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6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9/895

  “你明白这一点就好,我不多说,我相信你对此心里有数。”一听沙正阳直接谈到了下岗职工问题,郭业山就知道沙正阳是分清楚了轻重缓急的。
  国企改革其他都不是问题,甚至现在大家争论得最激烈的国有资产流失这些其实都不是大问题,只要你掌舵者问心无愧不存私心,就不是问题。
  关键在于职工下岗问题,你就是再问心无愧,但毕竟伤害了那么多人利益,触动了人家饭碗,一旦有意外事件发生,那可能就会引发风波,不得不防。
  职工下岗主要是两方面问题,一是社会保障能否跟上,二是心态能不能调适好。
  前者需要政府和企业来共同想办法,后者理论上企业没太大责任,但恰恰在这一轮改革中企业却会首当其冲。
  职工下岗了,心态难以接受,生存尊严受到了影响,他们甚至根本没有做好回家的心理准备,所以才会那么多人不敢回家,不愿回家,因为他们无法面对家庭,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家庭,他们早就把企业当成了家。
  而如果能够给他们一条舒缓减压的渠道,那情况都要好得多。
  比如进行技能培训,比如设置一些公益性岗位暂时性的缓冲,比如做一些简单的心理辅导。
  哪怕是抽调一些干部和他们交心谈心,纾解压力,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能有针对性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让他们重新上岗,这就需要政府和企业来共同努力。
  前世中很多地方政府和企业在这方面没有经验,因为谁都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形,大家没想到国有企业也会破产,也会下岗,所以很多时候没有考虑周全细致,结果就是应对不当,引发不少问题。
  实际上多一些应对策略,其实是可以很大程度把这些问题减轻到最小程度的。
  沙正阳现在其实已经在开始作这方面的工作考虑了,两大建筑公司的成立肯定会比合并成一家企业容纳更多的企业职工,所以这也是当初他考虑这方面问题的一个因素。
  还有房地产板块和建材板块,也要启动和扩大,既是考虑到可能在其他板块难以在生存下去了,那么职工能转岗的尽可能转岗到这些领域,无法转岗的才会考虑下岗就业培训和请求政府给予公益性岗位考虑。
  当沙正阳谈到公益性岗位的设立问题时,郭业山也是大为赞叹。
  这其实有些借鉴了美国1929经济危机时期罗斯福新政的某些做法,设立诸如环卫、市政、绿化等公益岗位,对那些没有能力再进行技能培训上岗的,但是身体状况又还能胜任一些简单劳动的,本人也愿意从事的,就可以安排到这一类岗位,以渡过这一段缓冲期。
  正如沙正阳所说的,企业减员增效,裁员,职工下岗,这都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作为市场细胞中的正常做法,但是作为国企,作为政府在这一类情况发生之后,该以何种方式来介入和作用,这中间其实有很多值得探讨和摸索的做法和经验。
  “哦?设置公益性岗位,以减轻国企改革职工下岗可能对社会带来的冲击?”
  中年女子剪了一个运动短发,当然也是经过精心修饰的,全身上下洋溢着一种很特殊的干练精悍,浅灰色小西装,内里一件白色尖角大翻领衬衣,一个很漂亮的胸针别在西装衣领上,微微靠在沙发上,稍许收敛了一些凌厉的气势。
  郭业山也注意到了来自旁边自己顶头上司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许还山略带惊讶的目光,斜对面的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朱凤厚也有些吃惊。
  中年干练女人就是省委副书记、汉都市委书记沈建红。
  一干人本来是再商量马上就是十五大,如何做好十五大召开期间的宣传工作,然后又谈到了对国企改革在舆论导向上的正确引导问题,话题就扯到了这个国企职工下岗职工问题上,郭业山顺口提到了沙正阳所建议的设置公益性岗位来作为缓冲期这个意见,立即引起了在座众人的兴趣。
  起码自己身边的许还山就对自己目光大不一样了。
  前任宣传部长是许晋九已经调任省委宣传部担任常务副部长去了,新来的部长许还山还是姓许,之前是汉都分管文教卫这一块的副市长,但是他是从劳动人事厅副厅长下来的,担任副市长时间也不长,和郭业山不算熟悉。
  “对,他提到他们长河能源和长川实业正在进行改革,马上就会面临着接近百分之二十的职工要裁员下岗,部分离岗休息,部分下岗就要面临再就业培训和再上岗问题,但是如何渡过这段缓冲期,他提出了省市区县各级都可以考虑设置公益性岗位,……”
  “这种公益性岗位,不需要多少技能,只要身体健康,……,每一个下岗职工享受这类岗位时间不宜太长,要有所限制,比如一年或者两年或者三年,一年之后自动退出,这个岗位会交给另外未曾享受过公益岗位的下岗职工,……”
  见沈建红很感兴趣,郭业山自然也就在这个问题上多费了一些唇舌介绍了一番。
  当孙妍听到郭业山谈到了沙正阳所建议的设置公益性岗位作为下岗职工缓冲阶段的一个措施时,孙妍也有些恍惚。
  郭业山她当然认识,但是在她和沙正阳处对象期间,沙正阳并没有真正把她介绍给沙正阳的这些师长领导们,孙妍不知道是不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沙正阳就觉得自己和他之间的感情不会长久,所以才会有意识的避开了这一个环节。
  沙正阳仍然很风光,在新岗位上一样乘风破浪,但自己也不差,孙妍轻轻咬了咬自己的嘴唇,让自己冷静下来。
  很显然沈书记对沙正阳的这个设想建议很感兴趣,明年是国企改革攻坚年,汉都市的市属企业改革也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在明年就要大幅度推开,而企业裁员,职工下岗已经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
  如何来解决职工下岗可能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冲击,市委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
  常规性的技能培训,社会保障机制建立,这都是应有之意,但是还有没有其他一些手段方式来弥补?
  如此大规模的职工下岗,而且不是一年半载的时间,可能会持续好几年,那么怎么来解决好这些问题,没一级党委政府都要面对这个挑战和难题。
  作为一级党委政府最担心就是出现一些极端情况,兜底确保底线,同时还要给大家以希望,让大家能够接受这样一个现实,最大限度缓冲这种冲击,可以说方法方式越多,手段越丰富,可资选择的办法就宽泛,也就能尽可能的减轻风险。
  沙正阳的这样一个建议无疑很具有可操作性。
第122章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有点儿意思。”沈建红点了点头,她是全国总工会出来的干部,自然对国企职工权益问题很关心,听到郭业山的这个说法,下意识的就来了兴趣,“没想到这个沙正阳还有些头脑,国企改革能首先考虑到职工利益,还能拿出这个很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不错,盛名之下无虚士啊。”
  沈建红的这个评价很高,朱凤厚和郭业山都很高兴。
  郭业山不说了,朱凤厚本来要和沙正阳有些交情,加上和曹清泰关系密切,自然也对曹清泰的这个“得意弟子”很关注。
  沈建红是中央下来的干部,一来就直接担任省委副书记兼汉都市委书记,而且性别和年龄优势都很大,据说省委副书记杜高成和韦庆良明年年龄就要到点,都要下来了,而沈建红很有可能直接担任汉川省委分管党群工作的副书记,话语权会更重。
  想到这里,朱凤厚也在为沙正阳高兴。
  这个家伙还真是有些大气运,到哪里都能折腾出一些东西来让领导感兴趣,原来在宛州是深得林春鸣信任看重,回来之后不知道怎么又让尤万刚看上了,十分欣赏,现在随便一个建议居然又让沈建红对他的印象好了起来。
  郭业山这个家伙能瞅准这个时机帮忙建言,看得出来这个家伙肯定和沙正阳关系很到位,这也说明沙正阳这家伙在哪里都能把人缘关系处理得很好,情商很高啊。
  “沈书记,沙正阳也算是咱们汉都出去的干部,原来曾经在银台工作过,我到银台工作时,他也刚离开银台,在银台工作就很突出,东方红集团始创于他,是个非常难得的优秀人才,他还曾经在老郭手底下干了两年吧?”
  既然郭业山在刻意帮沙正阳造势,朱凤厚当然也不吝帮对方一把。
  “哦?还是我们汉都出来的干部?”沈建红其实早就知道沙正阳,但是她不知道沙正阳还是郭业山以前的下属,朱凤厚这么一说,那也说明郭业山和沙正阳之间关系匪浅,“这说明我们汉都的干部选拔机制很顺畅嘛,这也才能出优秀干部,连省里都看上了,这是好事。”
  “沈书记说得是,沙正阳搞企业工作的确很有一套,这大概也是省里要把他从宛州专门调到长河能源集团的缘故吧。”朱凤厚解释道。
  “不过沙正阳的这个建议的确很有启迪意义,也很具有可操作性,我们汉都明年国企改革的任务很重,在这方面的稳定压力也会很大,如果能够用这种方式来缓冲,我觉得应该会有不错的效果。”沈建红沉吟着道:“这件事情老朱你操个心,了解一下他们长河能源集团下一步的做法,可以用于我们汉都下一步工作作为借鉴,另外我也会给周书记、王省长他们二位建议,看看这个办法是否可以尽快研究一下可行性,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能尽早把前期准备工作做起来。”
  “好,我下来之后联系一下,也顺带看看省里那边对这方面有没有一些新的意见,如果能落实,也许我们汉川我们汉都能够在全国这方面进行一个尝试。”朱凤厚点头应道。
  当工作研究结束,其他人离开之后,沈建红这才把目光望向自己的秘书,“小妍,我看你刚才精神有些恍惚,是身体不舒服么?如果不舒服,赶紧去医院看看医生,……”
  “没有,没有,沈书记,我没事儿。”孙妍没想到对方观察力这么细致,自己那么一会儿心神恍惚,也被对方看出来了。
  “是么?我觉得你刚才好像心不在焉,我可是第一次发现你有这种情形呢,怎么了?”沈建红很看重自己这个秘书,从各方面来说,孙妍的表现都让她很满意。
  她一直觉得自己到汉川工作,最满意的就是遇到这样一个各方面都很顺手的秘书,这不但让她对工作熟悉很快,进入状态也很快,而且在私下里,孙妍和她的关系更类似于长姐和幼妹甚至就是母女关系,所以很多时候她们都是无话不谈。
  沈建红知道孙妍以前曾经交过一个男朋友,后来分手了,这都是在她来汉川之前,但孙妍从未提及过这件事情,所以沈建红也从来不问,甚至也从来不去打听,她觉得以孙妍的聪慧睿智完全能够自己处理还私人感情这方面的问题。
  “没什么。”孙妍咬了咬嘴唇,摇摇头。
  “真的?”沈建红再问道:“有什么说出来,我好歹也比你多这么多年的历练,公事私事我也许都能给你一些帮助和建议。”
  孙妍抬起目光,良久才道:“沈书记,其实沙正阳就是我的前男友。”
  “哦?你的前男友?!”沈建红吃了一惊,但是又觉得情理之中,以孙妍这样的优秀,她能看得上眼的男人,肯定不会差,“但你们分手了,是你的原因,还是他的原因,或者就是真的不合适?”
  都很优秀,未必就一定合适,甚至可能就恰恰不合适,这个道理沈建红当然明白,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却未必明悟。
  “我也不知道。”孙妍有些迷惘的摇摇头,“当初我还在读大学,而他也还在乡镇上工作,……”
  孙妍把她和沙正阳相识相交相恋的过程做了一个介绍,最后才谈到了沙正阳去宛州工作的情况。
  “当初我爸希望他能调回来,而实际上那个时候他如果想调回来也能行,只是可能在职务安排上不一定有那么如意,但他断然拒绝了,他认为他留在宛州会更发展更好,而我当时也因为面临着工作上的压力,很忙碌,……”
  沈建红微微点头。
  这就是两个都对事业有着自己追求的年轻人在各自事业上的取舍问题。
  汉都和宛州相隔千里,两个人本身工作就很忙,距离会产生美,同样距离也会让感情慢慢淡忘。
  时间空间对一段感情的磨蚀是相当大的,尤其是这段感情尚未彻底稳固,尚未受到法律和道德约束的时候,那么就更容易断裂了。
  可以说这段感情无所谓对错,只是各自的选择不同罢了。
  谁都不愿意在事业上做出让步,为感情。
  或者他们都觉得对方应该做出一些牺牲。
  孙妍可能是认为对方调回来一样有很多机会,而自己去宛州就完全不一样,所以沙正阳做出这点儿牺牲都不愿意,说明他对这段感情的不珍惜。
  同样沙正阳可能也认为自己在宛州如此好的机遇,作为男人怎么可能放弃?而女性似乎天生就该做出牺牲,这个观念在很多男人,特别是事业有一定成就的男性头脑中都根深蒂固。
  正因为如此,这样一段感情才会无疾而终。
  “谁也没想到他这么快就调回汉都了,……”孙妍有些失神。
  “嗯,沙正阳现在还没有结婚,也一直没有对象?还是他后来有了,现在分了?”沈建红想了一下才问道。
  孙妍迟疑了一下,“他肯定没结婚,现在也应该还没有确定的对象吧,也许有过心仪的,但大概没有成吧,具体情况我也没有了解过。”
  “那你自己现在是什么想法?”沈建红心中暗叹。
  她觉得这段感情恐怕很难破镜重圆了,如果说沙正阳一直在等待孙妍,那么回汉都这么久了,恐怕早就有动作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9/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