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6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1/895

  “你现在在宝岭县里么?”汪亚光再度问道:“我是说这会儿你在县里么?”
  “在啊,我下来挂职,哪儿能随便回去?”卢志坚奇怪的问道:“宝岭距离巫陵多远你知道么?47公里,但是开车都得要两小时,一般的长途客车得接近两个半小时才能到,我打算是一个月回巫陵一趟,平时也就在县里边好好工作。”
  对卢志坚的作风汪亚光还是比较了解的,踏实肯干,没多少怨言,当初在校队踢后卫,其实有两个后卫的水准都不及他,但是人家有关系,愣是霸着不让,卢志坚也不多言,能打争取就打,打不上也就算了,但一样每一次校队组织训练都还是兢兢业业的训练,不像有的人是这样情形,早就拍屁股走人了。
  “唔,你这会儿在宿舍里?”汪亚光没等卢志坚回答,便径直道:“我们的一个汉大师兄这会儿到了你们宝岭,刚才我给他打电话说校庆的事儿,他说他刚到宝岭,估计这几天要考察宝岭县里的实际情况,我觉得你可以去拜访一下,估计你们县里还不知道,他没告诉你们县里。”
  “谁啊?”卢志坚忍不住问道,这话里话外似乎这来的这位师兄来头挺大啊。
  “沙正阳,他是我们86级的师兄,现在是省发计委副主任,也许你听过他的名字,他这会儿在宝岭宾馆,估计明后天要在你们县里进行考察调研,你去去混个脸熟,没坏处。”汪亚光相当果断的道:“你必须去一趟,没准儿这就是你的机会。”
  去不去是态度问题,去了之后人家是什么态度,那就是两回事。
  去了未必会有什么机会,但是不去就肯定没机会,汉大同学那么多,就算是巫陵地区这么些年来,不算文革前的,就从恢复高考之后的汉大毕业生,在巫陵地区及各市县体制内的,只怕也不下百人吧?不是每个人都能赶上这些机会的。
  “啊?”沙正阳的名字卢志坚是听说过的,省发计委最年轻的副主任,不到三十岁,不过卢志坚不知道对方是汉大毕业的,更不知道对方怎么这么突兀的就到了宝岭,“亚光,我去合适么?我还没见过,这么冒冒然的跑过去求见,会不会太唐突了?”
  “唐突个屁!”汪亚光忍不住骂了一句粗话,“他来调研,你是师弟,去拜会一下怎么就叫唐突了?再说了,你原来在行署政研室,现在在县政府办,他肯定会问你一些情况和问题,这正好是你表现的时候,不说别的,以后遇到你们书记县长,或者你们行署的领导,随便提一下你的名字,夸上你几句,入了领导的眼,也许那就是你的造化了!”
  毫不客气的批评让卢志坚也清醒了不少,对于自己来说,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脸皮厚一点,就算是碰壁了,也没有什么损失,正如汪亚光所说,万一能入了对方眼,在领导面前提两句,那自己回行署之后的安排说不定就会光明得多,就凭这一点自己都该去。
  “行,那我就去一趟。”卢志坚下定决心,但转念一想,“亚光,那你说我用不用去买点儿东西呢?”
  “买东西?”汪亚光本来想笑话对方,沙正阳还缺你这点儿东西,但是一回味,觉得不妥,礼多人不怪,沙正阳也许不在意这份礼物本身价值,但是这却是一个礼数,也是对沙正阳的一个尊重,没准儿这位沙师兄就喜欢这个调调呢?
  “也行,你别去买什么烟酒这一类的贵重物品,据我所知沙师兄对这些行为是深恶痛绝的,但你去拜访他是以师弟的名义,没必要太贵重,随便买一点你们当地的土特产,比如蕨菜、薇菜、贡茶这一类东西就行了,既体现了你们本地特色,也是一份情谊。”汪亚光的确是对沙正阳的情况做过一番了解的,很清楚沙正阳的风格做派。
  “行,那我马上去准备,到宝岭宾馆去拜会一下沙师兄。”拿定主意卢志坚也不多废话了,“亚光,这一次就谢谢你了,到时候你有空来我们巫陵聚一聚。”
  卢志坚搁下电话便出了门。
  他本想向自己的直接上司——办公室主任周华报告一下的,但是一想如果向周华报告了,周华肯定会向县长汇报,这一下整个县里只怕都知道了,如果一窝蜂的去宾馆面见,只怕沙正阳未必喜欢这种情况,所以思考再三,还是觉得自己一个学弟的名义去拜见更合适。
  他从和汪亚光在电话里的对话也能感觉得出来,那就是汪亚光和沙正阳似乎比较熟悉,这也让他有些艳羡。
  汪亚光虽然家境条件不错,但还是应该说在上层人脉方面也很一般,但是却能和沙正阳搞好关系如此熟稔,这说明什么?说明人家在这方面相当敏锐,会随时随地的抓住一切机会,自己在这方面就要迟钝得多,否则也不至于好不容易有一个下县挂职锻炼机会却被排在宝岭来了。
  由此看来自己在很多方面都还得要向汪亚光学习,好在汪亚光对自己还不错,这种事情还能想着自己。
  走到街上,这座小县城大部分商店饭馆都已经打烊了。
  小县城就是这样,没有多少流动人口,就那么几万人,到了晚间,有生意的就只有几种地方。
  一是茶楼,喜欢打牌的人都差不多已经上桌子了。
  二是电影院和录像厅、台球室,还有那么一两家歌舞厅。电影院现在效益不好,没几个人看,录像厅和台球室倒是生意不错,但是消费群体就那么一点儿,比较集中;歌舞厅也要看情况,周末人稍微多一些,平时也是冷清得紧,估计也开不了多久了。
  三是河边上的滨河公园,一帮老年人在那里散步或者练舞,人数也不算多。
  其他地方基本上就是黑黢黢了,暗淡的路灯,起伏不平的街道,偶尔还有那么一两家开在旮旯里的小旅馆小茶馆,卢志坚来了快半个月了也大概知道这些小旅馆小茶馆里有什么勾当,一些涂脂抹粉的女人时不时钻出来,瞄准了各自目标搔首弄姿一番,偶尔达成了交易,便消失在黑暗中。
  不仅仅是宝岭是这样,整个巫陵地区,除了巫陵市作为巫陵地区行署所在地,经济较为发达,流动人口多一些,其他几个县城都大同小异,只不过宝岭的情况更糟糕一些罢了。
  巫陵地区也一直希望像其他地区改市一样,希望早日撤地区建市,但是以巫陵地区的经济现状,短时间内似乎很难实现这一目标,除了巫陵市为了撑场面去年才勉强从国家级贫困县中取掉名字,其他六个县都是不折不扣的贫困县,而且比起宛州那些贫困县来,还要落后许多,不仅仅是某一方面的落后,而是全方位的落后。
  一边走,一边琢磨着在哪里去买点儿土特产,县城街上应该还是有几家这种买本地特产的店铺,但是应该都已经关门了,想了想去,大概就只有宝岭宾馆附近还有一家规模最大的土特产店,只有到那里去采购了。
  疾步绕出县政府所在的宝溪大道,紧接着就是一个比较陡的大坡,走上去都能让人喘几口气,穿过顺河街,就是宝岭宾馆所在的民和路。
  一眼看到还有灯光的土特产店,卢志坚松了一口气,赶紧快步走进去,浏览了一遍,土特产的种类倒是不少,薇菜、蕨菜、干笋、干菌等各类野菜,还有药酒、山腊肉、腊鸡腊鸭和熏兔熏鹅等,当然也少不了种类繁多但是名气却不大的各类本地茶叶,还有一些藤编竹编的小玩意儿。
  说实话,这些土特产本身质量口感如何暂且不说,但是这包装就很难打动人,卢志坚也是逡巡了半天才选了几样。
  两包茶叶,一包是本地小有名气的高山贡茶,一包是富硒绿茶;一腿火腿,宝岭烟熏火腿远近闻名,主要是用山地黑猪,然后经过本地的山中散养黑猪宰杀的后腿,然后用多种工艺腌制发酵,最后还要用本地山草烟熏而成,工艺复杂,味道极其鲜美。
  茶叶不贵,两包也只要八十块钱,但一腿火腿不便宜,两百多,这一下子就花了卢志坚三百来块钱,还是让卢志坚有些心痛。
  他连对象都还没有,本来还说存点儿钱,这住房改革了,地区行署也准备修一批房子,他是自然轮不到新房的,但是腾挪出来的老房子可能是能分到一套的。
  那一批老房子面积也不大,估计也就是五六十平,这已经让卢志坚心满意足了,即便这样,估计也得要花上一万多块钱。
  他参加工作到现在,也没攒上钱。
  父亲是来峰县一个乡镇上的中学教师,来峰也是比宝岭状况好不了多少的穷县,苦了一辈子,母亲是个家庭妇女,身体一直不好,他还有个妹妹在读巫陵师专,马上要毕业了。
  母亲身体不好一直断断续续在住院吃药,父亲的收入基本上就只有维系家庭开支,而妹妹的读书开支基本上就靠他了。
  好在妹妹也很懂事,平时在学校里开支也很小,但是毕竟是女孩子,他当哥哥的肯定不能让妹妹太委屈。
  而巫陵的财政状况也就那样,他在地区行署里也还得要有必要的应酬,否则这一次下县也未必轮得到他,所以也没攒上多少钱,这一万多块钱的福利房,他还在犯愁呢。
第098章
有志青年
  卢志坚在宾馆前台问到了沙正阳的房间号,来到三楼305房间敲门。
  刚一敲门,对面的房间门就开了,出来一个年轻人打量着他:“请问您找谁?”
  “我找一下沙正阳沙主任,我是他汉大的师弟,在宝岭县政府办工作。”卢志坚也在打量对方,年龄和自己差不多,或许就是那位师兄的秘书吧?
  梁锦柏迟疑了一下,沙正阳是轻车简从而来,本身就不愿意太折腾,免得动静太大,所以都没有通知县里,就是打算明天直接到县里开展调研,实际了解情况。
  但这一位却自称是沙主任的汉大师弟,只是身份却是宝岭县政府办的,让他有些吃不准,不过在看到对方手里提着的两包茶叶和一块裹着的玩意儿,估计应该是腊肉这一类的东西,梁锦柏确定了对方身份,如果真的是县里官方身份来人,绝不会如此。
  “您稍等,我去和沙主任说一声。”梁锦柏和对方打了个招呼,然后这才敲门而入。
  沙正阳已经躺在了床上,正在看电视。
  从巫陵本地新闻也能了解一些情况,虽然可能这些新闻大多是报喜不报忧,加了几分美化成分在里边,但是还是能看出一个大概来。
  巫陵地委行署还是有些着急了。
  经济发展始终落在最后,只是每一个有想法的书记专员都难以接受的。
  新闻里边不少都是书记专员亲自出席某个项目的开工或者签约仪式,但是从其表述的内容来看,这些项目投资规模都偏小,而且描述词汇较为模糊,究竟这些企业具有多大前景,甚至是不是只是签约还无法落实落地,都值得考究。
  听了梁锦柏的话,沙正阳也有点儿迟疑,卢志坚的名字他听汪亚光和任一杰都提起过,到巫陵没想到会在宝岭遇上,而且对方也已经是县府办副主任了,说明此人还是有些能力的,见一面也未尝不可,一方面也可以听一听他对宝岭的介绍,另一方面也可以看看这个小师弟的真实水平。
  当卢志坚踏进房间时,一眼就看到了对面那个面色温润如玉的年轻人,说对方是年轻人真的不假,在卢志坚看来,恐怕自己和他站在一起,没准儿别人会说皮肤黝黑的自己比对方还大都有可能。
  “沙主任您好,我是89级的卢志坚,亚光告诉我您到了宝岭,……”
  “好了,你我都是校友师兄弟之间,不要用您这种尊称了,也不必这么客气,坐吧,国庆节我还和亚光、任一杰他们几个88、89级的同学聚了一聚,当然主因是母校百年校庆的事情,我们也谈论了一下我们各届同学的情况,就谈到了你,你不会在行署政研室么?怎么又到宝岭来了?”
  沙正阳的谦和大气一下子就让卢志坚原本还有些紧张的心情放松下来,嘴角也挂起笑容,“师兄,我是国庆节后才下来锻炼的,地区安排一批年轻干部下来锻炼,我有幸入选,所以到宝岭县挂任县府办副主任。”
  “哦,这是好事,到县甚至到乡镇一级工作对自身成长很有帮助,只有到县这一级才能明白基层工作的酸甜苦麻辣,日后在开展工作时才能明白基层实际困难。”沙正阳点点头,“县府办副主任,这可也是一个考较人的磨刀石啊。”
  “我刚来不久,还在熟悉情况,全县十三个乡镇,我已经跟着领导跑了五个了。”在这一点上卢志坚还是颇为自傲的。
  他对自己最大的期许就是自己能吃苦,肯学肯干,到了县里,宝岭的交通条件不好,但是他却丝毫不在意,他没有具体分管什么工作,这也给了他一些机会,那就是只要领导要下乡镇到企业,他都主动提出跟着领导一起跑,这样下来,半个月他跟着三个领导就跑了五个乡镇,一到乡镇就主动了解情况,掌握具体底数,也赢得了不少领导的好评。
  “哦?厉害啊。”沙正阳对宝岭这样的山区县下乡镇还是有所了解的,一天能跑一个乡镇下来就不算不错了,下去一趟一般说来路程都在一两个小时以上,然后开展工作,四五点钟往回走都得要六七点才能回家。
  “嘿嘿,要想尽快适应工作,熟悉情况,就只能如此了。”卢志坚有些腼腆的道。
  “坐吧。”招呼对方入座,沙正阳觉得时间还早,也可以找一个熟悉巫陵和宝岭这边情况的人谈一谈,“你原来在地区行署政研室工作?主要负责什么?”
  “嗯,行署政研室,主要还是负责经济工作这一块,掌握了解情况,有针对性的写一写经济发展方面的文章,我们巫陵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地区,工业不发达,所以写的内容也主要是以农业和多种经营方面的为主。”卢志坚介绍道。
  “看来你对巫陵地区的情况还是比较熟悉了解啊。”听得卢志坚这么说,沙正阳感觉到对方内心的自信,这也让他有些好奇。
  如果是一般人在自己面前肯定都会比较谦虚,也不可能自我吹嘘,卢志坚的话虽然听起来比较委婉,但他能听出一些意思,对方或许是有意想要给自己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这也不是坏事。
  “在师兄面前我不敢托大,不过我从工作一直在政研室,我本人就是来峰人,读大学时虽然学的是英语专业,但是我很喜欢搞调研,在大学期间,我就对来峰县的多种经营产业发展和茶产业发展做过两次社会实践性质的调研,在《汉川日报》和《巫陵日报》上分别发表过一篇文章,这大概也是我能分到巫陵地区行署政研室的主要原因吧。”
  “哦?”沙正阳来了兴趣,点点头,“好,这样最好,你知道我在省发计委工作,这一次来巫陵,就是想要具体了解一下巫陵地区,具体到宝岭县的产业结构情况,探索像巫陵这样的贫困落后山区如何走出一条产业发展脱贫致富的道路来,我虽然也从各类资料上对巫陵地区的工农业发展情况有所了解,但是始终觉得不够直观,或者说不够真实详尽,所以我想具体听一听你的介绍。”
  虽然对自己信心十足,但是沙正阳一下子提升到这样一个高度来,卢志坚又有点儿慌了,这可不该是他来回答的问题,起码都应该是行署政研室主任,甚至是行署副专员一级的领导来回答这个问题才对。
  见卢志坚的表情变化,沙正阳也知道对方在担心什么,笑了起来,摆摆手,“志坚,咱们之间的谈话就当是一个普通朋友之间的聊天,要不这样,我问一些问题,你根据你自己掌握的了解的或者是你自己判断分析来回答,尽量详尽一些,怎么样?”
  “那最好。”卢志坚松了一口气,如果是回答问题而非全面性的汇报介绍,那就要简单多了,但他没想到沙正阳第一个问题就把他给问蒙了。
  “志坚,改革开放也二十年了,但实事求是地说,巫陵地区经济发展很慢,在沿海地区日新月异的时候,巫陵地区三百多万老百姓都缺还处于一种相当落后迟缓的生活作息方式下,你觉得目前制约巫陵地区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哪些是能解决的,哪些是不能解决的?哪些是近期就能解决的,哪些是远景规划?”
  卢志坚蒙了,这个话题太大了,简直让他无法开口。
  这特么就是行署专员来回答都得要审慎三四,遑论他这个毕业不过五年的大学生,就算是这几年他的工作主要就是全地区的经济研究,但更多的还是微观层面,而这个话题肯定要上升到更高的宏观层面才行。
  见卢志坚张不开口,沙正阳又笑了。
  他到没兴趣去为难对方,他来的目的就是搞清楚当下巫陵的实情状况,进而找到那么一两条适合巫陵发展的路径,卢志坚既然在行署政研室,而且信心十足,那么肚里起码也该有点儿东西才对。
  “那师兄,我就说说,只是这些感受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可能层面相对低一些,微观了一些,但是却是我真心实意的感受。”卢志坚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一字一句道:“您知道我是来峰人,来峰也是我去得最多,了解最深的点,这五年,我到来峰去调研过十二次,来宝岭七次,到马坝六次,万嶂、洛渡各五次,觉山四次,巫陵市就不用说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1/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