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7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6/895

  “嗯,小妍,你在我身边也三年了,说内心话,我希望你一直跟着我,我对你工作表现很满意,但是你既然走了这条路,要想成长更快,让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提升,一直在这种机关里边是不够的,中央现在越发重视基层工作经验,各省市现在也已经有一些相关的政策精神正在贯彻落实,就是要让一批年轻优秀的机关干部下基层去锻炼,我们汉川这边稍微慢了一点,但我估计年底之前这个政策精神肯定要贯彻落实,所以我觉得你可以走到前面。”
  沈建红字斟句酌,眉头微微皱起,“你在发计委工作了几年,对经济工作不陌生,也在我身边几年,对汉都这边情况也相对比较熟悉,我的想法是,如果条件合适,你到汉都这边的区县上去锻炼一到两年,然后再回来,这样我相信你各方面都能得到提升锻炼,也有助于你下一步的成长。”
  孙妍默默的点了点头,“沈书记,我明白您的关心。”
  沈建红大概也知道孙妍的一些担心,笑了笑道:“小妍,你还年轻,下去锻炼,能够丰富阅历,拓宽视野,也能接触更多的人和事,在机关里太久,反而容易脱离基层实际和群众,这不利于你未来的成长,我85年的时候也曾经在辽省那边县里工作过几年,让我至今记忆深刻,真的是获益匪浅,我相信你也会有大有裨益,你先考虑一下,我个人觉得这很合适,……”
  “好的,谢谢沈书记。”孙妍深吸了一口气,“我愿意下去锻炼,不过能不能到其他地市呢?”
  “哦?”沈建红一怔,“小妍,到汉都不好么?离你家也近,为什么想去其他地市?是因为沙正阳么?”
  孙妍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有这方面的原因,另外我想汉都是省里边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如果去一个条件差一些的地方,我觉得也许对我自己锻炼效果更好。”
  沈建红想了一想,最终还是摇摇头:“这个情况下一步再说,但是我个人觉得没有必要,沙正阳在市委工作,你也没有要避讳什么,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大家就当普通朋友和同事相处,汉都是全省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你在这里工作能接触到更多的东西,又有利于你成长。”
  ……
  “卢雅,恭喜了。”沙正阳满意的笑着招呼卢雅,“自己泡水,你还是第一次走我在市委这边的办公室来吧?”
  “第一次呢,谁让您现在也不回高新区了呢?”卢雅脸上笑容很自然,她当然知道这一次自己主任助理正式升任副主任,而副处级也终于晋升为正处级,沙正阳是据理力争了一番的。
  虽然自己论晋升年限已经足够,但是这从来不是理由,这是实职领导职务,副处级到正处级,无数人终其一生也难以跨越,哪怕是高新区特殊,但是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解决的。
  卢雅自认为自己这一年的工作是对得起自己的晋升的,但是不是你觉得自己劳苦功高就能获得晋职,在压你两年也是很平常的事情,甚至直接把你转任到某个副处级职务上,让你再去干三五年也很正常。
  僧多粥少,你表现优异,人家也不差,而且优良中差这几等的评价也还是由领导和组织来评定,你说你表现突出,人家也可以说是大家齐心协力的成绩,你一个人能有多大能耐?
  在高新区这种关注度极高的区域,你要想获得晋升,只有拿出比其他人更具说服力的表现,也才能让沙正阳在和组织部交涉时底气更壮,在常委会研究讨论时声音更大。
  “我什么时候没有回了?只是没碰上你而已。”沙正阳不无感慨。
  短短三个月时间,沙正阳已经意识到自己不再可能向上半年那样把主要精力放在高新区和经开区了。
  市委这边的工作日趋繁杂,作为市委秘书长,他6月份时候基本上每周三天在两区,两天在市委这边,然后逐渐变成7月份的两天到两区那边,三天在市委这边,进入8月,那就真的是一个星期只能在两区呆上一天了。
  顶多有事情的时候再多跑一趟,更多时候还是两区那边的人往市委这边跑了。
  “可您回来的时间真不多了啊。”卢雅也有些感慨。
  她担任副主任不可避免的还是引来了一些非议,都觉得她从宛州调过来没多久,而且担任副处级干部时间也短,可以说也就是刚刚过时间,这就提拔了,那么多熬资历的都没能成,这就是朝里有人好做官,这些闲话也少不了。
  至于说卢雅做出了多少成绩,如何拼死累活,自然都选择性的无视了。
  卢雅也清楚在哪里只要你提拔了,就免不了有人羡慕嫉妒恨,说闲话说小话都是轻的,还有一些人还会检举信控告书直接往纪委寄,反正几毛钱一张邮票,加个信封就足够了,哪怕查不实,也得恶心一下你。
  沙正阳高升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当然是好事,但是沙正阳慢慢淡出高新区这边,也还是会带来一些影响,起码在很多工作上,兴许别的领导就不会像沙正阳那样无条件的支持自己了。
  “怎么,有什么问题么?”沙正阳似乎也感受到了卢雅情绪的一些变化。
  “没什么,只是有些触动感触罢了。”卢雅拂弄了一下自己肩头上的发丝,“这个主任人选迟迟未定,您又要慢慢淡出,我担心下一步工作受到影响啊。”
  “哦?为什么这么想?”沙正阳皱起眉头,“市委很快会就人选做出决定,而且肯定会安排一个合适人选,正因为这个人选特别重要,所以市委才是格外慎重,就是担心万一安排人选不合适,影响到未来高新区的发展,卢雅,无论是谁来担任这个管委会主任,你和其他同志都要坚决支持他的工作,这是原则问题,明白么?”
  卢雅脸色一肃,“秘书长,请您放心,这一点我肯定会保证做到,我是共产党员,起码的政治觉悟和政治原则我是懂的,我刚才的意思是高新区目前面临的这种局面,它和经开区不一样,不是单纯的招商引资那么简单,这个人选需要思维更具开放性,能够开拓性创造性的来开展工作,这样可能才能让高新区保持这种创新和突破的势头,否则如果变成和经开区雷同的模式,我觉得恐怕就失去了高新区的意义了。”
  卢雅的话引起了沙正阳的重视,他把身体靠在沙发里,手扶在下巴上,轻轻摩挲,凝神问道:“卢雅,在我面前就没有遮遮掩掩吧?有什么直接说。”
  卢雅犹豫了一下,似乎是在考虑这番话该不该说,照理说她是新提拔起来的,领导怎么要求就怎么干就行了,何必去得罪人?
  但是高新区是当初沙正阳和季国力一手一脚搞起来的,她又是在不愿意这样一个在她看来非常具有成长潜力的模式被耽误了,所以在沙正阳明亮的目光注视下,还是一咬牙道:“秘书长,本来这番话我不该说,可是我又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沙正阳吸了一口气,他也意识到了一些问题,点点头:“说吧。”
第121章
角色,据理力争
  伍建禾不是没有能力,其表现也有目共睹,但是沙正阳觉得其思维还是略微狭窄了一些,目光始终盯在了传统的制造业上,对于新兴产业的发展还不够了解,自然也就谈不上如何来谋划发展了。
  应该说这个阶段重心放在制造业上也没有错,特别是在经开区大力培育制造业是正确可行的,而且伍建禾原来在饮马区的一些思路也不错,培育本土内生企业,对接目前正在兴起的汽车、电子产业,这都是非常可行的。
  但是放在高新区,这个思路就未必合适了。
  高新区之所以不同于经开区,就是其定位的高新二字,高技术高科技产业,新兴产业,而高科技搞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制造业。
  但是如果仍然只把目光聚焦于这一块制造业,那高新区就失去了意义,而且前期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互联网和软件信息产业优势一旦丢失,再想追回来,那就难比登天了。
  沙正阳决不允许这种现象的出现。
  沙正阳也大略揣摩得到伍建禾的一些想法,互联网和软件信息产业其创造的产值和带动的就业现在看起来都无法和制造业相比,这也是摆在面前的客观现实。
  但是从长远来看,互联网和软件信息产业其蕴藏着的巨大潜力会慢慢显现出来,尤其是在互联网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与通讯产业为首的传统产业形成互相融合的互联网+模式开始显现威力,其带动的整个社会经济事业发展能量更是难以想象的。
  只是这一点恐怕国内还没有几个人能够看得到,伍建禾就更不用说了,沙正阳很清楚这一点,但要说服伍建禾这些人,难度很大,他会尽力,但是不会寄希望于这上面,既然无法说服,那么就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来布局解决。
  既然走了仕途,而且已经站在了这个位置上,沙正阳当然不会浪费自己手中的权力和资源,他会竭尽所能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卢雅,你的想法我明白了,嗯,事实上我也有一些感觉,我还要感谢你能如此开诚布公的对我和盘托出,我们确定的目标,我们为此付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绩,当然不能虎头蛇尾,有些问题上观点不一致也很正常,求同存异嘛,但是不能人走政息,很多工作需要持之以恒的推进,只看眼前利益那不是科学的发展观。”沙正阳很笃定的微笑道:“放心吧,我有考虑。”
  听得沙正阳这番话,卢雅心里终于放下心来。
  之前她一直纠结该不该说这番话,要知道自己刚刚提拔为管委会副主任,却又向现在的党工高官对未来的党工高官提出担心和质疑,这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不是一个合适的做法。
  最起码你也该等到新的党工高官上任之后观察一段时间再说,但是卢雅却不愿意等到那个时候。
  她很清楚沙正阳对高新区有多么看重,而互联网产业更是他的得意之作,一旦被拖累下来,本身汉都你要和燕京、上海和深圳这些城市比,一些条件就不如,落后之后再想追上就难了。
  所以哪怕背着在背后说人小话的压力,她也要向沙正阳说明白,这也是对得起沙正阳对自己的知遇之恩。
  “秘书长,我会尽我的努力让前期我们的成果继续保持下去,近期从沿海地区迁移来我们高新区科创园区的相关企业不少,我们也在积极安排相关的政策落实配套,只是按照这个规模下去,恐怕科创园区原本预计到明年都能满足的补贴资金和改造公寓数量上恐怕都会出现缺口,这一点上秘书长可能还需要提前做准备。”
  卢雅的建议让沙正阳也意识到互联网泡沫破灭的确给沿海地区的互联网产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这种情况下那种已经有一定规模或者融资有了效果的企业还要好一些,但是那些规模不大,或者刚刚起步的互联网企业恐怕就困难了,甚至有些资金不充裕的企业都可能面临这样的困难。
  那么这个时候寻找一个尽可能节省成本的避风港,或者说洼地,就成为一个必要选项了。
  之前虽然汉都高新区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宣传,也的确炒得沸沸扬扬,但是更多的还是吸引一些小微初创企业。
  那些被资本看好,或者说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出于吸引资本和人才的考虑,一般说来还是会首选燕京、上海和深圳这些地方,汉都还只能和广州排在一个层次,比杭州、厦门、成都、大连、青岛这一类城市略好。
  但是现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了,大家都要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了,那么原来不太重要的成本控制现在就凸显出来了,汉都的优势也就更加明显了。
  只是来的企业越多,那么前期高新区可能承担的财政补贴开支就会越大,网络费用、水电费用、办公用房和人才公寓的维护费用,这些都是要花钱的,甚至连专门开通的两条公交线路,那都是市财政贴着钱在运行。
  而这些企业现在很多都难以产生效益,甚至在产值和带动就业上都还上不了台面,但是这却是一批火种。
  沙正阳相信只要这些企业继续坚持下去,固然绝大部分可能会在未来的一浪接一浪的互联网风潮中慢慢被淘汰掉,但是总有一批企业会在这种大浪淘沙中成长起来,如前世中的腾讯、阿里巴巴、新浪、盛大、网易、当当、携程、优酷、小米、美图、游族、科大讯飞。
  而且互联网和软件产业的蓬勃兴起,还必然会带动硬件产业和文娱动漫产业的发展,这种辐射带动作用更是不容忽视的。
  “嗯,我知道了,今年以内我这个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还不会卸任,唔,也许我可以考虑先提前卸任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高新区这边我觉得也许有必要坚持到年底。”沙正阳若有所思的道:“选择一个更合适的管委会主任才是当务之急。”
  ……
  “茅书记,按照您的指示,常委会安排在下个星期一下午来开,议程正在征求各位常委们的意见,我这边主要有两个中央领导的讲话精神需要进行专题学习,一个是六月上旬中央领导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重点是培养适应新世纪中青年干部相关内容,组织部那边也应该受到了相关文件,……”
  沙正阳的汇报被茅向东打断:“这个我知道,我和老许交代了,常委会要组织专题学习,正好,把这个学习放在最后的议程上来,市委办要做好学习记录。”
  “……,第二个是学习七月下旬中央领导在中央政治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重点是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我也向黄书记作了汇报,他的意思也是利用常委会进行一次专题学习,……”
  “这个不要放在常委会,常委会范围太小,要放在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上来专题学习,而且要选几个单位作学习发言,……”茅向东在笔记本上写了几句,指示道。
  “那好,中心组学习是放在下个星期五,几个发言单位,您看,组织部、宣传部以及市公安局、市农业局、市教育局这几个单位行不行?”沙正阳已经逐渐适应了市委秘书长的这个角色,安排也是信手拈来,“区县安排经开区、湖滨区、银台县、穹山县四个单位做发言,……”
  “嗯,可以,部门里边把统战部也加上,……”茅向东思考了一下,点点头,“常委里边,安排一下,也要有代表发言,你一个,嗯,请品强同志也做发言。”
  杨品强是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原来是省监察厅副厅长,比沙正阳早下来一年,在常委里边和沙正阳一样,都属于资历比较浅的小字辈。
  “好。”早已经料到这种发言肯定是自己这种最新嫩的常委来发言,沙正阳也不在意,没想到把杨品强也添上了,“时间每个人控制在十分钟,……”
  “不,五分钟就够了,不在于长篇大论,而在于说到实处,明确大家都只能说五分钟,而且要言之有物。”茅向东把手里签字笔放下,“你要做好表率。”
  “好的。”沙正阳又看了看笔记本,“还有就是人事研究,……”
  茅向东有些头疼的揉了揉太阳穴,望向沙正阳:“你和老许在高新区管委会主任人选上意见不太一致?”
  “对,许部长更看重是否具有较为丰富的区县工作经历,他觉得由汉棠区委副书记郭志良或者大牌坊区委副书记田海川比较合适,我倾向于陆平。”沙正阳很坦然的回答道。
  迟早要摊牌,许晋九甚至已经隐约暗示陆平可以担任驿城县县长。
  这个位置不比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差。
  但是对于沙正阳来说,谁对高新区未来产业发展更有建设性,那才是最重要的,而非这个位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6/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