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8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1/895

  “……,我理解市里边的很多难处,资金是个大问题,房地产多层次发展,确保在总体较低价位的前提下,适当丰富发展层次,这也是一座大城市丰富多彩的一方面,我们不能违背市场规律,有需求就应当满足,但我提醒一下,中州不要成了‘瘾君子’,不要搞成了对房地产的依赖症,那不是一科学和可持续的财政发展思路,……”
  周建川在这方面还是相当冷静理智的,他相信沙正阳也是如此,但他还是要提醒一下对方,避免真的到了大规模大格局起来的时候,头脑发热,先干了再说,到时候真的就有点儿深陷其中,欲罢不能了。
  “省长您放心,我在这方面您也是知道的,恐怕比绝大多数人都更慎重,嗯,甚至可以说保守了,土地收益可以作为一个助力器,但是绝不能成为财政支柱,一个良好的财政状况下,在正常情况下土地收益绝对不能超过百分之三十,当然特定的较短时间内例外,一般说来最好能控制在百分之二十以内,就应该是一个警戒线了。”
  这也是沙正阳的大实话,如果土地收益金在一个地方财政收入中连续多年保持在百分之三十以上,那就是相当危险的,而在百分之二十以内,他认为是可控的,当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每一个城市每一个阶段略有不同,但在他看来不会偏离太大。
  把周建川送上车,沙正阳这才松了一口气。
  他当然也清楚周建川今天这一趟视察的目的,给了市里边一个月时间准备,中原新区乃至整个中州市的未来城市规划建设需要提交到省委常委会上过会,这也意味着未来省里也会全力支持中州的发展,但如何让省委常委们都认可,还要花费一番心思。
  毫无疑问周建川是在省委和省政府里边都是很具有影响力的,他本来就是搞建筑规划的工程师出身,对城市规划是内行,要忽悠他很难,最起码你得要拿出像样的东西来。
  要说周建川对自己信口道来的什么地铁二号线或者东延线架空快速通道一无所知,沙正阳是不信的,只不过人家没有点穿,也愿意给自己这样一个机会去弥补,一个月时间也足够自己去弥补那些东西了。
  孙韶华和周林也都跟着松了一口气。
  跟着这位沙市长工作还真的随时都得要绷紧弦,向省领导汇报也都是随时不断的要跳跃思维,才能跟得上他的思路,而且很多时候还要超前考虑,本身只是一个粗略想法,或许在他嘴里就能绘声绘色的变成即将成型的方略,一个还未成型的方案,在他心中也许就是一个星期之后他就要看到纸面上的正式方案。
  这种走一步已经要看到三步外的工作方式让孙韶华和周林之前都有些不太适应,但是随着时间长了,两个人的神经也就逐渐变粗,习以为常,但是今天沙正阳的表现还是让二人捏了一把汗。
  “市长,东沿线架空快速通道……”孙韶华忍不住问道。
  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原来在研究东延线方案时,的确有人提出来过以架空高速通道的方式来缓解东部城区的交通压力,但是很多人都反对,认为过于超前,而且东部城区尤其是二环线以外的区域交通压力根本用不上什么架空,哪怕是三五年之后也不可能达到需要也用高架桥方式来解决。
  所以这个意见也只是议了一议,但现在沙正阳几乎就是要直接拍板上高架桥快速通道了,这可是十多公里的高架,具体需要多大的投资,孙韶华都不敢想。
  “韶华,不必那么紧张,我只是倾向于用高架快速通道,现在大家都觉得东部城区交通压力还不大,尤其是二环以外,主要还是二环以内压力比较大,那么我们可以先行把从内环到二环之间以高架形式来进行规划,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拥堵状况会迅速蔓延到二环到三环,甚至三环外,所以方案分两步走,一期是内环到二环,二期是二环到三环外,嗯,到野渔堰,……”
  沙正阳能理解孙韶华的担心,这个时候就需要承担起这份责任。
第082章
恭喜了
  财政的压力无疑是最大的痛点,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这个难关。
  如此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哪怕是把财政全部投入进来,都难以支撑,这还不说,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加快,还涉及到基础教育和医疗等民生基础设施的投入。
  这就是只能是多条腿走路。
  “城市建投集团那边准备得如何了?”按照沙正阳的设想,整个市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运作都要交给城市建投集团来负责,市里边只要建设规划和进度,具体如何来操作,一切交给城市建投集团来。
  “刚搭建起来,大家都还没有多少经验,估计还得要一两个月才能正式运转起来。”孙韶华觉得自己现在都快要分成几瓣了,本身自己分管的国土城建交通这一块工作就很繁杂,现在中原新区又交给了她,把她所有私人时间填进来都有些不够用了。
  “市长,能否把交通这一块工作交给其他领导来分管?”孙韶华终于还是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不是她怕苦怕累,而是实在忙不过来了。
  沙正阳也能理解,微微点头:“嗯,你也的确有些忙不过来,不过交通这一块工作和你现在抓的这些工作息息相关,需要找一个比较合拍的人来负责才行,嗯,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孙韶华小心的看了一眼沙正阳,才缓缓道:“市长你觉得让老蒋来抓交通这一块工作如何?嗯,我觉得老蒋精力充沛,情况也十分熟悉,我和他共事这么久,感觉他对这些方面工作还是很在行的,很多观点想法和我们也比较一致,只是老蒋这个人比较内敛,说得相对较少,但真正落实上,他的能力不弱,甚至也可以让他来协助我抓城建工作,……”
  按照孙韶华的想法,她甚至想把城建这一块工作也交出来,但她知道沙正阳肯定不会同意,所以很知趣的没提,但让蒋胜宽来协助自己抓城建,这还是可以的。
  果然沙正阳思考了一下,一时间没有表态。
  城建这一块是未来两三年城市化进程的重头戏工作,可以说必须要有一个具有执行力令行禁止的领导来负责,而且这个人还必须要合拍,不能内心不认同自己的工作思路,否则的话无论他多听话,都难以激发起其工作主观能动性,这不是沙正阳想看到的,所以他需要慎重考虑。
  但孙韶华提的蒋胜宽倒是很符合沙正阳的胃口。
  来了这么久,蒋胜宽这个人不显山露水,显得很低调,但是低调并不代表他就差了,很多工作的首尾都是蒋胜宽在做,自己更多的是直接切入,这样一看起来,蒋胜宽似乎没什么多大的成绩,但是内里沙正阳却很清楚人家的功劳苦劳。
  “唔,老蒋不错,我先和天诚书记商量一下吧。”沙正阳点点头。
  ……
  作为市政府秘书长,蒋胜宽很清楚换了市长之后,自己的身份就显得有些尴尬了。
  前任市长表现不佳,无论是在哪方面都没有得到多少好评,两年下来,甚至连一点儿涟漪都没有激起,就这么悄无声息的离开了。
  新来这位年轻市长很显然和前一任大不一样,雄心勃勃,宏图大略,中央专门将其从汉川调来,其意图不问可知。
  他一度以为对方会和杨天诚的矛盾难以调和,但是让他无比震惊的是沙正阳轻而易举的“折服”了杨天诚,杨天诚表现出来的支持态度让他几乎不敢相信,甚至怀疑这里边是不是有什么“阴谋”。
  但事实证明这位年轻市长的工作艺术超乎寻常,与市委这边的关系迅速打开,而作为市委书记的杨天诚的胸襟眼界也远非自己以前所想像的那样浅薄,这两位迅即联手,立即就让整个中州市的面貌为之一变。
  蒋胜宽本来是想要观察一段时间再来做决定的,但是他发现自己似乎是身不由己的就跟随着这股大潮而行,沙正阳对其周围人的带动力量和影响力是巨大的,只要你认可其想法观点,就会不由自主的跟随其指挥棒而动。
  蒋胜宽努力想让自己冷静客观一些,在工作上可以积极主动,但是更应该以一种审视的目光来判断分析,沙正阳表现出来的强势,尤其是在经济工作上的独断和强势,势必波及到和经济工作相关的工作,这覆盖面太宽泛了,毫无疑问是有些侵蚀了市委那边的权力的,像谭振国、季子安和薛一行无疑都是受到了一种压力,甚至“挤压”。
  但这是沙正阳挟大势而来,无人敢当。
  季子安主动和沙正阳站在了一起,而且配合默契。
  谭振国也在调整姿态,而薛一行无疑就是一个失落者了,中原新区被孙韶华接手之后立即焕发出勃勃生机,这和前两年形成了鲜明对比,也让薛一行在杨天诚那里乃至省里大大失分。
  自己该怎么做,蒋胜宽一直考虑,沙正阳没有对自己要求太多,但是蒋胜宽知道自己不能这么随波逐流,要有所为。
  但有所为也得要讲求方式方法,准确的说,自己不是市政府领导,这个市政府党组成员不过是一个名头,过于热心积极,很容易引来其他副市长的侧目,那反而不利。
  好在沙正阳一来之后大开大阖,各方面工作力度很大,但是对方精力也是有限,很多工作急需要前期的一些准备,更需要主要工作完成后的一些收尾,所以蒋胜宽很好的把握住了这一点,不动声色的把不少工作的前期准备,特别是后续的跟进收尾工作接了下来,而且做得有声有色。
  现在回报终于来了。
  省里一位朋友给他打了电话,告诉了他一个消息,杨天诚和沙正阳向省委建议,让自己兼任市长助理。
  得知这个消息,蒋胜宽心潮澎湃。
  盯着这个市长助理位置的人很多,比如原来的吉登云,当然现在三川县表现如日中天,也许吉登云未必看得上这个市长助理位置了,还有市财政局局长马建军,以及市委副秘书长覃泽勤。
  覃泽勤深得杨天诚的欣赏和信任,但资历略浅,按照蒋胜宽的判断,要一步到副市长可能略微困难一些,但出任市长助理应该是最合适的,过渡一年之后再任副市长也就顺理成章了,今年年初一度传出了他可能要到市政府这边来,但是应该是沙正阳的到来使得很多东西都发生变化,一个新来的市长,而且是中央亲点而来的,如果不给予这位市长足够的支持和话语权,那么你中州凭什么要在较短时间内打开局面?很显然平原省委省政府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沙正阳来之后一切人事上的动作都暂停了,这明显就是要看看沙正阳的动作之后,然后要听听沙正阳的意见。
  只是蒋胜宽怎么也没想到如此之快这好事就落到了自己头上,而且是天大的好事。
  要说蒋胜宽没想过,那是假话,但是他也清楚自己的底子。
  竞争对手都实力雄厚,自己在努力工作,人家也没闲着。
  吉登云表现差了?三川县的发展现在如火如荼,如日中天;马建军在财政状况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仍然一力支持城市建设,而且把各项工作梳理得有条不紊,雷仕群赞不绝口;覃泽勤就不用说了,这里边哪一个是易与之辈?
  蒋胜宽唯一能做的就是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手上的工作,在自己工作范围之内尽可能的把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既不能逾越跨线,但又要把一些大家不太在意却又关乎后续的细节工作做好,他只能做到这一步。
  现在看来这位沙市长是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人,你没做好的,他看得见,你做好了的,哪怕很细微,他一样了然于胸。
  现在蒋胜宽也很庆幸自己能够一以贯之的按照当初自己设定的路径去走,没有走偏,也没有观望。
  虽然不清楚一旦接任市长助理之后自己会主要分管哪方面的工作,但以沙正阳的风格,是绝对不会提拔一个干部起来却让你清闲着的,那绝对是要把你往用足用够,但蒋胜宽乐意。
  多少人都在渴求这样一个机会,在体制内奋斗,不就是希望获得一个更大的舞台来供自己施展么?
  不过现在一切都还未定,省里那位朋友也说这只是市里边向省里相关领导和组织部门作了汇报,提出了市里的意见,最终还要看省里意见。
  那位熟人也说了,这种情况下基本上是不可能驳回的,尤其是还是杨天诚和沙正阳二人联袂主动去向省委汇报的,如果没有意外,应该是一两天之内就应该有回复下来。
  “秘书长,市长请您到他办公室去一趟。”邱觉晓走到办公室门口,敲了敲门,见蒋胜宽办公室里没人,这才走进来,微笑着对蒋胜宽小声道:“秘书长,恭喜了。”
第083章
渗入,融入
  当蒋胜宽踏进沙正阳办公室时,沙正阳迎面就是一句话:“看来胜宽是知道了啊。”
  蒋胜宽心中一突,患得患失间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说不知道似乎有点儿虚伪,说知道了好像觉得不合规矩,不过也就是那么一瞬间的迟疑,便迅速点头:“市长,刚知道,真的刚知道,感谢市长的关怀了。”
  见蒋胜宽脸色有些潮红,五十岁的人了依然如此激动兴奋,沙正阳也有些感触。
  哪一个都不容易,哪怕是些许进步,都能令人梦萦魂牵,特别是到了正处级以上,那更是艰辛无比。
  “嗯,胜宽,说一句矫情点儿的话,谁工作干得如何,组织上看得见,既然你知道了,我也不绕圈子,天诚书记和我已经向省里主要领导和相关领导汇报了你的情况,鉴于目前市里工作一些调整变化,省里基本同意你任市长助理,嗯,秘书长暂时还要兼着,……”
  沙正阳的话让蒋胜宽心中大定,甚至有一股暖流涌动,沙正阳不是不懂规矩的人,他既然这么说,那就是铁板钉钉了,甚至可能是文件已经在打印了。
  “谢谢市长。”千言万语也只能化作一句,蒋胜宽甚至觉得自己声音都有点儿哽咽了,他有些羞愧,几十岁的人了,怎么还这么稳不住?实在是时间太短,他一时间有些难以接受。
  “嗯,其他我不说了,文件已经在打印了,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也会迅速传达,我今天找你来,是要谈工作。”沙正阳不绕圈子,“我和仕群、韶华商量了一下,另外也征得了天诚书记的同意,想让你来分管交通工作,另外还要协助韶华市长抓城建这一块工作,你清楚现在韶华市长负责中原新区之后,她的大部分精力都被牵扯到那边去了,有些工作顾不过来了,现在你是市长助理了,就要担起责来,有没有问题?”
  蒋胜宽和沙正阳接触那么久,知道沙正阳的性子,不喜欢客套谦虚,当即挺胸点头:“没有问题,请市长放心,我会尽最大努力做好工作。”
  “嗯。”沙正阳就喜欢这种风格,点点头:“交通这一块,其他我不多说,三环线是重头,三川这边进度很开,但隗城和清池那边你要盯着,另外就是可能有一些变化,东三环,就是官泊和金河段,可能要提前启动,你知道涉及到中原新区,大学城的事情,我们要对人家有一个交代,包括东延线的规划,怎么来修,修成什么样,你心里要有底,最快时间给我拿出方略来,……”
  蒋胜宽觉得自己从沙正阳办公室出来时,都是昏昏沉沉的。
  沙正阳没给他多少反应时间,一股脑儿的安排了一大堆工作,他只能紧张的记录着,他很清楚,从踏出这间办公室开始,就不一样了。
  他感觉除了交通这一块,好像城建这一块的工作也有相当大一块交到自己身上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1/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