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8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4/895

  “沙市长,这种不给我们留喘气儿的机会来得再多,我和耀东也是求之不得啊。”
  吉登云和顾耀东二人都满面红光,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
  西三环的拆迁和南三环隗城那边的拆迁基本上是同一个时间节点启动的,三川这边略早,但是进度却远远把隗城那边甩在了身后,效果也比隗城强,以至于到后期隗城县委县政府还专门组织了也给学习考察组来三川这边学习经验,这可让三川这边长足了面子。
  西三环拆迁这一仗打得漂亮,也引得了市里的赞誉,连省里都给予了表扬,现在东方希望集团的项目又要落地三川,这简直就是双喜临门了。
  “嗯,那我也不和你们俩绕圈子废话了,东方希望集团六月底之前就要进场开建,你们的拆迁事件很紧,虽然拆迁量没有西三环那么大,但是我也知道靠着城边上你们县开发区那边周围老百姓工作都不好做,所以我建议你们依然要采取同样的模式,做到‘三公’,只要你们俩率先垂范带头下去啃骨头,只要我们的干部群体在里边没有啥利益纠葛,我相信这项工作也会不在话下,……”
  “保证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吉登云拍了胸脯立下军令状,“我和耀东在路上都商量过了,一样的办法,我和耀东两个人一样分开去负责一块最麻烦最棘手的,还是老规矩,下了班就到村组去,到农民家里去,开夜会,搞座谈,做调研,释疑解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严格按照原则规则办,绝不越线,……”
  “你和耀东都是熟手了,具体方略我不多说,我相信你们有办法。”沙正阳摆摆手,“现在我要和你们谈的主要是结合着铝电一体化这个项目进入三川县,那么能够给三川县带来哪些附属的产业,如何来利用这样一个项目,进行培育起优势主导产业来。”
  吉登云和顾耀东都严肃起来,知道这是沙正阳要“面授机宜”了。
  “铝电一体化项目规模很大,按照东方希望集团的规划,起步都应该在百万吨以上,未来可能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那么这么大规模的铝锭出来,在铝深加工产业上,我觉得三川县是大有可为的,县里可以根据这个优势基地在我们三川,从运输物流优势、电力优势、政策优势来进行培育。”
  沙正阳沉吟了一下,“铝合金制造业,包括汽车配件、特种车辆厢体、摩托车配件、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对铝合金需求量很大,未来一点这个项目竣工投产,必然会对整个行业,也包括铝合金制造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可以说未来下游产业链都会迎来很多机会,在这一点上,县里边可以先做一个仔细的调研,然后才能有针对性的拿出招商引资的举措,……”
  “按照沙市长您的看法,未来东方希望集团的铝电一体化项目可能为我们三川的产业发展打开一扇大门,依托产出的巨大铝产品,我们可以针对性的发展以原铝产品为基础材料的相关产业,包括铝合金产品和铝制品这一类的产业,……”顾耀东敏锐的抓到了这一点意思。
  “嗯,耀东你说的没错,未来这个项目还会有二期扩大规模的可能,市里为其的承诺就是要争取上马自备电厂,这个难度不小,但是要赢得这个项目,这个承诺肯定要帮助其实现,有自备电厂的优势,可以极大的降低其电力成本,提升其产品竞争力,而如果围绕这个项目衍生出一大批相关的配套产业,在运输成本上还可以进一步缩减,这种优势我想很多企业都能够意识得到。”
  沙正阳进一步解释道:“具体的细分产业项目,你们县里可以和市发改委、市招商引资促进局以及市政府政研室具体做一个专题性研究,看看如何结合我们三川的和这个优势项目来招商引资。”
  “市长,我听说市里正在积极和上海通用谈判,上海通用有望到我们中州就建立生产基地,如果是那样的话,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中州的汽车产业也会迎来一个大发展,整个汽配产业的规模盘子可不小啊,我们三川既然也有这个铝电一体化项目的原铝生产优势,那么在汽车零部件中铝制品供应上当然也就有优势了啊。”吉登云兴致勃勃:“比如铝合金轮毂这一类的产品。”
第047章
认可
  “上海通用项目还在谈,难度比较高,因为上海通用可选择余地很多,比如沈阳等地,在产业基础优势上比我们强。”上海通用项目进展有些迟缓,这让沙正阳也有些着急,但是他也不能过于表露出不满意的姿态。
  谭振国和通用那边谈得不太顺利,杨天诚亲自飞上海去了一趟,才算是有了一些进展,但是要说到尘埃落地的份儿上,那还差得远,这让杨天诚对谭振国也有些不满意,加上引入几所大学和与教育部那边的接洽事务也相当繁重,杨天诚有意让谭振国专门负责教育资源这一块的协调工作,而把通用项目交给雷仕群来负责。
  虽然杨天诚对谭振国在通用项目上不是很满意,但是沙正阳有也知道这并不代表杨天诚就对谭振国本人不满意了,这么多年的工作感情积淀下来,也不是一件两件工作能影响的,沙正阳也无意去过问,他只是希望能尽早的拿下上海通用这个生产基地项目。
  本身作为分管党群工作的副书记去抓招商引资也不是很合适,在沙正阳看来,市里边其实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抓落实,而且很多还是和谭振国这个市委副书记息息相关的,像干部队伍的作风整顿,像一些如何优化简化办事程序改善投资软环境的工作,可以说任重而道远,但杨天诚为了显示市里边的重视却安排谭振国去负责这项工作,就有点儿偏了,你说让谭振国去对接教育资源引进,这还能和改善中州发展环境,提升中州发展后劲车上一些关系,让谭振国去勉强说得过去,这纯粹的经济工作再让谭振国去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当然沙正阳也隐约能揣摩得到一些杨天诚的想法意图。
  杨天诚一直希望能让谭振国在这几个大项目工作上拿出一些成绩,这样也算是为谭振国铺垫一些政绩资本,日后也能为谭振国再上一步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没准儿两三年后,他杨天诚一届任满卸任,沙正阳按照目前的态势,接任市委书记可能性很大,那么谭振国也许就能趁势接任市长。
  哪怕谭振国真的无法接任中州市长,那么到其他地市去担任书记市长也应该是一个不错的结果,这些都需要有足够的政绩积累才行。
  而拿下像上海通用这样一个超级大项目,无疑可以为以往在经济工作中没有太多突出表现的谭振国好好加加分。
  不过杨天诚毕竟是杨天诚,在意识到谭振国在和上海通用谈判中表现欠佳外,立即就做出了换人的决定,没有半点拖泥带水。
  他让雷仕群去接替,当然理由也很充分,甚至外人也看不出半点异常。
  对接教育部,引入一些高等教育资源,这项工作对未来中州的发展极其重要,也是未来充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中原新区规划的一个重要举措和步骤,谭振国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上边去显然更合适,也更重要。
  “那比亚迪那边呢?”这几个大项目组,多个区县都盯着,但像吉登云这样着紧的,也不多,这也变相的说明了一个地方党委政府的主观能动性,有的人也来问一下,但觉得希望不大,就放弃了,有的呢,觉得领导在考虑,自然少不了自己一份儿,也就不那么上心了,但很多人却没有想到,也许你就是属于那种可以给你也可以给别人的,你的条件和别人相若的,没准儿谁一使劲儿,项目也就向他倾斜了。
  “登云,你可真是不放松啊。”沙正阳看着对方,“比亚迪主要分成两部分,一个主要项目是电池项目,已经确定落户高新区了,至于说电子制造这一块,还在磋商,估计高新区一下吃不下来,你们三川、隗城和清池都有希望,谁能分得多少,要看你们自身条件和人家业主方怎么来考虑了。”
  “那意思说就是市里边不作预设条件,看各自争取了。”吉登云点点头,“那敢情好,我们就怕市里边先就定了说要放在高新区或者经开区,又或者说要优先考虑谁,咱们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是骡子是马,都拉出来遛遛,货比三家嘛,我相信我们三川不比谁差。”
  看见吉登云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沙正阳忍不住提醒对方:“登云,盯着这些大项目是应该的,但我要提醒你一下,一个地方的产业集聚和发展不完全是靠这些大项目,或者最初打开局面时候这些大项目能起到破局带动作用,但是随着发展,真正能决定一地发展的还是广大的,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如果能够在你们三川发展壮大起来,不断从小微企业变成规模以上企业,那么这才能说明你三川县是风水宝地,但风水宝地怎么来?”
  这个问题突兀的问出来有些尖锐,明显是有针对性,吉登云和顾耀东都愣怔了一下,吉登云随即道:“市长,您的意思风水宝地其实就是一个最优越的,最适合这些中小企业发展的环境氛围?”
  所以说沙正阳觉得吉登云和顾耀东这两人能长大,这种敏锐的反应和嗅觉,再加上积极的态度和不俗的能力,人家凭什么不该当领导?人家凭什么不该节节高升?凭什么不该四十岁左右就已经是正处级干部了?
  吉登云刚满四十,而顾耀东更是连三十九都不到,三十八岁,两个人担任三川县长的时候都只有三十六岁,也是中州市最年轻的一对搭档组合,而从二人表现出来的配合默契就可以看出,这两人的政治智慧都不低,很清楚党政主官要如何搭档配合才能实现最佳效果。
  “对,我们中州的条件实在说不上多好,实事求是的说,比汉都起码差了两个级数,嗯,我的观感,但是从观点理念、纪律作风、服务意识这些软的方面,比起汉都起码有三年的差距,或者说我们中州党政机关和干部的总体水平大概相当于汉都干部的2000年左右的状态,三年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你们可以想象得到,至于说大家觉得差距更大硬件方面,我倒是觉得没那么大,而且也是比较容易赶上来的。”
  沙正阳的话让吉登云和顾耀东都有些不敢相信。
  他们一直以为中州最缺的最差的就是硬件基础设施这一块,看看中州的城市面貌,看看中州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和沿海地区城市差距多大,但沙正阳却说没那么大差距,也容易赶上来,反倒是说软的东西,也就是思想意识和作风理念这一类有些虚的东西差距更大,也更关键。
  “是不是觉得我的话有点儿夸张,或者本末倒置了?”沙正阳能理解他们的疑惑,“我举几个例子吧,嗯,上海浦东,你们可能都去过了,都见识了陆家嘴,见识了东方明珠塔,见识了它的日新月异,但是实际上浦东发展起来才多少年,10年而已,深圳呢?78年时还是一个没人知道的小渔村,现在呢?咱们中州都难以望其项背,多少年,25年而已,膨胀几千倍,能想象出来么?”
  “改变一个地方的面貌,首先就要改变一个地区的思想观念和发展理念,当然延续到工作中,就是围绕这一切的意识理念和纪律作风,改革开放多少年了,25年了,但是如果你仔细琢磨一下,是不是可以发现我们周围仍然有很多干部还抱着十多年前的老观念不变,是不是还是以管人管企业者自居,是不是觉得自己是领导,自己说了就算,什么法律法规政策,都顶不上我一句话?这些观念是不是在我们很多干部心目中根深蒂固?”
  “我觉得有句话,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但我要说撼山易,改变思想观念难,我们很多人就是不愿意睁眼看世界,就是不能认识到现在时代已经不同了,打造服务型政府,转变自身职能,是摆在我们党委政府面前最艰巨也是最迫切的任务,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建在沙滩上的高楼,难以持久。”
  沙正阳注意到二人都陷入了沉思,他进一步道:“登云,耀东,你们两位都是市委市府很看重的领导干部,三川县未来也是我们中州市打造的一个标杆,天诚书记和我希望看到的三川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发展快的标杆,更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综合发展体系优佳,发展潜力巨大,可持续发展后劲十足的综合经济体,如果单单是看经济,经开区和高新区这类不承担多少社会事务管理的单位不是更简单更容易么?”
  沙正阳的话让吉登云和顾耀东既震动又振奋,此话出自沙正阳口中就意味着市里边对他们俩和三川县近期表现的态度,可以说所有辛苦努力在这一刻似乎都一下子获得了认可。
第048章
不同寻常
  “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什么?或者我们的政绩观导向是什么?我觉得这个问题无论是从党委角度,还是政府角度,都是一体的,一致的,这一点上我们领导干部要有清醒的认识。”沙正阳语气也越发沉稳,“经济发展的目的和我们政绩观导向其实就是一个,那就是让广大老百姓生活越来越美好,人民群众满意度越来越高,所有一切工作都需要围绕这一点来。”
  “市长,这一点我们都知道。”吉登云和顾耀东异口同声的道。
  “知道就好,但是如何做到呢?”沙正阳反问,“我们的工作内容涉及千万,轻重缓急取舍就是我们作为领导需要认真思考斟酌的,我认为就目前阶段来说,我们中州,我们三川要让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人民满意度提高,其实就是一个核心,增加他们的收入,特别是广大中低收入阶层,而就我们中州和三川来说,我认为广大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增收就是中心中的重心,解决他们的就业增收问题,就是当务之急,那么抓工作就要抓牛鼻子,……”
  “要抓好这项工作,而且要持之以恒的抓好,你我都知道,那么就需要培育起一个让投资者和创业者满意的环境氛围,这不是光靠花钱打造一些基础设施,或者出台几个优惠政策就能实现的,也不是靠一阵风式运动就能让我们的工作作风和观念意识改变了,我们的干部就真的能扑下身子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不现实,一个地方的环境改善,要从小做起,更需要不断的自我完善和坚持,……”
  既然谈开了,沙正阳也不吝于多和吉登云、顾耀东二人交流沟通一番。
  他不喜欢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更喜欢把自己的一些观点摆出来,同时也主动给对方一些话题来进行沟通交流,观点意识,办法方略,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切磋,很多时候工作上的情谊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
  他也一直觉得这种方式很好。
  开展工作,从来都不是某一个人能耐有多大就能成的,沙正阳也从未认为自己一个人就能有改天换地之力,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实到基层干部来作。
  如同吉登云和顾耀东一样,自己需要落实到他们头上,而他们也要下去把自己手底下一帮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充分发挥下边这个群体的能力和作用,这才能推动工作的进行。
  每个领导干部处于不同岗位都要发挥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作用,发挥得越好,意味着你能起到的带动力和影响力就更大。
  吉登云和顾耀东都正处于年富力强正值壮年阶段,有魄力有雄心有激情,也有能力,正式当打之年,那么这个时候给他们平台和机会,他们当然要牢牢抓住。
  自己也言尽于此,也希望他们能好好思考一下自己工作的方向,不能单单只停留于某一阶段或者某一领域的工作,那作为县委书记和县长,就未免太狭隘短浅了。
  ……
  从沙正阳办公室出来,吉登云和顾耀东都显得有些沉默。
  对于他们两位来说,一个新来市长却敢把话说得这么透,这么亮底儿,不能不让他们三思。
  之前吉登云和顾耀东二人没想那么多,就是想从经开区和高新区那边搂点儿边角余料,让三川不至于太被边缘化,这个想法恐怕不仅仅是三川,像隗城、清池恐怕都是这么琢磨的,只不过自己快了一步罢了。
  在他们看来,就算是新来这位市长真的是在汉都市搞经济是一把好手,但这里是平原省,是中州市,跨省了,你原来那一套未必在中州就玩得顺溜儿,而且你不是市委书记,有时候市长的权力未必比得上一个得到市委书记全力支持的普通常委大,你得先考虑如何与市委书记关系处理好了,才能谈得上其他。
  再说了,你来中州,总得要熟悉情况吧?整体情况,你要了解才能谈得上因地制宜吧?干部情况你要掌握,才能说得上知人善任吧?
  这都得要时间。
  可以说哪一个外来干部没有一年半载,你就想要在中州玩转儿,纯粹就是痴想,特别是你还是一个市长。
  但沙正阳走马上任不到一个月就把吉登云和顾耀东坐等观望心态给打破了。
  三环线要全线启动?!这不是开玩笑!
  两年前前任市长想要动一动西三环这一段都被杨天诚直接否了,现在沙正阳一来就要启动整个三环线建设,你知不知道三环线全线建设需要投入多大?
  吉登云和顾耀东当然不相信沙正阳连着点儿帐都不会算,更不相信沙正阳敢在不获得杨天诚认可的前提下动三环线。
  可杨天诚那边的工作是那么好做的么?两年前连想要动一段都遭到毫不留情的否决,现在你一来就要四段全线启动,西三环和南三环正式动工,而东三环和北三环进入前期准备,这么大动作,真当全市干部记忆力那么差?
  杨天诚就不觉得这是在自己打自己脸?
  所以当孙韶华说市里要启动三环线建设,第一阶段先动西三环和南三环时,吉登云和顾耀东都是不信的,或者说觉得可能市里有这个意向,或许还要那么一两年的筹备期。
  但没想到市里边说动就动,而且居然还要求时限之内动起来,这太不可思议了。
  吉登云和顾耀东虽然不清楚沙正阳和杨天诚之间那份近乎于“对赌”的招商引资计划与三环线启动之间的联系,但是也肯定想得到沙正阳肯定是用某种东西才打动了杨天诚,或者说给杨天诚作了某种交换,否则,以杨天诚的个性,哪有这么轻易让步的?而且是“出尔反尔”式的让步。
  所以吉登云和顾耀东都还是半信半疑的来了,他们要看看这一位市长是不是真的向外界传言的那么妖孽牛逼,真的有通天彻地之能。
  西三环建设对三川的意义重大,所以吉登云和顾耀东义无反顾,再怎么也要挺上,这关系到未来三川的发展,但紧接着这个东方希望集团铝电一体化项目就真的是向从天而降的大馅饼,几乎要把吉登云和顾耀东要砸晕了。
  120亿的投资,这在整个平原省可以说都是近年来最大的一个投资项目,更为关键的这几乎就是要在三川县硬生生的砸出一个产业来啊,关联的,附属的产业链,上下游产品的衍生,吉登云和顾耀东都能想象得到一旦项目建成,三川县会受益多大。
  一个产值数百亿的项目群落地,对GDP和消费的拉动有多大,按照吉登云和顾耀东的预测,起码能够带动全县3到5个百分点的GDP增长,而这还是最保守的,没有计入关联产业的情况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4/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