。
  现在看来,这位新锐角色的观念的确是比较开放的,同时又强调要依法改制,这一点上王云祥很认可。
  王云祥一直认为国企改制势在必行,但是如何改,应该要拿出一个系统性的制度法规。
  但是这个制度法规不宜太细,而只是应该在一些原则性的刚性的条款上进行规范,而对具体采取何种方式,权益如何细分等上边,就是改制方案来确定即可。
  现在看来宛州在国企改制上已经走到了前面,而且还通过了市人大来进行方案审议通过,这无疑是一个新创意,也很有启迪意义。
  田朝正不动声色的抬起手腕看了一下表,王云祥也注意到了,点点头:“嗯,小沙,看来你对企业改制这一块工作上很有想法,宛州国企改制走到了全省前列,有时间我们再来探讨一番,怎么样?”
  “省长,你这么说我都有点儿受宠若惊了,只要您召唤,我当然希望能向您多多请益。”沙正阳赶紧道。
  “好,那我们可就说到这里了,对了,真阳县这一次利用广交会召开之际来广州搞这个招商引资推介暨座谈会,我看这个形式很好,而且也感觉到你们前期做了很充分周密的准备工作,我和朝正当时在现场都能感受到下边这些企业老板们很是心动,效果应该非常好吧?怎么样,签约情况如何?”
  王云祥对这一次真阳招商引资的效果还是很好奇的,当时的气氛很热烈,但是这毕竟涉及到投资,光是气氛热烈,但是落到实处却不一定,所以他也想了解一下。
  “省长,因为这只是一个投资推介,您也应该知道,光是这么一个会,很难达成多少实质性的成果,我们更多的是希望能够给广大企业主们留下一个深刻印象,同时让他们了解我们汉川,我们宛州和真阳的投资环境情况,进而吸引他们到我们宛州真阳来考察参观,我相信通过考察参观,他们能够做出理性的选择。”
  沙正阳的话把王云祥再度逗笑了,“小沙,看来你对你们宛州和真阳的投资环境很有信心啊,这不是为了掩饰你们这一次没能取得多少实质性收获的托辞吧?”
  “省长,怎么可能呢?”沙正阳赶紧解释,他可不想把先前好不容易留下的好印象给破坏了。
  “说实话,我们有几个项目是敲定签约了的,但是不是这一次推介会上的达成的,而是之前就已经说好,我们宛州的三洋若斯、华峰、高升,以及华众,这几家电器电子企业规模不小,对零部件需求很大,所以也谈好了几家愿意到我们真阳来投资的企业,主要就是为他们这几家企业做配套。”
  田朝正终于有机会插话,“那除开这几家呢?”
  “在他们的带动下,也有几家企业和我们签了意向性协议,准备在本月内就要赶赴宛州考察,以我个人的经验判断,如果他们认为我们介绍的情况和他们看到的一样,那么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性他们会在我们真阳落户建厂!”沙正阳斩钉截铁的道:“我有这个信心。”
  田朝正被沙正阳的态度给震了一震,看了一眼沙正阳:“这么有信心?”
  “秘书长,这几家企业主,两家是生产通用电子元器件的,主要是冲着高升电子和华众电子去的,当然另外几家家电企业也有需要,另外还有两家则是为几家电器企业的配套,以及一家是食品企业,我和他们都一对一的进行过单独的对话商谈,我自认为自己应该是搞清楚了他们的想法,不是那种夸夸其谈说过就丢的角色,……”
  沙正阳对自己的判断还是很有自信的,如果只是泛泛而谈,他不会去为了作秀而和这些企业签意向协议,因为没这个必要,这一百多与会客人中,要找到帮这种忙的人还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但沙正阳不会这么做。
  既然是意向性协议,那就是真的是有这个意向,只是因为尚未真正考察成熟无法下结论,一旦考察情况属实,那么就会付诸实施,这是沙正阳看人的底气。
  沙正阳很坦诚的态度让王云祥和田朝正都很受触动。
  人家没有把之前敲定的投资项目拿进来,现在有如此强调这几家意向性协议的可能性,那就说明人家不屑于用以前签好的投资协议来为自己这一趟招商引资涂脂抹粉,而是对这几家意向性协议很有信心。
  这份坦率反而让人感觉更有说服力。
  “唔,小沙,有这份自信很好,我希望你的自信是建立在宛州和真阳的确打造出了第一流的投资环境之上的,嗯,如果有机会,我希望十月或者十一月能来宛州看到一个喧嚣沸腾的投资热土,怎么样,小沙,你敢不敢替你们林书记拍这个胸脯?”王云祥含笑问道。
第180章
雄心勃勃,鱼和熊掌
  “省长,林书记的胸脯我可不敢替他拍,因为我没这个权力,但我相信他如果现在在您面前,他肯定敢拍这个胸脯。”沙正阳抿了抿嘴,灿然笑道。
  “但是真阳县的这个胸脯,我可以替我们袁书记拍了!在来汇报工作之前,我专门也向袁书记作了汇报,他也很感谢高官对我们真阳招商引资工作的关心,叮嘱我一定要请省长有空到我们真阳来视察工作,……”
  沙正阳没撒谎,事实上在和田朝正联系好之后,沙正阳就和袁成功通了电话。
  袁成功当然很兴奋,而且沙正阳也能感受到袁成功内心的遗憾,不过袁成功还是表现出了他作为县委书记的大气,叮嘱沙正阳把工作汇报好,没多说其他的。
  沙正阳的表现也让王云祥和田朝正都暗自点头。
  不懂政治规矩的人永远长不大。
  沙正阳人虽然年轻,但是却很懂规矩,婉拒了替林春鸣拍胸脯,就算是要替真阳拍胸脯,也是代替县委书记拍的,这是规矩,也是分寸。
  超越了底线,那就是僭越,只能说明自己的不成熟和幼稚。
  “好,那我们就拭目以待了,到时候我和朝正到你们真阳一行,看看你们真阳有什么底气可以去挖人家南粤视为根基的科龙和TCL。”王云祥朗声笑了起来。
  “不只是科龙和TCL,我们也在接触健力宝,希望健力宝能够到我们宛州建立生产基地,另外也向省长报告一个好消息,我们正在接触百事公司和辛普劳公司,希望这两家企业能够在我们真阳打造一个马铃薯种植基地以及马铃薯深加工基地,目前已经获得了对方积极的回应,……”
  “哦?”王云祥颇感吃惊,“健力宝也可能要到你们宛州建立生产基地?你们这真是在挖人家的心头肉啊,百事公司我知道,嘉州可乐他们收购了,你说马铃薯种植基地和加工基地,应该是指薯片食品吧?辛普劳这家公司我有点儿耳熟,对了,是不是为肯德基提供薯条的美资企业?”
  不愧是商业部出来的,沙正阳心中也在竖大拇指,这个年代可没几个人知道站在肯德基和麦当劳背后的隐形巨头辛普劳。
  这家企业是专门为肯德基和麦当劳提供冷冻薯条的企业,而且八十年代就已经在中国北方和地方上合作种植马铃薯了,1992年就在燕京设立了辛普劳食品工厂。
  所以沙正阳也才专门派人去接触辛普劳,既然百事能来,辛普劳也没理由不能来,多一个企业来,也算能多分担一份风险。
  而且辛普劳从八十年代就已经在北方等地开始种植马铃薯,而肯德基和麦当劳这两大稳定的消费巨头能够使得种植户或者种植农场的市场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或许不能为种植户带来高额利润,但是却能有效的化解市场风险。
  随着肯德基的迅速扩张,辛普劳对马铃薯的需求还会进一步增大,而宛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将会为未来肯德基乃至麦当劳在中西部地区大中城市的扩张提供一个非常合适的马铃薯种植和加工基地。
  而真阳如果有百事的薯片和辛普劳的薯条需求做后盾,也可以在马铃薯种植上放开手脚,这起码是一个帮助普通没有多少劳动技能而且又不愿意离家的农民一个增收的渠道。
  沙正阳早就给自己确定了一个基本目标,那就是GDP也好,发家致富也好,但是既然重生一回,自己最大的目标就是让更多地自己周围的人和自己所能影响和覆盖到的人,都能比前一世生活的更好。
  更直白一些,就是让他们的腰包更鼓,具体而言,自己的亲友会从中得到机遇,发家致富。
  而自己为官一任,他会尽可能让自己所能影响和覆盖到的普通百姓,包括企业主们,普通员工们,基层干部们,乡村农户们都能从中增收获益。
  这个愿望有些宏大,但是既然重生一回不能去为之努力一番,那和咸鱼又有何异?
  “对,省长见识广博,辛普劳是为肯德基和麦当劳提供冷冻薯条的供货商,它主要在北方发展,但是现在肯德基向内陆地区拓展的速度也很快,所以我们也接触了对方,对方也很感兴趣,尤其是知道百事也有意在我们真阳建立一个马铃薯种植基地之后,他们兴趣就更大了。”
  沙正阳的夸赞倒是把王云祥逗笑了,“小沙,你这是在让辛普劳和百事竞争么?”
  “省长,那倒不是,对于他们两家来说,真阳有足够的资源来满足他们需求,他们两家结伴,其实也是一种互为壮胆,减轻风险,毕竟他们还是第一次深入内陆到咱们这种名不见经传的城市来。”沙正阳又颇为自信的道:“但事实会证明,他们的选择没有错,非常明智。”
  “好,小沙,我就欣赏你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概!”王云祥满意的点头,“我就期待到宛州调研的时候,你们真阳能够给我交出一副完美的答卷。”
  “请省长放心,真阳县委县政府会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认真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在这一块工作上,我们真阳县委县政府也有信心拿出超常规的毅力和决心,完成省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交给我们的任务。”
  沙正阳铿锵有力的回答,更是让这一次汇报像是一次誓师大会的誓词了。
  在临行之前,沙正阳又谈到了国务院菜篮子工程真阳蔬菜基地建设的项目,王云祥表示会敦促省农业厅尽快将相关补贴资金拨付到位,这也是沙正阳最为关心的一件事情。
  贼来不走空,专门来汇报一趟,如果不捞点儿回报,那也太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王省长的殷切希望了。
  一离开东方宾馆,沙正阳就分别给袁成功和林春鸣打了电话,汇报了此次汇报工作的情况,以及王省长提出的要求。
  当然有详有略,但无论是林春鸣还是袁成功都在获知王云祥可能会在下个月要到宛州调研时,格外重视,都询问了王云祥的调研意图和方向,沙正阳也一一作了解答。
  袁成功的态度尤为激动和兴奋。
  这可是极为难得的一次机遇,宛州偏居汉东,汽车都需要八九个小时才到,省委省政府领导来汉东的时间不多,主要领导就更少了。
  这一次王云祥明确表示要来汉东,这基本上就是铁板钉钉了,而且还点名要到真阳,这对于真阳县委县政府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展示自己的机遇。
  可以说今后这一段时间真阳县委县政府乃至全县干部都要围绕着王省长的这次调研来开展工作。
  想到县经开区的那一副大工地的情形,袁成功就是既感到欣慰又有些着急。
  欣慰的是这副情形无沦落到哪位领导眼中都算得上是一副生机盎然朝气蓬勃的昂扬向上势头,着急的是省长来看,却没有几个像样的建成项目可供参观,这又显得太瘠薄了。
  只是电话上也没法多说,袁成功也只能叮嘱沙正阳这边事情一了,就早些回真阳,以便于商议如何来准备迎接省长的调研考察。
  沙正阳倒是很笃定,王云祥感兴趣的几个点他都大概能揣摩到了。
  并没多少意外,这个阶段的领导的主要心思都是放在发展经济上,经济工作是重中之重,这个现象要持续二十年不动摇。
  当然每位领导对经济工作的重视不例外,但是在侧重上还是有不同的。
  沙正阳感觉得到王云祥对国企改制很感兴趣,这是其一。
  对农业如何和工业完美结合起来,他很感兴趣,也就是说他希望看到农业和工业的完美联动,这是其二。
  王云祥同样对宛州确立的以电器、电子和电气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很感兴趣,这是其三。
  在王云祥看来,这“三电”企业既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就看如何来发展。
  宛州的土地、水和劳动力资源都很富足,加之工农业都有一定基础,所以王云祥对宛州未来的发展趋势很看好,认为宛州大有潜力可挖。
  真阳几乎就算是宛州的一个缩影,所以沙正阳也在考虑如何在王云祥来调研考察时给对方留下一个深刻印象。
  真阳一百多万人口,要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收,只能靠劳动密集型产业来带动,而真阳又作为宛州的近郊县,工业也有一定基础,那么也完全可以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
  如何来把这几者之间完美融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也就要考验真阳县委县政府产业发展的综合策略的规划上,这一点需要在王云祥来考察调研时体现出来。
  这一点沙正阳从回汉川的路上就一直在思索,他还需要向林春鸣和袁成功也阐述自己的这个观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5/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