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7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4/895

  会议室里除了沙正阳的声音,显得格外寂静,偶尔有笔尖划过纸上的轻细刷刷声,似乎在映衬着这一刻沙正阳的特殊存在。
  “我刚来汉都,对汉都的情况了解还停留于在省发计委工作时对汉都的一些情况掌握基础之上,所以可能很多掌握的情况不太准确,所以之前我也和茅书记吕市长说过,但茅书记和吕市长觉得我因为去年在中央大型企业工委工作了半年时间,对中央近年来对未来产业发展战略有一些了解,希望我能对中央高层在产业布局和发展上做一些解读,……”
  “我到中央大型企业工委工作期间,正值中央对战略新兴产业和重点行业关键核心产业的布局正在进行研究,有幸参与了这项工作,和国家发计委、财政部、信产部、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些领导和专家学者在一起就今后十到二十年我国新新兴重点核心产业的发展布局有一些了解,在这里我把我了解的,以及与相关一些专家学者的探讨,结合我自己的一些想法,来向在座诸位领导做一个汇报,……”
  话语里的语气很谦逊客气,但是内容却是半点没有谦虚的意思,臧庸嘴角挂起一抹微笑,他和这个家伙打过几次交道,别看年轻,可不像现在表现得这么低调谦虚,特别是在涉及到一些具体产业的规划布局和发展方向时,这家伙更是很有点儿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感觉。
  但柳臧庸倒是很看得开,人家有自傲的本钱。
  朱凤厚在秦都一下子就确立起了威信,很大程度得益于这家伙的建议,将多晶硅及光伏产业确立为秦都未来几年的主导产业来进行培育,取得了立竿见影的绝佳效果,朱凤厚大获成功。
  在煤炭产业陷入低谷的时候,在秦都市面临产业转型结构调整的艰难时候,如何带动这样大一座城市来进行掉头,这个船长不好当,稍不注意船停发动机熄火都是小事,弄不好要闹得船在汪洋中打旋儿带来危险,那才是大事儿。
  在原来汉都市委市政府班子里边,臧庸和朱凤厚关系是一直比较密切的。
  朱凤厚在市体改委当主任时,臧庸还是市交通局长,后来朱凤厚下去当银台县委书记,而臧庸则到晋潭县担任县委书记。
  只不过朱凤厚比他快一步,从银台县委书记直升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而他却先当市长助理一年,然后才升任副市长。
  朱凤厚到市委之后进步速度更快,没两年就到秦都去当市长、市委书记去了,这也让很多人颇为感慨。
  但对臧庸来说却觉得朱凤厚能进步这么快并非无因,此人不但自身工作能力不俗,而且很善于识人用人,也很擅长借力借势,而秦都的新能源产业就是一个典型范例。
  没有沙正阳为其出谋划策,甚至主动帮他去铺设渠道,联络项目,没有沙正阳为其设计产业布局的环境筹备,怎么可能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就能折腾出这么大动静来?
  真以为几个亿的项目随随便便就能拉进来?
  你以为你秦都是苏州还是深圳?
  而且一连串的项目和关联产业也开始涌入进来,立马就让秦都成为名噪一时的新能源之都。
  一年前放在国内,谁知道你秦都算个什么玩意儿?
  所以臧庸对沙正阳是很感兴趣的,他很想看看沙正阳到汉都能给汉都带来一些什么新的东西。
  照说一个市长助理真心算不上什么,但沙正阳不一样,臧庸有这个感觉,这个家伙会给四平八稳的汉都市政府带来很多你意想不到的东西。
  当然,像臧庸这种心态的人有,但更多的还是冷眼旁观,想要看看这个家伙肚子里有多少货色,玩嘴炮可以,但你也得玩出逼格来,能忽悠住大家,或者说你能让大家觉得你说的这些东西是可信的,可用的,可操作的,操作了之后可能取得效果的。
  所以大家先暂时洗耳恭听。
  “……,在中央工作期间,我接触到很多领导和专家学者,他们的观点都比较一致,未来十年将是中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奠基十年,他们认为在这十年中中国将初步实现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也就是所谓的重化产业阶段,以中国目前的体量、劳动力资源以及目前国内外产业转移和技术交流形势,中国将在十年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制造业的积累,也就是说,中低端的制造业的全面普及完善将会让中国成为制造业帝国,无人可以替代,……”
  “而从2009到2019,则会是中国迈入中高端制造业强国的时代,在那个时代中国可能会面临发达国家的竞争和敌视,但随着全球化时代到来,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又使得大家相互都无法离开,所以那个局面会更加错综复杂,……”
  “……,那么对于具体落实到我们汉都市,我们现在可以做些什么,首要需要搞明白我们汉都市的定位是什么,然后才会有针对性的制定出我们的产业发展方略,根据汉都市六届一次会议所出台的计划发展纲要,我的理解汉都市是要努力打造成为内陆地区经济中心,国家级中心城市,中西部结合区域的交通枢纽,……”
  “……,我认为要实现这些目标,当务之急,或者说最核心最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在确立我们汉都市在制造业上的领先地位,可能有的人会说随着发展,第三产业的比例会日益提升,第三产业比例越高越是证明我们发展的成熟度越高,城市化进程才能更得到体现,我以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必须要建立在第二产业的充分发达基础之上,因为我们汉都市的地理区位和我们汉都市在汉川省内的地位决定了我们首先必须要是制造业强市大市,才能造就我们发达的服务业,没有制造业作为基础,我们的服务也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我们汉都不是燕京,不是上海,不是香港,从地理区位和自身定位来说,我们不可能和这些城市比,我们是汉川省省会,还需要辐射和带动全省六千万的老百姓,带动千万百姓的就业生活,那么就目前来说,唯有制造业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承担起这个重任,……,制造业那么多,那么我们该从哪些方面来实施突破呢?”
  沙正阳的旁征博引恣意汪洋,都在一干人的意料之中,毕竟人家在中央干了半年,而且的确是接触到了一些较为高层的政策精神。
  这不是什么秘密,前期汉川省发计委率先在汉川推动了战略新兴产业和重点行业关键核心产业的摸底调研和规划布局工作,走到了全国前列,就是沙正阳一手推动的,这也是他今天能在这个会议室里发言的底气。
  而说到这里,这才是大家最关心的内容,汉都市下一步的产业发展,该从哪些方面来拿出什么样的举措,重点瞄准哪些行业和哪些产业,甚至在招商引资中要瞄准哪些企业。
  “按照吕市长的要求,我就我们汉都市目前产业培育发展和近期在招商引资工作上相结合在哪些产业上来可以尝试一些突破说一些不太成熟哦意见和看法,……”
  “第一,电子信息和电子制造业,这一点我想我不需要再赘言太多,互联网高峰论坛已经为我们汉都市在电子信息产业上开了一个很好的头,下一步高新区会采取两手动作,一是着力培育互联网信息和电子信息产业,具体一点就是基于互联网的商业产业或者说是服务业,这也包括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软件产业,另一手就是中高端电子制造业为主,也涵盖一些中低端的电子装配业和零部件产业,这一块未来市场规模会很大,我们也有一些方向性的考虑,半导体产业重中之重,……”
  “第二,我们的一些高端专业性较强的装备制造业,比如我们的航空制造业,包括飞机制造和航发制造,包括掘进装备制造,以及它们所涉及到的相当庞大的整套产业链制造业,这一块上,我们有相当好的基础,但是在如何找准方向和做强做大自身优势项目上,我们还有很大的欠缺和不足,……”
  “第三,汽车产业,特别是专用汽车制造业,这一块上可能大家有些不太理解,都知道目前汽车产业发展势头很猛,各地如上海、天津、燕京、广州、长春、武汉都纷纷确立了把汽车产业作为自身支柱产业来进行培育,我们汉都在这一块上的优势不明显,或者说在底子上远不及这些城市,但我以为我们大可不必去贪大求全,而要着重考虑结合我们汉都的两家汽车企业来重点发展某些汽车类型,比如客车,比如越野车,未来在细分市场上来争夺,我们求强求精求专而不求大,甚至可以说精专做强了,也就做大了,……”
第048章
走到哪里都是一条鲶鱼
  沙正阳洋洋洒洒一口气提出了六七条自己的设想和看法,他也知道其实第一天上班就做这种事情很容易引发出风头的看法,但是茅向东和吕宗平都有这个要求,他无法拒绝,只能照办。
  既然得罪人也好,留下一个不太好的印象免不了,那么索性就大大方方把自己的很多想法和意见抖落干净。
  他相信能坐在这个会议室的人没有哪个的眼光和见识会差太远,顶多也就是各有专精各有侧重罢了。
  自己把一些前世中的见识观点提前了十年八年放出来,沙正阳相信自然有人能辨识出这其中的分量。
  至于说他们如何来理解,能不能接受,甚至为他们所用,那就要看他们的胸襟气度和执行能力了。
  吕宗平一直没有说话,下笔的时候也不多,他不想给周围副手们留下一个自己过于重视沙正阳观点意见的看法,虽然他很认同和欣赏沙正阳的一些观点。
  但沙正阳这种风格的确容易成为木秀于林的架势,只不过吕宗平觉得在当下汉都这种略显沉闷和懒散的风气下,这种奇峰突起的风格,或许还真的能起到一些鲶鱼效应。
  事实上沙正阳在吕宗平有些拔高似的介绍自己时,也已经感受到了一些这方面的意思,领导驾驭局面自然是得心应手,自己这种刚进来的小卒子肯定只能按照领导意图来“发挥作用”,不仅仅是自己的工作,顺带也还能“刺激和促进”别的人有所作为。
  茅向东没和他提起过汉都市委市政府内部的事情,但是这么久来沙正阳和汉都市的干部打交道也不少,像季国力、刘胤伯、尤哲,之前时不时也能从桑前卫和郭业山那里获知一些零碎的消息,所以多少也有些感觉。
  汉都市委市政府班子总体来说还不错,但是却显得过于四平八稳,推进工作有条不紊,每项工作在全省都能居于中上游,但是却很难做到第一,这可能和汉都各方面体量最大,要做到最好难度最高有一定关系,但是话说回来,你汉都市难道不该做到最好么?
  作为全省的中心核心,你都做不到最好,那谁该做得最好?
  在这一点上,沙正阳的观点很明确,其他城市抓工作是争第一,而汉都市则是理所当然的保第一,没当到第一,那就是失败。
  这个观点沙正阳很明确的向茅向东和吕宗平二人表达过,这让茅吕二人也是大为震动之余也是极为赞同。
  这就是针对汉都当下一种平庸风气而来。
  要破除现在汉都市里边那种动辄保三争二夺一的观念,就是一个信念,必须拿下第一,没有拿下第一那就是失败,就要自我检讨,查找问题不足,不允许连续出现两次这样的情形,出现了第二次,那就要问责。
  在这种具体工作会上,沙正阳当然不可能去说本该是市高官和市长说的话,但是他言语中还是明确的表示,在汉都高新区的发展建设上,不能对标汉川省,而应该对标深圳、苏州,同样在招商引资工作上,汉都也应当要对标深圳、苏州。
  在沙正阳看来,苏州的地理区位和资源禀赋等诸多方面其实真的不算好。
  苏州既笼罩在身旁上海的巨大虹吸阴影下,省内还有省会南京和另外一个条件并不输它多少的无锡激烈贴身肉搏竞争,另外在长三角范围内还有杭州这样的副省级城市虎视眈眈,也没有长三角内另外一座副省级城市宁波的海运之便,甚至连机场都是和无锡共用。
  可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苏州却能创新求变,不断打造出其高质量高水准的招商引资环境,使得每年的招商引资项目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在长三角区域内高居除上海之外的城市榜首。
  同样深圳除了在国家给予了它特区政策优势之外,其他条件一样不算好,香港和广州这样两座老牌都是眼皮子地下,如何扬长补短来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而且还不是那种断断续续的爆发,而是持之以恒的创新追赶和超越,这同样让人仰慕。
  而且从前世中的表现来看,未来二十年,深圳表现出来遇强越强的创新能力,苏州展现出来的包容和适应能力,哪怕是遭遇各种挑战,两座城市依然能保持着一种一往无前的冲锋态势。
  学就要学最好的。
  所以沙正阳一直认为汉都如果要在走发展制造业作为固本强基之路,就应该好好学习一下深圳和苏州。
  学深圳的机制和产业创新,学其产业链培育建设,学苏州的招商引资环境营造,学苏州的重点产业培育,这两座城市因为各自所处的区域不同内外环境不同,所以各有所长,而汉都一样和这两座城市截然不同,所以要学也只能结合汉都的实际来进行融合式的学习。
  会议结束了,不可能有什么大家都被震慑莫名心服口服的那种情形发生,但是沙正阳相信,自己的这一番观点看法总还是能对这些人有所触动,的鲶鱼就是用来激荡搅水的,让大家都要有紧迫感,把自身潜力和主观能动性逼出来。
  吕宗平把沙正阳留了下来,二人回到了吕宗平的办公室。
  这个会议的基本目的算是达到了,吕宗平不动声色的仔细观察了,虽然大家都还是努力表现得云淡风轻,但是却在没有之前那种古井不波了,特别是涉及到各自分管工作中的一些建议,恐怕都需要认真思考了。
  提出来了问题,也给出了解决的方向,行不行,你都该好好考虑一下,对错与否,都要自我评估,该怎么来处置。
  “讲得很好。”吕宗平示意沙正阳入座,点点头:“说得也很透彻,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触动。”
  “有感而发而已,在中央那半年,能看到很多东西,沿海地区发展速度太快了,他们的嗅觉敏锐意识超前,我们这边还在琢磨,人家已经动手干起来了,不怕出问题,就怕不肯动。”沙正阳也很感触,“总感觉沿海地区这些政府运转速度都要快一拍,我们各方面都更迟钝。”
  吕宗平苦笑了一下,摇摇头:“这是一种直观感受,但实际上就是最真实的表现,说明我们在全方位都比沿海地区落后了,办事效率上,琐碎程序上,推进力度上,都落后了,大家也习惯了,所以看到人家的动作和效率,我们反而觉得有些不适应了,觉得人家不正常,不适应,结果呢?”
  “所以还是要由点及面,逐步推开,让大家都要在思想上绷得更紧,彻底打破现在这种庸、懒、散、浮、拖的风气,创造一种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良好风气,我觉得市里边可能还是由于安逸日子过太久,缺乏来自外界的压力,毕竟我们汉都的各方面数据都不是省内其他城市能比的,所以就形成了这种习惯,如果我们摆对位置,对标深圳苏州,或者杭州武汉成都这些城市,我觉得恐怕大家就不会有那么乐观的心态,也不会这样轻松了。”
  沙正阳的话语还是比较含蓄委婉的,但对吕宗平来说却再清晰不过了,他来了这么久,也很清楚市里边的这种风气,班子里如此,市里的干部们亦是如此,要扭转这种风气,许多多管齐下。
  “正阳,对扭转我们市里的这种风气,市委市政府都有一些政策和措施要陆续出台,我留你下来主要还是想要和你谈谈你在会上提到的几个产业培育,我注意到你专门提到了汽车产业,嗯,你的意思是咱们汉都市在发展汽车产业也有很好的条件?之前我和茅书记也商量过,都还是觉得和其他很多城市比,我们汉都的优势不突出,很难竞争赢。”
  吕宗平对汽车产业的发展很关注,因为他深知汽车产业是一个极其庞大而复杂的产业链,可以说一台汽车所涉及到的配套企业可能多达百家,其带动的产值、税收和就业乃至消费都是其他产业难以比拟的,所以哪怕茅向东和他都觉得汉都在这个产业上的确没有太大优势,但都还是迟迟无法下决心不把这个产业列入未来汉都的主导产业来培育。
  “看来茅书记和吕市长在这个问题上也有研究,嗯,我说了,汉都肯定无法和上海、长春这些汽车产业已经具有相当规模的城市比,但是我们可以另辟蹊径,走细分化市场,咱们汉川两家汽车厂都在汉都,论规模也都不算太小,只是从产值、技术和人才等来说,与国际大品牌车企相比当然不值一提,但是这却是一个进入内陆地区市场的跳板和桥头堡,……”
  沙正阳的话让吕宗平心中一动,“你的意思是和外资品牌合资?”
  “这是一条路,但不是唯一的路。”沙正阳沉吟了一下,“如果是这两家企业目前状况来说,要生存下去很难,所以我觉得找到一个可靠合作对象合资是可行的,可以借助合资来从为自己培育人才,吸纳消化技术,为未来有其他机会的时候做好准备。”
第049章
复杂
  能说的都说了,沙正阳也就只能说到这一步。
  汉都两家汽车制造企业,都是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唯独效益欠佳,但随着汽车市场的起势,未来一个生产资质许可都会非常紧俏,否则也不会有吉利为了博取那一张许可证而四处奔波,甚至有请给我一个失败机会的悲情请求。
  在沙正阳看来,既然有这样一定基础,那当然可以去尝试一下,纵然失败了,无外乎就卖身给国内其他几大汽车制造企业罢了,但是起码这个生产基地还会在这里,对于一个地方政府来说,有产值,有税收,有就业,就足够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4/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