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7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3/895

  “对,目前小灵通成为分家后的中国电信介入移动通讯的制胜法宝,我估计未来三五年内都会是一个非常红火的产业,而目前UT斯达康正在谋划扩建其生产基地,另外也准备谋求在海外上市,我觉得这是汉都的一个机会,其主要总部和研发在燕京和杭州,但是从制造基地角度来说,最大限度的压缩成本,提升利润率对他们来说很重要,所以我们可以争取。”
  卢雅很敏锐的听出了沙正阳话语中的别样意思,“市长,三五年内是一个非常红火的产业,您的意思是三五年后……?”
  “嗯,小灵通使用的PHS技术,日本人发明的,但这种技术在大城市内信号受限制比较大,目前我们国内手机价格和资费价格太贵才给了PHS的机会,如果手机日渐普及,价格和资费都下跌,我估计PHS技术难以支撑,迟早会被淘汰,和传呼机一样,我不太看好。”沙正阳很肯定。
  “那我们还要去招商引资?”卢雅一时间没转过弯来。
  沙正阳笑了起来,盯着对方:“你说呢?”
  卢雅马上就反应过来,“噢,您的意思是企业发展起来未来也可以转型?”
  “卢雅,我们是政府,招商引资针对项目和企业,我说了,三五年内可能这个技术这家企业都会很红火,三五年后,不行了,既可以转型,真不能转型关门也无所谓啊,资产在这里,培养了一大批熟练工人,我们高新区和经开区都瞄准了通讯设备这个产业,PHS不行了,还有手机,还有电脑,还有其他啊,优胜劣汰也很正常啊,我们政府就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供他们发展和竞争啊。”
  沙正阳平静的道。
  “我明白了。”卢雅记下了,下来就要立即收集相关的资料,当然沙正阳肯定也会给她一些已经准备的信息资料,但卢雅自己也要按照自己的工作方式来准备。
  “嗯,明白就好,第二个,深圳华为的制造基地,据我们所知,华为目前一直是只在深圳发展,但是深圳的劳动力成本已经呈现出一个较快的上升势头,华为研发和高端制造估计暂时别想,但是一些较为低端的基础设备制造,我们汉都还是可以争取一下的,高峰论坛的时候,我和华为任总见过一面,他没有明确表态,但我觉得哪怕这一次不成,也要先铺设好路径,为未来打基础。”
  华为,卢雅再度在自己笔记本上记下一个名字,她对华为不了解,但是感觉得到沙正阳对这家企业十分重视,貌似是一家生产通讯设备类的企业,但似乎又不完全是。
  “……,和华为比邻而居的,富士康,这是一家典型的制造企业,主要是从事电子类产品制造,但它不做自己品牌,而是代工,专门为国外大品牌代工生产,……,这家企业也在寻找在内陆建立生产基地的机会,……,一家代工制造企业,其最大的竞争武器就是成本压缩,只有把成本压缩到极致,它的竞争力才是最强的,当然这是建立在稳定的生产能力之上的成本控制,所以,我觉得汉都可以拿下它,……”
  “台湾英业达股份和广达电脑也都在积极谋划加大在大陆的制造基地建设,目前他们在沿海地区的布局已经基本形成,但是对于广大内陆地区的布局还没有实现,未来有些投资环境好、成本效益高的内陆城市会成为他们考虑投资的选择点,像这一类可能进入的台资企业还不少,比如刚成立的和硕,还有老牌的群光电子、仁宝电脑等,我已经通过一些私人渠道联系上这些企业,但这都不重要,要吸引到这些企业来汉都投资建厂,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人家也在选择,而且内陆地区的环境对这些台资企业也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要让这些台资企业克服这种畏惧和挑战来投资,难度相当大,……”
  “还有一家企业,我考虑过,未必适合高新区,但是经开区也许可以,上海健特生物,对,就是脑白金那家,一样在寻找扩大生产基地,汉都也可以,……”
  沙正阳嘴角浮起一抹笑容。
  史老板终于还是脑白金上重新崛起了,珠海巨人的崩溃没有打垮他,他的顽强程度让世人侧目,脑白金是他的奠基之战,而后还有几次让他名声上山下海的恶战。
  一口气告诉了卢雅多个目标,沙正阳缓了一缓,“另外,我的一个朋友也准备进入电子制造业,这个最现实,不需要怎么去做工作,他自己想做,高新区和经开区都可以,……”
  雷霆已经下定决心要进军电子制造业,正在大规模的招兵买马,据说他的标准是要瞄准华为。
  沙正阳劝诫他,不要对标华为,人家基础已牢,你做这种中低端制造业,必要的研发力量当然要有,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充足的熟练劳动力,这才是制胜关键,建议他对标富士康,甚至可以直接从富士康挖角。
  “市长,您一下就给我脑子里灌了这么多,我都不知道先后取舍了,而且据我所知,高新区恐怕一下子很难接纳这么大规模的项目入驻啊。”卢雅忍不住皱起眉头。
  “不要老是只以高新区的角度来看问题,我身兼二职,你虽然只是高新区的主任助理,但是也得要兼顾经开区的需要,而且说句不客气的话,你真以为我说这些,你就都能拿下弄来?是不是太自信了一点儿?”沙正阳笑着反问。
  “无必胜之心,如何打必胜之战?”卢雅反问:“这不是您原来经常说的么?我也知道这么多项目,肯定不可能都能拿到,但是每一个项目我们都得要必须拿下的斗志,同时在准备工作上也做到绝对拿下的极致,否则你只要有了一丝退怯之意,恐怕你也就很难成功了,我在山都可是一直按照您这个观点在做工作的,我相信您也肯定希望我在高新区来工作也是如此。”
  “卢雅,我知道您这话很有点儿吹捧我拍马屁的味道了,但是我听着心里还是很舒服。”沙正阳哈哈大笑,“那你就按照你的思路去做,相关资料我会很快交给你,高新区这边招商引资和投资服务,总体来说是新单位还能看得过去,比起经开区那边强很多,所以你尽快熟悉,挑人选人,根据资料来先确定二到三个目标,先易后难先小后大或者先难后易先大后小,看你自己了。”
  卢雅点点头,“那行,嗯,待会儿我就过去,……”
  “卢雅,时间很紧,待会儿我和国力把你带过去,和招商引资两个处的人见见面,我给你三天时间,要把人熟悉了,项目规划确定下来,有没有问题?”沙正阳态度鲜明。
  “没有问题!”卢雅毫不犹豫的拍了胸脯。
  把卢雅带到招商引资一处和二处,与两个处的干部见了面,沙正阳就又到了经开区,召集经开区党工委和管委会班子召开工作会议。
  经开区和高新区和一般的区县不一样,社会管理事务很少,说句直白一点儿的话,专门设置这两个区,就是用来专门发展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军和领跑者、发动机,甚至还要辐射带动其他区县的发展。
  “说句不太客气的话,高新区那边已经蓄势待发了,他们的科创园区呈现出的腾飞势头大家有目共睹,但是高新区却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他们居安思危的心态很重,提出了不能制造互联网和软件信息产业一棵树上吊死,提出了要着力培育中高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我觉得这是好事,但是这对于我们经开区来说可就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了,高新区前期已经瞄准了电子和通讯设备制造业、半导体产业等作为突破口,而且已经有了一些明确的突破目标,大家觉得这是不是在抢我们经开区的饭碗呢?”
  沙正阳的话如同的滚沸的油锅里倒了一瓢水,立即就炸了堂。
  “市长,高新区怎么会搞这一出?市里不是明确他们现在是着重发展科创园区么?好吧,就算是再延伸一点儿,半导体产业他们要上手,但是什么时候连电子通讯产业也要成为他们的主攻方向了?”燕行舟又气又急又怒。
  无论是燕行舟还是司徒斌疑惑是展涛和尤哲等人都难以接受这种局面,只有从高新区过来的屈云涛知道这是沙正阳在“搞鬼使坏”,故意要挑起两边的“敌意”和竞争。
第064章
这就不简单了
  “行舟,这是市里边的综合考量之后的决定。”沙正阳耐心的解释道:“明年市里在经济增速上的任务很重,省里对市里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GDP增速以及财政收入增速都有较高的要求,高新区作为汉都市经济发展的先行者,首当其冲,责无旁贷。”
  沙正阳也知道燕行舟非等闲之辈,今年才三十九,而四年前他就已经是正处级干部了,如果抛开自己,三十五岁的正处级,在汉川省内也是相当少见了。
  他到经开区来也是一门心思要大干一场,当然他也清楚经开区的现状不容乐观,几乎是一次大换血,把整个班子几乎换了个完,现在新班子要迅速完成磨合,形成战斗力,没那么简单。
  如果多给一些时间,也许问题不大,但现在不但市里边给的压力大,而且高新区居然也要虎口夺食来了,这如何不让燕行舟一干人心急如焚。
  沙正阳现在是兼着两边的党工高官,他当然无所谓,那边做得好做的成功,都是他的功劳,可是经开区这边若是落了后,会让省委市委怎么看?
  燕行舟的野心当然不仅止于一个经开区主任那么简单,他现在还不到四十岁,可以说正值壮年,正是干事业的大好时机,而经开区原来的萎靡也的确给了他这样一个机会,否则他放着华阳县县长这样显赫的位置不要来你这个经开区?
  要知道华阳县可是汉川第一县,甚至要冲击西部第一县的名头的。
  “目前经开区的状态还没有调整到最佳,我也希望在座诸位能够迅速融入到经开区这个团队中来,找准自己的位置,各司其职各尽所能,省市两级对我们本届经开区党工委和管委会班子抱有很大的希望,怎么来振奋精神,找准突破点,迅速打开局面,就是我们在座一班人的重任。”
  “市长,我觉得我们现在虽然还不能说已经把状态调整到最佳,但是我觉得我们的精气神已经具备了敢于挑战的胆魄,燕主任刚才的担心也是我们在座大家的担心,我是从高新区过来的,我清楚高新区的情况,前期高新区的确主要聚焦于互联网信息和软件产业,科创园区也取得了重大成绩,但是要说到在电子通讯设备产业和半导体产业的培育上,我觉得他们并不比我们有多少优势,我们完全可以和他们比拼一把,……”
  屈云涛既然到了经开区当副书记,当然屁股就要坐正,抽高新区的底火,没有半点心理障碍。
  “市长,我知道我在走之前你也是刚开始给高新区那边筹划在制造业这一块上的布局,嘿嘿,如果您不是经开区的党工委书记也就罢了,但您现在既是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更是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而在市里的定位也好,我们经开区现在的规模架构也好,都不是高新区能比的,他们占的优势无外乎就是开了一个好头,我们这边也刚筹备停当,您可不能偏心眼儿,……”
  沙正阳盯着屈云涛,似笑非笑,看样子这家伙是真的要“反手一刀”彻底反水了啊。
  “咱们也不要什么过分要求,就是大家站在一条起跑线上来竞争,我知道您有一些资源和信息,您可不能全都往高新区那边拨拉,好歹也要根据咱们经开区的情况留下一个大头才行,像那啥UT斯达康的生产基地项目,我知道人家恐怕没那么讲究,到我们经开区和高新区都一样,还有华为和富士康的项目,也大体一致,给咱们这边正好是,市长,您说是不是?……”
  沙正阳预料到屈云涛肯定会“唱反调”,但没想到这家伙把自己给“出卖”得这么彻底,这才是真的字正腔圆,理直气壮的捅高新区的刀子啊。
  “云涛,你啊你,你这才走几天啊,就不怕老季来找你要说法?”沙正阳笑着用手指点了点屈云涛,“你这挖墙脚的手法也太利索了一点儿吧?”
  “市长,在其位谋其政嘛,我现在是经开区的人,当然只能站在经开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且我们要求也不高,大家公平竞争,对不对?”屈云涛笑呵呵的道。
  “话说得挺在理,不过高新区怕是不能答应啊。”沙正阳无可无不可,放哪里都可以,但是应该要各有侧重,经开区压力也很大,肯定要多方出击,明年上半年肯定要有一份成绩出来。
  “市长,这就要您站在公允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了,他们高新区有科创园区,互联网产业和软件产业才是主打方向,还有半导体产业不是也是他们的重心么?像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怎么看都应该是我们经开区更合适一些,这一点我觉得您可能需要明确立场。”尤哲也加入进来。
  这一开了头,其他人也都纷纷加入了话题,态度很鲜明,目的只有一个,经开区才应该是未来汉都市制造业的龙头,项目和投资应该优先考虑经开区。
  沙正阳也知道肯定需要综合平衡一下,他对司徒斌、展涛并不太熟悉,这两人能力和为人究竟如何还不清楚,如果错过了机会,都是大项目,就有些可惜了。
  “这样,行舟,我们干脆去高新区那边一趟,和国力商量一下,大概有一个方向上的侧重,然后咱们再把一些目前有条件的项目议一议,力争良性竞争,做到竞争不拆台,合作不分家。”
  “好啊,我也早就想要拜会一下季主任了,原来我在华阳和他有过几次接触,现在成了邻居,嗯,关系更复杂了,以后估计打交道时间更多了。”燕行舟很爽快的答应下来。
  ……
  “行舟来了?”燕行舟一踏进包间,服务员已经把他的外套接了过去。
  “李书记,我没来晚吧?”燕行舟赶紧打招呼。
  “没有,我们来得早了一点儿,不过以往你都来得早,今天怎么会事儿?”李铭笑着道:“老彭、老谢和老朱几个都还在说你呢,说你是不是到经开区就忙得脱不开身了呢。”
  “几位领导打趣了。”燕行舟很豪爽的应道:“我来晚了,待会儿我自罚一杯。”
  “真的很忙?”李铭很欣赏自己这个老部下,“沙正阳不好打交道吧?”
  燕行舟注意到了这一点,沉吟了一下,“有本事的人,多少都有些性格,沙市长也属此列吧,不过我倒是觉得和他相处不错,很多话都能挑开来说,行就行,不行就不行,没多少拖泥带水。”
  “哦,看样子行舟有感触啊,沙正阳我接触不多,但是听他的名字可不少,我在汉都工作的时候,他和林春鸣走得很近,当然也的确有些本事,东方红集团做到现在这个规模,他功不可没。”
  搭话的是一个带着眼镜的男子,朱建涛,原来的汉都市委副书记,后来短暂担任了一段时间武阳市委书记之后调任省财政厅厅长,现在刚担任了省财政厅厅长。
  “怎么说呢,我倒是觉得他还算比较好接触啊,说事做事干脆利索,思路很清晰,定位也很准确,可能是因为是搞企业出身,思考问题的角度要有一些不一样,而且对咱们国内的企业界和经济界了解很深。”燕行舟感觉李铭对沙正阳很重视,所以说话也谨慎了一些,“不过别看他年轻,但是性格上还是有些强势,说了就定,定了就干,在他面前,我都感觉我是老年人了。”
  “他也不能算是搞企业出身的,东方红虽然做得很大,他也算是创始人,但是实际上他在东方红呆的时间不算长。”另外一个人接上话,“但他的确在东方红集团很有影响力。”
  “行舟,省里对你们汉都明年期望很高,你们经开区要当好汉都市的经济发动机。”李铭抬起目光,似乎是在斟酌着言辞,“沙正阳这个人,我不讳言,是个人物,能力有,手腕有,思路眼界也很开阔,但是过于自信,不太听得进不同意见,过于刚愎,他是党工委书记,你是主任,要处理好关系,到位不越位,但更要守位不失位,有为不缺位,这是我送给你的话。”
  燕行舟默默的点点头。
  下午他和沙正阳到了高新区,很有一些感受。
  照理说沙正阳到高新区担任书记时间也不长,一个多月时间而已,也就比这边早一个月,但是他能感受到高新区两委班子对沙正阳的尊重。
  这不是表面文章,他燕行舟也是打滚几十年的角色了,是发自内心还是礼貌尊重他也能看得出来,季国力不是善茬,如果说你不能折服他,他特定不会买你账,这一点和自己一样。
  但他能感觉得到季国力对沙正阳这个比他小十来岁的年轻人的尊重,其他人亦是如此。
  这就不简单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沙正阳就在这短短一个月时间用魅力和实力征服了这些人。
第065章
不得不服
  燕行舟的表情变化瞒不过李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3/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