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8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1/895

  沙正阳还是觉得孙妍在下边呆个两三年回省里更有发展前景,谁都知道越是在上面获得的机会越多,特别是她这种在下边锻炼过而且获得好评的干部,更容易受到组织的青睐。
  “正阳,那可不一定。”苏伦康却有不一样的看法,“孙妍现在在下边一直是担任副职,如果她有机会担任主要领导,特别是有当过县长县高官这样的经历,那再回省里分量都不一样了,甚至适当过渡一下就能往正厅级岗位上走,你应该知道现在从上至下尤其重视在区县担任过主要领导的干部,如果是女性干部,那更不一般。”
  苏伦康说的这番话也没错,干过区县一把手的干部的确在独当一面的能力上算是经受过考验的,这样的干部上边用起来更放心,使用上也可以更大胆。
  像孙妍这样本身各方面都十分优秀的女性干部,再有基层主官工作的经历,还有在省委工作的背景,真的是很牛,如苏伦康所说的那样,几年之内晋位正厅级领导不是不可能。
  见沙正阳没说话了,苏伦康觉得一直把话题放在孙妍身上也不合适,毕竟现在沙正阳也是有家庭的人了,过去的也就过去了,保持一种理性的朋友加同事的关系最合适不过,再多想反而无益。
  见苏伦康把话题岔开,沙正阳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心中感叹了一下,也很自然的配合着不再提孙妍的话题。
  苏伦康在中州只呆了一天就离开了,对于他来说,这一趟更像是解惑,打开心结。
  走的时候心情很好,也和沙正阳约了国庆节回汉都聚一聚,沙正阳自然满口应允。
  看到苏伦康能迅速成长起来,沙正阳也从心里为对方高兴,能力不俗,有上进心,也肯努力工作,这样的干部本来也就应该承担起更重要的担子,如果苏伦康真的能去国家发改委造化一番,未来前途肯定会更光明。
  ……
  比亚迪的项目终于进入了实质性的签约阶段,季子安终于可以松了一口气。
  这是他来中州接手的第一个实实在在的招商引资大项目,对于他来说,意义非同寻常。
  之前这么一两年来,他这个分管经济工作的副书记一直显得有些无所事事,杨天诚的冷淡态度,市政府这边的不和谐,总而言之让他一直感觉到自己在中州圈子里有些格格不入。
  所以他一直对杨天诚很不满意,甚至几次在市委常委会上也都含蓄的提出来,当然没啥用处。
  再后来,他也曾经主动的参与过一些经济工作,但大头经开区这边薛一行像护崽子的老母鸡一样不让任何人插手,高新区更是被边缘化,其他区县的表现又乏善可陈,所以收效甚微。
  一直到沙正阳来,这种局面终于得到了改观。
  他当然清楚这个项目交给自己,沙正阳免不了要和杨天诚有些争执,但最终还是落到了自己身上,这让季子安也还是有些触动,再后来,沙正阳和他一番促膝长谈,也让季子安终于勉强接受了沙正阳的一些观点。
  沙正阳有一个观点还是让季子安很认可的,那就是对于“三农”工作来说,关键还是农民的问题,而农民目前最现实最客观最迫切的问题,就是解决他们的增收致富问题,甚至增收比致富更重要,毕竟以现有的农民群体,要说全体致富,短时间内肯定不现实,那么解决他们的增收问题才是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
  在如何解决广大农民的增收,特别是为他们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增收渠道,季子安和沙正阳也是有一番口舌交锋。
  最终季子安不得不承认沙正阳的观点意见更具可操作性,而自己希望从农业板块和多种经营的渠道来拓宽在理论上可行,但实际上风险更大,覆盖面也因为不具备普遍性而显得更狭窄。
  正因为如此,季子安才愿意全副身心扑到比亚迪这个项目上去。
  他也希望用这个项目来证明自己,他季子安不是干不了事情,而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
  现在比亚迪项目进入了最后的签约和落实阶段,而且从电池项目到电子通讯代工的一系列项目,可以说算是大获全胜了。
  他季子安终于可以在中州扬眉吐气一回,也可以昂首挺胸的面对任何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季子安还真有些感谢沙正阳,感谢沙正阳给了他这样一个可以证明自己的机会。
  而且同样季子安也感觉到自己以前有些过于理想化了,这样一个项目从头至尾都跟进,中间也经历了种种波折,甚至也曾经到了可能谈不下去的境地,也让他深刻感受到这个经济工作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人家来投资建厂是奔着赚钱盈利来的,如果再没有确定的可能性能赚到钱,人家是真的不会被你一些忽悠就能哄骗着砸钱,这些企业老板比任何人都更精明,都更能判断出一个企业一个产品能否赚钱。
  但无论如何,这个项目终于谈下来了。
  接下来就是招工和培训,然后等到企业建成,就要上岗。
  初步预计,比亚迪项目涉及到四五个分项目,包括电池和电子通讯代工,涉及到用工数量可能会陆续突破六千人,这算得上是一个了不得的项目了,或许比不上东方希望集团和通用项目,但是这个项目组的用工数量却称得上是大手笔,而季子安也是最看重这一点的。
  “老季,不要只盯着比亚迪项目本身,实际上,你还要看到,随着比亚迪、通用项目在经开区和高新区落地,一系列的相关项目都会陆续迁入,未来带来的直接就业人数可能就会突破两万甚至三万人,那么三万人在这里就业,他们的消费呢?”
  沙正阳示意季子安入座,一边让邱觉晓泡茶,“他们一部分可能会拖家带口而来,将来继续发展下去,这可能加起来是一个超过10万人的大群体,直接就业除外,那么他们的生活和消费,怎么办?”
第062章
不一样了
  “市长,您的意思是,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的生活消费还会带来其他的服务业就业?”季子安能干到市委副书记,自然不是庸人,虽说表现不佳,但是那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他对这些还是十分敏感的。
  “这是必然的。”沙正阳点点头,“你可以想象一下,这么多人在这里生产、居住、生活,他们最基本的消费肯定要有,比如餐饮,我们不说什么大的酒店饭店,但是像一般性低端的小食店、烧烤摊、副食店需要多少,我暂时预测不出来,但是我想肯定数量不会少,……”
  “这些摊点也需要服务员、厨师等等这类其实对劳动技能要求不高的人员,最适合农村中那些年龄不大不小,学习技能又跟不上了,但是基本劳动力还具备,急需谋生挣钱的这样一个群体,哪怕是解决几百一千个岗位,那也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相当于每个月都能为这样几百上千个家庭增加一份稳定的工薪性收入,这份收入也许就是他们赡养老人和抚养孩子最重要的一份依靠,……”
  沙正阳知道季子安最关心最重视的就是广大农村中最底层的劳动力就业问题,尤其是那些三四十岁,文化程度低,要重新学习劳动技能明显有些困难的弱势群体。
  这样一个群体往往是上有老下有小,正需要用钱的时候,单靠地里那点儿收成顶多也就是能图个温饱,但是要想让生活变得更美好,那么就需要从其他渠道来增收,而这一类不需要什么特殊技能的普通服务业就是最好的收入来源。
  季子安重重的点头,这一点他也想到了,但是没沙正阳想那么远。
  “随着这样的工业项目进入,必定带来大量的建设,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从工厂建设进而延伸到城市化所需要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再到居民住宅的建设,这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建筑业也将成为未来我们中州产业发展中一块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
  沙正阳继续描绘着。
  “而这个产业往往又是对初级劳动力需求最大的一个产业,我们都知道这个产业中基本劳动技能需求门槛低,或者说这种需求在沿海和在我们中州都一样有巨大需求,那么也就可以让我们的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在本地完成就业,完成消费,这同样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增收渠道。”
  季子安默默的点头。
  沙正阳描绘的这个情形未来的确可能是现实,对于农村中这些剩余劳动力来说,那些年轻的其实还相对好一些,无牵无挂,学东西快,到沿海地区,无论是哪一类企业,两三个月就能上路,一年半载就能变成熟手,对外地环境也容易适应得多。
  但是对于那些三十多岁到五十来岁之间这个群体来说,要在想让他们学习一门工业操作技能,那就没那么容易了。
  要让这个群体出门到沿海地区打工,一样也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
  家中空巢老人也好,留守儿童也好,这些问题都会出现,特别是这些儿童少年在经年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教育的情况下,其成长肯定会受到影响,这又涉及到未来下一代中相当大一个群体,不能不让人深思。
  但是迫于生活,他们又不得不离开家乡留下儿女去务工挣钱,如果能够为他们创造一个就在本地,或者说就在本省范围内务工的机会,那么这种情况下就要好得多。
  “解决中州乃至平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是当务之急,嗯,我们市里边的主要目标当然是中州本市的问题,但是省里希望中州承担其更大的责任,也要为省里分担责任和压力,咱们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太大,目前相当大一部分只能流向京津、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省委省政府希望在我们中州能迅速打造出来一个能够消纳大量劳动力的制造业基地,同时要依托这个制造业基地,稳步推进中原城市经济圈,这其实是我们中州环城经济带的一个放大版,……”
  季子安也笑了起来,“省里这是在鞭打快牛啊,谁让我们中州是省会呢?不过通过这一次比亚迪的招商引资全程参与跟进,我到广东那边也去了好几趟,除了和比亚迪那边谈判接触外,我也接触了深圳、广州、东莞、佛山、中山和珠海那边的很多企业,也去考察了那边的发展环境,对比我们中州和那边的差距与优势,觉得还是很有感触。”
  沙正阳没想到季子安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之后也能如此主动,颇为高兴,立即问道:“那说来听听,看看我们中州和它们的差距在哪里,我们的优势在哪里,如何取长补短或者扬长避短?”
  “差距很多,很大,一言难尽,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那边已经形成了一种比较完善完美的模式,这个模式涵盖的内容包括完整的产业链,较为丰富且完备的融资体系,进出口的顺畅渠道,这在加入WTO之后会显得更加明显,而且随着时间这种优势也会越来越凸显,还有就是从政府层面来说,宽松而周到服务体系,高效有力的工作作风,这也是构建这样一个综合型模式的重要一环。”
  很显然季子安也是花了一些心思去调查去调研的,而且也说得很中肯到位。
  “那这些方面上我们差距的确比较大,但我们可以去追赶,我们的优势呢?”沙正阳继续问道。
  “薪资优势,土地优势,电力优势,我能找到的就是这几点,电力优势应该是阶段性的,我估计随着国家对电力投资力度加大,三五年后这个优势可能就不会存在了,薪资和土地优势呢,估计还会持续比较长,毕竟这个客观条件摆在那里。”季子安也显得有些沉重,“问题是我们优势这么少,劣势却那么多,我们怎么来弥补,怎么去追赶?如果说服务体系和工作作风,这是我们政府层面的,我们可以去努力改善改进,但是产业链呢,融资体系呢,进出口渠道呢?我觉得这几个要素真的有点儿棘手。”
  “老季,我和你的观点有些不一样呢。”沙正阳摇摇头,“在我看来,产业链这一块随着我们招商引资一系列措施和项目到位,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都会逐利而来,这是生产需求和市场经济决定了的,当然这肯定还有一个过程,……”
  “融资体系这一块的确问题多一些,我们内陆地区相对保守,在政策实施推进上也显得更谨慎,这一点我和老雷也有过一些考量,比如在京沪两地去召开一次推介和对接会,主要是针对外资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欢迎他们到中州来落户,介绍一下我们这边的产业发展和政策,另外,我们也打算组建中州银行,嗯,一家主要服务于我们中州本地中小企业发展的银行,再比如,对接一些创投基金,鼓励他们来中州落地,……”
  “至于说进出口渠道这一块,我倒是觉得距离远近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我们的工作周到细致程度,可能运输成本有一些影响,但是和我们薪资水准、土地成本带来的优势相折抵,我觉得这个差距不大,但我觉得问题真正棘手的还是我们自身的服务作风,根深蒂固的这种官本位思想,吃拿卡要的习惯性作风,拖一拖磨一磨的惯性动作,高人一等的管理者思维,这不是一场两场专项活动,也不是调整几个领导干部就能彻底扭转过来的,这需要一年两年甚至三年五年的持续深入的改进改造,可能才能收到一定效果,问题是在这期间,人家沿海地区也在发展,也在创新,我们的时间很紧,压力更大。”
  季子安不得不承认,沙正阳能当这个市长绝非偶然。
  这些自己还在担心还在琢磨的问题,对方都已经考虑到了,甚至已经开始寻找对策,而且其立足点和着眼点也和自己不一样。
  给季子安的感觉,沙正阳有些时候已经在以市委l书记的思维在考虑问题了,比如他轻描淡写的看待自己所担心的三方面,反而对自己认为相对容易解决的服务体系和作风问题格外重视,认为更难以彻底解决,这让他更为触动。
  或许这就是差距,季子安在沙正阳来之前,对中州市的工作环境氛围很不满意,对杨天诚和谭振国、薛一行不满意,对前任市长更是不满意,觉得对方无能,很有点儿怨天尤人味道。
  他甚至一度想过像省委打请调报告,不愿意再继续在中州工作下去了,但是现在,沙正阳来了之后,他感觉到了一种从内部生出来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还在持续的增长,这很是给他以鼓舞和信心。
  但现在,季子安感觉是真的不一样了。
第063章
折服
  和季子安的交流沟通越发顺畅,也让沙正阳感觉其实季子安并非向外界很多人所说的那么难打交道,或许对方的确有些固执,很多时候喜欢坚持自己的看法,不容易被说服,但是一旦认可了你的观点,那么他就会全力以赴的支持你的工作。
  在比亚迪这一项工作上,就表现得特别明显,季子安连续五次飞赴深圳去和比亚迪方面对接谈话,主动寻找自身工作不足,而且还开创性的去发掘其他更多的可能,这一点让沙正阳都赶到吃惊意外。
  “市长,比亚迪项目的主要工作,嗯,需要我做的,基本上就算是告一段落了,但是我到东莞、佛山、中山、深圳那边,见得多了,感触还是比较大。”
  季子安准备好好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他觉得沙正阳是一个比较开明开放的干部,很多时候比杨天诚交流要轻松许多,他也更愿意和沙正阳交流。
  “如你所说,沿海这些城市产业生态已经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阶段,起码近期内是如此,我走的这几个城市感觉都是如此,它们下边的乡镇上城市化进程很快,甚至比我们的区县进程都要快得多,各类企业密布,外来流动人口数量很大,基本上都是来务工经商的,以务工者居多,而经商的也大多是围绕这些企业做一些生活服务性的行业,……”
  沙正阳也很耐心,对方是一个市委副书记,哪怕在市里边的口碑不算很好,但这个口碑主要是指对方不好打交道,脾气有些臭而硬,而非其他,但这样一个干部对自己却很重要。
  赢得了对方对自己的支持认可,未来自己可以在市委里边有很大的发言权。
  倒不是说自己要准备和杨天诚争权,基本的政治规矩自己还是懂的,不可能犯那种幼稚的错误,但是在日后繁杂的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分歧,如果季子安能够支持自己,那么在一些工作上,自己可以赢得主动,这很关键。
  沙正阳希望中州的发展能够按照自己预设的正确道路上行进下去,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认可自己的观点,尤其是自己作为一个外来干部,哪怕是以前在汉川省有着很光鲜的成绩,但是到了中州,很多东西都还要从头开始。
  现在自己已经开了一个好头,初步赢得了一些支持认可,尤其是在区县这一级反映很好,但还远远不够,市一级层面,自己仍然需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成功不是偶然,而要证明就需要一些重大工作上的决策来体现,那么就离不开像季子安、雷仕群这些人的支持。
  季子安这个人现在需要的是理解,而这一点沙正阳已经把准了脉,这种倾听就是最好的理解方式,也是赢得对方友谊的最佳方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1/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