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7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4/895

  他也是在无数个岗位上打滚熬炼出来的人物了,很清楚沙正阳能以这么年轻之龄走到这个岗位上,那不简单的局势凭着能力本事和人脉关系这些简单的要素就能行的,运道也是一方面,但反过来一想,能集诸多方面于一体的人,又有如此大的年龄优势,自然也就会让周围的同僚们产生相当大的压力。
  谁也不愿意去得罪一个这样前程似锦的领导干部,如果能够携手合作圆满,何乐而不为?
  非得要去折腾弄得大家不愉快,这不是替自己以后前进设置障碍吗?
  “行舟,我理解你的顾虑,我不是说要让你去和沙正阳打对台,他是书记,你是主任,本身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为主,你为辅,这是正理,但是作为主任,具体的日常行政工作本身也该你来负责,这没错,他是书记主导大方向,这才是合理搭配。”
  李铭对燕行舟的期望很高,所以也觉得有必要提点一下对方。
  “我的意思是你作为主任,不要过多的去考虑其他,沙正阳也不是那种耍小心眼儿小性子的人,他被安排到经开区肯定一样有压力,一样想要出成绩,那么你只要提出的想法和构思是合理的,有利于工作的,哪怕和他的设想不一致,我想他也是可以接受的,君子和而不同,这也很正常,那种一团和气,啥事儿都说好好好,恐怕效果未必好,沙正阳如果真心想要把经开区搞起来,也不会希望看到这种局面。”
  这番话说得相当精辟,细致入微,燕行舟也不得不承认李铭在看问题上更深刻到位,不愧是自己的老领导。
  “沙正阳坐在这个位置上,他当然不会甘于平凡,但是他现在身兼二职,精力有限,那么肯定是希望最大限度的调动起下边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季国力和你,现在其实就是处于同一个竞争纬度,你们竞争对他来说是好事,可以说你们只要能把自己的能力压迫绽放出来,运用到工作上去,他是最乐见其成的,所以你不必太在意和他的一些争执,他也不会介意这一点,甚至会觉得你更具有独立性。”
  李铭的这番话让朱建涛也忍不住慨叹:“李书记,你对沙正阳很高看啊。”
  “老朱,你应该很清楚,省委能把他放在这个位置上,肯定不会是随意而为,组织也是经过了充分慎密的考察的,茅向东更不可能那这些事情送人情开玩笑。”李铭的回答很淡然。
  “不过我还是觉得汉都市委让其兼任二职有些不妥,他抓高新区就行了,经开区原来情况不好,要调整,难道就找不出一个更合适的人选来当书记?”朱建涛也是老汉都出身,所以对这个安排不太认同。
  “朱主席,我倒是觉得沙正阳也许还真的是最合适人选。”燕行舟很委婉的表达了不同意见,“高新区和经开区现在这种比邻而居而又存在竞争的格局,而经开区现在因为前几年的萎靡和现在的大换血,如果没有能够一些强力的支持,还真的容易继续沉沦下去。”
  朱建涛尚未回过味来,但是李铭却已经感觉到了一些什么,目光一凝:“行舟,看样子沙正阳是不是又有什么新的东西出来,这个人很善于在不同岗位上拿出新花样来,这一点不得不承认,省里边还真的没几个人比得上。”
  能让李铭说出这种话,只怕沙正阳在这里都要觉得惊讶,太难得了。
  “嗯,目前他提出了一个为了改善投资环境的一站式服务中心,涉及面很大,几乎囊括了所有行政审批部门,主要就是要把这些行政审批部门在企业申办各类审批权限上进行统合,集中到一个一方,按照他的说法,就是一个进口,一个出口,一条龙式的一次性把所有程序走完办完,而且要把时间压缩到法律规定范围内的最小,提升办事效率。”
  对于沙正阳提出的这一个构想,燕行舟是极其佩服的,当然他也知道这个设想的难度极大。
  要从这些市级部门手中夺权,其难度和风险度可想而知,可以想象得到会引来这些市级部门的仇视和抵触,沙正阳作为一个立足未稳的新任领导,在这个问题上发力,需要相当的胆魄和勇气。
  “哦?”李铭和朱建涛以及另外一个中年男子都凝神沉思,好一阵后李铭才有些迟疑的道:“这个设想很有新意,但是是否符合行政法律法规?集中在一起,审批如何实现?行政审批权限会基于很多条件,需要进行调查审核,这恐怕不单单是你把这些权力集中在一起就能行吧?”
  “具体如何来操作,现在市里边还在研究,但是我感觉市里边应该是下了决心,要在这方面有突破,市里边认为在这方面的改革创新,有助于确立我们汉都市改革开放的形象,有助于我们行政部门提升效率,有助于我们汉都市的投资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我个人认为还是相当具有可行性的。”燕行舟没有隐晦自己对这一设想的支持赞同态度。
  朱建涛也思考了一阵之后才道:“沙正阳的这一手很厉害,不管成不成,不管这个设想中有多少能变成现实,或者说付诸实施,单单是他这一个举措,就是非常值得肯定了,我估计一旦汉都是推行,省里有可能要借鉴和总结,甚至推而广之,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举措,意义非同寻常,甚至大于其本身价值。”
  朱建涛也是体制内的老人了,对于这方面的政治敏感性还是相当敏锐的,一下就说到了关键之处,李铭也不得不承认对方看得很准,沙正阳果然厉害。
  谢登奎也接上话:“行政体制的改革举措历来身份慎重,虽然说我们这是地方层面的,甚至也只是一些具体审批权限的调整变化,但是应该说还是非常敏感,意义也很大,所以老朱说得没错,这一个动作恐怕汉都市里边会很重视,如果他们认为可以实施,那么肯定会引发很大的反响,而且我觉得如果汉都市在这个问题上把宣传工作做起来,的确对于汉都市的投资环境会有很大的促进,起码可以在吸引外资上出一把风头,吸引一些对内陆地区投资环境不太放心的资本和项目前来一看。”
  谢登奎是省委党校的副校长,原来曾经担任过汉都市委统战部的部长,但是未能进入市委常委,然后调到省工商联担任过副主席,后来才到省委党校担任副校长。
  谢登奎和朱建涛的观点其实也和李铭看法一样,凡是涉及到行政架构和权力的变化调整,而且是制度性的调整,那么都绝非小事,而谁敢于在这上边有动作,都意味着会蕴藏着巨大风险,当然巨大风险背后也就意味着十分丰富的政治意义,一旦做成了,那么其意义就非同寻常。
  燕行舟也听得出几位领导话语中的隐藏的含义,这也更加强了他自己的看法,那就是起码在目前,他需要以一种恰如其分的方式来实现和沙正阳的合作。
  李铭的观点也有一定道理,沙正阳三十岁干到副厅级,而且极有可能一年半载后就要踏入正厅,可以说是现在汉川省政界的当红炸子鸡,在眼界上也肯定不俗。
  在工作中你若是一位的亦步亦趋,拿不出自己的东西来,恐怕只会被对方所轻看。
  所以在如何做到艺术性的相处上,还是要拿出自己的真本事来,靠阿谀逢迎是难以获得对方的真正认同的。
  “除了这一点,沙正阳还有其他的新东西么?”李铭又问道。
  李铭这一句话一出口,甚至连朱建涛和谢登奎都能感受到李铭对沙正阳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了,燕行舟更是如此,他还是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老领导对一个副厅级领导如此重视。
  “其他暂时还看不出来,但我感觉肯定不会仅止于此,而且我觉得其的确和其他干部不一样,在分析经济走向和产业架构上很有前瞻性,而且不是那种纸上谈兵的夸夸其谈,信手拈来的资源也极为丰富,比如今天他把我和季国力拉到一块儿,就一口气提了不少要求,这些要求不单单是要求,而且也包括具体的项目和指向,我都有些好奇,他哪来这么多资源和信息,而且还不是那种捕风捉影的东西,是有真材实料的,……”
  这一点也是让燕行舟最为佩服的。
  他在华阳县也当了一年多县长,对于招商引资并不陌生,华阳能号称汉川第一县,那也不是靠吹出来的,实实在在的产业摆在那里。
  而除了乡镇企业改制发展起来的私营经济外,利用紧邻机场和贴近市区腹地的优越地位大力招商引资也是其经济发展的一大助力。
  燕行舟很清楚招商引资工作的难度,更清楚要找到一个大项目资源需要耗费多少精力,但这一点似乎在沙正阳手里就完全不算什么了。
第066章
平衡,大布局
  沙正阳指点江山般的一口气罗列出了汉都市可以争取的多个项目,一一道来。
  其中这些项目的可行性、可能性和其产业优势所在,谈到汉都高新区和开发区应该在这样一批机遇面前如何作为,让燕行舟和季国力都是为之心潮澎湃。
  二人甚至望向对方的目光里都多了几分敌意。
  如果没有高新区(经开区),是不是这些项目都能归于自家?
  如果这么多项目,乃至潜在的可能随之而来的产业链上的项目,都能够落户到自家地盘上,那该多好!
  燕行舟相信这不是沙正阳不是在信口开河,光是这些信息就价值千金。
  起码他这个昔日华阳县长现在的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就知道华为和富士康这两个制造类大企业在深圳的发展,但他不知道这两家企业居然有意来内陆地区发展,可季国力居然知道,这让他的危机感油然而生。
  同样他听说过广达和和硕这两家台资电脑生产企业,但是他不知道这两家企业正在寻找在大陆新建生产基地,更不知道苏州可能成会成为汉都的最大竞争对手。
  UT斯达康的大名他也听说,小灵通刚刚在汉都兴起,UT斯达康是其生产企业,但是他不知道这家企业还打算在杭州之外的地方兴建新的生产基地。
  同样他在电视广告上看到了脑白金的疯狂,却不知道健特生物是脑白金的生产企业,更不知道健特生物正在寻求在内陆地区建设一个生产基地。
  总而言之,沙正阳随口道来的这一批项目算是把燕行舟给整懵了,也是折服了,如果这些项目真的能被争取到汉都来落户,不说全部,哪怕是一半,燕行舟都觉得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喜事了。
  当然燕行舟也知道,像这样的制造型项目,无数地方无数人都在盯着,这将是一场真刀真枪的贴身肉搏战,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汉都市的投资环境和条件都不算好,怎么来赢得这些投资,沙正阳提出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就显得相当有分量了。
  在李铭他们面前燕行舟没有提这些具体的招商引资工作,倒不是说怕他们泄密,而是觉得没有必要,这些工作是高新区和开发区的本份儿工作,能不能成还不好说,如果能够拿下这些项目,那么这些事情自然也不需要再向李铭他们提起了。
  ……
  “市长,你这样做的可不厚道。”季国力和卢雅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发声,只不过季国力话语里带着几分笑意,而卢雅则有些气鼓鼓了。
  “行了,这事儿不是我说了算,这是吕市长的交代,当然肯定也是茅书记的意思,吕市长专门让我来和你们说一声,要有全局观念,要有大局意识,要讲政治,经开区真的一直这样萎靡下去,万一哪天让季国力过去当经开区的书记了,你恐怕就真的要觉得早知道我该如何如何了,……”
  沙正阳瞥了对方一眼,意味深长的道:“国力,把眼光放高一些,不要计较个别项目的得失,而且我们不是早就说过了么?高新区要突出高新二字,高技术,新兴产业,高技术还要排在前面,你们应该明白市里在高新区和经开区的发展定位上的差异。”
  “市长,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心里却不痛快,心有不甘啊。”季国力叹了一口气,“而且我们高新区市里边也是加了担子的,不仅仅是互联网和软件产业,制造业一样有所作为,华为和富士康,广达和和硕,还有UT斯达康,哪一个分量都够重,您说的健特生物脑白金生产基地,咱们也就不争了,给他们经开区就给了,可这几个项目却不能说放手就放手啊,得磋商磋商,谈一谈,好歹也要谈出个子丑寅卯来。”
  季国力算是姿态比较高的了,换了一个人,只怕早就闹腾起来了。
  沙正阳知道这种情形大家都难以接受,但是所处位置不同,就不能与季国力和卢雅那样牢骚满腹,说来说去也还是市里边做得孽,非得要让自己身兼二职,若是自己只管高新区,他管经开区去死?
  可现在身兼二职,茅吕二人的意见都很明确,经开区必须要抓起来,不能再继续原来的状态,燕行舟看起来似乎有些能耐,但是是不是真的能行,还得要看后边表现,嘴尖皮厚腹中空的人现在也不少,所以沙正阳不能把希望寄托在燕行舟身上,还得要有几分准备。
  换句话说,那就是得有几个项目先运作着,真要没辙,就得要拿这几个项目先顶上去。
  所以就只能采取这样的折中方式来。
  “国力,不要只把目光盯在这几个项目上,简单的组装产业,并不适合我们高新区,经开区更适合一些,我们高新区还是要紧盯着投资额度大、技术含量高的项目,汉海高科和长河集团在秦都合作了多晶硅项目,但汉海高科据说正准备上马一个芯片项目,投资规模比在秦都的项目要大得多,投资额度应该是以十亿级计,而且是获得了国家专项资金的支持,如果我们能够拿下这个项目,我想其他项目都可以暂时放下了。”
  这个才是沙正阳保留着的重磅炸弹。
  汉海高科最终还是要在芯片领域下血本找突破,而且在获得了联海微电子设计中心的全部技术力量后,这几年汉海高科的技术积累已经称得上相当雄厚了,起码在国内是如此。
  这比起前世中不可同日而语。
  前世中联海微电子中心的瓦解没落直接让国内芯片设计到制作上都出现了一个空档,而现在这一空白已经被弥补了。
  在资本上,东方红集团和高升电子通过汉海高科和华众电子在MPEG芯片上取得的突破和丰厚利润支撑起了汉海高科的大规模扩张和研发,而后在MP3上的先行一步更是让汉海高科占据了高度优势。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这样一个项目究竟该落地在哪里。
  上海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上海在沙正阳的定位上是汉海高科的总部和研发中心,说句不客气的话就是高尖端的研发和行政总部都摆在上海,但是制造这一块就不一定非要放在上海了,汉都完全可以替代,而且在成本上也可以节省许多。
  但这样大一个项目,从商业角度来说,汉海高科如果要把它落地汉都,肯定要和汉都市政府甚至汉川省政府来具体商谈条件,土地、税收、水电,乃至其他融资等方面,汉海高科肯定又会要提出不少要求来,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在商言商,再好的关系,也不可能以损害企业的利益来作为交换,这么大的项目,也轮不到沙正阳一个人就能拍板,起码也得要茅吕二人这个高度的人才能插得上话,当然沙正阳也乐得不参言,不过前期的准备工作,肯定要先去做起来。
  季国力听沙正阳提起过,但是之前语焉不详,现在沙正阳明确了,季国力和卢雅都是精神一振。
  “那市长,我们需要在哪些方面先做好准备?”季国力赶紧问道。
  “需要做的很多,比如这一站式服务中心,还有我们硬件设施上要做到尽善尽美,你们先要划一片区域出来,管网道路要先行做起来,人家这么大体量一个项目,要求肯定不少。”沙正阳正色道:“国力,卢雅,现在就要动起来了,和汉海高科那边的接触可以先做,摸摸他们的底,看看有什么要求,但是最终这可能要市里来具体商谈条件和政策。”
  “市长,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先抓几个项目,不能只把目光盯在这一个大项目上,这个项目太大,决定权在市里,甚至省里,我觉得我们能发挥的作用不大,我们的主要精力还得要放在像UT斯达康、华为和富士康三个项目上。”卢雅提出不同意见。
  按照和经开区协调的结果,华为和富士康由高新区来负责主抓,而广达和和硕、健特生物三个项目由经开区来负责招商引资,UT斯达康的项目要看情况,主要是这个项目比较急,最后明确由高新区和经开区联合来进行招商,最后交给经开区或者高新区由市里来确定。
  不过在商议的时候,大家的倾向性也都出来了,也基本达成了一致意见,目前经开区主要抓电脑制造产业,广达、和硕是经开区目前的最重点,另外健特生物和三九药业也是经开区瞄准的另一产业——生物制药产业。
  “卢雅,不要斤斤计较,UT斯达康可以交给经开区,诺基亚正在寻求在内地设立新的研发中心,我准备向市里建议邀请诺基亚高管来汉都市考察华西科大和汉都电子科大的相关实验室,如果诺基亚有意在汉都建立这样一个研发中心,那么也意味着诺基亚可以在汉都设立一家生产制造企业,这也是我们要争取的。”沙正阳耐心的劝诫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4/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