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7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3/895

  “瞧您说的,你不也刚从市政府到市委那边去么?这么生分了?”费文彪五十出头,但是看起来只有四十出头的样子,很儒雅的气度,差点就是肤白貌美形象气质佳了,“刘市长情况已经稳定下来了,不过估计还要在ICU病房住几天才行,而且预计可能要做一到两个月的院,而且出院之后估计也要休息一段时间才行。”
  沙正阳轻轻叹了一口气,“刘市长这可病的真不是时候啊。”
  他这倒也是由衷之言。
  今明两年汉都市正是要厚积薄发的时候,产业培育这一块要开始初见成效,而城市综合规划建设方案一旦敲定就要迅速启动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可以说力度空前。
  市政府这边哪个领导都不会轻松,所以才会一下子把伍建禾和包永惠提拔起来担任市长助理,就是考虑到很多工作都要人专门牵头来抓。
  费文彪上午已经被吕宗平叫到了办公室研究了下一步市政府的工作分工,主要就是刘胤伯病倒之后他所分管工作该如何分解。
  财政这一块暂时吕宗平亲自负责,但是涉及到日常相当多的大笔财政开支项目审核,按照规定都是要层层会签之后到刘胤伯这里打总,现在刘胤伯缺位,可让吕宗平来签没问题,但是审核工作量就太大了,吕宗平肯定忙不过来。
  所以当吕宗平提出来沙正阳除了继续抓城市综合规划建设这一块跨多个领域的专项工作外,还要负责财政审核时,费文彪都惊呆了。
  这是要直接让沙正阳上位常务副市长么?
  虽然这只是一个不签字的审核,但是意义也不一样啊,理论上没问题,但沙正阳是不是起来得太快了?
  半年前还只是一个市长助理,这一下子就要跨越到常务副市长位置上,这让其他副市长,甚至其他常委们情何以堪?
  虽然市委常委排序是按照进入常委时间来排序,沙正阳即便是当了常务副市长,一样排序在最后,但是大家都知道各自分工不一样,你能说你常委统战部长或者常委宣传部长和常务副市长是完全一样的么?
  真不一样。
  不说其他,起码是接触的工作面都要宽泛许多,或者说你锻炼的机会,受到上级组织和领导关注的机会都要多很多。
  费文彪不知道茅向东和吕宗平是怎么考虑的,但是吕宗平提出来了,肯定也是获得了茅向东的首肯,那么基本上就意味着是定下来了,而且这本来也就是一个临时性的工作分工,明面上也说不出一个什么来。
  唯一的可能也就是会对很多人造成一些心理上的冲击罢了。
  不过还好,下午研究工作分工,涉及到刘胤伯原来的其他几项工作都还是会在其他几位副市长和市长助理中进行调节分配,否则真的都让沙正阳来接手,那就太露骨了。
  沙正阳的一句“刘市长病的真不是时候”让费文彪很是感触,这家伙难道不知道自己就应该是刘胤伯生病的最大获益者么?
  费文彪也知道这样让沙正阳直接升任常务副市长那个恐怕可能性还是比较小,但是即便是让你暂时履行常务副市长工作中的一部分,那也是意义非凡啊。
  有些时候往往就是这种心态和外部的风传就能把一个人的气势助推得水涨船高,甚至还真的就有可能弄假成真。
  因为这些传言或多或少也会影响到领导们的一些心态和情绪,甚至就有可能觉得好像这也没什么不妥,那种思维定势一旦形成,那可就真的是不太好改变了。
  “沙秘书长,刘市长身体本来就不太好,我实话实说,就算是他昨天不发病,我估计迟早也会出问题,像昨晚这种情况其实也是不幸中的万幸,否则真的在外边不太方便的地方出事儿,救治来不及,那可就真的才是出大事了。”费文彪想了想才这么道。
  “唔。”沙正阳也点头认同,天有不测风云,有时候躲过了一劫,就能平安很多年,但躲不过,那可能就真的有难了。
  费文彪本来很想问一问沙正阳是否知道财政签字的事情,这涉及到自己这个秘书长下一步工作上的很多安排,但是冷清秋和高海洋在,就不好问了,看对方面的模样,似乎还懵然无知,也不知道茅向东和吕宗平是怎么考虑的。
  ……
  沙正阳还真不知道茅向东和吕宗平的这个安排。
  所以当他回到市委,茅向东在听取完关于城市综合规划建设的汇报之后,才把这个情况告诉他。
  他被弄懵了。
  这是几个意思?
  自己负责审核财政开支情况?
  他当然明白不是说自己负责签字报销这类琐碎事儿,而是自己要负责财政上重大项目开支的审核,至于说具体拨款和使用,那自然有市财政局里专业财务人士来处理。
  “茅书记,这恐怕不合适吧?”沙正阳知道自己这么说也不是很合适,领导代表组织安排工作,你应该理所当然的服从,什么叫不合适?但是他又觉得的确不太合适。
  自己是市委秘书长,你说代管一下城市综合规划工作,那也说不得了,人家都病倒了,你好要说这说那,肯定不妥,但是手伸到财政这一块工作去,那就太过了,名不正言不顺,很容易引起市政府那边人的反感和敌视。
  领导当然不在乎这个,可自己就得要考虑诸多因素了,而且这种临时性的安排,没准儿两三个月时间,把你心气胃口吊得高高的,然后突然灰溜溜的各自重新归位,那就太尴尬了。
  “我和宗平考虑过,的确,换了平常,不太合适,但是却是现在这种情况下最合适的。”茅向东坦然道:“我知道你想说什么,老董可能近期有一些其他安排,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混乱,所以我和宗平考虑再三,还是只能让你暂时先接着,说好了,就是城市综合规划,以及财政开支项目的代行审核,还是宗平来承担这个责任,你对宗平负责就行,……”
  沙正阳一惊,董金科本来是最合适的,分管经济工作副书记代管常务副市长工作,实际上现在一些地市的常务副市长其实就副书记兼任的。
  但茅向东直接否决了这个可能。
  董金科恐怕会被调整离开汉都市,而且估计很快,所以茅向东才否决了这个意见。
  “但是我这边的工作已经很繁杂了,还有城市综合规划现在催得这么紧,我根本没有多少精力来……”沙正阳还想挣扎。
  “正阳,这个意见是我提出来的,我自有我的一些考虑,你也不必要联想太多。”茅向东摆手。
  见沙正阳还是有些难以接受,茅向东也知道这个安排的确有些超乎寻常,一个市委秘书长却去履行常务副市长的部分职能,但却又显得名不正言不顺,中国体制内这种格局是很讲究这一点的,这很容易招来攻讦和嫉恨。
  “正阳,怎么说呢?”茅向东打算和对方交一交底,“你人太年轻,这是优势,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提倡和推动干部‘四化’建设,尤其是对年轻化和知识化这两点在以往做得不太好,所以很重视。你年轻是一个巨大优势,也是高学历人才,知识化这一点也符合,但人年轻带来的一个缺陷就是你的经历问题,……”
  沙正阳似乎有些悟出味道来了。
  “我看过你的履历,春鸣也和我谈起过你。”茅向东坦然道:“你在经济领域的工作表现可圈可点,足够耀眼了,在宛州那边的,在汉都这边的,还有在省发计委和长河集团的,基本上你的工作都和发展经济息息相关,但是你也有短板,党委口的工作经验你很欠缺,而政府口非经济工作你也接触不多,你当真阳县长时间也很短,所以担任市委秘书长算是对你一个的磨砺锻炼,……”
  “另外,你原来接触的工作要么是较为单一,比如单管某一领域,要么层次相对较低,准确的说,地级市以上的综合类的工作你都没有多少机会接触,所以担任市委秘书长算是一个机会,但我觉得你精力和头脑都足够再多承担一些工作,所以我才和宗平商量,让你暂时先负责一段时间城市综合规划和财政审核工作,你不要想太多,这就是对你的一个锻炼,为你的成长成熟所作的一个打磨,明白么?……”
  沙正阳终于明白了,领导还没有那么大心脏,真的打算要把常务副市长交给自己干,哪怕自己表现再耀眼,但也不能这么一年三跳式的擢拔你,那也真的太过了。
  茅向东说得很中肯,自己党委口和综合性的工作接触比较少,或者就是层次比较低,这在履历上看起来就显得有些单薄,那么有了在一个副省级城市担任市委秘书长和分管城市综合规划建设以及财政工作的经历,那无疑能大大加分了。
第133章
核心区
  既然领导都交了底了,沙正阳也就沉下心来不去多想了。
  就是一个锻炼磨砺机会,没别的含义,别自己去想得心花怒放,结果是高开低走,那就尴尬了。
  至于说外界的那些个言语,固然会有一些影响,但只要自己心态摆端正,也就无所谓了。
  要说沙正阳一点儿没想过常务副市长那个位置,没动过心,那肯定是假话,但他也清楚,这种可能性委实渺茫,茅向东吕宗平在欣赏自己,也不可能超越规则,上边还有省委把关呢。
  市政府那边的办公会沙正阳应邀参加了,毕竟是一个工作上的分工调整,哪怕是临时性的负责,那也要有一个说法。
  不过吕宗平在会上也讲得很清楚,是鉴于刘胤伯身体原因,临时性做这样一个小调整,不涉及其他。
  这样一个办公会只是赋予了沙正阳的财政审核的义务,但签批权力归吕宗平,没毛病,这也让很多人心里嘀咕之余也能勉强接受。
  “正阳,清秋,这个城市综合规划,你们提出的两个核心区,一个是CBD,中央商务区,我们觉得不错,但这个呢,文教科研核心区,嗯,你们又补充了,文教健康科研核心区,这个位置是不是摆得略微远了一些,向东,这都到哪里了?”
  茅向东和吕宗平站在图版上,背负着双手。
  吕宗平也微笑着道:“正阳,你这是打算吞并昭阳,还是要挤压安襄?这向东向南一下子规划了接近10公里,而且中间于主城区还间隔了接近3公里的空白区域,怎么考虑的?还是觉得西都、碑堰县改区该提速了?我记得你一直在说县改区是大趋势,你这不是‘公器私用’,只图实现自己的想法吧?”
  汉都向东出碑堰就是安襄地区的地界,而东南出西都就是昭阳,距离都不算远,西都和昭阳接壤的广阳县到汉都市区不过三十多公里,而碑堰与安襄地区接壤的安乐县距离汉都市区也不过四十多公里。
  “茅书记,吕市长,是有一些想法,县改区是汉都迈向国家化大都市的一个必然,要做大城市经济,县改区对于市委市政府的统筹决策会更有利,甚至未来汉都市如果发展到一定程度,安襄的部分区县,甚至整个昭阳纳入汉都市也不是不可能。”
  沙正阳态度很坦然而自信。
  “之所以将文化健康科研核心区放在这边,第一是这边区域更合适,土地资源相对充裕,第二地形虽然有起伏,但还是属于浅丘中地势相对平坦区域,还可以避免基本农田限制上的中央土地政策红线,有利于我们更大胆自由的规划。”
  “那这一片空出来的目的意义何在?”一般说来城市发展都是类似于摊大饼一样层层向外推进,这种跳跃式的安排规划显然不属于正常范畴,吕宗平问道。
  “这是我和冷市长的一个考虑。”沙正阳瞥了一眼冷清秋,示意对方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一段时间冷清秋和其他对沙正阳态度有些微妙的其他市政府领导不一样,而是相当积极的配合着沙正阳的工作,特别是这一块城市规建。
  原来刘胤伯在主管的时候,冷清秋不太认同刘胤伯有些保守的思路,所以表态不多,现在沙正阳接管之后,她越来越觉得自己和沙正阳很多观点上的契合,所以也越发积极活跃了。
  “茅书记,吕市长,沙秘书长和我在如何加快提速我们汉都市城市规划建设的时候也进行过多轮的探讨,我们认为,未来三到五年可能会是我们汉都市城市发展的一个高速推进期,种种迹象显示,随着中央住房体制改革的政策逐一落地,住房商品化体系已经建立,而老百姓的住房刚需会迎来一个爆发期,但是两位领导请看,……”
  冷清秋气度优雅的走到展板前,伸手一指:“我们的东面主要是津县、穹山等山区,地势较为崎岖,不太利于城市扩张,北面相对地势较高,同时也是我们的水源涵养和林带,所以在发展上有一些限制,东北区域和西南区域已经成为我们汉都市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区,唯一就是东面和南面相对来说,发展较慢,而且具备极大的发展潜力,……”
  吕宗平看了一眼茅向东:“哟,终于考虑到东边和南边儿了?我还以为你们在城市规划中又把这两边给忘了呢。碑堰和西都早就有意见了,产业都往驿城、银台方向倾斜,西都和碑堰都觉得自己条件不差,为啥就没他们的戏份儿,牢骚满腹,在茅书记和我这里已经反映过几次了。”
  茅向东和沙正阳都笑了起来。
  这的确也是,现在高新区和经开区的迅猛发展,不可避免的带动了邻近区域的发展,饮马、驿城和银台都有波及,但远在城市另一面的南面和东面就有些坐蜡了。
  “市长,这也是各有侧重,他们着急也好啊,下一步市里统一规划布置的时候,推进工作那就得出力气,别只看到贼吃肉,看不到贼挨打,人家驿城和银台的那股子精气神他们怎么不去学习,就觉得人家占了多大便宜似的,你就是想要占便宜,那也得把工作准备好啊。”
  冷清秋可不是一个言语温和的人,“人家投资者在你那一亩三分地上来溜一圈儿,你能不能拿出让人家心动的东西来?卖吆喝也得要装点一下门面吧?”
  “实事求是地说,西都和碑堰这方面工作的确做得还不够扎实,当然也有我们前期较为重视北面的原因,但下一阶段城事文教健康科研核心区的建设一旦推动起来,那就该是他们卖力气的时候了,如果那个时候再来说这样那样的话,恐怕市委市府就该打他们的板子了。”沙正阳也不客气。
  “正阳,东面和南面也要考虑了,不能搞那种这边发展起来再去发展那边,要注意平衡。”茅向东摇摇头,“本身东面南面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相对落后,这一次我们要考虑进去,利用你们提出的这个文教健康科研核心区建设,汉川医科大这边胃口很大,老刘住院那天晚上,附二院方院长又在找我和宗平说事儿,他们消息很灵通啊,打听到了你们这个文教健康科研核心区的计划,提出了附二院要迁建的设想,准备把附二院搬迁出去,现在附二院地盘全部让给附一院,附一院太拥挤了,……”
  “嗯,你们这个设想提出来的确勾起了很多人兴趣,汉都中医大学也有意扩建一个新校区,前几天来了他们杨院长也来了我这里,提了构想,程省长也和我打了电话,说汉都市应该支持这一类科研院校的发展建设,也符合我们的发展思路,他们雄心很大,要建国内第一流的药物实验中心,可能也还涉及到他们校办企业等等,总而言之,也是狮子大开口,……”
  吕宗平像是想起了什么,“对了,昨天还接到了第五军医大的李校长电话,没说事儿,但是我感觉多半也是和你们这个核心区有关。”
  “茅书记,吕市长,看来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啊,说明我们的这个构想还是选对了嘛。”沙正阳言语里不无自豪,“我原来就和两位领导汇报过,我们城市竞争力和魅力要保持高潜力和可持续性,就必须要摒弃那些短视的行为,先从基础的角度来把底子铺厚实,就是要趁着别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抢先下手,中科院据说有意要建研究生院而且规模规格都不小,未来还有可能覆盖到本科,这是一个机会,除了燕京之外,其他地方也许都能有争取到一个学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3/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