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8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5/895

  这个项目要放在三川,全部放在三川,这个消息让吉登云和顾耀东这一段时间都有些晕晕乎乎,总觉得不太现实,深怕睡一觉起来,省里市里要决定把这个项目放在经开区或者高新区去了,但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就是三川了,而且今天沙正阳已经正式要求三川县要马上向上马三环线拆迁建设那样启动新一轮拆迁了,这就意味着铁板钉钉了。
  “耀东,你说咱们今年是不是踩着狗屎运了?”吉登云上车,这才靠在后座椅背上悠悠的来了这么一句。
  “有点儿吧。”顾耀东和吉登云搭档这么久了,配合默契,意气相投,说话也很随便了,“要不沙市长怎么什么好事儿都刚好轮到咱们三川了?”
  “如果说西三环和南三环是他为了改善咱们市里基础设施落后状况的大举动,但这个东方希望集团铝电一体化项目,我可是听说基本上是他一个人去拿下来的,从最早的消息到去谈判,据说第一次谈就谈得不太好,还是沙市长要求留下来单独和东方希望集团的老板谈一次,甚至没带秘书和记录,才力挽狂澜,逆转乾坤……”
  吉登云默默点头,“但他今天讲这些,我感觉触动更深,三川不能只着眼于眼下,不能只盯着基础设施建设和东方希望集团这一个项目,我感觉他是希望咱们借助这样一系列的工作来打造营造出一个不同于其他区县不同于以往三川的模式,或者说环境格局吧?比如我们拆迁,他希望我们在‘三公’模式下来推动干群关系的改善,这本来是最容易紧张干群关系的,但西三环拆迁,我们做得不错嘛,固然还是有人骂,但我通过我亲戚,我家里人,以及其他一些渠道了解,总体来说大家认为这一次西三环拆迁,县里还是比较公正公平的,我觉得得到这样一个评价,我就很满意了。”
  “还有,引入这个铝电一体化项目,我感觉沙市长倒是显得很淡然,他希望我们利用这个契机来打造一个不同于别地的投资营商环境,而不仅仅是这么一锤子买卖,……”
第049章
期望和答案
  司机觉察到两位领导似乎有重要话要说,早不早就很知趣的下车躲到一边去抽烟了,停车场里这辆崭新的别克君威里只剩下二人。
  夕阳的阳光落下来,洒落在停车场上,显得格外安静祥和,地面花砖格子里的草从缝隙里探出头来,在微风中摇曳生姿。
  “看来沙市长对我们三川,对我们俩期望甚高啊。”顾耀东幽幽的道。
  “唔,看来你我感觉是一样啊,我还琢磨着可能薛一行有些让沙市长不太满意,那也有高新区这个替代品啊,王文华这小子的脑袋瓜子比谁都活泛,我看成天往市里跑,但没想到沙市长会把重心放在我们三川。”吉登云若有所思,“之前西三环,我还觉得有点儿受宠若惊的沾沾自喜,现在铝电一体化项目就让我压力倍增,可沙市长显然不满足于这些啊,他是要我们在各个方面都要做出典范来啊。”
  “是啊,这么说来高新区只是一个经济发展功能区,就有点儿不够看了。”顾耀东眼眶有些深,此时在阳光折射进入车窗下形成的阴影里,更显得有些深沉,胡子茬儿在手里摩挲着,“沙市长可是给咱们出了一道难题,而且好像还是只有一个选择项的难题。”
  吉登云当然明白顾耀东话语里隐藏的意思,新来的市长如此强势,其背后有很多丰富而深层次的内容。
  从现状来看,沙正阳无疑是获得了省里的鼎力支持,否则这么多大动作不可能如此迅猛的推进,甚至从表面上来看,市委书记杨天诚也很支持沙正阳的工作,从三环线到几个大项目,当然沙正阳把与杨天诚的关系处理得很好,像高教资源的引入交给了谭振国在负责,季子安接手了比亚迪项目,雷仕群接手了上海通用项目组,似乎这一切预示着本届市委市府和前一届截然不同了。
  不过吉登云和顾耀东都是一步一步走上来的领导干部,哪怕是他们俩现在相处默契,但是都承认在一些工作上都还是有不同意见,蜜月期和矛盾多发期这种几乎是交织呈现的,关键在于能不能处理好。
  吉登云很认可顾耀东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顾耀东很善于协调和妥协,吉登云知道自己性格上也还是有些缺陷的,比如有时候比较固执和急躁,但顾耀东这方面就很好,弥补了自己的这个不足,正因为如此两人搭班子之后才能维系现在的好态势。
  问题是市委市府也能一直如此么?
  现在看起来的确态势很好,但这是不是大家在面临省委省府压力下的一种“假象”呢?
  沙正阳新来一地,固然需要用政绩来证明中央把他自己跨地区调来担任中州市长的正确性,也为自己树立威信,杨天诚作为市委书记何尝没有承受很大的压力?
  两年市委书记,中州的表现大家有目共睹,你敢说责任都在前一届市政府身上?
  你这个市委书记没有一点儿责任?
  那只能说明你这个市委书记的失败和无能。
  所以杨天诚必须要通过这一届班子来证明,那么和沙正阳处理好关系,迅速拿出成绩向省委乃至中央交出一张圆满答卷就是他现在最迫切的,其他一切他都可以暂时搁置。
  大家都知道往往蜜月期越甜蜜,那也就意味着这种美好时光越短暂,一切矛盾都被压制在光鲜的成绩下,一旦这种美好时段过去,那么矛盾就会迅速冒出头来,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正常时期。
  到那个时候,也许双方都觉得做出了这么大的成绩,对上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交代,那么下一步就应该按照自己的思路意图来行事才对,你就应该支持和配合我,于是矛盾就会越发凸显,进入了艰难的磨合期,磕磕绊绊,甚至针锋相对僵持不下都有可能。
  可到了那个时候对于下边人来说,这就难处了,尤其是现在明显吉登云和顾耀东属于前期受益者,你该怎么来应对?
  这可是一道相当考较手艺的标准题,却没有标准答案,就看你自己的水平了。
  “呵呵,耀东,对于我们来说,现在当然没什么选择项,也不算难题,你是在担心日后吧?”吉登云似笑非笑。
  顾耀东也耸耸肩,“日后的事情,谁又能说得清楚呢?所以吉书记,你说咱们有选择权么?”
  “没有,当然没有,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只需要老老实实做好眼前的工作就行。”吉登云更坦率,望向顾耀东的目光格外澄澈:“其实你注意到沙市长最后说那几句话了么?”
  顾耀东略一迟疑,迅即反应过来,“你是说他说到我们很多干部心思没有放在工作上,而沉迷于去钻营人脉,揣摩领导心思?”
  “嗯,我觉得其实这可能就是沙市长的一个提醒,要我们把心思放在工作上,不要去过多的考虑那些东西。”吉登云沉吟了一下,“我觉得这一位市长心思很剔透,考虑问题十分周全,我们担心的,恐怕他早就想到了,所以……”
  “吉书记您觉得沙市长会有万全之策?”顾耀东紧追着问道。
  “呵呵,这个问题无解,只有真正到那个时候才知道。”哪怕是面对顾耀东,吉登云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他只能希望不要出现要被迫选边站的那种情形,那就太让人煎熬了。
  顾耀东也知道自己这个问题问得有些不妥,实际上哪怕吉登云回答了也一样做不得数,要么没答案,要么这个答案会随时发生变化,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那我们……”顾耀东迟疑了一下。
  “所以啊,耀东,你这个人的缺点就是想太多。”吉登云坦然道:“要我说,现在我们没资格去想其他,就是做好现在手里每一项工作,全力以赴去做好,真正等到有那一天,也许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糟糕或者棘手,领导们高屋建瓴高瞻远瞩,我们能想到的,担心的,他们自然也能想得到,自然会有解决之道,我只坚信一点,没人会破坏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谁要那么做,那只会自食其果。”
  顾耀东不得不承认,自己在这方面还是要比吉登云逊色一截,但他认为这是自己不在吉登云那个位置上,等到自己坐在那个位置上,也会有一样的感受和态度。
  ……
  “市长,这太不公平了。”
  沙正阳记不清自己是听到第几个这样在自己面前埋怨的了,对王文华和韦力河的埋怨他早已经有思想准备,这也不是这二人第一次在自己面前发牢骚,“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啊,这是主席的话,我看你们俩也该好好学习一下这句话的意思。”
  “但市长,这本来就不公平。”王文华和韦力河都快要成了祥林嫂了,每每想到经开区的好时期过了该轮到高新区了,没想到突然砸下来的大饼却落到了吉登云和顾耀东那两个家伙头上,这种酸涩的滋味实在太难受了,虽然王文华和韦力河也知道即便是这个项目不落在三川,也不会放在高新区,那用地和产业方向本身就不是高新区所对口的,但120亿的投资啊,谁能忍得住不眼红?
  “哟,要公平,那好啊,是不是每一项都和人家三川比啊?”沙正阳轻笑,“老王,老韦,我要实事求是的说一句,先不提铝电一体化是否符合你们高新区的定位,先说说你们这段时间高新区的工作表现,怎么,当得起120的投资么?我给你们定的任务是多少,现在完成了多少?”
  韦力河壮起胆子道:“市长,您这样说就有些打击我们的积极性了,我记得您给我们提的要求就是夯实基础,甭忙着去四处卖吆喝,先把自己的基础打牢了,环境改善了,栽好梧桐树,才能引得凤凰来,我们这两个月可是按照您的要求在全力以赴的整顿作风,提升素质,同时也在针对我们高新区自身条件来规划下一步出击突破的方向和目标,……”
  “哦?看来我还真的有点儿冤枉你们了,嗯,那说说你们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做了一些什么,有什么新的亮点,下一步打算和目标。”沙正阳瞪了一眼韦力河,“先说好,别给我玩虚的,我要核实的,你就给我说,通过怎样工作,取得了什么效果,下一步根据现有工作准备怎么动。”
  “市长,您别把我们想得那么不堪好不好?”王文华皱着眉头苦笑,“我们是真的按照您的意见在行动,一站式服务中心已经基本建成,班子搭起了,工作制度和规程都已经熟悉了,即将正式启动,而且我们也专门明确了一名副主任兼服务中心主任,主抓这一块工作,确保这块工作能持续有效的坚持下去,干部作风的整顿,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对照检查和自我批评,第二阶段拿出整改意见,如果这都算是虚的,那么我们第三阶段就是公开公示,直接把工作内容推及到我们的服务对象中去,每个月进行一次不记名打分和收集意见,……”
第050章
创新才是原动力
  “哦?”沙正阳扬了扬眉,他没想到王文华和韦力河二人还真的搞出来了一点儿名堂来了,这是一个好现象,一个终于能够启动起来,主动的寻找方法策略来改进自身工作的迹象。
  这公开公示有点儿像是效仿自己在三川提出来的“三公”,但是又有些不一样。
  这是针对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这一块,而且人家还创造性的提出了要每月进行一次情况反馈,收集企业对管委会的工作服务评价和意见。
  不记名这也就意味着企业不需要担心管委会哪一位领导会给别人穿小鞋,好歹高新区范围内也还是有几十家企业的,虽然不成气候,但这么大一个群体,如果是一些共性的意见和看法,只怕也还能代表一些“民意”的。
  “我们就是打算通过这三个阶段的整肃,彻底改变我们现有的工作模式,不能在办公室里坐等人家上门,不管是招商引资,还是后续服务,我们都要变原来的被动等待为主动出击,招商引资要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展开行动,尤其是要按照我们确定的重点培育产业来进行,后续服务我们的目标是树立高新区管委会的口碑,让口碑口耳相传,特别是要通过各种方式渠道来让我们中州高新区的服务环境和模式通过我们现有的和新进的企业来进行传播,达到最佳效果,……”
  王文华的介绍让沙正阳点头,“嗯,看样子你们还是拿出了一点儿新东西啊,不错,很多地方只重视招商引资,却不注重后续服务,人家来了之后,只要资金一落地,就不闻不问了,人家希望地方上给予支持和帮助了,就推三阻四了,想着反正你都落地了,肯定不会让企业垮掉,自然会自己去努力,就淡然处之,这种心态很危险,还好,你们已经意识到了,……”
  “我要告诉你们,其实最好的口碑就是出自已经在我们这里落地的企业,我们都可以看到,外来的企业大部分都是来自沿海或者港台以及外资,他们之间的信息沟通是相当密切的,而且如果某一家企业落地,其实他们也是非常希望有更多的他们熟悉的和关联的企业也能在这里落地,一方面是产业链完善需要,另一方面他们的老板管理层和员工也一样希望有更多的熟人朋友能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相处,以消减他们内心的那种陌生感和孤独感,……”
  “市长,你上一次提到的要围绕人这个中心来做文章,以人为本,我们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我和老韦设想了一下,看看是否可以在我们高新区,甚至也可以联合经开区设立一个沙龙之家这样的联谊俱乐部,这个俱乐部可以兼顾信息沟通、休闲娱乐、行业交流等多重功能,同时也算是政府机构和这些企业以及企业员工的一种交流沟通平台,平时周末是不是可以时不时的请一些领导来和大家对对话,谈谈政经形势,介绍一下行业发展情况,也可以邀请一些和行业相关的专家学者来为企业主和管理层进行演讲授课,甚至也考虑把相关的职能管理部门和服务部门,比如工商、税务、海关、银行、公安、环保、国土、电力、法院等部门负责人邀请来,密切关系,加强沟通,建立一个亲商护商的融洽环境,……”
  王文华的这个设想让沙正阳眼睛一亮,他还真没想到王文华会想到这一点。
  这有些近乎于企业家俱乐部的性质了,但是也不完全是。
  他提出了要把政府部门和相关具有行业管理和服务功能的很多机构都拉进来,这样构建打造一个熟悉的氛围环境,既让企业家和管理层感到亲善和融洽,又能让很多日常不太了解的部门通过演讲、交谈、对话等方式来为企业界提供一个知晓熟悉的平台。
  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建议,当然也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弊端或者说潜在风险。
  要来不仅仅有政府领导,还有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特别是一些权力机构的负责人,现在用这种公开的方式来为企业家和政府官员领导搭建一个平台,为他们提供交往机会,日后若是有人通过这类机会进而走上了邪路,只怕这个俱乐部也好,联谊会也好,就要背上黑锅骂名了。
  不过对此沙正阳倒是看得很开,真正要堕落的,要腐化的,没有这个机会也好,平台也好,人家也会通过其他渠道来解决掉他,真正经得住考验的,这样一个公开的平台其实根本不存在什么问题。
  这纯粹就是一个因人而异的问题,只不过有些人喜欢把锅和责任进行转嫁以达到减轻自己责任的目的罢了。
  “文华,这个设想很新颖啊,有没有具体方案出来?”沙正阳扬起眉毛问道。
  “呃,市长,这还是一个酝酿,因为考虑到也许会有一些负面的东西,……”王文华和韦力河交换了一下眼神,迟疑的道。
  “行了,不就是担心这样一个平台场合可能会成为滋生腐败提供权力寻租交易的所在么?我觉得这不是问题,没有这样一个平台,难道就没有权力寻租和腐败交易了?”沙正阳摆摆手。
  “我们要看到好的主流方面,不能因噎废食,这样一个俱乐部也好,联谊会也好,我觉得可以做大一些,公开透明一些,不要搞成那种神神秘秘和成天搞些吃吃喝喝的会所类的东西,要让广大企业家和管理层干部们把这里当成一个放松交流的平台,要让这里成为职能机构服务广大企业的一个延伸,只要公开透明了,甚至也欢迎纪检部门进入监督嘛,掌握好尺度,这没什么大不了,新时代发展下,我们本身就需要创新一些举措,……”
  “文华,力河,我们看问题要看长远一些,当下高新区也好,经开区也好,培养一种良好正常的政商环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一些领导干部下意识的把干部和企业家和企业管理层接触视为洪水猛兽,对待企业家随时都是保持着一种冷若冰霜公事公办甚至要拒之门外的态度,这其实就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不自信,正常交往,建立一种融洽的政商关系,其实是有利于我们中州市未来打造一个优佳的创投环境的,这条路很漫长,但却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一件一件小事情的办理,一个细节一个细节上来处理,慢慢积累起来,……”
  “你以为人家深圳、苏州那些招商引资为什么会如鱼得水,为什么外资企业一进来首先就考虑这些城市?这都是人家多年以来慢慢培育竖起来的口碑,哪个企业不愿意回避那些不确定的风险,明明有更优越稳定的投资环境,我不知道去,非得要在你中州来博运气?我们中州的这种建设培育积累才刚刚开始,那么就从最开始把它做到最好,让每一个来我们中州的企业都要感受到我们这里的热情和周到,不仅仅是企业本身,更要注重企业中的人,人才是最关键的因素,决定这一切,……”
  光是这个话题,沙正阳就和王文华、韦力河二人谈了一个多小时,在王文华和韦力河的招商引资话题上,反而只有十来分钟就结束了。
  “那您的意思是我们高新区选择的方向没有问题?”见对方如此轻描淡写,王文华忍不住还是想要确定一下。
  “文华,你们在担心什么?我不是说了么,初期范围可以适当宽泛一些,你们提出的电子产业我知道这摆在哪里都要成为高新产业的重头戏,当然这和电子产业本身规模大有很大关系,不过你们提到的铁路装备产业我觉得很值得一看,中州原来有这方面的基础,而且未来中州的地理位置也决定了这里会是独一无二的铁路枢纽,那么铁路产业是一个非常大的产业,……”
  “铁道运行装备、铁道建设装备、铁道器材,包括铁道材料,每一个细分产业可能都是涉及到百亿乃至几百亿级别的产业,未来随着铁道建设和运营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个产业会发生巨大的嬗变,这个产业一大特点就是和铁道息息相关,我知道你们高新区下一步的规划是想要依托西北角那一块向外延伸,和中州铁路局那边实现战略合作,这一步看得很远,我很支持,市里乃至省里,我想都要大力支持,……”
  沙正阳沉吟了一下,“所以铁路产业这一块,我觉得你们高新区选材很好,可以作为未来高新区的重头戏来打造,嗯,一个铁道产业园很有必要,我建议你们尽早立项搞起来。”
  “那其他的呢,市长您有没有更好的建议?”王文华和韦力河听得沙正阳这么说都有些兴奋,铁路产业咋一看不太像是高新产业,他们还有些担心,没想到沙正阳如此看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5/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