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6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0/895

  问题是这么久了对方毫无动静,而且孙妍话里话外的意思虽然含糊,但是按照沈建红的理解,那就是沙正阳多半还处过对象,只是可能没有特别合适的而已,这种情况下两个人的那段感情恐怕已经冷却,再想要恢复到原来那种状态,几乎不可能了。
  如果说这两人是三四十岁的中年男女,对所谓爱情已经不再抱太多的奢望,那么或许可以走到一起,为事业,但这两位现在看起来好像都还对爱情抱有一份奢望,所以,这真的很难了。
  当然这个观点沈建红也只是在心里默默想想而已,不能公之于众,她只是为这对年轻人有些可惜罢了,造化弄人,奈何?
  “你想听听我的建议么?”如果是换了别人,沈建红是绝对不会在感情方面给什么建议的,那基本上都是有害无益,成了分了都落不到好,但是对孙妍,她做不到。
  孙妍咬着嘴唇点点头。
  “你可以找机会和他谈一谈,找一找感觉,如果你们俩都还能找到原来那份感觉,那么还可以考虑重新开始,如果没有了,那就趁早放下,另外去寻找属于你们的感情归宿吧。”沈建红淡淡的道。
  这实际上就是让他们放弃。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话也就说明了,过去的就过去了,不可能再回来。
  这一点沈建红明白,但她不知道孙妍和沙正阳这两个年轻人是否明白,所以让他们再去碰撞一下,感受一下,他们就会明白,最终就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第123章
屡有新意
  沙正阳自然不知道有人在为孙妍和他的复合敲破锣,事实上他从未考虑过和孙妍复合。
  在他看来,他和孙妍的感情已经是过去式,就像是他和白菱之间的感情一样,想当初那么刻骨铭心,甚至让他有点儿痛不欲生,哪怕是在重生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他都还受到这种情绪的干扰,但现在呢?
  起码这两三年里,他的睡梦中从未出现过白菱的印象了,哪怕是在男人特有生理现象中出现在梦中的女人,有顾湄,有宁月婵,有纪美芙,有孙妍,有卿箬笠,甚至偶尔焦虹和贝婧蕾都曾出现,但唯独没有白菱了。
  时间和空间的磨蚀力量有多大,可见一斑。
  孙妍不适合自己,这一点沙正阳早已经意识到了,这是一个外和内刚的女孩子,和顾湄乃至纪美芙这样的女子恰恰相反,外表的柔弱反而能映衬她内心的坚强,哪怕她一时会为感情所困扰,但是一旦冷静下来,她就会做出理性的选择。
  这一点上,她和卿箬笠有些相似,也许偶尔会被感情冲昏头,但最终会归于理性。
  沙正阳现在也没那么多心思来考虑其他,《半月谈》上的那份采访文章加上编者按,一下子就把他推上了风口浪尖,无数目光聚焦长川实业的改革,虽然他早有心理准备,但是这还是让他有些紧张。
  这一仗是许胜不许败,甚至还有很多不怀好意者在一旁等着看笑话。
  伴随着建筑板块的竞聘结束,房地产板块和建材板块的竞聘又次第开始,尤其是房地产板块更是成为关注焦点。
  结果就是辜科凡以前所未有的气势一马当先脱颖而出,根本没有给其他竞争者多少机会,他的方案和构想加上提前张罗起来的几大团队,赢得了从评审委到职工代表的一致认可,高分胜出。
  对这个结果,沙正阳和傅蕾是有思想准备的,但是高分胜出并不代表辜科凡他们就能够在市场竞争中也能高分胜出,这一点沙正阳也是好好的给辜科凡在内的整个团队用冷水洗了一回脑。
  从整个产业未来走向,到房地产竞争中的制胜关键,从南方房地产企业的新动向,到京沪房地产市场如何涉足站稳脚跟策略,沙正阳带着傅蕾好好给辜科凡的新团队上了一课。
  沙正阳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让新出炉的长川地产一帮人冷静清醒一下,不要以为在长川实业竞聘中胜出,拿出的方案鲜花着锦,就觉得可以无往不利了,京沪市场不比汉都,那才是藏龙卧虎的去处,长川地产一个新丁,要在京沪市场去试水,夹着尾巴做人才是正理儿。
  好在辜科凡的头脑还是比较清醒的,沙正阳和傅蕾轮番上阵的给他们上课,他还是明白是冲着什么来的,所以也很诚恳的接受了二人的批评。
  从12月开始,三大板块的竞聘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新组建的团队们各显身手的时候了。
  业绩,业绩,最终还是靠业绩来说话,1998年的业绩都在竞聘中拿出了具体的数据,未来两到三年里,每年都有具体细化的数据作为考核的标准,而完不成数据,那么就要拿话来说。
  “数据业绩当然重要,但是正阳,我希望你分清楚轻重缓急。”尤万刚轻轻敲击着身旁的沙发扶手,“裁员的方案要慎重,我的意见,裁员是肯定的,但是最好在裁员之前就要拿出一个妥善的应对方案来,比如像你提到的公益性岗位,省里怎么来设置?省这一级政府如果不好处理,如何来和市区这一级政府来对接,达到目的?”
  沙正阳也有些得意,看来自己所提出的设置部分公益性岗位的意见终于还是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了。
  “省长,公益性岗位这应该是政府而非企业来考虑的问题,我只是提出一个设想,但如何来设置,具体细节,恐怕这该劳动人事部门来考虑,另外也要还需要民政部门来考虑,如果公益性岗位满足不了,而部分下岗职工家庭又的确困难的,民政部门该如何有所作为,这些都需要考虑进去了。”沙正阳正色道。
  “省长,国企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企业一家的事情,也不是简单的预设一些方案就行了,从维护稳定的大局着想,我们应当在很多方面考虑更深远细致一些,拿出更多的具体应对措施,不要等到情况出现之后再来手忙脚乱的应对,防患于未然是最好的,处置在萌芽状态才能收获最大的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尤万刚总感觉自己是在面对一个和自己同龄的,身经百战的领导干部,最起码都应该是和自己身份相若的对话者。
  沙正阳考虑的问题应远远超出了他作为一个企业负责人的高度,对政府内部存在的问题弊病更是了如指掌,这大概就是在从地方上转入企业的干部的优势吧。
  他们能很游刃有余的从政府角度来考虑企业问题,这样两相结合,就能实现完美结合。
  像他刚提出的这些问题,公益性岗位问题,劳动人事部门大概从来没想到过吧?
  民政部门大概也就是有一个粗框架的方案,但是具体如何来操作,怎么执行,恐怕都没有细则出来。
  真正到了火烧眉毛需要实施的时候,只怕还需要几个月来慢慢研究具体实施细则和标准。
  这种惰性惯性带来的效率低下在各级政府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已经成了一个通病。
  “嗯,你提的这几点我都记下了,下一次省政府常务会议上我准备提出来,我也需要向王省长汇报一下。”尤万刚点头,“正阳,你考虑问题很周全很深刻,很难得,希望你继续保持这种状态,现在像你这种能够从多角度来思考问题的干部太少了。”
  “省长,我也不是担心么?”沙正阳笑了起来,“这么大一桩事儿,就轮到我赶上来吃螃蟹了,万一出点儿事,怎么对得起你和钟总的信任和期望?总得要务求做到最好,尽可能避免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
  “嗯,那边职业培训问题,我也已经和相关部门打了招呼,职教体系要有针对性的拿出培训方案和意见,认真落实培训和就业之间的联动性一体性,不能培训了,结果人家需要就业方却用不上,那就成了笑话了。”
  尤万刚作为分管工业的副省长,深知这第一仗不好打,打好了,自己功成名就,搞砸了,自己恐怕就要终生背负一个阴影了,所以他才会把沙正阳牢牢扭住,就是要让这个脑瓜子特别好用的家伙多给自己出一些盘内招。
  “省长,我个人观点,其实一些私营企业也可以纳入就业岗位贡献上来考虑,不要觉得私营企业就只能解决进城农民工或者街道上的待业青年,其实很多岗位一样可以提供给这些下岗再就业的职工,可能最初他们会有一些心态上的不太适应,但我相信随着时间推移,时代变化,他们会发现在私营企业就业会成为一种常态化普遍化的趋势,所以也会慢慢适应,……,无论如何,只要贡献一个就业岗位,就能减轻一份压力。”
  “还有么?”尤万刚点头。
  “还有就是低保制度体系问题。”沙正阳思考了一下,“我们汉川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九十年代初就开始建立,但是并不完善,而且在标准上也偏低,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品提高,这个标准也需要与时俱进,但在审核上却应该更加规范和严格,防止有人在其中以权谋私和做手脚,现行的低保体系更多的是由基层政府主导,不太透明,所以随着国企改革推进,会有一大批家庭需要解决低保问题,如何让这个制度更透明公开公平公正,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考虑采取最基层下边筛选、推举和公示等方式来进行,通过群众来参与和监督,能够更好的体现人民当家作主。”
  尤万刚忍不住想用笔记本记下来,但还是忍住了。
  他不分管社会保障这一块工作,但是随着国企改革,很多后续问题却又和社会保障息息相关,所以他又不得不关注这一块工作。
  沙正阳的这个提议很有亮点。
  群众参与,群众监督,这其实是在为未来可能遭遇的下岗职工参与低保体系做准备,现在城市中真正享受低保政策的人数并不多,但是一旦国企改革带来大量职工下岗后,那么这兜底体系就非常重要了,而且必须要把这个体系充分运用起来。
  “嗯,正阳,要不你把你的这个想法写出来,我看看。”
  尤万刚最终还是没有忍住,又给沙正阳分派了一个份外工作,没办法,能者多劳嘛,沙正阳也知道这是自己嘴欠,总得要找点儿活儿干心里才舒坦。
第124章
学会放手
  帮尤万刚写东西那只是额外工作,沙正阳也没打算要把这些内容写得多详细,那不是他的工作。
  给给创意想法就算是不错了,具体那该是人社那帮人干的,凭什么他们工资奖金照拿还得要自己帮他们干活儿,支个招,让他们也该好好干点儿活儿了。
  “没想到老曹你对汽贸这一块这么了解。”
  曹汉锦专门来找了沙正阳,谈到了汽贸这一块,一谈就是两小时,这让沙正阳对曹汉锦刮目相看。
  不得不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能走到这一步也非偶然。
  沙正阳估计是曹汉锦感受到了自己对建设、房地产和建材这三块的重视,而对其他有些轻忽的态度,所以才会专门来找自己商谈汽贸这一块的工作。
  可以说长川实业的汽贸这一块,现在哪怕是在国内也属于佼佼者,这有赖于长河石油管理局前任局长张科对汽车的喜好,当然也和前几年长河石油效益上佳,给了汽贸这一块很大的支持有很大关系。
  正因为有长河石油的鼎力支持,长川汽贸现在在汉川省是首屈一指的进口汽车销售商,无论是奔驰宝马奥迪,还是凌志美洲豹保时捷沃尔沃,除了法拉利劳斯莱斯这一类国内的确太稀罕没有消费群体的进口豪车外,国外的汽车品牌,长川汽贸基本上都建立起了进口渠道。
  “算是吧。”曹汉锦对这个问题也不太好回答,不过他的确有些担心沙正阳突然就把汽贸这一块裁撤了,因为汽贸这一块职工人数不多,但是占用资金数量却不小,在未来长川实业把更多关注度投降建设、房地产和建材板块时,汽贸这一块还值不值得保留真不好说。
  “不过沙总,我觉得虽然国内老百姓生活提高,无论是对公消费还是因私消费,汽贸都会迎来一个比较大高增长期,而如果我们能够利用我们现有的优势,将我们的优势转化为制高点,我觉得在汽贸这一块上还是大有可为的。”
  沙正阳并未考虑裁撤汽贸这一块,相反他很清楚随着国内经济高速发展,汽车产业会迎来一个高增长时期。
  无论是公车消费还是私家车的兴起,都将成为一个长达一二十年的购车狂潮,而在这一块中,4S店的发展无疑是给中国成为头号汽车消费大国添砖加瓦了,而同样4S店模式也让诸如中升、广汇等汽贸集团迅速崛起,成为其中佼佼者,无论是资产还是效益都相当可观。
  随着4S店模式兴起,汽贸逐渐变成了整车销售、零部件售卖、保养维修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商,特别是在培养客户忠诚度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一个忠诚客户也能够给企业带来难以想象的利益。
  但现在国内目前在这方面都还处于一片空白期,无论是进口汽车品牌,还是国内仅有的几家合资品牌都还没有意识到4S店模式的威力,在这个问题上,沙正阳相信自己的理念可以助力长川汽贸在未来的汽车综合服务商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曹汉锦只看到了未来汽车市场大有可为,但是在采取什么模式来做大做强上,却不可能有这么长远的远见,在这一点上,要等到广汽本田引入日本国内直销模式才开始真正绽放异彩,但现在沙正阳准备截胡。
  “老曹,那你觉得现在的长川汽贸如何来做大做强?继续沿用现在的这种销售模式?”沙正阳打断考一考对方。
  “沙总,我只是看好未来汽车销售市场,但是说实话您要让我拿出具体的方略来,我心里没数。”曹汉锦沉吟了一下,“但是我觉得目前汽车销售市场、零部件市场和维修市场很混乱,诚信度很低,当然这可能和我们国内市场特殊情况有关,像零部件市场各种假货、拆货充实,以次充好的情况很突出,同样一个原件,原厂、副厂和拆货都有不同的渠道,还有在维修上因为主要群体还是公家,所以随意报价、吃回扣的情况很常见,这让消费方也很不满意,但是却很难遏制这种局面。”
  “我就在考虑,如果是从我们长川汽贸卖出的车,是否可以建立起一个比较稳定延续的信息渠道,从出店到维修到保养,我们都可以提供一条龙专业服务,而这一点也符合国外一些比较看重自己品牌信誉的厂家意见,……”
  不得不说曹汉锦还是有些市场敏感度的,尤其是在这一块,虽然没有提出4S店销售模式,但是他也意识到了品牌塑造和诚信度、客户忠诚度培养、一条龙式服务这几者之间的联系,如何来把这几者糅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曹汉锦却没底儿了。
  “老曹,这个问题要分成几个方面来看,一是我们汽贸企业本身,如何塑造自身品牌,提升自身的诚信度公信力,这很重要,也是我们自身根本,另一方面就是汽车厂家和品牌选择问题,我们长川汽贸现在是一个大杂烩,一是进口品牌很庞大,但是从数量上来说却相对较小,而是诸如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和东风雪铁龙的合资品牌,这几类销量巨大,占据主流,但是从品牌美誉度上还无法进口车相比,那么我们如何来平衡这其中的关系,……”
  沙正阳信手拈来,二十年后烂大街的理念放在现在,那就是振聋发聩。
  “还有就是客户的培养问题。现在我们汽贸的客户主要是政府部门和企业,但是可能老梁你都注意到了,私人汽车拥有数量正在飞速增长,而且这个势头会越来越猛,不可逆转,那么我们现在如何在确保对公用户的稳定情况下,积极培养和拓展新客户——私人消费者群体,这是一个长期而持久的过程,很多消费者也许一两年甚至三五年都未必有能力买车,但是我们要看长久,从现在就开始培养我们长川汽贸和客户的感情互动,这一点很多人或许会不屑一顾,但是我认为非常重要,……”
  曹汉锦走了,被沙正阳狠狠的灌输了一番全新的买车理论之后懵懵懂懂走了,他已经感觉到沙正阳可能会让他负责长川实业整个汽贸和商贸板块的整合,这也在情理之中。
  这也算是求仁得仁吧。
  当他主动向沙正阳“输诚”之后,表明了态度,而且也展示了自己的能力,沙正阳当然不会无动于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0/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