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6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5/895

  能发表也好,通过其他渠道也好,这都是末,本还是要把自己手里的工作做好。
  一波接一波的竞聘马上就要拉开大幕,虽然建筑、房地产、建材这三大板块是重头,但是其他还有不少企业仍然都需要按照这个模式来推进。
  有徐利平在一旁协助沙正阳觉得自己的压力也要消减了不少。
  不过摆在沙正阳面前的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长川实业的二号人物,总经理人选迟迟没有定下来。
  在长川实业班子成员设置,沙正阳可以以长川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的身份来兼任总经理,这一点上尤万刚和钟广标都征求过沙正阳的意见,但是沙正阳斟酌再三后,还是婉拒了这一意见。
  董事长和总经理一个拍板决策,一个要负责具体执行,他无意把自己的精力全数消耗在长川实业的具体业务中,而长川实业如此庞大的业务范围,也的确需要一个精力旺盛的角色来协助自己。
  徐利平其实也是一个很适合的角色,但是他的级别和资历太浅,不是每个人都能有自己这样的造化,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仍然需要按照常规程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愿望。
  一大早还没上班,就接到了尤万刚的电话,沙正阳颇为吃惊。
  看看表,才七点四十,这是要干啥?估计尤万刚大概也刚起床吃早饭吧?
  尤万刚昨天下午才去了宛州,他原本就要到宛州调研工业工作,但是因为上一次朱汉生的耽误就被搁置下来,后来又连续有几个会议,所以就一拖再拖,昨天午饭后才去宛州,怎么这一大早却给自己打电话了?
  尤万刚在电话里没多说什么,只说如果没什么事儿的话,让他到宛州来一趟。
  因为尤万刚要在宛州呆两到三天,所以一时间不能回汉都,只能辛苦沙正阳跑一趟宛州。
  什么事情不能在电话上说,却要自己奔赴宛州去面谈,这让沙正阳也很是纳闷儿。
  钟广标上个星期去了燕京,估计更不清楚什么事情。
  沙正阳有些郁闷,你能说自己有事么?
  什么事情比领导召唤还重要?
  而且他也感觉得到,肯定是有什么比较重大的事情才会让尤万刚连两三天都等不及了,就要让自己去宛州面谈。
  以沙正阳的对尤万刚的了解,对方不是那种不知道轻重的人。
  雷克萨斯LS400飞驰在国道上,窗外的秋景却让沙正阳目不暇接。
  接掌长川实业才能真实感受到长川实业的混乱和实力,因为有长川汽贸这个全省乃至在中西部地区都颇有名气的汽车贸易商的存在,长川实业都快要成为一个豪车中心了。
  雷克萨斯LS400和虎头奔都有,而且这辆雷克萨斯LS400买了快两年,居然才跑了不到8000公里,7600公里数让沙正阳都觉得惊讶,主要是吴庆龙更喜好奔驰。
  初秋的汉川无疑是最美的时候,窗外山林苍翠欲滴,有一块黄的或者红的图案点缀,让整个山水画顿时生动起来。
  浓郁的森林气息扑面而来,那种蕴藏着原生态大自然的感觉,让久居大都市中的人能感受到一种生命的韵律和活力的绽放。
  安襄紧邻汉都,从汉都东出,不到一百公里就进入了安襄境内。
  安襄地区是二分平原五分山地外带三分浅丘的地形与汉都交界地区是以平原为主,然后逐渐演变成浅丘、深丘和山区,一直要到郧州便成为实实在在的大山区,然后继续向东地势逐渐变缓,又开始从山区向丘陵地形转化,一直到真阳境内又变成了平原和浅丘混杂的地形。
  汉东盆地的地形本身就有些破碎,四周都是以山地丘陵为主,但是却因为千万年来的风蚀水蚀,许多山地变得低缓,出现了很多山间谷地和隘口,这也成为汉东盆地和四周交通交往的咽喉要道。
  汉宛高速已经全面开建了,其中汉都到安襄的这一段进展最快,已经完成了大半。
  汉都境内的七十公里已经建成试通车,双线四车道这个时代看起来似乎很是高大上,但是十年之后大家就会发现这四车道好像有点儿不够用,而二十年后就意识到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怎么老百姓家家户户都有车,甚至一家一户都有两台车,而且这些车都涌上了高速路了。
  同样郧州到宛州这一段也在去年就已经正式开建,而地势最险峻最复杂的安襄到郧州段则是今年五一正式动工开建。
  预计汉宛高速汉安段到明年5月就能全面建成通车,而郧州到宛州这一段则要到99下半年去了,而距离最长、地势最复杂险峻、工程造价最高的郧宛段,估计要到2000年底去了。
  走汉宛高速试通车的汉都段,往日要用一小时二十分钟左右的70公里只用了三十五分钟。
  司机开得很稳,一直让雷克萨斯保持着110到120公里的时速间,这也是最舒适的行车速度。
  有大半年没回过宛州了,当汽车进入东峡地界时,沙正阳居然有了一种近乡情怯的感觉。
  这让他自己都觉得好笑。
  也不过才离开半年罢了,纵然有些变化,但那又如何?对自己来说,这一切都已经是过去时了。
  但是这段混杂了各种情绪的美好经历却永远的镌刻在沙正阳的心版上。
  从郧州进入宛州可以走两条线,一条是靠南的山都,一条是靠北的东峡,两条路距离差不多,走东峡过丹镇,到真阳,而南线则是走山都过临河到真阳,两条路都要在真阳汇合,最后进入宛州市区。
  汉宛高速最初也面临着走南线还是北线的选择,但是东峡以其经济实力完胜山都而最终笑到了最后,这样汉宛高速走的是北线,前世中也是如此,也引来了山都、临河两线老百姓的极大不满,认为中央和省里没有考虑山都和临河的未来发展,这个问题要到后来的郧宛高速复线建设时才算是告一段落。
  但随后的汉宛高铁又将这个问题白热化,高铁不比高速公路,走北线的造价要比走南线高得多,而山都的经济也逐渐发展起来,不比东峡逊色多少,这个问题哪怕到沙正阳一觉不起时都还处于针锋相对阶段,其他路段路线都已经敲定,但是唯独这一段迟迟未能落板。
  不过那都是二十年后的事情了,现在汉宛高速的线路早已经敲定,山都面对东峡经济的强势毫无反抗之力,所以也没什么争议。
  当雷克萨斯缓缓驶入东峡县城外的药王大道时,沙正阳忍不住拿起电话给曲晓伟打了一个电话。
  看看时间,似乎正好是要上班的时间,在东峡歇口气,喝口茶,然后在驱车前往宛州,到宛州大概也就四点半左右。
  “哟,沙总啊,太难得了,我还以为您高升了就把我们在乡下厮混的这帮人给忘了呢?”曲晓伟的声音依然是那么爽朗明快,让人一听心情都要好不少。
  “是么,这么想念我,那我给你一个机会见一面怎么样?”
  沙正阳也喜欢逗乐,如果是以前还需要注意一下,现在离开了宛州,反而可以放得更开一些了。
  “哦?你在宛州?”电话另一头有些惊喜,“什么时候来的?”
  “准确的说,在你们东峡,刚上药王大道,要去宛州一行。”沙正阳心情也很好,此时他早已经把尤万刚召唤自己的事情抛在脑后了,反正今晚要住宛州,有的是时间。
  “真的?!你可别骗我啊。”
  电话里一阵椅子拖地响,估计是曲晓伟站起身来了。
  “嗯,药王大道西段,嗯,这里有一个十字路口,嗯,好像你们县邮电大楼也搬到这里来了?怎么要打造新城啊,往南是东峡县开发区,往北是芒峰镇,我没诳你吧?”
  沙正阳目光在窗外徘徊,司机已经知趣的把车速放慢。
  “哟,真来了,那你还不过来,你找不到我们县政府吗?还是要我过来接你?”曲晓伟语气越发轻松亲近,“下午正好没多少事情,不过郑书记可能两点半有个会,三点半左右他就能有时间了。”
  沙正阳一怔,“你当县委办主任了?”
  电话另一端略微顿了一下,“前天下来的任命,我现在副县长的职务还没卸掉,但县委办主任却已经走马上任尽职履责了。”
  “那还和我藏着掖着?”沙正阳朗声大笑,一来就听到一个消息,着实让人高兴。
  “这不也太忙么?”曲晓伟声音有些轻,似乎有点儿感触,“我知道你那边也在忙,我也有人随时盯着你那边呢。”
  “哦?怎么,还在我们长河能源集团内部发展了内线,随时监控我?居心叵测啊。”沙正阳开着玩笑。
  长河能源集团加起来十万职工,虽然主要集中在武阳、秦都和汉都,但是要说和宛州没有一点儿瓜葛也不可能。
第099章
东峡故事
  玩笑话说完,曲晓伟也知道沙正阳是真到了东峡,表示要来接沙正阳。
  沙正阳谢绝了曲晓伟来接,又不是什么参观视察,就是来见见熟人朋友,哪有那么多讲究?
  从药王大道向东,然后在鹿鸣大道拐左进入,沿着鹿鸣大道一直要走出头,那边才是东峡县委县政府大楼。
  一般说来,地方党委政府的分布都有两种格局,有的是县委县府都在一个大院内,同一道门进出,只不过在院内建筑物上分开,有的则是直接遥遥相对,各据一方,两种格局基本上是一半一半。
  像东峡县委县政府就是在一道门内,县委规模要小得多,是一圈平房加一栋三层楼房,而县政府大楼则是一幢六层楼大楼外带一栋四层楼的附楼。
  县委县府楼房之间是一个巨大的花园式小广场,生态停车位就直接置放于正中间,当然这主要是为外边来人来客准备的车位,而县委县府内部的车辆则都安排在楼房后边的车库里。
  沙正阳的雷克萨斯驶入东峡县委县府大院内时,还是吸引了很多人目光。
  无他,雷克萨斯LS400的颜值太高了,尤其是东峡县委县府里是最早使用日本车的,像历任县委书记县长都是用的日本车,与宛州其他区县的领导们大多用普桑然后进化到桑塔纳2000作为座驾的格局有所区别。
  所以东峡县委县政府的干部们已经习惯了日本车的审美风格,反而对桑塔纳、捷达这一类的德系车不太认可了。
  当雷克萨斯LS400进入了东峡干部们的视线中时,那带有日式奢华的风格立即就让不少人的目光停留在了这辆车上。
  曲晓伟早已经在门廊下边的楼梯边上等候着了,车一停稳,沙正阳就推门而下。
  沙正阳还真怕曲晓伟来替自己开车门,那他反而难以适应。
  “喊你曲县长还是曲主任?”沙正阳下车之后,没有和曲晓伟握手,他觉得没有必要,以两人的熟悉程度,真要握手反而显得有些生分了,如果不是因为曲晓伟是女性,他甚至早就上去拍拍对方肩膀,或者干脆就搂着对方肩头了。
  “你爱怎么喊,怎么喊。”曲晓伟没理睬沙正阳的调笑,“郑书记让我先把你陪好,务必不准你离开,今晚晚饭必须在东峡吃,这是死命令。”
  “哟,那看样子我在这东峡是走不倒路了啊。”沙正阳四下打量着东峡县委县政府大院,“都说东峡的药膳鸡很有特色,是不是打算请我一顿?”
  “郑书记都吩咐了,我也早就安排好了。”曲晓伟笑着道,“郑书记还说你喜欢喝茶,专门把极品桐山玉叶交给我,让你给泡上尝一尝。”
  “那可就太谢谢国忠书记的盛情款待了。”沙正阳笑了起来。
  桐山玉叶是宛州唯一有些名气的茶叶,主产于桐山县山区,因为桐山山区经年云锁雾绕,气候湿润,是一等一的产茶宝地,也就造就了桐山玉叶这一名品,虽然茶叶质量不差,但是在名气上却远不及临近的信阳毛尖。
  坐在曲晓伟办公室旁边的接待室里,雪白的绣花桌布,香气馥郁汤色清润的茶水,装饰得古朴典雅的内饰,沙正阳靠在沙发里舒适的翘起二郎腿,雷克萨斯再舒服,也不如自由自在坐在这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5/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